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述七 中西方文化概述

第二节中世纪西方文化

一、所谓的“黑暗时代”

1.由来

“中世纪”这几个字使得一系列熟悉的图景涌进人们的脑海:封建城堡和哥特式的大教堂,十字军东征和贵族战争,光彩夺目的马上比武和宗教法庭上燃烧的火焰。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外在的标志,是一种装饰屏,它掩盖着中世纪人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中世纪的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怎样看待他们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呢?他们的行动指南是什么呢?当我们试图重建中世纪人们的精神世界,分析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精神和文化的源泉时,我们立即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几乎完全被暗影所笼罩,使其黯然失色的一方面是古典古代世界,另一方面是文艺复兴的世界。用一种不带偏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几乎是不可能的。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首先使用这一词时,就把作为划分古希腊罗马和近代历史的名称而开始使用的。“中世纪”这个词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贬义,它暗指欧洲文化历史的毁灭和空白,这一含义一直保持到现在。如果人们想找一个形容词来描述落后、缺乏文化、没有法制,人们就可以使用“中世纪”这个词,“中世纪”实际上成了描写一切黑暗和反动的同义词,严格地说,只是早期的中世纪常常被称为“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但是牛津字典进一步把它扩展到整个中世纪。

2.中世纪文化范畴

无疑,这种关于中世纪的观点在17和18世纪是可以理解的,那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有必要借助于诋毁由教会和贵族统治的中世纪时代的名声来加速推翻封建制度。但这远远不够公正。我们决不应忘记:恰恰就是在中世纪,近代欧洲各民族诞生,当今的欧洲国家得以形成,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产生于那个时期,而且,构成我们这一时代文明基础的许多文化价值也来源于中世纪。近代文明和中世纪之间的对立是明显的,但是,无疑他们之间的联系和连续性也是存在的。

然而,如果我们把中世纪只看作是欧洲诸民族的童年时代,看作是迈向近代历史的准备阶段,那么,我们的观点肯定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中世纪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尔德·兰克(Ranke)曾说:“每一个历史时代都与上帝保持着一种它所特有的直接的联系”。——他以唯心主义的方式阐述了一个既深刻又不可否认的真理,即:每一个时代如果我们不考虑它与后来的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身而言,都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事实上,我们并不单单为了某些目的来研究过去,去了解现在是怎么样由过去而产生的。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包括那些远离我们也许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直接或明确联系的历史时期,能够使我们既看到人类的统一性,也看到人类的差异性。一旦我们看到历史上不断重现的世系,一旦我们不断地发现相同的人类需要和相同的人类反应的时候,我们就会对人类社会以及控制人类社会的规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接触其他历史时期,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环境的人类存在的各个方面,有助于理解我们自己所特有的创造力,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因此,我们既要考虑个别,又要考虑一般,既要考虑共同因素,又要考虑差异性。

历史知识不管怎么样总是一种自我认识。在研究其他时代的历史时,我们难免把它与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相比较。归根到底,这不就是文化史的含义吗?但是,在比较我们所处时代及其文明与其他时代及其文明的过程中,难道我们就没有冒着把我们这一时代的标准应用到其他时代及其文明的研究中去危险吗?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我们的头脑中,应该对这些陷阱保持警惕。今天被我们视为生活基本价值的东西,对于那些属于其他历史时期或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来说也许决非如此;相反,我们认为错误的或无足轻重的东西,在属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看来,也许就是正确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自己局限在这样一种假设里,即:由于中世纪人人都信仰上帝,因此一切都是无知的,一切都带有蒙昧主义的色彩,那么,我们就理解不了中世纪文化。但对于中世纪的人们而言,这不是假设,而是一条基本真理,是中世纪人世界观和道德意识的核心,舍此,他们就不知道怎么样解释自然界,也不知道怎么样调整他们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东西,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不仅不是错误的,而且是最高真理,其他所有的概念和思想都以此为中心,中世纪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都与此相关。

如果我们想理解过去某一时期的文化,我们必须严格地依据历史线索,只能使用那些严密贴切的标准。由于处于任何文明时期的人都不能在另一个文明时期准确地再现自己,因此,就不存在一个能应用于所有文明和所有历史时代的唯一标准。人类社会永远处于一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印象和知识,建构自己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世界观。如果我们想了解真实的过去,那么我们的必须用恰当的标准探究它,从其内部进行研究,并尽力找出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结构,还必须时刻警惕不要反把我们的当代价值观和标准强加于过去。

这一带有普遍意义的警告,对于为理解像中世纪这样与众不同且具有特色的时代所做出的任何尝试都是十分有用的。中世纪思想的结构和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太陌生了,以至于用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了解大量的历史事件,但对其内在动因,了也就是说,导致人们某些行为并造成社会和意识形态冲突的那些动机,我们却知之甚少。所有的社会运动都是人的运动,都是那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运动,而人们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观念体系的。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受他们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驱使的。如果我们忽视了在中世纪作为人们行动指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自以为理解了他们的行为。因而,也就不能自认为对构成历史过程的这种行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

如果我们忽视构成中世纪人们世界观的价值体系,那么我们也不能以为自己已理解了他们的文化。中世纪最普遍、最受人欢迎的文学作品是圣徒传记,最典型的建筑物是大教堂。在绘画中,圣像占统治地位,在雕刻方面,《圣经》里的人物是主要对象。中世纪熟练的工匠、作家和艺术家都忽视他们周围尘世间存在的可见形象,而把视角牢牢地固定在世界之外。可见他们观察事物的方式是十分独特的。几乎无一例外,中世纪的艺术家和诗人都忽视自然界看得见的事实,他们从不描绘风景,他们从不注重个性特征,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国家、其他时代的人们与他们相比,穿着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武器不同。中世纪的人们没有被个体化而是被铸成同一模型。艺术家们不是力图深入研究生活现象的种种差异,而是把崇高与卑俗之间必然的对立当作出发点,把那种对立看成是绝对的善与绝对的恶之间的两极对立。

中世纪艺术家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世界是非常独特的。现在的我们会对此非常陌生。就好象这些艺术家没有意识到世界是三维的,世界是有深度的。在中世纪艺术家的画面中,立体被平面所代替。他们也似乎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推移。在中世纪著名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他们把一系列前后相继的活动描绘在同一时刻发生。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贵族骑着马沿街而行,他进入一个城堡,从马上跳下来,然后进屋,在屋子里晋见该城堡的领主,与其互吻以示友好,这是此种场合必须要做的,所有这一切并不是用系列的方式前后相联地表现出来的,而是在一幅画中被综合为一个统一的结构。

此外,中世纪的艺术家对尘世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的划分似乎并不十分明确:他们以同样的清晰度和准确度,在同一幅壁画或小画像内,把两个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主义相距甚远。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现实主义”这个词也起源于中世纪,不过,那时,“现实”所指的范畴恰恰是我们今天否定其现实性的那个范畴。

上面所讲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说明中世纪的一切荒唐之处和不和谐之处不仅需要解释,而且需要得到人们足够的理解。我们必须寻找内涵,即:那个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秉性和结构上都与我们相距甚远的中世纪文化最内在的含义。

中世纪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难以理解,不只是由于它包含了许多我们今天感到陌生和的确难以理解的地方。中世纪文化内容不适合于使用我们现在研究当代文化时所惯用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分割式的分析。在中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明确地区分诸如美学、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这样的思想活动领域。确切地说,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区分,但这一区分过程有损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中世纪文化,而且特别不利于理解中世纪历史。当中世纪的思想家把注意力放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时候,这种研究必然会依赖于对上帝的理解,上帝是一切可见形态的创造者,而可见形态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作为人们理解神圣前提的途径。

这是否意味着中世纪的一切知识都归结于神学,而且中世纪的美学和哲学思想不能被划分出来而进行独立研究呢?绝对不是。但是,它的确意味着当我们选择创作、艺术、法律、历史或任何其他中世纪的精神领域进行分析时,我们决不能把某一具体的领域从更为广泛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孤立出来,因为只有在我们所谓的中世纪文化这一整体结构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其具体的组成部分。神学是中世纪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原则,它为提供了一个总的符号体系,中世纪的社会成员据此来认识自己。只有根据这个符号体系,中世纪的人们才能理解他们自己,才能认为他们所生存的那个世界是个既有动因也能被理解的世界。(可惜我们在讲述此章时,仍然是沿用今天的分割方法。)

3.分期

应该看到,中世纪欧洲社会是复杂的,经济结构、教会结构、领主制结构、君主制结构相互重叠、相互制约。君主制结构对教会和大领主的胜利,标志着中世纪社会的结束。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

(1)5-10世纪时期:美国学者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中提出,西欧只有从公元400年到公元1000年才是真正的“黑暗时代”。所谓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的早期。这个时期的文化,主要是三种因素:即基督教因素、日耳曼因素和古典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促使了欧洲早期文化的诞生。

恩格斯指出:在西欧,“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缺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罗马天主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统治地位,成了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由于异族的入侵与破坏,中世纪早期文化在某些方面向野蛮倒退了。经济活动衰退到物质交换和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理智上不仅停滞不前,而且堕落到愚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深渊。教皇格利哥里一世(590-604年)写了四卷被基督教徒称为名著的《对话录》,在文中宣扬:不学无术是真正的虔诚之母。在基督教会的指使下,不少古代有价值的图书典籍被毁掉,加上“黑死病”(BLACK DEATH)等瘟疫流行,遍及欧洲。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光辉黯然失色,特别是从4至7世纪这300年间,竟没有产生一部著名的文学和科学著作,整个欧洲进入了“黑暗时代”。

(2)11-15世纪时期:西欧升起了黎明的曙光。在君主结构中,国王扩大了行政管理和征税的权力。在经济结构中,11世纪城市的成长,手工业行会的兴起,产生了商会,国王保护商人,并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大学也在此时出现。13世纪末,意大利城市工商业发达,14世纪意大利开始了文艺复兴,到15和16世纪遍及西欧。因此,14、15世纪不仅不是“黑暗时代”、“文化低潮”,而是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代。所以,中世纪时代不能笼统地被称为黑暗时代,确切地说,黑暗时代主要指中世纪早期。

4.概况

(1)(简要介绍一下中世纪的政治史)从蛮族入侵到法兰克王国,从法兰克王国到日耳曼帝国,从843年凡尔登条约到近代欧洲国家的形成。

(2)十字军东征及其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西方文化

1.基督教哲学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诸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基督教哲学,在中世纪的历史中,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形态:第一形态是2-5世纪的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等。第二形态是11-14世纪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13世纪为其繁荣期。13世纪前是奥古斯丁主义为主导思想的经院哲学,13世纪后是以托马斯主义为主导思想的经院哲学。

(1)教父哲学中的所谓教父是指早期基督教的护教者,他们不但宣传基督的信仰,制定教义,而且努力为信仰作论证。后来把解说信仰权威者称为“教父”。他们的神学学说称为教父学或教父哲学。教父们根据《圣经》,利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噶主义制定和论证基督教的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三位一体说、天国报应说、教权至上说等一整套教义,创立了哲学与神学混为一体的为基督教理论辩护的宗教理论。

第一个被称为拉丁教父的是德尔图良(160-222年),而被称为西方教会博士的是圣安布洛斯、圣杰罗姆和圣奥古斯丁。他们三人都是当天主教会在罗马帝国取得胜利和蛮族入侵这段时期非常活跃的人物。西方文明连续衰退了数世纪之久,基督教世界才诞生了与他们三位在学术与文化方面相匹敌的人物。在黑暗时代和中世纪全期,他们的权威受到尊敬;他们塑造了使教会成形的模式,这是为其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广泛地说,圣安布洛斯确立了教会与国家关系之间属于教会方面的观点;圣杰罗姆给西方教会提供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和促使修道院制度得以实现的大部分动力。而圣奥古斯丁固定了一直到宗教改革为止的教会神学,以及以后路德与加尔文的大部分教义。在三人当中圣奥古斯丁更为著名,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他。

奥古斯丁(354-430年)是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创立者,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是北非希波主教,主要著作有《上帝之城》、《忏悔录》、《教义手册》和《论三位一体》。其中《上帝之城》是论述神学思想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我们先简述一下他的生平,然后讲述他的神学思想。

奥古斯丁生于公元354年,比杰罗姆小九岁;比安布洛斯小十四岁。他是非洲本地人,并在非洲过了大部分生涯。他母亲是个基督教徒,但他父亲却不是。他一度信奉摩尼教(琐罗亚斯德创立,流行于中亚,主要的教义是认为世间有善恶两极。)之后改信天主教,在米兰接受了安布洛斯的洗礼。大约在公元396年做了离迦太基不远的希波地方的主教,并在这里居住到公元430年逝世时为止。

我们对于他的青少年时代比对其他大多数传教者了解得更为详尽,因为他在他的《忏悔录》中写下了这一时期的记录。这书在后世曾有过许多著名的效仿者,尤其是卢梭和托尔斯泰,但在奥古斯丁之前却从没有过与此相媲美的著作。圣奥古斯丁在许多方面是和托尔斯泰相类似的,但是在智力方面则凌驾于托尔斯泰之上。他是一个富有热情的人,在青年时代颇为放荡不羁,但一种内心冲动却在促使他去寻求真理与正义。有如托尔斯泰那样,在他的晚年时也颇为罪恶的意识所缠绕,因而使他的生活变得更为严峻;使得他的哲学也变得不近人情。

《忏悔录》中记载了关于其生涯中第一件事,是他少年时代发生的。通过这件事说明他和其他少年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有一次他和一伙年龄相仿的同伴偷摘了邻居树上的梨。当时他并不感到饥饿,而且他的家中还有更好的梨。他终身认为这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邪恶。他在书中写道:“噢,上帝请你鉴谅我的心!请你鉴谅我这颗落到地狱底层也为您怜悯的心吧!现在请你鉴谅并让我的心向你述说:它在那里追求什么?它希望我作个无端的恶者……”

从公元412至427年奥古斯丁陆续写成的《上帝之城》是论述神学思想最系统的著作,是一部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部基督教历史纲要。在整个中世纪,特别是在教会对世俗诸侯的斗争中,这部书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关于上帝神性的论证是其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他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斯多噶学派的伦理学,断言神是超越的存在,永恒不变,绝对统一。神是唯一的精神实体,充满智慧和意志。他论证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世界,我们有限的人不能领悟无限的上帝,所以对此只能采取信服的态度。

(2)神权至上说。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双城论(或双国论),论述了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他把善恶两种不同性质的统治称为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即神的国度和人的国度。上帝之城是永生的,光明的,它的成员有着美好的精神生活,这是选民的社会。人间之城过着肉欲的生活,犯罪作恶,贪求现实享乐,这是弃民的社会。人间之城爱自己以至蔑视神;上帝之城爱神以至蔑视自己。以已为中心,追求人间享乐的人间之城必然灭亡;以神为中心,追求神的上帝之城必然兴旺发达,永世长存。由此,他劝说人间之城接受基督教的领导,改变追求的对象。教会是上帝在世俗的代表,因而教会的权力高于世俗的权力。它为后来教权高于王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教会为了论证教权高于王权,提出了“双刃说”和“日月说”。12世纪下半叶,教会把《新约全书》“路加福音”中第22章第22节叙述耶稣叫门人预备双刃,说成是神权和政权,这两种权都属于教会。教会可以把政权暂时交给国王,也可以随时把政权收回来。因此王权是教权授予的。这就是所谓的“双刃说”。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和卜尼法斯八世的宣言中宣称,“教权是太阳,君权是月亮,”月亮光是从太阳借过来的,因此教权高于王权。这就是所谓的“日月说”。教权与王权的矛盾随之出现。

神权政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改变了古代西方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脚点。《圣经》被认为是绝对权威,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一切权力的解释都来自上帝,并最终受上帝权力的支配。

第二,它改变古代西方的道德观念,把基督教的道德作为自己的伦理基础。它认为古代所宣扬的所谓正义、平等观念只有来世才能实现,因此爱上帝被看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

第三,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是神权政治论的中心内容。教权与王权斗争贯穿于整个西欧中世纪。根据教父哲学,教权高于王权。而拥护王权的思想家,提出君权神授,声称王权来自上帝的授予。因此,王权不受教权支配。这两种理论的矛盾虽然尖锐,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这两者既相互斗争,又彼此勾结,形成“政教之争”和“政教合一”的局面,使教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这两座金字塔结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教会组织网政权关系网

教皇国王

大主教诸侯(公爵、侯爵、伯爵)

主教贵族(子爵、男爵)

神父骑士

农民和农奴

这种政权与神权的结合,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被基督教神学所统治。

西方文化概述(七) 中西方文化概述

(2)经院哲学。教父哲学后,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于11-14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学院产生了一种哲学思潮,后人称之为经院哲学。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它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辩哲学。

经院哲学的特点。从它的地位来看,它是“神学的侍婢”。从它的内容来看,以上帝和《圣经》作为研究和论证的对象,它是脱离实践,排斥科学知识的教条主义。“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等三大命题,成为基督教哲学和它的范畴体系。从它的研究方法来看,用的是片面的形式逻辑、烦琐的引经据典,被称为“经院习气”与“烦琐哲学”。

经院哲学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1225或1226-1274年)。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就读于那不勒斯大学和巴黎大学。后在巴黎、波沦多、罗马等地讲授哲学和神学,先后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年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年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年在位)等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和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由于其著述很广,有“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之称。他的哲学大体上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一致,他的独创性在于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稍加改篡用来适应基督教教义一事上。

阿奎那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反异教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和《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全》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百科全书。该书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由教会加以改编,成为基督教神学的规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1879年教皇利奥13世在《永恒之父》的通谕中全面颂扬阿奎那的神学和哲学,把它确立为基督教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

2.基督教史学

基督教徒用基督神学的观点解释历史、编写历史,就产生了基督教史学。

基督教史的代表人物是攸西比厄斯和奥罗修斯。攸西比厄斯(约公元260-340年),是巴勒斯坦一地区的主教,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教会史之父”。他的历史著作有四部:《编年史》、《教会史》、《君士坦丁大帝传》和《巴勒斯坦殉道者行传》。

奥罗修斯(约公元380-420年)著有《反世俗的历史》7卷。他是圣奥古斯丁的学生。他企图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奥古斯丁的神学观点。他从创世纪写起,把一部世界史描绘成巴比伦、马其顿、迦太基、罗马四大帝国相继出现的历史,同时认为世俗的国家将被上帝之城所代替。

当然在中世纪时出现过许多史学家,但其史学成就不是很高,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基督教史学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宗教迷信代替了科学的探索。他们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写历史就是论证上帝的存在,赞美上帝的无所不能;(2)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圣经》中那些荒诞无稽的传说和神话,都被当作历史事实;(3)宗教史观支配一切。基督教史学家把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当作世界历史的中心,而把世俗的历史放在从属地位。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基督教的胜利史。

由于基督教史学用基督教神学观点来解释历史,因而古希腊罗马的史学传统中断了。伟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波里比阿、李维、塔西陀、普鲁塔克等人的名著,因是世俗的作品而受到鄙视,被束之高阁,直到“文艺复兴”时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

3.文学

中世纪欧洲文学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三大类。我们在此着重介绍一下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一种封建世俗文学。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骑士“文雅知礼”,学习音乐和作诗,重视个人荣誉,爱慕、崇拜贵妇人,为使“心爱的贵妇人”欢心而甘冒一切风险,这就是所谓骑士精神。然而,要说明整个的骑士精神并非易事,因为它因人因时而变。骑士精神即使在最盛时,也很少以一般的态度对待爱情,在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则培养出了所谓的罗曼蒂克的爱情。这种爱不是抒情诗人唱出的肉欲之爱,而是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这种爱在《武士故事》一诗中有较典型的描述:两名底比斯武士,派拉蒙和阿塞特同时爱上了美丽的爱密妮。他们两人是表兄弟,虽然有血亲关系和武士的荣誉,但为了心目中情人,他们相约举行一场生死决斗,最后,阿塞特赢得死亡和光荣,派拉蒙赢得了情人。这种骑士式爱情中的“罗曼蒂克”传统是西方社会所独有的。骑士精神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荣誉感,尤其是晚期的骑士精神中,一切武士的行为唯荣誉是从。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诘诃德》中的战风车的“英雄”,就是一个被刻划得入木三分的典型代表。骑士文学是骑士精神反映,12、13世纪法国最为繁荣。

骑士文学对文艺复兴及近代西方文学有一定影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这种小说诚然是骑士的,充满幻想的小说,惯见的和不惯见的、可能和不可能的混合在一起,但它们已经不是诗,现代长篇小说的种籽已经在这种作品中成熟了。”

4.艺术

中世纪的艺术主要是教堂的建筑艺术、宗教画与教堂音乐。

(1)建筑:基督教建筑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表现在教堂建筑艺术上,主要形式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

罗马式建筑:罗马建筑是九至十二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教会建筑。这种建筑一方面的特点是庄严、肃穆和雄壮,另一方面的特点是高大感和粗重感结合在一起。它能给人以这样的感觉,是同其内部空间的体积和比例,也同它的石造外壳的结构设计、艺术装饰有关。这类建筑以法国的普瓦提埃和阿耳大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和美因斯大教堂、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最为著名。

拜占庭式建筑:它反映了东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兼有古典时代和东方各国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它断然克服了罗马式建筑中的高大与粗重,而以曲肋拱和尖顶作为建筑物的整个结构模式,从而使教堂内部的三个基本结构因素——空间、石结构和窗户取得了充分的表现力,体现了艺术的完整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高而尖。塔尖高耸,尖房顶,尖屋脊、尖望楼、尖的饰物,甚至连门窗的顶端也是带尖拱形的。这种建筑风格寓意是人们虔诚地向上帝祈祷,祈求上帝的宽恕与恩赐。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大教堂,德国的科伦大教堂,英国的林肯和坎特伯雷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最为著名。

(2)宗教画。雕塑、绘画等艺术大都附属于教堂建筑的。大多是以《圣经》为题材的。在此我们就不再详述了。

(3)教堂音乐。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教堂音乐,它始自公元6世纪教皇哥列高利的圣歌。当时,这种圣歌又称“平歌”:合唱出一串音乐而没有韵律。它在礼拜中被用作赞美诗和散文的配乐。到中世纪后期,欧洲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一样,逐渐趋于复杂。11世纪,意大利修士吉图·艾略舒发明了我们今天仍在使用乐谱——五线谱。此时,音乐从“平歌”发展到了旋律与和声阶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同时发声),到13世纪,音乐的均衡形式和内容都发展成熟,达到中世纪教堂音乐的顶点。

5.科学与技术

中世纪后期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有所起色。值得一提的有下面几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其中有新式犁代替老式犁,马耕代替牛耕,二圃制改为三圃制,水磨坊的出现等,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科学的进步:中世纪继承发展古代亚里士多德、普林尼和托勒密等人的科学成就不多,但可提及的,物理学某些方面的进步超过了亚里士多德。例如法国科学家比里当(公元1300-1360年)研究了落体与抛射体的原理,他把冲力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实际上就是近代科学的动量。他的观点被近代科学家所继承。因此,比里当被誉为“现代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数学方面,在中世纪后期有发展。最著名的是意大利学者费波耶那奇(约1170-1250年),他在《算盘书》、《四艺经》、《几何实习》等著作中,系统地介绍了希腊、阿拉伯和印度的数学知识,使西欧人掌握了整数、分数等计算方法,改变了西欧的数学面貌。

(3)罗吉尔·培根(约1214-1294年):是英国思想家与实验自然科学家。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和工作15年。他学问渊博,研究范围涉及到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化学、音乐、医学、文法、逻辑学等,被人们誉为“万能博士”。

他的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及《哲学研究纲要》等。特别是《论自然的有力和巫术的无术》影响较大。

他的主要贡献在学术思想与科学方法方面。他首先提出“科学实验”的思想,他认为:“没有实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他还无情地攻击了经院哲学家的不学无术。

6.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基督教文化加强了欧洲统一的意识。欧洲统一是今日西欧的一种意识,欧洲内在的一致性在于欧洲各国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从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崩溃,到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壮大,到查理帝国分裂为德、法、意,它们经过日耳曼的入侵,唯一剩下的是成为帝国精神影子的基督教。由于新大陆的移民与文化交流,在美洲及大洋洲也能看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第二,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法学的传统。基督教的法典如“摩西十诫”是继承犹太教的经典。它是欧洲中世纪法律、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古典时代罗马制订的著名的《罗马法》,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即被日耳曼人所抛弃。整个中世纪,教会法规,《圣经》释文成为法庭判案的依据。11-13世纪政教之争,为了阐述各自权力高于对方,双方都需要各自的法学家,他们把罗马法复活而制定其国家法律,这对西方法律与政府机构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的关系。中世纪的哲学、文学与艺术等,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第四,基督教对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极为深远。例如:基督教的圣诞节和复活节已成了全社会的节日,公职人员就职或在法庭作证,都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教堂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人们常以《圣经》中的人物命名,如彼得、约翰、玛利亚等。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消极作用。由于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使得文化带上了浓厚的蒙昧主义的色彩,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同时教会掌握着政权、垄断教育和法律大权,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实行残酷迫害。如,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就是被害的典型代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1538.html

更多阅读

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

从文革到现代建设,人们有意无意地毁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时建筑和一些传统文化传承,一些传统的文化现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大量的80后、90后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有学者就此愤慨地评论道“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于践踏

西方文化扣子——电影"蝴蝶效应1"影评 蝴蝶效应影评

看的剧本是剧场版的,温情结尾,看的电影是导演剪辑版的《蝴蝶效应1》比较重口味剧本补充了大量的细节内容,每一个“扣”(戏眼)都接得很好。果然是花了6、7年攒的本子。扯两个文化差异的小扣子扣子一:美国校园文化和“美国派”一样,美国

张怀远:中国传统文化之弊和未来的出路

小序: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之辩和我们的态度什么是文化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两者的关系怎样?不少人对此好像一直若明若暗,常常将两者混用,甚至文化舆论界似乎也尚未彻底厘清。李慎之先生对此已经做过很好的梳理。他指出,“传统文化就是中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姓名差异

图:《起名》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从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东西方共有的文化现象,但由于繁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

声明:《西方文化概述七 中西方文化概述》为网友樂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