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的意义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诵经的意义如同我们眼前出现一位得以信赖的圣者、导师(释加牟尼佛),让我们学习做模范;虽然他已涅槃,我们无法从中直接得到指引。但,他曾经教诲过的、令大众受用的法,都一一由他的徒弟详细记录下来了。

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就如同佛陀站在眼前为我们说法,然后我们再进一步思维、应用、实践、体证个中真理。

再者,我们如果看不懂经文,可以透过诵经的方式把它诵过去,在诵经的当下增长对心念的降服,让心不散漫,驱除杂念、妄想与贪嗔痴,并借着诵经让心专注,一时放下某一些意业,这是达到开发自我真心的其中一个方法。

所以,诵经确实可以让我们达到开悟、心定,甚至了生脱死,但,问题是我们往往有口无心,诵经的同时仍然烦烦恼恼,当然得利不当。

佛教修持疗法包含拜佛、念佛、念经、禅修打坐、经行、放生、助印善书、布施行善、做义工。以上各种修持均以「信」为大前提。如果信得不够虔诚,或半信半疑,效果就会打折扣。今逐项略作说明。先说拜佛,拜佛的学问并非浅显。道证法师最近著有《拜佛与医学》一书,详述正确的拜佛方法绝对有助于健康。拜佛之时,内心要清净、专注、虔诚之外,拜下去五体投地时,尤须讲求姿势的正确。

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那就是两个脚背必须贴住地面,臀部不可翘起,而应该往脚后跟内侧坐下去,如此可以使整根脊椎骨,一节一节松开,使整条脊椎气血顺畅。有不少人脊椎长了骨刺,就因每天勤于拜佛而痊癒了。拜佛是一种非常完善的软身运动,因此它也是一种治百病的气功。拜佛时全身放松,心里观想佛菩萨完美的形象,拜下去时,气血往头部贯注,可以促进脸部皮肤的新陈代谢,因此有美容的效果;站起来时,由于两脚用力,全身气血又往下降。一下一起之间,气血在全身上下週流,这完全合乎道家所说的「大週天」原理。所以员林莲社的鑑因法师常说:「每天拜佛叁百拜可以统治百病。拜佛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拜佛而觉得是大享受,可以说已经得到拜佛叁昧了。鑑因法师每天拜佛叁百拜已持续很多年,难怪他脸上有光,笑容满面。拜佛与念佛最重要的是会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了佛力加持,就能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业障消除,智慧开显,前途光明,临命终时,又可以往生佛国净土。念经治病乃自古相传之法。念的经包含《金刚经》、《阿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量寿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呪》、《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经》。

至于念经为何能治病?这是因为经文本身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使患者消除疾病死亡的恐惧,并加强其信心,启发其智慧,增益其福报。禅修打坐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禅修时,患者专注其心,令精气凝聚,因此本身潜能遂得以启发,一切慢性病便可不求癒而自癒。经行实等于动中求静的功夫,和打坐可以相辅相成。

从表象看,经行形同慢步走与快步走,但因为精神统一的关系,其养生治病的效果超过一般的散步。放生可以治病延年益寿,这是基于佛教善有善报的理论,但这方面也有不胜枚举的感应事迹可作见证。至于以助印善书、布施行善、做义工来祈求自身获得健康,消除疾病,这是患者藉此来得到精神的欢喜与安慰,其效果若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非局外人所能了解。

疾病的根源有三种:

第一是生理病,《华严经》讲,虚空法界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佛法的基础、根本,一切诸佛就是从此基础上建立佛法,为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事实真相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心识,能变能现的是正报,所变所现的是依报。若依报一切都能随顺正报,所谓是「随顺自然生态」,这是最健康、最美好的。

身体是个小宇宙,每个器官、每根微血管、每个细胞,若能随顺自然生态,就可百病不生。反之,不能随顺自然,就会生病,这是属于生理上的病源。这个自然就是自己的心性,佛说「真心离念」,真心没有一个妄念就是自然。由此可知,起心动念是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违背自然、违背心性,于是破坏了我们的器官、血脉、细胞等组织,这是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心地愈清净,病痛就愈少,业障也就减轻。所有的麻烦都从妄想而生,这不但是病苦的根源,也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源。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修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回归自然,回归法性。

回归法性,就是「法身菩萨」,永远没有生死、没有烦恼、没有病痛。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以及诸佛菩萨的报土都是如此。众生迷失了自性,违反了自然,所以才遭受种种苦难。真正有志气、有智慧之人,会找寻苦难的根源,并将之消除,恢复到最健康、最幸福的长寿之道,亦即《无量寿经》讲的「无量寿」。无量寿是每个人本有的,就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才会变成生死轮回,造成这种恶相。

第二是冤业病,就是冤家债主缠身。《慈悲三昧水忏》是最显着的例子,记载了唐朝悟达国师的公案。悟达国师是十世高僧,修行功夫很好,持戒精严,善根不昧,连续十世出家修行。到第十世智慧福德都很有成就,于是做了帝王的老师。这不是一世的修行,而是很多世的修行,智慧福德的累积,才能作帝王师。假若他能遇到净土法门,早就到极乐世界作佛了。

悟达国师接受皇帝供养沉香宝座(以沉香雕成的太师椅),因此心生欢喜(欢喜是烦恼,属于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一念的欢喜之心,护法神就离开了,冤家债主找上身,得了个“人面疮”,苦不堪言。皇帝找一流的大夫为他诊断,也没法子。他生生世世是真用功,只是现前接受供养,心生欢喜而烦恼现前。所以,佛交代出家弟子要「以苦为师」,是非常有道理的。有很多修行人,一接受信徒五欲六尘的供养,就回到阿鼻地狱去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榜样,是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绝对不会退堕。

“人面疮”是悟达国师宿世的冤家债主,过去是他的同事,被他害死了,所以怨恨结得很深。他是个修行人,有护法神保护,虽然冤家生生世世环伺身边,仍然不能贴近。于是到了第十世,终于有了机会,冤家就附身了。他有这个难,佛菩萨知道;《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嘱咐大菩萨要常照顾小菩萨。悟达国师早年作小和尚时,遇到一个长了毒疮的乞丐,臭味难闻,没有人愿意接近这个乞丐。他看到之后,生起慈悲心来照顾,并用口将毒吸出来。以后乞丐病稍微好一点,就告诉他:「你将来若遭遇困难时,你来找我,我住在四川一个山上,山上有两棵松树」。

悟达国师遭遇“人面疮”后,忽然想起了这个乞丐的话,所以就到四川去找他。照着他的指示,果然看到这两棵树,他到那里去祈求,忽然看到一个大道场。从前生病的乞丐,就是迦诺迦尊者示现,是一个大阿罗汉,来试试他有没有道心、慈悲心,也知道他将来会有“人面疮”的灾难。后来,迦诺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洗“人面疮”,“人面疮”开口说话,说出过去生中的业缘,悟达国师这才完全明了。迦诺迦尊者为他们调解,冤家离开了,悟达国师的病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在世间,不要与人结怨,非常重要。人家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要甘心忍受,决不能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若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就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他今天侮辱我、陷害我,甚至于杀害我,必定是过去生中我曾经害过他、侮辱过他,今天他对我如此,这个帐就了结,一笔勾消。所以,一切要做还债想,来世再相遇就是好朋友,不会再做冤家对头。因此,决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一丝毫伤害别人的行为,这就是修行,你才真正有福。

不可与一切众生结怨,连一切畜生都不可以结怨。《楞严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吃羊肉,人死了以后变羊,羊死了以后变人,人又吃羊肉,生生世世吃来吃去,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报绝对不会报得恰好,总是会过头,每一世都过头,到后来就造成了大劫难。《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有一大段说明文昌帝君过去生中所造的杀业,由很小的杀业累积到十几世,就变成严重的杀业,果报都在阿鼻地狱。这是疾病的第二种因缘。若遇到这种疾病,以诵经、念佛、修积的功德回向,这是调解。他接受了,问题就解决;他要是不接受,还是有麻烦。

第三是业障病,不属于生理,也不属于冤业,是自己造作的恶业太多。这种病,医药没有效果,诵经、拜忏、回向也没有效果,只有用真诚忏悔心才有救。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修忏悔法,改过自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消除这种病苦。所以,凡是病痛必有原因,将原因消除,才能恢复真正的健康。

这三种病,在现前社会里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这些事情,唯有佛法讲得透彻、圆满,我们学佛也必须要知道。有健康的身体,心地清净、平等、慈悲,菩提道上的障碍就减少,修行证果就能一帆风顺。

病是很复杂的,看病一定要多管齐下,既要到医院看病,也要念佛,还要放生,这样病才能无处藏身,就像修补一件复杂的艺术品,那里破了就要用相应的材质与工艺处理。一般来说得病是冤家债主找到头上了,过去有个“人面疮”的故事,就是这样,冤家变做身上的脓疮来折磨他,那疮上还有那冤家以前的容貌,众生的业报所感实与这个宇宙一样,真是千奇百怪呀。因此如果你去医院看病已经不起作用了,试试念念“金刚萨垛心咒”吧,可消业,清除冤情寨主的怨气,超赞的!

现在的人信佛多是认为佛能治病,许多都是有了病去信佛,更有甚至信佛是为求财。

最近我师傅拿了一本书介绍歪脖老母的,说什么谁谁谁向歪脖老母许愿,发财,高考之前不好好看书去拜老母,考前头一天晚上梦见考题,云云。此书说歪脖老母乃观世音第三十一世真身,能度世人。

不管是观音还是菩萨,归根结底都是由佛教而来,佛度人,佛为什么要帮人发财,帮人求名?

从两个矛盾的方面入手,来分析一下佛:

(一)认为真的有佛,但佛并非如信徒们认识的那样,无所不能。佛应该就是古代的智者,他们看透生死,对生活中的事情有很深的认识,大彻大悟,于是开始有人象他们求教,求教的人多了,便逐渐形成一个教派,于是慢慢佛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来。所以从此观点来看向佛求任何事都是白费,他只是个死人而已。

(二)也是认为真是有佛,相信佛有大神通。佛教讲究的事戒掉一切欲望,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佛既然把这些都视为当舍弃的,那么就应该不会满足他的信徒们在这些方面的欲望。那么求佛有是求的什么呢?求佛不如去修身,说不定你修来修去成佛了,求他做甚?

诵经也是如此的。为什么要诵经?为什么要打坐?我们要把这个观念弄清楚。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诵经,很多人打坐,他有没有功德?不一定有功德。不但没有功德,还给自己带来些烦恼。为什么?譬如诵经,社会上有所谓诵经团,人家死了,请他们诵经,诵了经以后,还要讲价钱,跟买卖一样,就是把佛经,当成做买卖、做生意了,对我们佛法来讲,这就称之为‘贩卖如来’,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遭罪过。同样是佛法,诵经是好事,为什么会变成罪过?就是因为这念心不正!我们打坐也是一样的。打坐可以明心见性,可以修定修慧,可以得到禅定,社会上有很多人来打坐,他不是基于这个观点,而是想:我来打坐,可能得到神通,我来打坐,菩萨会来跟我讲话,可能可以悟个‘明牌’出来,这样子来打坐,可能会得到神经病,实实在在是如此的。打坐有所求,希望菩萨告诉你,某某人的三世因果,这样子保证你会出毛病,所以这念心,非常地微妙,心正了,时时刻刻都是善法,时时刻刻都是光明;这念心不正,做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得到福报。

问题:诵经有何意义?常诵经对人有帮助的原因何在?帮助又来自何处?

经有「贯摄常法」之义,将佛陀所说的法,一句一句贯串起来,成为章句便是贯摄。「常法」有恒常不变之义,唯有真理才能真实不变,佛法便是真理。世间的道理会因为政策、风俗、国度、时代而变迁,而佛法不论时间、空间的转换皆不变异。

例如佛法所说因果、心性、无常的道理,不论从任何时间、空间、地点,用任何逻辑来探讨都不会改变,因为它是一种定则,真实不虚、法尔如是。

真理并非是佛教所自创,也并非是佛陀个人主观的想法,不管佛教存不存在,这样的轨则,本来就在。只是众生不解,看不破放不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轮转。佛陀以圆满的智能,看清楚这些不变的真理,愍念众生故,假语言之方便将真理说出,令众生能够体解大道,解脱轮回烦恼与种种痛苦。

如果不能了达真理、不明因缘、因果与心性的道理。凡事便容易颠倒执着,对爱情、财富、亲眷、名利、身体……等,有太多放不下的贪求和痛苦,随顺欲望造作恶业的因果最后终会回归自身、体达真理,从因缘、因果、心性中,看清楚万事万物虚妄的假相,不为自己的欲望所骗,了达这一生所该努力的方向,既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随顺造业。

明白这一生要积极努力的目标是在体悟这念心性,清楚明白,时时做主,自能体解「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光风霁月的胸怀。

佛法是真理,当我们在读诵经典时也就是在熏习这些真理的观念,一遍、两遍不断的熏习,日久功深,种种烦恼执著与妄想自然能转化,涵养面对人生的智能。最后烦恼少了,本具的智能及慈悲彰显,甚至生死大事也能自在做主。

经典,是佛陀开示的法要,能教导人超凡入圣,经典所在之处如同佛在,若有人能虔恭诵持,诸天护法也会随时听闻,所以能以恭敬心诵持经典的人,必常为诸天善神所护佑。

诵经时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口中念的是经文,端身正坐,心中思惟经中的义理,身口意三业都清净,便成就无量的善法功德。更进一步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咸能业障消除,离苦得乐,不仅自利还能利他。

每一天都从自心发起至诚的善念,将此诵经利益回向一切有情,不论有缘无缘的人都能法喜均沾,冥冥中也跟无量众生结下善缘,心念在发愿中逐渐的柔软、慈悲;家庭、事业、人际也会因为心念的转化而变得愈来愈和谐。

这些都是诵经的功德与利益;然而,佛法中不论诵经、念佛、持咒这些都是方便法门,透过这些帮助让我们体解大道,安心、定心;最后由烦恼解脱、由轮回解脱,更进一步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才是熏习这些方便最主要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作一个准备。为什么不等到临终时才念呢?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你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等到临命终时,就想不起来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时要学着念佛,修净土法门,等到临命终时才不会惊慌失措,而得以平安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所有的众生若有念“阿弥陀”念我名号者,我一定接引他们到我的世界来,将来成佛。在我的世界里,众生都是由莲华化生,故身体清净无染。因阿弥陀佛发这种大愿,所以一切众生都应该修念佛法门。这是很对机、很容易修的一个法门。在经上又说:“末法人修行,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此即说一亿人修行,一个人得道的都没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得度。尤其现在末法时代,念佛正与一般人的根机相应。

但在西方,现在不是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正法时代。为什么说是正法时代?因为佛法刚刚传到西方国家来,正要兴旺。所以现在美国有很多人欢喜参禅打坐,这也是正法的表现。在正法时期,也可以修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也可以修念佛法门,什么时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永明延寿大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又参禅又念佛,好像老虎有犄角似的。“现世为人师”现世可以为人的师表,“将来做佛祖”,将来可以成佛做祖。

故真正参禅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再深一层说,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真正参禅的人也就是真正持戒。那么真正讲经说法的人,他是为讲经而讲经,也就是真正参禅。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又会参禅,又会讲经,这是宗说兼通。再进一层说,真正持咒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

禅、教、律、密、净,虽说五宗,归根究底说的都是一个,没有两个。其实再深一层说,连一个也没有,怎么会有五个呢?真正学佛法的人,在这一点上应该明白。所以有的人有门户之见,认为念佛法门最高,参禅不对;或者有人说参禅最高,念佛错误,这都是没有明白佛法的人。应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无法可得,何必又在头上安头呢?何必无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无法可得。可是对一些不明白法的人,你对他说根本什么也没有,他就会失望。所以佛施权法,就是为了说实法,说权智,为的是实智。实智是什么呢?实智是一个“归无所得”实相无相、无所不相,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学佛的目的

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就如同船行大海无舵一般,不仅无法顺利航向彼岸,甚且会随波逐流,而离岸愈远。因此没有目标,不但会浪费时间、精力,甚至一念偏差,就会造成一生的不幸和遗憾呢!

学佛,当然更须要认清目的:否则学佛或学魔或学外道就不易分辨了。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即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但“迷”是迷个什么呢?“悟”又是悟个什么呢?迷就是昧于宇宙人生真理、不明人生本然的真相、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却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盲目、拼命去追逐幻生幻灭的一切事物,误认虚幻的万法为常住不坏,及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以至执我、执法、起惑造业、终至流浪生死、沉沦苦海。而“悟”又是悟个什么呢?就是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缘生:众缘和合而生,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因此不会执着、自寻烦恼,再造恶业,以招苦果。

换句话说,“迷”就是不明人生真相,不知修习戒定慧以求真正离苦得乐,反而因贪、嗔、痴、恶习薰染而起惑造业,胡乱非为,终成烦恼无边的罪业。“悟”就是明辨事实真相,了知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不争不执;既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苦恼的痛苦了,若再依戒定慧三学去修习;依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直破无明、截断生死的根源,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目的,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更要为一切众生排除苦难、得到快乐而努力。学佛行者于修习戒定慧得证涅槃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教导社会、化度社会,使广大的人群、众生、一切有情都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如观世音菩萨说的:“我不度众生、谁度众生”,以及地藏菩萨所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仅学佛的目的达成,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所以,学佛不光是为自己求安乐,更须为众生离诸苦:而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佛陀;就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

念经可以抑制自己的亢奋,保持住清醒,在结束之前发现一切的平凡。并不是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没有了解。厌恶的神情在内心萌发,无所谓,我说请便。我说,我就是我。

如果世界鄙视你,那是你的个性太突出。如果世界抛弃你,那是你的存在是它的威胁。

没有期望一种东西叫做交流,彼此都只愿一个人翻江倒海。致使两个人山崩地裂。

有一种唬人的东西叫永恒,博取了青年的信仰。赚得了一批又一批的仰慕者。

有一个谎言叫诺言,它的存在让世界变得真美丽啊!

红色的灯,白色的线,十字路口的徘徊。

红色的血,白色的布,黄泉路上的直悼。

沉迷于酒杯中液体的兴奋,痴狂着追求着虚荣。

从天空会掉落的是雨,从高楼坠落的是你。

没有含蓄,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只有漠然。

诵经的意义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你看清楚的是什么,你知了的又是什么?

如果真爱着他,心中总会有个梦。

号称理性的人,无非就是冷酷的人,扼杀一切的奇迹。

妄称感性的人,无非就是多情的人,欲望站住了心灵。

所有冷眼旁观的人,通通应该去枪毙,你们这样是犯罪。

触摸大地,最后的归宿,也许是在火焰中挣扎的思想。或许,在棺材中腐烂。

狂妄的人,癫痫病似得发作。折磨着肉体和大脑,拼命地想。

冷静的人,中风病后的表现,担心着欲望和冲动,努力克制。

时间在流逝,我们都是关在一个牢笼的人,彼此交换着眼神,彼此留下了姓名。

人,团体,社会,国家,世界,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宇宙。一个又一个得套子,直到无法再套,如同程菊花的呼啦圈。

人生是短暂的,放下执着、妄念,虔诚诵经、学佛、拜佛,明心见性,真诚的对待人世间的一切事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做善事,莫问前程,这样必然可以获得真正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5623.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 究 方 案(语文学科)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月山镇红星学校叶桥华执笔一、研究背景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

声明:《诵经的意义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网友想你的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