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囊羞涩 金貂换酒 金貂换酒

阮囊羞涩金貂换酒

阮囊羞涩 金貂换酒 金貂换酒
中国典故中,有两则源自晋人阮孚,一为“阮囊羞涩”,一为“金貂换酒”。

元代阴时夫所著《韵府群玉》记载:“晋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后世用“阮囊羞涩”喻穷困,手头拮据。杜甫的《秦州杂诗·空囊》中,有“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后两句即是化用此典。

“金貂换酒”见于《晋书》阮孚传。金貂为当时高官所戴帽子上的饰物,示身份煊赫。阮孚性旷达,喜纵酒放任。“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后来多以此典指代文士沉迷酒乡,放达傲世的行为。宋人刘过《沁园春》词中,有“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句,明人张淮《牡丹》诗中,有“开临玉女窥窗处,赏许金貂换酒人”句,用的都是这一典故。

阮孚生于公元279年,卒于327年,历西晋、东晋二朝。他是“建安七子” 阮瑀的曾孙,阮籍的侄孙,阮咸的儿子。魏晋至南朝近四百年间,中国士人风尚呈现迥异于前朝后世之另类特质,士大夫追慕老庄哲学的自然精神,出世风气蔚然。表现于行为上,则是不为礼教所拘,逍遥任情,心无挂碍。甚者则纵酒放达,藐视礼法。阮氏家族即是这一风尚的实践者。阮籍娘去世时,他正和人下棋,对手提议罢了,阮籍不听,定要决出胜负。对弈结束后,阮籍“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小猪),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邻家有一美貌少妇,临街卖酒,阮籍常去光顾,醉了,就酣睡于少妇身侧,别人引论,他全不在意。阮籍的嫂子回母家省亲,阮籍前去告别,有人讥笑此举于礼教不合,阮籍曰:“礼岂为我设邪!”

阮孚的父亲阮咸也是唾弃礼法之人。阮家人嗜酒,每至聚会,饮酒不用杯子,而以大盆盛酒,众人相向围坐,肆意豪饮。一次家人聚会,“有群豕来饮其酒”,阮咸也不介意,与群豕“共饮之”。《世说新语》记载,阮咸母亲去世后,姑姑到娘家吊唁,随行有一婢女,为胡人(当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称谓)。阮咸迷上了她,与其发生了关系。姑姑回夫家,婢女跟随同返。阮咸当时正会客,闻听后,立刻从客人那里借来驴,丧服未脱,骑驴追赶。追上后,二人“累骑而返”。所谓“累骑”,即两人同骑一匹驴也。

这位婢女,就是阮孚的母亲。阮孚成人后,亦不失乃祖乃父之风,纵酒放达。《晋书》阮孚传中说他“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弹劾)。” “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阮孚曾任吏部尚书,这在当时可谓高官,从其履历上看,他不可能囊中缺钱。金貂为皇帝赋予权力的象征,阮孚敢以之换酒,可见其内心对权力的不屑。

阮孚持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阮孚答:“但有一钱守囊,恐其羞涩。”在我看,这个文本同金貂换酒一样,颇含行为艺术的味道。汉代,大臣向皇帝上奏秘章,须以皂囊封闭。皂囊,在此象征着皇权。阮孚置一文钱于皂囊,同他的金貂换酒一样,有嘲弄皇权意味。而他“恐其羞涩”的回答,是否有帝制时代,士人不能脱离皇权轨迹之外的无奈呢?很让人寻味。总之,我们今天所领会的“阮囊羞涩”,已与其本意相去甚远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7905.html

更多阅读

阮囊羞涩造句 侧目而视造句

  阮囊羞涩造句  1、小明爱书成痴,尽避阮囊羞涩,还是借钱买了不少书。  2、免费又安全的住宿,不用交房租,偶尔甚至还有家常菜可以吃,对于阮囊羞涩的大学生来说,听起来就像天堂一样的美好。  3、我最近阮囊羞涩,你先代垫一下吧!

枸杞酒 自己泡 枸杞酒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笔者的《枸杞酒,如果我来做》一文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发表后,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笔者也收到了一些营销人或企业发来的电子邮件,其中某企业在来函中强调两个目前最具影响力品牌的枸杞酒只是调制酒,只有自己企业的某个品种才是真正

金剑雕翎 “金剑”生锈

快速营销的年代,加速了品牌更替的步伐。酒界的“昙花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但所谓的“成王败寇”在这里已显得并不重要,“成者”固然可贺,但“败者”留给我们的思考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乃自然规律也。世上没有一成不

声明:《阮囊羞涩 金貂换酒 金貂换酒》为网友像風在扌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