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作者范晔陷入了一场惊天大阴谋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人。《宋书范晔传》描述范晔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正史里又有所谓的“前四史”之说,即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与陈寿《三国志》。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在范晔著书之前,关于东汉历史的著作共有十部(一说七部),八百余卷,然范书一出,“诸家则日渐消沉,逐渐散佚”,而且范晔《后汉书》的人物记传部分是唐高宗太子李贤所注。
可以说,范晔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范晔在政治上就是一个弱者儿,而且贪财贪名贪位贪权。
当时是宋文帝刘义隆执政的时代,宋文帝身体不太好,史料中就有几次记述他“疾笃”即病重的文字,因此使得有些刘氏子弟觊觎着帝位,其中以彭城王刘义康的不良企图为最重。当时又流传着不少星相或谶纬之说,说宋文帝必然死于骨肉相残,江州应出天子,因此就有不少刘义康的部属生有很大的政治企望,或者就有不少刘义康喜欢、也喜欢刘义康的各级官员怀有很多的政治期望,然后就一起拉拢那些得罪过刘义康但又不得志的人才。因此,帝位的博弈就悄然开始了,一场政治阴谋就拉开了帷幕。
于是,各色人等便纷纷粉墨登场,而孔熙先是最希望刘义康做皇帝的!一则报答刘义康对他父亲的恩德,一则“有纵横才志,不为时所知”的自己都近三十岁了却还只是一般的郎官,因此他要竭力报效刘义康。他上窜下跳,联系各方人士。范晔就是他重点拉拢的对象之一。
范晔是范泰之子,其家已是殷富之家了,但依然对财富有着贪婪的攫取欲望。“家饶于财”且怀有巨大政治阴谋的孔熙先为了接近范晔,就故意在赌博中多次输给范晔很多金钱财物,使得一向看不起孔熙先的范晔逐渐地接纳了他并且逐渐地堕入孔熙先的政治阴谋中。
孔熙先首先极力夸赞大将军“英断聪敏,人神攸属”,又是星相所指;如果顺应天象人心,结交英雄豪杰,内外呼应,以此号令天下,谁敢不从!范晔“甚愕然”。孔熙先又鼓吹范晔“人间雅誉”天下少有,而竟然与那些嫉妒他的诸多小人庸人同朝为官,因此一旦有机会便应顺时而动,享有厚利收取高名。范晔“犹疑未决”。孔熙先又说范晔这样的累世名家却不得“联姻帝室”,并且被人以猪狗相待,因此应以之为耻。范晔“默然不应,反意乃决”。如此一说,便激发了范晔心中对当朝执政者最大的怨恨,尽管有曾因得罪过大将军被贬黜为宣城太守这一心结,但不久便被其外甥谢综解开;谢综是刘义康的记室参军,也是刘义康的政治联姻者,因此很快范晔便解除了心中这最后一块疙瘩,死心塌地地为刘义康去实施阴谋了!
宋文帝要在武帐冈饯别自己的几个弟弟,范晔等人就准备在这天作乱。当时同谋者许曜(宋文帝的侍卫)扣住身上的刀鞘不断地用眼睛示意范晔,只要范晔一个坚决的眼神,许曜就可拔刀杀掉宋文帝了;但当时的范晔连头都不敢抬。时机稍纵即逝,宴席刚散,原来也参与阴谋的徐湛之害怕事情不能成功,就暗中向宋文帝刘义隆告发了这场叛乱。很快,参与谋乱的人便被缉拿归案等候问斩了。
范晔被杀时,也才47岁,他想完成的《后汉书》也只写成了十纪与八十列传。作为一个通读诗书的文人也想有所为,但未能认清政治形势便妄然参与一个惊天的政治阴谋,更未能在关键的时刻果敢坚决从而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其实,贪恋财富权位就是虚荣心在作祟,也是人品不佳的一种表现。
范晔已经有些权位了,在其职也可尽心尽力地做些有益于社会尤其是普通百姓的事了;但范晔依然去追求更高的权位,这就不能不说是范晔只是谋一己之私了!
作为世族大家,很奢华地生活当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范晔依然去攫取更多的财富,到被抄家的那天,所有的金银财宝也就不能再拥有了,而且范晔所得到的这些财富只是用于自己及妻妾儿女的享受,据史料记载:他的母亲“居止单陋,唯有一厨盛樵薪”,而且“弟子冬无被,叔父单布衣”。因此范晔与孝顺基本无缘,也只注重自己的奢靡享受了!
本想展现不惧死的名士风采,却一再为命运所捉弄。刚被捕入狱时,范晔作诗明志,其诗为“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嵇康被杀时“顾视日影,索琴而弹”,夏侯玄被杀时“颜色不变”,范晔的意思是虽然做不到嵇康,但也可像夏侯玄那样临死不惧。他的母亲哭着责怪范晔,并用手击打他的脸颊脖颈,范晔颜色不变且无惭愧之色;他的妹妹与姬妾们来与他诀别的时候,范晔却“悲涕流涟”了,外甥谢综一句“舅舅连夏侯玄都不如了”,他才“收泪而止”。
可以说,范晔既没有玩政治的才干,也没有很好的道德品行。《宋书范晔传》记述范晔身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其出生时他的母亲“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不知史书上这样的记载,除了真实,是否还有因为其品行不端而不为史家所青睐以致故意丑化的因素?
范晔死于这场政治阴谋,实际上源于他的虚荣心及不良品行。是否死当其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