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抚触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抚触可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进亲子交流,减少哭闹和增加睡眠,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抚触已在发达国家广为推广,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可。两年前,由中华儿科学会组织全国10家医院开展了婴儿抚触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的效果观察。结果证实:在出生后0~2个月开展抚触的儿童比不做抚触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高7.4分。换言之,做抚触的孩子比不做抚触的聪明,早开始做的比晚开始的(3个月后开始)效果好。抚触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婴儿抚触是在科学地指导下,有技巧地对婴儿全身进行爱抚和触摸。整个过程充满了母子间爱的情感交流,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通过母亲的手让大量良好的、适度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达到孩子的大脑,起到促进脑发育,进而提高智力水平的作用。
抚触是由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教会孩子的父母,由父母和自己的宝宝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抚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抚触的时间应选择在孩子半空腹,沐浴后为好,每次15分钟,每天2~3次;刚喂过奶或孩子饥饿时均不适宜。
(2)抚触时孩子最好能裸露全身,因此要准备温暖舒适的环境。
(3)最好能在抚触时放些轻柔的音乐,把母子情绪调适得轻松、愉悦。
(4)操作者要摘下首饰以免划伤孩子。充分洗手后,用婴儿润肤油或爽身粉在自己手掌中搓匀后再开始做。
(5)先和孩子沟通。在和孩子用眼神和语言充分沟通后,再进行抚触性的操作。
(6)孩子哭闹时要停止操作。
(7)不能把抚触机械地等同于做操,口中喊着“1、2、3、4”来做就大错而特错了。恰当的沟通语言可向教您的医生咨询,如:头部第三节,就可以说“宝宝,笑一笑”。
抚触手法:每节4~6拍。
(1)头部。
第一节:两手拇指从小儿眉心部位交替向上滑动,止于前额中部。
第二节:两手拇指由小儿眉心沿眉弓上缘向外滑动,止于太阳穴,然后向上移一指再重复4~6拍,依次向上做至发际。
第三节:两手拇指由小儿下颌中央分别向外上方滑动,止于耳前。
第四节:四指并拢,用指腹从小儿前额中央发际插入,向后经枕骨粗隆绕至耳后乳突处,轻压一下后止。每4~6拍完成后,在插入发际时向外侧移一指,大致移动4~6次可完成整个头部的抚触。
(2)胸腹部。
第一节:并拢食指和中指,用指腹(或手掌外缘)由小儿肋缘下端腋中线部位起,经胸前向对侧锁骨中点滑动,两手交替进行。请注意不要触摸小儿乳头。
第二节:母亲右手四指并拢,沿小儿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方向滑动;左手加半圈,即沿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方向滑动。注意:不要按压膀胱部位。
(3)四肢:上肢。
第一节:双手抓住小儿上肢近躯干一端,虎口向外,边挤边滑向腕关节处,大拇指止于小儿掌心 。
第二节:依上一节顺序搓揉大肌肉群和关节。
第三节:两手拇指置于小儿掌心,两手交替用四指腹由腕部向指尖按摩小儿手背。
第四节:两手拇指交替于小儿掌侧,由腕部向四指根部按摩掌心。
第五节:用拇指、中指捏住小儿手指,食指在上方起固定作用,由指根部捏向指尖,每个手指做4拍。
(4)四肢:下肢与上肢(1)、(2)、(4)、(5)操作相同。
(5)背部。
第一节:小儿呈俯卧位,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在小儿脊柱两侧由上向下滑至骶尾部。
第二节:双手拇指由脊柱两侧水平向外滑向两侧,每4拍向下移一指再做,直至骶尾部止。
(6)臀部。(见背部图最后一张)
两手掌心分别按住小儿臀部,均向外旋转4~6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