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凝聚力的班级
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一呼百应”,而凝聚力弱的班级则“一盘散沙”。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打造班级的凝聚力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带新班以来做出的一些探索。
首先,明确要求--- 让学生明白该干啥
第一,班训上下功夫。
班训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精神引领,是班风学风的集中体现,也是班主任和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班训的制定要有这个几个原则。
1.要和自己的治班思路相吻合
2.要朗朗上口
3.把班号巧妙加进去
4.最好让大家共同参与班训的制定
5.可以展现一下班主任的才气
有的班训大而无当,显得空洞;有的霸气外露,显得张狂。这些是应该避免的。
我比较欣赏我校崔乐俊老师所带的2007级31班的班训:三年不窥园,一朝可破楚。“三年不窥园”讲的是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班训从内容上看,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专心学习。从内涵上看,分别用了两个典故,文化气息浓厚。从形式上看,采用对仗,朗朗上口。这样的班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对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大有裨益。
我所带的是2012级19班。我班的班训是“十九一家,人人爱她;相聚实验,英姿勃发。”我希望倡导集体荣誉感,希望孩子们有朝气,所以和孩子们一起定了这个班训。
如果说班训是为班级凝聚力吹响了冲锋号,那么班会就是为冲锋的战士们做战前动员。
第二,重视班会主阵地
班会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我,曾经在这方面走过一些弯路。高一开学之初,我一般遇事讲事,更多是在自己课堂上,抽出部分时间进行学生教育。而班会课除了学校要求的集体教育外,一般放给学生自习。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对班级所发生的事进行及时处理,对学生进行适时引领和教育。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却发现学生明显班级意识单薄,班级凝聚力不强。于是我重新重视起班会来。
我开班会有这个几个原则:
1.班会主题要“细思量”。每次班会必定有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必须符合班级建设的总目标。
2.班会内容要“接地气”。班会要结合时事、节日、突发事件等,这样班会内容才能丰富,避免说教。我会结合我班在学校活动中的表现,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班内好人好事、不良行为,班里近期表现等分别召开主题班会。每次班会我都会公布我班在年级检查中的常规得分,借此让学生知道我很重视这件事情。我还会深挖学生学号、校服、身份证等的潜在意义,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言行,珍视学习机会,以为学校班级家人争光为荣。
3.班会内涵要“精提炼”。班主任捕捉到具体事件后,要对该事件的内涵进行提炼。比如,看似普通的一件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其实能反映出班风学风隐含的向好因素或不良倾向。班主任可以把这件事情进行放大,倡导良好风气、打击歪风邪气,这样的班会才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4.班会参与要“全员化”。开班会时,我会让所有同学停下手头上所有东西,专心参与班会。学生对班会内容重视了,才能知道该怎么做。我会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观点,毕竟班会针对的是学生,让学生参与才是应有之义。有时学生自己认同的观点他们才有执行的动力。
5.班会教育要“深人心”。班会的主要目的我觉得有两个,就是明确是非、凝聚人心。班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是学生是否有所触动并愿意身体力行。所以,班会必须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意义,这样的班会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的班会发挥了如下教育功能:“王婆卖瓜”,放大班级在学校活动中取得的荣誉,收集教师、家长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借此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树立典型”,树立好典型,放大坏行为,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感人至深”,我会着重捕捉运动会、科技节等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为班级拼搏的同学,也忘不了默默奉献的志愿者,还有喊破喉咙的观众,我会把这些图片和视频做成幻灯片,配上合适音乐。学生看了,其情其景,令人回味,笑着哭着,班级凝聚力就慢慢形成了。“十九讲坛”,让学生走上讲坛,施展才华,学生得到了他人的认同,自然会热爱这个班级。我觉得这些都是打造班级凝聚力的好时机。
其次,抓住机遇---让学生在乎一次
提倡班级凝聚力不能成空口号,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班级凝聚的力量。我觉得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是打造凝聚力的好机会!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利用学校活动打造班级凝聚力。
高一第一学期的运动会,我班因为体育人才匮乏而成绩平平。好在不久之后,学校团委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
利用班会,我充分强调了这次比赛的重要性,特别指出这种集体活动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我看中的是大家通过这个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所以希望每位同学都为班级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们一起制定了“分散练习,整体排演”的方针。我告诉同学们,大家的每次排演都会参加,而且咱一共就排演五次,绝对就能拿奖!
我这样做,一方面是追求效率。避免学生没完没了的排演,效率低而且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反而会因此导致部分同学有意见,于班级凝聚力不利。另一方面,给学生提提神。因为排演次数固定而且不多,学生心中有数,会引起对每次排演的重视。而且,对于这种集体活动,我肯定会全程参与,学生觉得班主任重视了,才会更加卖力。我把台前幕后都录了像。每次排练我都会充分准备点评讲话,表扬大家的进步,让大家看到希望;感谢大家都辛苦,让大家觉得老班和自己心心相通;指出不足,引起大家重视。对于违反纪律,懒懒散散的同学我也会进行及时而严肃的批评。
就这样,就五次排演,时间不多,效果还真不错。
在这过程中,我重点渲染了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强化了大家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对班级的事重视起来,也会产生动力。
比赛那天,当大家听到“19班请准备”时,所有同学立马起立,正好队形。我这时候要给大家鼓鼓劲了。我告诉大家:这几次排演效果很好,大家认真发挥,凭我的经验来看,绝对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我说的慷慨激昂,并且最后呼吁大家给自己鼓鼓掌。其实,我也没有多少经验,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奖,但是在学生面前,我们还是要让学生深深信赖你的。
比赛从四点持续到六点,看到大家伙焦急得更待比赛结果时,我知道大家对班级的事已经很在乎了。因为他们为班级努力过,所以他们才在乎。
当得知我们班获得全年级第六名的成绩时,大家欢呼雀跃,我知道,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开始形成了。
下一周的班会,我精心制作了专题幻灯片,配上时而轻松,时而感人的音乐,学生们看着,傻傻得笑着,陶醉得看着,我知道他们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有的同学笑着笑着就流下了眼泪,那是幸福的泉水。
再次,为班级树立核心
我先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您觉得,谁应该率先被培养成班级的核心。班长吗?不,我觉得,班级的第一个核心应该是班主任!
班级刚建立之初,学生们互相是不熟悉的,班委也在磨合之中。这时候,班级的航向标肯定就是班主任了。
开学第一个月是我最忙碌的时候。因为是一个月是班级常规落实、班级风气形成、学生相处原则形成的关键期。这时候的我会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查迟到,我肯定会比规定时间早到;查间操,我会陪着他们一起做操;查外堂,我会出其不意得站到外堂教室门口------
我还实行了一种措施,现在效果都很好。就是班主任带操制度。我不是在抢体委的活,我是基于以下考虑。
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打造成班级核心,而每次带操、喊操就是打造核心的好机会。我带上半程,体委带下半程,有我开的好头,体委也能树立威信。
有了班主任带操,孩子们精神高涨、特别卖力。结果没用一个月时间,我们班脚步整齐、口号响亮,在年级里博得了“头彩”。
让班干部成为班级的“影响力中心”
我在把自己树立成核心的同时,也时时注意对班委的提拔和锻炼。我每次“出动”绝对会叫上相应班委。一方面,让班委尽快理解我的治班思路,落实各项管理细则。另一方面,在同学面前帮班委树立威望。还有,慢慢把班主任的权威过渡给班委,学生每次都看到班主任和班委共同“执法”,慢慢地,如果班委独立工作,学生也会在他们身上看到班主任的影子。
另一方面,我会引导大家支持、理解、感谢班委。
当班委进行班级管理而有同学不服气时,我肯定会给班委“撑腰”。当班委管理方式不当导致矛盾或在集体活动中耽误了大家时间时,我会当着大家的面给班委“说情”,争取大家的理解。当班委管理错误或者错怪某人时,我会及时出面“擦屁股”,找到当事人调和矛盾。当重大活动结束后,我会专门开班会,在表扬完个体和所有同学后,我会倡导大家给出力最多的班委们鼓掌------
再次---摸清学生的情况
摸清“同学关系”,老师也得“八卦”。学生新入学,看似是毫无联系的个体,实则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来自同一初中的同学可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一个家属院的孩子可能知道对方不少“小秘密”。我接班之初,就尽快搞清楚他们之间的隐含关系。首先,我利用课间和放学后默默观察,哪些同学常聚在一块。然后,我饶有兴趣地去询问,他们肯定会高兴的告诉你他们是“同学”,是“发小”,“没心没肺”的孩子可能会滔滔不绝的给你介绍起来了。这种了解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威胁,或者感受到你在有意套他们的话。毕竟,这是正常的师生了解,不要在刚开始就蒙上彼此猜忌的影子。
摸清“同学关系”是为了一下三步:排座位,观察和促成“小团伙”,熟悉和引导学生的相处原则。这三步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就非同小可了。
排座位时,就要消弭影响班级凝聚力的不和谐因素:自律意识差的会被安排到前排“重点照顾”,原来有点矛盾或互相看不对眼的绝对不能靠近,我看中的班委被“分散安插”,保证每个区域的稳定,玩的很好而耽误学习的必须分开,处的很好且积极向上的优先分到一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兴趣经历相投的同学,座位靠近的同学,容易凑到一起。那班级形成的这些“小团伙”是“惺惺相惜”还是“臭味相投”,对班级凝聚力会产生深远影响。班主任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相处原则的基础中,进行一些引导,但也不要让学生感觉到你在介入。我会在开班会的时候告诉大家具有哪些素质的同学是受人欢迎的,如何和新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如何看待“哥们义气”等等。学生会参考你的指导建立很多健康的“小团伙”的。
说道学生的相处原则,我举一个例子。“如果同桌经常课上和你说话,你怎么处理?”这就是同学相处原则的代表。这种事情,班主任如果不进行积极引导,学生处理方式各异,肯定会影响团结。如果有的不想和他说话,又不好意思拒绝,时间长了,两人心里肯定会产生“疙瘩”;有的开始可能不想说话,经不住一次次的聊,结果两人都成了话唠;个别自律意识强的可能处理方式又生硬,可能两人都心里不舒服。这些都会影响到班级凝聚力。所以我告诉同学们,这时候你要善意提醒他认真听课,这是对他的帮助;而被拒绝的同学也不要恼,因为你上课说话被来就是不对的。
通过安排座位,消除不和谐因素,打造健康“小团伙”,引导学生相处原则,班级就会少很多别扭,班级也就会更有凝聚力。
还有,让学生爱上这个班级
试想,如果每个学生都深深爱着这个班级,那就肯定愿意为班级争光添彩,这样的班级肯定非常有凝聚力。所以在开学之初制定班训时,第一句就是:十九一家,人人爱她。
打造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找到归属感。
片段一:生日歌儿响起来。开学之初,我就制定了一个制度:全体同学给“寿星”齐唱生日歌,“寿星”发表感言。如果生日在周末或假期,我们会找合适时间提前过。开始时,是学生齐唱中文生日歌;后来,学生改造成前半段中文,后半段英文;再到后来,学生创造出“二声部”和“和声”。“生日感言”也是温馨而调皮。有的感谢第一次这么多同学为他过生日,有的调皮地说这不是他“第一次”了,有的祝福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凑巧的是,我班还有一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女同学,男同学在接受完大家的祝福后,也祝那位女同学生日快乐------
当所有同学为一位同学齐唱生日歌时,那位同学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满足,一种甜蜜,更有一种得到重视的感觉,我肯定他也会感受到强大的集体向心力,他会不自觉的爱上这个集体的,爱上这个“家”的。
片段二:我给孩子发红包
如果班级是一个家,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就肯定是家长了。那么,马上要过年了,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发发红包呢?
这个红包的选择可不简单。
第一,必须富有教育意义。第二,花少钱,办大事。
于是,我到银行换出一百张连号崭新的一元钱,买了六十二个红包,写上名字,根据学生的学号把对应号的钱币放到红包里。
在班会上,我首先感谢了各位同学一学期来的辛勤付出,然后卖个关子说要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当学生看到红包时,一种意外和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当他们得知这是根据他们的学号“量身定做”的礼物时,纷纷拿出钱币进行确认,有的同学激动地亲吻着钱币,说这是收到的最有意义和独特的礼物之一。
这时候,每位同学不是孤立的个体,连号钱币把他们连到了一起,他们都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员,缺了哪个,这个家都不完整。
通过这些小活动,孩子们在班级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也找到了归属感。
实行“值日班长领操制”,孩子学做“主人翁”
有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平头百姓”,扮演的是“配角”,习惯于被领导。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必胜的信心、前进的勇气,对于班级活动也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在我班,我实行了“值日班长领操制”,让每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班级的“主人翁”。
我的办法是这样的:
1.安排任务要具体,难度要适中。有的书上也介绍这一制度,有的班主任让值日班长或值周班长负责这一天、一周的考勤、纪律、卫生等工作。这样也许也有好处。但是,我考虑到我班实际情况:每个孩子能力和责任心不同,所以我没有把所有的活都安排给他们。而是安排了一个能“长脸”,好完成,他们又希望做好的工作:领操。
每天间操,我们都会在操场打太极拳或做健身操,我安排值日班长站在队伍最前头,带着大家做操。这项工作“很风光”,因为很“露脸”;难度不大,每位同学都会做操;但是他们又会觉得做不好丢人。这样,他们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慢慢培养主人翁意识。
2.点评要及时,评价要准确。
每次间操,我都会认真观察值日班长的表现,间操结束马上进行及时点评。对于表现优秀、进步很大的,进行大张旗鼓地表扬;对于应付了事、不重视的同学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每周我还会评选出一位“优秀值日班长”,并在家长群里进行表扬。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都会重视起自己在班级所扮演的角色,珍视起这项特殊的工作。
3.给“值日班长”定好位
我觉得“值日班长”最好不要冲淡了班干部对于班级常规的管理。其一,会削弱班干部的影响力。如果值日班长负责一天乃至一周班长所有的工作,那么班长对于班级的影响力势必受到影响,甚至被“架空”。同学们也会糊涂,到底是听班长的,还是值日班长的?其二,会影响班级管理的连续性。每个值日班长对班级管理的理解不尽相同,采取的措施也就各不相同,对同种事件的处理办法也会不同,这就会会班级管理的长效性和连续性造成巨大冲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班一天换一个班长,这个班能成型吗?其三,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值日班长中肯定有经验不足、能力欠缺、自律太差的同学,让他们全面接管一个班,谁能放心呢?
所以,我给“值日班长”的定位是辅助班级管理、展示个人风采。
献言献策,每个孩子都为班级“多着想”
我孩子班里建立了“班级日志”,每位值日班长要负责撰写当天的班级日志。为了引导良好的班风,加强班级凝聚力,让班级日志真正发挥好作用,我会班级日志做了如下改装。
1.怎么写,“我做主”。班级日志绝对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的写,一些偏激的言论、负面的情绪会互相影响,侵蚀班级健康的肌体。所以,我给引导同学们写什么。
我不是强硬或命令式地告诉他们写什么,而是在第一页上写上了温馨提示:
请表扬一下同学们吧(回答问题、作业良好、好人好事等)
谈谈班里的“趣闻”吧
给大家伙鼓鼓劲吧
你觉得班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
你觉得班里最近状态如何呢
2.写什么,“你做主”。在这个框架下,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气”。有写诗的,有画漫画的,还有“显摆”英语和日语的。我觉得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不呆板,不说教,有意思。同时也在同学间倡导优秀,引导孩子们关注班级管理,为班级献言献策。
在班里,每位同学都感到“受重视”
有的孩子做出了努力,如果班主任发现并进行了表扬,那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产生认同感,也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对于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常规管理得分高、班级日志写的精彩的同学我都会专门进行大张旗鼓地表扬。对于好的班级日志,我还会利用班会时间“声情并茂”得全文朗读。
有的孩子表现没有那么“显眼”,但自己观察,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这样的“普通”同学,很多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重视。所以,在学校活动后的表彰会上,我除了表扬表现突出的同学,更忘不了忙前忙后的志愿者和喊破嗓子的拉拉队,我会一一点名表扬,让他们站起来接受全体同学最热烈的掌声,幻灯片里他们也会占据重要的位置。
建立“十九论坛”,每个学生都能“闪光彩”
为了挖掘每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同学展现学习或学习之外的才华,我建立了“十九论坛”。该论坛在班会结束后进行,让大家谈谈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面,内容不限。你会发现,原来那位很内向的男孩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你会发现那位相貌平平的女生其实“读过万卷书”。
孩子在班级里有了归属感,获得认同感,展现闪光点,感到被重视,就会为班级多着想,就会爱上这个班级,班级自然也就会“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