转载 惟贤长老答疑三百则上 王邦瑞 字惟贤
教理释疑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区别? 当然有区别。什么叫法身大士呢?凡是悟入空性,了解如幻三昧及一切法当体即空,这个境界就叫法身大士。《[z1]华严经》就是佛现报身,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的。 佛的境界是很高的,法报化三身一体。佛能够现报身,说明佛有法身,法身是经过内功外功无量阿僧祇劫,积德培功而得来的。没有法身就不能现报身,也不能现化身。 涅槃境界就代表佛菩萨清净解脱的境界。涅槃叫断德,断掉了一切烦恼,达到清净解脱的境界叫涅槃。佛所证的涅槃为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就是不再受生,达到彻底的解脱。法身大士就没证到这种境界,这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2. 请解释一下中有身,这个阶段一般有多长? 佛法讲众生都在六道轮转中,一般的解释就是十二因缘、十二有支,为三世两重因果。即过去二因:无明、行;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未来二果:生、老死。其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有过去、现在、未来,六道轮回就是这样轮转下去。 另外还有四有轮转:死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就是前世临终之一刹那;死后没投胎以前这个阶段称为中有;投胎就是生有;生有以后呢就是本有,即本来面目,系生有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童子、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过程。 中有身这个阶段,等于一般人们说的冥冥中的游魂。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由业力来决定。你与某个父母有缘,业力成熟了很快就投生,假若不成熟,这个业就要相续下去,中有时间就要长一点。一方面根据业力,另一方面根据因缘,时间长短不一定。但是菩萨化身就不同,十地中七地以前的菩萨,他要投生,这中间既有业力,也有愿力,那就快,往往母亲怀了胎,他的神识最后进去。3. 定业不可以转吗? 业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别。定业,指必受异熟果之业,有善、恶之分,故恶之定业必招受苦果。 一般来讲,中下根基的人的定业是不可以转的,因为他的根基薄。中根以上的人就可以转,为什么呢?因为善根深厚,尽管他业力重或者要堕恶道,但遇到善友知识给他一点化,或者读佛经有所悟,就可以转,他悟性高,得了指点后,知道慈悲,知道戒杀放生,并发起菩提心,就开始转了。本来该生恶道,那就不一定生恶道;本来生在人中要短命或者横死,他就可以延生。他的业力就可以改变了。4. 因缘的性质可以互相转化吗?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 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条件。它们是有分别的,但是也可以转化,依具体情况而论。在某种条件之下,如果缘的力量大,就可以转变因。如何避免恶因不得恶果?一般来讲,本来恶因是要得恶果的,但你现在遇到善缘,遇到善知识,你能够回心转意,就可以把那个恶因转变过来,成为善因,那就不得恶果,可以转化。必须要有善缘,这是最基本的。5. 如何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是两个专门的名相。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就是说你去慈悲这个人不要分对象,不要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要平等对待,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叫无缘。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同体?他人的体就同我的体一样,也就是说他人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他人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他受苦就等于我受苦,他快乐等于我快乐,叫同体大悲。6. 怎么理解“山河大地草木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情与无情是不能分开的。情就是指有情感知觉的众生,无情就是指草木、大地。佛法讲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呢?正报、依报不能分开,依正不二。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五蕴身,有什么五蕴身就相应有什么环境和遭遇,这是谁都有的,不能分开。比如说菩萨成了佛,他就有佛土;法藏比丘成了佛,根据愿力就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众生有业报,其所依报的土就是五浊恶世,这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一切情与无情从本性来讲都有佛性,都有法性。山河大地草木众生,都具佛性,众生是正报,山河大地草木是其依报,有情成佛,无情就成佛,这是不能分开的。心生则法生,心有就境有,境有就心有,心物不能分开,和《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能分开是一样的道理。7. 如何理解《华严经》所讲的“以十法见十佛”? 《华严经》讲,一一法界有若干尘沙,一一沙中有若干佛,充满刹海。你若是去掉了染污心、自我心、杂念心,生起愿心、悲心、真心、净化心,就与佛心相应,与佛心相应也就是与佛为伍,也就等于见到佛。与佛在一起,就不单是与一个佛在一起,与十法界的十方诸佛都在一起,因为佛与佛身是相同的,法界佛是相同的,是这种见佛,而不是你所谓见佛就是要看见佛的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那种报身。 一切唯心造。你起了嫉妒心,在十法界来讲,就与修罗为伍,与那种杀念重的人为伍;起了愚痴心,不信因果,就与畜生道为伍。那是很可怕的。所以天台宗讲一念三千,注重人的念头,很细微,与这个道理是相通的。8. 如何理解修行法门的大小渐顿?佛乘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 大小渐顿,大小是从发心讲的;渐顿是从时间讲的。小乘大乘,渐与顿,都是方便说,佛乘才是圆满说。 佛乘就是悲智圆满,福慧都具足。从唯识法相上讲,已经转识成智,证得三身四智。《法华经》中有首偈子:“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方便说就是大小、秘密、隐显,实际上最终要导入佛乘。《法华经》上用譬喻讲法,讲得很清楚,有七个譬喻:火宅喻、三车喻、穷子得宝喻、化城喻、衣里藏珠喻、凿井喻、药草喻。火宅喻就是马上要离开三界,修小乘就可离开三界;三车喻就是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声闻,鹿车是独觉,大白牛车就是菩萨,那你坐哪个车啊?不管怎么说,最好最快最稳当是大白牛车,那就是菩萨乘。9. 请介绍一下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如何理解里面的藏、通、别、圆? 天台宗教判,是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五时,指按释尊说法之顺序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指顿、渐、秘密、不定,是从根基方面来讲的,因众生根基不同而用的教导方法不同;化法四教指藏、通、别、圆,是从教理方面来讲的,藏讲三乘,通就是大乘始教,别就是大乘般若教、有教,圆就是法华涅槃的圆教。10.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 “三界唯心”,是代表心体,心体是说三界五趣这种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这个心体及心体发挥的作用。“万法唯识”,就是说一切法,我们晓得它的存在,是要经过认识它、了解它的过程,你假如不经过这个过程,你也不晓得如今的存在。所以唯识学讲一个心生起来,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就说明心生起的作用,由此而认识外境,能认识、所认识,“万法唯识”就是这个识,是以分别为主的。11.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心是何心?如何是不生不灭?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一种心就看是什么心?若是如来的心,心起发生妙用,就有种种清净的境界、清净的国土。若是众生妄心,发生的作用就是一种染污的境界、染污的国土、染污的万象。众生是妄心,如来是真心,妄心真心是一体,不过作用不同而已。妄心是无明造业,真心就去了无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讲这个心。 至于如何不生不灭?那必须达到真心境界,那就是清净无为的境界。生灭是有为现象,不生不灭才是真如境界,唯识学上叫圆成实。12. 心究竟是什么?修行讲净心和修真心,医学上可以给人移植心,移植后还是自己的真心吗? 佛法讲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脑神经,而是指一种“从内到外,又不分内外,遍于虚空”的这个心。这个心力量是很大的,心包太虚。不过在众生境界,它为什么作用不大、范围小呢?因为被虚妄所遮覆了。等于虚空那个太阳,太阳在虚空中是很广大的,自在去来,好像这个真心一样。但是,乌云一起来,把太阳遮了,那么,大地就是黑暗的,看不到多远,这就是妄心。真心是存在的,你只要修,就可以还原真心;不修你就发现不了,所以佛法讲要修行。医学上给人移植的心,只是一个肉团心,是从物质方面讲的,不是佛法所讲的真心。这个概念要弄清楚。13. 心性是什么?是灵魂么? 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不讲灵魂,若执著有个灵魂,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个东西一样,就叫常见。佛教分别人生轮转的四个阶段叫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这四有仍在轮转之中没有脱离生死。中有身就是指在死了以后没有投胎前的这个阶段的生命,这不是什么灵魂,一旦业缘成熟就去投胎。所以人之生命体本身是变化、相续不断的。 至于心性绝对不是灵魂,心主要是我们的心体,从作用来说可以分别认识观察一切事物;从体来说,心体本来的体就是灵性的体,就是佛性的体。这个“体”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嘛,如何体现呢?把心上的障碍、尘垢扫除,就能见到佛性,即明心见性。14. 什么叫明心见性? 佛法的中心,特别是禅宗来讲,就是说要把心地打扫干净,心才明,心明就可以见性,即本性,禅宗叫本来面目,也叫做法性、如来性,这是众生本有的佛性,叫明心见性。如何晓得是明心见性的人呢?就需要自证,人有时候很难自知,必须要进入见道位,不进入见道位,不能开悟,就不晓得明心见性。15. 如何理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上说的。 “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就没有善恶,讲善讲恶是普通心,它是相对的,有善就有恶,有恶就有善,这是一般众生心,真心它无所谓善,无所谓恶,无所谓佛,无所谓众生,本来就是如此,有个什么恶?有个什么善?16. 如何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有两种功夫,一是无所住,二是要生其心。什么是无所住?不住相,内不住我,外不住六尘。不要住相,住了相它就贪染,就有我执,就有法执。“而生其心”,生什么心呢?内心清净、无所住以后,真心的妙用,就是对众生大悲,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一心度众生,一心行方便,这样子来生心。不是说,我贪图这样、贪图那样来生心,那是不行的,不是那个意思。 “应无所住”的“心”是唯心的本体、真心的本体。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讲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这三句话就说明真心要无相、无念、无住。但真心起妙有,有什么用呢?就是以大悲心广度众生,广行方便,这样来生心,就是菩萨心了。17. 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变异的,真心是没有变异的,真心就是本来面目。18. 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最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就是明心见性后,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由相对到绝对。世间事物是相对的,到了这个自证的境界,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是绝对的境界,不能以我们的心思来揣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没喝到那个水就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一样的道理。19. 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如何才能唯一?如何统一? 什么是唯一?什么是无量?以佛教来讲,什么是一?一就是心能产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就是一。无量就是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叫做无量。佛家讲,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摄一切,一切即一。 那么如何看待唯一?又如何统一呢?如何才能达到唯一,那就是心的问题了,有信仰、有认识、有行动,共同的从做人到菩萨、佛,这是唯一的。假如有我见、有法见,被烦恼障、所知障所障蔽,那就不唯一,也就不能统一。20. 为什么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 证“空”的境界,是消灭了妄想、分别的,消灭了第六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是在空间、时间范围内,有言语可以代表,也可以想象。到了“空”的境界,超越了这个境界,就是不可以第六意识来形容它,来思维它,不能以言语代表的。故说“空是无漏无分别智”。 为什么说“缘起是无漏有分别智”呢?经过“空”以后,再来了解山河大地,这个了解就与凡夫不同,去除了我见。用什么来了解呢,利用语言、文字来了解。在第六意识上用正见,而不是邪见、妄见,假语言分别来认识一切,这就是“缘起”。“空”指不能用语言形容,超出了第六意识范围;缘起就是可以用语言代表,必须用意识、正确的见解来分别一切。这是一种分别,所以就叫做“有分别智”。21. 如何理解“空是根本智,缘起是后得智”? 根本智就是直接证入真如境界,那就是在悟的时候,直接了达“诸法无我”,无人我、法我,去掉我执、法执,契证诸法空相,这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不可以言说。缘起是后得智,就是说,在根本智以后,为了使众生开悟,必须假借言语,以言语分别诸法缘起,觉悟众生,就叫后得智。22. 如何理解开悟、悟后起修以及理需顿悟,事需渐修? 这个开悟啊,不是说,我了解了就叫做开悟,不是那回事。开悟一定要经过一种实证功夫。一是通过禅定提高认识,二是必须能够实际领会到人生、宇宙的实相。譬如说,观察一切如幻,你就可以从自己、历史、他人等很多方面去了解,一切都是变化的,然后才能够了解空、空性。所以,开悟并不是说,我知道了就是开悟,不是那个意思,要经过一些功夫。开悟的那个境界也不好说,所谓“高高山上行,深深海底游”,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 开悟以后只能说叫“见道”,就是见解已经入了真正的见解了,但是要实际断惑,断惑证真,那就要“修”。“修”在佛法来讲,由地前菩萨到地上菩萨,一直到十地以后,才能圆成果位。一地一地分分断,分分修,分分证。在这中间进一步理解、消除烦恼。23. 开悟与证得空性有什么联系? 证得空性就是开悟,开悟就达到空。所谓开悟者就是把后天受到邪师、邪友熏染,那些世间的知见,全部扫了,达到了解万法皆空,达到消除世俗的知见,这个境界就是悟的境界了。了解一切世间因缘生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这就是悟的境界。了解以后悟了不等于就是祖师,不等于就是佛,只能说进入见道位了,见道位就是开悟位。密宗的大圆满就是见道位,同禅宗的开悟是一样的,到了这个境界不能以为就是佛菩萨了,还要进入修道位,还要分分断烦恼,分分证真。从初地到十地,十地以后到妙觉才能说是究竟位,圆满成佛!必须要经过这个阶段,从资粮位到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经过这五位,一步步脚踏实地,而不是一步登天。 24. 开悟、见性、涅槃的区别是什么? 佛法讲修行,从资粮位到加行位,加行位以后是见道位,见道以后就是修行位,是有个过程的。一般讲开悟就是见道位。如何开悟?必须要读经、忏悔、修止观。不读经不忏悔,不修止观,没有经过这个功夫,你开悟不了。 而开悟之后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我们的心都不明啊,被尘垢蒙蔽了,心的光辉不能发出来,那么现在经过修行以后,就把心上的尘垢扫除,使心明,心明以后就可以见性。见什么性?见佛性,众生本具的佛性!见真如性!见法性!见空性!就是如来性!这就是明心见性。 “说开悟了就成佛了,达到佛的涅槃境界了”,这是不对的,悟后起修,最后才能圆成佛果,不管密宗显教都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这个修行阶段。25. 《心经》上的究竟涅槃是什么意思?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认识论来讲是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从行为论来讲就是要以大悲大智的无我精神修菩萨行。 般若的总纲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能这样做就是菩萨。不离相就会有执著,有很多分别对待,因此生起计较、爱憎、种种差别、种种烦恼,轮转生死。有执就有相,离执即离相,能够离一切相,在意识上没有计较分别,那就超越了第六意识境界、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境界。由缘起契证空性,由空性洞察缘起,从而明因识果,广修一切善,这就是一种最高的认识、最高的智慧。 这种认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菩萨的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广行一切善。《心经》的头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就是离一切相,度一切苦厄就是广行一切善。不能离相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心胸就不广大。我怎么样,我的工作怎么样,我的父母怎么样,我的社会地位怎么样……由这些我执就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够离相就有般若智慧。在这个智慧指导之下,就可以勇猛无畏,广修一切善法,度一切苦厄。一切众生胎卵湿化都是苦厄、都要度,度到哪里去呢?《金刚经》上讲“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很彻底,说明离开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七地以前的,八地到十地菩萨是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都离掉了就是佛的果位——究竟涅槃。26. 如何理解《六祖坛经》中“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这个就是止观双运。止观不能分开,定慧不能分开。当你在静中,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么就是慧。在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消灭了一切妄想、虚妄、分别,这就是定。这是不能分开的,要止观双运。27. 如幻三昧与海印三昧,是否有次第上的区别? 三昧就是定,其名称很多,有如幻三昧、海印三昧、法华三昧、首楞严三昧等。如幻三昧是观缘起性空,观森罗万象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当体即空,由此求得了悟。《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六个譬喻,说明这个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过去的事情如梦一般;五蕴身是幻化的,当前的事物就像演戏、耍戏法一样;泡就是水泡,像那个水上的浮泡,转眼就没有了;影呢就是人的动作和一切业,随身而现,就像影子一样是变化的;露呢就是不管你多富有、地位多高,这些就像早晨的露水,一会儿就没有了;电就是人生的光阴,如电光火石一样,很快,一闪就没有了。这几个譬喻说明众生、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不实在的,因此就要看淡放下,当体即空。这是从时间、事相方面来说明一切如幻,而修习如幻三昧,是从般若的角度讲的。 从唯识法相来讲,是从里到外,从内心深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空,空是无我所显,它是从心遣执到境界。具体来讲,心里不要起妄想,消灭妄想执著,没什么能取所取、能愿所愿。妄想执著,唯识法相上叫遍计执,消灭遍计执,就知一切因缘生法,依他如幻,由此修习如幻三昧而证圆成实。 因此,对于空,般若从外边了解进入,唯识从内部了解进入,二而一的东西,这样子看一切如幻,叫如幻三昧,这是修行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定。 海印三昧是定中之一,到达海印三昧,就是圆成实的境界。海印就是大海没有波涛的时候,一切影像,天上的、地下的看得清清楚楚。以大海没有波涛,没有风浪,平静如镜子一样,生起智慧,证得无我的境界,叫海印三昧,就是一个圆成实的境界、已经要到达佛果位的一个境界。 一般从次第上来讲,如幻三昧都是在因位上,在菩萨的因位上;海印三昧是观无我达到比较高的境界,就像观照般若快要进入实相般若的这么一个阶段,这个境界很深,地位很高,不但了解人无我,而且了解法无我,双证人、法二空,就是《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深”,海印三昧就等于这样的一个定,进一步就是实相般若,进入实相三昧,即真如境界,也就是圆成实。28. 请解释分别二障和俱生二障? 分别是迷理引起的,由于后天邪师、邪友、邪教的影响在理论方面有错误的东西,认不清楚,就要起分别,形成邪思邪见。俱生就是与生俱来的、从过去到现在所积累起来的无明妄想。二障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分别二障是在初地就断,俱生二障要通过从初地至十地的修行,直至金刚道,才能全部断其现行和种子。29. 中观与唯识的主要区别联系是什么? 中观讲“真空”,唯识讲“妙有”,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车轮,两个车轮要配合,宗喀巴大师讲,等于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不配合,车子就开不动。 中观的中心讲“真空”,唯识的中心讲“妙有”。空的重点是破执,破除一切我执、法执,遣执除相,重在破;而唯识的重点是显正,怎样叫空?怎样才有?在教理方面解一切法相。这是两者的大区别。但是虽然有区别,二者却是不能分离的。建立空必须了解一切诸法是因缘生,诸法的法相离不开唯识;能够了解空,也可以晓得一切现象,本身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与实体,叫做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如《心经》上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叫做中道思想,一定要合得拢。30. 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中观在经方面有《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在论方面有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学中观最简单的论就是《三论玄义》。 唯识的经论为六经十一论。六经:《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阿毗达磨经》(未传译)、《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集量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又以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著,称为“一本”;将《瑜伽师地论》思想发扬出来的十部论著称为“支论”;为一本十支。此十支论为:(1)《百法明门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2)《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3)《显扬圣教论》,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4)《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5)《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6)《辩中边论》,以成瑜伽法相。(7)《唯识二十论》,以成瑜伽唯识。(8)《唯识三十论》,广诠瑜伽境体。(9)《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10)《分别瑜伽论》,本论未汉译。 学习唯识,应从比较基础的书着手,如《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其中《唯识三十论》为世亲菩萨临终之际造,后护法等十大论师各造十卷释论,玄奘大师采纳其弟子窥基之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义,集成《成唯识论》,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为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作《成唯识论述记》,一传弟子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传弟子智周著《成唯识论演秘》。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三大部。31. 唯识宗和其他宗派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大乘有两个宗派,一个是般若空宗,另一个是唯识法相宗。般若空宗就是扫荡私心杂念、扫荡我执,得到智慧。唯识法相就是指破除我执以后,还要建立因果道理、一切唯心的道理,从心上来改,使我们由普通的凡夫心转成圣人心。这就有立,有破有立。这是两者的区别。32.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要大力弘扬唯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向外倾向,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的迷惑,自己不能做主,被物质所转。为了贪图享受、满足感官刺激,就采取不正当竞争甚至不择手段去获取物质财富,因此就形成社会的混乱和染污。而唯识是什么?就是说你不要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心不被物转,自己恢复做主人公,心能转物,内心净化。这样就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社会的污染去掉,达到真正的和谐境界。如何转识成智、把一个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转成圣者清净心,成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唯识学上讲得很彻底,所以说要大力弘扬唯识学。33. 佛法不讲灵魂,但那个生生世世相继不断、在六道中轮回的是什么呢? 一般人讲灵魂就是执著于一个自我,永远不变,如畜生永远是畜生,人永远都是人,张王李赵永远都是张王李赵。这个灵魂佛法是不讲的,佛法所讲的,在众生境界是一种染污的阿赖耶识,在佛的境界就是大圆镜智。这个生生不息、相续不断的就是阿赖耶识,也叫做生命识。你相信这个就会对佛法生起正念,就晓得三世因果。不相信这个,三世因果观建立不起来,那就根本不相信佛法。34. 有些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学佛人,只信因果,不信轮回,这个思想不对。因果轮回是连带的。只信因果那就像普通讲自然科学、哲学的人,他相信因果,但他只相信现在自然物质的因果,或者社会因果。不像佛法,把因果贯通于生命轮转,贯通于转染成净。只信因果,不信轮回,就不是真正彻底的学佛的人,就像那些研究佛法的人,只注重研究,那他就不是真正学佛的人。35. 佛经上经常看到“念念相续”,那么念与念之间有空隙吗? 在佛法来讲,你上一个念是正念,下一个念被外境转了就成了邪念,这是有分别的。念念相续,指正念要相续保持下去。 佛法对念头分析得微细,一个念头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十生灭,念头就有这么短。众生的一念、妄念在众生境界看起来很短,其实时间很长;菩萨在禅定中的念看起来短,其实时间很长、空间很宽。所以念力不可思议,定力不可思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这个有点接近,时间、空间、运动、心力,时间空间缩短必须要心力,心力快就缩短了,这是相对的;质与能是相对的,质可以变能,能可以变质。因此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接近佛法,他是讲最高物理学的啊。 学佛就是要把妄念转为正念,把染污念转为清净念,把自我念转为广大的无我念。一念可以向上,一念可以向下,妄念不能相续,必须要转,否则,一念之差堕入深渊,就悔之晚矣。36.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 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成。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属于六凡,而菩萨属于四圣。兜率天有外院和内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的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于此天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外院则为欲界天众之所居。一般来讲,你若是真正修学佛法、慈悲心广大,因缘成熟就可以深入内院,这是菩萨境界,不为六道轮回所限制,外院就是天人境界。37. 人间净土就是指弥勒净土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在佛经里讲,将来弥勒下生的时候,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老提倡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净土的实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38. 为什么说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是大乘不共法? 太虚大师融贯整体佛法,把中国八宗概括为三宗:法性空慧宗,讲缘起性空,即为般若空宗;唯识法相宗,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为法相有宗;法界圆觉宗,讲法界缘起,为真如宗、佛心宗,如《楞严经》、《起信论》等。整个佛法概括起来就是这三宗,这是大乘佛法,是不共于人天二乘的,故为大乘不共法。39. 如何理解太虚大师判教的大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大乘共法分为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五乘共法就是讲因缘生法;三乘共法就是讲四谛、三法印。大乘不共法就是讲菩萨行。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必须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达到大乘不共法,也就是完成人格以后,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既贯彻五乘共法,也贯彻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这是一条成佛的道路。 不完成人格,哪有道德呢?三乘共法讲解脱行、讲修心,你能净化心灵,生活淡泊,少欲知足,就与这个道理相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大愿,以大悲菩提心、法空般若智,遍学一切法门,普度一切众生,严净无量国土,求成无上佛果,为其唯一的誓愿、唯一的事业,这就是大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基础是大悲大智,能够了解“空”的道理就有大智慧,能够了解因缘生法“妙有”的道理就是大悲心,以大智慧大悲心贯彻于生活中,就是行菩萨道。 太虚大师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教的,由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一直贯彻下去,从而提出今菩萨行、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个思想很伟大。40. 经中经常有咒,咒是什么?经和咒有区别吗? 佛法讲了显教和密教,经就是显教,可以说理,把道理说清楚;密就等于一个心印,只可传而不可以讲。太虚大师打了个比方,说咒叫秘密咒,好像在百万军队中,你晚上要通行的话必须要懂口令,口令你能够通,军队就可以通,你如果不懂口令,你在百万军队中就走不通。佛的心印就等于那个军队的秘密口令一样,那是不能解释的。 咒叫陀罗尼,翻译成中文就叫总持。什么叫总持呢?总就包括一切法、宇宙万有一切法,持就是它所执持的是一切功德一切善法。你能够做到二谛融通,世出世间都明白了,就可以持一切善法,所以叫总持。陀罗尼叫总持,咒又叫陀罗尼。这个必须要行,在行中才会有受用,才能了解和体会到咒的妙处,不是一般讲理可以讲通的。41. 密宗的咒与净宗的佛号有何区别? 可以显密相融,净密双修。你不要把净密绝对分开,念句阿弥陀佛就是密宗的咒,如往生咒的头一句。密宗的大圆满,净宗的花开见佛,境界是一样的,四字佛号与六字大明咒,没有什么区别。42. 密宗修行有些什么特点? 密宗是一种秘密法门,这个修行要求三密相应,口诵咒,手结印,心观想,由有相到无相,有相就是有相观,无相就是空观,进入空的境界后,就叫大圆满,有这么个次序,讲究修观,内心观。 密宗的特点是什么?即事而真,属于六大缘起:地、水、火、风、空、识。即事而真,修曼陀罗,从有相到无相,有相瑜伽、无相瑜伽,到圆满的瑜伽,修学有这个次第。但这个必须要师资传授,要经过灌顶,经过上师加持,逐步逐步来才行,那就不能乱修。所以密宗讲究上师、金刚上师,必须要传承,就是这个道理。学习方法呢是先显后密,还是要先通达教理,不通达教理是不行的。西藏学法先要学显宗六部大论,然后才灌顶,再学,称之为密法。从形式上来讲,兴供养,搞四加行,要经过苦修苦练的历程,有些苦修苦练的功夫,那么现在有些所谓的喇嘛、活佛是不是经过这么来的都是大问题。你看能海法师学密,他吃了多少苦?几次入藏,亲近上师,吃很多苦,然后才得到法,不是轻易的。不象现在有些人穿起喇嘛衣就当起了活佛,就接受供养,那是要不得的。 真正的密宗是要有传承的,中国传入的密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开元三大士)从印度传过来的,称之为唐密,这即是后来传到日本的密法(东密),实际都是苦修苦练出来的,不是那么简单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士,是有实际本事的哦,不然怎么感动皇帝,当国师?这个实际本事是经过灌顶经过实修来的。学佛,一般来讲,还是要老实一点,走“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个路子要好一些,稳妥些。 43. 显密应如何圆融呢? 必须要先学经教,再学密法。你不学经教,不通经教,那个密法内容你就了解不到,你不懂那个内容,身、口、意三密结合,如何结合呢?只能是盲修瞎炼。44. 什么叫教理行果? 教理行果是佛经的整体内容。教就是指大乘教、小乘教,所有佛的教法,都叫教。理呢,就是说明这个教的内容、它的道理,如《阿含经》是小乘教,理就是四谛。唯识法相的经典《华严经》、《解深密经》等六经,这是大乘教、唯识法相教,内容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大般若经》是大乘经、大乘教,理就是讲空、缘起性空。 行就是说结合实际行动来行,基本的行就是戒定慧,不管小乘大乘都有戒定慧,只是其境界不同。果是经过行以后,应得的果报,小乘果阿罗汉,大乘果就是佛。小乘果又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这个层次。大乘有五十二位: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佛果。45. 华藏的意义是什么? 华藏世界就是重重无尽的缘与缘的关系,缘缘无尽,等于大莲花接小莲花,小莲花接大莲花,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由莲花所包围。我们的心能够遍于一切,真心遍于一切就能够净化世界,真心相印,等于莲花与莲花相印的道理,可以使整个世界净化。以真心融摄一切,在物质来说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时间上就是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在众生来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摄,就不会对立。这就是华严法界观的中心,也是华藏的中心。这个意义很广大,广大而精微。46. 佛涅槃与灭度是不是一个概念?辟支佛是个什么层次? 涅槃本身就是灭度。但这个灭度不是说死了才叫灭度,只要你达到内心无烦恼、内心清净得解脱都叫涅槃,不是死了才叫涅槃,这个要搞清楚。 辟支佛的层次比声闻高,声闻是闻音声而悟道,辟支佛是指在佛前佛后能够于水边林下观十二因缘的生死轮转,自己觉悟、自己开悟,叫独觉,也叫缘觉。他是自求解脱的,要达到佛的程度必须要经过等觉以后才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叫等觉菩萨。《华严经》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就是菩萨修行成佛的路线图,一定要经过这个位次才能到佛的果位。辟支佛是在阿罗汉位,他是无学果位。47. 人的身体不在了,法身还在不在? 当然在。人的身体不在了,说明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但是生命识还存在,将会随着业力再进行轮转。这个佛性被无明障蔽了,就等于太阳被乌云遮了,你只看到云,没看见太阳,其实太阳是在的,如何使太阳发光呢?那就要靠修行,内功外功加紧修行,修戒定慧、修大悲心、培功德、多忏悔,逐步逐步地磨炼才能恢复佛性,恢复法身。不是说我有佛性,我生来就是佛。就像人虽有灵性,但不是说你生来就是个大学生,还要通过读书明理才能逐步恢复灵性,一样的道理,因此必须要讲修为。 成佛作祖哪有那么容易,哪能天生就是佛?没有那回事。这个觉悟又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性佛,要恢复本性佛就要经过始觉,始觉就是开始觉悟,多闻熏习、修行经过若干时间才成妙觉,这是有阶段的。48. 求生净土往生时是否还有中阴身? 那个不是中阴身,那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就有这个好处,你能一心念佛是自力,就是自己的努力,他力就靠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量,等于小孩子走路,颠颠簸簸的,大人把他牵起,他就可以走了,就是这个意思。自力与他力结合,就可以往生,往生的品位有上品、中品、下品,你具体往生到哪个品位还要看你生前的修为。到了那里还是要逐步修,不过环境好一点而已。那个环境比娑婆世界好,依报、正报庄严,具备修行的增上缘,可以进一步的修行。49. 佛家对善恶的定义是什么? 善、恶在佛家分别有定义,善就是以利他为主,恶以害他为主。能够以利他为主,达到利他必利己,自他都利。假若是以害他为主,结果就是害他自害,他受害,自己还要受害。这是两种定义,决不能混在一起。50. 佛理与佛礼的关系是怎样的? “佛理”是属于理论方面的,“佛礼”是属于行为方面的,这两个方面可以互相配合,有其内必有其外。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第一愿为“礼敬诸佛”,就是讲“礼”。不讲“礼”就不能表示佛法的真理,佛教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属于“礼”的范围。51. 五戒中有“戒赌”吗? 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赌”就包括在戒盗里边。为什么呢?进行赌博总是想赢钱,把别人衣包的钱,用一定的手段夺过来,这就是赌博啊。所以这个戒盗里边就包括了戒贪污、戒抢劫、戒欺诈、戒扒窃、戒赌博。52. 堕胎是不是犯五逆重罪? 五逆重罪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指佛在世时杀佛,佛不在世时打像、破坏佛像。“杀阿罗汉”,阿罗汉就是指证到罗汉果位的人,阿罗汉在生时可以杀,圆寂后你是杀不到的,把塑的阿罗汉像打烂才叫杀。“破和合僧”,就是指破坏僧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寺庙,把僧人驱逐了,叫破和合僧。以上这些才叫做五逆。造了五逆就要堕无间地狱,果报很重。至于堕胎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杀业。佛法不提倡堕胎,因为是伤害生命嘛,这是属于杀戒,大家要把杀戒和五逆罪给分开。53. 外道的含义是什么? 心外求法就叫做外道。具体表现就是他忘记了心,只是求法、求物质、求境界,哪些方面该追求,自己心不能做主,不能反观自己,从事内心修养。外道都是这样子的。54. 什么叫天魔外道?他们是否能成佛? 以前在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也讲行,但是讲修苦行;他也讲戒,但他的戒是一些奇怪的事件,如集体自杀呀、在水里淹死呀、火烧死呀,这些都是他的戒。这些都是外道。 天魔就是捣乱的。我们人呢有四魔:烦恼魔、五阴魔、天魔、死魔。天魔就是四魔之一种,虽然有天之福德,但是嗔心重,经常想斗争、想战争,引起别人不安静,这就是天魔。 那他们能不能成佛呢?依佛家来讲,佛性平等,机缘成熟了一样可以成佛。至于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有好多那种所谓的天仙,还有些小神通,那种一般就是邪魔。55. 何谓末法时代? 关于对佛法的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的划分,有很多种说法。依《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所举,则将“五五百年”分为正、像、末三时,即以前两个五百年为正法时,第三、第四个五百年为像法时,最后一个五百年为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正法就是有学、有修、有证;像法就是有学、有修,证果人少;末法是有学、无修、无证,学而不修不证。不过这也只是个形式上的区分,人心真正转变了,有正见的人多了,也不一定那么呆板,人心转化了,佛法兴旺,也就不成为末法,这是人心的问题。56. 《玉历宝钞》这本书的危害有多大? 《玉历宝钞》主要是宣传十殿,什么都是决定的。把人和事物看成呆板的、不变的,做了某种事情受某种果,永世不得翻身。在佛法来讲,命由心造,运由心转,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做了错事,在你没受报应前你能转过来,把那个缘转变过来,就可以重罪轻受,就不是那么呆板了,这个很重要。它专门宣传那个报应,说得太呆板了,成了定命论。命不能转,这个与佛家因果道理是相反的。佛法讲心能造业、心能转业,要懂这个道理。57. 何谓慈宗三要? 慈宗是太虚大师提出来的。太虚大师崇尚弥勒菩萨,慈就代表弥勒菩萨,慈是弥勒的姓,弥勒菩萨就是慈氏菩萨。太虚大师有本书叫《慈宗三要》,哪三要?行方面是《瑜伽菩萨戒本》;经典方面是《弥勒上生经》;教理方面是《瑜伽师地论》,特别是其中的《瑜伽真实品》。太虚大师把它整合后,叫《慈宗三要》。学习弥勒菩萨的学问,必须通达《慈宗三要》。58. 慈宗的朝暮课诵与其他寺院有何不同? 当时,太虚大师统领的寺院的朝暮课诵与其他寺院有所不同。我们在汉藏理教院,早上就念《弥勒上生经》,念赞弥勒菩萨的偈子,赞了以后就念弥勒菩萨。晚课一般来说还是要放蒙山,念大忏悔文,只有早晨不同。半月诵戒就诵《比丘戒》、《瑜伽菩萨戒本》,其他寺院是诵《梵网菩萨戒本》。现在弥勒菩萨应化的道场宁波雪窦寺仍在按照太虚大师制定的慈宗朝暮课诵做功课,其他寺院的功课是根据禅宗来的,叫《禅门日诵》。59. 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的差别是什么? 东方净土,着重在人生改善,西方净土,着重在死后一个最后的归宿。有个区别,一个是现实人生,一个是死后的安排。学佛,既要把现实人生搞好,你们看那个《药师经》的十大愿,就是要把现实人生搞好,又不能忽略死后的安顿,往生极乐世界。但是,死后的安顿,必须把生前的一切工作做好,多培功德,多修善法,作为死后生西方的资粮,《净土经》讲修三福业嘛,三种净业都要修,死后往生才有保障。 60. 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有什么差别? 弥勒净土重点是在人间,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外院一般是天人的境界,内院是特别清净的境界。弥勒菩萨的愿望,就是要把兜率净土化成人间净土,整个人间就变成了极乐国。所以太虚大师学弥勒菩萨,他的愿望就是实现人间佛教,把人间化成净土,这是最现实的。 弥陀净土就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实现的一个西方净土,是对人临终时的接引、最后的安慰。61. 那您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还是弥勒净土? 我的愿望与一般人有点不同,先生西方,后到兜率,再到人间。其实真的来讲到了那个境界的话,随心所欲,无往而不自在,哪分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都在华藏世界里面。 佛佛道同,没有高下,有人说弥陀佛要高些,释迦佛低一些,有人说毗卢遮那佛高一些,释迦佛要低一些,都是错误的,哪有那种讲法?成了佛都是一样的!62. 东西方净土是愿力不同和假名安立的吗? 一个是愿力,一个有针对性。西方极乐净土呢就是使人到了临终有个归属;东方药师净土呢使人在生前能够有个正当的道路,消灾延寿;弥勒净土呢,把人间化为乐土、善土。各有意义。但实际来讲,这是因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十方净土都是华藏世界,都是一体,不能分高下,不能分东南西北。这个思想非常圆融,这才是佛法的真正思想。你心地好,心地善良、慈悲,到处都是道场。你不能说东方才是道场,西方不是道场,那就要不得。不能说恶人处的地方那就是恶土,善人处的地方就是善土。在菩萨来说,都是一个法界,互相圆融,这个观察又不同。 其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是普通的分别,在整个世界之内,哪里有个东西南北?在佛家来说,一个太阳系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佛所化之境为十亿太阳系。《阿弥陀经》上说,到西方要经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土就是一百万亿个太阳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宇宙广大得很,虚空是无量无边的,这中间你就不能分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了。那样,时间、空间就有限制。你若是心胸广大有智慧,像佛心一样,就没有这些限制。63. 什么时候人间净土、弥勒净土才能实现呢? 那就要看人心的转化了。比如说这次地震,尽管说是个灾害,但把人的善良心启发出来、震动起来了,大家互相关怀,互相照顾,这是好事情。坏事变好事。这就是一种人间净土的基础了。假若坚持下去、发扬下去,人人都走向善良,人人都晓得因果,明因识果,止恶行善,就会使灾难永远不生,人间就成为极乐国,这就是人间净土。64. 所谓“净土法门”从真正意义上讲,应该不是特指阿弥陀佛的净土,而是指十方净土? 现在一般人所讲之净土法门就是指唐代善导大师倡导的念佛法门。实际上从净土的本意来讲,不止西方净土,东方、南方、北方,十方上下都有净土。只要你的心能转过来,整个世界都是华藏净土。 65.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赵朴初老居士提出的人间佛教,以及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人生佛教,是太虚大师首先提出来的,在人乘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学菩萨。人乘就是明因果,作三皈、守五戒、行十善,这一步走好后,在此基础上,修解脱行,发菩提心,学菩萨。他讲的这个人生佛教与做菩萨、成佛是联系起来的,并不是说离开佛菩萨来谈人生,如果离开,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人成佛即成”,这个思想与成佛是直接挂钩的。 太虚大师在临终前四天将刚刚编好的《人生佛教》一书赠与赵朴初,授意他继承人生佛教思想,在新中国予以发扬光大。于是赵朴初老居士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今后中国佛教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人生佛教,是继承人生佛教而来的,其核心思想是:立足于人生,趣向于佛陀。结合新的历史时代又有具体内容:一个思想,三个传统,五个建设。这是赵朴老为了发展佛教,为了国土,为了救度众生,为了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而阐扬出来的思想体系。 一个思想:佛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不能与社会脱离。这是契机的。 三个传统:农禅结合、加强学术研究、增进国际友谊。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契理的。农禅结合,指要劳动、要学习、要修行;加强学术研究,就是要把那个迷信消极的外衣去掉,把真理摆出来,才能说服人,让大家信服;增进国际友谊,历史上有鉴真大师、玄奘法师、法显法师等很多法师,与国际方面的交往都是以佛教真理交往、和平交往。这就是佛教的三个优良传统。我们现在为了增进国际和平,就要发扬这个传统,以佛教真理进行交往。所以政府也很重视,希望佛教从这方面作出贡献,继承传统,又结合形势。 五个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建设相当重要,佛教要健康发展,内部没有这五个建设,其他无从谈起。 所以说,赵朴初老居士所提的人间佛教是在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基础上发扬出来的,是直接传承太虚大师的思想的。 至于说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他是站在印度佛学《阿含经》的基础上,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认为在中国大乘佛教方面,像《起信论》、《楞严经》这些是中国的佛学,缺乏印度的根据,是后来发展的。他这个讲法是站在人本主义进化论、考据论角度上讲的。人本主义是在欧洲15世纪以后,因罗马崇尚神权,由于反对神权、反对罗马而倡导“以人为本”,其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位,认为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那么从佛学观点来讲,完全以人为本,与我们十法界的圣贤法界——菩萨和佛脱节,那么你想解脱,如何才能解脱呢?你想学菩萨行,如何学呢?菩萨要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你光是做人能办得到吗?你单纯讲做人,而不讲发菩萨心,那么试问你怎样去修菩萨行呢?那样就不能修菩萨行了。你单做个人,就是人天乘的人,等于儒家一样,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八德,是那种人,那个就比较狭隘。 而佛法讲的人是很广大的。太虚大师讲,做一个人,首先要做一个完人,遵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保持人身,完成人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以后就要做超人,修解脱行,少欲知足,宁静淡泊,求身解脱、心解脱、慧解脱;超人以后要做超超人,超超人就是菩萨,就要具足大悲、大智、大愿、大无畏的精神,发菩提心,修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去救苦救难,度脱一切苦厄,这就是成佛的因。完人、超人、超超人,成佛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因此,印顺法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一方面是基于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而来的;另一方面还有他自己的一些思想,他们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可从当年太虚大师对印顺所著《印度之佛教》一文所写的《议印度之佛教》和《再议印度之佛教》两篇批评文章,即可看出他们各自的佛教立场。太虚大师认为:印顺法师能阐述印度佛教之流变与说明政治和社会的关系,是其优点;“然亦因此陷进锡兰之大乘非佛说或大乘从小乘三藏演绎而出之狭见”。正是在这种佛教思想史观点上的不同,太虚大师在“人间佛教”这个问题上对印顺法师作了批评:“佛法应于一切众生中特重人生,本为余所力倡,如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人乘直接大乘,由人生发达向上渐进以至圆满即为成佛等。然佛法究应以‘十方器界一切众生业果相续的世间’为第一基层,而世间中的人间则为特胜之第二阶层,方需有业续解脱之乘及普度有情之大乘。”因而在解脱的对象里,不能将“人间”单纯地割裂出来,“原著以《阿含》‘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66. 太虚大师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在比较动乱的年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应如何发扬? 太虚大师在动乱的时期,能够坚持信仰,一是坚持佛教优良传统,二是能够适应时代,在学术、思想、僧制等方面提出佛教的革新,这种思想从始到终,没有变化。这种思想、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可以鼓励我们,根据佛教的教理,根据现代的机遇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就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此宣传真理,净化人心,维持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这是我们今天从太虚大师思想体系中应该得到的启发。不怕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挫折,坚持志向,一切为了国家、人民,为了众生,应该发扬这个精神。67. 太虚大师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受了哪些人的影响? 太虚大师的主要思想,一是首倡佛教三大革命,二是倡导八宗平等,提出人生佛教。他这个思想是很进步、高瞻远瞩的。 民国初年,有两个人对太虚大师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华山法师和栖云法师。华山法师给太虚大师看了许多介绍民主先进思想的书,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的著作,由此激发了大师佛学救世之宏愿。栖云法师为民主革命僧人,思想进步、革命,他就跟太虚大师介绍了中国、欧洲的各种主义如马列主义等,太虚大师就受了革命思想的影响,而当时的历史情况是佛教内部因循守旧,保守派力量很大,他就想到佛教必须要进行改革、革命。 大虚大师当时就开始倡导并推行佛教的三大革命: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但是革命,就必须要推翻和改变旧的制度,在当时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太虚大师的佛教革命就遭到了失败。于是,他就调整方向,转向弘扬佛教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办了《海潮音》杂志,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柏林佛学院,为中国佛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培养了大批人才,这是了不起的啊!事实证明,太虚大师走的道路很正确。他脑海里面装的是佛教革命,又受马列主义思想、欧洲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又要联系实际,佛教内部保守派力量巨大,不好改变,就转而培养大批的人才,来继续佛教事业、改革佛教事业。 那么太虚大师是不是只是谈现实人生,把佛教其它各宗派,把成佛作祖的思想丢掉了呢?绝对不是!太虚大师在佛法修学方面受歧昌法师和道阶法师影响甚大,从其听受修习楞严、圆觉、法华及唯识等经典,19岁到宁波西方寺闭关阅藏,读《大般若经》开悟,以后到普陀山闭关,继续读经,修禅,广阅各方面的著作,悟境更有提高。这些修学经历与体悟,为大师后来提出“八宗平等”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大乘八宗,尽管修行方法有所不同,有所差异,但是成佛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高下。大师深研八宗,结合时代,又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一高瞻远瞩的眼光,这一宽阔的胸襟,我认为是空前的。 68. 日本人侵略中国,如果说是中国人民以前造下的恶因引起的,那为什么还要去抗日,而不默默地承受这个果报? 日本人侵略中国,这是它造的恶因,责任在于日本人。这一点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下,也可能好多人不知道。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开始。这个时候,太虚大师正在庐山,他当时就发表言论,指出日本人这一举动,违背大乘佛教“缘生无我,众生平等”的精神。“缘生无我”,就是众缘生法,人人相依,应该互相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不应该对某一方进行暴力,进行屠杀,那是错误的,要有因果的!不晓得自他平等,不知缘生无我,这是极端违背佛理的行为。这是大师当时在庐山发表的讲话。 太虚大师极力拥护中国的抗战,当国民政府发表了《抗战建国纲领》,太虚大师拿到后,打红圈,表示赞同。《抗战建国纲领》中就提出,要继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道德,要人民忍苦耐劳,对抗战作出贡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作出贡献。所以在后来抗战最艰苦的阶段,他组织佛教国际访问团,访问东南亚一带,宣传中国抗战,得到东南亚国家大力支持,支持的物资源源不断从云南边境运到中国,这个历史很少人知道,太虚大师对于抗战是有功的啊! 日本宣布投降后不久,苏联与美国之扩展政策,有日趋强化之势,针对此种情形,太虚大师又发表一篇文章《因果昭然纵恶者可以止矣》,日本人纵恶,现已投降,因果是昭然的,纵恶者可以止矣,劝美、苏不要步希特勒后尘。所以太虚大师在答复记者问“佛教最要的一法是什么”时,就鲜明地指出就是业报论!就是因果!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作恶的因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那么中国人承受了这个苦难,日本人应该负责。至于这个共业自业啊,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以佛家来讲,杀业重,就有战争瘟疫的发生。 69. 人生佛教思想如何在企业里面弘扬呢? 在《瑜伽师地论》、《法华经》里都讲到“一切世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顺正法”。一切世间经书,圣哲贤人的经典,治世语言就是政治家治世的语言嘛,资生事业就是指有利于民生的各项工作,具体表现就是企业形式,这一切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是与正法相合的。也就是说,只要走正道,用在正道上,皆顺正法。 所以在企业里面弘扬人生佛教,我认为必须要以佛法的“六和合”精神作指导。哪六和合?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此六和精神与职工相处,苦乐与共,照顾职工,那么这个企业只有发展,只有增加利益的,与佛教思想并不违背。 70.现在有许多法师引进并大力弘扬南传佛教,认为南传佛教重视戒律修行很有次第,而中国的汉传佛教修行没有次第。您认为呢? 太虚大师重视佛教的三大语系,他认为都是平等的,没有偏见。三大语系就是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巴利语系就是南传佛教。我们在中国佛协开会时,每一次都有这三大语系的代表。这三大语系各有特点。 南传上座部的佛教,着重持戒,非常好。那么在汉传佛教来讲,是在进行戒定慧修学的基础上,发扬大乘教义,学菩萨行,以这个次序来的,不是说否定持戒,不持戒,也不是说南传佛教就要不得,并没有这个说法。太虚大师提出八宗平等,三大语系同时进行,办汉藏教理院,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办巴利三藏院,巴利三藏院就是准备为南传佛教培养人才。佛法一个基本的原则,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就是持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嘛。佛要涅槃的时候,阿难问他:佛在,以佛为师,佛离开以后,以什么为师呢?佛就告诉他,要以波罗提木叉为师,什么叫波罗提木叉呢?别解脱戒,就是戒,以戒为师。 71. 因明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异同和境界差别? 这个因明逻辑,讲唯识学就要研究。唯识学凡是建立一个理论,必须要有宗、因、喻、合、结,五支比量。宗就是所建立的根据、事物、主张,某个主张;因,就是理由;喻,就是事实;结,就是作结论;合,就是把几种意思合拢来解释。这就是因明的五支比量。后来,陈那论师又改为三支,三支比量:宗、因、喻,把“合、结”归到“喻”里面。那么,违反宗有多少过失?有九个过失;违反因有多少过失?有十四个过失;违反喻有多少过失?有十个过失。建立理论是非常之严密的。 至于这个数理逻辑,这个欧洲的西洋逻辑,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它那个范围是什么呢?限制于在物理、自然科学方面,不广泛涉及到人事社会方面,这就是它的缺点。从一部分的物理来讲,是可以的;从人事关系、社会关系来讲呢,它就包含不进去。这就是差异。大家可以翻看参考书,我过去学过,时间久了,很多搞忘记了。孔子讲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晓得就不说,晓得就说,这才是真知。 72. 如何理解“唯识”与“唯心”?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山河大地,根身器界,在唯识学来讲,离不开心、意、识,离不开心。阿赖耶识生的时候,内变根身,外变器界。 什么叫心?集起为心,集诸种子,起诸现行,这叫做心。什么叫意?意以思量为主,时常都在想,我怎么样,他怎么样,我的利益怎么样,我的生活怎么样,我的名利怎么样,这就是思量作用。了别名识,这个了别有粗了别、细了别,粗了别就是前五识,只是了别外境;细了别就是第六意识,由外到内,又分五俱意识、散位意识、独头意识;内外都了别,这个了别主要是认识现象。学习唯识,就要把“心、意、识”这三者搞清楚。 唯识讲变,什么变?不是耍把戏那个变,唱戏法那个变,而是因能变与果能变。因能变是什么呢?种子发动现行,阿赖耶识的种子发这个现行,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这叫做因能变;果能变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实体上,又变现见分、相分,能认识的见分,所认识的相分。就好像一个工程师一样,画设计图,把房子修起来,这是因能变;修好后,他要对照他的工程设计图来认识这个造得怎么样,合不合乎要求等,这叫果能变。 一切离不开心啊。《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不管是物理现象、生理现象,一切自然现象,离不开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所以不能在心外求法,这是非常之精确、非常之紧密的。整个《成唯识论》,整个《瑜伽师地论》,都在阐发这个道理。 73. 《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有何深意? 常不轻菩萨见人就跪,就磕头。有些人批评他、骂他,他还是磕头。打他,他跑得远远的,还是磕头。因为他这样对众生,所以很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一是尊重众生,众生都有佛性;二是他能够发大心,普遍的礼敬众生;第三就是不著相,骂他打他,他无所谓,所以他能很快成佛。你把这个道理真正体会到就有好处,要向他学习,遇到什么逆缘,不顺心的时候,就要忍耐,不要发火、发脾气!74. 妙法莲华的意思是什么? 《妙法莲华经》的妙法就代表心,心最微妙。什么叫妙法?微妙广大莫过于心,但是众生心就不微妙,它是妄心。我们学佛就是把妄心转成真心,真心恢复了就广大而微妙,就有智慧。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作用。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读这个经就是要恢复这个心。怎样恢复呢?像莲花一样,要学莲花,莲华就是莲花。莲花有大悲心、有大智慧,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代表有智慧,从有到空,从空到有,从相到性,从性到相,二谛融通;香洁是什么?本身非常纯净,尽管在污泥之中,不受污泥之染,能够吐出芳香,净化环境,给众生好处,品德很高。有这么一个大智慧、大悲心,你的真心就恢复了,叫妙法莲花。75. 五明是什么? 菩萨学处,当于五明中求,这句话是弥勒菩萨讲的。做个菩萨,要晓得具体内容,要在五明中求。哪五明?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 内明就是佛学,佛学讲心嘛,心内嘛,这是心法,是最广大、最高的;声明,语言文字学,也包括音韵学;因明就是论理学、逻辑学;医方明就是医药学;工巧明就是科学。五明都要懂,学通了就可二谛圆融,其中内明是最高的智慧,其他四明就是度众生的工具,度众生的方便。76. 善知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分为几种:有德行好,在道德方面引导的善知识;有佛法广博的善知识;有同行的善知识,在一起同修的互相可以做善知识。当然一般来说,德行学问都好,才叫做善知识,这是个衡量善知识的标准。但现在所讲善知识的标准很宽,只要是有长处的,只看长处,学长处,不要看他的短处,假如你看他的短处,把长处忽略了,也学不到东西。这点要注意一下,很重要。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什么人都参,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医生、水手、船工、建筑师,还有神仙、婆罗门,为什么呢?各有长处。所以在选择善知识的过程中,你要有所择别,但你也不能只看他的短处,要看他的长处,不然不容易找到善知识。77. 灌顶是什么意思? 灌顶是印度王朝的一种仪式,当太子没有登基以前,举行灌顶就表示他要登皇位了。后来密宗采取这种方式,就是说你能够学密宗修法,能够修本尊、即身成佛,首先必须举行灌顶仪式,就是受摄加持,相当于给你加持一下、预计一下、授记一下:你将来要成佛,不久要做佛。而不是说把那个水往脑袋上灌,相当于授记一样的。78. 学小乘佛法的人是否可以成佛? 依小乘的教义来讲,最后只能成四果罗汉——阿罗汉,主要是断尽了三界的见惑、思惑,消除了业,得到解脱。见惑是理方面的,思惑就是烦恼。小乘的次第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叫须陀洹,华译为预流。什么叫预流?就是进入初果,开始预入圣者之流,登入圣位,不再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的贤位了。预流主要是把三界的见惑全部断了。见惑就是迷于理的障碍,迷于四谛的道理。 二果叫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二果除断见惑以外,还把欲界的九品思惑断六品。 三果叫阿那含,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四果叫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也。我生已尽,即生死已断,不再受分段生死的痛苦;梵行已立,就是清净的解脱行已经建立起来了;所做已办,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办了;不受后有,不再受果报。 小乘到了阿罗汉就是极果,为什么说不能证佛果呢?因为佛果必须要发菩提心,要有悲愿,在五浊恶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度众生,不度众生就不能成佛。小乘只能证人无我,不能证法无我。大乘菩萨就是进一步证法无我,证法无我达到断法执,最后转识成智,证得三身,证得五眼六通,叫佛果。当然也有些小乘回小向大,那就是发大乘心的小乘,这是个例外,一般来讲,小乘只证阿罗汉果。79. 小乘有派是怎么回事? 有就是一切有部。在佛灭度后,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根本部派,两部共计分裂成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小乘里面大一点的派别为一切有部和经部。什么叫一切有?主张三世实有,简单来说,执著有我这个身在受报,过去受报,现在受报,未来受报。虽然是人无我呢,但是这个法是有的,时间、空间是实有的。他执著一个实有,对大乘来讲就是只断烦恼障没断所知障,只见我空不见法空,所以叫有。80. 如何理解了义与不了义? 了义就是彻底不彻底、究竟不究竟。若是专门只讲空而忽略缘起,就是断灭空,就不了义;专门只讲因果而不讲无我,那就是一般人天因果,不是菩萨的因果,也是不了义的。 空宗学人说空宗经典是了义的、唯识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学人就说空宗经典是不了义的、唯识才是了义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太虚大师说过,大乘八个宗派教义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这中间,你就不要去议论,哪个了义哪个不了义,其实都是了义的。条条江河通大海嘛,佛法就是大海。 《瑜伽师地论》讲学佛要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这是最标准的,学佛要四依。 依法不依人:指以所说的教法是否合乎正法为准则,不执著说法者本人之好坏。他只要讲正法,不管他相貌如何、年长与否、学历高低,你都要恭敬他。 依义不依语:指不要呆板地执著这个语言,要了解表达的意思。执著语言就错误、狭窄,因为佛法境界是超过语言寻思的,是不可思议的。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指依大乘经,不依小乘经。从大小乘来看,小乘是不了义的,大乘是了义的,因为小乘只能证人空,不能证法空,大乘是双证人、法二空。 依智不依识:指对于一切法的自相、共相,要善于通达、了解,叫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是分别。众生的第六意识往往是虚妄分别,为眼前境象所迷,心随境转,就生起很多颠倒,被六尘牵着鼻子跑。学佛就要转识成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自己能做主,就不随境转,不被六尘所迷惑。明代憨山大师有个晚上入定到了兜率天的内院,弥勒菩萨正在讲经。弥勒菩萨看他到了后,就说了首偈子: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识属染,智属净;染有生死,智无诸佛。这首偈子说明识与智的分别。我们的第六意识由于妄想分别多,见不到真相。必须把妄想分别去掉,完全以定观照一切,以智慧观察一切,就能像大圆镜一样,把一切森罗万象都照得清清楚楚的,从而认识到诸法真相。81. 如何理解缘起、性起? 缘起就包括一切森罗万象,这是世间的万法,属有为法。但若以佛心来对待,虽是世间法也不矛盾对立,是和合无碍的。性起,就是以真心替代妄心,以真心把妄心消灭,一切从真心来看。所谓“明心见性”,见了性,真心就发生动力,发生动力就去掉妄心,就可把生死根本、灾祸根本去掉。所以缘起、性起的区别就在于此,缘起代表有为法,性起代表无为法及如何恢复无为法。 佛教的六大缘起有:业感缘起、性空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一切法都是缘起,但性质不同。有些是从有为到无为,由染污转清净;有些是直接发挥清净的作用来影响万法。总之一句话,都离不开改造心田,这是宗旨。82. 什么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来源于《华严经》的两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三界唯心”,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万法指三界的一切世间法。世间法都是由心造成的业所感,业力所感受,随业转变。不管是天趣、人趣、地狱、饿鬼、畜生,都随业受报。简单说“三界唯心”就是随心所转,随业受报。这是从业方面来讲。 “万法唯识”,要认识一切现象,必须要靠分别识,第六意识来加以分别。等于一个绘画的工程师一样,修房子之前他要计划,怎么样修法,绘好图以后,还要指挥工人,按图施工。这都是心力的作用,靠心力来创造,心力来指挥。在这个修的过程中,以及修完成之后,又凭心来认识它:这个房子合不合理,合不合规格,是好还是不好,是安全还是不安全。这叫万法唯识。 有个这样的公案。六祖大师在广州讲法,有一天,庙前有个杆上的幡随风吹动,有两个沙弥在那里争辩,一个沙弥说这是风动,另一个沙弥说这是幡动。六祖大师就走出来讲: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这就是佛法的根本,万法唯心,唯心所造。 这个幡和杆是人心立起来的,是心力。动与不动你没得心、没得识怎么分别他呢?动与不动你要靠识来分别、靠心来分别。要认识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代表业力所感,随业受报;唯识代表要认识他、区别他,离不开识,识就是分别的意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华严经》讲的一个总纲,也是《华严经》的中心。 《华严经》讲的这个偈子很妙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一个工程师画图,凭他的心,指挥工人造也凭他的心,造得安不安全,巩不巩固,庄不庄严,还是由心来决定。所以佛法抓根本,万法唯心、唯识。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国土染,心净国土净。这是个真理,非常科学。心染污了,贪、嗔、痴、慢重,社会就不宁静,叫五浊恶世、污浊世界;心清净、烦恼去掉以后呢,就是菩萨境界、清净世界、清净国土。 《华严经》依此道理建立起法界观。什么叫法界观呢?以佛心观察一切,一切世界、一切有情都不可分离。拿世界来讲世界就包括微尘,微尘就包括世界,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不能分离。比如说这个星球之存在,离不开点滴的微尘,不然不会有星球的存在;这个大海江河之存在,都是那一滴滴水聚集而成的。所以说“从一微尘知大千世界,从一滴水知大海”就是这个道理,大小不能分离。从有情世界来讲呢,以佛心观察,万法相资相助,相依相承,平等平等,都有密切关系。缘缘相资,你要生存离不开众缘,离不开自然界的水土阳光,离不开工人造房子,离不开农民种粮食。众缘是相依相承的。而这一个众缘,农夫、工人、商人等,又离不开其他的人,缘缘相资相助。所以菩萨要度众生,因缘缘相资,愿愿就无尽,菩萨悲愿就无尽,就是这个道理。《普贤行愿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法界观。 学佛就要以佛心对待一切。佛心就是广大心、正直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叫佛心。禅宗参禅就是恢复佛心,禅宗又叫佛心宗。为什么参禅呢?把贪、嗔、痴去掉,恢复佛心。能够以佛心观察一切,那就真正地建立起了法界观、《华严经》讲的法界观。学佛就是要达到法界观,认识到缘缘无尽,事事无碍,互相依存,互相平等。因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还有他。缘缘无尽,相资相助。有这个观念就能够真正平等对待一切,对待众生。这才能建立起和谐世界。建立佛法的法界观才可以真正实现和谐,与人和谐,与众生和谐,与自然界和谐。 现在社会上讲和谐,一般只是讲要提高德行,但是德行如何才能提高,必须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这个“法法相资相助”的道理后,表现于行动才是正确的。因此,实现真正的和谐,只有佛法才办得到。佛法讲得很透彻,很深,很高。《华严经》第一个讲一切唯心;第二个讲法界观;第三个讲修菩萨行的里程碑,走哪条路,要经过哪些阶段;第四个讲华藏世界,我们都在华藏世界中,那就要修菩萨行,以莲花因修菩萨行,互相资助,平等平等,这是大智大悲的菩萨行。这是《华严经》的几个内容。 《华严经》很伟大呀,不懂华严,不识华严,不学华严,就不晓得佛家的富贵,那才是真正的富贵!83. 性空与相空有什么不同? “性”是就本体来讲,“相”是就现象来讲。《大般若经》中有十八空、二十空,其中就包括性空、相空。十八空、二十空就包括一切法,世出世间法都在里面,包罗万象,但这一切都要空,不要执着相。《心经》、《金刚经》的总纲就是要离一切相、广修一切善,这也是整个般若经的总纲。执着相就有分别心。比如说执着男女相,起分别心就生烦恼,就要造业。能够离一切相,不执着相,有这个精神,心胸才广大,才能包纳一切;能够积极行一切善,就可处处利人,解决别人的痛苦。《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先要照见五蕴皆空,心胸广大不分别相,然后才能度一切苦厄,修行一切善,处处利人。这就是大乘菩萨精神。84. 如何理解增上缘? 有顺增上缘和逆增上缘。顺增上缘就是很顺心的;逆增上缘就是比较逆心、唱反面教言的,你说这样他说那样,与你对着干。等于草木要长起来,水土、阳光,把它滋长起来叫顺增上缘;而天干呀、水旱呀这些就是逆增上缘。这是种断缘,反面教言,都叫增上缘。佛在世时的提婆达多,处处反对佛,佛就把他看成增上缘、逆增上缘,反面教言。以此锻炼佛心,坚持不退。所以什么事情你都要善于对待,遇到反面教言你不要灰心,要坚持。祖师有副对联:龙女献珠不为妙,提婆达多转法轮。龙女献珠是顺缘,提婆达多是逆缘。提婆达多处处反对佛,拿大象来斗佛,拿大石头来打佛等等,这是逆增上缘,但是佛不退心,坚持感化他。 所以学佛就要有这种精神,不管顺缘、逆缘,都看作增上缘,以此锻炼自己,成就自己。85. 什么叫毕竟空呢? 毕竟就是胜义。胜义是圆满彻底的究竟境界,但是对这个境界也不要执着,也要空。等于说法界是很高的,但你要执着法界、法身也不对的。般若讲的二十空,把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空完,扫荡一切妄情执着,才能见真相。《心经》里面讲“空中无色”,把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一直到菩萨的智慧般若境界”的执着,都要空掉、要无所得,才能见真空。空中有不空,那就不是断灭空,二谛圆融,菩萨才能达到悲智兼运,以实际行动救苦救难。86. 如何理解“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这是龙树菩萨造《十二门论》的首颂。因缘所生法就是没有实体。一般讲自性是有实体的,没有变化的。既然是没有实体而且有变化,它就无自性。它不否定众缘生法,若是否定众缘生法,空就不能建立。当体即空就是在因缘生法中见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不能分离。你专讲“有”难免有常见,专讲“无”难免有断见,般若恰恰是来消灭这个断见、常见的。远离二边,契合中道,为中观之见。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是一样的,精神物质是一体。讲到法性它是不变,讲到心它就是动的,它就有体,有它的作用。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见法性要知因缘,知因缘就能见法性,见法性就等于见到如来法身。87. 如何理解佛法与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在民国初年,对佛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佛法亦科学亦哲学亦宗教,另外一种说佛法非科学非哲学非宗教,两个都有道理。你说佛法是科学它合得起,佛法建立在现实上,建立在因明论点上。你说是哲学它也合得起,它讲理性,讲意识的分析推断,作出结论,有分辨,有分析,有总合,有结论,重思辨。你说是宗教也可以,因为它信仰佛陀,信仰三宝,就信仰来讲,它还是宗教。所以佛法亦科学亦哲学亦宗教。 另一个论点呢,佛法非科学,非哲学,非宗教。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科学以人本主义为主,讲自然,讲自然趋向于物质,就有限定,所以说非科学。非哲学是什么呢?哲学重思辨,思辨从西方哲学来讲就是空洞的想象,凭主观臆断得来,不根据事实,中国的玄学,西洋的哲学唯心论都是这样的,所以佛法非哲学。为什么非宗教呢?因为宗教是信仰神权,西洋的宗教一般讲神权,上帝万能呀,真主万能呀。佛法本身不讲神权,它破除我,人我、法我、神我,什么都破。你就不能说它是一般讲的宗教。所以佛法非科学,非哲学,非宗教。 因此,这两个论点都有道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的。从一个方面来讲亦科学,亦哲学,亦宗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非科学,非哲学,非宗教。说明佛法的范围广大,可以包括这些,但是这些不能包括佛法。就是这个意思。88. 什么叫福慧双修? 佛家修行就是持戒修定修慧,达到净化,消灭无明,消灭烦恼,这样子内心的明珠就发光,明珠放光就有智慧。一般人就是内心被无明烦恼障蔽,明珠被遮了。修福修慧就有德,福慧双修就有福有慧。有福就是自己满足,有慧就可以看前途,站得高看得远,就走光明道路,不走邪道。佛就是福慧双修达到圆满的境界,所以叫两足尊,即福与慧两者都满足了,都圆满了。我们学佛就要学这两种。89. 如何理解《金刚经》讲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贤圣都以无为法为目标,为方向,但是贤与圣有阶梯,有个先后秩序。贤是先走,圣是后到,经过贤位才能到圣位。贤位,圣位,凡位,都是有差别的。贤圣的目标都是无为法,但走起来有先后秩序,有贤有圣,先贤后圣。大乘是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位,初地至十地就是十圣位。90. 我们常说这个人很有思想,这个思想与心有没有关系? 思想在佛法来讲是八识中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才有思想,前五识是感觉,第六识才是思想。有概念,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才有思想。91. 隔阴之迷怎么解释? 这个迷就是无明。以菩萨来说就是没有完全断尽烦恼障、所知障,即使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再来,根据悲愿再来,他还是有隔阴之迷。为什么呢?因为一地至七地还有分段生死,烦恼障、所知障都要随时现行,二障种子未断,所以,另外投个母胎,他就难免被这个无明障、烦恼障的现行所迷惑。经过七地后到第八地,虽然烦恼障的现行被彻底伏除,离开了分段生死,转入变易生死,但二障种子必须在十地后金刚道,才能全部断尽。必须把二障种子全部断去以后,才没有迷。因此,必须要经过修行,经过修的阶段,以戒定慧和十度行,分分断烦恼分分证真,慢慢发起神通以后,才晓得自己发的什么愿力而来,晓得自己处于什么果位,是几地菩萨。92. 初地以上的菩萨还会不会堕恶道? 这不是一个堕恶道的问题。根据菩萨位次来讲,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都在分段生死之中。但是他有个与众生不同的,众生是随业受报,菩萨还夹得有一个悲愿在里面,他有愿力在里面。根据愿力现化身,也可入恶道,观音菩萨还现三恶道身呢。93. 菩萨还有没有凡夫心? 那就要看种子断得怎么样。到了初地菩萨以上都不能说还有凡夫心。凡夫心是邪师邪友熏染出来的邪知邪见,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进入见道位,他的邪知邪见就去掉了,不再现行,只能说俱生烦恼,本来生就的种子还没断。必须在十地以后,经过金刚道才能断。这有个过程。94. 五地菩萨会退转到二地吗? 到了初地就是不退转,圆证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即于正念不退转、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既修得之位不退失。只是愿力方面有深浅。愿力深,弘愿很大,业障浅,他的进步就快,程度就不同。见道位只是断见惑,要断修惑、断思惑,断烦恼所知二障必须一地一地断,一分分的断,一分分的证真,逐步到了十地才圆满。95. 八地至十地的菩萨还来不来人间? 发愿可以来。一直到十地、等觉菩萨,乃至于佛证了圆满果报,他都还要到人间来。他现化身嘛,化身是多种嘛,天上、人间、三途都可以现。这个化身是依愿力来投生的。至于自己是否知道,就根据他自己的修行程度。肉体是从父母得来的,慧命是根据自己的修为程度,靠自己修证晓得,他晓得了也不会跟谁讲,别人也不晓得他。96.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是什么关系? 海印三昧是一种定。这是一个形容,形容像大海一样的,以大海为印证,大海广大渊深,智慧很高,这叫海印三昧。这个境界很高的,必须要生命转化,阿赖耶识已经转化为大圆镜智了,那才是海印三昧。以海印三昧为因,大圆镜智为果,有个因果关系在里面,不证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也无从实现。海印三昧所证的就是实相,实相就是大圆镜智。97. 了义经典里面是不是包含了不了义经的内容? 了义经是了义经,不了义经是不了义经。关于小乘经典,依大乘来看就不了义,依小乘来看就了义,各自站的立场不同。为什么依大乘来看小乘是不了义呢,因为小乘是以自度为主,证人空而不证法空,断烦恼障而不断所知障,它就是不了义。大乘就不同了,大乘以悲愿为主,既证人空又证法空,既断烦恼障又断所知障。断烦恼障就证涅槃,断所知障就证菩提证般若,其境界就不同,这个就是了义的。 至于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这些是共同点,大小乘都要修。就相当于你要当博士一样,必须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阶段,不然你考不上博士。太虚大师判摄佛法,将其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五乘共法为因缘生法,三乘共法为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大乘不共法为缘起性空、唯识法相、真如法界。98. 请师父解释一下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这个无常代表一切有为法,都是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世间法就是这样。了解无常就有厌离心,有厌离心就有道心,有道心就可以断贪,这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法没有我体,没有不变的我体。我有人我、有法我。人是五蕴身合起来的,是假的。一切法是因缘生法,离不开因缘变化,如幻如化,其本体是空的。因此就要空去那个我执。 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可以达到涅槃寂静。什么叫涅槃呢?涅槃就是寂灭。心中清净,灭除了烦恼,这个境界就是佛家的最高境界。 这三句话其他学术讲不出来,外道也讲不出来。外道讲神我,什么学术都讲我。他不晓得诸法是变化的。内心不求清净,烦恼就不能消除,也达不到涅槃境界。这是一个衡量,衡量正法邪法的标尺。现在经常有些人说哪部佛经是假的,哪部是真的。你不管它假不假,你就要以三法印来衡量,是说的这些内容那就不是假的,不是这些内容那就是外道的。99. 修行讲六度,前五度与般若度的关系? 在六度中,般若是主导的。只修前五度不修般若,只有福报,而且只是人天福报,像达摩祖师批评梁武帝一样,你计较这样功德那样功德,你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能修般若的话,就超过人天的福报,可得解脱的大福报。所以般若是第一波罗蜜,是前五度的领导、指导思想。 100. 《心经》说“无意识界”与唯识说“有识”如何会通? 《心经》是般若的总纲。虽然讲般若,其中也有唯识在里面,唯识的名相,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涅槃、菩提,这些名相都是唯识法相的。 《心经》总的精神,要看前两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总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境界啊?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了。第七地还有相。到第八地不动地,就无相,自然的无相,无相观空。 《心经》说了七个空,八个不,十七个无。空、不、无,都是夺情不夺法。夺情,是去妄执,去妄情,但是不夺法。什么叫不夺法呢?把执着去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流转还灭、四谛、涅槃、菩提,都是存在的,不能否定,否定了,就成了断灭见了,不符合中道,那学佛做什么呢? 般若讲空、不、无,是破而不立,遮而不诠,唯识法相讲有,讲三性,是有立有破,有诠有遮,以表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转识成智,这是唯识宗最终的目的。所以,空和有,是可以会通的,像车子的二个车轮,缺一不可。 101. 凡夫是否可以现量见依他起? 凡夫是否能够证知依他起?这个要看什么凡夫。外凡还是内凡?要分清楚。外凡完全是站在“贪嗔痴慢疑”根本烦恼之中,在因果轮回之中,他既不相信因果,也不知后事,怎样晓得依他起呢?根本不可能的。内凡是从资粮位开始修行到加行位,由加行位到见道位,就可以见。 唯识行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中资粮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在信的阶段,看你信得怎么样,你真的信仰,由信保持正念,就可进入住位,再加上行动,有正念,有戒定慧,他怎样不能证知呢? 就现量来讲,在唯识学有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并不是就不能证知。你只要好好修行,定位高,认识深,现量并不是不能证知啊!那是种内证境界,不是“我看到起就是现量了”。所以说,不能够肯定凡夫就不能见依他起,得看什么凡夫,要把这个分清楚,不然就笼笼统统地否定。你达到加行位以后,进一步就是见道位。见道就是悟的境界了,所谓“悟”就是知见完全去掉错误,把那个能取所取、分别执着扫荡干净,到这个时候,讲心,心都空,等于讲空一样,空亦空,空空亦空,把执着去掉以后,真正到了悟的境界,那个时候他哪不能见呢?那就是现量境界了。 这个智慧,包括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是在初刹那证性空,后得智是次刹那证缘起,实际来讲都是在现量过程中,你干嘛把那个初刹那、次刹那分开呢?能够见空、见缘起,都在现量过程中,现证,现知。这个时候的意识就已经转成妙观察智了。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因中他就可以转为妙观,就可以见到依他起性,三性都可以见。 所以唯识法相是有破有立,一方面破,一方面立。见道以后,进入初地,就是悟的境界,此时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不退菩萨为伴侣。念佛到了这个时候,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这个境界就是三不退了。那就是禅宗的悟,所以净与禅不能绝对分开。初地又称为欢喜地,就是得了大法乐,得到欢喜,可以弘扬佛法了。 内凡在修行的过程中,能够逐步了解依他起的道理,但不能断除现行的我执、法执,必须到了见道位,去掉世俗知见及邪师邪友引起的分别我执、法执,就可现量证知依他起。详细讲来,每一地中又分为入、住、出三位,在初地的入位虽然还是凡夫,但他明了理,就可以见依他起,等于说是预流圣者之位;而到了住位、出位就是正式的圣位了。 佛法不只是理论,一定要经过真修实证,内功外功一起修,不只是学问、理论上的研究。禅宗开悟要经过三关,第一关“切断众流”,就是世俗心大死一番;第二关“涵盖乾坤”,就是见空性、真性、本来面目,心包太虚,广大无边;第三关“随波逐流”,这时就洞察法相,见依他起,了解宇宙真实相后,就可应世弘法,报答四恩度众生,就像莲花一样,虽然在淤泥中而不沾染淤泥,反而散发出芳香净化世间。这就要在生活中实际行持,你不行持、光在理论上研究过不了这关。到那个时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个境界就是现量境界,你要彻底了解这个滋味只有通过修行才办得到,否则就是隔靴搔痒。 唯识学是很有系统的,有破有立,各方面都有解答。它建立的这个三性讲空与不空很明确。空的是什么呢?空的是遍计执、虚妄分别。不空的是什么呢?依他起、圆成实,依他起如幻有,因缘生法有。因缘生法有,你不能空;圆成实就是佛菩萨的境界、真如境界,你不能空;否则,世出世间因果都不能建立了。所以称唯识学为了义教。102. 凡夫见到的这一切法是遍计执还是依他起? 这就要看定的功夫、止观的功夫怎么样了。凡夫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凡夫。一般凡夫谈不上这个,那些不信三宝,不信因果,我、我执很重的,根本无从谈起。 皈依了三宝,起码信了因果的,而且有一定的止观力量,他就了解山河大地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是空,如幻就是空。尽管是空,但因果现象,森罗万象,因果法则宛然存在,是不能混乱的。五十二位修行的阶梯,十信是第一步。从位别上来讲,十住、十行、十回向,加上见道位,这都是凡夫入贤位,这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了。他有正见,加上止观,所以他看山河大地,如梦如幻,因缘生法,当体即空。而当体即空,正是佛教心印。 这个空不是断灭空,不是顽空。空与有不相离,性与相不相离。有性就有相,有空就有有。所以尽管讲空,不是断灭空,一切世出世间,因果都存在,因果不乱。从这中间就看出三个道理。 第一个,佛说的,必须要转恶成善,转染成净,这才是一条真正学佛的道路。 第二个,因缘生法故,一切平等平等,众生相处都是互相依存,相即相如,不能分开。因此要上报四恩、下济三有。 第三个,要达到心空,心包太虚,才能够容纳万物,使万物、众生都能生长,能够上进。 所以佛家讲空,讲有。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有,不是常有,而是如幻有,因缘生法有,因缘生法,如实存在,不能否定。这个道理不是一般凡夫办得到的。一般凡夫什么都着相,整天为吃饭穿衣、家庭儿女、油盐柴米酱醋茶、功名利禄,忙个不停,着很多的相。他哪能了解什么因缘生法啊?你让他在现量中看到依他起,是不可能的,全是遍计执。
103. 十信位以上的凡夫,和见道以上的圣者,所见到的依他起,是否有差别? 是有差别的。十信位以上的凡夫,他是一种知见上的,没有实证,必须要经过加行位,经过深厚的止观功夫,破除外境的执着,破除内心的执着,把后天邪知邪见去掉,经过见道位(悟的境界),才能真实见到。因此,十信以上只能是见解上的正见,还不能说悟;而见道,即悟后就不同了。
104. 那么凡夫的现量与圣者的现量有没有区别? 当然有区别。圣者的现量是瑜伽现量,凡夫的现量是五俱现量。五俱现量是根本悟不出什么东西来的,全是直觉功夫,是狗就是狗,是人就是人。至于圣者的现量,那就不同了,他悟到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幻有,幻有中有空性,就破除我、我所执。 105. 请指示唯识学研讨会的方向? 唯识学包括唯识境、唯识性、唯识行、唯识果。唯识境、唯识性是理论方面的,重点是唯识行、唯识果。假若不行,如何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呢?只是讲讲就算了,这种方向应该纠正。我的意见是应该深入。古论师与今论师,那个差别很显然的,今论师胜过古论师是肯定的。对于唯识学,研究如何从理论到实践,学与修的关系,在这方面来深入最好。光是谈古谈今来比较,比较已经有定论了,说来说去有啥意思?重点是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应该在这中间得点受用。 106.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一是把基本书学好,二是大部头的经论要深入学习。基本的有《五蕴》、《百法》、《八识规矩颂》、《二十颂》、《三十颂》,这是最基本的。最基本的都学不好,怎么进一步研究《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呢?那是不可能的。基础打好,进一步深入,才可以升堂入奥,这点很重要。 而最重要的,是在行上、唯识行上。唯识五位: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资粮位很重要,参访善知识,多闻熏习,修福修慧,必须要修。一个不能忏悔的人,一个不能礼佛的人,一个不能修止观的人,怎样升堂入奥啊?光在理论上说说只能是隔靴搔痒,必须要实践,理论与实践一致。 而实践的功夫,必须结合普贤大愿,《华严经》讲的普贤行愿。《华严经》讲法界观,讲华藏世界,中心就在《普贤行愿品》。普贤十大行愿,做到了就可以入法界,而这十大愿,一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做到的,但一般人不做。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很普通嘛,但是多少人做到呢?你说他们连最普通的都做不到,又入什么法界啊?怎么了解华藏境界啊?怎么修法界观呢?法界观是什么?以佛心观察一切,就广大、圆融、深入。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修普贤十大行愿!不修不行。 107. 学唯识从哪些方面来入手? 学唯识就要先读唯识的基础书!如《五蕴论》、《百法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这些都要一步步的学。通了名相,再根据名相来解释道理,然后把它们串通起来,从形式上学必须要用这个方法。从实际上来讲,必须要真正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华严经》讲到“三界虚妄,唯识与心作,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最基本的。很多人都是在心外求法,不晓得改革内心不晓得净化内心,应在净化内心中去了解大地山河。自己、他人都离不开心,把这个道理通达以后转识成智就好解决。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佛法就在于修心,除了在心地上用功,其它哪里修行都是不行的。还有一首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就在灵山塔下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不要在形式上去讲,重点在修心,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勤修六度四摄之行,自度度他,你能做到这一点,逐步逐步就可以明心见性,转识成智。把内心的尘埃打扫干净了,明珠才放光芒。这就要靠自己修行。 因此,修行不能完全靠知见,知见只是一部分,只靠知见就成了所知障、文字障,就不能修心。必须要扫除所知障、烦恼障,除掉这二障,才能真正讲我空、法空,才能转识成智,这是有这么一个自己修学的功夫!必须要有这个功夫,古人读书,十年寒窗,铁链磨穿,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所以要踏实,也就是说,不用踏实功夫,没得真实本事,你搞什么事业?你能够自度度人吗?能做菩萨吗?不行的! 108. 玄奘法师的真唯识量是什么意思? 玄奘法师的真唯识量是在曲女城万人大会上提出并建立的。当时那个会上有小乘有大乘,大乘里有般若空宗,有唯识宗。真唯识量的内容是:真故极成色定不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真就是胜义,色不离眼识,意思就是,色不离识,境不离心。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自许,我自许,我根据大乘的圣义提出来。初三是什么?根、境、识。其中,眼所不摄故,非眼根所摄的。在初三之中,是识决定根与境,而不是根与境决定识,根是内增上缘,境是外增上缘,就像眼识一样不是因眼根而有的,眼识的生起离不开含藏眼识种子的本识,即阿赖耶识。因此就成立了“色不离识,境不离心”的道理,也符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圣言量。他这个论点提出来后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破,十八天没有一个人能破!后来受到万人尊崇,大乘尊他为大乘天,小乘尊他为解脱天,很了不起。 色不离识,境不离心。其中主要是心的作用,不是根的作用。根只是一种增上缘,内根是内增上缘,外境是外增上缘,不能代替的。成立“内识有,种子有”的论点,这个无人敢破,也破不了。假如这个唯识被破了的话,佛教就不存在了,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嘛,庄严国土在于心。有内庄严才有外庄严,才能净化世间,假如这个都被破了一切都不成立了,因果就不成立了,也没有圣言量、没有如来境界了。所以说玄奘法师很了不起,很有智慧。109. 二谛与三性的关系? 二谛,指胜义谛和世俗谛,出自于《中论》。三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出自于唯识。实际上,三性与二谛是可以沟通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五法:相、名、分别、正智、如如。相、名与分别是一对,正智与如如是一对。相、名、分别是世间法,正智、如如是出世间法。这是唯识学讲的。但这中间也有区别,名是遍计执,相为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名真胜义。这话很清楚。 我、法二执是遍计执,遍计执非有,依他起如幻有,圆成实胜义有。这是有的方面。就空来讲,遍计执(我、我所执)是没有的。依他起如幻有,也是空。依他起有染污依他起和清净依他起。夹得有遍计执染污的依他起,经过多闻熏习以后,熏习清净种子,使清净种子增长,走上闻思修的道路,就是清净的依他起,由清净的依他起,最后达到圆成实。这就必须要经过见道后,经过从初地到十地,一地一地的,分分断,分分证,最后完全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就得圆满。 那么,二谛与三性的关系。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讲的是因缘生法,胜义谛讲的是空。在因缘生法中,破斥我、我所执,有我、我所执就不能成为因缘生法,就包括了破除遍计执,成立因缘生法。学佛,就是经过闻思修,逐步熏习清净种子,由染污依他起逐步走向清净依他起,最后完成圆成实。 所以二谛和三性可以融通起来讲,一个专门讲破,一个专门讲立,破而有立。般若讲破,破而不立,遮而不诠。唯识是破中有立,立中有破,讲三性就是破中有立,立中有破。这两种是可以融合起来的。 110. 为什么有我、我所执不能成立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一切法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为什么是空呢?因为是因缘生法,本体即是空,因缘生法是一种现象,由空产生这个现象,必须了解这个道理,才不会执着,一般人执着有我有法,有我就有主观的烦恼障,有法就有客观的所知障,成了障碍,就是妄情,就有执着,就有烦恼,有颠倒,就造业。所以悟了还要修,修就是止观,你看文殊和普贤,一个代表止,一个代表观,中间才是法身毗卢遮那佛。 111. 什么叫赖耶三位? 把第八阿赖耶识之变化分为三段来说明[z2],称为赖耶三位。从无始到七地是我爱执藏位,于此位时,第八识系由第七末那识执有实我实法而成;从无始到十地是善恶业果位,即第八阿赖耶识善恶业之果报相继生起之位;从无始到佛果是相续执持位,不过在七地以前是染污相续,八地以后是净种相续。112. 如何建立唯识的修学体系? 唯识教义,细分即是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观、唯识行、唯识果。其中,在唯识行之中呢,又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五个位。你要证入唯识果,必须要修唯识行。修唯识行又离不开唯识观,其中包括五重唯识观、四加行观,不然不能通达依他起,也不能通达圆成实。这个是很重要的。依他起中又分为染污依他起、清净依他起,染污的与遍计执相应,清净的与圆成实相应。如何达到清净的依他起呢?必须从皈依三宝开始,多闻熏习以后,就逐步进入清净依他起,这就不与遍计执相应,要加以分别。113. 初地菩萨所证之空性与佛所证有无区别? 当然有区别。初地菩萨就是到了见道位,见道只能说是明了空理,伏除了后天受邪师邪友、世俗人影响生起的烦恼障、所知障,但是与生俱来的由我执产生的烦恼障、法执产生的所知障,其种子和现行并没有断除。至于佛境界,就是一个真空境界,也就是一个圆成实的境界。这一个空性是二谛圆融的,有大智大悲大方便。从空性来讲是法身,从福德来讲是报身,从悲心来讲是化身,三而一,三身一体。这方面的境界,初地菩萨就没有,初地菩萨只能说是见了道,明了理,现行还未伏,种子还未断。这是有差别的。114. 依他起在资粮位所证与登地后所证有无区别? 有区别。在资粮位是从闻熏佛法、皈依三宝开始,逐步去掉遍计执,逐步由染转净,这个时候所见到的依他起,还有染污在里面,夹杂着我执、法执,处处以我为主,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经过修行逐步转化,到初地以后,就断见惑,再以戒定慧逐步断除贪、瞋、痴,不断深入,每一地分分断,分分证,由低到高,由渐到顿。所以依他起性在凡夫位就是带有遍计执的,有污染性,到了菩萨位就是清净的,清净就有等持。初地、二地、三地是以戒定慧断除贪、瞋、痴,四地就进一步证入三十七菩提分,五地就进一步见谛的真理,六地就进一步了解缘起真理,七地是有相观空,八地是无相观空、任运自然,九地证智自在、具足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十地增长无边福智、雨大法雨,进入金刚道把现行和种子全部断除,就到等觉,进一步到妙觉佛果位,就圆满了。这是有次序的。115. 念佛生西,以唯识学的角度来说,阿赖耶识是如何转的? 那就是以净念代替染念。但是这中间也有条件,依《观无量寿经》和世亲菩萨的《往生论》来说,要以正直心、深善心、广大回向心来念佛,这样子来念,功德就大。至于生西还是看你的心,以善心修十善业道,下品;以出离心、清净心念佛生净土,中品;以大悲心发大悲大愿,这样子来念佛,上品;也有的往生后并未到净土,还在净土边缘。这就有区别。这个特点是,尽管你的染污意识没有去,还有业,但是你能有诚心,再假借佛的愿力,自他结合,就可带业往生。历代各宗祖师在教义方面都是各自发挥本宗,所谓“教研本宗,行在净土”,如禅宗的虚云大师、天台宗的谛闲大师都是行归净土。这充分说明了净土宗的殊胜,可以带业往生,在那个好环境中带业继续修行,而不是“往生就成佛了”。不退菩萨为伴侣,说的是到那个境界后就不退了,证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 《净土十要》中的“西方合论”,是袁中郎写的,里面写到“心土不二、心身不二,无情成佛”,这个意趣是很高的。这个就与唯识法相相近,染心是什么境界,净心是什么境界,而正报和依报也不能截然分开,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正报成佛,依报就成了佛土,无情也成佛,这个是讲得非常好的。116. 如何理解有漏善和无漏善? 有漏代表有烦恼的,有烦恼就有生死,如培人天果报,虽是善,但是有漏的。 无漏,就是无烦恼、无生死,从声闻、独觉到菩萨、佛,都是无漏善。无漏善是清净的,不染污;有漏善,尽管是善,但带有染污性,因染污就要生起烦恼。117. 因能变与果能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因能变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现生熏,从因方面来讲,就有一切现象、森罗万象。果能变就是反转过来对于现象的认识,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因能变使我们有五蕴身的正报,“阿赖耶识因缘力故,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就有正报和依报,器界就是依报,这都由于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变现。变现以后,果报识上就生起见分、相分来认识它,见分就是能认识,相分就是所认识。用现代的哲学来讲,因能变就是本体生起现象,果能变就是在现象生起以后再加以认识、分别。《华严经》上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这是一个比方。因能变就等于说有一个工程师,绘制了建造一座房子的图纸,工人依照图纸把房子修好;果能变,就相当于房子修好了,工程师又来检验它,修得是否巩固、安全、符合要求等等。118. 众生的第八识与佛的第八识有何区别? 第八识在众生境界是阿赖耶识,是以第七末那、染污识执着为主体,有三藏: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以我爱执藏为主。这是生死之根。至于到佛果位,就转过来了,称清净识,或者无垢识,本质上与阿赖耶识不同,一个染,一个净。染净不能相提并论,是有分别的。染净不二是一个辩证关系,从统一的角度来看问题,等于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辩证角度来看,心就是佛,佛也就是众生,净心成佛,染心成众生,这是有区别的。不能把佛位的生命识当成阿赖耶识。119. 《华严经》中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有没有次第? 这个还是有次第的。比如说十信阶段,以信为主,建立信念;十住阶段就以保持正念为主,住于正念;十行就是结合行动;十回向就是结合广大心,救度众生;这中间还是有一定的次第,各有特长。若不能建立正信,怎么能够严守戒律、并能发悲心度众生?不可能的。120. 人间佛教与佛教世俗化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世俗化就是指仍然离不开贪瞋痴、功名利禄的生活,互相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人间佛教就是要把这种生活改过来,求人生改善,能够正确地在世间过五伦八德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二者是有迥然不同的区别。人间佛教是转变世俗化、改变世俗化,使不正常的趋于正常,达到一定的道德标准,做一个完全正确的、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世俗化。 121. 人间佛教为什么是当今最现实最伟大的法门呢? 人间佛教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发挥。就是说学佛首先要把人做好,太虚大师写有两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这是学佛的基础。你人格都没有,道德都没有,怎么学佛呢?所以这是最现实的。我记得抗战期间,太虚大师在重庆,曾有人问太虚大师:什么是中国最亟需的一件大事?什么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太虚大师就答复他:佛教最重要的教义是讲业报,讲因果;目前中国最亟需的是什么?道德!近一百年过去了,太虚大师的回答,今天都还适用。要提高道德啊,必须懂因果,不懂业报因果,他也不讲道德。这个就是人生佛教的基础,把人格完成,在佛家的标准是什么?三皈五戒十善,明因识果,这是做人的基本。假如是因果都不晓得了,不晓得三皈五戒十善的重要性,就不具备做人的资格,人的资格都不具有,你怎样去做菩萨?不行的。所以,在完成人格的基础上,学菩萨,救苦救难,完成佛道,这就是人生佛教的思想。人间佛教也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122. 观音菩萨的化身多了,佛菩萨的化身多了,那弥勒菩萨下生是不是就不需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了? 时间缩短也要看情况,看众生的业报。那个时候地球情况就不同了,地球就是平静的,不像现在遭了破坏,而是一片干净土地,那就是人间净土。太虚大师理想的人间净土就是这样的,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福报好,智慧高,就是那么一个世界。那时候迦叶尊者就出来了,把衣钵传给弥勒佛。 所以大家现在要好好修行,重新造净土,把这个坏的地球变成一个真正干净的地方,空气水源各方面都没有污染,是清净佛土,要发这个愿。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切唯心造。这个道理要坚信无疑呢,只有初地菩萨,初地菩萨见了道,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心力可以缩短空间时间、可以变化地质,心与法相相通,有这个法相就有这个心,就看你是什么心。众生的心是污浊恶土,他这个相呀就不干净;圣者的心是清净心,他就是净土;一切都是这样子的。了解这个道理就明了世间真理、明了诸法实相,而这个道理必须到初地菩萨位次才坚定得了,一般凡夫不行。 123. 什么叫即事而真?即事,事就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都是事。简单来说物质界、精神界的一切现象都叫做事。在事上了解到法性真如,如幻如化,当体即空,了解这个真理,悟到这个真理,叫即事而真。《楞严经》那个二十五圆通都叫即事而真,有些从水中开悟,有些从火中开悟,有些从地中开悟,有些从风中开悟,都是从事方面得到一种真理。《金刚经》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即事而真,一切有为法便是一切生灭法,去掉我执、法执,便可悟得真如。
124. 心经讲“无意识界”,唯识讲“万法唯识”?《心经》是破执着,破而不立,破就是破执着,并不破法,夺情不夺法,把妄情去掉,法是存在的。般若着重破,如何立法,就是法相唯识宗了。依三性来讲,破是破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不能破,因果不能破,佛的果报不能破,这方面在般若来讲,就是略而不详,甚至不表示。如何建立方面,就是唯识法相了。这是两大宗的特点。一是破而不立,一是立中有破。一个是遮,一个是表。般若是破而不立,遮而不诠,唯识法相宗是有立有破,有诠有遮,表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切都由唯识法相宗来解释。学佛就是转识成智嘛,这是唯识宗最终的目的。空和有,像车子的二大车轮,缺一不可。
125. 因缘法是不是第一义谛? 因缘法就是第一义谛,你能够悟到是因缘,你就懂了实相了。《思益梵天所问经》言:“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就是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的。了解一切是因缘生法,你有这个智慧,那就可以见空,一切法当体即空,能够见空就可以证真如法。在开悟之前只能说有这个了解,要实证必须在开悟之后还要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说了解了就是祖师了、成佛了,不是那么回事。
126. 要到开悟的境界是不是必须要通唯识?当然啦,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点都不明白,开什么悟?哪个来开悟?由于不懂一切唯心,执着心外之物,为六尘境界所转,就有烦恼,就迷而不觉。晓得一切是唯心,而且是梦幻泡影,就有悟境,就可去掉我执法执,这是一种知识上的了解,这个了解只能说是知见上的开悟,实际上的开悟呢,必须初地以上。初地到七地,断除烦恼障的现行,脱离了分段生死,七地以后,八地到十地,伏除所知障的现行,由分段生死到变异生死,一直到十地以后,两种现行伏了,而且种子都断了,这才是等觉菩萨,佛的后备位了。这必须要行,不行是不能达到的。初地以前只能说是见,悟还没有成就。
127. 往生是否开悟?那个不一定。往生是佛的愿力。能够到了见佛的时候,那就可以开悟,“花开见佛悟无生”,莲花开了,见了佛了,就悟得“无生法忍”。往生不见佛属于恶道众生,从三恶道转过来的,有机会至心念一声佛号,凭佛的愿力往生。这个不能马上就花开见佛,还得继续修。
128. 如理理解“无我慧”? 无我是佛法的基本精神,不同于凡夫外道,不同于科学。佛说一切法无我,一切法,都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既无人我,也无法我。人我就执着五蕴身,法我就执着一切万法。而凡夫执着于我,外道执着于神我,小乘只承认人无我,只有菩萨才晓得人无我、法无我,这是区别。佛的境界是无我,无我是最高的空慧,有空慧啊,就有大智大悲。 129. 如何理解“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就代表不生不灭的真如境界。不生不灭胜义谛,这就是真如境界,对这相信不疑,加以忍可不变,这就是无生法忍。忍有三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生忍就是对于他人的迫害,做到冤亲平等,以德报怨;法忍就是对于自然环境、天灾人祸,这一切法、一切事物,能够忍受;无生法忍,就是对于佛的境界、真如境界,绝对信任,没得疑惑。 130. 请解释一下“三昧正受”? 三昧就是定,就是静虑,静中思维。静,就是熄灭杂念,才能静;虑,就是观察。熄灭杂念以后保持寂静,能够观察事物,并了解事物的真理,就是静虑,就是禅定,也就是三昧耶。三昧耶是了不起的,破我执,破法执,破世俗之见,去除烦恼,走上佛的阶梯,都靠三昧耶,功用很大啊!这也就是止观法,止观双运。你看这个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右边普贤,左边文殊,代表什么呢?普贤代表定,文殊代表观,普贤代表理,文殊代表智,普贤代表行,文殊代表解,一个学佛的人,必须要行解相应,定慧双运,止观双运,才能恢复法身,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你假如没有这个功夫的话,你如何见法身呢?法身是妙觉明心嘛。 131. 如何区分世智辩聪与佛法所讲的正见? 佛教里面讲不得遇佛、不闻正法有八种障难,其中一难就是世智辩聪,那些人有世间上的智慧有辩才很聪明,其实在佛法来讲,还是在八难之中。为什么呢?说话句句违反因果,不懂因果,光要些口才,起什么作用呢?不能自觉觉他,叫世智辩聪,也叫鬼聪明,不是真聪明。真聪明是要具备缘起性空观,要有正见,才是真聪明。所以佛说八正道,最初就是正见,这个很重要。正见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正思维呢?其它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都谈不上了。世智辩聪那不属于正见,嘴巴会说,那些事都是假的,违背因果,用佛的话来说就是难啊,造业。
132. 众生是否具有“法报化”三身? 有啊,不过没开发而已,你开发出来就有了。都是玉,但你不雕琢就不成器。就像玉藏在土里面一样,要先把土磋开,磋开以后又必须要雕琢,才能成玉器,这是一个道理。这个人身啊,一般人他不了解“人身难得”,可怕,可惜。人身是一个枢纽,上升下堕的枢纽。内心执着重,我执法执,贪嗔痴发展,就下堕地狱、鬼、畜生;若是起善念,把凡心改为善心,改为净心,改为佛心,他就上升,做菩萨,做佛。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佛经上讲,人死了以后,再转人身啊,就像爪上的尘那么少,但是往下堕的,不能再得人身的,就像大地的土一样多,你看可不可怕?要抓紧人身赶紧修行。 133. 现在科学很发达,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这与佛法思想是否矛盾? 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来驾驭,以佛法来作为指导思想,使科学得到正确的运用,换句话来说,使人们精神境界很高,物质享受又丰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这就是菩萨的理想。 134. 如何理解《金刚经》上说的“一合相即是不可说”? 这个一合相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大地微尘成为一个大世界,这个大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啊,它是由微尘的观点到世界的观点,是个抽象的东西,抽象的东西那是不可以说的;另外一个解释呢,就是说一切法与真如相合,不可以变易,但是这个理必须要证真如,要亲证,但凡夫不知晓,执事废理,把它当成事情来看,事情就不能代表真心嘛,真心怎么能够与十方上下来比呢?十方上下是有局限的,要超越空间时间的嘛!“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那就很明显。 135. 我们人界,用嘴说话来进行交流,无色界中的众生怎么交流呢? 他是以定心来缩短语言的距离,可以交流,就看定力的深浅。比如色界,它有定,它是有形的;无色界有定,它又是无形的,但都离不开意识,意识很广大,但是真正到了非想非非想天,他虽然是达到无想了,但他生命的细相还存在,也就是说,那个阿赖耶识的我还存在,与出世间定就无法相比,这要有区别。 136. 我看到道观有个殿写着“慈航真人”,里面供的那个像跟佛家的观音菩萨差不多,这是怎么回事啊? 慈航真人,是道家给观音菩萨乱安的名称。这个源于《封神榜》,他把观音菩萨拉过去,封为道家的真人,叫慈航真人,这是错误的。观音菩萨是佛家的。看中国历史文化就晓得,这反应了佛道之争。 137. 如何区分正定和邪定? 邪定,就是有名利心,有得失荣辱心,也就是说有这些烦恼心,烦恼没去,结果就走火入魔,那就是邪定。正定是什么呢?是根据戒定慧而来的,持戒,才有正定,才有正慧,这是个根本问题。比如说你修人天善,修人天的定,世间定嘛,但你不持五戒怎么行呢?所以,持戒,修定,发慧,要一连串的功夫。持戒首先要淡于物欲,不追求物质享受,淡于物欲名利,少欲知足,去掉贪心,才能做到持戒。这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啊!一般普通人都是被富贵名利、是非得失、家庭儿女所萦绕。 有这样一个公案嘛。唐朝的杭州城外有棵大树,有个禅师叫鸟巢禅师,他就在树上搭个架子在那儿住,跟周围的那些鸟儿和平相处。有一天,白居易来见他说:哎呀,你这个太不安全了,你怎么住在这里啊?鸟巢禅师笑着说:我不安全啊?你才不安全呢!白居易讲:我是一方的太守,比县官高,怎么不安全呢?鸟巢禅师说:你虽然身居高位啊,但你的心是七上八下的,荣辱得失,患得患失,比火烧起来都厉害。白居易知道他是高僧,就给他下跪,给他磕头,又问他:禅师啊,什么是西来大义?就要考他。鸟巢禅师说:很简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就说:这句话嘛,我们唐朝三岁娃娃都晓得。鸟巢禅师哈哈大笑说:三岁娃娃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因此,晓得是容易的,行起就困难,这就是个戒的问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戒。戒很重要。138. 《成唯识论》中说“依无间灭立等无间”,何谓“无间灭”? 这是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因缘依种子立,依无间灭立等无间,依境界立所缘,依所余立增上”,无间灭,指意识前念传给后念,叫无间,平等无有间隔,叫等无间。说明一个事情的生起,意识的生起,离不开缘,眼识生起要有九缘,耳识生起要有八缘,鼻、舌、身各需七缘,说明一个识生起来要看内因外缘,没有缘,识生不起来。139. 如何理解《瑜伽师地论》里面所讲到的“远离此彼此言论”? 这就要入瑜伽定。《瑜伽师地论》讲,经过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然后才是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才入定。有寻伺、分别都要不得,要无寻无伺。有寻有伺,是意识的初分别和细分别而已,都离不开分别,真正要达到瑜伽境界、智的境界,要消灭这些,要远离这些,这个非常重要。如何达到定境,达到智的境界,把第六意识的寻伺转化过来,《瑜伽师地论》中讲得非常细致,必须要经过十地的次第修行,把虚妄分别消除,不经过实际修是不行的。 140. 如何理解性相不离? 性与相不可分离,有性就有相,有相就有性,所以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就是空,代表真如,无不相就是一切缘起。佛的真心是无相的,但是他要随着机缘应现世间,或者化身于世间,他就有相,但这个有相必须在无相的基础上,同真空妙有差不多,有真空就有妙有,有妙有就有真空,不过妙有这个相是随机应现。那么众生如何做到与它相应呢?必须做到有定力,所谓水清月现,水不清月就不现。你有定力了,你的妄想澄清了,等于一盆净水,就可以把月亮照得清清楚楚的,假如妄想多,杂念多,等于是浊水,什么也照不见。所以,定力很重要。世间上的一切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等,也离不开这个定力,但那不过是世间定,是有限的,限于物质;而佛法这个定,超过物质,超越时空,层次很高。 141. “当体即空”是空什么? 空,不是没有了,是认识到一切如幻,梦幻泡影,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没有常存自在的东西,不是上帝,不是神决定一切,而是变化的,变化的东西就是空。实际上空什么呢?众生认为一切都是实在的,就攀缘追求,有我我执,有烦恼。圣者的境界是什么呢?一切都是梦幻泡影。《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能够放下,放下,把执着去掉,去掉以后,就得到自在。因此,空就是空除我、我所执,并不是说一切都没有了。空,另一方面是不空,什么不空呢?因果到佛菩萨,都不空。所以,遍计执非有,是虚妄的;依他起如幻有,妙有,是生灭法;圆成实胜义有,佛菩萨存在,因果存在。 142. 我们是不是随时都在空和有之中? 不是说抓个空来说空,自己达到无我境界,才叫做空。空什么?空除我执、法执,我执是主观的,法执是客观的,都把它看淡放下,不要执着。另外,因果不空,胜义不空,空与有要加以区别,二者是一体的,一体的两面,空有不二。《心经》、《大般若》都是讲的这个道理:一切不可得。这并不是否定现象,而是否定执着,不是一说空,就什么都没有了,空而不空,诸法因缘生,本体即空,但是因缘不能空,因缘空了,世出世间的因果现象都没有了,那修行来做什么? 143. 禅宗讲当下,那么当下如何贯通空与不空? 当下要保持正念,重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不能有妄心,不能杂我见,假如你杂一点妄心我见,那就是一念之差,堕入万丈深坑。所以参禅,养成定力,就是保持当下一念,当下这个正念,念念不忘三宝,念念不忘因果,念念不忘众生,每时每刻都保持,功夫纯熟,念念相续就是正定,有了正定就能体悟空有不二的道理,贯通空与不空。144. 何谓五俱意识? 第六识分五俱意识、散位意识、独头意识。其中,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意识,叫五俱意识。假如这个五俱意识没有生起来,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就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普通凡夫境界的意识,处处有我执在里面,难免为境所转;而菩萨境界的意识,去掉了我执,就转化成妙观察智,善于妙观察事物的共相、自相,从宏观到微观,都可以微妙观察,就可临境不迷。 145. 如何理解心、意、识? 集起名心,是个总机关;思量名意,是分支机构,但也是总管;了别名识,就是具体分工的了,眼见色,耳闻声,意知法。这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集起名心就是代表阿赖耶识,它是生命识,去后来先做主公,这就是心。思量名意,随常都想到我,在休克阶段、死亡阶段,还离不开我,随常都在思量,也就是有我执,这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了别名识,就是能够认识一切,对森罗万象,都加以区别,黑白分明,这叫了别。这三个之中,根本识是阿赖耶识,也就是生命识,前七识叫转识,转识依根本识而生,没有根本识,也就没有这些转识。根本识相当于一个总机关,这是拿一部机器来作比喻,实际上人比机器灵活。心的作用是很大的,善用其心,就可上升,不善用其心,就往下堕。 146. 什么叫以心拨心? 过去有个公案,一个差人,押个和尚。这个差人每天都要念一下,“我在,和尚在,雨伞都还在”,他每天都要念一遍。这个和尚就乘他有这个毛病,有一天就用酒把他吃醉,吃醉以后把头给他剃光,他醒转来之后,他一摸自己是光头,就说:和尚在,雨伞也在,嘿,我到哪里去了?殊不知说我的就是我,以我来找我,就是以心来拨心。很有意思啊!世间上那些人不相信唯识,不相信心的,都是这种人,以心拨心。只讲究物质,说只有物质存在,精神是第二位,他能够说这个话都是心、意识的作用,他离开心能够说这个话吗?不可能。这就是以心拨心。147. 佛在因地作了恶业,比如杀了人,那么这个果在他成佛的时候成熟了,佛还会受报吗? 佛之所以成为佛,是因为佛有三身四智,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代表真如,是一种理体;报身代表福报,福报庄严,万德庄严;化身代表他的悲心。既然到了这个境界,业报不会到佛的身上,随业受报是众生的事情,不过这中间要说明一下,化身有变化身、应化身,释迦佛的化身八相成道,那是应化身,不是变化身。变化身有神通自在,应化身是现人相,现人相在某个时候也一样的有生老病死,看起来也像受业报,其实是一种示现。所以,应化身是一种示现,应化在人间,人间就有一定的苦恼,要经过出生、出家、修行、成道的过程,也要经历一些变化,受苦,这是难免的。变化身就不受这个约束,随类现身,等于菩萨救度众生,你是什么人就示现什么,你是地狱就示现地狱,你是饿鬼就示现饿鬼,你是畜生就示现畜生,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应化身是随悲愿而来的,我们认识佛就要从佛的三身四智来了解他,不能同普通众生一样,否则那什么叫佛呢?148. 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为六道轮回,那么人死之后的中阴身属于哪一“道”? 人死后的中阴身还是人形,所谓灵魂,没投胎之前。佛法讲四有轮转,死有、生有之间有一个中有,中有身就等于说的灵魂,它那个投生因缘没有成熟的时候是漂流起的,一般来讲49天之内是漂流起的,到了业报现前,因缘现前,或投入人身,或投入畜生,或堕入地狱,业报现前就转为某一道的身体了。业报没有成熟之前,在49天之内还是保持本人的人身的形态,一般讲要超度顶好在49天之内多做佛事,多培功德,或者多给他念佛,使他不走其他道,而是直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横超!等于虫子一样,在竹子里面,从旁边咬个洞洞爬出来,横超,这就殊胜了,一要靠自己的力量,二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三要靠朋友亲戚善知识的助力。
实修指导
149. 作为出家人,如何处理学习与弘法的关系? 现阶段,你们应好好静下心来学习,闭关修行。我们古德闭关,起码要静修五六年,把藏经读完,才能出来弘法。所以你们现在不要急着去讲经说法、弘法利生,最好是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学,学它个若干年,把藏经读完,有了正见那才是起步。再与实践相结合,持戒修定,身心要受磨练,《金刚经》讲“调伏其心、降伏其心”。内心不调和、不降伏,没有受用,佛法的真理你就悟不到。所以佛法不是光说、光写,一定要有真实的体悟,否则不解决问题。150. 作为出家人,如何去对待世俗方面的学问及处理世俗方面的事情? 世俗的事情看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要善用其心,你假如心随境转,那就没有办法,随世俗转了。在世俗中,心不随境转,不随世俗转,那就没关系了。但是世俗的许多事情呢,戒里规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做,比如世俗上讲应酬啊、吃喝啊、跳舞啊、唱歌啊、娱乐啊,你就不要去搞那一套,当然居士可以,但出家人绝对不能搞。 至于世俗方面的学问,那是学知识,你只要把你的三个特点保持住:素食、僧装、独身,并坚定信仰三宝,信仰因果,坚持基本戒,就不用害怕。这和修行也不是脱离的。要遍学五明,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什么都要去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学问,清净身心,将来才能更好地弘法度生。
更多阅读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三 工业化革命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三)1914年8月(民国三年),德国柏林,炮兵部队通过勃兰登堡门。德皇威廉二世在开战前的最后一刻,还想劝谕奥地利和平解决事件。然而,在奥国政府未等得知德皇的意见时,政府部长与将军已经说服了84岁高龄的
为什么是“三百垧”? 大庆八百垧
三分场终于开博了,博客总得有个名字。眼球时代,名字马虎不得,为什么叫“三百垧”?看了国林兄的“心中的三百垧”,就知道那是一个难了的情结。国林兄长得高大,内心却如此细腻丰富,婉约而多彩的笔触将那一片三百垧涂抹得景象万千,仿佛时光倒流
{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 斯巴达三百勇士百度云
{斯巴达三百勇士}观后感文久远2013年6月16日在家闲着无事,我便架起二郎腿,舒适地坐在靠背椅上,通过电脑网络观赏{斯巴达三百勇士}这部票房收入在2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大片;虽然没有震撼的音响效果,精美华丽的流畅画面,影院观众与电影情节互
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注释|翻译|赏析|讲解_宋词三百首_习古堂国
【作品简介】《满庭芳·山抹微云》由秦观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叙写恋人离别时的哀愁。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接着将“多
中国造价三百亿的巨型航母现身南海:全球震惊
中国造价三百亿的巨型航母现身南海:全球震惊中国造船厂我们用美国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作比较。1998年服役的「杜鲁门」号,排水量九万七千吨,可载80架战机,耗时九年完成,耗资45亿美元。1998年的汇率大约是1比8。2,所以「杜鲁门」号的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