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 《中国好声音》--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校园好声音第2季 综艺

中国好声音

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转载自《大众DV》杂志

[文_老张

北京DRC影像俱乐部的技术顾问、

《大众DV》的专栏作家张铁军
资深摄影师]

EFP,电子现场制作的简称。是一种和单机ENG采访拍摄相对应的电视节目摄制形态。它利用多种机位协同拍摄,各有侧重,最后由导播导演根据节目风格和内容,实时切换需要的画面,并最终形成观众看到的成片。

EFP广泛应用在各类晚会现场直播、体育现场直播和会议直播等电视题材,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场的实时性,让观众第一时间多角度观看到大范围的各个环节。如今的EFP在国内外的广播电视制作中已经非常普及,即使不是现场直播节目,也可以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实现更高效率的摄制,并为后期制作提供更加丰富的多视角素材。

目前,众多的综艺、访谈、新闻专题等节目中也开始采用这种工作流程,相对于直播,录播的EFP可以在后期制作中进一步完善和精细剪辑,使得成品更加精致细腻,既有现场感,又有精雕细琢的画面,最近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就是EFP录播的典型应用之一。本次就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录播EFP的相关技术概要吧。

机位与构图

《中国好声音》采用了现场EFP录制模式,但并没有使用直播方式,而是对前期拍摄的现场多机位素材,在基础切播成品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后期剪辑合成,这也符合商业节目的精准时长和品质的要求。

它全程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因此,用于电视播出的话,高清的1 6:9画幅和中国电视的标清4:3画幅有所不同,需要剪裁掉画面左右边缘的部分画面,这样在拍摄中,需要照顾到电视播出的画面规格,保证重要的构图和信息不会被裁剪掉,也就是高清构图时候,左右边缘不要太紧,同时,字幕和LOGO等文字信息也要以标清的画面范围内进行安排,这样才能兼顾两种播出媒介。

机位设置中,根据现场环境和主要人物的朝向,设置了面对和背对舞台两种对应的机位,外加游机和摇臂等。

1.面对舞台的机位有大全景、小全景、中近景加特写(演员和嘉宾)、摇臂等,主要拍摄整场环境气氛、台上人物全景、嘉宾背向全景、各个人物中近景和特写镜头,摇臂则兼顾嘉宾和舞台人物关系。

2.背对舞台的机位由摇臂、全景、中近景及特写、游机等组成,用于嘉宾转身之后,人物状态的捕捉,游机则用于嘉宾和选手的互动和现场随机发生的镜头,其他观众的镜头画面可由导播随时调动空闲机位拍摄。

3.嘉宾左右侧面各有一个机位,用于拍摄嘉宾的反应镜头和情感状态。

4.场外选手助威团的单独机位,选手入场花絮镜头机位,可用来控制节奏和增加节目的现场感。

众多机位的协调,是考验导播功力的关键,虽然是录播节目,但前期拍摄的尽量完美才会给后期剪辑提供最高的效率,尤其是,摇臂的使用和其他镜头之间,要避免以往现场直播EFP中常见的穿帮镜头,在画面上尽可能使用大光圈,利用小景深减少环境对主体的干扰,也就避免了置景上的瑕疵。

选手入场之前和退场之后,跟拍他们的现场表现和表演之后与后台亲友之间的交流,这个环节可以突出选手的真实状态,也为节目的节奏控制提供素材,把花絮镜头有效而巧妙地融合到整个节目中,利用后期慢动作处理等技巧,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和真实感。


摇臂的作用

近年来,摇臂在综艺节目的摄制中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以至于出现了过度使用现象,有些节目动不动就是各种摇臂大场景反复出现,完全喧宾夺主了,这样的应用实际上只是为了炫技,为了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对整个节目的品质有害无益,让大家无法专心而全面地欣赏节目本身的内容和主题。

《中国好声音》中摇臂的应用是恰到好处的,常见的摇臂机位有:

1.全景俯视角度,从节目VI形象可摇移到舞台加观众,交代现场气氛。

2.背对舞台时嘉宾的状态,此时的摇臂从低角度摇移,相当于轨道车的作用,增加画面的运动感,同时让观众在运动中感受现场的客观环境透视关系,这也是摇臂的独特作用。

3.大范围运动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摇臂运用,它从背向舞台的评委正面开始,逐步推进、摇移、起伏,一气呵成到台上演员的中近景,这个过程行云流水,虽然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镜头,但已经完全表现出现场评委嘉宾和舞台上选手的情绪对应关系,在较大的移动范围中,观众能够从画面和视角的变化中,感受到现场紧张而生动的环境气氛。

当然,摇臂的画面对摇臂操作师来说要求很高,想要完美实现单一长镜头并不容易,如果不是现场直播类型的节目,可以在后期制作中适当改变摇臂过程的速度等方式进行画面的编辑,如果是现场直播题材,大幅度的摇臂运动还是要谨慎应用,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穿帮和拖沓冗长的画面效果。如果是后期制作或者有实时字幕等其它EFP环节,可以利用摇臂运动的过程,通过字幕等方式给予画面节奏的补充和调整。

移动机位

有时候,这种综合节目可能会产生很多随机性的环节,这些环节的拍摄多数由游机位来完成,游机可以最短时间接近主体,采用稍显粗略的画面结构也不会被观众所诟病,反倒是,这种随机发生的小“情况”恰恰是观众需要看到的,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烘托气氛的作用,擅于“制造”小情况其实也是现场导演的一种技巧,只要这种情况是在节目内容允许的范围之内,观众会乐于接受这种所谓的“意外”。

所以,移动机位的摄像师要精于单机拍摄的快速调整,甚至使用斯坦尼康等器材增加画面的专业性,并能够在抓拍过程中,灵活移动、围绕、构图、曝光等操作,做到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的画面效果,不能以突发画面不好掌控为由而降低拍摄上的技术标准,相比固定机位来说,游机的摄像水平要求更要高一些。

艺术化人物背景短片

《中国好声音》中,每位上场的选手在登台之前,都要预先播放一段精心录制好的个人背景资料短片,这个短片在此节目中,也被特别看重。短片并没有按部就班地简单介绍一个选手,而是通过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特点,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展示给观众,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需要独特的角度,先给观众一个印象,然后,按照这个印象,再认真倾听和观看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这是一种点到为止的炫场技巧,其作用是引起观众的好奇,增加节目的故事性。

比如这一期的选手短片,就大量使用选手的各个角度的特写镜头,用细节刻画人物的背景形象,而几乎没有出现人物的面部,有些选手甚至用剪影等艺术化光影效果来交代,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你看到舞台上的选手,是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固定主观印象的新人形象,也更有利于提高选手的现场关注度,适当的神秘感,加上艺术化镜头语言,节目既好看又真实。



景别的选择

说道景别,EFP现场基本上各种景别都会用到,《中国好声音》是一种以情动人的节目形态,那么,其中,中近景甚至特写镜头就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样能够非常好地表现人物的形态和情感的流露。嘉宾和选手之间,也固定性地使用了同画面对比镜头,中近景下使用恰当的景深,很好地实现了虚实之间中嘉宾和选手的情绪冲撞,也调动了观众的共鸣。

大全景画面基本上由摇臂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画面会在缓慢移动中保持节目的音乐流动感,而近景到特写的诸多画面,也是用摄像机的慢推镜头来表现,不断重复的慢推镜头,把环节中的关键点逐渐烘托到高潮,使得整个节目张弛有度,起伏自由。




【文章转载】《中国好声音》--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校园好声音第2季 综艺

小结

EFP的摄制模式已经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现在市场上除了电视台标准的CCU控制的EFP方式之外,风起云涌了众多便携EFP系统,使用这些便携现场切播设备,一台车就可以移动到任何想去的制播现场。其便捷高效小结的工作流程和现场感强烈的画面风格已经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而我们对EFP的成片要求也更上了一层,如《中国好声音》一样要精雕细琢,并在后期加上炫目多彩的包装特效,这样才是一部合格并且可能优秀的EFP作品。

做电视这么多年,一直纠结痛苦于一种现象:为什么一些烂剧,越是脑残越是狗血越是被骂得多越是收视率高?而《中国好声音》的精彩在于,好看动听的同时传递了正能量。一个电视节目的正能量就是:真善美,真实、真诚、善意、善良、美丽、美好。

国际水准的制作

《中国好声音》中每位选手不仅有动听的声音,更有动人的故事,评委也有魅力,比其他卫视同类型节目做得真诚,做得精彩。特别是导播和剪辑师,画面捕捉和转换很到位。紧张的配乐,精彩反打,细腻地特写抓拍,细腻地剪辑。都说《中国好声音》照搬了国际化的舞美、灯光、设备这些砸钱的“硬件”,其实我们最值得学习的是它的“软件”制作。

在《中国好声音》中,我们能看到选手尽情地展示自己,也可以适时看到导师的表情。在节目中,你经常可以听到评委间“小声”嘀咕的耳语,而选手“家人”助威团的表情也随时被切换到屏幕上,他们嘴里念念有词,祈祷导师能被歌声打动。每个导师的表情也被准确捕捉。当然,这并不是现场忘了关麦克风,或者是摄影师反应快,而是海量素材堆砌、以及细腻剪辑制作的功劳。

《中国好声音》每期节目除去广告时间,差不多只有80分钟左右,场内外光机位就设置了26个:场内16个,场外10个,分别独立挂带不停歇同步拍摄,每集不到80分钟纯节目,调用素材量接近1000分钟,摄影师们把有可能用到的素材全部拍摄完毕,再由剪辑师经过多道程序进行剪辑。为了在每个星期播出前剪辑完成,剪辑师不得不每天只睡4个小时,6个机房轮流开工,整个团队有6个专业剪辑师,同时使用7套非编系统。而与之对应,一般的综艺节目只有2 — 3个机位。这些都要得益于《中国好声音》购买版权的同时,购买了节目制作“宝典”,有专人指导机位的摆放等细节。《中国好声音》是录播节目,这也有了充裕的后期制作时间。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回味,进入《中国好声音》的剪辑间,地上密密麻麻铺了一层素材带,工作人员进去后只能踩着磁带走过。但这些素材带归档得又极为严谨,排放整齐,且在磁带上各有独立的编号,它们会清晰标注机位类型:如观众、评委等;还有拍摄时间,导演等。而最细致的是,无论哪一盘磁带上,都有负责该机位导演的姓名及手机号,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光导演组就有7人,只有他们最熟悉素材内容都有什么,一个电话随时都可以解决大问题。对于这样一个98%的素材都会被剪掉的电视节目而言,剪辑师的确是在最优中寻找最优。

精彩的剪辑

在8月3日播出的金志文浪漫求婚这一集,场内场外素材拼接得尤为出彩,我们就以此为例,看看这么多机位剪辑出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吧。

图1.2.3

金志文的段落一开始,并没有出现人的全身或脸部特写,第一个镜头直接是一个紧紧相握的手部特写,之后才逐渐摇到人物的特写,并交代外景环境。这样的剪辑,上来就暗示了两人情感上“有故事”。


图4.5.6.7.8.

之后就是他的演播室采访,交代了金志文的身份背景资料,在这里切了大量访谈过程中他和女友的亲昵特写,使他的访谈更加丰富、有视觉的支撑,观众逐渐被两人的热恋关系打动。

图9.10.

但此时画风一转,又切入了他的工作生活记录,画外音传来了金志文的叹息:“我从来不是一个浪漫的人。”这时观众会怎么想?说谎,谁说你不浪漫了,刚才看你们亲昵的样子……这个转折十分必要,有些观众可能已经走神或者想换台了,一下子兴趣就被抓回到节目中。

图11.12.

之后画面终于完成铺垫,切到比赛现场,金志文入场。

图13.14.15.16.

但再次出乎意料,这里导演组又加了一个小插曲,几个他候场间歇紧张的镜头,以及手中攥着的小物件,似乎在暗示着什么。镜头加在一起总共没有2秒钟,导演没有再多一嘴,好像在吊着观众的胃口

图17.18.19.20

金志文正式上场开唱,还是一样,每个评委一个单独机位,所有评委的聆听细节、面部表情、交头接耳都一丝不落地剪入,同时随着歌曲的进行,场外女友的一个机位,也把同时在听歌的女友一颦一笑切入了画面中,使得这首歌就像两人的一场专属MV一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441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节日活动策划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傅蔚箭(本文由作者署名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酒店》)中国是个多节日文化的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气氛较浓的当属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

转载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录制工作程序 中国好声音录制时间

原文地址:《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录制工作程序作者:中视天阔王学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一共花费了9天的时间来录制前六期的盲选节目,每天节目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录制到凌晨。据总导演金磊透露,为了捕捉到最精细化的导师和学员表现,录制现

声明:《文章转载 《中国好声音》--EFP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 校园好声音第2季 综艺》为网友奋斗的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