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手下形神兼备宛然如生“红杏出墙”
-----记泉州江碧峰与江氏家族的南派木偶
6月30日,本报“闽西南”报道:《一个小木偶“造出”一所大剧院》,泉州木偶剧院项目奠基,泉州市市长亲自为新的木偶剧院培土。这是因为泉州市木偶表演和木偶头雕刻是闽南文化生活的精华之一。
与泉州木偶表演相对应,昨日,导报记者走进一个执着的偶头雕刻之家:第一代:江金榜;第二代:江加走(1871—1954);第三代:江朝铉;第四代:江碧峰;第五代:江东林。其中,被誉为“大师”的江加走作古后,全套手作285种偶头,作为一级保护文物收藏在福建省博物馆内。
江家第四代传人,福建省“非遗”传承人江碧峰介绍,木偶头雕制作工艺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要在寸余大小的樟木上,雕刻出丰富的面部表情,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而彩绘工艺也需要慢慢掌握。再加上根据戏剧角色创造具体人物性格,更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从入门到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有灵性的人也需要七八年功夫。”
他说,一件作品,从选材到成品,要经过雕刻初胚、打磨、盖黄土、粉彩、打蜡、发髻、胡须粘贴等多个工序。即使最简单的“小生”,也要五六天时间。要是工艺复杂的“六头、七头”“丛生”的“丑角”,则要近两个月完成。“这门手艺外人不愿意学,我们只能依靠家族传承,到我儿子是第五代。”
据了解,第四代传人江碧峰的爷爷江加走,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在70余年的钻研下,他把上一代传授的50多种木偶头和一种“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和创新出了285种不同性格的偶头像,同时新编梳10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一生中,他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总数已然过万。
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江碧峰,是继承了爷爷和父亲木偶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从外形上对木偶头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尤其讲究面部的结构和表情,以概括、夸张和变形,把不会动的“死木头”变为栩栩如生的“活木偶”。
随着社会发展,木偶头雕已经不只是仅仅依托布袋戏班的表演,而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存在,甚至在国内布袋戏逐渐没落的情况下,木偶头雕收藏在国外却很是红火。
江碧峰说,法国人班尼就曾先后三次来到中国购买自家的作品。在对待艺术方面,台湾、香港、东南亚、美国等海外华人国外显然比国内人积极得多。他有些担心:“如果政府只是给个‘非遗’的头衔,而不多给些政策、资金上的扶持,不知道泉州木偶头雕刻能否够持续走下去?”
导报记者 宋军营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