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茶是南京特产,1982曾入选全国十大名茶,雨花茶是绿茶炒青中的珍品,是优质细嫩针状春茶.1958年春江苏省委召集全省制茶高手于中山陵园开展雨花茶前期研制.
1959年4月雨花茶研制成功,获得省市批准定型,因其外形,条索紧直,锋苗挺秀,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为纪念雨花台革命先烈:正式命名为“雨花茶”.
品质特点:形似松针,条索紧直,两端略尖,茸毫隐露,色呈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匀嫩明亮。
原料采用: 南京雨花茶采摘精细,要求嫰度和长度 均匀,长短一致。特级茶为一芽一叶为主,在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不采虫伤芽叶、紫芽叶、红芽叶、空心芽叶。特级雨花茶规定一芽一叶的比例占90%以上.,鲜叶长度在2.5到3cm之间.
工艺:
手工制作:后鲜叶避免日晒,及时加工,按炒青绿茶制法,经轻度萎凋.高温杀青,杀青、揉捻、整形、干燥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
1981年由于市场需求量加大,机械加工雨花茶研制成功,做形的工艺由日本精揉机,替代了传统手工作形,使雨花茶的产量大幅度上升,
工艺:杀青,揉捻,毛火干燥,机械做形,足火干燥.再经圆筛、抖筛、飘筛,分级.分为特级1-4级五个等级.
1958年春研制
1959年4月雨花茶研制成功,正式命名为“雨花茶”
1964年雨花茶首次出口外销至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自1966年起畅销日本、东南亚一带并成为江苏省第二大出口名茶,
1981年雨花茶机械化生产研制成功.并开始推广.
(图为1981年雨花茶的茶样)
1982年在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30种名茶之一。
1983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奖。
1985年由农牧渔业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优质名茶评选会上,再次被评为11种优质名茶之一。
1986年雨花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1986年、1990年在全国名茶评选会上,又接连两届被评为中国名茶.
(图为1986年雨花茶的茶样)
1991年雨花茶南京市地方标准配合实物标准.
1983年茶叶市场放开,市场的需要增加.市场的临时监督管理技术监督部和物价部门对质量和价格的临时监控管理,虽质量有所下降但基本与原标准相差不是太大
94年茶叶价格管理放开,南京市商品价格临时监控对消,雨花茶的量严重下降和价格比较混乱.
自1991年雨花花茶南京市地方标准之后到2001年完成制定雨花茶的产品标准(DB32/T142-1996,2001)这期间十年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完全市场化运作,雨花质量下降至最低,.一时安徽雨花,湖北福建雨花,雨花针毫,等非产地雨花大量充斥市场,这也是雨花茶质量的最低时期,外地雨花茶大量充斥南京市场.以次充好,假冒产地等,雨花茶质量严重下降.
(图为2001年雨花茶的茶样)
2001年完成制定雨花茶的产品标准(DB32/T142-1996,2001)、加工技术规程(DB32/T432-2001)、栽培技术规程(DB3201/T003-2002)系列地方标准.
2003年4月南京市政府开始实施雨花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
2004年12月雨花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2006年3月起草制订《雨花茶》国家标准
2007年,雨花茶的炒制工艺,被列入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雨花茶采用国标GB/T20605.
(图为2009年雨花茶的茶样)
相关的措施出台实施后雨花茶得到新一轮的发展
目前南京市茶园面积约10万亩左右其中投产的面积6万亩,年产干茶200万公斤左右,产值约2亿元,投产茶园亩均产值2535元,全市茶叶亩产值最高达到9500元,产值、效益均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南京雨花茶,目前年产量已达20吨,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
目前全市获得地理标志性产品合格使用厂家共有核准使用雨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名单31家企业.
说明:茶样因年代以久,颜色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