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新,著名冻土科学家。1947年11月生于河北宁津。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张鲁新与3名技术人员,在青藏高原尺曲河一带考察时,遭遇了暴风雪,万里晴空瞬间变得天昏地暗。他们摸索到一个土丘旁避风。
风雪停了,天也黑了。大家手牵手开始返回,高原稀薄的空气使他们呼吸困难,步履维艰。走着走着,张鲁新脚下踩到一个东西,他捡起一看,是避风时他们遗弃的空水壶。他心里一惊,顿时明白:走了许久又转到了原地!但是他不动声色地对大家说,等天亮再走吧。
天亮了,张鲁新对其他3人说,夜里自己已发现又回到原地,证明盲目行进是徒劳的。随后他让大家盘点东西:一包剩了4支的烟,一个剩了3根火柴的火柴盒,一个电量不足的手电筒。他说,没有食物,不能走了,就地待援吧!其他人觉得有道理,听从了他的意见。
这时,后方已开始组织力量救援了。又一个夜晚来临,救援的人们打着火把,在空旷的荒原里焦急地呼喊着他们。但他们4人已筋疲力尽,对远处的呼唤,已发不出足以回应的声音。他打开手电筒,但是,直到电池在闪灭交替中耗尽,救援人员也没有注意到。这时有人说,还有火柴,点燃吧!他却出人意料地予以制止。为什么?大家不解。他已无力解释,但大家服从了。
又过了几个小时,远处传来脚步声。此时,张鲁新用1根火柴点燃4支烟,示意大家站起来用力吸。黑暗中,红红的烟头如一个个萤火虫,很显眼!这次救援人员注意到了。他们获救了!
后来,张鲁新曾多次谈起这件事,他说,手电筒未起到作用,大家很沮丧,求救的希望就剩3根火柴了!第一次我制止使用,是因为救援人员手拿火把,在较强光亮下,手电筒闪光都未被发现,何况更为微弱的火柴光呢?我判断,救援队一定会在火把燃尽时返回,那时,火柴光在黑夜中的力量就是无穷的了。基于这个判断,我认为最好的选择就是沉住气耐心等待。事实证明,判断是正确的。再者,不把求救材料一次用尽,手电筒不行了,我们还有火柴和烟,用了1根火柴,还留下两根,还有烟盒纸,要始终留有希望!最后,张鲁新说:“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沉住气,机会永远留给能沉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