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_恋知尘 西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_恋知尘 西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统筹区域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区域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及其总体规划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

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1、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原因

从必要性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迫切需要:第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迫切需要。由于历史、地理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等原因,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6.9%,人口占23.1%,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3.9%;东部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13.5%,人口占41.2%,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58%。地区差距拉大,意味着国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导致收入的不平衡,人心的不稳定。如果这种差距任其发展,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引发出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后果将不堪设想。第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后,就提出了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该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另一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时候了。这是贯彻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为了解决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中西部地区拥有全国86.5%的国土面积、58.8%的人口,可以说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需要中西部地区提供资源保障,全国的消费需求,需要中西部地区拉动,总之,从长远来看,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没有东部地区的长久繁荣,离开了中西部地区的平衡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西部地区应付国际资本冲击的迫切需要。我国加入WTO后,无论是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都将面对国际资本的激烈竞争。尤其是西部地区本来就非常弱小的产业,受到这种跨国资本的冲击将更加剧烈。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让其雪上加霜,冲击的结果将是惨重的。第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保持中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需要。从民族人口分布看,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国的东部地区,而少数民族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陆地边境地区,大约有20个民族跨国而居。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距,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也是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长期落后,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太大,就可能使民族问题复杂化,从而导致民族分裂,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如果搞两级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小平同志的这番话,是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最精辟的论述。

从可能性看,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国家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央政府已经具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能力和条件。第二,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国家多年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帮助,加上东部地区自身的努力,经济获得连续的高速增长,已进入能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阶段。东部地区的部分企业和民间资本正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在中西部地区找到新的投资市场和发展机会。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的流动和转移,迫切需要西部地区来接纳。第三,中西部地区经过几个五年计划打基础"的准备,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更新,投资环境已有明显改善,绝对贫困现象已经消除。加上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已经具备。

以上所述,就是中央选择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治、经济上的两个主要动因。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长远发展。

胡锦涛强调,全党全国要从大局出发,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为了解决中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急切要求;也是保持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同时也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对西部地区人民的一个重大政治承诺。

3、西部大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

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目的和意义,但就其最根本的目的而言,就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期间的谈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是要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问题。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不难看出,加快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在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确实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全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有7个省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必须指出的是,提出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强调西部地区内部城乡差距的悬殊,而在于强调整个西部的经济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西部农村的发展更为滞后,在于西部地区的农民更为贫困。可以说,目前中国最贫困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使西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更快的发展,必须使西部农民的收入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否则,无论建设了多少基础设施,投资了多少工程项目,对于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都不能算是真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西部大开发不仅要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还担负了改善生态环境,初步遏制生态和环境恶化的重任

1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中一道不得不面对的矛盾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西部大开发实施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如下几点: 第一,西部地区多数地方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发展多种产业和城市化的最大限制因素。目前,黄土高原地区,贵州、广西、云南的石炭岩山区,长江和黄河上游及其青藏高原地区,西部和北部的戈壁沙漠地区等处,缺水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近十几年来乱垦、乱伐、乱挖、乱采等人为因素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漠化,已经威胁人畜生存,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不能解决西部地区用水供给问题,处于恶性循环的农牧业态势不会扭转,要想发展一大批城市及矿产业、冶炼业、加工业等极其困难。 第二,.能源供应紧张,也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很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为2.74亿千瓦,雅鲁藏布江下游干流河道水能资源高达6 881万千瓦。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3 973亿吨,占全国的38.6%,新疆的煤炭远景储量高达2.19亿万吨,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风能资源也不少。但由于多种原因,西部地区的能源却没有充分开发与利用,因此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很紧张。如不改变能源生产滞后局面,要实现西部的深入开发,则是不可想象的。第三,资金严重短缺直接制约西部大开发的规模与强度。1998年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GDP为全国的14%,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数的60%,由此可知,西部地区还相当贫困。1998年青海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仅200亿元,财政收入20亿元,这仅相当于深圳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财政收入的1/7。青海的这点财政收入连一条铁路都修不了。资金严重短缺是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共性。如不开拓相当一批投资融资渠道,从四面八方、海内海外吸引更多的资金,要全面开发西部地区是根本不可能的。

2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宏大战略的重要内容

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水是制约,人是根本。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考虑,为保护生态环境,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要求,当前西部地区首先应处理好水利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关系,要把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配置和利用放在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在水资源配置中要把生态用水作为重点优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3、如何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矛盾
特殊矛盾决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根据。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潜藏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部地区绝不能把自身锁定在“跟进式”的发展轨道上,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新的发展战略。同时,东西部经济起飞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优劣表明,必须从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起点和基础出发,以求新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来寻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省(市)区之间的区际性差异较大。探寻西部崛起之路,不仅有别于东部地区,而且各省(市)区之间也各有殊别。因此,要想选择西部地区普遍适用的具体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在这里,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提出以下若干普适性较强的战略原则,为西部省(市)区探索各自具有区际特色的发展模式提供大致思路。 第一,跨越式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必须绕开东部发展的老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战略定位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地方工业跨越的着力点,以直接植入高新技术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追赶目标,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第二,产业绿色化战略。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直接制约着全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而且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地质灾害三大环境问题。因此,必须果断放弃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将开发与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双重跨越。这是关系自身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生存条件的重大现实问题。 第三,技术导向型战略 。西部经济落后是产业落后的必然结果。因此,西部大开发不在摊子铺得大、项目上得多,不可重蹈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的覆辙,而必须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提高技术含量,重在集约经营,以技术开发和引进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第四,公平与效率双优先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区别国家投资与企业投资行为。国家投资侧重社会公平、营造开发环境;而企业投资应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以效率为目标,求得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以此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互促进。第五,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各类合格人力资源的投入。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疏密差异很大,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水平落后,稳定和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因此,西部大开发,首要的是人力资源大开发,它对其它物质资源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崛起之路,是一条缩小“教育差距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之路。

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东部地区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国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较低,还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有效地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任务更为艰巨。加上千百年来频繁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的原因,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年复一年地加剧,并有逐步向东推移的趋势。这不仅对西部地区,而且也给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就没有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全国的现代化。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使我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为东部地区的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康维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中国环境管理》,2000年第1期。

2慈龙骏;《防治荒漠化一一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科学时报》,2000年2月16日第4版。

3、陈栋生:《中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1期。

4楼惠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十大问题》.《人民政协报》,2000年5月23日第6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2095.html

更多阅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在当今社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让劳动者从事体面的劳动,才能促进经济转型,实现科学的发展,才能真正将公平正义贯穿到每一环节中,从而

郭正和:品牌建设本质是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郭正和:谢谢主持人,谢谢21世纪经济报道给我们厦门国贸集团这个机会。可能很多人对厦门国贸不是很熟悉,厦门国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领域是贸易、房地产和港口物流,这家企业是一个成长中的企业,起步虽然有20多年,但是最近几

能源多元化: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0%,80%以上的发电来自煤炭……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必须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加大对天然气、核电和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这不仅有

声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_恋知尘 西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为网友老梗剧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