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平衡大师用树枝惊艳表演平衡绝技
无意间看到个视频,一名被称为“亚洲女平衡大师”的舞者,利用羽毛和树枝,表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平衡术。舞者先将一根羽毛放在一根树枝上,然后再将这根树枝连同羽毛放在另一根树枝上,以此类推,共有十二根树枝相互叠起。令人惊奇的是表演的最后,舞者用一根粗树枝将这十二根的树枝撑起,不借助舞者的力量,一叠树枝和一根羽毛达到了平衡状态,屹立不倒。
说是舞者,或许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舞蹈。没有优美复杂的舞蹈动作,整个表演只是舞者在全神贯注的搭建一个平衡系统。舞者的名字叫志田美代子,今年52岁,出生在日本,曾在巴黎修习舞蹈,目前是瑞士里戈罗新马戏团的舞蹈家和编舞师。舞蹈的名字叫“棕枝平衡舞”,由里戈罗新马戏团的创始人MädirEugster先生创作于1996年,直到2010年前,这个舞蹈一直都由他本人单独表演。
“棕枝平衡舞”如此精密,舞者在幕后肯定练习了不下百遍。不过,细心的观众发现,树枝上有刻度,想必事先已按照力学原理做好了标识,舞者只需按照刻度搭建起来就可以了。而那根羽毛,有人揣测里面极有可能被灌注水银,因为按常识来看,一根羽毛的重量委实不足以维持这个平衡系统。即便如此“祛魅”,依然不能降低舞蹈的艺术张力。树枝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旋转的树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表演越往后,观众越是情不自禁屏住呼吸,唯恐一丝空气的搅动,都会破坏这个平衡系统。
艺术就是要用一种形式来表达一个理念。说到“平衡”这个理念,想起了一部名字就叫《平衡》的德国动画短片。在一个超现实的悬浮木板上,几个人各据一方,安心钓鱼,木板得以平衡。突然,其中一人钓到了一个箱子,尽管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众人尚不清楚。这份好奇却促使每个人都想得到那个箱子,结果各据一方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悬浮的平板在众人追逐箱子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倾倒,众人在追逐箱子时还要考虑到板子的平衡,平衡成了“制衡”。因为用一个简单、精彩的故事来诠释了“平衡”,这部短片获得了1990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影片的结尾,当一个人干掉其他所有人,自以为得到了箱子时,他却只能面对木板另一头的那个箱子,独自兴叹。在一个平衡系统中,他永远也不可能和那个箱子处在同一边,因此,他永远也得不到那个箱子了。
这和美代子“棕枝平衡舞”的结尾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据说MädirEugster创作这个舞蹈的初衷,是想强调力与平衡。当身著粗布麻衣,手持原木树枝的志田美代子来表演它时,整个舞蹈却呈现出一种东方意蕴。尤其是舞蹈的最后,美代子拿掉羽毛,一切轰然倒下的那一刻,禅味十足,醍醐灌顶。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万物譬如朝露,挂于一刃草叶。”据说这首诗是惠特曼为了纪念一位明师所做,这位明师到底是谁,不得而知。不过,中国和日本很多诗人和僧人都曾经用朝露来比喻人生的幻灭无常。曹操《短歌行》中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鸭长明《方丈记》中的“那主人那宅院互争无常的样子,说起来无异于喇叭花上的露珠。时而露珠落去花留着,留是留着,但一见朝阳即枯。时而花萎露珠未消,消是未消,但不待黄昏时。”吉田兼好《徒然草》中的“徒野之朝露不消,鸟部山之烟尘不升,则世间之事何等没趣。唯有无常不定才是世间之妙处”。“棕枝平衡舞”最后的那根羽毛,无意中承袭了东方禅学的些许神韵。
实际上,最具禅味的倒不是最后羽毛拿掉,树枝纷纷落地所带来的幻灭感,而是整个表演中舞者全神贯注、苦心孤诣搭建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平衡系统,同她最后轻易而举的将其毁掉所产生的强烈对比,这对比恰恰验证了佛家关于“色与空”的理解。
2002年,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拍摄了一部名为《时间之轮》的纪录片,影片记录了佛教僧人在印度的菩提迦耶主持的一场佛教法会。法会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要求众僧人用彩色沙子绘制一幅曼陀罗图。色彩斑斓,恢弘无比的曼陀罗图,绘制起来也相当复杂,虔诚的僧人们用十几天才绘制完成,观众看了之后,叹为观止。其实,在赫尔佐格拍摄这部纪录片前一年,已有两名僧人在纽约一个画廊内以“行为艺术”的名义为观众表演了绘制曼陀罗图的整个过程,那幅曼陀罗图花费了两名僧人一个多月的时间。然而,无论是在法会仪式上还是在画廊表演中,绘制结束后,当观众还沉浸在曼陀罗的艺术魅力中时,僧人们则拿起扫帚,将曼陀罗图扫起。观众大惊失色,为之惋惜,却仍阻挡不了僧人的一拂了之。
于是,尘归尘,土归土。绚烂一时的曼陀罗图,复归平静,只剩彩沙一堆。
正如志田美代子的手拈羽毛后,那颓然一地的棕树枝。
《棕枝平衡舞》视频地址:http://v.ifeng.com/vblog/dv/201305/16c80648-89e3-414c-9cf0-d47b1fb1d1c7.shtml
《平衡》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e9DrHL11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