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6 19:27:1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第一批)】
这次行程安排以苏杭为主。在扬州也就是半天,第二天一早赶奔姑苏。
进城后第一站是虎丘。所谓“吴下名佳山水者,莫如虎邱”。这可是吴中第一名胜,更何况那里还有云岩寺塔。
现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已经出到第七批了。第一批国保是大家广泛认可的国之重宝,那里面包含有十六处古塔建筑,苏州云岩寺塔即为其一。
还记得一两年前,塔群里一时兴起,评选了一次“我最想要寻访的塔”。云岩寺塔也跻身十强之中,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的题名名单了,但很清楚地记得就有云岩寺塔。心中期盼这座塔真的很久了。
塔在虎丘之巅。还是不计其余直奔主题吧。
云岩寺塔为仿木楼阁式砖塔,七级八面。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外轮廓线略带外凸弧线。各层转角处砌圆形倚柱,每一面上又分隔成三间。中间辟门,两侧砌出直棱盲窗。倚柱上端施阑额,无普拍枋。第一层上方出菱角牙子。再上各层以斗拱承腰檐。现在的平座上勾栏已塌失殆尽。
现在的塔外壁上留存雕塑不多,还能找到几处拱眼处的花卉纹。
从刚才那个角度看不出什么异常。换个方向,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座明显的斜塔。
苏州各志书中都记载虎丘塔建于隋仁寿年间。但隋文帝敕建的舍利塔并非今日所见的这座虎丘塔。整修时从塔内发现的一个楠木经箱底部有建塔年代:建于后周显德六年,吴越钱弘俶十三年。竣工于北宋建隆二年。
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之中,这座塔命运多舛。从宋到明,屡毁屡建。同治《苏州府志》:“元至正四年重建。明洪武中火。永乐初住持法宝重修。宣德中浮图毁于火。正统间巡抚周忱重建,露盘初上,有白鹤数十,回旋塔顶,久之乃去......”
江南古塔多为砖木混合结构,一旦遭火往往木毁砖存。现在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七层以及塔刹处与下面各层的明显区别。七层系于崇祯十一年左右改建(刘敦桢《苏州云岩寺塔》)。在当时,虎丘塔已有明显的倾斜。改建七层时,还曾有意地向另一方向倾斜重心,以期收矫正之效。
这处国保以云岩寺塔为名,但也包含着云岩寺其它建筑。虎丘上最具知名度的景致当属剑池。
依顾诒禄撰二十四卷《虎邱山志》:吴王阖闾葬山下,以扁诸、鱼肠等剑各三千殉焉。葬三日,白虎蹲踞其上,故名。唐避李虎之讳,曰武邱。秦始皇凿山以求珍异,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今剑池。两崖划开,中涵泉石,深不可测,为吴中绝景。
剑池附近的的崖刻几多,篆书“剑池”二字传说为王羲之所书,另一侧的“风壑云泉”传为米芾所书。
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虎丘剑池”四字。志书记载为颜真卿所述。后因年久石面剥蚀,“虎丘”二字湮没。明万历间,苏州刻石名家章仲玉钩摹重刻。故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谚。
寺下这一开阔地为平整巨石,可容千人,称之为千人座。“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即出于此。
竺道生居虎邱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虎丘著名精致多多,如二仙亭、第三泉、真娘墓、试剑石、憨憨泉等等,举不胜举,兹不赘叙。
http://blog.sina.com.cn/songwan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