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整部《论语》中篇幅较长的少数几章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段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安邦思想,表现出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高贵品质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

一是仁政思想。孔子反对战争,反对武力。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仁爱道德,要用自身的“文德”去感化百姓、招徕远人。孔子把“仁义道德”看作统治者必备的个人素质,将“施仁政、行德义”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夫子一生为之积极宣扬并努力实践的基本思想。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立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上述原则。孔子认为季氏用武力去侵略颛臾的做法是错误的,要让“远人来之”的正确做法在于凭借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以德服人,而不是武力强迫。并且“既来之”后还要“则安之”,亲民爱民,对远方之人多施仁政,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稳固,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了统治者“修文德”的重要性,所谓“文德”,指的就是礼乐仁义等的儒家仁德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要用仁义道德去教育感化百姓。孔子曾经作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子(统治者)的个人道德对百姓的影响与作用就如风一样,能感化民众,无为而治。

二是礼的思想。孔子为什么这么反感季氏攻打颛臾,除了认为这是不合“仁德”之举以外,还在于其不合“礼”数。我们可以看看孔子列举的三条“反战”理由: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说颛臾受先王之封,一向受到鲁国的礼遇,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言外之意是:连先王都很客气地对待它,你季孙氏凭什么可以去打它?你这样去攻打不是冒犯“先王”了么?以下犯上,这是大不敬的、无礼的。二是“且在邦域之中”。即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疆域之中,不存在对鲁国的威胁问题,这样去攻伐它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也是不合礼的。三是“是社稷之臣也。”即从君君臣臣的关系看,颛臾一向对鲁国称臣,臣不犯君,君不伐臣,这很符合孔子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的礼教等级思想。在孔子看来,颛臾是守礼的,明礼的;你季孙氏才是无礼的:把持朝政,自作主张攻打颛臾,这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实,才是天下无道“陪臣”无礼的最好明证。“陪臣”即家臣,孔子身处春秋乱世,生活在“陪臣执国命”的鲁国,当时的鲁国国政就是被三家家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所谓的“三桓”)把持,孔子对这种无道、无礼的社会深恶而痛绝之,企图以自己的努力来改良社会,恢复“君臣有别,各安其分”的周礼,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目标。

三是治国思想。孔子在文中概括阐述了自己的治国安邦思想:对内要“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对外要“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简言之,就是治理国家要达到“均、和、安”,对待远人要“修文德”,这样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心。简言之,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以德治为中心,以周礼为准绳,主张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根本的治国制度,它维护的是统治者的中央权力。

总之,从《季氏将伐颛臾》中,我们看到了孔子身上那种经世济民的伟大抱负,那种献身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观照,仍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值得我们反思、借鉴和学习,也令我们深深感动。

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3259.html

更多阅读

《X战警:逆转未来》需要了解的八件事

如今,《X战警:逆转未来》正在热映中,变种人的故事也又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不过,对于很多观众来说,X战警还是个很陌生了概念。为了更好了解X战警以及《X战警:逆转未来》,以下八件事也许你应该首先了解1、什么是X战警,来自黑人民权运动?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大民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一些纪念活动。我想起一个悬案——鲁迅究竟抗战没有呢?网上也早有人发贴,揭发鲁迅在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做过多少抗战

声明:《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为网友帅帅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