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点

古代文化常识

一、天文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古名岁星,径称为岁。水星一名晨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28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许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28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为28个不等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了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现在说一说北斗。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辩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二、历法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12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的四分之一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24个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 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 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 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 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 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记时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

下面谈一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晨昏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日昃。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上午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八点是辰时,十点是巳时,十二点是午时;下午两点是未时,四点是申时,六点是酉时,八点是戌时,夜里十点是亥时。

附带谈一些节日。

元旦——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但是自三国·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伏避盛暑的意思。

七夕——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牛郎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①。后代吧中元节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古人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腊日——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上述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

——————————————

①盂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思。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三、乐律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宫 商 角 徵 羽12 3 56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ti)#4(fis)相当,这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2 3 #45 67

作为音级,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这就是说它们的音高是随着调子转移的。但是相邻两音的距离却固定不变,只要第一级音的音高确定了,其他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宫的音高确定了,全部五声音阶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七声音阶的情况也是这样。

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六十“调”或八十四“调”,都只是理上有这样多的可能组合,在实际音乐中不见得全部用到。例如隋唐燕乐只用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只用五宫八调。常用的只有九种,即五宫四调,通称为“九宫”:

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四调:大石调(又作“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四、地理

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有时候,同一个区域名称,而涵义大有区别。有些名称则是上古所没有的。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于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改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代初期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⑴把凉州分为雍、凉、秦三州;⑵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⑶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⑷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①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代和元代所谓州,则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代和清代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郡——郡是行政区域。秦代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代废郡。

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⑴关内道,即古雍州;⑵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⑶河东道,即古冀州;⑷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②;⑸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⑹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⑺淮南道,即古扬州;⑻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⑼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⑽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好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③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④元代也有路,宋代的路大,元代的路小,相当于州府。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l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隶属于中央。明代和清代改州为府(见上文)。

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宋代的军与清代的州府差不多。

县——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代和汉代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国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所以《战国策·赵策》说:“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贾谊《过秦论》也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足矣。”但是《汉书·儒林传》说,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这里的山东却指齐鲁一带⑤又如江南,《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豫章长沙。”指今天的湖广江西一带。今天的江南,《史记》却称为江东,《史记·项羽本纪》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至于具体地名,在不同时代指不同地点,则更为常见。例如:

蓟,南北朝以前指今北京(旧址在今北京城西南角);蓟州,唐代以后指今河北省蓟县一带⑥桂林,秦代指今广西贵县南;三国时指今梧州市;西晋时指今柳州市东。桂州在南北朝及唐、五代、桂林府在明清两代,都指今桂林市。

——————

①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查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了。

②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

③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二设的路,不领民事。

④广东路又称广南东路,广西路又称广南西路,湖南路又称荆湖南路,湖北路又称荆湖北路。

⑤古代山东山西有就华山而言,有就太行山而言。

⑥蓟县1973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蓟州辖境包括现在天津市蓟县和河北省香河、玉田、丰润、遵化等县。

五、职官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制不同,其间因革损益,情况复杂。在这个题目下我们不能全面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谈几个重要的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等。

㈠中央官制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荀子·王霸》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楚国最高的长官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与其他各国不同。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汉代初期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例如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理国政,其权势就远在丞相之上。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但到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yè)。三国·魏文帝鉴于东汉尚书台的权势太大,把它改为外围的执行机构,另外设置以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南北朝时期,皇帝鉴于中书省权势日大,又设置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对中书省加以限制。这样,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⑴,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代因为唐太宗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唐高宗以后左右仆射不再参决大政。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掌宰相之职。高宗以后执行宰相职务的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⑵但是正式定为官号是在辽代。辽代中枢机构是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明代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后来大学士逐渐参与大政,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清代沿明代制度。到雍正时成立军机处,大学士就没有什么职权了。

秦、汉时代中央的行政长官有:㈠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㈡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㈢卫尉,汉景帝初一度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㈣太仆,管皇帝车马。㈤廷尉,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是最高的法官。㈥典客,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㈦宗正,管理皇族事物。㈧治粟内史,汉初沿用此称,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㈨少府,管宫廷总务。以上诸官,后来称为九卿。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来称为执金吾),以及掌管营建宫室的将作少府(后来称为将作大匠),等等。

附带说一说汉代的加官,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加侍中就能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后世侍中成为门下省的首长,给事中成为门下省的属官。

汉代的加官还有中常侍和散绮等。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东汉改用宦者),散骑是皇帝的骑从,掌“献可替否”。三国·魏时合称散骑常侍,备皇帝顾问并掌规谏。南北朝时期散骑常侍是集书省(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的首长,后世并入门下省。

下面说到六部。

尚书本是九卿中少府的属官,发展为尚书台之后,事物增多,于是分曹治事,每曹设尚书一人,这是后世中央各部的前身。从东汉到南北朝,部曹尚无定制,隋代始定为吏、民、礼、兵、刑、共、工部,属于尚书省。唐代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

六部的职掌大致是:

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

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㈢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

㈣兵部:掌全国军政。

㈤刑部:掌刑法、狱讼。

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郎中,副首长称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事等。

六部仿《周礼》六官,对照如下:

六部尚书|《周礼》六官

——————————

吏部尚书=====天官大宰(冢宰)

户部尚书=====地官大司徒

礼部尚书=====春官大宗伯

兵部尚书=====夏官大司马

刑部尚书=====秋官大司寇

工部尚书=====冬官大司空

后世以《周礼》六官作为六部尚书的代称。

六部成立,诸卿的职权变小,有的卿由于职务倂入有关的部司,后来就裁撤了。

现在说到中央的监察官和谏官。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

我国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御史是纪事之官兼纠察之职。秦、汉代称为侍御史。秦代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西汉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由其助手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后来成立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首长。御史台又称宪台,后世或称肃政台等,所以习惯上把监察官称为台官。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明代何处清代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称左、右都御史。历代监察的属官除侍御史外,还有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

古代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⑶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唐代初期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术待诏的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之官。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两代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唐代有集贤院侍读学士等;宋代有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

古有史官。旧说周代太史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秦、汉时,太史和太卜、太祝等官归奉常领导。魏晋、南北朝设专职史官,一般称为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编修、检讨等官。明代史馆倂入翰林院,仍沿用过去的官号。

我国从古代就重视图书的收藏和校订。汉代御史中丞除作为监察官外,还在兰台掌图籍秘书,其下有兰台令史掌校书定字。东汉的秘书监以及后来增设的秘书郎、校书郎都是专管图书的官员。管理图书的机构一般称为秘书省。唐代秘书省一度称为兰台,这是因为兰台是汉宫的藏书之处。唐代内廷有收藏经史子集的宏文馆和修写“御本”⑷的集贤殿书院,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官,并有校书郎、正字等,从事图书的管理、修撰和校订。宋代把收藏图书和编修国史的单位合称为馆阁:馆指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阁指秘阁和龙图、天章等阁⑸。明代馆阁之职倂入翰林院,所以翰林院也就称为馆阁了。

宋代龙图、天章诸阁各置学士、直学士和待制,其职掌是备皇帝顾问、参与议论或校订图书。后来这类阁学士成了朝臣外补(外调)时的“加恩兼职”,并不担任上述职务。宋代又有殿学士,这是授予旧相、辅臣的“职名”,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这类殿学士和阁学士都是表示优宠的虚衔。

古代有博士、助教等官。秦、汉时代博士掌通古今、备顾问。汉文帝时,《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立博士。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并置博士弟子学习经术。皇帝博士是太常的属官,所以有太常博士之称,以聪明威重者一人为祭酒⑹。魏、晋以后历代所设的太常博士只是礼官的性质,和作为教官的国子博士、太学博士等职掌不同。晋代以博士为国子学和太学的教官⑺并助教作为博士的副职。后代沿置,直到明、清两代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还有博士和助教。北魏以后地方教官一度也称为博士、助教。附带说一说教授。宋代府、州开始设教授,负责教诲所属生员。明、清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以训导作为副职。至于地方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宋代各路一度设过提举学事司,这是清代各省提督学政的前身。

最后谈谈武官。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又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都很高。此外还有临时设置的将军,例如对匈奴作战则置祁连将军;对大宛作战则置贰师将军等。汉代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职掌命名,例如掌骑士的称为屯骑校尉;掌西域屯兵的称为戊己校尉等。魏、晋以后,将军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虚衔,如云麾将军、振威校尉等。

——————————

⑴隋代避用“中”字,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侍中为纳言。唐代高宗、武后和玄宗时,三省名称曾几度改变:尚书省称中台,文昌台;中书省称西台,凤阁,紫微;门下省称东台,鸾台,黄门。

⑵《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又,过去文人常用宰辅、宰衡等以称宰相,但都不是正式官号。

⑶金马门是汉代未央宫门。未央宫门前有铜马,故名金马门。

⑷“御本”是缮写给皇帝看的。

⑸秘阁收藏真本书和古字画。龙图天章等十一阁分藏宋太宗等诸帝的“御书”、“御制文集”等。

⑹祭酒本义是在大饗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引伸为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后用为官名,如国子祭酒等。

⑺国子学是高级官员子弟的学校。太学是一般官员和庶民俊秀子弟的学校。

㈡地方官制

春秋时的地方单位有邑县。邑县的长官,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战国时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后来以郡领县,形成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治安。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历代县有诸曹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史,各有不同职掌。

秦、汉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郡。秦代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掌军事的是尉,掌监察的是监御史,简称为监。郡丞是郡守的佐贰。汉代郡守改称太守,后因兼领军事,所以有郡将之称。郡的属官除诸曹外,还有督邮、主簿等。督邮举察属县官吏的功罪善恶,并督治地方豪强奸恶。主簿主管文书簿籍①。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国”,这是皇帝子弟的封地,设官初仿中央,吴楚等七国之乱后,加以裁削,由中央派相处理行政②。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一人(后或称为牧)监察所属郡国。京师所在的州置司隶校尉,略如刺史。刺史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属官。别驾随刺史出巡,治中“主众曹文书”。东汉战争频仍,刺史或州牧都掌兵权。魏、晋、南北朝刺史多带将军称号,并允许成立军府,自置僚属,权势很大。这样,刺史就有两套属官,一套是属于监察系统的别驾、治中等;一套是军事系统的长史、司马、参军等。

隋、唐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③,刺史实际上等于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使君。刺史既然成了行政长官,那么前代刺史的两套属官的称号也就参用为行政系统的官职了④。了解这一点,就会知道隋、唐州郡的司马其实是不掌武事的。

唐代中央对地方的监察起初是派员出巡各州,称为黜陟(chù,zhì黜:降职或罢免。陟:上升。)使。他有权罢免或擢升地方官吏。后来全国分为若干道,每道派京官一人巡察所属州县,先后称为巡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唐代又每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兼度支、营田、观察等使,总揽一方军政、民政、财政和监察大权。观察使、节度使有判官、掌书记、推官等属官。节度使初设于边防重镇,后来内地普遍设置,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宋代废藩镇制度,节度使只是优宠将帅大臣和宗室勳戚的虚衔。另分全国为若干路,各路设转运使等官,掌一路财赋等事。

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简称知州。州有通判,号称监州官,不似后世一般的副职。州的属官有判官管行政,有推官管司法。和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相同。

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欧阳修知滁州时写的《醉翁亭记》提到太守;写《丰乐亭记》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体制类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明代初期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事问题牵连几个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地方官。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规定的“封疆大吏”。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是总揽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政和人事,成了督抚的下属了。

明、清一省分为数道,道下有府、州。府、州的长官称为知府、知州。其佐贰,府有同知、通判等;州有州同(同知)、州判等。有两种州:直隶州略等于府;散州隶属于府,和县相当。

——————————

①督邮职权很重,唐代以后始废。古代官署一般都设主簿,宋代以后县的主簿和县丞、县尉同为县令(知县)的助理。

②魏、晋、南北朝改称内史。

③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称为府,有尹、少府等官。

④唐代贞观二十年(公元649年)七月,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

㈢品阶勋爵

品——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汉代以禄石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例如九卿是中二千石;刺史太守之类是二千石;县令是千石到六百石。禄石不同,月俸收入不同。三国·魏时职官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隋、唐时九品又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上下二阶,共三十级。隋、唐时九品以内的职官称为流内,九品以外的职官称为流外。流外经过考诠转授流内官,唐代称为入流。清代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称为未入流。

阶——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补充,并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称为阶,通称为官阶。例如文官阶是:从一品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称特进;从二品称光禄大夫,等等。六品以下的文官阶称郎,例如正六品上称朝仪郎;正六品下称承议郎,等等。唐代又采取前代各种将军和校尉的官号作为武官阶。后来,宋、元、明、清代,都有阶官,只是名称和品级不尽相同而已。

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阶官品级和当时所任的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阶官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行”字;阶官低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守”字;阶官比职事官低二品则加“试”字。

勋——唐代又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为勋,通称勋官。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等,共十二级。后代沿袭唐制,只是品级略有不同。明代有文勋武勋,武官勋号和前代基本相同;文官勋号除“国柱”外,还有正治卿、资治尹之类。清代勋和爵就合而为一了。

爵——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所以通称诸侯王。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得在王国境内分封庶子为侯,也是列侯性质(称为王子侯)。汉代列侯食邑一般是县,有的是乡、亭,视所食户数多寡而定,所以后来有乡侯、亭侯之类。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

六、科举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察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这一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武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刘秀讳才改称茂才的。

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

隋代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代继承隋代制度,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鸿辞”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官职。柳宗元取进士及第,其后以“博学鸿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宋代初期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点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代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式,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①,又称为痒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定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②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⒈乡试;⒉会试;⒊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痒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③。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④等。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后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检讨⑤,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附带说一说贡生。清代有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科举还有武科一类。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有武举了。历代相沿,直到清代还有武科考试。

——————————

①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

②廪生是廪膳生员的简称,明代初期生员每人每月皆由公家发给粮食,所以称为廪生。后来名额增广,在增广名额中的生员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增生不廪粮。明代府学、县学之外还有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清代沿用明代的旧称。

③由捐纳取得监生(国子监生员)资格的(所谓例监),也可以参加乡试。

④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的终身不得官者。

⑤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

(摘自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11月第一版 1981年3月第二版1999年5月第三版2002年10月第34次印刷)

(2010年9月28—10月5日整理并打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169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书信文化常识(珍藏版)【刘卿学语文】【网络综合+原创整理】书信:不见面的礼仪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之风俗礼仪篇 古代礼仪制度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风俗礼仪篇【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

转载 高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原文地址:高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作者:晓泓婕伊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一一、名词解释:(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古代文化常识

(一)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四库:经、史、子、集。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

声明:《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点》为网友花落忆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