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指将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而成为实质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物价指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当期物价来计算的;实质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以某一基期的物价来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最终产出品的平均价格。也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或者“隐性物价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 GDP平减指数、CPI与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三点关键区别是:

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并不反映在CPI上。PPI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生产期间内材料、劳务等价格的增加,将反映在此,而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与CPI上。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

3.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也就是说它考察的商品是固定的几种(一篮子商品),如果涨价商品不在考察之列,那么CPI是不受影响的,比如房地产价格好像就不计算在内;PPI亦是如此;而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它考察的是当年生产的所有商品,即使这种商品在基期没有生产,只要本期生产那么也要计入分子中。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最常用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不过CPI通常高估通货膨胀率。据曼昆经济学,CPI高估通胀是因为物价上涨时,消费者可选择替代品。

CPI与GDP平减指数相差悬殊

□张成思

CPI与GDP平减指数相差悬殊 宏观政策选择路径面临调整

2010年第1季度以CPI衡量的通胀率(同比)为2.5%,但如果根据GDP平减指数核算,则通胀率是9.5%。

由此可见,尽管近期我国以CPI衡量的通胀水平比较温和,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前在房产价格快速上涨、通胀预期表现明显的背景下,考察国内通胀水平,更需要关注涵盖房地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标(即GDP平减指数)的动态走势,并据此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制定反周期政策。

国内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是货币因素。货币的通胀驱动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投资部门而作用于总产出,并最终传递到总体价格指标的变化上去;另一方面,当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时,会造成货币贬值而引起物价上涨。

二是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预期。在考察房地产价格和通胀预期对总体价格波动的影响过程中,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胀率较CPI更明显。根据公布的数据计算,2008年CPI通胀率平均是5.9%,而GDP平减指数通胀率为10.2%。在2009年,这两个不同的通胀指标分别为-0.68%和0.44%。而在2010年第1季度,CPI通胀率是2.5%,但GDP平减指数通胀率已经达到9.5%。

三是汇率变动。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大幅变动会加剧我国价格的波动程度。近年来曾出现的人民币加速升值已经被证明不是平抑这段时期国内价格波动的有效策略。事实上,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的频繁进出,造成国内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大。从长期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四是原材料价格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全球范围看,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具有直接影响,而上游价格对下游价格存在动态传递效应,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也是国内总体价格波动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属于外部供给冲击,具有随机性和暂时性特征,研究表明这种供给冲击对国内物价不会形成持续的推动效应。
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

政策调整的路径选择

一是选择逆周期政策操作。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三是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平抑房地产价格。四是促进宏观政策的战略转型。五是关注广义价格变化。由于CPI反映的只是消费品的价格涨跌情况,并不能完全涵盖房地产等更广泛领域的价格变化情况,因此更要关注广义价格的动态变化。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一方面反映了较强的公众居住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众对货币资产贬值的担忧,表现出强烈的保值投资需求。根据测算,近年来我国广义价格指标所衡量的通胀水平一般都高于CPI通胀率,致使很多时期虽然以CPI为基准的实际利率(即剔除通胀因素的利率)是正值,但是以广义价格指标为基准的实际利率却是负值。(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按GDP平减指数和CPI计算的负利率,1999年到2010年

海宁的新浪博客

按GDP平减指数走势算,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整整5年,都是负利率。房价在此期间,也是一直涨的。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是正利率,因为资产价格没有涨。(奢侈品,奢侈服务价格等,也是下降的)。所以说,资产价格的下降,能非常快速的打压CPI。

CPI是极其滞后的一个指标,房价开涨一年后左右,CPI才上升。而股市巨牛,则比CPI上涨,提前了15到18个月。(也就是说,股市上涨,笼统而言大致比房价提前6个月左右)

总体而言,1999 - 2005年,是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7年。2006 - 2010年,投资率过高,每年都超过40%,2008年,2009,2010年甚至超过50%。这个后果,《亚洲增长的奇迹》里阐述过。2011 - 2017年,总体的通货膨胀速度,会比2003 - 2007高许多。因为愿意吃苦耐劳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人是有的,很多还没有工作,但是愿意拿低工资,干苦活的人少了)。

1998 - 2008年,中国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提升极快,非常有助于压低物价。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2012年7月CPI数据点评:CPI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文)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个人认为,CPI显示的是当期的价格水平,单月数据不能作为对未来物价态势和政策取向的判断依据。为避免被不正确的数据信息挖掘思路误导,这里我将要讨论的是CPI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首先,CPI涨幅下降没有告诉我们通缩会必然出现。单月CPI增长低于2%并没有释放任何通缩信号。通缩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与通胀一样,是经济形势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高通胀与经济过热联系在一起,通缩与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判断通胀还是通缩,需要增加对经济增长形势更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简单从单月CPI数据就作出通缩判断,信息是不够充分的。只要今年稳增长的目标能够实现,就不会带来通缩风险。

其次,CPI下降没有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应该宽松。有观点认为,近期CPI增幅已经明显回落趋于平稳,货币政策应有所放松。这种解读不断强化了市场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这种认为通胀形势平稳银根就要放松的看法,是对货币政策缺乏基本认识。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工具,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逆周期调整。经济过热会导致通胀,货币政策就会收紧;经济大幅下滑,失业率上升,货币政策就应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创造就业。但是如果经济平稳增长,并未过热,也没有衰退,货币政策就不应该过多干预经济活动,制造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波动。

中国经济从正式开始利用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工具,大概有20年左右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通胀,2004年的经济过热,以及2007—2008年上半年因为资本大规模流入造成流动性严重过剩,货币当局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面对亚洲危机的影响和2009—2010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货币当局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除此以外,在其他经济平稳增长的年份,货币政策呈现稳健的态势。

现在物价呈现平稳态势,货币政策应该回归正常,而不是由调控通胀的紧缩状态立即变成调控通缩的宽松状态。如果货币政策表现为非紧即松或者非松即紧的极端交替,可能使本来平稳的经济变得不平稳。

货币政策的“显性”目标是调控通胀和通缩,因为通胀通缩与经济增长相关,所以非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或宽松,是通过减少或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来操作的。从这层意义上说,经济增长应该是货币政策的“隐性”目标。所以当前稳增长的货币政策应以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增长,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流动性状态为指标。换句话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盲目地印发货币,而是要与实体经济的有效总需求同步。

第三,当月CPI没有告诉我们未来物价走势。CPI不是一个前瞻性的指标,而只是当期价格总水平的量化显示,严格来说没有发出对未来CPI如何变化的任何信息。

CPI涨幅的计算是由两部分决定的。一部分是翘尾因素,这一部分由去年的通胀水平决定,可以被准确计算出来。2012年剩下的五个月的翘尾因素分别是0.7、0.2、0.1、0.3和0,没有悬念地呈现下降态势。未来影响物价形势的最大变化在CPI涨幅计算的第二部分,即新增因素。影响物价变化的新增因素由输入性因素与国内因素综合形成。

输入性因素一方面来自资本流入带来流动性的变化。在当前人民币呈现双向波动,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的情况下,资本流入的压力并不大,不构成下半年通胀的压力。输入性因素另一方面表现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根据现在的信息,国际粮食价格由于干旱呈现上升状态,这会对未来我国的购进价格产生上升压力,一到两个月的滞后影响可能通过PPI传导至终端消费价格。不过因为美国大选在即,所以国际油价可能会在每桶90美元左右震荡,对国内通胀的影响应该可控。中国粮食进口主要是大豆和玉米,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食品价格会有所影响,但根据现在的信息,总体上输入性通胀因素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从国内因素看,首先货币政策比较审慎,不会构成未来通胀的货币基础。非货币因素包括要素价格机制调整和工资调整,也会对未来物价上行产生影响。但通过前期的观察,要素价格调整对非食品价格的影响基本在1%—2%的水平,并没有显示对CPI具有较大的直接影响。今年全国各地较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对蔬菜水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品供求关系,不排除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会有所上升,甚至可能推动CPI涨幅重上2%的情况,不过这个影响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综合国内因素,全年平均价格总水平涨幅应该可以控制在3%—3.5%,低于政府设置的4%的可承受水平。因此,货币政策可能会坚持与实体经济同步的稳健态势,价格机制改革会继续推进;粮食收购价格会适度上涨,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升;通过流通环节的价格调整产生稳定食品价格,进而平衡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可能会更加积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3774.html

更多阅读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高中物理斜抛运动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简介一、用途: 本仪器能准确地描绘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测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学生分组实验。二、结构及说明:(详见附图) 仪器由平抛导轨(作为钢球滚动导引轨道。起

郎咸平这个害人的托 吴晓波和郎咸平谁厉害

宏皓:郎咸平这个害人的托2014-08-16 09:43郎咸平最近参加某论坛说:“房地产投资是中国就目前而言最好的投资选择。”明眼一看就知道郎咸平仍然保持其危害人民的庄托本色,此时在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刚开始,郎咸平这个依靠当托发黑心财的家

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是指将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而成为实质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物价指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当期物价来计算的;实质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以某一基期的物价来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最终产出

必发指数的运用与计算 新浪必发指数

必发指数的运用与计算在使用必发指数时,先计算出总成交量,就是一场球赛的胜平负的成交量之和。再计算出3项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然后通过加权,计算出卖方挂牌的胜平负三项的总赔付,用总成交量的胜平负三项减去总赔付,可以计算出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20P 北魏平城时代txt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在中外交流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一个开放的、传播与吸收并举的对外交流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有着密切关系,

声明:《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为网友坚持下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