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山川雄秀,甲于关塞”,这是古人对崆峒山的赞誉。史载崆峒山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处,黄帝亦曾问道于此山,所以道家尊称崆峒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秦皇、汉武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后历代墨客也多有题咏。
崆峒山:山名由来远久,空同、空桐、笄头山、鸡头山等,说法不一,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多洞穴,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崆峒山: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崆峒山的自然景观兼具北雄和南秀;加上众多的美丽传说和文化遗存,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平凉崆峒山因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据说玄鹤“丹顶皂身、白腹朱喙、翅如车轮”;又传说数千年来玄鹤仅出洞过3次;还有人说,玄鹤出洞,广成子就要收徒了。
招鹤堂(崆峒山):山上一处幽静的道观,漫步其中,柏香扑鼻,花香阵阵,在一片翠绿掩映之中,一棵傲然挺立的古柏直插云天,这便是崆峒山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孔雀柏。道长说,柏树前的这块“陨石”也有灵性。
莲花寺(崆峒山):在北台,旧志记作崆峒山五台寺之一。据碑记,初建于唐贞观年间。1985年修复面南大殿三楹,内供奉释迦摩尼佛,文殊、普贤菩萨以及十八罗汉。1990年由佛教协会主持,恢复面东三圣楼三层五间。
千手观音堂(崆峒山):唐代始建,1994年复修,供奉千手观音、大悲咒、八十四化。据《千手经》,观世音除双眼双手外,左右各二十手,手中各一眼,成四十手四十眼,每一手中又各二十五手二十五眼,成千手千眼。
凌空塔(崆峒山):崆峒山标志性建筑,位于中台法轮寺后,高32米,为无基座七级八角砖塔,塔顶生长有两棵百年松树,构成了“古塔托松”的奇绝景观。长期的风雨侵蚀使塔身出现多处裂缝,塔体向北倾斜1度16分。
法轮寺(崆峒山):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让仁智禅师在崆峒山上建造一所寺院,称为“明慧禅院”,仁智禅师因此被视为崆峒开山祖师。历朝历代,法轮寺都是崆峒山丛林道场大寺。
法轮寺(崆峒山):隆盛之极的法轮寺在唐武宗灭佛时亦曾遭劫,最大的一次劫难为明嘉靖二十年朝廷降旨崆峒道士主持,驱散僧众,掠夺寺产,自此山寺始衰,清朝、民国虽几度重振,均未再显辉煌,直到新中国成立。
地藏殿(崆峒山):地藏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深受世人敬仰。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地位相当于“代理佛”。
遇真宫(崆峒山):明代仿武当山格局修建,祀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1993年由崆峒山道教协会住持重修坐南殿三楹,祀无量祖师、太乙真人、妙乐救苦真人。道经曰,每年11月11日呼叫天尊圣名,受苦难者能解厄消难。
上天梯(崆峒山):始凿于唐贞观元年,历代都维修过,现在看到的是1994年彻底维修后的。石梯由378级台阶组成,倾斜度达70度,民间有一首诗形容上天梯的艰险:一寸仅一步,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
黄帝问道处(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山中有广成洞、广成丹穴、广成墓,山下有问道宫等遗迹。
十二元帅殿(崆峒山):崆峒山道教建筑中唯一的穿廊式建筑,门楣上的“东瞰五岳”四个大字是沈鹏所题,十二元帅就是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他们都是保佑平安的护法神。穿过殿,就是三教洞。
雷声峰(崆峒山):因雷雨时节雷声震撼而得名,是主峰马鬃山向南延伸的一条支脉,全长200米,最高处仅5米,宛如主峰的一条右臂,舒展而下,指向涛涛的前峡河水,古人形容雷声峰为“鱼脊,鳌背,鹤膝,蜂腰”。
皇城(崆峒山):又称太和宫、绝顶,海拔2038米,居高临下,威仪赫赫,是全山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观,唐代已有建筑,现存真武殿、玉皇殿、老君殿、三官殿、太白殿、祖师殿、药王殿等殿堂,多为明代遗构。
通天桥(崆峒山):去往通天桥的一路,树林茂密,游人不多,显得格外幽静,通天桥不是古迹,也不出奇,只是近年新修的一条悬拉铁索桥,但桥的另一头连着一个叫天台山的孤立小峰,小峰上竟然还藏着一座小道观。
混元顶(崆峒山):混元顶上建有城墙围住的香山寺和高大的混元楼,放眼望去,四周竟是梁峁沟壑,这里貌似前山丹霞地貌与后山黄土高坡的分水岭。“不太好看”或许是崆峒山不把最高的混元顶当成主峰的原因吧!
柳湖公园: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蔡挺知渭州(平凉)时凿湖引水,环湖遍植垂柳,建避暑阁于其中,故而得名;明代为韩王御花园;清代建柳湖书院,左宗棠驻节平凉,主持修复柳湖书院,并亲题“柳湖”匾额。
柳湖公园:公园内有坡地、平地和水域,湖呈葫芦形,分东西两域,水深2—3米。主泉口在湖西端南坡下,昼夜自流量约千吨,常年水温摄氏17度左右,寒冬不冻,故称“暖泉”。湖底遍布潜流泛涌,又有“百泉”之称。
明石牌坊(宝塔公园):延恩寺塔西面旧有真武庙一座,明嘉靖后期又于塔寺东侧建东岳大帝庙,临街山门巍峨,石阶重重,道旁又建高大重檐石牌坊一座,楣刻“东岳大帝行祠”,整碑气势宏伟,雕刻精美,引人驻足。
延恩寺塔(宝塔公园):其地原为延恩寺,明英宗时辟为正学书院,武宗时御敕重修宝塔,至世宗时建成,并在塔前建新塔寺。此塔形制为七级八角锥状楼阁式无基座砖塔,高33.5米,耸入云天,是进出平凉的显著标志。
清真北大寺:陇东地区影响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中国伊斯兰教陕西学派名寺。大殿顶的四个小亭和一个圆顶,既是中国传统五点式建筑艺术,又反映出伊斯兰新月建筑光照全球的浓郁特色,建筑布局中伊合壁,相映生辉。
龙泉滴珠(龙隐寺):龙隐寺位于平凉城西郊泾河、颉河交会处的龙尾山下,原名兴教寺,有梵刹、古迹多处。传说以前有条龙犯戒被压在龙尾山下,至今未能得救,所以伤心得老是流泪,便有了“龙泉滴珠”的景点。
唐肃宗殿(龙隐寺):唐“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曾下榻于此寺,翌年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人们把皇帝视为“真龙天子”,因而得名。
温师大盘鸡:312国道旁的“温师大盘鸡”颇有名气。大盘鸡是由新疆沙湾传遍全国的,主要原料都是鸡块和土豆,配上辅料辣椒、粉条等,加调料精心烹饪而成。虽说用料、做法差不多,但还是各有“秘方”,口味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