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世界杯八强战术一 --荷兰 里皮的06世界杯战术

纯手打原创,十二年球龄倾尽于此
目录:
荷兰
法国
德国
哥斯达黎加
哥伦比亚
阿根廷
巴西
(比利时--无)

附加篇:
意大利、英格兰、阿尔及利亚、墨西哥


荷兰

“胜利者就是有球时控制足球,无球时控制空间”---萨基

荷兰主帅范加尔在本届世界杯中,战术层面造极于通西班牙、智利的两场比赛,本文以对西班牙那场为例,胜西班牙绝非偶然。

荷兰VS西班牙
首发阵容:







很多人看了认为荷兰这个532只有两套阵型:532和352,实际上,荷兰在那场比赛使用的是三套到四套的阵型轮换,很多人没有发现的另一个阵型就是4312和他的暂时性变型4141。其实4312是这场比赛阵型上最大的亮点。

看荷兰这场比赛的三套阵型:

532--是这场比赛的阵型母体,352和4312都是要经过532才进行转换的。这套阵型的好处在于防守的面很宽,弱点在于纵深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下面4312的阵型,解决防守纵深、层次问题。

上面这张图一方面可以看到荷兰的532,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阵型纵深不足,西班牙通过大范围转移把荷兰阵型扯开,然后从容得打两肋,4312的三后腰状态下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52 是532最常规的变阵,两个边后卫提前,打边前卫。形成一套强攻阵型。
穆里尼奥曾经说,他不认为532与352有什么区别。虽然说这届荷兰没有当年的锐气,但532与它的常规变阵,或许是最符合全攻全守的思想的。
532-352的切换,对边后卫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耐力和补位意识,后文会细说。




532变阵到4312/4141
左中卫因迪上前,与德古兹曼、德容组成三后腰。

4312的阵型,三个后腰中,因迪是个拖后的后腰,连接于中场与后卫两条防线之间。
由于荷兰的中场采用的是高位的压迫,这使得中场与后防线之间空挡很大,恰好适合席尔瓦与伊涅斯塔内切穿插,因此因迪的拖后后腰的位置也就应运而生。因迪在这个位置,区域内实行紧逼盯人。
他面对的人很多时候都会是跑到中路游走的席尔瓦或者伊涅斯塔。
除了因迪外,可以看到另外一名中卫--右中卫德弗里很多时候也会逼抢至中场,但是他与因迪有些不同,德弗里的伤抢跟多是像一个中后卫对前锋的压迫(他主要对伊涅斯塔),而因迪更像是一名后腰的站位。

上面这张截图,因迪盯防的就是席尔瓦。上面的时间是开赛51秒,之后因迪发现席尔瓦突然前插腹地,中锋科斯塔拉边,这时因迪迅速回撤到左中卫的位置上,由弗拉尔换防席尔瓦,他去与左后卫布林德合力盯防科斯塔,到了开赛58秒时已经完成5后卫站位,z整个用时不到7秒的时间。
这时上图之后七秒的时间发生的事情


拉莫斯一脚看似简单的过顶球,实际上有双方比较复杂的跑位(见图)。因为荷兰右中卫德弗里的短暂走神造成的失位,使得席尔瓦的突然前插形成非常大的隐患,如果拉莫斯是传球找席尔瓦而不是科斯塔的话,很可能就形成一个单刀球。(实际情况是这球找科斯塔,而科斯塔并没有完全启动,因为他的目的是为席尔瓦牵扯出空挡)
拉莫斯之所以没有找席尔瓦,很可能是因为前面的球员挡住了他的视线。而德弗里之所以会失位,这与他斜前方站位的伊涅斯塔很有关系,他太关注于伊涅斯塔而没有注意席尔瓦的动向。
伊涅斯塔受到德弗里的强烈关注,原因是因为他无人盯防,那么伊涅斯塔属于谁的防守区域呢?从截图可以看到,图最上方的阿尔巴是套边的站位,下面的伊涅斯塔是个内切的站位,而这个区域正是属于德古兹曼。作为后腰,一方面要注意正面防守,另外一方面要注意边路球员的内切动向,特别是对西班牙这样喜爱中路的球队,因此这也是德古兹曼的失职。
如果这个球拉莫斯准确找到席尔瓦并形成单刀,表面上是弗拉尔速度太慢的天生缺陷,实际上是又中卫德弗里、后腰德古兹曼的双重失位造成的。另外也可以从阿尔巴、伊涅斯塔、科斯塔三人的跑位中,看到比赛中无球跑动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4312限制了不少西班牙的发挥,使得一直崇尚地面配合的西班牙打了好几次长传,这并不属于西班牙的风格。
下面是一个典型案例

(德古兹曼与斯内德暂时性换位)
4312的防守例子之二(上图)
席尔瓦想通过在荷兰两条防线空挡的穿插创造机会,但是被因迪盯死,后又遭到德容、罗本的两面收缩,差点被抢断。
哈维被德容完全限制(席尔瓦回撤拿球到这个区域之前,德容一直站在哈维的对面)身后还有斯奈德。最终席尔瓦把球勉强控制下来,交给阿隆索,阿隆索长传再打身后,科斯塔没有极品的爆发力,这个传球对荷兰威胁也不算大。
成功的防守就是被迫让对手做不习惯的事情。(虽然阿隆索擅于长传,但是西班牙不擅长)

这一套4312在很多时候还会有点像4141,如上图,一些防守中,双前锋范佩西和罗本回撤非常深,并分列两翼,真正顶在前面的成了之前的前腰(前腰变前锋),构成4141。这是4132的另外一种变型,原因是为了弥补4312的边路空缺。
但是这种4141并不稳固,范佩西和罗本几乎不会退回半场防守,因此只要西班牙攻到荷兰半场,4141更多又会变成532,少数情况会变成4312。所以4141只是一个过度阵型,是弥补4312的权宜之计,并不独立存在。

范加尔4312的由来
4312从静态站位上是一个很意大利的站位。但是拖后后腰的职责完全不同,意大利以及AC米兰他们历史上都有两位有名的4312的拖后后腰,一个是阿尔贝蒂尼,一个是他的传人皮尔洛,他们都是拖后核心的存在,与范加尔阵中的拖后后腰因迪有本质差别。
其实范加尔的4312脱胎于意大利的另一套战术,“链式防守”。
标准“链式防守”站位:





标准链式防守要点:
1.边后卫不助攻(典型人物:马尔蒂尼)
2.一名中后卫拖后,"清道夫"站位(典型人物:巴雷西)
3.一名中后卫突前,游离于后腰与后卫线之间,做盯人后卫,专门紧逼对方核心球员,一 般针对前腰或影锋(典型人物:科斯塔库塔)
4. 构筑两条防线,增强防守层次感,盯人后卫游走于两线之间,填补空隙
5. 协防要像锁链一样联动,一人拿球,周围球员立刻压缩对手空间,切断其出球线路, 使得对手无法一个人突破防线(链式防守得名于此,意式协防在很长时间里鹤立鸡群)








范加尔的4312是在链式防守的标准阵型上做的改造。
1.因为拖后中卫清道夫对个人能力要求过高,范加尔把一名中场撤回来打双中卫。
2.双后腰压上,直接对西班牙三个位置偏后的中场进行压迫、限制。
3.给原本的盯人中卫因迪更大的自由度,上得更靠前,以弥补德容压上的的空挡,可也自行回撤,打成三中卫或者五中卫
4.用352来做进攻端配套,使得更富有侵略性
5.在压迫的时候,用4141的变型作为过渡阵型,一定程度上对边路进行保护。因为不管对于352还是4312来说,边路都是最大的短板

范加尔通过几套阵型对4312做配套,让荷兰对西班牙的防守更加全面稳固。

荷兰初级的链式防守:










荷兰的进攻端

西班牙的防守:
西班牙阵型的特点是两个边路的席尔瓦和伊涅斯塔轮番扯到中路穿插渗透,另外一个插上,类似于影锋。
这样会造成边路比较空,特别是在攻防转换的时候。
西班牙的布茨克茨和阿隆索就需要到边路防守,而他们的单兵拦截能力实际上比较一般。再加上哈维很少参与防守,实际上西班牙的边路拦截是很脆弱的。
西班牙的两个边路的防守,以右路最为空虚,席尔瓦比伊涅斯塔更常出现在中路,右后腰布茨克茨球风太软,因此左路的防守常常只剩下一个阿兹皮亚奎塔,范加尔正是抓住了这个弱点予以重拳。

这个图可以看出,席尔瓦前插后根本不可能回放,西班牙右后卫阿兹皮亚奎塔被迫前压,结果被布林德与范佩西二过一,此时皮克身后有罗本不敢乱动,哈维在散步,唯一的指望只有布茨克茨,可是他却待在原地,用眼神防守范佩西,给了范佩西太大的空间了。


荷兰的针对性进攻套路1:中路推进,压制后腰,主攻左路,此时边路非常空旷,斯内德左倾,范佩西和罗本轮流拉边(如上图)支援布林德。


十秒之后



左路进攻轮番进攻的成效
荷兰的的第一个进球:
左路布林德的长传,范佩西鱼跃冲顶

依旧是西班牙的边路漏洞,特别是右路漏洞。
这回,哈维继续中圈散步;席尔瓦终于回来了,但是离球太远;阿兹皮亚奎塔几分钟前才受了范佩西拉边二打一的教训,这回怕罗本又拉边,所以不敢前压;而布茨克茨,还是用眼神继续防守着右路。
布林德从容长传,范佩西冲顶破门。
类似的进球下半场又有一个,西班牙还是不知悔改。
与其说是阿兹皮亚奎塔被打爆,不如说是布茨克茨眼神害惨西班牙。范加尔对西班牙弱点的把握非常准确,出击简洁而有效率。

进攻套路2
右边路扬马特内切,在反击中于罗本、范佩西之间,构成反击三箭头


反击中,扬马特内切作为罗本和范佩西的支点,为他们吸引火力,提供支持,两人绕着他跑位转动,使得反击中给西班牙带来更大的威胁。

常规套路:
以斯内德为出球核心,范佩西、罗本自由跑位,扬马特与布林德两翼同时压上牵制边路,德古兹曼适时中路包抄。


个人的战术与表现
德容--哈维
细心的话可以发现,这场比赛德容的位置特别靠前,这是因为他有任务在身,就是盯防哈维。
这种盯防与智利那场布林德对桑切斯的盯人有所不同,布林德对桑切斯是半场紧逼盯人防守,德容对哈维盯防比较弹性,区域防守与盯人防守相结合。



这场比赛中有很多镜头可以看到德容对哈维的限制,不一一列举。在中前场大部分区域里,德容都对哈维如影随形地跟防,哈维即使触球也很难有正面面对荷兰防线的机会,德容还有极好的预判和选位意识,切断哈维与队友之间的联系。
德容在这场比赛中对哈维的限制非常成功,也是荷兰取胜的关键之一。
西班牙在输掉荷兰之后,哈维也因为这场被德容的压制而坐上了替补席,没有了上场机会。
虽说有北德容·南佩佩的说法,但不能忘了德容在防守能力上的成就。
德容这场比赛也不完全是对哈维限制,他是区域+盯人的防守方式,当哈维前插时,他依然会在高位限制阿隆索或者回撤的席尔瓦的出球。

因迪-席尔瓦

本场比赛席尔瓦的跑动线路


席尔瓦虽然是边路球员的站位,但更多出现在中路,在他的路线上,其实与布林德交手机会不多,而德容大多数时间是在防哈维,因此席尔瓦更多是与因迪接触。

本场西班牙的惯用套路:哈维前顶,席尔瓦内切中路,两人潜质后腰火力,当在荷兰中场失位的情况下,伊涅斯塔通过穿插牵扯出荷兰的右中卫德弗里(上图紫色部分),这时,本在中路的席尔瓦会快速前插到德弗里身后的空挡,面对补防的弗拉尔。
这场比赛中席尔瓦多次在这个位置形成了威胁。
不过,当席尔瓦在中路的时候,因迪对他的限制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席尔瓦持球状态下,没能在中路构成太大威胁。


因迪本为五后卫体系中的左中卫,这张图他却出现在右路防守席尔瓦,很充分的诠释了他在4312变阵中作为盯人后腰的职责。对席尔瓦在中路活动的限制,他算做的比较成功。

扬马特
这场比赛的荷兰,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罗本和范佩西,而是因迪、扬马特、布林德这三位防守球员。
因迪是范加尔复古战术的关键人物,布林德则在于两脚非常准确长传助攻,而扬马特,则是在于他或许是532/352体系中最适合的边路球员之一。
不管是在352还是4312的阵型中,边路是最大的短板,因为这套阵型边路只有一名球员,负责攻防。助攻上去之后,必须马上回到防守位置。
这对边路球员的要求非常高:速度、耐力、回放意识
而这三个能力,正是扬马特所擅长的。扬马特是荷兰继库伊特之后又一个跑不死的球员,耐力非常好,从他在反击中表现来看,速度也非常的快,更重要的是,他回防意识也很好,知道什么时候前压,什么时候回撤。

扬马特的位置


仅仅 六秒钟之后,扬马特已经站好了位置和科斯塔争抢头球


两张图时间差六秒,虽然没有扬马特跑动的镜头,但差不多可以推测,扬马特用一秒察觉到后方的威胁,并用五秒跑动到位,40米的距离。

这次回防是本场比赛中扬马特补位意识和惊人跑动能力的缩影,这也是为什么西班牙主攻中路和左路却一直没有打透扬马特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的跑动有时会给人场上多了一个人的感觉。


荷兰的漏洞:
这场比赛荷兰虽然大胜西班牙,但依然出现了很多漏洞。西班牙虽然在小组赛就被淘汰,但依然不失为顶级强队的称誉。本届世界杯,西班牙恐怕是打出荷兰最多破绽的球队了,即使是淘汰荷兰的阿根廷也没有做到这点。

造越位失败

西班牙依旧是那一套跑位战术:伊涅斯塔活动到后卫前方的空挡,扯出德弗里,席尔瓦突然插上到德弗里身后。
这次荷兰后卫线做好了准备,弗拉尔已经注意到了席尔瓦,这次荷兰采用了造越位的战术,可惜这次扬马特拖在了最后,使得造越位失败。
哈维长传打身后,弗拉尔快速回追,才避免了席尔瓦的单刀。

角球盯人



角球出现了严重的漏人,拉莫斯居然在点球点附近无人盯防,可是拉莫斯预判出了一点小问题,球擦着头皮飞过。如果拉莫斯能顶上力量,以他的头球能力,这个球非常危险。

本来负责盯防拉莫斯的是弗拉尔,但贸然上抢去与德弗里夹击皮克,但是球却落在了他的身后。

中路防守分配不清

这是本场西班牙中场最闪光的一次,也是哈维最闪光的一次。
伊涅斯塔与席尔瓦同时内切中路,使得荷兰中场防线有些手足无措,因迪前压试图压制局面,哈维则幽灵一般迂回到因迪身后,而此时弗拉尔快速补位到哈维身前,而哈维等的就是这个补位,弗拉尔一到位,哈维立即送出直塞,最终科斯塔造点球。虽然科斯塔的点球应该是骗来的,但是这次配合也把荷兰的防守漏洞暴露的淋漓尽致,可惜之后西班牙很少再这样打。

简单说一下荷兰在这次防守的情况:伊涅斯塔、席尔瓦、哈维三人罕见地同时出现在中路时,荷兰中场对如何防守三人完全没了头绪,可能是赛前没有做这个战术布置的原因。而临场面对这个突发情况又没有足够的经验。另一个问题,同样还是造越位失败。弗拉尔一人拖后。

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
1.因迪依然前压,但并不直接到席尔瓦身旁,而是走在席尔瓦与哈维之间;同时德古兹曼向因迪与席尔瓦方向靠拢,压缩席尔瓦对哈维另一侧的出球空间,为弗拉尔提前补位赢得时间;而这时,图片中的德容也在向席尔瓦的左方压迫,使得席尔瓦与伊涅斯塔的线路被切断,因此,在三后腰的挤压下,这次进攻将会被冻结。(因迪与德古兹曼的移动都在一瞬间完成,这需要很高的战术默契和联动意识,需要长期训练)

2.斯内德不要散步了,干扰伊涅斯塔,解放出德容站在席尔瓦面前,bingo!(这是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需要提前的战术训练。恐怕当时范加尔还没有意识到西班牙这三人集中在一起对荷兰造成的威胁。)

防守失位

这是画面看起来好像是防守反击,实际上是荷兰高位逼抢之后,中场被西班牙打穿而形成的局面。先不说这个画面之前因为高位逼抢的方向错误造成的中场被打穿,即使这样中场被打穿,本来也并不是致命的,然而荷兰几名球员的错误跑位却险些让西班牙再进一球。

西班牙先用简单的转移球破掉荷兰的高位逼抢,伊涅斯塔边路拿球,然后依旧是那套略显单一的战术:
席尔瓦中路吸引因迪防守,伊涅斯塔带球内切牵扯出德弗里,席尔瓦快速插入德弗里身后的空挡,科斯塔拉边扯开弗拉尔,然后直塞球找席尔瓦。

荷兰在这个画面中的防守问题很明显,当因迪前压的时候,如果德弗里再前压会导致弗拉尔形成一防二的危险局面。
这个图可以看出德弗里可以回撤,因为德古兹曼失位并不严重,如果说德弗里认为他的防守位置更好,德古兹曼看到这个情况应该迅速回防填补德弗里的空位,这应该是后腰的基本素质。另外,扬马特在这个时候应该放弃边路立即向弗拉尔靠拢,盯防席尔瓦,而他这个时候却在看伊涅斯塔。

这个球的责任,首先在于德弗里和德古兹曼,其次在扬马特。
这已经上半场德弗里与德古兹曼第二次严重失误了,第一次是拉莫斯长传找了科斯塔而不是席尔瓦,而这一次,伊涅斯塔的视野足够开阔。

布林德身后
前文已述,不管是352还是532抑或是4312,边路都只有一名球员,压力很大。
西班牙与荷兰的比赛中,西班牙在边路的进攻点是扬马特那一路,而扬马特正是耐力好、速度快、回防意识极强的球员,西班牙并没有打出效果。而在布林德这一路,西班牙很多时候只有阿兹皮亚奎塔一人对其进行威胁,所以没有发现布林德回防意识薄弱的短板。

在阿根廷与荷兰的比赛中,阿根廷也针对荷兰的两个边路进行打击,结果发现在荷兰的右路,以耐力和跑动能力闻名的库伊特很难利用,但布林德这一路利用空间却很大。
布林德占据荷兰的左路,位置压得很前,他虽然速度不慢,但是回防意识和跑动能力均很一般。

以下为上半场阿根廷利用布林德身后空挡


图中可以看出,当阿根廷发现布林德的短板之后,阿根廷的三前锋:梅西、拉维奇、伊瓜因同时聚集在布林德那一路,而布林德却毫无回防的想法。
佩雷拉一个长传打身后,梅西准确在左路接到传球,好在有前腰位置的斯内德回防限制了一下梅西,才让减小了这次进攻的威胁。最终梅西传前点,德弗里在伊瓜因身前把球解围。

下半场。范加尔果断采取了换人调整,扬马特换下因迪,让库伊特到左路,扬马特在他熟悉的右路。这样,两个跑动能力和回防意识极强的球员让阿根廷的这一压制边路的套路立刻失效。


荷兰的防线总得来说还是太年轻,致使经验不足,意识不到位,处理突发情况没有准备,不过由于有范加尔的战术不知,让荷兰的防线在这届世界杯还算稳固,能给荷兰防线造成很大威胁的还是只有西班牙。


荷兰战术:
进攻简洁高效、反击犀利,但是阵地战办法不多
防守层次感强,应变灵活,但战术执行还有待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5979.html

更多阅读

1977年·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象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象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

暑假里难忘的一件事(屠汉文) 暑假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暑假里我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奶奶家养的一只老公鸡生病了,一连几天都不吃东西,妈妈喂了好多药都不管用。“干脆杀了炖汤吧!”奶奶终于忍痛割爱。爷爷自告奋勇当“杀手”,只见他左手拿鸡,右手拿刀,气势汹汹的向院子跑去,我和

转载 抗日神剧: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

原文地址:抗日神剧: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作者:小右派这都打了八年,鬼子肯定人人都是奥特曼?娱乐无底线!自从出了手榴弹炸飞机、弹弓杀敌以后,现在又来一个坐在机翼往下扔手榴弹的……。这是要把国人彻底弄成傻子了!手撕鬼

夏日里最后的玫瑰爱尔兰民歌 :半月一歌155

半月一歌(155)您现在听到的是“夏日里最后的玫瑰(The Last Rose of Summer)”。这原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年轻人的梦(CastleHyde)”,后经米利金(R.A.Millikin)填词,名为“布拉尼的小树林(The Groves ofBlarney)”。十九世纪爱尔兰著名诗人

声明:《图解世界杯八强战术一 --荷兰 里皮的06世界杯战术》为网友梦回千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