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民
一、世界无燃料宇宙飞船研究的最新进展
众所周知,茫茫宇宙浩瀚无边,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距离我们有4.2光年之遥。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在有生之年是无法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了。不过,科学家们并不放弃对这种梦想的追逐。
《美国无人驾驶飞船因燃料问题提前结束试验》。新华网华盛顿2005年4月16日电美国宇航局16日宣布,15日发射升空的DART无人驾驶飞船,由于出现燃料问题而提前结束任务,这次无人驾驶飞船试验只取得了“部分成功”。http://tech.sina.com.cn/d/2005-04-17/1301584939.shtml
据美国宇航局DART(“自动对接技术示范”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无人驾驶飞船项目负责人吉姆·斯诺迪介绍,飞船按计划接近了在距离地表760公里轨道上运行的军事卫星,但当飞船进入距卫星91.44米的范围内时,由于推进燃料消耗过多,其任务不得不提前结束,此时整个试验已经进行了11个小时。按照原定计划,试验应持续约24小时,DART飞船将绕卫星飞行,与卫星最接近时距离可短至4.6米。但出现燃料问题后,飞船开始向南快速滑行,当燃料耗尽时,试验自行结束,飞船最终在轨道上分裂解体。斯诺迪说,尽管燃料问题导致了导航错误,但并没有燃料泄漏的迹象,这一试验仍取得了“部分成功”,因为它证明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无人飞船能够在太空中找到卫星。他说,之前的地面准备工作很顺利,但只有在太空中表现同样出色试验才能成功。
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早在400年前就曾设想过不携带任何能源,仅依靠太阳光的能量使飞船驰骋太空的可能性。他曾指出,彗星烟雾状的尾部就是在太阳光影响下“不断飘动的”。开普勒还计算出太阳光可为宇宙飞船提供的具体推力。但直到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灿德尔才明确提出“用照射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太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正是灿德尔首先提出了太阳帆——这种包在硬质塑料上的超薄金属帆的设想,成为今天建造太阳帆的基础。美国预计2010年成行的太阳帆飞船将历经15年以上的航程,飞行37亿公里直到太阳系边缘。
作为世界首艘依靠太阳能驱动的太阳帆飞船,“宇宙一号”太阳帆飞船2005年6月21日承载着人类实现星际远航的梦想发射升空,但随后不久便与地面失去联系。主持“宇宙一号”飞行计划的美国行星学会2005年6月23日承认,这艘太阳帆飞船“生还”几乎无望,很可能在发射不久后便坠毁。美行星学会发表声明说,“在过去24小时中,俄罗斯宇航局作出假设结论,承载‘宇宙一号’的沃尔纳火箭在第一阶段发射中失败。这意味着我们失去‘宇宙一号’。”声明说,“从其它渠道获得的部分不一致迹象”又显示,“宇宙一号”可能并未坠毁,而是进入了比原计划更低的一条轨道。但美行星学会认为,飞船进入另一条轨道的“可能非常小”。 “宇宙一号”21日由俄罗斯导弹核潜艇“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号在巴伦支海下准时发射,踏上遨游太空之旅。 起初地面接收到的多普勒信号表明一切正常,但大约20分钟过后飞船入轨发动机点火时,地面控制站突然接收到不规则的混乱信号,此后就与飞船失去联系。俄北方舰队军官后来透露说,由于助推火箭引擎熄火,“宇宙一号”已经坠毁。
据《环球时报》2009年11月27日第19版杨孝文《美国学者提议建“无燃料飞船》,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9年11月2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提一出了一种新的宇宙飞船设计方案,计划人工制造出黑洞,捕获暗物质为飞船提供动力,行进速度可以接近光速。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物理学家刘嘉(音译)公布了他设计的以暗物质为燃料的航天器方案。同时,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两位数学家路易斯.克拉尼和肖恩.威斯特莫兰德又提出了以人造黑洞驱动的航天器设计方案。两个方案的原理基本一致。由于暗物质在宇宙中几乎无处不在,刘嘉认为,飞船其实不必自己携带燃料。暗物质飞船可以在途中不断捕获暗物质,而暗物质颗粒相互湮灭时释放的能量足以驱动飞船。这便克服了其他很多宇宙飞船设计的一个重大缺陷:携带燃料会大大增加航天器的重量,从而限制它们加速的能力。刘嘉认为,暗物质飞船速度越快,捕获暗物质的速度就越快,从而令其行进速度不断加快。飞船的加速度取决于周围暗物质的密度、飞船捕获暗物质的区域及其质量。按照刘嘉的计算,星际飞船仅重100吨,而暗物质捕获区域为100平方米。
报道称,建造不携带燃料的飞船的方案,并非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巴萨德即提出建造一种冲压发动机。这种冲压发动机可以直接捕获太空中的原子作为核聚变的原料,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从而推动飞船飞行。刘嘉等人设计的飞船则更进一步,通过捕获暗物质获得等大的能量。从理论上来讲,这种火箭能在几天内接近光速。所以,从地球赶赴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时间,会从数万年骤减至几年时间。
二、张卫民1989年提出并于1992年公开发表的广义物质论可以预言由普通明物质构成的生物在进行宇宙航行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捷径实现无燃料宇宙飞行:
100多年前,科学大师尼古拉。特拉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地球就是一个拥有超大容量的球形电容器,一个给大气充电的旋转磁力发电机,特别是大气中的电离层,让它充满了电荷。”特斯拉的设想很简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这种电能进行转换,再以无线方式输送到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他开始在美国科罗拉多的多山地带检验他的那些想法,这里因为大雷雨和球形闪电而闻名天下。他很快就摸清了闪电的实质,他说:“我懂的比上帝自己还多。”他下面的任务是,测试利用无线方式,将能量进行远距离传输。
通过实验,特斯拉很快得到确切结论:电荷可以通过陆地进行传输,不需要电线和无线电波。这些试验可以说非常危险,因为需要穿行在神秘莫测的电的魔幻世界。特斯拉的实验室制造出了长度达到40米的闪电,隆隆的雷声响彻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一个巨大的火球在高塔的周围发光,人们十分惊奇地发现,火花就在自己的脚和地面之间迸发出来,金属物体都被环上一层浅蓝色的光晕。特斯拉异常欣喜[1899年写道]:“我终于制造出了闪电,它的能量已经超过自然界中的闪电。”
特斯拉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存在于巨大的能源海洋之中,我们正以极快的速度飞翔在宇宙空间,一切都在旋转,包括所有形式的能源,我们的任务是寻找办法,开发这些能源,从永远不会枯竭的源头获取能量,让人类以更快的速度不断前进”、“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包含着数目庞大的组成部分,它们非常相似,但振动的频率并不相同,每一个部分都是彼此平行的世界,当我们与他的频率发生共振,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这个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任意穿越整个宇宙。”“我能够劈开世界,但我永远不会那么做,我只希望分享我的设想,使我的设想能够成为今后研究者的起点。”
特斯拉的研究表明:我们的世界存在于巨大的能源海洋之中,因此,智慧生物进行宇宙航行的时候就可以不用携带大量的能源。
张卫民1989年提出并于1992年公开发表的广义物质论可以预言由普通明物质构成的生物在进行宇宙航行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捷径实现无燃料宇宙飞行:
1、把宇宙飞船自身转化为软暗物质,这样在飞行的过程中明物质就不再成为障碍。于是就可以由特异能控制进行宇宙航行,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普通物质。由于软暗物质不受明物质万有引力的作用,软暗物质飞船不存在地球万有引力、自身惯性力、曲线运动离心力的作用,因此,把宇宙飞船自身转化为软暗物质以后,宇宙飞船就可以利用动力系统由特异能控制迅速地加速到V2=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而飞出地球大气层,并且飞船在软暗物质状态下高速运动时不与大气层发生摩擦起热。所以,从地球赶赴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时间,会从数万年骤减至几天时间。
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宇宙航行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们的一些气功师不是已经可以利用生物意念能进行普通物质与暗物质的转化了吗?只要我们能够聚集特异能,或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这种目前尚不清楚的特异能,并由计算机或人体置入芯片控制进行施加就可以驾驶宇宙飞船以思维想象的速度进行任意速度甚至以超光速飞行了。这种飞行的关键在于要能持久地、准确无误地控制特异能的施加,以及对飞船速度的控制。如果在超光速飞行时特异能突然失去控制,使飞船变为普通物质,飞船就可能由于质量膨胀而毁坏。
2、在宇宙中,大量暗物质的定向运动形成了许多条宇宙能流——暗物质江河。就象海洋中有洋流的存在一样,能流也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可以分为若干类。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能流,就可以随着能流进行宇宙航行,故此宇宙能流在宇宙航行领域就可以称为“星际飞行走廊”。在这些“走廊”中有某种特异能的存在,飞船一进入星际飞行走廊,就立即转化为软暗物质并且以思维所想象的速度飞行,当然可以超光速飞行。所以,从地球赶赴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时间,会从数万年骤减至几天时间。
要进行这种星际航行,必须首先弄清楚宇宙能流的位置,绘制出宇宙能流网络图,就像地球上的铁路网或者高速公路网络一样,以便制定飞行路线。这种宇航方式中最危险的地方是进入能流和离开能流的时候,这时如果速度没有控制好,飞船在进行明物质与软暗物质转换时就容易出事故,甚至有可能船毁人亡。
3、喷光式宇宙飞船。这是一种可以向多角度喷射光子或电磁波的飞行器,当飞行器向单一方向发射光子或电磁波的时候,飞行器就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就好像火箭是喷火式飞行器、喷气式飞机是喷气式飞行器的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反推进飞行的原理一样。只不过火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燃料,喷出的火焰速度不够快;喷气式飞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航空汽油,喷出的热气也不够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喷射出去的物质的质量越大、喷射出去的物质的速度越大,那么飞行器所获得的反推力越大,喷射1千克质量的光所获得的推力相当于以1km/s的速度喷射300吨气体所获得的推力。因为光速是明物质的速度极限,所以喷光式飞行器是效率最高的推进式飞行器。一个可以向多角度喷射光子或电磁波的飞行器可以迅速加速或迅速拐弯。喷光式飞行器可以实现飞碟的即刻停住或起飞等功能。所以,从地球赶赴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时间,会从数万年骤减至几年时间。
4、利用“空间——物质”转换器实现宇宙航行。这是较佳方案了,但如果机器在路上出现故障,飞船就会变成一颗人造流星,在宇宙中消亡。由于许多飞碟似乎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在宇宙中进行跳跃式飞行的,所以我们再重点讨论一下这种宇航飞行方式。
广义物质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实在都是能量的,能量有四种基本存在方式:空间、场、普通物质、暗物质。既然宇宙中充满了能量,那么进行宇宙航行就可以不带能源,而是随用随取。方法就是要制造出“空间——物质”转换器这样一台第三类永动机,把它安装在飞行器的外壳上,那么飞行器的运动便无需能源。只须把“前面”的空间转化为光,飞行器前面因为空间丢失而使飞行器从一个位置一下子无需时间就能够跃进到前面的一个位置,飞行器是跳跃前进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这种使用“空间——物质”转换器的飞碟的速度取决于它的“空间——物质”转换器的功率,只要转换器的功率足够高,飞行器的速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光速。由于这种运动方式不影响飞行器物质与外空间进行能量交换,速度对飞行器质量影响不大。由于这种飞碟的推进方式很奇特,惯性对运动影响不大,在不同角度开启“空间——物质”转换器的时候,飞行器就可以任意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从地球赶赴半人马座比邻星的时间,会从数万年骤减至几天时间。
例如在1947年发生的阿诺德龙形飞碟事件。肯尼斯·阿诺德是美国爱达荷州的博伊西一个消防公司的老板。他是一个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能够驾驶飞机的人。在1947年的6月24日,他驾驶自己那架飞机飞行途中目击到了有九个编队飞行的碟状飞行物。他坐的飞机着陆后立即向有关方面报告。他陈述的基本内容是:“1947年6月24日下午,我驾飞机从切哈列斯起飞,15时许我飞到雷尼尔山脉附近。几天前曾有一架C-46型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在那儿失踪。我决定花点时间找到它。我爬高到3500米以便观察巨大的山谷,说不定飞机就坠落在那儿。……我正在观察地面,忽然左边一些闪光的物体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的目光顺着的光源寻去,发现九个非常耀眼的圆盘状的东西……。每个飞行物都跳跃似的前进,就象水上打飘的碟子。……它们的飞行的样子是碟子。”阿诺德认为他看到的是一连串九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可怕的蓝色闪光。如果我们把阿诺德看到的一连串九个飞碟组成的飞碟编队整体称之为龙形飞碟,那么1947年美国爱达荷州发生的阿诺德事件就是美国最早报道的龙形飞碟事件。1947年发生的阿诺德龙形飞碟事件几乎在美国所有报纸上得到报道,引起了世界性的飞碟热,以后有关发现飞碟的报告纷至沓来,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组织对飞碟目击事件调查研究。
“1947.6.24”UFO是像青蛙似的跳跃前进的,阿诺德看到的飞碟就是使用“空间——物质”转换器进行跳跃式飞行的航天器。由于飞碟跳跃前进时的加速度特别大,超过8G(地球重力加速度G的8倍,G=9.8m/s2,)的时候,地球人类就会七窍流血而亡。因此,飞碟在飞行时必须把乘客转化为准特异物质,才能保护人类不受巨大加速度的伤害。
飞行器在运动过程中由“空间——物质”转换器得到的光可以直接用于飞碟的内部耗能,多余的光可以当光源发散掉或贮存起来。如果把“空间——物质”转换器得到的光向某一方向定向喷射,飞行器就会靠光的推动以极高的加速度加速飞行,可以在瞬间飞行得无影无踪,这时飞行器就是一艘喷光式飞行器。
飞碟的“空间——物质”转换器进行工作时,不仅把空间转化为光,而且把附近的场转化为光,这样,飞行器可以不受外界场的影响,却可以影响外界场。由于不能把转换得到的光全部吸收而有一些光释放出来,使得飞碟表面出现光晕。由于飞碟散发出来的光是不均匀的,看起来飞碟好像在一边旋转一边飞行,实际上飞碟本体并没有旋转,是飞碟发出的光使目击者看起来飞碟好像在旋转着飞行一样。
另见我的新浪博文如下,请点击阅读并发表评论:
张卫民广义物质论(下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80f400100rl00.html
人类如何实现星际宇宙航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80f400100t9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