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脓肿的原因和形成机制:
1、吸入性肺脓肿:
1.1、吸入性肺炎是肺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中厌氧菌感染占85%-90%(治疗时可以应用甲硝唑);
1.2、发病右肺多于左肺,多见于上叶背段和下叶背段(因仰卧位时下叶背段支气管开口处位置最低,侧卧时上叶背段支气管开口位置最低),统称为腋段;
1.3、形成机制为吸入物进入支气管或肺内,引起小支气管堵塞,致病菌在阻塞远端快速繁殖,形成该处的化脓性感染,续而引起的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坏死。约1周后,坏死组织开始液化形成脓肿。2周左右随着脓肿侵蚀变大,如脓肿与支气管相通(多为2个或以上支气管与之相同),脓液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空洞;如引流支气管有活瓣性阻塞,则可形成张力性空洞或肺不张;如脓肿壁破入胸腔,可并发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如支气管引流不畅,致病菌毒力强,或治疗不及时,则感染扩散,侵犯临近肺叶,可并发多个脓肿。如引流变通畅,则全身毒性症状如发烧、寒颤,会明显减轻;如脓肿壁血管破裂,可引起大咯血;肺脓肿多发生于远端支气管,故多位于肺表面,在发病后2-3周,可累计胸膜而致局部胸膜粘连,而后慢慢形成脏壁层胸膜间的侧支血管循环,此时已为慢性肺脓肿,手术切除时出血多,不宜分离。
2、血源性肺脓肿:
2.1、感染性流产、前列腺炎、血栓性周围静脉炎等,脓毒栓子经血流至肺部可引起小的肺血管栓塞、发炎、坏死,进而形成脓肿。
2.2、此种肺脓肿无一定的肺段分布性,但多发生于两肺的边缘部,多为多发,脓肿较小,壁薄,周围一般无炎症反应或炎症反应轻,自体免疫力低下者多见。
3、继发性肺脓肿:
3.1、支气管肺癌、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等阻塞支气管或合并感染而引起“肺脓肿”。
3.2、膈下脓肿、肝脓肿、腹膜炎、肺真菌病及各种细菌致坏死性肺炎继发肺脓肿。
二、慢性肺脓肿的特点:
1、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充分或支气管引流不畅,坏死组织留在脓腔内,炎症持续存在并引起相应的症状,3个月的病程后则成为慢性肺脓肿;
2、肺脓肿可以随病情的发展向周围扩展,不受肺段、肺叶的限制,如果经内科治疗得不到控制和改善,到晚期可以跨越之,形成相互沟通的、多腔的毁损性病灶。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患者多有吸入性感染史及全身其他部位化脓感染病灶,多有胃肠道疾病史,有反酸、恶心、夜呕宿食史等,询问病史很重要。
2、发热、寒颤、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气味为恶臭味。
3、咳嗽、咳脓痰,常带有血丝,并有臭味。每天痰量可达300ml以上。痰液静置可分三层:底层为灰绿色,中层为粘液,上层为泡沫。
4、胸痛: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粘连,进而形成血管侧支循环,牵拉胸膜所致,手术分离易出血。
5、咯血:脓肿壁血管破裂引起,多为吸入物致单发大脓肿,血源性肺脓肿不易咯血。
6、查体:早期患侧胸壁触痛,语颤增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罗音;如脓肿与气管相通,可闻及管状音及干、湿性罗音;脓腔较大可闻及空瓮音;
7、肺脓肿形成后2周左右,可因缺氧出现杵状指,个别还有肥大性骨关节病;
8、伴发症状:消瘦、疲乏、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低蛋白血症、贫血;
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痰液培养出致病菌,如为厌氧菌感染则不宜获得,痰抗酸染色可除外结核。
1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须做,可查看有无异物阻塞支气管,取检与肿瘤、结核相鉴别,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吸取脓痰、冲洗肺泡、注入抗生素等局部治疗。由于支气管阻塞可因引起肺脓肿,任何肺脓肿患者都应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早期急性肺脓肿:发热、寒颤、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气味为恶臭味。少量咳痰,无咯血、胸痛等症状,多在发病1-2周内,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肺脓肿。影像学提示:片状浓密炎性浸润阴影或云团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分布在一个肺段或以上,有时伴肺不张。
鉴别诊断:
1.1、细菌性肺炎:早期肺脓肿与细菌性肺炎在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上很相似,不易鉴别,但可以通过细菌培养鉴别,细菌性肺炎多有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引起。而肺脓肿多为厌氧菌,培养为正常菌群:革蓝阳、阴性菌。
2、空洞形成后的肺脓肿:发热、寒颤、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气味为恶臭味。咳嗽、咳脓痰,常带有血丝,并有臭味;每天痰量可达300ml以上。痰液静置可分三层:底层为灰绿色,中层为粘液,上层为泡沫;可有胸痛、咯血表现。影像学提示:脓腔与支气管相通,有支气管充气征,脓腔可见液气平或张力性含气囊腔(此2项为急性肺脓肿的典型表现),周围有较浓密的炎性浸润,空洞壁比较薄、光滑,可逐渐增大。此时治疗彻底可残留纤维条索影,如不彻底则发展为慢性肺脓肿,表现为脓腔壁增厚,内壁不整,周围纤维组织广泛增生,可有不同程度的肺叶萎缩,胸膜增厚,纵隔患侧移位,代偿性肺气肿。少数病人仅表现为团块状浓密度影,没有空洞或只有很小空洞。
鉴别诊断:
2.1、癌性空洞:可为癌块本身的坏死、液化,以鳞癌多见,也可为阻塞支气管引起远端阻塞性肺炎,形成脓肿;发病缓慢,毒性症状及脓痰量不如肺脓肿,抗生素治疗不能控制炎症和发热;影像学:腔壁厚且高低、厚薄不均匀或呈结节状,内壁凹凸不平、不光滑,空洞多呈偏心型,一般无液气平,空洞周围无炎症反应。有时伴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则考虑癌性空洞。可进一步检查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病灶穿刺取检有利于鉴别诊断。
2.2、空洞性肺结核:患者有长期咳嗽、咯血、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提示:薄壁空洞,内多无液气平,空洞周围虽可见结核性浸润病灶,或伴有斑点、结节状改变,但无大片状炎性阴影。痰液可找到结核杆菌,可检查结核抗体、血沉、PPD、ADA、痰抗酸染色等,也可检查支气管镜及细菌培养以排除。
2.3、肺真菌感染:空洞出现早,边缘毛糙,CT见晕轮征、真菌球等表现。
2.4、肺囊肿继发感染:囊肿内可见液气平,周围炎症反应轻,无明显中毒症状和脓痰。肺囊肿合并感染时,影像学和临床症状很难和肺脓肿鉴别,除手术治疗外,唯一区分的方法是做透视,肺囊肿随呼吸运动而变形,而肺脓肿没有。
3、以多发球型影病灶为主的肺脓肿:多为血源性感染致多发肺脓肿,发热、呼吸快、心率快、咳嗽等中毒症状明显,伴败血症,可找到原发感染病灶。影像学提示:病灶边缘不甚清晰,中心可见低密度影,周围炎性浸润。可为全身多器官发生脓肿。
鉴别诊断:
3.1、多发转移瘤:多有胸闷、憋气,咳嗽、咳痰,胸痛等肺癌症状表现,但多无发烧等全身中毒症状。影像学提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周围炎性浸润少见,常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能找到原发灶。
4、两肺粟粒样小结节影的肺脓肿:也为血源性感染所致,症状表现同前。
鉴别诊断:
4.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影像学有三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分布均匀。
4.2、细支气管肺泡癌:大小不均,边界不清,某一肺段有高密度病灶。
五、治疗
1、内科治疗:90%左右的急性肺脓肿可以通过内科治疗治愈,但支气管腔有梗阻或肺脓肿壁厚的病人,内科治疗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需外科治疗。
1.1、全身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吸入性肺脓肿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甲硝唑,最高用到泰能、万古霉素,主要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用药。急性肺脓肿约80-90%为厌氧菌感染,甲硝唑是治疗专性厌氧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至今未发现耐药的厌氧菌菌株。
1.2、脓液体位引流:适用于脓腔破入支气管者,根据脓肿部位选择体位,可通过雾化、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协助,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或纤支镜协助冲洗、吸痰,在急性肺脓肿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去标本培养时,顺便用甲硝唑冲洗,而不用生理盐水是必要的。
1.3、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糖尿病。
2、肺脓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症:
2.1、经内科治疗2周,仍有发热或高烧不退;
2.2、经内科治疗3-4周,肺的影像学检查显示肺脓肿的征象无改善;
2.3、肺脓肿病人发生咯血、脓胸或支气管胸膜漏等外科并发症;
2.4、7岁以下的患儿肺脓肿保守治疗,效果很差,多采用穿刺置管;
2.5、巨大肺脓肿患者宜早期行穿刺置管,并持续负压吸引效果好。
2.6、发生在下叶各基底段的肺脓肿,因各基底段的开口很近,体位引流无疑是导致人为的交叉勿吸,使各基底段吸入污染物,发生多发肺脓肿,所以发生在下叶各基底段的肺脓肿最有效的方法是穿刺置管,体外引流。
3、肺脓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术的条件:
3.1、脓肿壁与壁层胸膜发生粘连,插管不会造成脓胸;
3.2、插管引流后要注意患者的体温、呼吸,导管的引流量,插管的位置,血象等变化。并要给予抗生素及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4、肺脓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术在肺脓肿治疗中的疗效判定标准:
4.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或仅留少许条索样阴影;
4.2、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浸润阴影和空洞<治疗前直径1/2;
4.3、无效:咳嗽减轻、体温下降、白细胞总数下降,病灶部分吸收,但肺浸润和空洞直径>治疗前直径1/2;
4.4、恶化: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浸润阴影和空洞大小不变或扩大。
治愈+好转之和为有效;
5、肺脓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的优点:
5.1、能立即降低脓腔内压力,在短时间内将脓液及渗出物排出,可很快减轻中毒症状,体温也可迅速降到正常,减低了败血症的发生率,减低了气管内排痰引起窒息的风险。
5.1、抽出的脓液可直接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有利于抗生素的选择。并可用敏感抗生素直接冲洗脓腔,可显著提高局部有效药物浓度,解决了全身给药药物难以有效到达病灶的问题。
5.3、反复的冲洗脓腔还可使坏死组织脱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使脓腔愈合。
6、肺脓肿穿刺置管的理由:
6.1、对于内科治疗无反应,又因病情危重,无法承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暂缓病情,减轻感染的微创治疗手段。且为下一步的治疗创造了条件。
6.2、巨大肺脓肿的患者浓痰很多,可能导致浓痰益出致淹没健康肺叶或窒息死亡,穿刺置管减少了此风险的发生。
6.3、肺脓肿发展迅速,脓腔短时间内扩大,穿刺置管可阻断其对周围肺组织的破坏、侵蚀,使病灶局限于肺叶或肺段内。
7、直接插管引流法:麻醉截肋引流,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待脓腔闭死后,间断引流管(距皮缘约5cm)。渐退管,直至症状消失,脓腔消失,拔除。
7.1、直接插管引流的原则:必须明确脓肿的位置,定好位。必须脓肿处的胸膜形成粘连,可减少脓胸的出现。
7.2直接插管引流法的并发症:
1、肺脓肿继发性出血
2、肺脓肿并发脓气胸
3、转移性脑脓肿或转移性肝、肾脓肿
8、急性肺脓肿转变为慢性肺脓肿需要3个月左右的病程,主要影响因素为:
8.1、引流不畅,纤维隔膜形成。
8.2、支气管狭窄。
8.3、肺脓肿破入胸膜腔并发脓胸。
8.4、治疗不正确、不及时、不彻底等。
9、主要表现为:
9.1、脓肿壁明显增厚;
9.2、脓腔周围的肺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如瘢痕形成或纤维化;
9.3、病人的发热、咳嗽、咳大量浓痰等肺部化脓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全身症状加重。
10、外科治疗适应症:
10.1、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仍有残留症状;
10.2、巨大肺脓肿,脓腔过大(6cm以上者成为巨大肺脓肿)估计不易闭合者;如患者身体条件差,不能承受肺叶切除,可先行直接插管引流,病人身体状况极差的还可以行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成为巨大肺脓肿患者行之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10.3、肺脓肿并发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机生命,或有大咯血史,预防在此咯血窒息可行手术。此种情况早期进行肺叶切除术的死亡率为18%,而内科治疗的死亡率则高达54%。
10.4、肺脓肿伴有支气管胸膜瘘、脓胸,此时单纯内科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经抽吸、引流和冲洗疗效不佳。应行手术。
10.5、支气管阻塞限制了气道引流,怀疑肺癌、肺结核、肺霉菌感染同时并存者;
11、慢性脓胸手术中注意事项:
11.1、 气管插管为双腔,术中及拔管前都要注意吸痰。
11.2、术中不要将脓肿剥破,否则宜导致术中脓腔出血进入气管,窒息死亡,或脓液进入胸腔形成脓胸。
11.3、实际病变范围比胸片要广,手术切除范围不要保守,要彻底,尽量整肺叶切除,不做段切。
11.4、病肺与胸膜粘连较重,且有侧枝循环形成,为预防出血过多及剥破脓腔,可从壁层胸膜外分离粘连。
11.5、胸腔内粘连严重的病人,易发生肺动脉及分支、气管、肺静脉扭曲变形,可考虑拟行肺切除术。
11.6、游离肺根的淋巴结或粘连时,有出血一定要小心处理,其来源往往为支气管动脉,不易自凝。术后再次出血的几率很大。
11.7、如果用胸腔镜治疗肺脓肿,则可以行脓肿切开,清除腔内脓液,电钩灼烧脓腔内壁,胸腔放置冲洗引流管的做法。
11.8、切除病灶后,可用0.05%的碘伏液浸泡胸腔5分钟,预防脓胸的形成。
11.9、术后最好留置2根口径粗大的引流管,可促进肺膨胀、肺创面愈合、预防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