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件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泗洪县实验学校王瑞雪

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写作。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它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字教学放在低年级,到了高年级却袖手旁观,不再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机械的抄写替代了写字教学。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是视而不见,或者敷衍带过,结果造成了许多学生书写姿势的不规范,握笔方式的不正确。字写得涂涂抹抹、歪歪斜斜、大大小小,出现了字越写越差的现象。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从学生兴趣入手,加强读书、习字。科学训练,提高中高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效率。

课前热身:欣赏歌曲《烟花三月》

一、深情导入,渲染情境

师:1、一曲新词酒一樽,烟花三月送君行。
孤帆远影碧空尽,千古一别黄鹤楼。
2、一首柔美清丽的古筝歌曲把我们带到了烟花三月的黄鹤楼上,那离别时淡淡的忧伤,轻轻划过我们的心房。让我们穿越时空的的殿堂,回到1300年前的黄鹤楼上,去亲身感受大诗人们那荡气回肠的黄鹤楼送别。

(焦点感悟:一曲清丽的歌,一首凝练的小诗,再配上悠远淡雅的古筝曲,让这堂课的开端如舒展开来的檀香扇,古色古香而意蕴深远!)

二、书空课题,出手写字

师:请同学们竖起你的食指,让我们用一颗安静的心,写下《黄鹤楼送别》的课题。心中有字,手下才能写好字!
师:中国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有她独特的构造!“黄”字的一竖起支柱作用,应该写得挺直而有力;左右结构的“鹤”字要紧凑而不松散;“别”字的短竖要偏上些。
师:写完字的感觉怎样?
生:累!手酸!(甩着手臂)
师:累并快乐着!让我们带着这种劳动后的快乐把课题读一读。

(焦点感悟:写字时要有一颗安静的心!是的,这对写好字特别重要,一颗浮躁的心怎能写出俊秀而端庄的汉字!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写字,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拥有一颗安静的心,一份细腻、一种责任,一番享受就悄然弥漫!心中有字,手下自然就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三、出示“别”字,积累诗词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字,大家猜猜它是个什么字?
(课件出示:“别”的小篆体,学生热烈地猜测着:鹤、楼、谊、分、别……)
师:你怎么猜它是“鹤”字呢?
生:因为字的右边象鹤的两条细细的长腿。
师:有意思!这位同学你又怎么猜它是“别”字呢?
生:因为它的右边我看像一把刀!
师:左边呢?
生1:看不出来!
生2:像挂着的钟,还像挂着一块肉!
生3:(恍然大悟)“分别”就像拿着刀割肉一样疼!
师:是啊,分别的感觉有点疼,有点痛!那我们再来读课题《黄鹤楼送别》,是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动情读,绘声绘色!)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人对待分离是多么得难舍难分!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古人有哪些描写分别的诗句至今还在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生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师:“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因为古人一旦分离,由于交通的不便,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啊,所以离别才如此伤感,如此依依不舍啊!
今天我们又将感受一场别样的离情别绪,那情那景也感人至深!

(焦点感悟:一个“别”的选择与拓展可以说是这堂课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展示了我们中国古文化的魅力,更主要把整堂课的教学由字及情推到了另一个高潮。中国文字的魅力归根结底是人们情感世界的展示和浓缩。现代的孩子如何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让孩子感触它的独有的价值。本片段由揣测古人造字的初衷到关于分别诗句的积累大大开拓了孩子的识字的视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的时空穿透力怎不让他们沉醉和着迷?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件

四、自读课文,初入文境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读不好的地方多读两遍仔细体会一下!)
师:同学们读书的样子真专注,读书的声音真动听。告诉老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那些词句体现了主人公依依惜别的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下列词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浩浩荡荡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些词语读准确?你能从词语里读出什么?
生:我能从“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读出长江边的景色美得就像一幅画! 
生:我从“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读出了黄鹤楼的高、黄鹤楼的险!
师:你读得很准,我们来看看“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出示画面)
生:我能从“杨柳依依”这个词读出两位大诗人分别的依依不舍,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是“留”的谐音!
师:真聪明!知识真渊博啊!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想象,带着我们的情感走进课文,去真真切切感受那千古一别吧!

(焦点感悟:一个字,一片情;一个词,那又是一番怎样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风景。薛法根说,文字是有温度的,让学生在文字中触摸情感的温度怎不是一个老师毕生追求的境界呢?)

五、通读课文,随文悟情

师:哪位同学读第一小节。你的美景,你的情感是否会让我们从你的声音里听出来呢?

师:多美的景色,多么了不起的人物-----李白、孟浩然,我们此时正亲临他们分别的现场。他们即将在此分别,千言万语到底从何说起?就请同学们读出来吧!(指名读第二小节)

师:你的“一会儿”这个词的儿化音没读标准。在读第二个字“会”的时候舌尖轻轻一卷,儿化音就出来了,再读一遍。
师:虽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但千里送君,终有一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学生激情接读)
师:当时的李白比孟浩然整整小了十二岁,这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成为他们交往的障碍。那么是孟浩然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李白了呢?
生:是孟浩然的人品令他敬仰,是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
师:李白把孟浩然当作什么?
生:当作他的兄长,手足情深!
生:当作他的老师,师恩难忘!
师: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指名男生读)
师:面对李白炽热的情感,年长一些的孟浩然真的就无动于衷吗?不,他宽慰李白说……(学生激情接读)
生提问:老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师: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的邻居。再读这句诗,体会一下孟浩然那广阔的胸襟!
师:孟浩然一挥衣袖,登船离去。年轻的李白啊伫立江边,他在做什么?
生:他在看朋友的船儿渐渐远去,一直看、一直看!
生:他在构思诗篇,怎么把对朋友的感情记下来!
师:你是李白的知己啊!来,你把描写李白“痴情守望”的一节读出来吧!
师:依依不舍的李白,心潮翻滚的李白,才华横溢的李白此时吟唱了脍炙人口,千古诵传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诗句,学生动情朗读)
师:朗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师点评1:每个字读得准确,但诗的意思分割了!
师点评:2:很流畅,但节奏感不鲜明
师点评3:你读得动听、动情、动人!
师:好一首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诗! 点点的海鸥你听到了吗?滔滔的江水你听到了吗?孟浩然你听到了吗?千年之后的我们都听到了啊!

(焦点感悟:所有的情,所有的意,都凝结在李白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中,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痴情守望感动了多少拥有美好友谊和渴望拥有友情的人。此时学生才真正通过文字、通过声音把自己所领悟的情感尽情释放!)

六、揭示文体,诗文互映

师:这就是《黄鹤楼送别》,李白诗中的景与情我们能在文章中相对应的地方找出来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相对应的应该是“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对应的应该是“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这就叫做“文包诗”,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文体。

(焦点感悟:对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也许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在我们的耳边吟诵,而它真正的含义也许直到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的情感才被撩起,这就是这种新的文体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的原因!要告诉学生,再远古的诗篇,它都有一段传奇,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感知去想象,去穿越!)

七、描红习字,突出“唯”字

师:文章我们学得认真,读得动听,感受动情,不知文中的几个生字同学们写得怎样?拿出习字册,我们先描红,再练写!
(要求:1、先观察字形,记住结构。2、记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放古筝曲,学生习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坐姿;教给握笔的方法;指点个别字的结构书写。) 
师: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个字给我们欣赏欣赏!
 (生上黑板前,在田字格内写“唯”字)
师:请哪位同学点评一下,他的字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够好。(出示课件“唯”的规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再点评!)
生:她的“唯”字偏旁“口”写得较好,单人旁偏到竖中线右边了,整个字显得松散,像要歪倒了!
师:一个字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五官,如果你把它们放错了位置或放歪了位置,自然就不美观了,需要“整容”了。(老师范写,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练习。)

(感悟焦点:识字写字教学课最大的特点是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字的敏感度。而这种感觉的培养决不能靠教师外力的强行注入,而要诱发他们的欲望,像禾苗对雨水的渴盼一样,是一种自主的需求;像树的根须在土里寻找水源一样,是自己努力地去探寻,去吸取,这个片段的教学就起到了这样的效果。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的积累去寻找、发现某个字的独特之处,这样他就轻而易举的记住了一些字的造型。细腻的点评、精巧的比喻句让学生明白字的美观尤其重要,而写字姿势、习惯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八、家课布置,写词背诗

课件出示作业:
 1、摘抄积累本课生动优美的词语。
 2、读唐诗,诵唐诗,收集唐诗。

课件背影“让爱诗成为一种习惯”

九、临别赠诗,文我合一

1、一首诗,一段情;一篇文章,演绎了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堂课,给老师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2、同学们,我们相识虽然短暂,但我们的友谊也是天长地久!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你们那如花的笑脸,动情的读书声将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在即将分别的时刻,就让这首小诗献上我的一份留恋和祝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一挥手,
作别我可爱的五(3)班的小朋友们!
谢谢!

(焦点感悟: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在于她娴熟的教学技巧,更在于她丰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都会在她课堂的每一处像散落的花瓣,芳香四溢。教诗文,作诗文,满堂浸润诗文香,文我合一满庭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7094.html

更多阅读

《喂——出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喂——出来》课堂实录执教:杭州湾初中沈国华学生:八(4)班时间: 2013-5-9一、导入:师:昨天我布置的作业是——生:预习第十五课。师: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说说你们是怎么预习的?生(纷纷):解决字词,朗读课文,查阅背景,思考问题。师:大家手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日期:2011-8-4)【余映潮 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教学思路”的创造者。】师:同学们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120年前写的一个故事《凡卡》我想先问一下同

《十二生肖歌》课堂实录---付瑜推荐 十二生肖歌 儿歌舞蹈

一.挖掘音乐中的“趣、活、美”——《十二生肖歌》课堂实录张娟【教学说明】《十二生肖歌》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艺术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首生动有趣的歌谣。2/4拍,节奏明快跳跃,旋律简洁

转载 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 余映潮故乡课堂实录

原文地址: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余映潮)作者:平原寻梦客八下23课《马说》课堂实录 (余映潮)来源:初中语文别出心裁读课文。师: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大屏幕显示)“诵读,积累”。我想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我听一

声明:《《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件》为网友画室过半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