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拯救我们的地球
第一部分 第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逼近临界点
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山间小镇拉奎拉举行的8国集团(G8)峰会上,8国领导人同意,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出不超过2℃的水平——这是科学家认为的安全极限,为此8国到2050年之前会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0%。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论坛上正式采纳这样的目标。次日,在“主要经济体能源气候论坛”上,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这一观点再次获得了各国领导人的认同,与会17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0%。
2℃:自然界最后的安全阀(CAP)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们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气候变化的阴霾已悄然笼罩。20世纪80年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正视。但是,气候变化究竟达到哪种程度是危险的,气温升高多少将是自然界的临界值,并不是一个容易确定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温室气体咨询小组1990年报告指出,2℃可能是“一个上限,一旦超过可能招致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风险,其恶果将非线性增加。”德国联邦议会的研究委员会也试图确定可接受的范围,认为每10年气候变暖超过0.1℃将对森林生态系统非常危险,德国政府的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1995年发现,2℃应该是“可容忍的”气候变暖的上限。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定期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迄今为止发表了四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评估报告,是对此最权威的鉴定。基于1995年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欧盟的环境部长在1996年呼吁气候变暖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气温高2℃的范围内。近10年后,这一立场得到欧盟政府首脑的确认,智利、冰岛、挪威、瑞士,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进来,后两个集团的国家进一步主张,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生存,2℃都已经太多了。
图1-1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全球气温变化
在总结了13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的发现后,2007年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0.8℃,同时还在以每10年0.2℃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二氧化碳带来的0.6℃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0.3℃。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比尔?哈尔博士说,平均气温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到达这个临界点,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IPCC副主席马丁?帕里教授说:“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在1~2℃之间,很多人遭遇水资源短缺和洪灾的风险将增加。气温升高超过2℃,产生的影响将更巨大,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更为凶险的末日预言来自英国独立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他认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接近3℃,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ppm(体积浓度:百万分之一),海洋及热带雨林都将净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吸收二氧化碳,这将把全球平均气温推高6℃,海平面上升至少25米。那时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90%的物种将灭绝,人类数量可能减少80%。
IPCC第二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2℃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现在看来这已经“非常不可能”实现,报告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地表升温幅度在1?6℃~6?4℃。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负责人詹姆斯?汉森说,如果人类还想维持一个与文明发展、生物适应的环境相似的星球,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必须降低到350ppm左右。而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7ppm,并以每年2ppm的速度上升。帕乔里教授说:“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第一部分 第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值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地球表面那层薄薄的大气层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不知不觉之间,人类的生存和文明已危如累卵。
气候物理:地球“发烧”了
这一切的起源,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温室顶棚覆盖的玻璃和塑料薄膜,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同时把大量热量保留下来,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大气温室效应最早是法国数学家让?巴蒂斯特?傅立叶发现的,1824年,他在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里首次阐述了这一现象。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白天,阳光照到地球上,能量部分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47%左右被地表吸收;晚上,地表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宇宙散发热量,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层对于地球,就像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为它保存了一定的热量,正是这些热量使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繁衍成为可能。
没有大气层覆盖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看看地球的卫星月球就知道了。月球没有大气层,被太阳照射时温度会急剧升高,不受照射时温度则急剧下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很低,月表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则可降低到-183℃。地球当然没有月球这样极端了,香港天文台的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表平均温度将是-18℃。而目前,这颗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大约15℃的水平,正是拜温室效应所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既不吸收也不散发热辐射。那些给地球保温的所谓温室气体大约有10种,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水汽,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这也是地球上风云雨雪等各种气象活动的主要载体,但它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除此之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是6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200年,即使我们今天完全停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此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还将持续200年左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各类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再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则把植物作为食物,将植物组织的有机物消化掉,然后转化为动物组织;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埋压在泥土或水底下,在数万年压力及高温的作用下变成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并储存起大量的碳。与此同时,各类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会将生物的尸体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都会回到地球大气中。通过这些复杂的活动,二氧化碳不停地在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地圈和水圈中循环流动。
二氧化碳不仅是上述自然活动的载体和产物,它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人类耕作土地、砍伐森林和燃烧木材,都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在工业化以前的时期,这些活动的规模都不大,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大气的影响非常微小。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显著改变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工业革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致稳定在270~290ppm。但在1800年以后,现代工业和交通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和石油消耗快速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平衡被彻底打破,地球开始“发烧”了。
第一部分 第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3)
表1-12007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及WMO-GAW监测的全球温室气体趋势CO2(ppm)CH4(ppb)N2O(ppb)2007年全球浓度383?11789320?92007年浓度与1750年相比137%256%119%2006—2007年的绝对增加1?960?82006—2007年的相对增加0?50%0?34%0?25%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02?70?77注:工业化前数据分别为:CO2280ppm,CH4700ppb,N2O270ppb。
数据来源: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在这34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到200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79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自然变化的范围。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土地利用的变化。过去50年以来,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都出现了显著的变暖,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吨,和1800年相比增加了30%。这些气体在地球大气层制造出一个隐形的温室,热量被封闭在大气层内,造成地球温度上升。
报告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ppm,增长趋势令人担忧。
图1-2工业革命前到2015年CO2体积分数和浓度的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报告和世界气象组织数据。
在这一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进一步变暖。报告估计,未来2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约0.4℃;即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仍会升温约0.2℃。科学家相信,地球的平均气温将在未来100年内骤升1.4℃~5.8℃。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科学家们提到了2.5亿年前西伯利亚的一系列火山爆发,当时的火山爆发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上升了6℃,最终导致地球上95%的生物死亡。
冰川和永久冻土带的融化
全球变暖立竿见影的后果之一,就是冰川融化。南极和北极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她们都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过去50年内,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2.5℃,冰层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最近几十年,已经先后有9个冰架融化坍塌。2002年3月,位于南极洲最北部的巨型冰架拉森B崩塌瓦解。它的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估计重量达到50亿吨,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踪影,化成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飘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比前半个世纪冰川的总和还要多,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拉森B的警报拉响之后,科学家迅速把担忧的目光投向了第10个岌岌可危的“大家伙”威尔金斯。2008年3月,威尔金斯冰架上一块面积400平方公里大的冰川断裂入海,2009年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现,连接威尔金斯冰架和南极洲夏科岛冰桥的最后一段已经出现了坍塌,科学家预计,威尔金斯还将失去3370平方公里的冰层,面积相当于两个卢森堡。
与此同时,类似的一幕也在地球另一侧的北极上演。随着全球变暖化加剧,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千年厚冰正在以每10年8%~10%的速度消失,一些极地区域每年的海冰季节已缩减至三星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比2004—2008年的观测数据后发现,极地的冰盖不只越来越少,更越来越薄。虽然一些冻结超过两年以上的冰盖比较难以融化,但数量已经少之又少。科学家们估计,最快到2030年北极就会迎来一个“无冰之夏”。绿色和平组织“极地曙光号”科学考察船队在格陵兰岛的现场勘察发现,距离北冰洋27公里的冰川上,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布满裂缝,有些裂缝宽近500米,融化的冰水已经形成一条大河,河流流量约每秒50立方米,这种速度填满一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只需不到一分钟。
第一部分 第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4)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快。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通过4年的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冰川融化使青藏高原的雪线迅速上升,最大上升距离达350米。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许多冰川湖蓄水量高达一亿立方米,如果溃决,洪水可能会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席卷而下,对当地居民构成巨大威胁。
另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却同样严重的威胁,是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俄罗斯大部分永久冻土带正在消退,并在向西伯利亚西北部和欧洲北部扩散。到21世纪末,格陵兰岛南部海岸、美国阿拉斯加州布鲁克斯以南地区和加拿大北极圈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将融化,中国的永久冻土带面积也有可能减少一半。这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正在计划中的“中俄石油管道”的设计,就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在稳定性上的影响,而青藏铁路的设计和建设,通过运用冷却技术,已经把温度上升2.6℃后的各种可能影响综合考虑在内了。
气候失调:极端天气事件
在参与大气与地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转换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规模之大超乎我们想象。1克水从0℃上升到100℃需要吸收100卡能量,1克100℃的水变成100℃汽需要吸收539卡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又会凝结成雨雪落到地面上,同时释放出同样数量的能量。2005年摧毁了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它的破坏力就来自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低碳革命开始了第
一
章如果地表特别是大洋表面温度维持平衡,大气与地表水循环也可以维持基本平衡,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及其所携带的总能量也会基本不变,基于水汽的能量转换所引起的天气波动,无论是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也会总体维持平衡。这样,天气变化就会显得相对和缓,可以预期。
00但全球变暖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更剧烈、更富戏剧性。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全球变暖,引起水分蒸发增加,因而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因为水分蒸发增加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给大气增加了额外的能量,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水汽蒸发量会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增加,20℃时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可容纳23克水蒸气,温度上升1℃,可容纳的水蒸气质量会增加6?4%;上升2℃,水蒸气质量会增加13?1%;上升3℃,水蒸气质量会增加20?1%。大气中增加的这些水汽总量,等于增加了同等规模的能量质量,这会给天气系统乃至气候变化带来多大的扰动也就不难想象了。
这些累积起来的能量,肯定会不断释放出来,以其巨大的规模在其辐射范围内演变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2004年1月,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在《科学》杂志的特约社论中警告说:“气候变化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的威胁还要严重。”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后果,就是由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累积起来的大范围的气候失调和疫病蔓延。下面这个简单的不完全统计表,证明金爵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表1-2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情况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20世纪60年代撒哈拉牧区持续六年干旱粮食牧草极度缺乏,牲畜大量宰杀,饥饿致死超过150万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传染性疟疾死亡10万多人1998年7月沙嗨玛噔峡谷的冰川湖突发洪水超过100人死亡,当地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98年米奇飓风席卷洪都拉斯贫困人口增加了8%,低收入家庭失去了15%~20%的生产资本,重建前景暗淡续表
第一部分 第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5)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1998年孟加拉国洪灾2/3国土淹没,1000人罹难,3000万人无家可归2001—2002年马拉维连年旱涝500~1000人死亡,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2002年8月塔吉沙可达拉峡谷冰川湖突发洪水至少23人死亡2004—2005年尼日尔干旱与粮食匮乏25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56个区面临粮食安全2005年8月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1500人死亡,78万人流离失所,破坏房屋20万所,该市基本瘫痪2005年中国发生13次严重的沙尘暴水土逐渐减少,沙漠化加剧2008年初中国南方十省市爆发冰冻雨雪天气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人关于极端天气事件最新最强烈的记忆,或许莫过于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雨雪冰冻灾害了。在春节将至的寒冬季节,一场史上罕见的寒潮突然袭来,让整个南中国猝不及防,一时间,高速公路冰封、电网被冻雨和冰挂压塌、城市断电停热、上亿的春运人潮滞留在南方几个主要车站附近,南方几个省的日常生活和运作几乎都被冻住了。由于冰灾导致电网崩溃,湖南省郴州市全城居民更是在黑暗和寒冷中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几天。冰雪灾害还使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京珠高速被迫关闭,这不但冻结了南中国的公路物流,也阻断了大批民工的回乡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上火”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其烈度、频度和广度每天都在刷新历史纪录,让过去那些相对稳定的气候变迁显得平淡失色。印度和南欧创纪录的热浪,斯里兰卡和中国的严重水灾,希腊、澳洲与美国加州恐怖的森林和草原大火,美国频频发生的龙卷风,中国和非洲持续多年的大面积干旱,各地越来越多的暖冬天气,每个事件前面都被媒体加上了“史无前例”这样的定语。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09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气候化学: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混沌学中,“蝴蝶效应”是解释复杂现象的一个经典模型。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彼此相互含摄勾连和相互映射渗透的,其间的因果关系往往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各种因素往往会自我增强并相互强化,因此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往往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对于“蝴蝶效应”,也许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一个中国化的表述方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时代的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大事件,让这个巨型事件的剧情变得错综复杂的,正是推动全球变暖的各个因素的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作用。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最明显的几个例子。
在永久冻土地带里封存着大量远古时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这里包含了7500亿~9500亿吨的有机碳,而目前大气中的有机碳大概有7500亿吨。永久冻土地带的大范围融化会将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碳浓度急剧上升。无论是在西伯利亚还是在青藏高原,这种恐怖的进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启动了。克里斯?艾伯特:《气候变化:真正的安全威胁》,《中外对话》,2006年6月23日。
在青藏高原至关重要的三江源地区,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恐怖的长期后果。坚硬致密的永久冻土层对于地表水就像岩石圈一样起着保护作用,从而维持了地表的水量平衡,永久冻土层融化会使地表水失去依托渗漏到地下,不但直接影响发源于此的江河径流,也使当地的地表一步步沙漠化。文成公主入藏时还碧波万顷、水草丰美的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今天已经基本干涸见底;长江源头的青海当曲和玛曲,当地的草原也已经大片沙化。这反过来又会加速当地冻土层的消融,和锁在冻土下面的甲烷向大气层的碳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第一部分 第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6)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启动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的非线性进程。南极洲50%的海岸都是冰架,一旦冰架倒塌,南极大陆融化的冰就会失去冰架的阻挡,一步步滑进海洋,引起海水上涨。地球上80%来自太阳的光和热都是通过冰雪反射回太空的,冰架冰川减少也会使星体反照率降低,让地球越来越热,目前南极洲的普遍温度已经达到了1800年以来的最高点。北极冰川的融化动因则是同中有异,在北极地区60米深的冰川水分中盐分含量较高,表示来自大西洋温暖的海洋环流正在加速冰川底层的融化,这将使冰川的倒塌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格陵兰,冰川倒塌裂开的地方等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内陆地区的冰块被北大西洋温暖洋流融化。冰川融化不但将使北极熊面临无妄之灾,同时也将使全球渔业走向崩溃,进一步危及人类的生存。
另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能来自那些千百万年来一直沉睡在冰层底下的不速之客。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海洋与海岸学助理教授凯?贝德勒的研究小组在对5个10万年~800万年的冰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被称为“基因冰棒”的冰芯中包含的远古细菌仍具有活性,一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细菌此前并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南极“冰棺”中沉睡了10多万年的细菌最终在实验室苏醒过来,并已开始再次生长。由于冰川融化从地下的黑暗世界里苏醒过来的这些未知生物,究竟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致命病毒?现在谁都无法判定。
全球变暖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人类从此就迈进了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蝴蝶效应”时代。我们也许还有数年的机会去挽狂澜于既倒,也许已经无法回头,只能去努力减缓和适应这个狂暴难测的新世界了。
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冰川和冻土地带的冰雪消融,带来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冰雪覆盖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的居民固然会首当其冲,由此带来的洪水泛滥,也会给从这些地方发源的江河下游地区的居民带来直接威胁,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岛国居民,他们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在海平面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一点点失去。
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导致的水体增加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温度升高造成水体膨胀,进一步抬高了海平面。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20世纪以来,摩天大楼建设、地下水超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造成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绝对上升两相叠加,使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更加突出。
除了少数内陆国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带来冲击,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无一能够幸免。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沿海地区是全球经济的精华地带,美国的沿海城市容纳了全国70%的人口,是全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国防等的重地。中国沿海11个省市,面积不到全国的1/8,人口却占了全国的41%,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和超过60%的工农业产值,位于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广州、香港、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珠海、宁波、厦门等大城市及其开发区,都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经济中心。而远离大海的苏州的“东方威尼斯”之梦,也将在海平面节节升高的过程中不再遥不可及了。
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岛国,这个趋势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是意味着灭国之痛。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一直以美丽的环礁和沙滩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让马尔代夫变成印度洋版的阿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因此号称“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很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沉入海里,30多万马尔代夫人将失去立足之地,举国沦为气候难民。马尔代夫国家旅游局近年在全球的营销广告语是:“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调侃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第一部分 第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7)
因为气候变化而岌岌可危的岛国并非只有一个马尔代夫。菲律宾、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区的群岛国家,大多也处境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岛屿可能将从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慢慢变成海洋鱼类的乐园。自从复活节岛的远古文明社会崩溃以来,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些社会在气候变化侵袭面前慢慢走向崩溃的脚步声。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言辞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并恐怕将对地球造成无可逆转的影响,各国政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对抗全球变暖。在列举了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后,报告向公众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呼吁:“不是吓唬你们,我们已处于临界点。”
气候威胁:贫者更贫
气候变化对人类最快的和可预见的严峻威胁,就是加剧了饥荒和水资源的供应,而受冲击最大的则是最贫困的人群。气候变化不仅仅是贫困人口的额外负担,更会削弱他们对抗贫穷的能力,致使穷者更穷。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在对大约100个国家进行调研后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贫困人群,如不及时行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抵消所有贫穷国家过去50年扶贫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气候变化每年令15万人丧生,其中半数在亚洲。到2015年,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有可能危害到3.75亿人,到2050年,每年会有2亿人因为饥饿、环境破坏和土地减少而迁移。到2020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下跌15%,非洲将为此每年损失20亿美元。加德满都和拉巴斯等城市历史上一直依赖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冰川供给水源,由于气候变化也将面临水荒,这样的城市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三成。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新西兰负责人巴里?科茨告诫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穷国50年的发展成就就会永久性地丧失。”
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重叠,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的人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全国贫困县总人口的81%,中国赤贫人口有95%生活在内地生态脆弱地区。这组冷冰冰的数据突出表明了这些地区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都极度脆弱的处境。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退缩、干旱加重、森林植被萎缩、水土流失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灾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地区居民受气候变化恶果影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2009年6月。
这对中国的减贫努力,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衡量贫富的基本标准是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可持续因素的支撑,刚刚从贫困泥潭里爬出来的人群很快又会重新跌入其中,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将成为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最顽强的一个敌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表示,从中国近30年的减贫实践来看,减少传统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则最复杂、最困难。因为气候贫困不易识别、难以统计,加大了消除气候贫困的难度。
2℃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2007/2008年度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开篇,引述小马丁?路德?金在《我们向何处去:混乱还是大同》的话敦促世人立即行动起来:“人类进步既不是自动发生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我们可能绝望地呼唤时间停下她的脚步,可是对每一次恳求,时间都置若罔闻,并且继续急速前进。在众多文明的森森白骨和杂乱遗迹上面书写着这样令人悲哀的文字:太迟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而这一次,太迟的代价可能将是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第一部分 第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8)
第二节碳基能源走向终结
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2006年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87.9%,中国更高达93.8%。像化石一样,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形成的,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因此也被称为化石能源或碳基能源。200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同时大部分碳基能源将在21世纪内被开采殆尽。如何改变以碳基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动力来源的状况,成了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碳基能源与人类文明史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最早是从火开始的。火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野火。从现有资料看,人类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的50~6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最早是燃烧树枝杂草来煮食和取暖,后来人们开始用草饲养牲畜,利用畜力和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远古直至中世纪,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车而已。在如此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柴薪占据着第一代主体能源的位置。那时的用火还谈不上污染,而是一种贴近自然的原始文明,充满诗意的袅袅炊烟。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蒸汽机车、轮船相继出现推动交通运输业出现巨大的进步。到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由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电能。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煤炭显得日益重要。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时煤炭是工业的血液,然而,繁重的运输、笨重的锅炉、恼人的振动和飞扬的煤渣让它终于在20世纪初被石油所替代。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的标志,是埃德温?德雷克1859年8月29日在宾夕法尼亚州泰斯维尔小镇打出了一口深21.69米的油井,这口井被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过俄国人却认为,谢苗诺夫1848年在里海阿普歇伦半岛开凿的油井才是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管这顶第一的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他们都对开启石油时代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德雷克的成就更快地转化为了大规模产业,谢苗诺夫则最早使用了井架钻井技术,更在1861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炼油厂。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绝大多数车辆的主燃料,而航空时代的开启更让石油地位陡升。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随着全球人口急剧膨胀,人类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整个工业就是靠碳基能源支持的。煤炭、石油均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储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能源将在几十年至二百年内逐渐耗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氢能等新兴和可再生能源陆续被开发出来,开始部分代替碳基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新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望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部分 第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9)
碳基能源灾害:酸雨、褐云和灰霾
碳基能源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除了温室效应外,还有各种污染,包括酸雨、褐云和灰霾等重要的副产品。
煤炭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它的学术名称是酸性沉降,除了酸雨这种湿沉降外,还有一种叫干沉降。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均以PH值小于5.0作为酸雨的标准。中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有三大酸雨重灾区,近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其中,华中酸雨区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排名第二的是西南酸雨区。第三大酸雨重灾区是华东沿海酸雨区。
“印度洋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正是它揭开了褐云研究的序幕。大气褐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褐云中的灰尘和煤烟颗粒可以吸收阳光、加热空气,褐云中的臭氧会加重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孟买、德黑兰、曼谷、开罗等13个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煤灰水平是所有人造微粒总量的10%。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中国东部沿海大都市,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这不是雾,在城市中,我们肉眼所及的朦胧,十之八九都是灰霾。造成灰霾天气的正是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褐色云团,不过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有着细微的差别:一次灰霾天气,可能以城市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区域;而成片的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灰霾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心情,还有大家的呼吸系统。人们柔软娇嫩的肺,今天已经变成了城市灰霾的吸尘器,钟南山院士说,广东地区四十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如今都是“一颗红心,两叶黑肺”。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老三样,真正的杀手其实在这份名单之外,它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所谓微小颗粒物(PM2.5)。微小颗粒物的致肺癌率猛于尼古丁,因为它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浓度上升到每立方米20微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死亡,它导致的经济损失,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贺莉丹、江家岱:《灰霾之下人人都是“吸尘器”》,《新民周刊》,2009年5月1日。
碳基能源时代的尾声
除了严重的污染之外,碳基能源的不可持续性还在于它越来越昂贵的价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
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一波三折。在1月22日创出86.6美元/桶的调整低点后一路上涨,至7月2日欧佩克油价创下每桶140.73美元的历史高位,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曾创出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为每桶34.49美元。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2009年7月1日,油价又一路反弹到每桶69.83美元。
历史上,油价几次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甚至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国际油价比危机前大约增长了2倍,达到48.92美元/桶。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1974年全球进入高通胀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达到了13.95%,日本更高达23.95%,发展中经济体的物价水平也达到了15.76%。2008年上半年,因油价上涨,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第一部分 第1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0)
油价过山车背后,是公众挥之不去的普遍焦躁情绪,而最大的阴影,则是我们今天高度依赖的碳基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全世界虽有上万个产油田,其中日产量超过10万桶的大油田仅有116个,这些油田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但这些油田绝大部分已生产25年以上,其中很多已经显现颓势。国际能源机构调查了排名前400位的油藏,发现最大的麻烦是世界几个最大的油田都面临产量递减问题。
2008年,墨西哥宣布坎塔雷尔油田在2007年产量基础上减产25%,每天差不多要少生产41.6万桶石油。由于它的减产,墨西哥2008年第一季度的净出口石油减少了9%。俄罗斯也响起了警报,自从2007年10月,石油产量已下降约2%,而且没有显示出能够恢复的迹象。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占全球产量的7%。尽管沙特官方表示该油田未来几年仍可以满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以维持在500万桶,但加瓦尔油田压力全靠强化注水来维持,产量的快速下滑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填补这些缺口,必须依靠众多新油田的投产。尽管花在勘探开发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最近30年的新储量发现率却在稳步下滑。最近一次新发现储量超过在产油田产量的,还是80年代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不过开采该油田的成本最少需要1350亿美元,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出油。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世界液体燃料需求预计将达到每天1.176亿桶,而从沥青砂、页岩和生物燃料中合成的非常规石油,每天可以提供1050万桶,但大部分需求的1.071亿桶还得靠常规石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们已经达到石油峰值,世界石油产量将不会超过每天8500万桶。尽管有人寄望于未开发的非常规储备,例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丰富的沥青砂资源,北极圈丰富的油气储藏随着全球变暖也会适于开采,可惜时间不在人类这一边。为了不突破2℃这个大限,全球排放必须在未来5~10年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这迫使各国必须在21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系统的零碳化转型。埃德?克鲁克:《石油峰值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外对话》,2009年8月17日。
事实上,壳牌、BP、埃克森美孚这三巨头的液烃产率已经分别在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达到了最高值。可持续性组织的约翰?艾尔金顿和加里?肯德尔认为,对全球石油工业而言,2008年有可能是巅峰之年。由于运输问题的制约,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石油供给缺乏可靠性和廉价性的时代,石油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衰退期。约翰?艾金顿、加里?肯德尔:《石油的未来》,《中外对话》,2009年11月10日。在《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一书中,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前经济学家杰夫?鲁宾也断言,我们正走向能源稀缺时代。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生产峰值是否将在2015年或2020年到来,而是向市场供应新的石油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与过去一个半世纪相比,如今新发现的油田要么更小,要么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或者两者兼具,在这些地方生产原油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把石油从这些更偏远的地方运出来成本也更高昂。
鲁宾指出,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次飙升。从长远来看,不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油耗会飙升,中东产油大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使它们自身的石油消费水平接近西方。2008年在周期顶部油价曾上探每桶150美元,下一个周期油价可能达到200美元,再下一个周期可能还要高。2009年3月,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到11月已经到70美元,在此期间经济只是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而已。
能源战争:油国三硬汉和伊拉克泥潭
碳基能源是当代社会的基础动力,也是每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如何确保其稳定供给,就成了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主题。
7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产油国第一次运用油价这个非常规武器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袭击。从那以后,石油不但成了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商品,也成了各国首都很多政治和军事决定的主要背景因素,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和油价的走势之间,往往也有很深的牵连。
第一部分 第1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1)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旺盛需求的刺激和投机商的借题发挥之下,国际油价在21世纪初开始直线上涨,并突破了每桶150美元大关。油价飙涨让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喜不自胜,滚滚流入的石油美元充实了它们的国库,也强化了一些国家民粹强人的统治地位,而它们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则每每成为电视新闻的头条。
20世纪前10年,最著名的油国硬汉,则非俄罗斯的普京、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伊朗的内贾德莫属。在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政治成功的秘密就是用石油美元来取悦穷人,普京、查韦斯和内贾德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国内的高支持率(2008年内贾德暂时除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强硬立场,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是石油和天然气。
查韦斯近年来在国际上倾力打造“反美斗士”的形象。2006年3月,委内瑞拉要求在该国开采石油的外国公司上交更大的利润份额,2007年,委内瑞拉宣布将4个重油项目国有化,本国资本至少要占60%,2008年初一度威胁要终止向美国供油。普京尤其擅打能源牌,他一再强调,坚持由国家控制战略资源更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对恢复俄罗斯国内经济及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尤为重要。普京确立国内强势地位的关键一步棋,就是对全国第二大的私营石油企业、最具有叛逆倾向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进行整肃。
伊拉克战争更是能源问题影响国际格局的极端反映。这场在“9?11”后由布什政府以反恐名义绕过联合国决议单边发起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缘政治和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考虑。多年过去了,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综合起来的战略全局看,至今仍然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已经元气大伤。在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生命代价之后,油瘾大发的美国在控制和影响产油国局势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张国庆:《伊拉克战争与能源问题:美国面对的两个战场》,《北京青年报》,2007年1月12日。
接替布什政府收拾伊拉克残局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心摆脱石油对美国的控制。他的自我期许是:“我将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我们国家的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们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出口国的胁迫和宰割。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返回家园。”从竞选开始奥巴马就抛出了新能源计划,将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电网改造,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
如果美国能够借此走出石油困局,也许将意味着人类低碳能源时代的到来。虽然碳基能源时代还没有真正结束,甚至还会苟延残喘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低碳新能源时代的气息,已经开始扑面而来。
第三节哥本哈根的意义
石油等碳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血液,至今仍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的转换,意味着给整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换血,肯定是个长期的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化,留给人们采用行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近年来,尽管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尽管各国政府普遍朝着赞成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向前进,特别是美国政策风向在2009年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在科学家的眼里,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事件,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目前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必须凝聚全球共识、采取协调行动去一致应对,才有望成功。但任何全球协同都是国际政治命题和国家战略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政党和产业集团,在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各个领域,利益角逐和博弈无处不在。从唤起关注到形成共识,是一段遥远的路程。而从共识到行动,最终推动结果的改变,则是更为长远的一段路程。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将决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和力度,很多气候活动家把它看成是达成全球共识并展开协调行动守住2℃关口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一部分 第1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2)
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早始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1990年发表的《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
1992年5月22日,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150多个国家通过了UNFCCC,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截至2009年8月,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UNFCCC。UNFCCC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常设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UNFCCC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其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这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方案。UNFCCC敦促人们转变发展观念,并逐步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作出调整,促使人们增加对共同利益的考虑。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业、土地利用、森林等重要基础经济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它也促进了全球气候问题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UNFCCC所有缔约方都有义务编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汇的清单。它们同时承诺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中考虑到气候变化。它们还必须促进可持续管理、节能、增强温室气体汇的功能,包括森林和其他所有陆地、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中现存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70%~80%是由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造成的,而且它们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可能在必要期限内使排放量达到目标甚至开始下降。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仍在不断上升。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及其履行程序,UNFCCC的规定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
UNFCCC指定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它的临时资金机制,并在1996年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同GEF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1998年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委任GEF为其永久资金机制机构,每四年进行一次评审。资金机制向缔约方大会负责,后者决定气候变化政策、规划的优先领域和获取资助的标准,因此缔约方大会定期向资金机制提供政策指导。
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其中,1997年在京都、2000年在海牙、2002年在新德里、2003在米兰、2007年在巴厘岛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几次缔约方大会,是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尤其是京都、巴厘岛和哥本哈根这三站,更是决定了这份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架构。
《京都议定书》的得与失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此前,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第2次缔约方大会,为京都谈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通过了里程碑式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在跨国范围内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额度,它和市场交易机制的结合,成为《京都议定书》革命性的制度创新,开启了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时代。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作为UNFCCC的补充协议正式生效。
第一部分 第1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3)
《京都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附件一国家在第一阶段(2008—2012年)须各自承担一定的减排承诺: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欧盟15国减少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各减排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同时,议定书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1%。邹骥:《京都义言书生效:国际气候进程就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05年2月16日。
非附件一国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人均排放和总排放量激增的阶段,尽管现阶段作出某种明确的量化承诺较为困难,但也应该循序渐进,做出与各减排阶段相适应的努力。这是全球统一碳市场建立的重要条件。
为了降低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成本,同时把非附件一国家也吸引到减排行动中来,《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补充性的市场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IET是附件一国家之间针对配额排放单位(AAUs)的交易,各国可以将分配到的AAUs指标根据自身排放情况买入或卖出。JI主要是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减排单位(ERUs)交易,各国通过技术改造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实现的减排量,超出自己承担的减排限额的部分,可以进行交易。CDM与JI类似,只是交易双方换成了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可以通过向非附件一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或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s)。京都三机制把温室气体减排量成功变成可以交易的商品,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附件一国家及其企业,可以通过买入减排指标来缓解减排约束,或者降低自己的减排成本,这实际上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的CDM项目交易,作为一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转移的渠道,也在日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无疑是人类社会迎接全球变暖挑战的重大进展。但这个重大进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这使它的历史效果大打折扣。
最大的缺憾,是美国的退出。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排放国家,排放总量占全球的1/4,人均排放量20吨/年左右,是英国人均排放量的2倍,中国的4倍和莫桑比克的20多倍。《京都议定书》谈判之际,正值克林顿总统执政后期,在戈尔副总统等的推动下,尽管国会态度消极,美国政府仍然积极参与了京都谈判,不过,克林顿还没来得及将议定书提交给国会审议就已经到任了。随后上台的共和党总统布什全盘推翻了前任达成的协议,表面的理由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美国的减排没有意义,真实的理由则是其最大的支持者能源企业不愿受到减排责任的束缚。美国的退出,在京都精心设计的减排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几乎要了《京都议定书》半条命。牛仔布什消极抵制之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铁杆盟友也借势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其阶段限制。目前,议定书只规定了第一阶段(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2012年之后的目标还悬在半空,“后京都时代”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减排框架将走向何方等根本问题,都还是一个谜。这也是迄今历次气候谈判的核心课题,由于涉及各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各国围绕2012年后的博弈也就分外激烈。
气候明星:斯特恩与戈尔
在动员世界舆论关注气候变化方面,尼古拉斯?斯特恩和阿尔?戈尔是两把最嘹亮的号角,真正唤醒了公众的气候意识,并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两位表情严肃、语调平和、讲话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学者型政治人物,在全球气候领域却具有摇滚巨星般的影响力。
第一部分 第1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4)
斯特恩是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2005年7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要求斯特恩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分析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代价,以及减排的花费和收益。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斯特恩主持完成的600页评估报告《斯特恩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斯特恩报告》。报告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爆炸性的反响。
一开篇,报告就用克制和冷静的语言写到: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元素,包括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世界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荒、缺水和沿海洪水的威胁。“科学证据现在不容置疑: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
在和IPCC的专家们沟通后,斯特恩相信,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稳定在450~550ppm碳当量,气候变化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当前的水平是430ppm,同时每年还在上升2ppm。因此,要实现稳定,最终必须把每年排放量降低到现有水平的80%以内。在经过计算之后,斯特恩给出的经济学结论很简单: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益处远远超过不采取行动的经济代价。“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把水平稳定在500到550个碳当量,每年的代价大概是全球GDP的1%。”斯特恩写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的5%,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的20%或者更多。”他认为,这些损失的规模,只有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差堪比拟,而且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逆转。尼古拉斯?斯特里:《斯特思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中文摘要》,英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所以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斯特恩说:“这种反应必须建立在共识之上,既有共同的长期目标愿景,也有在今后十年中加快行动的框架;而且必须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之间继续采取相互支持的做法。”
在灰暗的调子之外,斯特恩也给全球公众带来了令人鼓舞的信息。他安慰说,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作出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利增长的长期战略,而且不会限制富国和穷国的发展愿望。虽然忽略气候变化将最终损害经济增长,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则将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因为低碳能源技术和其他低碳商品和服务将形成新的市场,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应扩大。
《斯特恩报告》非同寻常的历史性意义,用英国《独立报》环境版编辑迈克?麦卡锡的话来说,就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数据和逻辑“击碎了所有用来拒绝采取行动的借口”,无论这些借口是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道德的。相反,报告简单有力、不容置疑的结论,使得任何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反对之声在道德上都变得可疑了。麦卡锡说:“反对者原来唯一还能找到的托词就是有关经济发展会受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你现在还反对立即采取行动,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斯特恩用严谨的报告占领了人们的大脑,阿尔?戈尔则是用同样严谨但却更直观生动的电影方式震动了人们的心灵。
戈尔在哈佛大学的老师罗杰?内维尔是第一个在环境中测量碳含量的科学家,是他激发起了戈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兴趣。进入美国国会后,戈尔成为第一位关注全球变暖的议员,他在1992年推出的《濒危的地球》一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克林顿总统的副手后,戈尔开始力推美国政府征收碳税并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因为参议院反对而未果。在2000年参选美国总统时,戈尔表示当选后将致力推动签订《京都议定书》,最后却惜败于小布什之手。
失之东隅,收于桑榆。没能登上政治舞台中心的戈尔,却在环保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败选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气候变化领域,亲自研究制作了全球变暖的多媒体资料,并在全球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关注这一迫在眉睫的风险,数年下来已经不下千场。电影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看了戈尔的演示后感到“极为震撼”,他说:“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离开,想着全球变暖就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拍这部电影,但我想要试试看。”随后就有了戈尔亲自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第一部分 第1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5)
在影片中,戈尔引用了大量图片、冰芯样本过去60万年间的温度和碳含量检测数值等一手资料,让公众明了气候变化的真相:格陵兰和南极冰床溶解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米,沿海地区将被淹没,一亿人将成为难民,冰雪融化后大洋盐分含量降低可能会中断墨西哥湾流并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影片的最后,平静深沉的戈尔呼吁公众,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尽快采取适当行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种植更多植物。
《难以忽视的真相》把戈尔的学术兴趣、政治生活、家庭经历、个人信念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巧妙地融化在了一起,在谨严的事实分析之外,散发出一种无法言传的道义感染力,令人很难无动于衷,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对此片的评价都极为正面。看过电影的19位顶尖气候学者都表示,戈尔在片中表达的科学观念是正确的。知名的气候科学家博客“真实气候”认为,片中的科学观点非常新颖,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一直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史学家迈克尔?夏默说,《难以忽视的真相》“让我震惊到不再抱持怀疑”。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写到:“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没看,而你又有孙子的话,你必须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不去看。”
在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片中的主题曲INeedToWakeUp获得最佳歌曲奖。由戈尔编写的同名书籍,也在2006年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更大的肯定来自挪威,在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PCC和戈尔。
巴厘岛路线图
京都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旅的下一个枢纽站是印尼的巴厘岛。2007年12月3日到15日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吸引了来自UNFCCC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1.1万名代表,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原定14日结束,但美国与欧盟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展开了激烈交锋,在美国的反对下,会期被迫延长1天。饱受各国炮轰后,美国的态度软化了下来,在大会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向美国让步,接受折中方案,放弃要求议定书正文内订明减排目标,改行路线图方案,各国将于未来两年内举行会谈,并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下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届时制订新的减排目标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于2012年生效。15日,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了《巴厘岛议定书》,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闭幕。
“巴厘岛路线图”的最终绘制成功,得益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气候系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根据UNFCCC的规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自愿采取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政策与措施,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多种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设定了明确议程。它明确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实际上否定了美国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行动很少,技术转让方面成绩几乎为零,一直令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路线图还设定了时间表,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UNFCCC第15次缔约方大会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
第一部分 第1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6)
这份让不少与会代表激动落泪、拥抱庆祝的路线图,最大的成就是把一直游离在全球减排框架之外的“最大一根烟囱”拉入了伙。协议明确规定,UNFCCC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妥协了,使它变成了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真正的全球协议。
为此,其他各方也妥协了。前言内文中没有对工业化国家的减排任务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建议哪些国家应当减排或者减排多少,而是在注释中援引学术著作中的建议减排目标: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0年减少一半;到2020年,富裕国家必须减排25%~40%。因此,环保主义者对此非常失望,甚至认为它是废纸一张。
尽管“巴厘岛路线图”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协议,但它是一个指导今后气候变化谈判的纲领和计划,是一个表示大家都愿意参加后一阶段谈判的“意向书”,确定了谈判的时间表。为了安慰大家,印尼代表希望人们把眼光放到远方的胡萝卜上:“我们希望这次大会像是约会,大家同意聚到一起,而明年在波兰召开的大会是结婚,后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则生出小孩(制订新协议)。”美国代表哈伦?沃森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次大会好比初次约会,我们还没有想过在结婚证上签字呢。虽然最终是什么样子尚难预料,但不管怎样,有(路线图)总好过没有。”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开端,“巴厘岛路线图”留给绝大多数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人们同时预期,这个希望的实现之地,就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18日,第15届缔约方大会将在那里举行。
一场关于CAP的全球博弈
围绕哥本哈根的一系列气候谈判,实际上是北方国家之间和北南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核心在于如何确定和分配地球村村民们各自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2℃的临界点实际上划定了大自然给我们的排放总量(CAP)与行动边界,《京都议定书》确认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则确立了这个总量在各国之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据此把所有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并给出了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总量目标。
从原则到行动的距离,就像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那样似近实远。京都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执行效果,迄今并不理想,自从1990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一个达到了自己在京都承诺的减排目标,各国成绩单如下:澳大利亚增加了28.8%(目标+8%),加拿大增长了21.7%(目标-6%),美国增加了14.4%(目标-7%),日本增加了5.3%(目标-6%),欧盟降低了2.2%(目标-8%)。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德国和英国,距离自定的减排目标都有不小的差距,最近3年欧洲国家整体排放量才止住上升势头,大体稳定下来。这样一份成绩单,显然并不令人鼓舞。
虽然坐在同一条船上,但各位村民的盘算显然不同。即使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根本原则,大家的理解也各取所需、南辕北辙,发达国家看到的是“共同”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强调的则是“有区别”的责任。在北方国家中,美国表现最极端,一直以中印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为由拒绝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为了鼓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京都议定书》还要求发达国家对其给予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多年来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尤其在至关重要的技术转让方面更是鲜少行动。
奥巴马上台后,在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奥巴马的善意姿态和明星效应,一下子把各国对美国的敌意化去了大半。随着中国开始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排放大国的趋势,加上中国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中增长势头不减,各国开始把更多的减排期望和压力,投向了中国。
在历次谈判中,中国和印度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京都原则和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理由有三: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历史排放积累下来的,它们应对此负有最大的责任;中国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多排放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排放,而且人均排放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记到中国名下的排放,很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在华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属于发达国家排放向中国的转移。为此,发达国家应该至少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同时把GDP的1%用于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事宜。
第一部分 第1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7)
这是一场阵线变幻不定、复杂混乱、令人精疲力竭的争吵,美国、欧盟和日本、中国与77国集团,构成了谈判桌上立场泾渭分明的三方。各方都不敢否认自己的责任,因为这在道德上站不住脚,但同时都希望别人作出最大的让步,因为可以让自己损失最小。为此,各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美国是数一数二的排放大国,财力和技术实力也最雄厚,面对着最大的减排压力,一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岛国更把矛头对准了这个排放大户,认为它不负责任的政策令自己难免灭国之祸。奥巴马也希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以重建美国受损的全球领导地位,但面对着国内农业、能源等利益集团的反弹,同时医疗改革也耗去了奥巴马的大部分政治资本,为此他必须想法子让中国做出更大更明确的减排承诺。美国11月25日最新减排承诺是,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这使环保主义者大失所望,一些人甚至认为布什唱的红脸为美国争取了8年免排时间,占了各国的大便宜。
欧盟独特的绿党政治,和在战后国际外交领域首次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使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一直很积极。不过,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排放大国的减排行动一直让它不甚满意,因此在谈判中的态度是待价而沽: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如果其他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欧盟还可以减排到30%,既便如此,这离中印等国一直期待的40%的减排下限还有很大距离。日本则承诺,到2050年比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60%~80%,建立核证减排量交易市场。
由于对中印在谈判中的三条理由无可辩驳,欧盟和日本开始寻找让中印量化减排的渐进式办法。斯特恩爵士认为,中国内部差异极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还处于落后状态,但沿海一些省市的人均排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地区应该和欧洲一样承担量化减排义务。日本人想出的办法是行业减排,只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减排下去,加到一起整个国家的总量帽子就可以戴上了。
有人说: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希望奥巴马“做的有他说的好”,胡锦涛“说的有他做的好”。中国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行动派,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比欧盟迄今为止的整体减排量还要多。
2009年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实际上是如今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气候政策声明,声明包含了四点强有力的行动计划: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站在联合国讲坛上的胡锦涛必须保持一个艰难的平衡:既要把握20年的战略机遇期带领13亿人民脱贫致富,又要减少排放降低对地球的损耗。他的四点政策声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逼近维持这种平衡所需张力的极限。当然,这种自我加压的高难度平衡,本身也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为了给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注入最后的政治动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敦促各国首脑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失败不是选择。没有候选计划。我们必须在哥本哈根把协议达成。”这位一向不喜欢以强势姿态示人的韩国籍外交家以简短有力的语句说,“如果不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广泛协议,那将在道德上不可原谅,在经济上目光短浅,在政治上也极不明智。”
第一部分 第1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8)
不过,在两周后的曼谷,激烈的争吵还是爆发了。在哥本哈根前的最后两场关键谈判中,欧盟节外生枝,主张彻底抛弃《京都议定书》,把UNFCCC和《议定书》双轨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在UNFCCC下重新谈判制定一项单一法律文件,这实际上是在临近终点时突然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认为“这严重背离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根本基础”。他坚持,谈判要取得进展,必须回到“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坚持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的原则。苏伟说:“如果放弃其中一条轨道,气候谈判这列车就无法顺利开往哥本哈根。”
美国白宫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指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果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会议提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分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上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气候变化已经时不我待,它已经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很快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哥本哈根认定书》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如果不能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签署新的协议,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受到重挫,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四节增长的极限
物质的有限性和精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类摆不脱的生存困境。庄子把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智慧追求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对于当今的人类,这种矛盾则主要体现为欲望需求与空间资源的冲突。
这个天然的限制,40年前就已经被学者们提出来了。20世纪60年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美国、欧洲的GDP保持了5%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刚刚创造了连续10年GDP增长超过10%的奇迹。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意大利罗马的山猫科学院,在佩切依博士的倡议下,讨论人类未来的困境,包括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增长极限,这就是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他们在最著名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得出的忧心忡忡的结论,在充满自信乐观氛围的60年代曾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不过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并没有逃脱这些“乌鸦嘴”的冷酷预言。
第一部分 第1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9)
从马尔萨斯、洪亮吉到罗马俱乐部
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其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能否成功协调“需求—生产—资源”这个“矛盾三角”之间的三边关系,并实现动态平衡,其实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作出了一个著名的悲观预言:如没有限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数级数增长,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周期性灾难持续存在的原因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目前仍然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除非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结构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经济学家写道,“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性是人的生存能力,和具有大量增加生存手段的能力。”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正面的抑制因素会发挥作用,这些抑制因素的本质将对生物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尽管一些国人对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不以为然,但这仍然不妨碍他们自豪地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看成是清朝乾嘉学者洪亮吉类似观点的小老弟。顺治年间(1651—1661年)中国人口不过1亿,到乾隆年间(1785—1791年)已经剧增至3亿,而百余年间耕地面积所增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则从原来的5亩多下降至2亩。在《治平篇》一文中,洪亮吉通过这一简单的推论发现了“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之间巨大的矛盾,虽身处治平之世,却难免黍离之忧:“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洪亮吉和马尔萨斯前后相隔5年不约而同发出的这个警号,被随后响起的工业革命的汽笛声渐渐掩盖了。工业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对能源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使人类从技术角度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进了现代消费社会。至此,人类需求增长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一举得到了根本解决。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空前伟大的成就,我们今天的丰裕生活,都是拜工业文明所赐。
但工业文明只解决了一个问题(生产能力),却不但无法解决反而加剧了另一个问题(资源消耗),同时还附带制造了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把人类从“矛盾三角”推进了“烦恼四边形”。真正揭示出这个困境的,是罗马俱乐部。
1972年公开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在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用模型对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论是当时普遍的高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
图1-3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报告认为,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指数增长,它将带来对粮食和不可再生资源成倍的需求,同时也使污染按指数增加,这个过程还看不到上限。但生态修复过程的自然滞后和污染物质在全球的扩散,很快就会达到自然界的极限,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其实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当然,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技术的革新来缓解这个困境,比如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在任何一个时代,技术本身也有其极限,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进展往往远远跟不上人们需求的增长,更遑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还有副作用。因此,人类最佳的选择,是自觉抑制增长,并从盲目追求增长逐渐过渡到全球均衡状态。
为了让人们明白自己在这种指数型增长状态下的真实处境,《增长的极限》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池塘,如果其中的荷叶每天增长一倍,需要30天铺满池塘,那到第29天会是什么样子呢?荷叶只覆盖了一半,池塘看上去还有大片的空间,你仍然可以泛舟采荷——不过第二天一早,你的船就将无路可走了。
第一部分 第2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0)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9天。400年前世界人口是5亿,1970年增长到36亿,今天联合国的数据是67.7亿,这近70亿人的消费欲望已经远非以前清心寡欲的时代可以想象,而他们的消耗能力借助强大的信贷工具更会成倍放大,这是一个普遍透支未来的模式。
生态足迹:人类生存空间尺度
这种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困境,今天被人们用生态足迹的概念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生态足迹也被称为生态占用,是1992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弃物。
图1-4人类的生态足迹(1961—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量化的土地面积来折算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其碳排放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通过这个脚印的大小,我们可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到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图1-5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被称为生物承载力,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可以被及时恢复,而当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了极限,不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最大尺度,我们无法突破这个尺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整体而言,1980年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生产能力。2001年的地球生态足迹为113亿全球公顷(1全球公顷指生物生产力与全球平均值相等的1公顷土地),约为地球表面积的1/4,即每人1.8全球公顷,超出地球生物承载力约20%。1992—2002年,世界上高收入的27个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8%,但中低收入国家却减少了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就是高人文发展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可用生物承载力1.8,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复制。从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要求的生物承载力和人均GDP变化来看,生态足迹的快速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的现象将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日趋失衡,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让各国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地球生态报告》中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是世界人均值(1.8公顷)的2.4倍,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0.8公顷),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而在那些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盈余榜”上,位居榜首的是生态足迹小国巴西,它提供了高达37%的生物承载力;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同样位居前列。
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生命地球指数显示,仅在过去的35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还在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2003年,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第一部分 第2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1)
在《2006地球生命报告》中,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比指出:人类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可承受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型方式,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消耗了。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亚洲或非洲人的7倍,甚至是欧洲人的2倍。到2050年,如果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5个地球,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则要准备24个地球。即使以目前世界平均增速来算,也必须有2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图1-6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永远都只有一个。
“中美国”面临生态瓶颈
在最近20年来蓬勃增长的经济大潮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中美国”(Chimerica)。这是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矶时报》上一篇名为《买下中美国》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称,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说:“这是极好的联姻。”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碳的联姻。在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面前,这两个国家原有的增长模式都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罗马俱乐部眼中,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的“模范生”美国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儿童”。按照美国这种极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增长的极限》给出的模型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复制美国的增长道路,那么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和金属)最迟在22世纪初就会被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面前,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美国国土辽阔,是个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美国人酷爱大块头、大排量的汽车,这使美国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独栋房子。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旧很快,很多东西离使用寿命还很远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国人均拥有的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也都位居前列。这些商品从在遥远的境外工厂生产出来,到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再到最终被扔进垃圾箱,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美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力量,这种购买力其实早已超过了美国人实际拥有的财富水平。放大这个购买力的工具,就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信贷杠杆。在美国,从房子到汽车,从水电费到电话账单,信用消费无处不在。买房者很少会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实施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之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羡慕和竭力推崇的消费模式。以至于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在房价上涨期间也能稳稳当当通过银行贷款购房。
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货币地位,独享铸币税收益,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催生的消费泡沫毕竟难以持久,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在2008年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这是里根时代以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挨的当头一棒,究其实质,则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高寄生性已经在经济层面无法维持。美国这种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从环境角度看也早已不可持续。
走到十字路口的,还有这对经济双胞胎中的另一位。美国式的超前消费的背后,是中国式的凶猛生产,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第一部分 第2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2)
在最近几轮经济周期中,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这两台引擎,它们本身也高度相关。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进程同步的,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快速崛起,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化工化。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生产活动向中国的转移,给中国带来了走出贫困的重要推动力,也直接推高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与此相适应的,则是中国国内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根深蒂固的GDP主义,则不断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物质化倾向推向极端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我们发展模式的粗放和低效。作为看得见的政绩,硬件投资建设项目在各级地方政府大受欢迎;作为近乎免费获得的资源使用权,无论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首先关注的都是如何把它们快速变现,很少顾及它们的开发效率和长远发展。
这是一个巨大的失去平衡的经济体,而她对生态环境的冷酷无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及规模,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如此之高的激情加速折旧自己的环境未来,义无反顾地展开一场生态自杀。2008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在评估中国的生态资源消耗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览。
在过去的40年里(1961—2003年),中国因为人文发展指数快速增加,尽管生物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但中国消耗的资源还是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平均每10年增加0.2公顷。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载力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大部分生态赤字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只能通过以自然资源的形式进口生物承载力来弥补部分生态赤字,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几乎等于德国全国的生物承载力。这一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加上排放的废弃物,需要两个中国的生物承载力才能满足。
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尽管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乘以13亿之众的庞大人口,仍使得中国的总生态足迹毫无悬念地冲到了世界的前列。2005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进一步增加到2.1全球公顷,资源消耗是承载能力的2.3倍。而在《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里,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已经和美国相同,约为全球生物承载力的21%,人均足迹也已接近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
知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里指出,近30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0%的中国创造了一场经济奇迹,但数量空前的中国工厂毫无顾忌地将废弃物排进江河、将废气排入天空,同时也带来了一场环境噩梦,今天在设计、运输、生产和发电等所有环节,中国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摸索出一条更具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弗里德曼援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丹尼尔?罗森的话说,中国著名的“猫论”应该进行版本升级了:“现在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表1-3中国及其主要国家生态足迹与发展指数表(2003年)国家地区生态足迹发展指数美国9.60.94澳大利亚6.60.96匈牙利3.50.86意大利4.20.93韩国4.10.90南非2.30.66巴西2.10.79中国1.60.76印度0.80.60
工业文明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能力,上天、入地、登月、下海均无所不能,地球上几乎已经没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区,只要我们愿意。农耕时代的人们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永恒;而今天,我们的生活足迹已经可以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在征服了地理限制的同时也让自己从此远离了永恒,因为我们实际上把属于后世若干代人的资源都提前预支了,从地球资源消耗的代际分布角度看,我们已经把人类时代大大缩短了。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副产品不但改变了地区土壤和水的成分,还显著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构成,由此改变了亿万年来太阳能在大气圈、水圈、地圈和生物圈中的均衡分布。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而它的反作用力也同样巨大,今天已经开始通过融化的冰川、上涨的海水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显现出来了。如果说美国人过度的消费透支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那么在人类过度的资源透支之后,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难想见。在震怒之日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尽快转换航道,避开大自然即将对我们展开的环境清算。
第一部分 第2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
低碳革命的大幕必须拉开了。/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贝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
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2007年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Pachauri)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第
二
章00
第一节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美国
撬动低碳世界的杠杆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法案,以下简称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这是奥巴马总统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国内的立法逐渐清晰,如果该法案能在年底或稍晚的时候顺利通过参议院的表决,美国很可能将以此法案为蓝本,在接下来的几轮谈判中,逐渐落实各等级国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将会为美国在今后的时间里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奠定一个坚实的政策和制度基础。
6月26日下午5点43分,在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的第一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己的微博客Twitter上立即作出了公开的反应。奥巴马说:众议院今天通过了历史性的清洁能源与气候议案,感谢你们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支持。次日,奥巴马收回了早已录制完毕、主要内容为推动美国医疗改革的讲话,改为祝贺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而敦促参议院抓紧时机通过此法。
在国会山,多数民主党人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通过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法案的提案人之一、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爱德华?马基甚至将此法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民权法案相提并论。另一位提案人、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亨利?瓦克斯曼说,该法案是提高美国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决定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一旦这项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世界领袖。
突破性的妥协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的发展。2009年3月31日,在奥巴马新政府宣誓就职两个月零十一天之后,美国众议员亨利?瓦克斯曼和爱德华?马基公布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讨论稿。5月21日,该法案在瓦克斯曼掌舵的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以33票对25票的较大优势顺利过关。在提交给众议院全体表决前,该法案一共要在9个委员会闯关,其中有4个委员会先后开了免于审议直接通过的绿灯。近年饱受攻击的众议院议长、与瓦克斯曼一样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佩洛西,也将众议院在美国独立日前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列为其首要日程,作为重塑领导形象的关键一步。
瓦克斯曼与佩洛西面对的是众议院共和党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共和党人一直批评这一法案无异于“国家能源税”,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使美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将引起人们大量失业。有的共和党议员甚至放言,该法案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部分 第2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
甚至在他们的民主党同僚内部,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来自明尼苏达州、控制着众议院势力的农业委员会的民主党人彼得森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反对者,而该委员会掌握着27票。彼得森认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严厉的减排限额,将大大影响到美国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农村小电网的利益,因此很难接受。
由于兹事体大,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虽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支持的力量也同样强大,支持者名单中,包括了绝大多数环境保护组织,比如美国环保协会、自然资源保护理事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全国消费者联盟,此外还有通用电气、道氏化学、杜克能源等巨头,甚至还有钢铁和煤矿工人,美国七大电厂中的六家都表示支持。华尔街则对法案的通过表示默许,因为该法案会在市场上造就大量新能源交易,令华尔街从中受益。
6月26日,众议院开始就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行表决。在随后的表决中,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在众议院过关。整个表决过程堪称惊险,44名民主党议员投票反对这一法案,而在共和党中,只有8名议员投票支持这一法案(具体投票数如图2-1所示),瓦克斯曼最后拿到的赞成票,只比最低门槛多了一票。
图2-1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投票情况
在众议院通过后,这一法案在参议院将面临更大阻力,在100名参议员中需要至少60张赞成票才能使其在参议院过关。
在评论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多项变革计划时,《华尔街日报》助理总编兼华盛顿分社执行编辑杰拉尔德?赛博说:“奥巴马的计划一出台就会面临两边不讨好的问题。有的人觉得他的提议太激进,有人又觉得太温吞。只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恰到好处。然而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海外,人们都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作为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的关键立法行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似乎也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共和党人和农业团体认为该法案过于超前,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则认为法案中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承诺的减排额还远远不够,因此无法支持“这么弱”的法案。
从现状来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层层妥协之后的产物,无疑有诸多不足。但对它更公正的评价,可能需要我们眼光放得更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尽管在承诺的程度上,它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它以国会立法的方式确立了一个根本的方向,而这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本法案的提出和通过是美国众议院史上的一次突破。由于每位众议员代表着50万选民,他们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且任期只有2年(参议员任期6年),提出的议案往往显得短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立法,能在众议院率先提出,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
巨资投向新能源,打造经济新引擎
每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实行了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政府控制和政府投资来对付经济危机。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的电子、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出现了互联网高科技的高速发展。
而此轮经济危机则将成为发展新能源经济并以此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这也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法案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这两个领域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以及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并要求电力公司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法案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的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新建成的建筑需提高50%。
第一部分 第25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3)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署的最新分析,到2020年,该项法案将使每个家庭每天支付额外的低于50美分的成本(这其中还未考虑能源效率节省的成本)。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法案要求对这些家庭提供退款。
从法案内容本身来看,影响最大的就是能源行业,严峻的危机驱使各国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出路,美国正在酝酿着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奥巴马政府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是推出“能源新政”,巨资投向新能源,使其成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在其经济复苏的法案中,约400亿美元用于能源传输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及节能产业的发展。
目前除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也都有了各自的新能源计划。以太阳能为例,法国政府已经提出到2011年前每个大区至少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的目标。一旦新能源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其依然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自新经济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将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法案:
(1)170万个工作岗位。根据相关工业巨头的估算,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将释放数以几十亿美元计的工业投资,并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最新的研究表明,美国清洁能源法案与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创造170万清洁能源的新岗位。
(2)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最近估计,单单到2020年,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就将为美国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这还不包括新技术、污染降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带来的好处。
(3)每年为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发现,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在2020年将为美国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
(4)减少超过2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分析,单单在2020年一年将减少22?65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5)平均每个家庭将支付80~175美元。来自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保局的最新分析表明,不包括能源效率的节省,根据法案,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在2020年每天将为该法案支付50美分。
(6)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增加美国的能源独立。根据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的估计,单单2020年一年,法案就将为美国节省2?4亿桶石油。
可以看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所代表的奥巴马能源新政,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造就一个达数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大量增加国内就业需求,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实现美国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的转型,彻底改造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将比十年前的互联网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有望使美国再次占据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美国重返气候舞台中心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政府一直担心“减排”会伤及自身经济发展,前任总统布什任期内,索性退出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其间,对于凡是涉及全球气候会议的减排议题,美国政府也大多持消极态度,这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美国也因此广受抨击。在此背景下,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角度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其意义尤其显得不同寻常。
如果说马基声称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能源和气候变化立法”尚有王婆卖瓜之嫌的话,那么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的看法应该更能为人们接受了。他认为,法案中的一些措施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
第一部分 第26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4)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法案要点如下:
(1)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
(2)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根据这一机制,美国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
(3)依据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设置一个排放上限(CAP),这个排放上限将覆盖美国主要的经济部门,这些经济部门产生美国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法案中的补充减排措施,如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将实现重要的额外碳减排。
(4)允许各企业通过植树和保护森林等手段抵消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求到2020年时,电力部门至少有12%的发电量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5)批准每年投资10亿美元,供新建立的燃煤发电站进行碳捕捉,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建筑的能效要提
更多阅读
第97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5)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4)少开1天车。全国1200多万量私家车每月少开1天车,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科学技术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2007年8月。
第96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4)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1)空调调高1℃。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全国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2)合理采暖。通过调整供暖时间、强度,使用分室供暖阀等措施,每户每年可
第95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3)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减碳成本的存在,碳中和是一种需要付出昂贵代价的行为。《京都议定书》下的附件规定某些发达国家需承担具体减排责任,但这些国家的企业生产技术先进,减排成本高昂,往往减
第94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2)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就像当下颇为时尚的“虾米族”一样,“不啃老、不月光、将小日子过出大滋味”是他们的信条。“虾米”们经常在网络上的家——“虾窝”交流小户型怎样装修出大空间、哪些服饰品牌推出折扣
第9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1)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新节俭主义最崇尚简单,但它不以牺牲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内容、降低人的欲望为目的,为代价,而是砍掉多余的枝枝蔓蔓,活出生活的本真。“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享受”——这是“新节俭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