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八中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第一草稿》2014-7-11 梅葆玖纪念文集

《无锡三初中(原八中早期)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集》

主编:无锡八中校友

编辑顾问:包永清,朱丽芳

编辑委员:

(以无锡三高中第八中学校友录顺序排列)

57届:薛庚良; 64届:程怡祖; 68届:包永清;69届:夏钢

74届:张伟鸣;75届:朱江;76届:傅东红;

7879届:蒋向红;钱俊,陆蒙吉,周丽萍,蒋三虎;黄步东;胡耀良;柴凤玉;谢慧;周琏;

80届:顾颂华,李家乐;虞雷平;李伟新;

81届:杨红;张华;陈艳春,褚小冬;王奇;杜小伟,朱芸,许学铭,金卫华,沈洁;邓裕华,林荣兰; 俞浩

82届:徐星,李一龙,胡卫列;丁耘,吴朝晖,高明明(陆小明),陶巍;王辰秋,朱丽芳,刘春华,唐怡风;陶燕;赵金华,薛宏宇,包立新;张云涛, 华育旦,吴秋萍,吴永龙,石晨,王晓淳;

84届:许岚;孙露,赵煜华,杨杰;卞涛;

85届:许炯,裴浩;

86届:华智强;汪剑斌,周晓艳,陈艳,王青;

87届:徐逸明,胡鸣,蔡焱,刘佳;88届:陈宏

89届:钟磊,高军,宋凇; 潘朝晖,华颖,华佳,撒瑜云, 沈立峰,金燕,邹枫,许怀宇;

90届:芮华明,杨新峰,王裔欣,唐明洁,徐枫;周萍;

91届:封雪;杨怡莎;吴红;

92届:姜健,蔡晶莹,张晓丹,陈纲,张寅;丁寅,张琳;徐进宇;

93届:陆惺燕,丁晨,钱虹;穆晓清;94届:范晓东; 95届:张漪;华钟毅;

96届:谢力,赵万欣,孔茜;

97届:赵亮,周苑;薛峰;

98届:郁昊达

99届: 荣雪枫;丁婷;

2001届:吴一平;蒋震,孙颖桢;荣曜;

《我们的第八中学》

我们的无锡第八中学成立于上一世纪正中叶,结束于上一世纪最末端,历经各种风雨曾英雄地屹立于市中心原无锡县学宫内。

我们无锡第八中学生存了四十多年,五十年不到。如果它是一位公民的话,那么他正是年富力强,事业打拼得如日中天之时啊!

翻开尘封的校史,令人温馨幸福,久久不能忘怀,合上厚重的记载,又令人辛酸无奈,久久不能离去。
“八中”位于原无锡县学学宫内,“八中”的教学设施早已深深与孔庙大成殿、讲堂、明伦堂融为一体。甚至孔子学说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也早已潜移潜移默化地、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原“八中”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八中”人无愧于孔门弟子。

“八中”一九六一年诞生了首批自已的高中毕业生。当年以25%的升学率,优秀毕业生升入高等学院作进一步升造,并且以后几年的升学率也常保持20%以上,初中升入中专学习的均达50%以上升学率。

一九六二年,“八中”部分优秀毕业生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首批参加了光荣的奔赴苏北盐湖农场(淮海农场)上山下乡运动。历史证明:他们的贡献与付出是值得敬仰与纪念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以及他们的知识,改变了当时农村落后面貌,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开创性劳动,才实现了当时的农业的机械化,也正是他们的汗水或鲜血的开沟挖渠辛勤浇灌才有了今天的水利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

“八中”人真无愧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平民化教育发起者之一陶行知常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无锡第八中学长期坚持孟子和陶行知等教育思想,践行平民教育,拒绝贵族化教育模式。“八中”的确曾以最短的间,最少的银钱,去做到了教好一般人民去读好书,去做好人。

在七十年代中期,“八中”同全国各地一样,曾积极响应党的“开门办学”的号召,实行了“厂”、“社”、“校”联合办学,积极完善了原有一九六三所建的茅城山校办农场和一九七0年所建的校办工厂。一大批中学生,在学工学农学军等活动中,积极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了做“真人”。为以后我国“四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建设,“八中”再次重点培养了一大批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有政治觉悟的接班人和劳动者。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恢复高考后,“八中”人再次发愤图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开展分班、分层次因材施教法,与上海育才中学、上海二中、无锡县中、十二中学和天一中学相互听课与交流。不久,在首次无锡市数学竞赛中,“八中”学生囊括前六名。那年,与同期好多中学无人考上大学相比,“八中”500多高中毕业生中,竟有十几人考取大学,并且无锡地区考入重点大学前十一名学生均为八中学生。其中,更有升入法国里昂Jussien大学城的李小钊,升入上海同济大学的陆蒙吉同学,升入北京清华大学的徐青同学,和升入科技大学的何广梁、庄志锋、何子江和赵睿敏等,在全市人民面前,再创了“八中”孔门弟子的辉煌。校长丁谓道同志以及相关功臣、著名数学教师赵谓杰同志,也于1980年被当选为无锡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此,“八中”为社会、为各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起人才来。

“无锡第八中学”您的功绩将永存!

《无锡市第三初级中学(原八中初期)成立后第二学期汇报总结》(最后小部分)
作者:原无锡第八中学首任校长钱君畏(曾市法院秘书长)
......

本学期共学习了:

一、政治方面: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批判、学习和宣传辨证唯物主义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提高警惕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
二、教育学方面:有关共产主义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教育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劳动教育。
三、时政方面: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发行新人民币、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和征集补充兵员、发行一九五五年经济建设公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仼务、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反对浪费节约粮食的问题。
对于在职学习一般教师是认真的,分学委会也基本上做到在市学委会的统一布置下有具体安排。通过在职学习,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也推动了教学工作的改进。

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提高了学习政治的自觉要求,初步认识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区别,认识到如果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则无论研究学术、从事教育以及进行其他工作都不免要犯错误,因此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认识到马列主义哲学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学习的,因而提高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兴趣和自觉要求并开始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讲解教材。但是,学习的过程是不断与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意识作斗争的过程,对认识不足,联系实际比较差等问题,小组讨论时还有冷场和不深入的等现象。
二、认识了目前的基本形势:1,明确了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美国占据中国领土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因而造成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问题,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解放台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但在可能条件下解放台湾可以用和平的方式。2,认识了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国际和平力量与国际战争势力之间进行着尖锐的反复的紧张的斗争。其结果必然是和平力量的不断胜利和战争势力的曰益削弱,为了建设,我们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但不能不考虑敌人的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国内来讲,在过渡时期内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阶级斗争必然是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决不能太平麻痹,必须提高警惕,努力增强自已的力量。一般说来的教师们对于时政是比以前关心了,但是如何把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还是不夠的。
三、端正了对政府各项政策,尤其是对粮食统购统销的认识,在粮食销售出现紧张情况时,教师们对统购统销政策是认识不足的,甚至有怀疑的。有的认为紧张的原因是由于粮食不足,有的片面同情农民,强调农民太苦,经过反复的听报告和小组讨论以后,逐渐地澄清了混乱思想,明确了我国粮食是够吃夠用的,粮食问题紧张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也认识了节约粮食的重要,因而安定了工作情绪,对統购统销和节约粮食的各项措施表示了维护。
四、认识了胡风集团是个反革命集团,对胡风集团两面派手段的阴险狠毒和我们太平麻痹情绪的危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仇恨,一般还不够,有的还不够关心,如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尚感到兴趣,对胡风事件则兴趣不大。
五、进一步认识了教育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过渡时期阶铍斗争非常尖锐复杂的情况下,人民教师必须以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已,进行自我改造,并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学习,教师们对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对贯彻学生守则与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有不少帮助。某些教师过去那种急躁情绪或某种程度的管教不管导的现象,逐步有了克服。本学期实行教师护导值日制时受到全体教师的支持,少先队组织的各项课外辅助活动,如科学研究小组、“为学校做一件事”运动等,也得到教师的积极协助与指导。但是对了教育学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满情绪,专研还不够深入。
总起来说.,本学期的教师在职学习是比较正常的,有收获的。但是学习计划还不够叹时,有时学习内容多、时间少,以致影响了学习的深入。学习的辅助活动也还比较缺乏,教师的学习情况也还不够平衡,有些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夠高。

本学期在行政管理方面:

一、及时修理房屋,确保校舍安全。开学前即就最危脸处作了修理,开学后又进一步加以查察,拟订危险房屋修理计划上报,并积极地呈准上级折唋了大成殿的古老匾额,防止了可能发生的事故。
二、改进伙食,一方面是大力节约粮食,其措施为:
(1)严格粮油计划从五月份起切定核定人数克服了浮报现象;
(2),严格执行油粮供应的转移手续;(3),将煮饭改为蒸饭,每斤梗米出饭率从2斤8两提高到2斤10两至12两;
(4),加强粮油保管严格制度并堵塞仓库鼠洞防止鼠耗.
(5)向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教育,提高对节约粮食意义的认识。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粮食耗用数字己有了减少,如五月份开平均每人吃米40.64斤,六月份平均每人吃米38.66斤。但节约潜力还存在相当大。另一方面是提高伙食质量加强清洁卫生工作,由于节约了粮食,废除了回菓的陋规和加强了管理,本学期伙食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清洁卫生工作还做得不够。

三、加强财务管理。三月份建立了财务管理委员会,加强了群众监督.通过市财政会议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学费的催收工作和经费支出的情打细算。总计本学期学费收入为7635.32元占应收款97.93%。支出方面未有超支现象,对财物保管也己建立了资产清册,但增产节的精神贯彻得还不够深入,学费收入,前松后紧,支出中还存在浪费现象.
四、改进环境卫生工作。除经常的清洁扫除工作外进行了五次大扫除和挖蛹、灭蝇、灭臭虫工作,加装了厕所防蝇设备。

五、基本上保证了图书教具供应。本学期行政管理工作基本上抓住了主要工作,但对日常的检查督促还不够,某些制度如工友工作细则、财物管理制度等也还不够健全,宣传工作未予足够重视,对工友的教育也不够深入,因此在贯彻全面节约反对浪费上,在教具实验仪器的供应上和对教师生活的照顾上还存在不少缺点.

本学期进一改进意见:

一、继续认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在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应坚持贯彻正面教育方针,特别加强课堂教学,把思想教育贯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开展各种课外辅助活动与家长工作,要求切实做到课内外结合,中心工作与经常工作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并系统的进行时政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积极培养进步空气,抓住薄弱环节,继续有步骤地贯彻学生守则。在一年级实行二部制的过程中尤应注意加强学习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性、纪律性教育。
2、在教学工作方面应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相名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展开观摩教学与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推动,并结合课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与苏联先进经验,注意贯彻实践原则,以切实达到在教学中“政治上不犯错误,科学上不犯错误,学生能懂”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3,在健康教育方面,应加强体育教育,有重点地推行劳卫制预备级;卫生教育应逐步做到经常代,制度化,并结合实际事例,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此外对于作业布置,伙食质量、课时安排均应进一步注意改进。在体育卫生工作中,应在保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发挥体育学科组织和卫生急救站的作,并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配合进行。
二、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的群众监督,开展“全面节约反对浪费”运动,做好节约粮食工作!克服学费收入的前紧后松现象,健全财物保管制度;同时加强安全卫生工作,进一步做好课程安排和教材、教具、图书、议器等供应工作,加强工友思想教育,在可能条件下,积极改善教师生活。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领导水平:1,继续贯彻透过业务实现政治思想领导的原则,切实做到抓思想、抓计划、抓组织、抓制度、抓检查总结。2,进一步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建立校务会议制度,对于日常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应进一步改进分工,同时加强集体研究。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团、队、工会协同动作。3,加强贯彻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改造政策。进一步加强在职学习,要求切实做到领会内容,联系实际。并通过各种活动,端正教学思想、教学态度、表扬先进、支持先进,培养新生力量,从而逐步克服个人主义、保守自满、自由主义、主观主义等非工人阶级思想。同时应与团和工会密切配合,进一步团结教师,发扬教师的积极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组织各种学习心得或业务经验的交流,展开互助,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潘抱存自述集》精彩页

(或试读片断)

简介:潘抱存,男,1924年4月22日生,江苏宜兴人。中央大学研究生,曾任八中副校长,和当时八中校长安怡荪搭配。后为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及院长。

......

我是从1962年下学期去无锡市第八中学工作的。先是因为心情不好,肺病复发,到疗养院疗养三个月,据医生说:“肺部的球形病灶已形成一个硬壳,药物攻不下,最好使其扩散,然后集中药物围歼。”也有的医生认为要切除半叶肺,去掉三根肋骨。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今后我肩上的体力负担。我没有按照医生的设想去做。后来到了“文革”期间挑大粪、挑水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在身上,如果肋骨去了三根,那就无法应付了。看来,有些事情还应瞻前顾后,不能盲目冒进。

疗养院在无锡郊区二湾,离市区较远,但在太湖边,不仅可以一览“浪打浪”,而且可倾听“渔舟唱晚”真是一派湖光山色的好景色。疗养院里的疗养员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有男有女大家平等地在一起,说说笑笑。还经常有文娱活动。伙食也办得可口,经常有变化。我和好些工人交了朋友,经常在附近散步,后来身体好些了,还到附近的村镇上走走。这种生活是在城里不可比的,成天家门到校门,殊觉单调。和工人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散步,也觉得他们爽直、真诚、朴实。这些都使我接触到另一番天地。

三个月后,我重新回到学校里来工作,这几年,我努力工作,深入教学,每个星期各教研组活动时,我经常会参加教师的活动,听取教学情况,听取教师的意见。当时的教学工作中心问题是教学改革。我还兼任高三年级一个班的英语课,深入课堂。那时的政治课,干部会教的很多,就让他们驾轻就熟地去教。反正我是有教学专业的。高三另一班英语是总务主任王左奋教的,这位教师是非常简朴,待人厚道。我们在一起从事教学,很合得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每月发工资时,他都冒险地将工资送到我家里,使我们成为患难之交,我深感其为人厚道。我与教师和工人的关系都相处很好,也经常在一起谈心。群众靠拢我,说我没有架子,教学水平高,但从不骄傲。在这样的环境中和如此的心情下,终于迎来了彻底扫荡的文化的“大革命”,这就是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想不到,我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竟是第一个受到剧烈冲击的。铺天盖地的大大鸣大放的大字报贴在校园每个角落里,使人惊心动魄,不知所措。在如此情况下,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长还叫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到我家里向我说明这只是“群众运动”,没有经市委研究决定。实际上当时我在无锡市是唯一的硕士生,平时又刻苦学习,虽一直是个中学教师,但始终搞学术研究。工作之余,在报纸、杂志上写了大量的文章,有的还颇有学术水平。1956年在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上发表了《略论太平天国的内讧》,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做了深刻的分析,引起史学界的重视。60年代初,在《雨花杂志》发表过《众星拱月与群星灿烂》,从文艺理论上探讨文艺作品中的主角多样化,既有一个主角贯穿全部作品,也有许多角色散布在各章节中。应该说各有千秋,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当时这篇文章也引起江苏省作家和大学文学教授们的重视。

此外,还有联系形势和实际问题写了大量的杂文以及其他短文章,曾在《无锡日报》、《解放日报》副刊发表,后来无锡帀把文章集中印出来供批判。大家阅读后才知道这些短小精悍的杂文,观点都是正确的、鲜明的,没有什么可批判的内容。

由于以上这些情况,当时的市委认为可以把我当作文化大革命批判的对象,当个活靶子,以此作为渲染“文化大革命”的气氛,实际上是转移大方向,给整个国家造成混乱。解放初期,我一直认真、刻苦地学习和工作,其结果却是遭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批判,精神上受到莫大的刺激,身体上受到莫大的摧残。

......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事件后,我被宣布所谓“平反”了,不久我就调回学校上课。那时有一位学生在中共无锡市委工作,他暗中告诉我说:“你的材料档案上还打有问号,请你多加小心。”我还怕他有诈,对他说:“这种事情应谨慎些,不能直接告诉当事人。”但我心中早就知道,我原是学校干部,现为教师。我在“文革”中“革职”是非法的,只能因为“尚未查清,暂当教师”。

回校当教师后,我努力工作,并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较快的成长。我还曾担任全市的观摩课教学,让全市的英语教师來听我的全英语讲课。我的课联系实际,学生都能听懂。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因自己曾当过领导就不认真上课,而是加倍努力,虚心求教,获得校内外师生一致的好评。这几年,我还被评上无锡市先进教师。我这个人是讲究真才实学的,不是只能当领导,不能当教师,空对空的。
在这期间,我还为校内教师以及厂里的工人群众和干部做学习辅导报告。

《反杜林论》这些比较深奥的原理,我都能联系实际通俗地讲给大家听,博得群众阵阵掌声。大家知道我不是只懂业务,不关心政治,不懂得政治理论的。领导对我逐步理解了,群众对我理解了。我在群众中的威信与日俱增。当不当领导,我不在乎。我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踏踏实实地工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何处不识君”。1979年上半年,我被调任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当副校长。

“文化大革命”的劫后余生,在无锡市第八中学当个普通教师,做一些平凡的工作,干了八年。在学习上也有所长进,不仅是英语专业上,而且给群众辅导政治理论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专心学习,也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这对我以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法学的专业理论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潘抱存著.《潘抱存自述集》.第一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54-57,66-68

《无锡市“八中”申报先进学校主要事迹》

我们无锡“八中”在1989年一1990年两年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总的感觉是学校管理工作全面出成效,各项活动年年上升效益高。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有一些单项名列第一,学校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如,领导班子齐全,团结协调,以身作则,指挥有力,师生向力心力、凝聚力增强,社会声誉良好,初步成为社会各界欢迎和向往的一所普通完中。两年内的主要成绩有:
一、在1989年春夏之际,无锡“八中”始终坚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别的学校己上街,尤其在江南大学几名“学生”抬着两台花圈来校的情况下,我校师生仍坚守阵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整个期间,“八中”表现突出,是市直属单位中受到市公安局表扬奖励的唯一学校。
二、1989年我校被定为市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示范学校,这一项目是1989年度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项目,经过验收,被评为1989年度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先进学校,1990年被评为“教委青少年教育先进集体”。
三、1988年一1989年度,

“八中”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校工会被市教育工会评为“先进教工之家”;89一90年,我校少先队被評为“优秀大队部”,“六一检阅”获优胜第一名;89年我校被评为“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教委治安消防先进单位、校舍管理优胜单位;90年获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教委百日无火灾先进学校,中片校舍管理第一名(全局还未揭晓),90年还获得了市政府生活一条龙竞赛先进和储蓄先进等。
四、在教学工作方面,两年内高中毕业考、预考、高考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89年本科高考录取数,我校超市同类学校中历史最高记录。近三年的进线与高考录取比率,我校名列全省前茅,有时甚至第一。文科历史高考平均分,我校连续二年超过本市一所省重点中学。凡进入“八中”高中的学生已基本上稳定在2/3的人可升入大专以上各类学校。中考四率也一直名列市里同类学校前茅,均分成绩89年在城区第二,90年城区同类学校第一。

五、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八中”总是获奖人数众多,名次近靠前列。

在1989一1990年二年中,无锡“八中”先后有二人获“全国数理化竞赛”江苏省二等及三等奖,这是的同类学校中唯一的得奖人选;

在作文竞赛中,顶住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参赛的沉重压力,终获团体第一名,又“语文课外活动板报比赛”优秀奖;

在八名学生参加的“初二英语竞赛”中,这八名学生全部获奖,并获团体第二名;

在体育比赛中,在9O年春季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B组第二,A组第四,另外,我校蓝球比赛成绩始终保持全市市区绝对优势,两年内八项比赛七项得第一;

在学赖宁“明天杯”系列活动中,获全国优秀集体奖;在少先队的“人间自有真情在”活动中,获全国优秀活动奖;

团委90年所设计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板报比赛获,无锡“八中”优胜奖;在90年教工广播体操中,无锡“八中”比赛获全市第二名;在90年市五月歌会中,无锡“八中”获最高奖“金马奖”。
六、数年来,“八中”始终坚持每年组织高中学生去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劳动,积极在各学期中排出一周时间从不马虎,师生、家长和工厂反映都很好。“八中”是全市首批最先通过验收合格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我校培养青年教师走又红又专道路成绩突出,被教工委全市大会重点表扬;青年教师们自己反映在无锡“八中”工作虽然紧张,但心情是舒畅的,进步是尤为明显的。
近年来,我校从事理论学习之氛围与注重教学研究之状况也大有进展,本年度在各类报刊登载和发表的文章己有20多篇。其中,有两篇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人口教育、工会工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试点等经验和论文有三次在省级有关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市教学工作、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各有一篇论文编入交流集册中。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己坚持了四年,效果一年比一年好。这己成为整个学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

七、办实事起实效全面创收改善教学环境

“八中”校办工厂,1989一199O年两年利润超额完成所承包指标193.5%,今年己名列市直属单位第五名。1989年一1990年我校自筹资金共近30万元,维修了校舍、改善了教学设备设备等。两年内我校为教工住房、煤气和液化气等共承担6万余元,已有135户教工用上管道煤气和液化气;我校每年有1/3教工去738疗养院作短期疗养,并尽量坚持了六年多;今年夏天,我校还举办了政工干部千岛湖夏令营活动;校领导在1990年中谈心走访了90多人次。

总上所述,两年内我们对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都是认真宣传、管教和指导。既重视全面发展,又注重个性发展,两个文明一起抓,既出成绩,更造就人才,为教委又输送了一名处长级干部。

我们无锡“八中”的特点是:

教书育人全面抓(简称全面),

团结进取年年新(简称稳定),

严谨求实效益好(简称成果)。

全面、稳定、成果!

以下内容已转发新浪博克《又见甲午1954无锡八中升起》

http://blog.sina.com.cn/u/5125573606

《我的父亲-----八中老师杨再生》

作者:无锡八中81届校友杨红

1927年2月18日,我父亲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然而,他的出生并没有给家人带来快乐与欣喜,因为在他出生前几个月,他的父亲因急病忽然去世,也就是说我父亲是遗腹子。

爷爷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北京一家银行供职,好在也算白领,家里一切开销费用都靠爷爷的银行收入。

奶奶是家庭妇女。父亲上面还有个大三岁的哥哥,奶奶一人带着2个嗷嗷待脯的男孩子,窘况可想而知。爷爷过世前,应该说一家人日子还是过得很舒坦的,在北京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人家。忽然顶梁柱倒了,孤儿寡母的腥风血雨如何抵挡?奶奶很坚强,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一面靠变卖家里的“老东西”,一面帮人缝缝洗洗赚些花销,硬是给哥俩一个衣食无忧能潜心读书的好环境。

记得父亲说过:奶奶对哥俩读书要求很高,每天都要求孩子们背书,哥哥聪明伶俐,很少挨打,而父亲懵懵懂懂,小时候被人称作“傻二哥”,在读书上没少挨奶奶的板子。

父亲15岁的时候,奶奶积劳成疾终于不治而亡,从此,父亲成了孤儿。大三岁的哥哥考上了外地的大学,父亲则开始了他一个人颠沛流离的日子。也就在那段时间里,父亲尝到了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味道,也就此养成了视粮食如命,终身勤俭节约的习惯。父亲经过了求学、失学,再求学、再失学,几经转折,尝尽了人间冷暖。

在哥哥的帮助下,于1950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成了一名军人。因为有文化,所以父亲在部队里就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教官。1956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到无锡市第八中学担任语文老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的哥哥因为性格直爽好与人争执而被打成右派。1969年冬天,顶着漫天的雨雪父亲带领我们全家下放至江苏盐城大丰县南阳公社红旗三队插队务农,成为一名社员,那一年我才6岁。

在苏北,我们和当地农民过得一样的日子,住的茅草房,喝的玉米粥,每天要去队里上工。父亲为人谦和,胆小慎微,在队里劳动从来都是勤勤恳恳,先后养过猪、放过牛、做过豆腐……曾多次被评为五好社员。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育我做人要正直、要坚守信用、说到做到。这一点我至今不敢忘!

记得在苏北的时候,父亲是老师,家中有很多藏书,每天傍晚,都是我家最快乐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会读书给全家听。父亲声音洪亮,一口纯正的京腔,字正腔圆,阴阳顿挫。读起小说来,不亚于广播里说书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培养了我对书的兴趣,培养了我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在苏北,父亲做了10年的山村野夫。

1977年我们全家回城,父亲回到了无锡市第八中学。那个时候高考刚刚恢复不久,各个学校开始狠抓教学质量。

父亲担任高中语文课程,在他后来的近10年的教学生涯中,父亲一直对教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争名、不争利、不耍滑、不偷懒,尽着自己的本分做好人们的灵魂工程师。

正由于这一份勤勉,所以在退休前他被学校评为高级教师。在教学之余,父亲笔耕不辍,先后写了关于语文教育的书籍《如何学习中国现代汉语》和几部电影剧本。虽然因为资金原因,并未如我父亲所愿,但这些作品都得到出版社和一些大师的肯定。

1987年父亲光荣从八中退休。

如今父亲已近九旬之龄,记忆力及认知能力早已衰退,一切荣辱兴衰在他眼里已经烟消云散。

父亲一辈子淡迫名利,严谨自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教书。作为女儿的我要感谢他让我自小衣食无忧生活在一个宽裕温暖的家庭里,感谢他教育我为人正直、诚信,以至于成年后我从事了一份匡扶正义的职业,感谢他从小培养我读书的兴趣,使我不至于蒙昧无知,感谢他在我人生选择的关口,永远把读书放第一而不是工作挣钱。

夕阳虽美,毕竟暮迟。但愿父亲在垂暮之年平静、祥和、健康、快乐!

[编者按]真挚的情感,朴素的文字。平凡的父亲,不错的文章。八中杨再生语文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为人耿直,常被学校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在野战部队更荣立过三等军功,退休后奋笔疾书,尝试作创电影剧本等,实属八中一杰。"夕阳虽美,毕竟暮迟。但愿父亲在垂暮之年平静、祥和、健康、快乐!"感谢作者赐稿八中孔子群,拜读佳作并向网易《八中文化研究纪念会》推荐。[编者:821李一龙]

79届黄步东散文集
http://blog.163.com/zhengmq@126/blog/static/115867075201441755245529/
79届陈仲军随笔集
http://blog.163.com/zhengmq@126/blog/static/1158670752014517102120592/
82届李一龙散文集
http://blog.163.com/zhengmq@126/blog/static/115867075201443065331947/

《回眸三十相聚零九》78届陆蒙吉贺同学会

陆蒙吉于德国埃森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年是我们班级毕业三十年纪念。三十年前,我们同窗共读。在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教导下,走出了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十年来,大家完成了学业,成家立业,在每个人的道路上,追求着自己的理想。时空的推移变迁,使回忆更加令人向往,那么,今日的相聚,让我们重温同窗之情。

可以说,我们是受命运关照的一代。就在我们面临中学毕业,走向社会的一刻,高考的机会几乎是毫无预兆地从天而降,让我们从此成为中国十几年来第一批大学生,幸运地享受到较为正规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的年代,又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们,是否能把握这关键的时刻?回顾三十年的历程,我们要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用心血铺平了我们的道路,伸出你们的手,引导我们顺利地跨越过了生的一大关口。我们要同声再说一遍,谢谢!您们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三十年前,谁能预见今日?是的,中国跨越了世纪,我们是目击者,也是参与者,各位同学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下一个三十年中,还蕴育着无数机遇,那么,我们还有当年的意气风发,来与时俱进吗?

在此,祝各位老师生命长青,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祝各位同学心想事成,生活圆满,事业发达,愿我们的同学之谊食存,伴随我们的今天和将来。

我因故不能参加盛会,谨将此表示衷心祝愿,祝各位老师同学节日快乐!聚会快乐!陆蒙吉于德国埃森

《79届蒋向红文集选》

《吾爱吾校·水调歌头》
原八中79届校友 蒋向红
喜闻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将于2010年金秋,隆重举办90周年校庆集会,
作为母校的学子,感慨万千,为表达喜悦之情,填词一阕《水调歌头》,祝愿母校欣欣向荣!
云淡碧空湛,桂子逸馨香。
露泽盈润新菊,风爽送天凉。
枫红喜迎盛会,学子归如缀雁,银杏换金裳,
母校秋色美,胜似进画廊。
三高中,九十载,历沧桑,
八中迁变,昔园新貌满庭芳。
昨日园丁播种,今日群才荟萃,校庆聚同堂,
忆旧瞻前景,明日更辉煌。

《永远的乐曲》

若蘭(蒋向红)

在母校迎来建校90周年之际,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三十多年前令人难忘的一幕……

1974年夏天,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成为了一名无锡市第八中学的学生。那年暑期也是我至今为止过得最快乐和幸福的暑期,因为我不但成了一名中学生,步入了充满憧憬的中学时代,而且,我还比即将迈入中学的其他同学早一步跨入了母校的大门:在暑期里我接到学校通知参加了一个中学“预备班”。说到这“预备班”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预习班,而是一个乐队训练班。由于我在小学时是小乐队的二胡手,母校的老师从资料上了解到这个情况,就通知我们几个有点乐器基础的同学提前去学校练琴。

第一次踏入母校的那一刻,我十分新奇激动,校园内两颗古银杏树宛如两把撑开的绿绒大伞,小扇子似的树叶挡住了烈日的炙烤,尤其是耸立的新教学大楼更令我兴奋不已,因为我就将在这里迈出我中学生活的第一步。那是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所有的学校几乎都是沿用平房或老式楼房,而我们的两栋新教学楼则是走廊在一侧的三层钢筋水泥大楼,故在当时显得格外新颖,教室宽敞而明亮,里面还配有油漆铮亮的课桌椅,这意味着我们一进中学就能在新教学楼里学习了。记得第一天我和小伙伴们是在还弥漫着水泥和墙粉味的新大楼里找到了教我们练琴的薛老师。薛老师,年近60,他矮小清瘦,戴着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神情总是严肃有加。很有意思的是,薛老师并非是我们以后的音乐老师,他只是负责学校的诸如考卷等学习资料的刻制。薛老师家不在无锡,常年住校,因他能拉得一手非常好听的京胡,于是学校就让他来临时负责我们新组建的这支乐队的训练。

认识京胡,我或许就是从认识薛老师开始的。他那清脆激扬的京胡琴声常让我们倘佯在京剧艺术的美妙之中,我们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他最爱拉的主要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以样板戏为主的曲目。京胡的演奏有着神奇的响亮,若干年后我才知道在中国所有拉弦乐器中,京胡的音量最响,穿透力最强,甚至在百人交响乐队中也能脱颖而出。

那年暑期我们约摸六七个人组成的乐队就在尚未装修好的新教学大楼里练琴,在练琴的那段日子里,我似乎不曾见过薛老师的笑容,他对我们极其严格,我们背底下不称他老师,却暗暗地叫他“薛老头”,调皮的我们,时常让他感到不满,我们演奏出不太和谐的琴音常被他称为“杀鸡杀鸭”的鸣叫声,但在他严格的训练下,我们的琴技还是有了很大长进,在开学后不久举行的一次文艺汇演中,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一次舞蹈伴奏任务。

那时的我们,学习乐器并不像现在的孩子那样,是家长为孩子作出的一项选择,同时全过程也多半是由家长陪伴督促,有很多甚至成为孩子的一项负担而不是乐趣,而我们却是在快乐中学习。到初三那年,我们每班需要轮流去茅城山小农场参加的一个月劳动锻炼,于是我携带着我那心爱的二胡进了茅城山,这令许多小伙伴羡慕不已,学习、劳动和音乐让我的青春由此多了一份快乐。

我曾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里这样描述二胡:“二胡的性格柔情似水,如:二胡曲《江南春色》,它润物细无声地把美不胜收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姑苏风光映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撩拨得我们如痴如醉。有着水一样性格的二胡让江南水乡的人们更热爱二胡音乐……”确切地说,我以后对二胡的喜爱和这些感悟多半来源于中学的那段难忘的经历,每次回忆五年中学生活的往事,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对母校的感激。

去年,我们原无锡市第八中学的79届学生同学会举办了“回眸30相聚09”的大规模同学聚会,我们几位当年乐队的同学聚在一起,十分感慨那段难忘的练琴经历,感谢母校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以及做人的基本准则,也让我们对音乐有了深刻的体验,并学会了用心去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不是吗?母校就是一支永远的乐曲,而我们则是乐曲中放飞的一个个音符,不管我们汇入哪一首歌里,都将跳动着她的一段旋律。我们因母校而光荣,母校因我们而自豪!

《我的高考经历》
中79三班黄步东

我们79届高中两年制毕业生有一个特殊的经历,就是连续在校两年参加高考。但是像我这样连续两年都把准考证遗忘的,以至于发生好多趣闻的,好像还没有听说过。

1978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那是一个人们对学习充满饥饿感的时代,许多人对高考充满热望和期待,尤其是在文革三年中失学的老三届,下放工厂农村的知识青年们,冀望着通过高考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我们的老师们,完全是用一种希望桃李芬芳的教师本能,盼望着我们能够考上大学。

我却似乎是个另类。我原本打心眼里就不想参加高考。

我们生长的那个年代,小学经历了三年文革造反的尾巴,经历了72年反教育思潮回潮,74年反击右倾翻案,76年四、五事件等等,一个就一个运动,骨子里早已经激荡着早日走向社会的冲动,对课堂教学的反感,根本没有好好感受恩师们谆谆教诲、殷殷期待,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的经历对人生成长的重要。

在八中初中开始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尚好,还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经过三年开门办学,各种社会实践,心里已经慢慢对课堂教学缺少了兴趣,学习成绩,主要是英语、数理化大滑坡,次第亮起了一盏盏红灯。到高一(那时候叫中四)的时候,分出了两个快班一、二班,我被分到了普通班三班,越发对高考不感兴趣了。

第一次参加高考,缘自一场作文比赛。

那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尤其是中文尚好,被恩师、副班主任何梅生老师看中,和费伟伟、朱琪还有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集训了一段时间,参加了市中学生中文比赛,初赛的地点记得是在老七中。

比赛的结果,费伟伟同学获得了第二名(还是第一名?忘记了),余一菲同学获得了第七名(好像是),总之,八中有两个获得前十名,总成绩的第一名。我们则名落孙山。不过,因为参加作文集训的缘故,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当年(1978年)的高考。

其实1978年我们参加高考复习的条件和基础并不好。

首先是学时不够。尤其是文科,我们在初中只上过一年的地理棵,世界地理还没有开始学,就结束了。历史课根本就没有上过。其次是教材缺少。当时任何一种粗制滥造的高考复习资料都有可能被仔细研读过,文革前各种教材、学习辅导资料、高考练习题,都被捧做至宝。我们几乎就是在物质和心理都还没有好好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高考。

1978年,我参加高考文科的考场是无锡市第一中学,那时的学校大门在南面,围墙是砖砌而镂空的。校园里绿树成荫,进大门的第一幢苏式四层教学楼是学校最高的楼,也是一中的标志性建筑。

那时侯至少在表面上,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没有人事先去考场踩点,没有警察警戒,校门口不过多了一、两个工作人员草草地检查一下简易的准考证;报纸上(不是电视,当时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最多也就是一则简讯,没有家长送考一说,至多也就是每门考试前,学校派个相关学科的教师到考场门口临时辅导和答疑。

看上去一切都平平常常。高考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不过就是一场比学校期末考试稍微重要一点的考试而已,还比不上一场厂企之间的体育比赛引人注目。

而我对高考根本就无所谓,临考前,每天照样正常上课,下午放学前打球,或者呼朋宦唤友地招引同学一起到我家里去下四国大战(因我家离开学校比较近),晚饭后稍微看一会书,八点多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一早,隔壁同龄的邻家女孩子在朗朗苦读的时候,我还高卧不起。父亲看了直摇头:“这哪里像考大学的样子?”

那时侯的高考在七月初,梅雨刚过,夏季的第一波热浪来了。考场里别说空调,好象连吊扇也没有。两只台扇放在墙角对角交叉猛吹,但还是抵不过滚滚热浪。后来又紧急运来了冰块,砸碎了放在教室里降温。所以每场考试结束,教室里地面上总是湿漉漉的一片,算是当年高考的一景。

也正因为对高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我参加高考的时候非常放松,我们几个男生费伟伟、朱琪,仿佛争先恐后的,写完卷子,大致检查两遍,常常是时间才过了一半,就交卷了。功课比较差的数学和英语,则规定可以交卷的半小时一过,我们就交了卷子。第一门考试开始的时候,监考老师还很认真地检查核对我的准考证,两门考下来,见我们几个老是早交卷,监考老师竟然也“熟悉”了我们,大概认为我们几个毫无作弊的迹象,不仅准考证都不检查了,连我们身边也懒得来转悠了。

考了两门过后,我发现了准考证不见了,怎么找也没有找到。怎么办呢?还有几门没有考呢。当时我就想了个办法,找到费伟伟(我和他同路),让他先进校门,然后避开门口工作人员的视线,通过镂空的围墙把他的准考证传递出来。我再拿着他的准考证,大摇大摆地进校门,工作人员草草检查一下,就放行了。甚至,我拿着准考证随手一扬,工作人员根本就不看,我就进门了。到了考场,“熟悉”了的监考老师自然没有再来过问。

居然,我就这样蒙混过关,完成了余下几门考试。

后来高考成绩揭晓,我考了总分313分(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不计入总分),大概算是个中等偏上的成绩。当时有一个规定,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在校生参加录取标准不同。前者是280分,后者要400分。结果我的同学中有十名最优秀的同学录取了,无一例外的都是国内最顶级的大学:清华、复旦……,光中科大就有三个。其中包括我最要好的同学庄志峰(被录取在中科大),尤其是陆蒙吉、李小钊两位同学,并列当时的无锡市的理科状元。联想到当年全中几十所高级中学,有的颗粒无收,那时侯的八中,真的是威风八面,遥遥领先!

不过我们文科考生无一金榜题名。

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之后,我毕竟还是受到了颤动。从此,我和先上大学的庄志峰同学长达一年的通信。家长的殷切期望可以置若罔闻,老师的谆谆教诲可以阳奉阴违,但是好友的细细劝导和鼓励却一点点地在拨动着我的心弦。加上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慢慢走上正规之路,社会上对知识尤其是尖端人才的渴望,也在慢慢改变着社会的氛围和,我开始有了一点读书的欲念。

1978年暑假之后,很多同学因为要参加开学后的高二(中四)文理科分班的考试,忙碌了一个暑假。有了参加市里作文比赛和高考文科考试的经历,我和费伟伟没有参加考试,直接被分到了文科班。当时文科班只有十名男生,其中包括两名考外语的,一名考体育的,真正参加文科考试的只有七个人。女生有32名。同学中很多人是感觉考理科没有把握而转向文科的。

文科班的生活很有意思,就是男女生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以往在初中和高一(中四)阶段,平时男女同学互相不理,但是至少男女班干部之间还非常融洽。每天放学后的班干部会议,是男女同学相互交流的“绿地”,积蓄的能量都被释放了出来,除了很短的时间是讨论所谓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大家开心地谈天说地,享受着普通同学没有的“特权”,常常谈到华灯初上时分,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家。

到了文科班,开始真的感觉到死气沉沉,男生少,目标明显,加上有几位女生特别热衷于向班主任汇报男生们的动态,使得男女生之间更加隔阂(至少当时我个人这样认为),开班干部会议,怎么也找不到以往的感觉。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只有十名男生,居然在最后一届运动会上,组队参加男子4*100米比赛,还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当时跑第三棒弯道,其他三个人分别是杨晓伟(第一棒)、尤一奇(第二棒)、费洪(最后一棒),总成绩也远比女生好,着实让男生们扬眉吐气了一番。

高二的时候,终于有了历史和地理课,任教的分别是钱高燕老师和张志舜老师。钱老师家学渊博,不仅历史课教得好,还擅长写散文。张老师讲课认真,为人温和,一些调皮的同学往往钻空子,我就有过上地理课趁张老师不注意,和同学一起偷偷溜出去打球的“坏事”。好在我很喜欢地理,成绩还不错,张老师从没有为难过我。倒是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尤一奇和李超不知道为什么吵了起来,最后尤一奇走到李超的座位上和李超打了起来(可以想见我们这些文革、红卫兵尾巴有多厉害,完全不把所谓的教学秩序放在眼里。),大概张老师实在忍无可忍了,报告给学校。事情闹大了。尤一奇得了个处分,结果校广播会议通报的时候,广播里(那时候每个班级前面黑板的右上方都有一只广播)通报的时候,却把尤一奇的名字读成了另外班级的尤为民同学,闹出了笑话。后来他考军校,钱高燕等老师还去找校方说情,终于把处分撤消了。

还有是英语课,因为高考英语按照百分之十计算进总分,除了几个准备考英语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同学都放弃了,尤其是男同学的英语基础比较差,老师也基本上不来点我们8个男生的名,我们除了看其他的书,就是溜出去打球。

语文课老师是班主任李进,为人儒雅,特别擅长于古文,刻印了好多古文资料让我们翻译。我高考的时候语文尤其是古文成绩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进老师课外的讲义。

说到讲义,就要讲到费伟伟。那时候各科教材都缺,尤其是历史,我记得好像没有什么教材或者是教材迟迟不到,有一段时间,每上一堂历史课就发一张讲义,蓝色的油墨,蜡黄的纸,字是费伟伟写的。他写得一手好字,常被钱老师捉去刻钢板。费伟伟字好人好脾气好,几乎有求必应,老师们也都喜欢他,劳心劳力的结果是,本来就是戴着酒瓶底厚是眼镜,这下就更加近视了。

最后是数学,任课老师汤兵,是个慈祥、严谨的好老师,当时已经是50多岁了。开始的时候我很不喜欢他,嫌他讲课太古板,没有激情,甚至还私下里骂过他,骂些什么我自己忘记了,反正很难听,有人传话说,汤老师风闻我的辱骂之后,伤心的哭了。我后来听说之后,见到汤老师就特别的惭愧。

但是他对我从来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敌意,照样兢兢业业辅导我。

可是那时候数学却已经很差了,几乎每次都是挂上了红灯笼。好在我的各门文科成绩尚好,从那时候起,我就发愤,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数学。记得有一次期考临考前,我从晚饭后一直到深夜,喝完了三热水瓶的开水,终于把数学书后面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结果第二天数学考试,破天荒地得了个76分。那时其他男同学数学大多不好,汤老师非常开心。不过我还是基础很差,这样的情形几乎是昙花一现。

余下的日子里,我一心一意要挽回在汤老师眼中的影响,继续在数学题海中苦苦挣扎。

所以最后我终于参加了高考,几乎还是报恩的念头在起作用,因为八中高中的老师们对我太好了。

不过那时候离开1979年的第二次高考已经很近了。老师们争分夺秒为我们辅导和补习。学校史无前例地开了夜自修课,老师则到校随时现场答疑解惑,但是不做硬性规定,可以自愿参加。开头几天我还比较新鲜,但是不久就挺不住了,请假回家自己复习了。大概那时侯多数学生野惯了,不习惯晚上在学校自修,不久,夜自修就取消了。后来学校又鼓励周末几个同学自愿结合,来学校互相提问复习,记得我当时还兴冲冲地拿着凉席来到学校,和三五同学在教室里席地而坐,侃侃而谈,可是不久就变成了侃大山,打扑克,效果可想而知,没有几次也“无疾而终”。

1979年高考,我们移师七中(中山路上,二院斜对面,现在是某驾校训练场地)。依然夏日炎炎,不过教室里有了吊扇,不需冰块了;依然是没有大赛的紧张氛围,社会各界波澜不惊;依然是我和费伟伟等几个“死党”在一个考场,每次做完卷子稍微复查之后就交卷子走人,依然是——我把准考证遗忘了!

记得那一场是历史考试,我找不到准考证,被拦在门外。这一年的考场管理比过去稍微严格了一些,靠去年那次费伟伟帮忙混淆过关的把戏无法重演。真正是皇帝不急急太监,我还有点无所谓,任教的钱高燕急坏了,先是和门口的工作人员打招呼,先把我带到考场让监考老师证明我确实是本考场的考生(幸亏我又是考了两场就和监考老师混了个脸熟!),让我先考试,然后冒着酷日跑到我家里,和我已经放假在家的弟弟妹妹一起寻找到了准考证,再跑回到考场。就这来回折腾的功夫,我都基本上考好了。

后来听说,那年无锡市高考生大约500多人,八中考取大学的就考取了50多人,依然是遥遥领先,依然是一片辉煌!

现在想来,当年八中老师的教学真见工夫,可谓丝丝入扣,融会贯通,出神入化。正是老师给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才使得我顺利地完成了高考。比如:那年高考语文卷子的古文翻译,选取了一段唐太宗与名臣封德彝的对话,出自《新唐书》。许多考生不知道封德彝是何人,有的竟然翻译成类似“一个姓封的有道德的彝人”这样的笑话,而李进老师的古文造诣,和钱高燕教授的历史知识,让我轻而易举就准确无误地翻译了出来。比如高考历史卷,有一道题是填写“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到占领南京(天京)的线路图”,需要结合历史和地理两方面的知识,这又有赖于钱高燕和张志舜老师平时帮我们打下的基础。须知我们当年极端缺乏学习资料,满打满算只有两年地理课程(初、高中各一年)和一年历史课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取得的成绩,这充分证明了八中老师深厚的功底和学养。

唯一例外的是数学,也是我唯一一场从开考一直坐到最后结束的考试。我是多么希望我能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但是一拿到卷子,习惯性地从头到未浏览一遍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发蒙了,一切看上去都似曾相识,但是又迷雾重重,每做一题,做到最后又解不下去了,换了一题,做到最后又解不下去了。除了开始做出来的两个小题外,其余最后都不了了之。

走出考场,一见正等着的汤兵老师,我第一句话就是:“汤老师,我没有考好,真对不起!”汤老师连忙安慰我几句,我几乎没有听进去,匆匆逃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高考成绩四门文科成绩加起来已经超过大学录取线,但是数学成绩却是让我汗颜的15分!

大学期间,每次暑寒假回家,我经过汤老师家门口的时候,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去当面向汤老师表达我当年对老师无理的歉疚之意,但是终于没有勇气进去。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得到消息,汤老师去世了!我终究只能遗悔终身了!

八中79三班黄步东

(因年代久远,未与当事人核对,记忆恐有错漏,见谅)

《79届黄步东散文选》

《八中农场记忆》

老八中79-3班 黄步东 2014年7月4日

我们最初与八中农场结缘,应该是和农场的基建有关。记得是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停了课,从学校排队步行到了农场,(那时侯基本上没有坐车、骑车一说,多是步行)然后就右拐上了村间小道,穿过两小村庄,越上一个高坡,就是进山的路,总计走两三里路,到一个山凹里,山坡下两边错落着几排平房,有些房子还在零零落落地建造中。有一条小路,穿过山坡,通向山坡下的知青点。

这就是我们的农场。

开始唯一进山的路由于是村道,不通车,所以基建的材料靠人工肩挑人扛。我们第一次的任务,就是把基建用砖从梅园运到农场。不管男女生,每人发给一条扁担,两根挂绳,每根绳子上绑上几块砖,挑着进山。起初我们不知道轻重,尤其是男生,每人挑了很多砖,但是没走多远就渐渐感到沉重,渐渐难以负重,于是就偷偷地把砖扔到路边,一路挑去,路边撒满了被丢弃的砖,红红的,衬在灰黑色的泥地里格外醒目。等到到了农场,扁担上挂着没有几块砖。我记得力小的龚建干脆连扁担绳子也没有了,只剩下手里的一块砖,班主任周老师见了还批评他不如女同学。

过了一段时间,我不知来由地遇到严重的腹泻,吃什么拉什么,吃药也不管用,请病假在家。邻居华侨陈老师拿来了一瓶香港出产的类似红花油的外用药,让我涂抹在腹部,好像起色不大。后来陈老师说,据人家说可以吃一两滴,也许会有效用。吃外用药以前没有听说过,但是实在被拉肚折磨着死去活来,我就冒险放了一大碗水,滴了一滴喝了下去。哎呀,真难吃!好在真的有了效果,病情渐渐有了起色。

这个时候,学校又有了任务,这次是全年级停课一天,拉着板车去农场运砖。为了表现积极,我不顾奶奶的阻拦,主动到学校里要求参加劳动;另一方面在家休息了好几天了,也实在憋得慌。老师以为我病好了,就同意了。

我们每四人一组,一路拉着空板车步行到了梅园。大概是进山被拓宽了一点,在梅园装载着红砖后,我们可以向农场进发了。周学文人高力气大,总是担当拉车的重任,个子小的我、曲新东和力气小的龚健轮流在后面和旁边推车,但是从来没有在这种地况上拉着满车的重货,却是没有经验,大约上高坡以后,路开始变窄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旁边护着车走的龚健,脚板被板车压着了,顿时红肿起来,当即被同学扶到一边,叫来校医检查,幸好没有伤着骨头,大概是车子上的砖没有装满,还有是走的是土路,如果是石板路或者水泥、沥青路,那就非骨折不可了。

第三次到农场去,那是初三(中三)的事,我们分批停课去农场劳动。根据农场的食宿条件,每次去两个班,大约100人左右。我们三班和四班两个班一起,在农场“开门办学”一个月。

我们去的时候,不记得是几月里,反正还比较清冷,大约是二三月光景吧。

我们背上简单的行李,排队步行道了农场。那时候农场的房子差不多造好了。农场没有围墙,“进口处”是平房,小一点的是值班室、储藏室等,大一点的是食堂,食堂隔成两间,里面小一点的是操作间(最里面放着几个铁架子床,是男性“食堂工作人员”的宿舍)外间大一点的是就餐处,放着木制的桌子和长条凳子。

再往里走,还有零落的一些小屋,最里面也最醒目的是两幢二层小楼,那是大宿舍。男女生分开。第一层放着多架子床,二楼则是地板,上面铺些稻草,铺上自己带来的被褥,完全是知青下放的农场生活场景。

我起初分配在食堂工作,同在食堂的男女同学加起来有十个人左右,我和陈寅昌、徐杰、蒋向红还有四班的张弛等几位同学在一起,女生由副班长蒋向红负责,我因为担任过班干部,负责男生,但是因为人个子小,根本管不住他们。

其他同学安排在田里劳动。

我不知道班主任这么会选择我来参加食堂工作。因为我在家里从来没有烧过饭菜。何况要负责100号人吃饭的大食堂。

那时候农场里专门有个留守人员,类似于事务长,名字忘记了,是个20几岁的小年轻,有点江湖气,对我们态度并不好,每次来食堂的时候趾高气扬的,好像地主催着长工干活。当时上面规定学生下乡劳动,在伙食方面有一点补贴的,但是我们的饭菜并不好,有一次吃午饭的时候,龚健排队领到了饭。大概觉得饭菜质量差、份量不足,就在那里发牢骚,被小年轻听到了,结果从配菜间跑出来,两人发生争执以致于肢体冲突,人小力弱的龚健还被他打了一记耳光,事情闹大了,班主任赶来处理,后来那个小年轻只好赔礼道歉。当时的副班主任何梅生老师还专门来看过我们的食堂,我猜想是不是怀疑这个小年轻是否克扣了我们的饭菜补贴。当时在食堂工作的陈寅昌同学被抽在体校里练习举重,长得虎背熊腰,加上张弛也是运动员出身,几个人几次商量说要揍他。大概他风闻了什么,以后态度好了一点,后来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日子才有点舒心。

食堂工作最辛苦是烧早饭,那个季节还没有完全转暖;凌晨三、四点钟,要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生火烧稀饭。烧的是大灶,用的是焦炭,用铁铲抄起来送进炉膛。大同学还能对付,像我和徐杰这样的就很吃力,半天下来,胳膊就肿胀酸痛起来。另外就是挑水,也是个力气活。

女同学主要是洗菜和配菜。洗菜也是辛苦活,一双手在水里每天要洗干净上百斤的菜,做好三顿饭,想想就很不容易。

这里还闹了个笑话。当时我们男生下乡,谁也没有带脸盆脚盆,第一天下来,到了晚上就寝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农场里没有准备给我们公用的脸盆,只好用食堂里盛菜的盆子先将就了,陈寅昌还做了记号。但是第二天,不知道哪个粗心鬼糊里糊涂拿去盛菜了,等到发现,盆子里的菜已经发出去了,也不知道是被哪些倒霉鬼消化掉了。出了这个事情,我们还不敢声张,生怕外面劳动的同学对我们有意见,赶紧派人“出山”到梅园那边去买脸盆。

在食堂劳动了两个星期之后,我们就离开了食堂。食堂换了一批同学,我们接下来的是任务是学习农业机械。分成几个组,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我选择的是学习柴油机。上课是地点是个简陋的小屋,屋子中间放着一台柴油机,一个小组的人围着站在一起,听老师讲课。任教的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姓名忘记了,我只记得他为人和蔼又风趣,尤其是上课很独特,没有教材,他把课程内容编成一首首打油诗让我们背,对着柴油机一边教,一边让我们背,对我们的检查作业就是看背熟了没有。我当时还专门整理了好了想留作纪念,后来还是丢了。句子也忘记了,只记得开头两句:“柴油、汽油、煤气机,他们都是内燃机;燃料燃烧在缸(气缸),做功完全靠自己。”

学习期间,偶尔也有突击任务。

比如挑粪给桃树浇粪;割草;有一次举行割草比赛,我死命割了半天,把虎口磨出了血泡,也没有割上几斤,为了多割一些,我尽朝草木茂盛处去,谁知惊动出一只色彩斑斓的蛇行动物,蛇越是色彩鲜艳越毒啊!我心惊肉跳,赶紧追着用手中镰刀一阵猛剁猛砍,等到把它剁成几段,才看清楚它有四条腿,原来是一条无毒的蜥蜴。

还有一次比较怪异的事情是,分配我和两个同学为了植树挖坑,结果挖出来了一具小棺材,里面还有一具孩子的骸骨。我当时虽然有点害怕,但是到底没有吓得扔下锄头铁锹逃走,回去还很有点得意。后来听人说,我们农场所在的茅城山凹里,本来就是荒坟地,怪不得这里的树木长得茂盛。

在农场我们还有一次“远足”。当时越过山凹,山那边有个部队,好象是炮兵。老师领着我们去参观,虽然是部队,我好象记得也没有什么围墙,也没有什么军事禁区的标记,就是顺着山道走过去,青灰色砖墙砌就的部队营房就分散路的两边,走过营房就是部队的训练场地,有各种训练的器械,旁边还有几门套着炮衣的大炮。因为是周末,所以没有看见战士训练,所以也不是特意地参观,等同于“路过”部队。后来男生们大概被部队的生活气氛刺激了,觉得不过瘾,就顺着山脊,一直走到了太湖边上十八弯的华藏,就是荣德生的墓地,一直走到了公路上去了。我小时侯耐力一向很好,那天也走得几乎虚脱了。

在农场,记得还搞过一次夜间拉练,两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预定了某个目标,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那时侯也没有什么夜行军的装备,连手电筒也没有几个,平时有没有经过必要的训练,所以出发不久,很快就一片混乱,组长找不到队员,组员找不到组长,每个小组的建制都乱了,老师们怕出危险,只好草草收场。

在农场里还有一件最轰动的事情:

当时宿舍楼下面是一片小小的操场,操场旁边是一个很简陋的茅屋顶的的厕所。男女共用,中间隔着一堵矮墙。有一天,四班一位姓顾小男生上厕所,发现有位男生扒着矮墙在张望隔壁,连忙叫道:你偷看女厕所啊!吓得那个男生差点从矮墙上掉下来。隔壁有女生如厕,惊叫一声也跑走了。这样的事情当然很快就被调查清楚了,后来的处理是,在操场上开大会,那个男生当中检查,有没有被处分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后来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中间的那堵矮墙砌高顶到了屋顶了。

原本那个男生平时还是比较活泼,这件事情过了之后,从此沉默寡言,难以抬头,在班级里孤家寡人。毕业前好象转学走了。其实从现在看来,不过是学生青春期萌发的冲动,但是当时的形势下却不可避免地被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就注定是悲剧性的命运了。

农场岁月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却是我平生第一次过集体食宿生活,是我人生中不同寻常的一页。当时没有影象留存,可是却深深地记忆在心中,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八中79-3班 黄步东 2014年7月4日

(因年代久远,文中所记事迹未与当事人核对,如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和谅解)

79届黄步东散文集
http://blog.163.com/zhengmq@126/blog/static/115867075201441755245529/

《各届校友诗词选集》

《57届薛庚良诗词选集》

贺孔子八中同学会

之一

孔会学友责任重,
钻研学问心从容。
历史激励不老松,
哲理常论云辱荣。

之二

大成殿前心事重,
岁月虚渡已改容。
当年乌云挂青松,
如今白发何光荣?
之三

感谢学友关心重,
拜读佳诗真动容。
大夫丛里中华松,
国之栋梁真光荣。

母校庆

今天,母校——三高中正值九十周年校庆,有感而吟。

1、

银杏树下学宫楼,

大成殿前箭河舟;

光璧老师教歌咏,韵悠悠。

面对故地情尽诉,第三初中心坎留;

欲呼母校轻轻言,愁临秋。

2、

二泉映月云起楼,

梁溪河边过千舟;

市三高中九秩庆,韵悠悠。

校友相聚倾心诉,锡士路前风雨留;

桃李七万再展图,好个秋。

《75届朱江诗选三则》

八中有我青葱年代
(之一)
锡师移来上八中,
佝偻青春正懵懂,
知否当年小七三,
几人默默几人红?

(之二)
附小蒙学一路走,
孔庙回头望钟楼。
小中高大四角转,
惊悚卫校观解剖!

(之三)

文革末年潮流涌,
今抓教育明揪孔。
斗胆批阅三字经,
转身学工又学农。

《79届蒋向红文集选》

吾爱吾校·水调歌头

喜闻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将于2010年金秋,隆重举办90周年校庆集会,
作为母校的学子,感慨万千,为表达喜悦之情,填词一阕《水调歌头》,

祝愿母校欣欣向荣!

云淡碧空湛,桂子逸馨香。
露泽盈润新菊,风爽送天凉。
枫红喜迎盛会,学子归如缀雁,银杏换金裳,
母校秋色美,胜似进画廊。
三高中,九十载,历沧桑,
八中迁变,昔园新貌满庭芳。
昨日园丁播种,今日群才荟萃,校庆聚同堂,
忆旧瞻前景,明日更辉煌。

《79届黄步东诗选》

《书怀》

虚度十春秋,

枉为一书生;

空有鸿鹄志,

且作终南人。
(1979年7月1日)
旧作,纪念八中毕业35周年

《81届校友张华诗选》


感言

在外

多年,

年过四十,

突然,我依恋起孩提时代......

梦中经常做到

无锡的解放南路,

忆起那阴暗的下雨天,

在中学文庙里上体育课......

体育课

“跨栏”搞了个“不及格”,

体育李老师对我说,

我这样是不能参加高考的......

于是,

我只得

把“跨栏杆”背回家,

一遍一遍练动作......

即使到了现在,

每次想起这个,

我现在的腿还会

条件反射地疼起来......


因为我是班里的好学生,

所以,班主任秦志豪老师也为我“跨栏”不及格而着急。

我全家也陪着我一起练,

爸爸妈妈还有我两个哥哥,他们的“跨栏”姿势都比我标准,

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最后我总算勉强通过......

现在,我看看慢镜头回放的、刘翔跨栏的英姿,

他动作的难度的确是挺高的哦,我为当年这个事感到自豪,

虽然和同学相比很差劲,但是和自己相比,

我还蛮有成就感的,至少我克服了我那些心理障碍等习惯......

《81届校友朱芸诗选》

重拾回忆

时间是一张砂纸
把回忆打磨得没有棱角

却有光泽
静卧在我的心底
今天的相聚
让我的思绪随着感觉
泛滥在那儿时的回忆里
金色的校园
我们喧闹而来
年轻的胸怀
溢满无限的期待
素裹的世界
我们尽情宣泄
火热的情怀
放射生活的多彩
绿色的校园
那些懵懂少年
张扬生命的光鲜
领略知识的无限
炽热的校园
那些年轻容颜
满载收获的知识
期待新的学年
冬飘雪秋风起春花笑向夏雨
在我们双手心
开过几个四季分享无数点滴
和时间做游戏
四季的校园
多彩的一年又一年
转眼间
我们长大
于是
带着成长的喜悦

我们默默离开
这片纯洁的沃土
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
心似狂潮
去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三十年的风雨
你漂至何方
三十载的岁月
你又历经了几多沧桑
三十年后的今天
我们相聚在这里
是科学的发展的成果
更是我们的期望
虽然
已过了青春燃烧的岁月
但我们内心的激情
仍有着
对青春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憧憬
我们相聚在这里
我们之间没有距离
距离也可能只是空气
所有的约定
不需要任何言语的默契
因为纯洁的感情
还依然保留在你的心底
我们太过信赖着对方
对方就是另一个自己
所以才更加的彼此珍惜着默契
孤独从此从你冰冷的指尖中溜走
寂寞从此在空洞的灵魂中消失
失落也有我们慢慢为你拾起……
在记忆的长河里
灿烂青春的回忆
已在我们心里刻下深深的符号
我们永远都会在一起
所有美丽的清晨和夜晚
在你的脚下默默地醒来 睡去……

《82届李一龙诗选三则》

之一

信步八中过大桥,
空对书声情未消。
唯有当年古银杏,
年年春来换新条。

之二
阳春三月浓郁香,

翩翩起舞Q Q 忙。
痴情飞舞何方去,

八中中山家园往。

之三

前有部里指导文,
后有八中望屏谈。
又见天公再抖擞,
更把孔学楷模还。

《回忆母校生活片段》

八中6O届初三(5)班集体

我们初中的母校是无锡市第三初级中学,她是在无锡市一中的旧址上建立的,位于无锡学前街中部路北,无锡文庙的西侧。我们是1957年入学的,当时学前街有一条河,河两边的街道很窄。学校门前偏东有个牌楼,上有“状元”、“榜眼”、“探花”、“传籚”等几个横匾,下面还写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

在学校旁的墙上镶了一个石条,上面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过此下马”,这表示对孔庙这个圣地的尊敬吧。听说以前河边还有代表72个圣贤的石狮子,可是在我们入学时己经不见了。

一进母校大门,就可看见一个庭院式的大院子,中间有座亭子,称为“进贤亭”,两边有两个水池,水池南侧有两棵硕大的银杏树。院子两侧都是教室,北侧是一排办公室。从北侧中间穿过,又到了一个小院,小院东侧是音乐教室,西侧是学校的食堂及厨房,小院北侧是学校的礼堂一一明伦堂。从明伦堂东边的门出去是一条长廊,长廊西侧有三排房子,第一排平房是学校的核心机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后两排二层楼房都是教室。长廊东侧是操场,文庙(孔庙)的大成殿就在这个操场的南侧。

从1958年开始,孔庙、大成殿也划给了我们学校,操场东侧也多了一大片教室。大成殿里放了双杠等体育器材,每逢下雨,体育课只能在明伦堂或在大成殿内上。王人伟还记得和同学吴又伦当年在大成殿用竹竿玩击剑,被“剑”刺中门牙,至今还豁着的往事!

当时母校的校长是安怡荪,书记是盛定安,教导主任董石均,总务主任王祖芬。

我们5班的班主任是蒋静老师,教语文,她非常和蔼可亲,从没有发过脾气。教我们的老师中,还有慈祥端庄的过玉华老师(教生物)、年轻漂亮的周瑾瑜老师(教地理)、不苟言笑的孙自弦老师(教物理)、矮小富态的邓光壁老师(教音乐)、身材高大的凌文炜老师等。

初一的数学老师是年轻帅气的陈煜清老师,每到上课的时候,他总会提高嗓门喊一声“上课”,久而久之,“上课”成了他的代名词。那时还学算术、有繁分数、比例等,这些内容现在早下放到小学了。

到了初二才学代数,从字母表示数、有理数开始,这时教我们数学的老师是福建人肖裕铭,讲的是福建普通话,记得上第一节课时,很多同学都感到听不懂,后来慢慢就习惯了。肖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渐渐地,特别是初三开始学几何之后使同学们喜欢上了数学。

肖老师有一只眼睛有些毛病,同学们后来有了经验,知道什么时候他在看你,什么时候要让你回答问题。在课外,他还常常给优秀学生做一些难题,如果实在做不出来,他就给耐心讲解。后来我们班上好多同学得益于数学,王人伟同学一辈子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可以说跟肖老师的教导有关。

有几位老师教我们时间很短,却有较深的印象。张宪文老师给我们代过几节化学课,他讲课常侧靠着讲桌,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卞继尧老师代过地理课,那时正讲到胢拉伯半岛,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流经两条大河,他讲课的声调很尖,很怪,这倒使大家从此记住了伊拉克,也一辈子记住了流经那里的这两条大河:底格里斯及幼发拉底河。还有一位图画老师(好象姓芮)是个日本华侨,夫人是日本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食堂遇见这位夫人,她躹一躬,吓了大家一大跳。

我们在校时间是1957年到60年,这三年里常搞运动。57年入学时赶上反右,校园内许多大字报,老实巴交的历史老师周悉被打成右派。有一张漫画印象极深,上面画着一个猥琐的小男人拿着匕首,刀头上滴着血,上面写着大右派葛佩琦叫嚷要杀共产党。当时同学们想,学校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坏人,究竟是谁呀?后来才知道,那是北京的一个大教授。

大概是1958年初,无锡老城圈里的小河都被填掉了。在锡山、惠山之间挖了个映山湖,利用挖出的土填河,我们参加了填河劳动,部分同学在惠山挖湖,部分同学拉着板车运土,张颂清等还记得拉土由惠山经过升平巷,最后填入中山河,我们班填的是现在梁溪饭店对面的一段河面。填完河,原来拥挤热闹、车水马龙的商业街中山路成了贯穿无锡南北的三条平行的路,后来把原来靠河的房子拆掉才基本上形成现在宽敞的中山路。学前街的河填完后也成了一条大街,要绿化,我们又上阵,三个人一个树洞,种上了梧桐树,现在这些树已经砍掉,又换了别的树种。当时学前街上来往的车及行人都很少,所以我们后来跑百米或四百米都上学前街马路上跑(学校操场只有60米的跑道),跑到现在的阿福楼或科协回头,那边有个同学记着。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我们的中学也造起了土高炉,我们年龄小,干些敲矿石的活,在市体育场敲矿石,有些同学负责从食堂往体育场送饭,还把家里的破锅烂铁交到学校,还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把家里能用的铁器偷了出来,结果炼出了一堆废铁。

那时学校时不时的就停课,一会儿要除四害(苍蝇、蚊子、麻雀、臭虫),规定每人每天要交几十只死苍蝇或蚊子,家里没那么多苍蝇、蚊子可打,于是就上郊区粪坑边打,或是去挖苍蝇蛹,当时从学校向南走到佛学会旁边就是农村,有大的粪缸,苍蝇和蛹是不少的。有一阵除麻雀,停了课爬上房顶敲锣打鼓地轰,确实看到有些麻雀实在飞不动了,最后摔死在地上。

我们还曾经上街宣传“总路线”,举着小纸旗,喊着口号,有的老师和学生还在街头演起了小节目。当时有许多豪言壮语,“十五年赶上英国”,各行各业都“放卫星”,亩产达到几万斤,连食堂也放起卫星来:一天整五十个菜。

建立人民公社了,我们又扯着红旗敲锣打鼓去参观公社。无锡第一个公社是华庄建立的红旗人民公社,我们到那里参观,体会到了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的优越性,狠吃了一顿红烧肉,据说后来去参观的就没吃着,因为那儿的猪都被杀光了。

有一阵让大家都要通过劳卫制(就是体育运动标准),我们年龄小的要求通过少年劳卫制。记得跑60米是9秒6及格,跳远是3米6,大家都得过,于是停了课锻炼。跳不过,有的同学想出了办法,拿来根弯竹竿,尺子只量两头,中间往下弯,大家当然就都跳过去了。那些跑不快的学生从起点跑出几步后再掐表,跳远时不从踏板量起,而是你哪里起跳就从哪里量,再把沙坑里的沙挖低些,于是也就都及格了。陶文沂个头小胆子小,跳箱跳不及格,于是班上两个高个同学鼓励、帮助、指导,直至跳过去及格为止。我们班有两个乒乓球三级运动员,后来据说有一个规定:只要在比赛中赢了两个三级运动员,就能成为三级运动员,于是我们就比赛,再后来全班就都成了乒乓球三级运动员了。不过最后没拿到证书,大概上面觉得有些太过分了吧!

那时每周都有半天下厂参加劳动,有时去申新三厂棉纱车间帮他们清理筒管,车间里又湿又闷,而且飘着花絮,很难受;有时去竹行打杂,弄得满头满脸的土,手上还扎满了竹刺;有时去小尖上的一个玻璃仪器厂劳动,包装比重器,这个活相对还轻松些。看工人如何纺纱、编竹器、吹玻璃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58年的暑假搞勤工俭学,王人伟、方慕超等五、六个同学做酸梅汤卖,从药房买些乌梅,熬制完后加些白糖,再吊些井水镇一下,卖2分钱一杯,卖了几天一共挣了几元钱,就用这些钱买了些柠檬酸及小苏打,配制汽水自已都喝了。还有些同学安装粉碎机,学着用扳手上螺丝,安装皮带轮、轴承等,手上都是铁锈和机油,也很能教育人,工厂就在学校后门斜对面,现在金桥小学就建在这里。

那几年每学期都要下乡劳动一次,帮助夏收、秋收,割麦子和割稻子都很累,尤其是割稻,腰弯得低,地里还常有些水,还有蚂蟥、蛇。小同学剥毛豆、茭白。每天下工回来腰酸背疼,对我们这些城里的半大孩子来说真有些受不了。那时我们常盼着下雨,下雨就可以不出工了。记得有一次我们步行几十里到石塘湾劳动,干了几天活。回来时大概学校考虑到我们实在有些走不动,就坐火车回城了,那是我们很多人生平第一次坐火车。

大概在1959年,“三初中”改名为“市八中”,开始招收高中生了。同学们还记得,当年,铜很缺乏很紧张,改名市八中后要改用铜校徽,学校要求同学们回家找铜板,交一个铜板才能领到校徽。现在范锡炎同学还珍藏着当时的校徽。

那时侯,课外文艺活动并不太多,但是遇到节日总有文艺晚会,有同学们表演演出,那年我们班十个女同学演出了“十大嫂”,现在聚会时朱凤娟、邹美娟等还能记起那调儿来呢。

初中毕业时我们班还出了八中第一个空军卞增福,所以,毕业照时他与校长、书记一起坐着,戴着大红花,这是我们班的光荣啊!

三年的初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特别是我们有个好班主任,也有个好的班集体,初中毕业大家分走各个学校,有读市一中等高中的,也有进入中专校的,三年后,蒋静老师组织大家相聚,知道哪些同学考上大学或其他去向,三十五年后老班长冯德兴号召,我们又开始聚会,看望我们尊敬的恩师,把当年的毕业照重新排起了通讯录,一次又一次的相聚,从五十岁到六十多,从在岗到退休,从陪伴、孝敬老师到送走老师夫妇……,我们班友谊永在!

我们这个班有许多在工业战线默默奉献、做出业绩或得到各级表彰的,有许多在小学到大学各类学校和科研所兢兢业业、科学研究或教书育人的,我们与无锡市八中其他许许多多班级一样,无愧母校老师的教诲,在毕业五十年之际,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为母校捧上了圆满的答卷!

一九六○届初三(五)班集体2010年5月完稿

《父亲为我指点无锡县学》
wxgdb 2007-05-22 11:33原 作 者:谈福兴

又要高考了,又正是倡导读经的呼吁此起彼伏,又是《论语》大行其道的时节,我们来说说无锡的孔庙——学宫。

无锡县学亦称孔庙、庙学、学宫。

凡是稍微上点年岁的无锡人都知道,在现八佰伴西面的学前街北侧原有一大片古建筑,但见建筑恢弘、匾额林总,尤其是东西两侧竖有金山石的下马石,上面赫然镌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甚是庄严森然,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就是无锡县学的所在地。记得儿时父亲每每携我路经学前街时,总会指着这里说:这是孔庙,是科举读书的地方,并会再三叮咛一些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辱祖先之类的话题。
 说实话,当时我并未完全理解父亲话中的含义,只是觉得无非就是父亲期望儿子读好书有所出息而已。说来事也凑巧,多年后因工作需要,我从事并负责了无锡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因而也对父亲当年的那些话以及无锡县学的历史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从现存的史籍看,对无锡县学记录较早也较详的应是元代倪云林的老师王仁辅所撰的《无锡县志》,其中“卷三下”学校条载:“州学即旧县学也,在州城西南三百步,宋嘉祐三年邑令张诜始创为之。”

从此载看,无锡县学似创建于北宋嘉祐三年,即公元1058年,为当时的邑令张诜所为。

但从与孔庙相关的历史看,无锡县学的形成时间似乎比《无锡县志》所载的北宋嘉祐三年(1058)还要早。

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载: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哀公为表对孔子的尊崇之意,将孔子所居之堂作“寿堂”,“后代因庙藏夫子平生衣冠琴车书于寿堂中”。

《孔氏祖庭广记》卷二亦载:“鲁哀公十七年立庙于旧宅,守陵庙百户”,此后遂有孔庙之称。

公元前195年冬十一月,汉高祖刘邦幸孔庙。“以太牢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开帝王祭祀孔子之始。应该说从鲁哀公立孔庙,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百余年间,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儒家思想已在孔子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并经过曾子、孟子及汉初儒生的进一步改造和发展,在政治上适应了封建大一统社会的思想需要。正因为这种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作为儒家思想奠基人的孔子也就理所当然地被推上了圣人的地位。

随着孔子地位的升高,祭祀孔子和倡导儒学也就越来越受到统治者们的重视。因而早在汉代,国家就倡导孔子的儒学之道,诏天下郡县各置孔庙和学宫,祭祀和学习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而无锡在汉时已设县,理应也该遵制设置孔庙和学宫,而不应在时隔千年后再营建县学以祭祀孔子和倡导儒学。

其实在王仁辅的《无锡县志》中我们也可获得一些信息,王仁辅在学校条的最后说:“然自兴学以来,邑之士子获荐于乡贡,登于春官者凡得若干,备录姓名于后,呜呼盛哉。”从所录的名单看,宋有102人在录,其中钱顗注明为“庆历丙戌贾牓”,蒋之奇注明为“嘉祐辛丑章牓”,而庆历丙戌为公元1046年,嘉祐辛丑为公元1057年,均早于张诜于嘉祐三年(1058)营建县学的时间,显然在北宋嘉祐三年(1058)以前已有了无锡县学,无锡县学的创始人不应是张诜。
 由于县学历来为国家诏定,因而无锡县学的形制、规模及功能和全国各地的县学基本都是一致的,东轴线为孔庙部分,主要建筑有戟门、大成殿、尊经阁、文昌阁、名宦、乡贤、忠孝亭和两庑等,功能主要是纪念和祭祀孔子;西轴线为学宫部分,主要建筑有状元坊、明伦堂、讲堂和两庑等,主要功能是教育和培养学子。从县学建筑的特点来看,不仅通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烘托了孔子的丰功伟绩及其儒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载体。这主要体现在儒学的中正、大同、大成思想和中庸之道等方面,因而其建筑虽经千年兴废,但基本轴线及其对称性都是不变的。

《无锡“八中”八二年高考与我》

82届李一龙

近年来,每次提起“高考”一词,我总不免油然而生地会想起一件心酸之事来。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有一年“高考”,一山村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女生,在赶往县城“高考”时,为了早一点赶到“高考”考场,她没有搭公交车前往,而是自以为是地、提前一天连夜翻山越岭而去。结果夜里突然下起暴风雨,接着又是山洪暴发。当她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赶到“高考”考场时,前三门功课早已考试结束。想着全家多年为她所化心血将付之东流,已无脸回见家中父母,一下子发了疯,流落去了很远的外乡。十几年后,她被人们发现并确认其真实身份时,她已是浑身污垢,仅作为一个光棍的泄欲工具被长年关在猪圈里。

虽然这种不幸的事只是极个别例外,但是有关高考的各种惊险故事却是普遍存在,人面不知何处去,高考依旧笑考生。

一年一度的2014年高考转眼又随时间匆匆而去,高考成绩再次揭晓,高校招生又即将拉开帷幕,提前录取、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以及征兵招工,一波接着一波、一茬接着一茬,志愿填错、平行征招、开后门找关系,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真是几家喜欢几家愁。

1982年高考,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六场高考。与上几次高考一样,82年高考仍有许多往届生或上山下乡的知青参加。也许当时高校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校在应考生中的录取比率仍维持在十里挑一的比率。无锡八中的1982年参加高考的有六个班,三个快班,三个普通班,三个快班考取本科者,每班约三个。那时本科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之分,只有“本科”、“大专”、“中专”之称。

当时,无锡有一所刚成立的“无锡职工大学”,它及时开设了许多无锡本地热门行业大专专业课程,如纺织大专专业课程,自动化大专专业课程以及环保大专专业课程等等。“无锡职工大学”后来曾一度被改称为“无锡大学”,不久,它又一度被改称为“江南大学”,最终它在兼并部级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后,合称现在的“江南大学”,那时我们有好多快班同学纷纷考入了这个“无锡职工大学”。

“八中”八二届快班部分学生以及其余普通班绝大多数学生,在大批往届生激烈竞争下、或在其他因素影响下,高考后,纷纷名落孙山,正如上几届那样,走向了无锡市劳动局安排的各工矿企事业的“招工”行列。那时社会上还没有“人才市场”一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人才市场”一词。“人才市场”的前身极可能为以前的市“劳动局”和市“人事局”,“劳动局” 往往负责安排当时本地初高中毕业生工作,而市“人事局”往往只负责分配大中院校毕业生工作。那时社会上,没有“毕业就是失业”一说,更没有现在似乎每年都有发生的高中生跳楼自杀故事。

八十年代中期,“发展是硬道理”、“落后要挨打”等理念很是盛行。于是所有制复杂的各式各样的工矿企业、独资合资企业纷纷运营而生,无锡又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各行各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百废待兴,用人单位很多。公共事业性国营单位,如公安税务、银行邮改、电力自来水等公司人才劳力更是紧缺,大集体小集体单位消化高中毕业生能力也很强。广大学生们不用走后门、不用请客送礼就可得到满意的就业安排,甚至连大批参加“顶替"的初中毕业生、以及闻风赶来的在读高中生都能“顶替”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高就业率啊,八中82届高中毕业生近乎10O%就业,在建校史中,这实属罕见。不光“八中”是这样,全市全省也这样,到底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显示其优越性。
据初步调查,八中自从1961年诞生首届高中毕业生后,往往是一半升学继续深造,一半上山下乡去苏北海边支援农业生产劳动。其中,“文革”老三届包括初中生大部分去了苏北五图河或淮海农场等地插队落户去了,就连七十年代中后期,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去了无锡附近太湖马山等地。

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特征;每一届又有每一届的特色。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八中”教师队伍有了整体提高,高校教育资源也有了充分增加,高等院校“扩招”政策已全面落实。当时无锡“八中”的高中毕业生早已摆脱了“招工”或去农村“插队落户”思维定势与心理准备,悄然全面转向全力冲刺名牌大学、立争“硕博连读”、参加“国外交流项目”或尽早去国外“洋插队”活动中去了。本科中,“一本”、“二本”和“三本”之分,也由此产生。此一时,非彼一时,九十年代里,高考后的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可以继续升学,成绩差一点的仍可进各类大中专院校就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大专级院校内,成人高等自学考试或各种社会办学机构更增设了“专升本”课程,对于新时代的高中毕业生,“招工”或“上山下乡”一词恍如隔世,也许这类词语早已远去,也早已久久淡出了人们的思维和记忆中了。

1982年“高考”是我人生旅途之一部分,它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其影响力震撼力永留心间。“高考”那天天气很热,我们的考场被设置在当时中山路上无锡第二十五中学内,即现在的无锡基督教教会内。那时不流行学生家长送考与接考,也没有特设警察来维持交通秩序,学生入考场后,瞬间静悄悄得很。至今我仍十分清晰地记得一些高考数学题目、物理题目、英语题目、政治题目以及当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先天下人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我报考的是“理科”,“理科”自1980年起要考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英语和生物。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后,“高考”不再使用这种模式,采用了“3+2”、“3+X”、“3+大综合”以及小“高考”四“C”一合格后再大“高考”等等。“3+大综合”即:考生不分文科理科,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组合成一份试卷,称大综合试卷。

“高考”是一次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试,也是一道人生要过的坎。诚然,以往的是非成败己渐渐远去,然而留下的却是一份从容、一份气度,留下的却更是一种超然、一种精神和一份美丽的回忆。

无锡“八中”八二届高中生,为无锡市二年制高中的最后一届学生。在短短二年时间内,学生们不但要学习好全部高中课程,还要考好毕业考试以及随后的“高考”。所以,高一下半学期一结束,我们立即上起高二数学來。什么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导数以及微积分纷纷向我们袭来,随后的寒假似乎也一样。那时也很有趣,所有学校各种教课书均由新华书店统一专门发放,凡提前上课者,一般都得不到相应教课书支持,就是开了学,相应配套教材尚不能及时发放。当时新华书店在中山路十分矮小,根本没有多余的或提前的中小学教课书出售,更没有什么参考资料。

我们提前上课也是如此,没有任何课本可读,所用教材教课书均是学校用油墨油印机一张张免费印发给我们的。那时,复习资料又少得可怜,只有极个别同学手里备有1963年出版的、1977年再版的17册《数理化自学丛书》。数学赵谓杰老师更是辛苦,他担任我们的数学老师与班主任,常常是早出夜归、汗流夹背,为我们讲课、批作业、还亲自刻钢板、亲自手握推筒油印机油印数学习题卷。有好多工作其实是学校后勤总务的事情,也许学校总务也很忙,有时对我们毕业班迎考复习工作配合不到位。于是赵谓杰老师常常忙得腰酸背痛、胃痛阵阵。赵老师是无锡“八中”优秀的人民教师,传说他父亲赵柏生为无锡中医院杰出创办人和名老中医,他哥哥是莫斯科大学的优秀留学生,姐姐传承家业做了知名医生。他自已1958年十八岁就当了无锡“六中”高中数学老师,1961来了“八中”。传说“文革”期间,赵老师和李大泽老师一起精心看护了当时“八中”副校长潘抱存等。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在首次无锡市数学竞赛中,“八中”学生囊括前六名。1978年,与同期好多中学无人考上大学相比,“八中”500多高中毕业生中,竟有十几人考取大学,并且无锡地区考入重点大学前十一名学生均为八中学生。赵老师等曾为这些“八中”的辉煌立下汗马功劳。

赵老师的辨证逻辑思维深深影响着他的许多学生。他常开导我们说:“事物可以用数学函数来表达,值域是由定义域所限制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获得的各种认识相当于“值域”,此“值域”如何又是受到我们认识事物时所处各种条件“定义域”所限制的。你们毕业后有空多研究一下辨证逻辑,有空去看看马克思的《数学手稿》等。”

那时我们学校没有师生食堂,没有中饭供应,教室里没有电风扇、没有饮水机,暑假冒着赤日炎炎上课简直是在练狱了。尽管如些,“八中”教学条件比起我在苏北时所见到的射阳临海“中五”高中仍好得太多了,并且学校高中收费仍只有8元,5元学费、3元代办费。据说从六十年代以来无锡“八中”,甚至全国一直是这个价,其实母校“八中”为了搞好我们的高考,常常倒贴许多许多。

八十年代初,一般职工最低月收入约为三十多元人民币,双职工家庭月收入往往可达六十元以上。对于家里一孩子高中半年8元学费的支出,许多家庭常常显得轻松自如,约占双职工家庭全月收入的12.5%左右。即使某家庭只有一位人员工作,8元费用也仅占家庭全月收入的四分之一,或约占全月收入的25%左右。

据最近网上传说,无锡某知名学校的高考考生,还没等高考成绩公布,竟然就跳楼自杀了。据说该考生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毕竟心态决定一切,我们怎又出了一起因“高考”引发的惨案呢?后来又传说该考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母亲一个月合计全收入也不过3000多元,然而现在每月各种辅导材料费以及各种生活学习远远超出3000元,据其遗书称,付补课费,英语800、数学800、语文800、物理800,共3200元,并且好多任课老师被传说在家教后以致上课时三心二意半心半意地面对广大学生。该考生不堪学习压力以及当前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解决方案。

如果当前高中一学期学杂费,按82年标准,占双职工家庭最低月收入的12.5%左右计算,那么当前某家庭最低月收入为3000元的,高中一学期的学杂费应收400元左右。而事实上,现在有的高中一学期早已是4000元,加上学生交通通讯等非校内费用,甚至传说有的“贵族化教育”已是4万元了。

以我家孩子为例,初中毕业时,光各种参考练习资料就是满满一床,三角一市斤,给收旧货的,还“回收利用”了好几百元。到了高中更是变本加厉,几乎每二三天就会领得一本价格十元二十元以上的各种参考练习资料。为了留作孩子高中拼搏纪念,我们一直没将它们变卖掉,至今孩子的书房里仍堆着十几捆他高中各种书籍和练习册等,每捆均有二三十市斤。我们一直没为孩子请“家教”,请了“家教”,其学习费用更是直线上升。

回首82年我们的高考,感叹万千。那时,社会上也没有“家教”一事,也没有现在所谓的“社会力量办学”,老师为学生们上课绝大多数是全心全意的。我们要深深感谢无锡无锡“八中”,我们要感谢辛勤的“八中”老师,是你们的全心全意地教学,让我们顺利地高中毕业并参与82年的高考。

无锡“八中”成立于1954年8月,今年更是它六十周年诞辰纪念年。“八”为“发”,民间极吉祥数字。“八”者如:“八卦”、“八德” 、“八股文”、 “八路军”、“八面威风”、以及“八仙过海”等。“八中”位于原无锡县学学宫内,“八中”的教学设施早已深深与孔庙大成殿、讲堂、明伦堂融为一体。甚至孔子学说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也早已潜移潜移默化地、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原“八中”的每一位老师与学生,“八中”人无愧于孔门弟子。

翻开尘封的历史,令人温馨幸福,久久不能忘怀;合上厚重的记载,又令人辛酸无奈,久久不能离去。用笔尖量着心路,一路走来,人这半辈子,也许都要历经浓墨重彩,也许都有过铭心刻骨曾经的“高考”。“高考”的功名利禄,不过是镜中花儿水中月,看淡了,看穿了,也就无关紧要了,不必在意走过的是深还是浅。所有历经的,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重拾“高考”的记忆,多年后也就点滴成墨变得更温馨清香了。

《与无锡“八中”干杯》

江山文学社 在水一一方

夜深人静,月色朦胧。了却了一天烦心事,端坐在电脑旁,随意做着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心中常常会涌出一种写意的感动。
  灯光下,我静静地回忆着过去的时光,安然于这般宁静月色中,淡泊于这番感动里。激情之余,升起一番使命,乘着这般情感,借着深夜之安静,悄悄地搜索了一下心灵每个角落,整理过后,情不自禁地又与那一个个小小思绪一一干起杯来。
  初一时,无锡“八中”已实行分班教学。分班时,因我的学籍名字仍在上一级11班内,所以我被“八中”教育革命组不小心遗忘,仅我一个人被继续留在中一(3)班内。
  物理是在初二开始学的,学物理,一开始就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年轻有为认真热情的胡瑛女老师。
  她教物理,十分注重学生的作业练习,课后常常布置一些习题或难度更大一点的思考题给我们做。如果有同学愿意做或有兴趣做,胡瑛老师会很开心,她往往会将这些同学和“快班”同学及时成立一个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下午至傍晚课余时间,讲解一些更深更难的题目来。尤其,在学过物理“浮力”一章后,除了在课堂上认真讲解各种例题外,她还把各种各样的题目,每天亲手抄在几块小黑板上,让大家带回去认真解题。
   浮力计算公式看似很简单,就是重量除以体积等于比重,但是有关浮力各种难题真是五花八门。
   简单题大多是从已知到求未知,从已知重量和体积,到求比重,或者已知其中二者,到求另外一者。
  复杂题可不一样了,那真是多得可怕,我们常越做越多,越做越广,越做越深。如,几千米深海海床所承受压力有多少;大海深处漂来一座浮出水面约十米高的冰山有多大有多重;世界著名阿基米德在浴室里顿悟的、三天内要算出国王王冠内金银铜含量各是多少等等大难题。
  一般地,如果在“开门办学”期间,“浮力”一章据说会很快一带而过。然而,“文革”结束后,人们恨不得把在“文革”时失去的时间尽量补回来,于是,上上下下学习气氛很浓,我们也和全国一样,胡瑛老师常带着我们紧跟祖国大好形势一步不分离。
  当时,我们对这些题目也很有热情,真可谓物理兴趣小组积极分子了,包括后来的求“功”、求“能”、求电阻、电压和电量类题目等等,一直是有题必做,有做必对,一做就做了近千道题,一做就做了几本信纸本。结果,初二的上下二学期的期中期末四次大考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并于初二学年结束时,荣获了无锡市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度无锡市优秀“三好”学生。
  也许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常谈论的“快乐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或“题海战术”吧。事实上,所学理论也是需要这样通过大量题目的练习,去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难题的。的确,梅花香往往来自苦寒来,如果学习不自主不快乐,只想60分过关,成绩往往只能是不及格。同样地,有人想获得并保持住满分,那么他也常常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的汗水,或者他已具有更高的水平。
  这类物理解题方式方法,现在看来,是一种以前接触不多的解题方法,很不同于小学算术题和几何代数题的解题方法。它必须先设立未来解题未知的分目标,接着根据已知,想尽各种办法去求出未知的分目标,最后按公式一代,求出最终答案来。这也是后来高中数学赵谓杰老师所常说的先建立“目标函数法”!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学做物理题目恰似在进一步学习汉语言文字文法。一道道难题的成功解答往往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相关判断以及相关推理作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样地,良好的汉语言文字文法功底,在思考与解决物理难题时,常常又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回无锡后,第一堂课所用“八中”语文课本至今仍保存得很好。那第一、二堂语文课所上内容,至今仍记得很清楚,那就是“八中”林建楠老师所讲解的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和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的语文基本功,也就是从那时起得到了更有效的培训。语文沈月芬老师找了好多优美成语词组让我们背诵;语文工宣队周玉珍老师,每周认真批改着我们“周记本”的写作;语文章枕禄老师仔细为我们讲解了各种汉语语句,如兼语式、连动式、多重复杂句,以及议论文类型和形式逻辑等等汉语语法知识。
  在苏北时,我们所学的“语文”几乎都是学习如何认识汉字,有时也学学如何写写“大批判”稿子。一、二年级时,语文叫“政治语文”。那时每课书字数也很少,二天上完一课书,第一天教完发音,第二天教完写字。我们一年级第一课、第二课和第三课内容至今我仍记得。那就是:毛主万席、中国共产党万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万万岁!
  我们那届小学生不学汉语拼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靠死记硬背,有时遇到一些近似“同音”字时,我们就用熟字注音。“用熟字注音”方法很普遍,甚至,这方法被好些人一直延用到当地高中读英语单词和读英语课文上去了。
  到了三、四年级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写作文,先是教教如何写写应用文类“借条收据”什么的,后来根据“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需要,索性就“跳级”大谈特谈如何写写“驳论类”、“演讲类”的“大批判”稿子了。如,狠批“克已复礼”、“生而知之”、“上智下愚”论等等。
  当时,这类文章我居然也能得个70分80分。这全得益于我善于“抄”,抄报纸,抄“梁效”,抄《红旗》杂志。
  母亲很爱看《红旗》杂志或《参考消息》。深受她影响,我至今仍对相关术语很敏感也一直很感兴趣。现在回想起来,仍深有感慨,如果当时那些书是“四书五经”的话,那么现在我也许将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红旗》杂志、《参考消息》或《上山下乡通讯》均为广大下放干部或公社主要干部内部学习资料,不对一般知青、下放户以及生产大队干部发放。有些熟人或大队干部要写总结发言,想参考一下相关理论,他们常常向母亲借阅。于是,母亲总是将《红旗》杂志等,按时间顺序,每年编排好装订成册,以备及时查阅。我父亲所订的大量《科学画报》、甚至部分民国时的《科学画报》,母亲也常常是这样做。
  《红旗》杂志和《参考消息》上面有生字又极少有插图,我平时不怎么多阅读,只有在老师布置写“学黄帅”、“要反潮流”等作文后,我才会认真去翻阅研读相关内容。平时看《科学画报》看得多,上面又有好多插图,时常把最美丽的彩色封面或封底撕下来,赠送给自己的好同学,引得众多同学们争相跟我交好友。父亲那些《科学画报》里的“飞碟”“永动机”学说、德国红外夜视镜、莫斯科红场“唐克车”大阅兵等等均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受母亲装订《红旗》和《科学画报》习惯的影响,我也学着整理起自己上百本小人书来,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列为特级一号,把《虎门销烟》列为战争一号,把上海知青生活的《青春火花》列为冷门一号。最终,索性将我的所有中小学课本,以及后来儿子小学课本也整理成册来。
  也许正因为我在小时候看的书较多,所读之书如:《雷锋传》、《向阳院里的故事》甚至《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等,所以后来在高中时,我已不再为现代白话文多化什么精力了,常把我主要精力化在了古文学习上。
  语文的基本语法知识,如,实词与虚词词性知识、句子主谓宾语复杂句知识以及情感读音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常被人们借用到英语学习中去。所以,良好的语文功底对学习英语又起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回无锡后,在“八中”我的英语有了突飞猛进提高。
  在苏北,英语往往要到高中才开始学,我几乎没学过汉语拼音,更没学过英语。在无锡,有的好的小学,往往在三年级时就开始教英语,学生升入初中后,认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早已不是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早已将英语课文读得朗朗上口,而我仍不能识全二十六个字母。有一次,那是在1977年8月的一天,在不能全部认识英语二十六字母的情况下,我父亲写了We、I、He、They、You 和Me让我突击学习。我从晚上吃好晚饭开始直到夜里十点钟,这几个英语单词就是一直没能学会。
  我母亲一点不懂英语和汉语拼音的,为了帮助我学英语,她先耐心地跟我父亲学,学会后马上来教我,如T读“脱”、D读“特”和M读“膜”等。
  经一个月的强化突击学习,26个英语字母我总算过了关。9月,“八中”开学时,我怀着激动与不安的心情跟着父亲来到早已在上课的11班门口,紧张地跨了进去。
  年青的班主任章金慧老师热情地迎接了我,顺势向同学们作了介绍后,便让我在第二排的一张空位子上坐下。下课后,她又把我拉进了她办公室作一番安慰鼓励,并给了我一本英语第一册,说是同学刚学过的,书不用还了,让我回家认认真真补习。
  此事说来也很巧,那时居然全中国全社会都在学英语。邓小平的再次复出后,全社会学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于是,全国各省各市不约而同地开始开设同一版本同一录音的“英语广播讲座”来。
  更巧的是,我家正好有台解放前的电子管收音机,这种收音机比半导体收音机功率大多了,可以轻松收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浙江、上海和山东人民电台等。他们的英语广播讲座又几乎是同一进程的,江苏的与浙江的仅相差一二课书,山东的与无锡市的也相差不了一二课书,他们讲座几乎也都是从英语二十六个字母开始,一周上一课书,每二天讲一次新课,每次新课讲二天,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
  由于我有了大功率收音机,并且各家电台似乎商量好的,上课时间互不重叠,所以我整个初一阶段可以早晨上学前听,中午吃饭时回家听,傍晚做好功课后继续听,真可谓脚踏三四条船了。
  大半年后,从上半学期期中期末英语考试的68分和78分,逐渐提升到下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的98分和96分。并且,在以后的各次英语考试中,成绩长期稳定在90分以上。
  很快,外面“英语广播讲座”的步伐迅速超过了学校的英语课程,到最后初三毕业时,外面“英语广播讲座”所开设的英语初级班三册和中级班三册已全部教完,所教英语水平几乎接近或相当高中生毕业水平。
  更有趣的是,我去报考省重点中学无锡第一中学文科班时,英语面试老师随手给了我一篇英语短文,说是让我到隔壁房间将它看一看,过一会准备回答提问。我接过一看,那短文恰好是英语广播讲座刚学不久的一篇较深课文,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
  父亲童年毕业于全英语教学的“圣芳济”教会学校(现上海时代中学),从我77年一开始学英语起,父亲常要求我要准确发音、要大声朗读、要流利、要有升降调,不许读破句、读病句。所以,那篇英语短文,我不一会儿就轻松地、很投入地、连续将它朗读了个二三遍。
  读完后迈步走向考厅时,面试老师们却都以很惊讶的目光注视着我,并说道,我根本不用再考了,只要我的总分进线,即可上他们“一中”文科班了。
  然而,总分却离进线少了三分,下面的高中阶段,只得又回亲爱的无锡第八中学就读了。
  如今再忆少年,我依旧会浮起老师们的音容笑貌,依旧能听到来自隔壁班级黑板上粉笔“吱吱”声。往事如一场宿醉,少年时在无锡“八中”的中学生活更是常醉而不能“醒”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学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往事,而每个往事里,都有着各自的精彩。我们笔尖所收拢的,也仅是岁月长河中那些细碎的浪花。如果这些岁月于我们或许是那醇香的美酒,那么我们愿携这细碎浪花的一缕弥久之香,与时间一起同行……
  干杯,朋友!就让那岁月成流水。
  把那往事,把那往事当作一场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装着昨天的伤悲。
  请与我举起杯,跟无锡“八中”干杯!

《江南无锡礼请孔儒归来》82届李一龙

目前,我国在国外已成功开设500多家孔儒孔子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友人,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然而,当大量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后,常不能找到相应的孔儒孔子学院继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除非到中国特定大学深造)。目前,除山东孔子故居外,江苏省内或江南地区,尚没有一所可以让国际友人进一步、方便而又快捷地学习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儒孔子学院。
  在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医”中,孔学儒学曾占有很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弘扬,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与发展。以无锡地区为例,各风景区均建有一些源自印度佛教文化的寺庙踪影,恰又以“灵山大佛”更是闻名于世。但是,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在明清时期,更备受推崇的无锡县学学宫及孔儒孔庙却日渐衰落,至今仍只能缩于一隅默默无闻。
  目前,不同信仰的国际国内友人来无锡地区后,他们均可以在无锡市内找到各自相应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如,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们,他们可以找到相应的无锡基督教堂和天主教教堂;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国际国内友人,他们可以去无锡各大雄宝殿寺和清真寺礼拜。甚至,相信传统中医的人们,在他们生病或想养生和保健时,也可去新建的无锡中医院就医就诊。唯有信奉孔学儒教的,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却没有对应的文化活动场所。无锡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在锡的国际国内友人比较多,在创建文明城市和文化兴省的过程中,尽早创立“无锡孔子学院”可以拓宽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新渠道。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而弘扬儒学文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鉴于此,有人建议:我们无锡不妨也开设一所象样的孔儒“孔子学院”,以此作为向国内外友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场所。孔儒“孔子学院”可以开设: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中国古代中医中药学、中华武术、中华美食等课程。这样,一方面对国内外友人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到这项文化传播中,从而将城市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
  在无锡县学原址建立孔儒“无锡孔子学院”,不妨作如下设想:
 

立争尽量恢复“无锡县学”原貌,让孔儒“无锡孔子学院”与已修复一新的明朝万历年间的“东林书院”比翼齐飞,尽早成为锡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财经管理方面,初期以民间捐助为主、政府财政补助或者孔子学院总部赞助为辅;或者以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成熟期由政府接管。
  在教师管理方面,儿童辅导教师,如:在无锡市“东林书院”内,已有民间“琅琅文化”少儿国学教师团队在传播中国文化。少儿部教师可吸收“琅琅文化”他们进孔儒“无锡孔子学院”任教。青少年辅导教师,据传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回课本。青少年辅导教师可吸收各高中、大学在职或退休语文老师任教。成人辅导教师,联合江南大学和无锡高等师范等优秀国学项目,成人班可以开设: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中国古代中医中药学、中华武术、中华美食等等课程。教师也可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一定资质的相关专业人员或相关退休人员担任。中华德孝网之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的运行模式不妨一试。

《无锡八中的母体"无锡县学"》无锡八中82届李一龙

无锡县学,亦称儒学或庙学,又名学宫。在无锡市区学前街睦亲坊巷内,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1058)。清雍正四年(1726)改称无锡金匮县学,民国后改为无锡县立中学,曾为我们无锡市第八中学校址。
  原无锡县学学宫范围很大,清咸丰十年(1860)明伦堂与其他县学古建筑均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中。现仅存讲堂、戟门、明伦堂三所建筑,均为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
  讲堂,即教室,三间六架;
  戟门,即大成门,原为孔庙正门,五间四架;
  明伦堂,即县学礼堂,三间九架;
  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为国内罕见的朱熹手迹。
  无锡县学历经宋、元、明和清,基础地址不变,尚保存了古代碑刻七十余块。古代碑刻其内容分为圣旨学规、教授题名、进士题名、乡贤词和学宫修建学田记等七类。
  年代最早的碑刻是,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的《无锡县重修县学记》。其中宋碑七通,元碑四通,都未经著录,弥足珍贵,大多数碑刻保存完好,为研究无锡地方历史和古代教育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有一块,原嵌置在明伦堂北墙西侧的、清礼部晓谕生员卧碑。此卧碑所刻为清顺治九年(1652)礼部颁刊于全国学宫的学规教条,共8项。旨在学生“上报国恩、下立人品”,以拥戴清王朝的统治。
  还有一块,明礼部钦依晓示生员卧碑。此卧碑所刻为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礼部颁刊于全国学校的学规教条,共12项。旨在学生“熏陶德性,以成贤人”。
  更有二块,现分立于“无锡碑刻陈列馆”大门两旁、二个高大“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此“下马碑”,原置立于学前街县学、孔庙两侧,东西各一。现暂置于陈列馆大门外,作为县学旧地的标志。“下马碑”的设立,始于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年)其时朝廷曾颁诏天下,凡学校孔庙庭所在,过者皆下马,以示对孔子的虔敬。
  1983年11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将“无锡县学旧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市政府己将明伦堂和讲堂辟建为无锡碑刻陈列馆。
  古代县学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科举教育与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这里更是旧时文人的发祥之地。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经考试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一种政治制度。在此制度下,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又主要出自中央与地方各级官府所设置的学校,所以学校既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蓝,也是旧时文人跻身官场,步入仕途的起点。也即孔子所说“学而优则仕”。
  县学的老师,明清两代叫“教谕”或“训导”,清代定“教谕”为“八品”,“训导”为从“八品”。
  教官除了管教学生以外,还以明人伦道德、厚风俗、崇尚礼乐、强调教化人民为职责。在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领域内,教官要为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观服务。
  明清时期,学宫往往更是与孔子像庙建在一起,就如,木匠行业拜鲁班神像那样。新学生一进学宫,往往首先选黄道吉日隆重参拜孔子像,然后,再拜老师等。
  县学学生,叫“生员”。学生分廪生、和府生(或郡生)以及增生。其中廪生等级最高,官府供给膳食,但名额有限。府生和增生是廪生名额之外增加的县学生。廪生名额如有空缺,府生和增生可依序添补。
  县学学生,需参加规定考试,即“岁试”与“科试”,考得第一等级、二等级、第三等级的学生,可算通过及格;第四、第五等级要被受罚;而第六等级的学生,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是正式科举考试的预备考,不合格者,无资格参加科学考试。(注“龙年、羊年、狗年、牛年的规定考试称为“岁试”;虎年、猴年、蛇年、猪年的考试称为“科试”。)
  中国古代科举有,“儒生”、“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之称呼,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童生”:明、清两代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童试,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在唐、宋时称州县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後,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有邑庠生和郡庠生,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是“童生”录取“入学”后所称的“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秀才”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秀才)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仅只有廪生才有资格被选为贡生。
  “举人”:“秀才”用现在目前的评判标准应该是高中毕业的人,而“举人”就应该是有“学位”毕业的人了,如本科、硕士、博士。
   “进士”:那就是国务院院士或经国家公务员考试而入选的国家公务员了。
  “秀才”、“举人”和“进士”这些称呼只是对明清两代学子们学识的称呼。要做官的话最低标准要进士,前30名的进士是可以看到皇帝的。一般三甲留在翰林院做个编修,正七品,但也有直接外放和在京师做其他工作的。30开外就直接外放做县令,也是正七品。等你被吏部注册了,那时候你就是官,也就有了官职。所以说秀才、举人和进士是封建社会给明清两代学子们的一种学位,或是一种荣誉与特权。
  秀才学位与特权,比举人差很多。他们的特权是:1、领取很少量的俸禄。2、免除个人的农业赋税和徭役。3、堂上见县级官吏不跪。县官也不可随意抓捕与用刑。4、可以当私塾先生。(不成文的规矩)。俗语道:“和尚的口,吃遍四方;媒婆的口,传遍四方;秀才的口,骂遍四方;”。所以,秀才可以依仗他们的这个特权公开骂自己看不惯的事情。
  举人除了有秀才的一些特权外,还有,1、中举后立刻发给较多的盘缠进京考会试。2、给三次机会会试,如果都没中,那么给一个小官做,和县令差不多,类似现在的正处级待遇。3、每月给较多的俸禄。4、见所有官都不跪。
  秀才中大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如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在明清时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他们在地方官吏面前所具有的特权,仅经常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中国是一著名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那灿烂文明。而中国古代县学学宫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又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文化、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据考证,现在世界上所广泛通行的文官制度,最初是受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启发,而逐渐发展成熟的。
  因此,笔者感到,无锡应尽早地来建立起无锡县学学宫博物馆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博物馆来,如同建立起无锡“东林书院”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993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缘起——《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 我们这一天

写的很棒,时刻提醒自己,做达尔文进化论中生物链的顶端~原文地址:缘起——《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作者:轻熟无敌我写过一段语录体文字,叫做《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还有个主标题,叫“字字带泪”。三十岁生日那天,我嫌麻烦没像往年那样在

纪念母亲大人逝世十周年 纪念毛泽东逝世39周年

5月5日是我母亲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怀念在天国里的母亲,在清明节前夕写一篇祭文纪念她,以寄托我们子孙的无限哀思......妈妈,您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妈妈,您的儿孙、儿媳孙媳及重孙们来看您啦,其

声明:《《无锡八中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第一草稿》2014-7-11 梅葆玖纪念文集》为网友旧戏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