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地图》下 中国三维地图模型下载
《中国姓氏地图》(下)
来源:求索书屋
第四部分41源出多门的窦姓范 唐尧后人,范杜同源
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在舜、夏、商等几个朝代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生活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西周时期被分封于杜。不久,又被周宣王攻灭。杜伯的儿子隰叔逃到晋国,被任为士师,并因官命氏而改姓为士。其曾孙士会后来被提升为晋国的上卿,封食邑于范,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范。范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高平,在世世代代的繁衍之中,范氏逐渐南迁中原,后到江南地区居住。
一、范姓名人录
范氏的知名人物,可说是不绝于史。春秋时有助勾践恢复越国、功成后飘然归隐的范蠡,战国时有游说秦昭王远交近攻、为秦奠定霸业之基的纵横家范雎,秦时有助项羽平定天下、被尊为“亚父”的范增,东汉时有名士范丹、范式、范滂,东晋时有名士范宁,南北朝时有《后汉书》的作者史学家范晔、《神灭论》作者范缜、诗人范云,北宋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有著名诗人范成大,元代有文学家范,清时有围棋国手范西屏、太平天国将领范汝增。当代有史学家范文澜、新闻学家范长江、实业家范旭东、爱国将领范筑先等。
二、范姓名人
1.功成身退的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是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公元前494年,吴国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抚恤国民,寻机报仇。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勾践采用范蠡的计谋,最终消灭吴国,率兵北渡淮水,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州,向周进攻。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传范蠡献计将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使夫差从此耽于美色之中,安于享乐,不理政事。越国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国力得以恢复,最后灭掉了吴国。勾践完成霸业后,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而且勾践可以同患难,难以共安乐。于是他不顾勾践挽留,带着西施以及珍宝珠玉,与随从乘船从海上离开了越国。范蠡沿海飘流,到了齐国,从齐国寄了封书信给还在越国辅佐勾践的谋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为人挑剔,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你为什么不离去呢?”文种收到书信后,便诈称有病不上朝议事。有人中伤文种,对勾践说他想作乱,于是勾践赐文种宝剑,逼他自杀。
范蠡到达齐国后,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与家人一起经营生产,不久便有家产数十万。
齐国人听说他很有才能,就请他出任宰相,范蠡坚辞不就,尽散家财给朋友、邻里和乡党,只带少量重要宝物与家人离去。后来到天下交通要冲陶(今山东定陶),定居经商,积聚了资财百万,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后人把他奉为财神。
2.一代谋臣范增
范增,秦末居(今安徽桐城)人,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范增一直家居,从未出仕,但在乡里却颇有名气。项梁的军队经过时,他已经年满七十,但他关心天下大事,很想建一番功业,便向项梁献计,让项梁立楚王族后裔即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以为号召。一时天下豪杰纷纷响应,从者云集,函谷关以东各国尽皆归附。项梁见范增很有才华,便留下他作为谋士。
项梁死后,范增全力辅佐项羽,终于灭掉了秦朝。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尊范增为亚父。这时刘邦成为项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范增多次劝项羽杀掉刘邦,并导演了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后来刘邦被项羽团团围困在荥阳,没有办法,便采用陈平的计策,重金买通项羽身边的人,散布谣言,诡称大将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为项王立有大功,但始终不能封王,因而对项王感到失望,暗中与汉军联手,想趁机灭掉项氏而分其地。又有谣言说亚父对项王不高兴了,认为孺子不可教,有取而代之的念头。项羽对他便起了猜疑之心,逐渐疏远起来。范增多次进谏、献计,项羽都不听。眼看着楚汉战争就要胜利了,没想到大好形势变成这样,范增又气又急,便病倒了。项羽以为他装病,也不去理睬他。范增心里凉透了,便愤然离去,途中病死。范增死后,项羽实力大减,终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于乌江自杀。
3.心忧天下的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少年时家庭贫苦,但他学习刻苦,后中进士,出仕后性情耿直,有敢言之名,曾经三次遭贬黜。第一次,他刚任秘阁校理不久,因得罪章献而被贬河中。同僚为他饯行,开玩笑说:“此行极光。”第二次,范仲淹任右司谏时,因废郭皇后的事,据理力争,被贬睦州。同僚为他饯行,说:“此行愈光。”第三次,任开封知府时,因撰写百官图进呈皇上,激怒皇上和众大臣,被贬到饶州。亲友又相送,说:“此行尤光。”范仲淹还说:“我前后共历三光,此后你们若要再送我,就送我到监牢,也许那儿才是我最终归宿。”人们大笑着散去。
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西夏攻打延州,朝廷派范仲淹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边防。他爱护将士,号令严明,战功显赫,使扰边的夏族和羌族望风而逃。因此羌人称他“龙图老子”,夏人称他“小范老子”,并以“小范老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作为警戒。在他守边之时,曾作数阕《渔家傲》词,都以“塞下秋来”为起句,尽述守边将士之劳苦,词句豪放悲凉,真切地写出了边塞的情形,被广为传唱。但欧阳修看到后,很不以为然,称范仲淹为“穷塞主”,意思是僻远边塞的主人。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因为保守派反对而不能实现,史称“庆历新政”。范仲淹不久被贬官,在赴颍州上任途中病死。
范仲淹的诗词散文均相当出色。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所作文章富有政治内容,以《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诵千古。他的作品都收在《范文正公集》中。
第四部分42源出多门的窦姓彭 始祖颛顼帝
一提起彭姓,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寿高八百的彭祖。彭姓人士一直为有这样一位始祖而骄傲。从史书中可知,彭姓可以追溯到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颛顼的后代中有一个叫铿的,他就是彭祖。相传铿擅长做野鸡肉羹,被尧帝大加赞赏,于是封他到彭城。铿在彭城建立了大彭国,地方就在今天的江苏徐州。彭姓人以江苏徐州为根据地,然后分支出去散居各地。秦汉时,彭姓已经播迁到现在的山东。到了唐代,在今天的江西宜春也出现了彭姓望族,后来这一支彭姓又播迁到今天的广东、福建等地。
一、彭姓名人录
彭姓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值得提及的人物。如战国时期哲学家、田骈的老师彭蒙,汉初诸侯王彭越,宋朝大诗人彭止、弱冠状元及第的彭汝砺,元代红巾军将领彭莹玉,明代贤臣彭时,清代诗人彭兆荪、词人彭孙、学者彭绍升、湘军将领彭玉麟,现代历史上的原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彭湃,原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等。
二、彭姓名人
善于养生的彭祖
彭祖相传姓名铿,为颛顼帝的玄孙,是传说中有名的长寿者。传说他经历了夏商两代,总共活了800多岁,其间死了49个妻子,失去了54个儿子,被誉为“彭祖”。据说彭祖年青时擅长做野鸡肉羹,有一次尧帝吃了他做的野鸡肉羹后,对他大加赞赏,就封他到彭城。后来商王要招募他做大夫,他称疾闲居在家,不参与政事。
传说彭祖很善于养生之道,他常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老而有少容。彭祖生性好恬静,不恤世务,不沽名钓誉。他常常独自出游,也不要人侍候,也没有人知道他何去何从,有车马他也不骑,甚至连粮食也不带。他还常常闭气养神,危坐拭目,服气起行,调理自己身体里气的运行,使身体的气通顺。据说彭祖还精于房中之术,他认为男女相成像天地相生一样,能得阴阳之术,就能做到长生不死。
但彭祖的传说毕竟不可能是事实。这可能是因为彭氏家族在远古时代掌权稳固,世代繁荣,供奉彭祖的香火,这样一直千百年不断。据记载,徐州彭城因为彭祖而得名,有彭祖的墓,还有彭祖祠。
第四部分43源出多门的窦姓鲁 周公后代,鲁国子民
鲁姓的始祖是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伯禽被封在鲁地,国都定在曲阜。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姜太公简化礼节,顺从当地的风俗,所以不到半年就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伯禽制定繁文缛节,让民众守三年之丧,所以过了三年才整顿就绪。周公听了就说:“鲁国为政繁琐,不能使百姓亲近,将来肯定会为齐国所制。”果然,春秋时鲁国国势衰弱下来,到了战国时就被楚国灭掉了。鲁国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鲁氏。
鲁姓很活跃,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例如春秋时被后世尊为木匠祖师的鲁国人鲁班,战国时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东汉章帝时中牟令鲁恭,三国时吴国大将鲁肃,西晋学者鲁胜,宋代画家鲁宗贵,清代画家鲁得之、古文家鲁九皋等。
鲁姓名人
力主联刘抗曹的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乐善好施,很得人心。他与周瑜是至交,因周瑜举荐,归附了孙权。鲁肃是个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大兵压境之时,孙吴好多将领主张投降曹操,鲁肃和周瑜则坚决主战。孙权犹豫不决,起身去厕所时,鲁肃跟上他说:“我鲁肃可以降曹,主公却不可以。我归降曹操,仍可做个下级官吏,坐牛车,带仆从,与士大夫交游。您如果降曹,却要到哪里安身?”于是孙权让周瑜统兵抗曹,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谋划战略。最终,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
鲁肃沉稳厚道,所提建议总是与孙权不谋而合。周瑜临终前,上疏让鲁肃接任自己的职务。孙权立刻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统领军队。后来鲁肃威望日高,又被任命为汉昌郡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鲁肃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
鲁肃一生力主与刘备修好,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可以说不无影响。他死后,吴、蜀共同为他举哀。后来,孙权称帝祭天时,回头同大臣们说:“当年鲁子敬(即鲁肃)说我会称帝,他真是看透了天下大势的发展方向了。”
第四部分44源出多门的窦姓马 赵氏后裔
马姓作为一个姓氏出现,大概是在战国后期。史传记载,马姓与中国姓氏中的另一大姓——赵姓有着不解之缘,马姓源自赵奢。赵奢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阏与之战因率兵救魏大破秦军而被封为马服君。随后不久,赵奢的部分子孙就以其封邑为姓改称马服氏,后来又逐渐改姓为马,成为后世大部分马姓的正源。赵国灭亡之后,赵奢之孙赵兴因避乱而迁至陕西扶风一带,到西汉时繁衍成为大姓,因而扶风也逐渐成了马姓的郡望。
比马姓更早的还有个复姓“马师”。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他们是春秋郑穆公的后裔,以擅长驯马、相马和医马而著称。“马师”氏后来也逐渐省略“师”字改成马姓。
马氏还有一部分并非纯粹的中原民族。据考证唐代以后有许多少数民族仰慕中华文化,纷纷丢掉原姓改用汉姓,这其中就有很多人选择了“马”姓。
一、历代名人
马姓作为当代中国的第十九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早期的马氏名流大多以军功而闻名于世。例如东汉初年的马援,帮助刘秀平定天下,官封“伏波将军”,还有“云台二十八将”里的马武。东汉末年,马腾雄起西凉,其子马超更是文武双全,归顺刘备之后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列“五虎上将”之中。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割据湖南达51年。在这期间,楚国境内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五代以后的马氏名将,有南宋抗金将领马扩和抗元将领马,明末凤阳总督马士英,清末著名将领马玉昆等。到了现代抗日战争时期,回族马姓出了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民族将领——马本斋。马氏名流也不乏其他方面的人才。例如马融,他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东汉末还有三国一位“白眉马良”,与他的四个弟弟并称当世才子,时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时马姓还出了一位伟大的机械制造家马钧,据说指南针就是他发明的。到了元代,马姓又出了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和散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戏剧作品《汉宫秋》和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至今仍脍炙人口。现当代的马氏名人有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建忠和著名的人口学家、前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等。同时,马姓女子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只皇后就出了两位,她们分别是汉明帝和明太祖的马姓皇后。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原本也姓马,叫马三保。
二、“十个回回九姓马”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回民在其汉化过程中采用马姓的人很多,马姓在回民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以致有“十个回回九姓马”的说法。这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有关,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因此回族人都愿以“穆”为姓,而“穆”多音译为“马”,所以马姓也自然成了回族人选用汉姓的首选。明初,朱元璋强行颁布法令,禁止“胡服、胡语、胡姓”,马姓的比例自然又增大了。
三、马姓名人
1.经文学家马融
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马融出身于外戚仕宦家庭,年少时便有志于求学。他师从经学大家挚恂,博览经籍。后担任校书郎、郎中,得以遍阅国家秘藏的典籍,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通儒。经他作注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论语》等,影响深远。古文经学自他之后更显完善。
马融成名后设坛讲学,慕名已久的学者纷至沓来。马融出身高贵,以名士自居,不拘礼节。他讲学常常端坐高台,面垂纱巾,座后还列着女子乐队,实开魏晋风气之先。马融座下著名的弟子如卢植、郑玄等,都成了一时鸿儒。
2.失守街亭的马谡
马谡,字幼常,三国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白眉马良的弟弟之一。他跟随刘备入蜀,担任过绵竹、成都县令和越太守。马谡幼时颇有才气,常以学识雅量自许,喜好读论兵法。蜀相诸葛亮格外推崇马谡,引以为至交,对其言听计从。马谡确实立下过一些军功。例如诸葛亮征南蛮七擒孟获,就采用了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但马谡常常言过其实、高谈阔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故刘备临终前就交待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可惜诸葛亮不以为然。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兵伐魏,马谡自请为前锋出守街亭,临战却违反行军规制,以致被魏兵大败。他自请下狱,诸葛亮为正军法,只好挥泪将之斩首。马谡死时年仅39岁。
第四部分45源出多门的窦姓方 方山为姓
据古书记载,方姓源出于炎帝榆罔的后裔。《明代方正学族谱序》认为,榆罔有子名雷,封于方山,号称“方雷”。方雷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方。这就是方姓的由来。传说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的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他曾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各地的方姓宗谱,都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方氏源出河南,自“方叔以后,以字为氏,望出河南”。后世全国各地的方姓大多是由河南迁出的。大概在宋宁宗时期,方氏开始南迁,即从今河南的光山、潢川一带迁往福建福州,再迁往漳州、龙溪一带。现在台湾地区的方姓,大多数是这支方姓不断南迁的结果。明清以来,安徽桐城的方姓出了不少学问家,方姓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
一、厚积薄发的方姓名流
方氏得姓很早,在历史上成名也很早。上文提到的方叔,是周宣王时的卿士,在征伐古代北方猃狁时立有大功。东汉有南阳太守方济,五代后晋有郑王方太,唐代有诗人方午、睦州刺史方亮,宋代有浙江农民起义领袖方腊、词人方岳,元代有文学家方回、画家方从义,割据者方国珍。明朝初年有一位方孝孺,人称正学先生,因为不肯变节为燕王朱棣起草诏书,而惨遭灭门之祸。明清之际,方姓又出了许多学者和文学家,例如方以智,他是“明季四公子”之一,学问好,人品也不错。这时方家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方维仪,她删订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自有作品《清芬阁集》,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方以智的启蒙老师,芳誉远播。清代散文家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因其影响巨大,位列“桐城三祖”之首。现当代还有方志敏烈士,他参加革命后被捕,英勇就义,其遗著《可爱的中国》洋溢着革命家的爱国激情。此外还有史学家方国瑜等。
二、方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方腊
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原籍歙州。他出身雇农家庭,生活清苦,目睹了宋时朝政腐败、奸党横行,不仅对外输币求和,还对内大肆盘剥百姓,于是决定以组织传播宗教摩尼教的形式秘密发动农民起义。公元1120年,方腊在漆园内正式起义,自号“圣公”,并且建立了与宋廷对抗的政权。由于方腊极富个人英雄传奇色彩,民间曾有民谚说“没有糖(唐),还有蜡(腊)”,意指有了方腊就会有好日子,所以不到几个月,队伍就迅速发展壮大,并引起了宋廷的恐慌。眼见方腊占据杭州,威震东南,宋廷派童贯率军15万前去镇压。由于众寡悬殊,方腊领导的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有关方腊起义失败后的结局,民间传说很多。《水浒传》中有“宋江征方腊”、“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但显然系小说之言,不足信。还有人说方腊被韩世忠俘虏,此说见于野史,尚待考证。至于民间,人们则多相信方腊并没有被任何人所擒获,而是顺利突围出去,老死于帮源洞。
2.“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台州宁海(今浙江台州)人,明初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个世敦儒术的家庭,父亲方克勤是当地名儒,因此从小就受到正统严谨的儒家思想教育。1377年,方孝孺成为当朝名士、太师宋濂的得意弟子,对程朱理学有深入的研究,时人称其为“正学先生”。朱元璋闻其名,授其为汉中府教授,蜀献王也慕名聘他为世子师。建文帝即位以后,重用方孝孺,凡军国大事都必定先征求他的意见。方孝孺因此想励精图治,恢复他理想之中的三代之治。但是明朝祸起萧墙,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夺取了南京。朱棣想当皇帝就必须要得到当时名士的支持,因此他想到了方孝孺,令他代拟草诏。方孝孺身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坚守气节不予拟诏,最终被夷十族。孝孺既死,当时的读书人都哀叹道:“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3.“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方以智出身士大夫家族,他的曾祖父方学渐曾受学于泰州学派的耿定理,因此方以智的家学对他成为一名思想家起了很大作用。方以智青少年时好交游,喜欢结识当时名士,与侯方域等人一起被时人称为“明季四公子”。崇祯时中过进士,任翰林院检讨。1644年清兵南下,南明小朝廷灭亡,方以智结束了自己的贵公子生活,南下避难。清兵攻下广东后,方以智决心保持民族气节,不与满洲贵族合作,于是出家为僧,晚年主要醉心于哲学著作。
方以智学识广博,兴趣又很广泛,在天文、地理、历史、物理、生物、文学、音韵诸方面皆有独到的研究。他不仅通晓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对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科学也很感兴趣,提出了重“质测”的主张,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部分46源出多门的窦姓袁 大禹后裔,一姓六字
袁姓起源于陈郡,始祖是涛涂。
据传袁姓为大禹的后裔,其祖为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传到了十八世孙涛涂的时候,就把其祖父庄的字作为姓。在古汉语中,“”字和袁、辕、、、援等字是相通的,所以,涛涂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字为姓,因此就有了“一姓六字五族之异”的说法。而在这六字之中,要以袁姓人数为最多,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因此,后人逐渐统一以“袁”为姓,繁衍开来。
一、大夫起家的袁姓
袁氏自立姓以后,主要活跃在河南一带。袁氏一直为陈国的大夫,在河南地区繁衍,逐渐形成了以汝南为中心的袁氏聚集地。汉晋南北朝时期,袁姓很快在华北地区发展起来,并向西部、东部、江南蔓延。至唐、宋时期,袁姓已遍布天下了。
二、袁姓名人录
在中国历史上,袁氏族人表现不俗。西汉有太常袁盎,即盎,历任齐相、吴相,汉武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东汉司徒袁安以严明著称,此外还有司徒袁隗、袁逢,诸侯袁绍、袁术。三国时有袁谭、袁尚、袁熙。晋代有音乐家袁山松、文史学家袁宏。南朝宋有司空袁昂、文学家袁淑,后者有辩才,能诗赋。唐朝有农民起义首领袁晁、火井令袁天纲、给事中袁朗、宰相袁智弘、文学家袁郊。宋代有文史学家袁枢,他创立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元代有国史院检阅官袁士元、文学家袁桷。明代有军事家袁崇焕、画家袁江、文学家袁宏道;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袁宏道在其中成就最大,著有《袁中郎全集》。清代有诗人袁枚、外交官袁昶。近现代则有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中国电影工作者袁牧之等。
三、袁姓名人
1.“随园老人”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天资聪慧,但十分好色。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黄文襄督两江时,曾让袁枚在三个时辰之内用一万字写出一篇赋,以此来为难自命才子的袁枚。不料袁枚运笔如飞,而且凡奇诞字全为水旁,一会儿,一万字的《江赋》写成,让黄文襄佩服不已。袁枚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不满。他的部分作品对汉儒学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并宣称“六经”尽是糟粕。他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袁枚好男色,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觉得男色较之女色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而是出于对美色的总体爱赏。因此,他男女二色兼嗜,是一个双性恋者。
袁枚接纳的美男以优伶居多。他在京的时候,还和几位内廷的歌伶交往甚密。袁枚在江宁为知县的时候,工作兢兢业业,可他风流成性,闲暇时一直忘不了选色征歌。上司告诫他“剔嬲歌”的行为“有伤盛德”,袁枚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据《随园轶事》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另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袁枚年已六十有七,常和其学生刘霞裳结伴同游黄山、两广、湘鄂,并且是“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由此可见袁枚的声色之求是无止境的。
2.抗清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进士。他最初在福建邵武当县官。他胆量大,智谋多,平时对军事十分关心,常常向年老退伍的士兵询问北方的防务和险要地方的地形。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主事。一次,他单骑出关,考察形势,回京后主动要求守辽。1623年,袁崇焕和大将满桂领兵到宁远去驻防,在两年之内就把宁远建成了一座可以坚守的前线要塞,并多次击退后金军的进攻。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10万大军西渡辽河,到了宁远城下。当时宁远只有万余守军。袁崇焕依靠军民齐心,浴血奋战,取得了宁远战役的胜利,升辽东巡抚。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军在宁远作战不利,又回师攻打锦州。锦州城墙坚固,护城河很宽,城上所用的火炮威力很大,后金军久攻不下,死伤无数,只好撤军。明军这次保卫宁远和锦州的胜利,被称为“宁锦大捷”,宁锦大捷巩固了明朝的东北防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崇祯帝即位,授袁崇焕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其间,袁崇焕大力整顿军队,他所统率的四镇军队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其中尤以关外军队的战斗力最强,这部分军队是袁崇焕监军关外、经过较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并通过了两次战役的考验,士气相当高。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攻北京。袁崇焕星夜驰援,比后金军抢先一步到了北京城下。双方在北京城下展开了激战。袁崇焕在北京城下打退了后金军,然而京城之围还没完全解除,袁崇焕就忽然被捕入狱了,其原因是崇祯帝中了反间计,相信他与后金有密约。次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以“擅杀大将、勾引敌方来胁迫朝廷求和、谋叛欺君”的罪名被施以磔刑,即分裂肢体而死。
袁崇焕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受到了满洲贵族的敬畏和后世人民的称颂。
第四部分47源出多门的窦姓柳 始祖柳下惠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是大家都熟悉的。柳下惠,春秋时鲁国人,是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裔。据说柳下惠晚上曾在郭门投宿,有一女子也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便把她抱在怀里,但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动心。这个坐怀不乱、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柳姓的始祖。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原居鲁国的柳氏子孙,纷纷迁居到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形成河东的望族,然后繁衍到全国各地。
一、柳氏多文学艺术家
柳姓的名人当中,有许多文学艺术家,这是柳姓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南朝梁有诗人柳恽,他曾官至秘书监,担任过吴兴太守。唐代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韩愈文论先驱的文学家柳冕,因为笔力遒健被称为“柳骨”的柳公权。北宋有以韩愈、柳宗元的继承者自居的散文家柳开,写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的柳永。元代有官至翰林待制的文学家柳贯。明末有说书艺人柳敬亭、名妓柳如是。现代有爱国诗人柳亚子等。
此外,柳姓名人春秋时卫有柳庄,南北朝时宋有尚书令柳元景,南朝时有武威大将军柳世隆,宋有河北太守柳光世,梁有中书令柳悦、扶风太守柳敬礼,隋有柳骞之,唐有柳、柳芳、柳泽、宰相柳,宋有太常少卿柳约,明有大将军、扶风太守柳溥,近现当代有著名作家柳青、化学家柳大纲等。
二、柳姓名人
1.“柳骨”与柳公权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又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诸家,自成一体。柳公权用笔挺拔刚健,斩钉截铁,转折处以提按顿挫为主,方正雄峻,以骨力取胜。他与颜真卿一起被称为“颜筋柳骨”,其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书碑主要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当时的公卿士大夫在父母去世后,都会不惜重金求柳公权书写碑文,如果求不到,就会被认为不孝。外国使臣来唐朝贡,一定另备一份贵重礼物,以求得柳公权的字。
柳公权注重学识,而视钱财如粪土。他替高官贵族书写碑版,所得报酬动辄上百万千钱,大部分都被替他主管财物的家奴海鸥和龙安偷走了,他也不追究。他曾有一箱子金银酒器,锁得很牢固,可有一次要用时,箱子还锁着,里面的酒具却全没了。他问海鸥,海鸥嗫嚅着说:“不知怎么就没了。”柳公权说:“银杯羽化了罢。”仅此一句,就再也没有说什么。
唐穆宗久闻柳公权大名,刚即位就召见他,封他为右拾遗,充侍书学士。穆宗不理朝政,大臣们都有怨言,柳公权也想直言进谏。一次,穆宗向他请教用笔方法,他回答说:“用笔在于用心,心正了笔就能正;笔正了才能写好字!”穆宗明白,他这话表面上是说写字用笔要中锋,作字时笔锋要保持在点画之中,不能偏向一边;而内心里的意思是劝他当皇帝心要摆正,勤于用心,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就是所谓“笔谏”的来历。
2.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出生于长安,官至监察御史。柳宗元少年时就以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他一生的著述很多,有“河东有子”之说,后来柳姓家族就用“河东”为宗祠堂号,以纪念柳宗元。这就是柳氏宗祠堂号的由来。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他们把希望全放在了顺宗一个人身上。当时唐代经历安史之乱后已逐渐衰落,宦官也趁机专权。在士族势力和宦官联合攻击下,改革失败了。
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诬为“其罪更甚”,先被贬为邵州刺史,不久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那里度过了10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再次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直到逝世。
在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写出了《永州八记》这样的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写物,多有寄托。而《捕蛇者说》则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弊,尖锐有力。柳宗元的一些主要的唯物主义哲学著述,绝大多数是在永州时写成的。
柳宗元临死前,把全部著作的草稿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将其遗著编纂为《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并亲自撰写了序言。
3.风流才子柳永
柳永(?~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初次考进士便名落孙山。失望之余,填了《鹤冲天》词,其中有一句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据说仁宗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不高兴。柳永第二次考进士,仁宗朱笔一挥,把柳永的名字划掉了,说道:“此人喜好风前月下‘浅斟低唱’,何必还要这‘浮名’?朕就让他去填他的词吧!”
柳永一生不得志,为人又放荡不羁,时间大多都挥洒于青楼之中。他入朝为官后,仍自称为“白衣卿相”,在自己上朝用的笏板上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字样,作为自己进出妓院大门的通行证。由于他风流倜傥,妓女又常因唱他填的词而扬名,所以他极受青楼女子的喜爱。
柳永因词描写艳情、大胆率真,不仅被仁宗斥退,而且亦为当时正统文人所鄙视。当朝丞相晏殊以雍容华贵著称,他很不喜欢柳永的俚俗之语。柳永官场无门,想求见晏殊,暗想彼此都善于填词,或许晏殊会同情自己。二人落座,闲谈一会儿,晏殊问柳永:“近来阁下还常作曲子吗?”柳永答道:“正如丞相一样常作曲子。”晏殊突然变色道:“我虽作曲,但从未有过‘针线闲拈伴伊坐’之句。”柳永自知无法沟通,此后再没去找过晏殊。
柳永年过半百后,才在仕途上有了一点功名,官至屯田员外郎,但仍是北宋著名词人中,政治地位最低下的一个。
柳永的词以《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最为著名。他的词在宋元之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4.一代奇女子柳如是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为明末名妓。
柳如是10岁时被卖入妓院,学会了写字作画、吟诗作词、弹琴跳舞。她国色天香、美艳绝伦,与“复社六君子”称兄道弟,后来还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为妾。
清军入关后,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南明灭亡后,他又当了清朝的礼部侍郎。柳如是为丈夫送行时,穿着大红衣衫,象征“朱”明王朝,令所有在场降臣目瞪口呆。
钱谦益辞官后,柳如是鼓动他一起反清复明,但没有成功。后又打算两人在有生之年修撰《明史》,由于小女儿嬉戏时不慎将剪下的烛芯扔入纸堆中,家中万卷藏书和仅有的一些积蓄悉数化为灰烬,他们只好靠典当为生。钱谦益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两个月后,柳如是因债台高筑、众妻妾抢夺财物而悬梁自尽。
第四部分48源出多门的窦姓鲍 以采食之地为姓
鲍姓的源流,可追溯到夏禹时代。禹的后人敬叔是春秋时齐国的贵族,受齐国封赏,采食于鲍邑,人们称之为鲍敬叔。他的后人就以鲍为姓。
鲍姓的发源地齐,就在现今的山东省。鲍邑则就是山东省丙城县一带。鲍姓后来搬迁到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鲍姓的历史名人不多,典型代表有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西汉谏议大夫鲍宣,东汉水利学家、太尉鲍昱,南朝宋文学家鲍照、鲍令晖,元代医学家鲍同位,清代诗人鲍皋。
鲍姓名人
1.义薄云天的鲍叔牙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是齐襄公的庶弟公子小白的师傅,年轻时曾和管仲一起经商,常常以友情为重,照顾爱耍小聪明的管仲。管仲后来做了齐襄公另一个弟弟公子纠的老师。齐襄公荒淫暴虐,反复无常。管仲随公子纠逃亡鲁国,而鲍叔牙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今山东莒县)。齐襄公被杀后,两位公子夺位,公子小白用计骗过管仲等人,先于公子纠回国,被立为齐君,史称桓公。
公元前685年,齐鲁之间爆发战争,鲁国兵败。齐大夫鲍叔牙率领军队,代表齐桓公前往鲁国,表达齐国意愿。公子纠与齐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齐不便亲自杀掉公子纠,就请鲁国代为执行。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和召忽是桓公的仇人,要带回齐国处置。鲁国于是按齐国的意思办事,杀掉了公子纠,将管仲、召忽二人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受罪,自杀身亡。管仲作为囚犯随鲍叔牙返齐。
到达齐鲁边境时,鲍叔牙放了管仲。回国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齐国,然而管仲可助您称霸天下。” 齐桓公不计前仇,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相国,从此齐国走上了称霸之路。
管仲曾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二人的友情,为千古称颂,而这其中又与鲍叔牙心胸大度、知人善谏是分不开的。
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世袭卿位,到后来战国初期田氏篡权,才逃往其他地方。
2.南朝宋文学家鲍照
鲍照(约公元414~466年),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南)人。南朝宋文学家。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以诗谒见临川王刘义庆,任为临川国侍郎,宋孝武帝时任中书舍人、秣陵令等职。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样样精通,且不乏名篇,但以诗歌成就为主。鲍照的诗多为乐府诗,且以七言诗为主。《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中一些诗作抒发了他因国土分裂、权奸当道而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有些诗则反映了他与黑暗的现实对立,面对强权所表现出的倔强和孤傲的性格;有些则直接反映了人民大众在战乱中的疾苦。此外,鲍照的《代东武吟》、《代苦热行》等诗篇还描写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抒发了壮士的报国之志,对唐代的边塞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鲍照的诗多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其中七言诗为隔句押韵,一改以前句句押韵的弱点,为后世的七言古诗奠定了基本形式,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受其影响较深。其骈文和乐府诗也别具一格,潇洒飘逸。有《鲍参军集》传世,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孝武帝死后,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刘子勋起兵逐杀刘,鲍照于公元466年死于乱军之中。
第五部分49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史 史官后裔
史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史姓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而这两种说法都与古代史官有关。
相传远在上古时期,黄帝有一名史官叫仓颉,史称“史皇”。他善于观察事物,天生能写会画,创立了文字,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漫长历史。为了纪念他的卓越功绩,后裔子孙取他在世时担任“史官”官职中的史字作为姓氏。另一种说法认为,史姓源于西周太史尹佚。尹佚也是史官,后世子孙以此为姓氏,便有了史姓。
两种说法虽然大相径庭,但史姓源于古代史官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一、史姓名人以军功和文才著称
史姓人主要在中原和关陇地区发展,经过几千年的繁衍和迁徙,形成了许多支脉,其中以京兆史氏最为突出。京兆史氏在汉朝时因与刘氏王朝关系密切而成为京城望族,虽中经衰落,但到了隋朝时又重振雄风。
史姓虽是古代史官的后裔,然而有意思的是,纵观史姓名人,他们不是因为军功而出名,就是因为文才而出名,而几乎没有因治史而出名的。如汉朝有刚直不阿的史弼、擅长书法的史晨;北周有英勇神武的史文忻、史雄;隋唐有声名赫赫的大将史万岁、“安史之乱”的罪魁之一史思明;宋朝有著名的政治家和词人史浩;明朝有抗清名将史可法;清朝有名臣史大成;近现代有报业巨人史量才、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史良等,尽管这些人不是因为治史而出名,但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
二、外族血脉融入史姓
在研究史姓发展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象:史姓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还融入了许多外族人的血脉。隋唐时期,西域唐居国的旁支史国与中原交往甚密,后来唐王朝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很多人入乡随俗,正式以史为姓。唐高宗时,突厥阿史那贺鲁起兵反唐,为唐军所败,许多阿史那氏人归附唐朝后,与汉人混居,逐渐被汉化,开始把复杂的阿史那氏简化为“史”,融入史氏家族。
外姓血脉融入史姓,不仅使史氏家族得以壮大,而且促进了民族的和睦团结。
三、史姓名人
1.“安史之乱”的罪魁史思明
提到唐朝的衰败,必然要提到“安史之乱”,而提到“安史之乱”,则必然要提到史思明。
史思明本是突厥人,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史思明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颇得玄宗的赏识,因此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与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私交甚厚,两人同样都手握重兵,在权力极度膨胀后,在范阳起兵叛乱,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叛乱的战鼓打断了唐宫的仙乐,唐玄宗急调兵马,仓促应战,但根本无法阻挡强大的叛军。安禄山势如破竹,直抵潼关。公元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但仅过了一年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见叛乱集团出现内讧,而唐军却日益强大,便率军投降。但是史思明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因此不久便再次起兵叛乱,并派兵增援安庆绪。同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但正当史思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因与儿子史朝义不睦,被史朝义先下手杀死。史思明将死时颇感遗憾,对前来杀他的将士们说:“你们杀我杀得太早了,至少也应该等我灭了唐朝再杀我!”至死尚狂妄自大,不知改悔,史思明也算是千古一见的妄人了。
2.抗清名将史可法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
史可法的母亲因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生下了史可法。史可法从小因孝顺而名闻乡里,而后中进士,被任命为西安府推官,后做户部主事,因功绩显著,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却遭马士英排挤,外调驻守扬州。
明朝末年,清兵大举进攻中原,一路势如破竹。史可法身为督师驻守扬州,而此时左良玉叛乱,朝廷便召史可法前去讨伐。史可法渡江抵达燕子矶,得知左良玉叛军已被消灭,于是星夜飞奔回扬州防守。而扬州城中,士民听信谣言,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清军逼近扬州,史可法命令文臣武将登上城墙拒敌守城。扬州旧城的西门形势险要,史可法亲自把守,视死如归,给家人写下遗嘱,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念头。两天后,清兵逼近城下,用火炮轰城,扬州陷落,史可法拔刀自杀未死,被清军抓住,史可法大声呼叫说“我是史督师”,被一清兵所杀。一年后,史可法的家人用他的官袍和笏板为他招魂,并埋葬在城外梅花岭上,这就是著名的“衣冠冢”。
第五部分50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唐 源于尧帝
上古时,尧曾经在名为“唐”的地方(今河北唐县)做首领,尧的族人有些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唐。舜帝时,分封尧的儿子为唐侯,这一族便成为唐姓人的一大来源。另一大来源是西周周昭王时,他把尧的后代中刘累的一族人封到河南的一个地方,专管祀奉他们的祖先,那个地方也就叫唐州,这一族逐渐发展成为唐姓的另一支。
一、唐姓名人录
历史上唐姓名人数不胜数。战国时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大夫唐雎;汉有说服夜郎国来归的中郎将唐蒙,以仁治治理布山而为百姓称颂的唐颂,幼时听人读书即能记诵、后官至司空的学者唐珍;唐有辅佐李世民定天下的名臣唐俭,先后两次大破吐蕃的大将唐休 ;宋代有大孝子唐杰,医药家唐慎微;元代有画家唐棣;明有大破倭寇而军功卓著的名臣唐顺之,“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清有中外闻名的“唐窑”督造人唐英以及名士唐景崧、唐才常等,使唐姓大放异彩。近现代还有文字学家、史学家唐兰、革命家唐亮、革命党人唐绍仪、西南军阀唐继尧、抗日名将唐淮源等。真可谓唐姓名人满九州。
二、唐姓名人
1.“江南第一才子”唐寅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
唐寅出身卑微,早年发愤读书,中过应天府解元。会试时因程敏政泄题一事牵连入狱。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擅山水、花鸟、人物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四家”。绘有《牡丹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等著称于世的佳作。而且书法、诗文俱佳,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为人孤傲,曾自刻一图章,上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虽然名气很大,但他对文征明相当敬佩。虽然比文征明年长,但他每次都自请在北面居下坐。信中他对文征明说:“我这样做并不是表面服您,而是心服。以前项橐7岁就成为孔子的老师,子路比孔子大10岁却是孔子的弟子。要论诗与画,我可与您争衡;至于学问品行,将拜您为师。我比您年长10个月,愿以孔子为榜样,以您为师,来消除那些小人的嫉妒之心,也让年轻人知道钦佩前辈风采,您不能推辞啊!”袁中郎看到信后感叹地说:“这是真心真话,谁说子畏是狂生啊!”后来人们把这一故事称为“子畏真心”。
2.女中豪杰唐赛儿
唐赛儿,山东蒲台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
唐赛儿在丈夫林三死后,自称佛母,在青州、诸城、安丘等地宣传白莲教义,组织农民群众反对明朝统治。1420年二月,以青州城南50多公里的御石棚寨为根据地发动起义。唐赛儿宣布起义后,朝廷派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率领1000多名官兵前去围剿,结果被起义军杀得片甲不留,高凤也被唐赛儿一刀结果了性命。
起义军的胜利吓坏了明王朝。明成祖朱棣派京营提督总兵柳升、都指挥使刘忠率领京营兵前来镇压,将御石棚寨团团围住。唐赛儿坚守山寨,两次严辞拒绝官军的招降,并多次打败官军进攻。夜里,唐赛儿派人假意投降,说寨内缺乏粮食,人心不安,谎称唐赛儿密谋从东寨门逃走。柳升信以为真,派精兵埋伏于东寨门外,结果唐赛儿声东击西,趁机从官军防备松懈的地方突围而走。在突围中,还派人乱箭射死了刘忠。第二天天明,柳升方知中计,赶紧组织大军追击,但此时唐赛儿带领义军已经远走他乡,不知去向了。
明成祖后来怀疑唐赛儿隐藏在寺庵中,便派人大捕尼姑、女道士入京,但仍无法获得其踪迹。也有人说她飞升成仙了。
第五部分51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薛 源于山东,兴于河东
我国历史上的薛姓,一支源于黄帝后裔任姓,一支源于孟尝君。黄帝的小儿子禹阳为任姓,他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车辆的发明者,被舜封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禹将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赐给他。到了战国时,薛被楚所灭,薛人就以薛为姓。另一支来源于孟尝君。战国时,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他当时在齐国任相国,很有名望。孟尝君死后,他的族人和食客为了纪念他,就改姓为薛了。
这两支薛姓,大约都形成于战国时期。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薛姓的兴旺发达却是在河东(今山西黄河流域以东地区)。
一、薛姓迁变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薛氏开始了第一次迁徙。薛永随刘备进入蜀地,并被封为蜀郡太守,世称蜀薛。后来魏灭蜀,其子薛齐随薛姓宗族迁至河东郡汾阴居住。几经繁衍,薛姓成为河东名门望族。从唐代开始,薛姓由中原向南方迁移,最初到了福建,元代时又迁至广东,再由闽粤渡海而到了台湾。
唐代时,还有薛延陀族的部分族人改姓为薛。居住在今蒙古杭爱山附近的薛姓人家,就是薛延陀族的后裔。
二、名门望族,人才济济
从战国开始,薛姓就能人辈出,如战国末期为楚令尹的薛倪;以剑术而闻名秦国的薛炬;佐刘邦定天下、位居汉初18位侯爵中第十四位的薛欧;三国魏文帝宫中善于缝韧的美人薛灵芸等。
隋唐时,河东薛氏经过几世繁衍,成为名门望族。薛氏还有一段帝王经历。隋末,薛举父子在兰州称帝,前后五年,为唐所灭。唐代是薛家的全盛时期,因薛家世代尚武,所以出了很多大将。初唐名将薛仁贵文武双全,赫赫有名,他的儿子薛讷曾做过宰相,擅长指挥作战。敦煌薛家将——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五兄弟战功赫赫,其父是隋代著名将领薛世雄。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嫁给了河东人薛绍,可见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重视。
薛氏在文学上也颇多造诣,有隋朝大诗人薛道衡、唐代女诗人薛涛等。
唐以后,薛姓也是人才济济。如宋代的大学者薛尚功、薛季宣、书法家薛绍彭,明代开创“河南学派”的薛,清代则有政论家、外交官薛福成等。
薛姓如今是中国第四十八个大姓。
三、薛姓名人
“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薛仁贵自幼喜欢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在攻打高丽时,他身着白袍,一手持剑,一手握戟,口中大呼“我来也”,驰入敌军,令唐军士气大振,终于打败了敌人。唐太宗说:“我的大将老的老,伤的伤,现在终于发现了一个人才,真让我高兴啊!”战后薛仁贵被提升为右领军郎将。
薛仁贵平定铁勒之乱时,他张弓三箭,就射杀敌军三人,铁勒军队因此四散溃逃,从此不敢再叛变。唐朝军队中因此有了“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的歌谣。后来又演变成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乾封初,唐军再次远征高丽。薛仁贵再度大败敌军,高丽投降。薛仁贵因功被封为平阳郡公,留守高丽。他安抚百姓、勤于政治,人们都很爱戴他。薛仁贵的军旅生涯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后来,在与吐蕃作战时,薛仁贵兵败,被贬为平民。唐高宗时又重新起用他抵御突厥入侵。战场上,突厥人询问唐主将是谁,回答是薛仁贵,对方不信。等到薛仁贵除下头盔,突厥人才大惊失色,下马拜揖而去,唐军不战而胜。薛仁贵的英勇在当时名冠一时。
第五部分52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贺 庆姓避讳改贺姓
贺姓原为庆姓,东汉时,汉安帝的父亲叫刘庆,为避庆字之讳,庆姓便改为贺姓。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孙子公孙庆克,克有子庆封。庆封在当时影响较大,后因兵变之乱逃往吴国,在吴国受到敬重,被封予食邑,其子孙就以庆为姓氏。
贺姓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形成了广平和会稽两大郡望。北朝时,一些鲜卑族人,如贺兰、贺拔、贺赖、贺敦等姓氏,也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下改为贺姓。
历史上,贺姓也出了不少名人。如晋代名臣贺循,北朝和隋代名将贺拔岳、贺若弼,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宋代词人贺铸,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贺龙、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等。
贺姓名人
“四明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进士,历任太常博士、集贤殿学士、礼部侍郎等职。
贺知章不但擅长诗文,书法也极妙,尤其是草书。他为人豪放,嗜酒成性,每当醉酒,则作文辞,笔不停书,文与字都大为可观。有些人知道他有这种习性,就带着笔墨跟着他,见他酒到醉处,就拿出来供他书写,他从不拒绝。知章醉写,巧夺天工。
贺知章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他住在长安时,常见家门对面有一老人骑匹驴子出入一扇小板门。五六年过去了,老人虽仍是那身装束,衣服的颜色却依然如故,贺知章向邻里打听,别人都说老人是市上摆小摊的。贺知章知道老人绝非凡人,于是就找了个空闲的时候去拜访他。老人对贺知章特别恭谨,席间谈话非常投机。老人说自己精通黄白之术,贺知章一向敬重此道,就想求学。他与妻子一起带了一颗明珠去拜访老人,老人把明珠交给小童去买饼,而小童换回了30张胡饼。贺知章很不高兴。老人说:“所谓的道,是用心得到的,哪有强求的?连吝啬都不能抛弃,又怎能得道呢?”贺知章听后颇有所悟。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贺知章上书皇帝,想告老还乡,回吴中老家。在向玄宗皇帝涕泪告别时,玄宗问他还有什么愿望。贺知章说:“我有一个儿子还没取名,请陛下赐小儿名字。”玄宗说:“道的经要,莫过于诚信,‘孚’就是信的意思,你的儿子就起名叫‘孚’吧!”贺知章叩拜谢恩。回乡后,贺知章笑对别人说:“皇上为什么要戏弄我?孚就是爪下为子,这不是叫我儿子为‘爪子’吗?”
贺知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贴切自然,随口道来却饶有天趣,朴实无华,富有音律,许多名篇佳句为人称诵。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五部分53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汤 商汤后裔
汤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大约3700多年前的商汤。汤是上古著名的氏族领袖,他带领族人打败了夏朝的暴君桀,建立了商王朝。汤就是商王朝的开国君王。汤王的后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就以祖先的名为姓,世代姓汤。汤姓的远祖,向上可以追溯到黄帝轩辕氏。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玄嚣有孙子叫帝喾,帝喾的儿子叫契,契的第十四代后人,就是汤。相传契曾辅佐禹治水,因有功而被舜任命为司徒,封于商,并赐姓子氏。
当时赐封的商地,在今天的陕西商县,因此可以说,汤姓的渊源地即陕西商县。
汤姓的渊源比较单纯,只有商汤一系。后世的汤姓子孙主要繁衍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和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两地。
一、汤姓“先苦后荣”
汤姓历史悠久,家世显赫,但汤姓名人却不多见。在唐以前的历史中,很少出现汤姓名人。直到五代,才有汤姓名人见诸史册,从而打破了沉寂的局面。这位名人便是南唐宰相汤悦。
宋代以后,汤姓逐渐繁荣起来,南宋有大臣汤鹏举、宰相汤思退、学者汤千、画家汤正仲;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戏曲家兼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爱国学者汤文琼;清代有理学家汤斌、画家汤贻汾、学者汤球;近现代有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畜牧学家汤逸人、学者汤用彤等,可谓人才济济。
二、汤姓名人
1.明朝开国元勋汤和
汤和,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儿时一起嬉戏玩耍。长大之后,汤和与朱元璋一起去投靠郭子兴,并屡立战功。后来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他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攻克大洪山、滁州、和州。当时朱元璋手下的将领大多与朱元璋同辈,都不肯居于他人之下,而汤和虽然比朱元璋大三岁,却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对他也更加信任。
汤和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被封为信国公。虽然汤和沉着、敏捷,却也经常因醉酒而犯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经常当面指责他的过失。汤和看出朱元璋的心思,便找机会对他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立即赏赐给他许多钱财,让他回乡养老。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上京一次朝见皇帝。后来,朱元璋诛杀功臣,很少有人幸免,只有汤和独享天伦之乐,得保首领而善终。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70岁。他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2.“临川四梦”与汤显祖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颇有文名,中进士后,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博士和礼部主事。
汤显祖为人忠诚正直、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有一次,明神宗对言官严加斥责,汤显祖当即上疏进谏,指出明神宗滥用权力、不慎用爵禄、不亲临朝政等失误。明神宗看到这篇奏疏后怒不可遏,将他贬为徐闻典史,虽然后来又有所提升,但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还是将其彻底夺官。
汤显祖从此开始家居生活,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文学——戏剧的创作研究,成为继元代关汉卿之后的又一戏剧巨匠。
由于汤显祖早年曾从师于进步思想家罗汝芸,结交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禅师和李贽,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汤显祖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和蔑视权贵、揭露政治腐败以及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仕途的挫折又使他进一步看清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和腐朽黑暗,因此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汤显祖一生创作了许多部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因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这四部戏被合称为“临川四梦”;又因他的居所为玉茗堂,因而又称为“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更是家喻户晓,影响很大,汤显祖自己也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他所开创的文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为后代戏曲作家所摹拟,因此他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的开山鼻祖。
第五部分54外族血脉融入史姓罗 火神之后
罗姓起源于河南罗山一带,最初是织网捕鸟的部落,并将网和鸟作为其图腾标记。据记载,罗姓的祖先祝融是黄帝的四世孙,祝融专门掌管火种,后人尊其为“火神”。今天湖南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就是为了纪念他。武王伐纣时,罗人功勋卓著,罗部落被封为罗子国。春秋时期,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湖南汨罗和湖北枝江。为纪念故国,罗人便以国名“罗”为姓氏。
一、显赫家族
现代罗姓人数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六,排第二十名,主要分布在南方,仅湖南、江西等六省的罗姓就占全国罗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相对比较集中。历史上罗姓在某些地方成为世家大族,如“豫章五姓,罗第一”。后魏外都大官罗结子罗斤官拜长安镇都大将军,孙罗敦、罗拔和曾孙罗伊利、族人罗提、罗弥,世代均为大官,家族显赫达一百二三十年。宁乡(今属湖南)望族是罗弘信家族,他的儿子罗绍威、孙子罗周翰三代都是唐朝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公主而成为驸马,其家谱称“父子名列廊庙”。庐陵戡村(今江西吉安)罗氏人才辈出,北宋时罗政和为三舍入邑之师,儿子上行和孙子曾等七人均为进士出身。清朝太学正助教罗用俊,儿子罗钦顺、罗钦德、罗钦忠先后中进士,人称“罗氏三凤”;扬州画家罗聘,其夫人、儿女均擅长画梅,称“罗家梅派”,裔孙罗庸是当代知名教授。湖南湘乡罗泽南家族,曾祖、祖父和父亲均为通奉大夫。罗战死后,父赏六品顶戴,子兆作、兆升赏举人。清末浙江上虞望族是国学大师罗振玉家族,曾祖罗敦贤任扬州盐司、河督幕僚,祖父任泰兴、赣榆、高淳、江宁知县和高邮知州,父罗树勋任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罗振玉的胞弟罗振常、长子罗福成、三子罗福苌、四子罗福葆、五子罗福颐都是成就巨大的古文字家和金石学家。此外,历史上的罗姓名人还有西汉巨商罗裒、东汉罗衍、晋代的广益刺史罗友、隋末的幽州总督罗艺。唐有文学家罗隐,诗人罗邺、罗虬。宋有端明殿学士罗点、刺史罗。元有医学家罗天益、小说家罗贯中。明有学者罗汝芳、名将罗通。清有农民起义领袖罗汝才、哲学家罗钦顺。现当代有革命先烈罗亦农、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和舍己救人的罗盛教等。
二、罗姓名人
湖海散人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太原(江西吉安)或钱塘人,约为公元1300~1400年间人,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士诚的活动有过关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他与张士诚的关系而终不得志,便埋头从事“稗史”(即小说)的创作,写有17种通俗演义,如《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最著名的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据说一天,罗贯中的家里人都出去了,他一人留在家里写《三国》。一个乞丐来行乞:“秀才行行好,小人断粮几天了。”他这时正写到“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领蒋干察看后营粮草,听说“断粮”,头也没抬就连连念道:“营内粮草堆积如山,即可以取之!”说完,仍只顾埋头写书,乞丐便毫无顾虑地拿了些米走了。一个小偷趁火打劫,进屋把米粮全部盗走了。妻子回家发现后,着急地问:“家里没吃的了,你到底管不管啊?”恰巧他刚写完“出陇上诸葛装神”,听妻子说“没吃的”,不禁搁笔哈哈大笑起来:“陇上麦熟,何不食之?”其实麦子还未吐穗,妻子只好借粮米来度日。其后,他还用“水淹七军”、“火烧连营”的办法来对付麦田里的野猪,弄得人们啼笑皆非,都说他写《三国》着迷,简直快疯了。
第五部分55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毕 文王后裔,源出陕西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西周初年,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分封到毕地。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毕国公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这就是毕姓的来源。春秋时期,毕国公的后裔毕万,做了晋献公的大夫,被封在魏地,于是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
一、毕姓迁变
发源于陕西的毕姓,主要繁衍在今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西汉时期,有一部分毕姓人士远迁到今天的山东东平,很快成为了当地的望族。
在历史上,毕姓人士中也有一些著名人物。如三国时期有名士毕轨,他与当时开创清谈之风的何晏齐名;南北朝时期,则有一家四代皆为兖州刺史的毕众敬;唐朝后期有抗击安禄山反叛而守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北宋代的宰相毕士安,曾和当时著名的宰相寇准一起辅助宋真宗;南宋抗金名将毕再遇。毕姓中最著名的则要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了。
二、毕姓名人
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
毕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是浙江杭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毕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进了杭州一家私人书坊当学徒。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就学会了雕版印刷的基本技艺。
毕感觉雕版印刷术有很多弊端。因为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人力物力耗费了非常多。并且,刻工们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花了很长时间刻好了一整块版,却发现上面有错字,就只好报废,重头再来。
毕尝试用胶泥刻字,获得了成功。在印刷前,他先用胶泥刻字做坯,烧成硬陶,变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然后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便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了。一版可印千百册书,印完后将字重排,又可另印新书。
第五部分56外族血脉融入史姓于 于姓源自姬姓
于姓源自姬姓。相传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三子叔到这个地方。叔就成为后世于姓的始祖。他的子孙以封邑为姓,后来又渐渐把“”简化成“于”。
于姓发祥于河南泌阳西北的台镇,后来有一支迁移到东海郡,即现在的山东郯城,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两晋十六国时期,此地的于姓人有一部分跟随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族的习俗改为忸于氏,又称万丑于氏。北魏孝文帝改革,强迫所有鲜卑人改称汉姓,于是他们又换回自己原来的于姓。这支于姓主要显贵于河南洛阳,便以洛阳(古名“河南”)为其郡望。
汉族于姓的第三支主要来自于复姓淳于氏的族人改姓。淳于氏人为炎帝子孙,发展到唐朝时,因要避唐宪宗李纯的讳,只好省略了“淳”字改为单姓于氏。淳于氏主要繁盛于河内,因此这支于姓也以河内为其郡望。
一、于姓名人录
于姓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西汉时东海郯县人于定国率先成名。他曾为狱吏,善于断案,对人犯大多从轻处理,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时称“宽手”。三国时山东人于禁是曹魏将领,是“水淹七军”的当事者。北魏时河南于氏显贵,出了诸如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等。隋唐时,于姓名人有隋行军总管于仲文、唐工部尚书于颀,皆位列上卿。明代于姓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于谦,他在瓦剌兵临城下之时勇挑重担,随机应变,解了北京之围。清代的于姓名人以直隶总督于成龙为代表,他不仅精于吏治,还以清廉著称,有“清官”之誉。当代的于姓名流也很多,如著名学者于光远、文字学家于省吾等。
二、于姓名人
1.一生光明磊落的于谦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于谦少时聪敏,尤其仰慕文天祥,常以国士自许,“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21岁时便作《石灰吟》以明心志,其中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的写照。于谦23岁时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他为官清廉又很有才干,32岁升为侍郎,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9年,回京时却身无长物。别人劝他多带些金银特产,他却笑举两袖说:“我只有清风而已。”还赋诗道: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成语“两袖清风”的由来。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一时引起恐慌,众人都束手无策。在这关系国家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主抗战保卫京城,并且当机立断拥立景帝,粉碎了瓦剌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于谦面对强敌时指挥若定,与敌人激战五昼夜后,终于迫使瓦剌退回塞外,使明廷转危为安。于谦保卫京城居功至伟,却一再谢绝封赏。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被释放回京的英宗发动政变囚杀了于谦,但于谦的英名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2.“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
于成龙(公元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清代名臣。于成龙出身乡绅之家,受到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崇祯十二年考中贡生。清兵入关后,民生凋敝,天下思定,于成龙从罗城县令做起,恪尽职守。他用心察访民间疾苦,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并且兴建学校。没过几年,这里便臻于大治。随后他又做过多任的地方官,所到之处老百姓无不心悦诚服,65岁时累官至江南江西总督,却依然保持本色,因此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第五部分57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康 国名为姓,西域来客
从古代的史书上看,康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一支出自姬姓,周朝建国后,周武王把他的一个弟弟分封到康邑,史称康叔。随后康叔建立了康国,而康叔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历代相传。另一支康姓来自西域,汉代时西域有一康居国,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康居国王子入汉,定居于中原河西,他的后代以康为姓,这里也就成了康姓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在历史的演变中,除了上面这两支主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一部分突厥人改姓为康,而宋朝时也有他姓改为康姓的。这些都促进了康姓的发展。
一、康姓迁变
先秦时期,康姓主要在河南地区,两汉时由西域康居国迁入的康姓先居住在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南下湖北,又向东西移民迁居安徽和浙江。同时,河南的康姓居民向北发展进入河北、山西,东迁至山东、江苏。到唐宋时期,康姓基本上已分布到了全国各地。清初,康姓进入了台湾以及海外。
二、康姓名人录
康姓历代也有不少名人,三国时的东吴高僧康僧会,东晋前期的著名高僧康僧渊,唐朝大将军康植,北宋抗金英雄康延泽,南宋学者康与之,元朝戏曲家康进之,明朝文学家康海,清末维新领袖康有为,当代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康克清等。这些康姓后裔,都为康姓的历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三、康姓名人
维新领袖康有为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清光绪年间进士。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世称南海先生。
康有为青少年时受过较好的传统教育,但后来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心挽救民族危亡,因此便有了后来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在康有为开展维新政治活动之前,他就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活动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条约苛刻的内容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八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在松筠庵集会,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力主拒绝和议,明定对策。由于过去举人上京应试坐公车,所以这次联名上书被称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原名为《上皇帝书》,由康有为起草,共14000多字。虽然上书由于条约已经签订、无法挽回而被拒绝,但却在全国广泛流传,使康有为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此后在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领导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但是由于封建旧势力的顽固抵制,变法诏书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因慈禧发动政变而彻底失败。康有为被追捕,不得已逃亡日本。此后在辛亥革命时,康有为又成了阻碍革命的封建卫道士,并任孔教会会长。
康有为著作颇丰,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其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第五部分58外族血脉融入史姓伍 伍参开宗
《姓氏考略》中说伍姓是开宗于黄帝之臣——著有《玄女兵法》的伍胥。更为可信的说法,是伍姓始于春秋末期的楚国伍参。楚庄王时与晋争霸,派伍参伐郑。晋国随后前往救援。伍参力排众议,说服庄王与强大的晋军决战,并取得了胜利。伍参被封为大夫,并以名为姓,称伍氏。伍姓由此开宗。
伍姓发源于楚地,而后在安定(今属湖北)、武陵(今属湖南)成为望族。
一、伍姓名人录
伍参之子伍举、伍举之子伍奢都在楚国世袭为大夫。汉灵帝时有大臣伍孚,谋杀董卓不成,大骂董卓,慷慨赴死。晋时出过一位高士伍朝。南北朝学者伍安宾撰写《武陵图记》,至今闻名。南唐伍乔以诗闻名于世。明代有伍福为著作家,伍文定为兵部尚书;明清之际有伊斯兰教学者伍尊契(回族)。近现代有外交官伍廷芳,红军将领伍中豪,当代学者伍连德、伍献文等。
二、伍姓名人
一生复仇的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子胥性格刚硬暴烈而又坚忍。楚太傅费无忌于平王时谗杀子胥父伍奢及兄伍尚。子胥逃至吴国,誓言报仇。
在吴国,子胥察知公子光有野心,就向他推荐了剑客专诸,专诸向公子光说此时可杀僚而自立。于是公子光埋下伏兵,备酒请僚。专诸在鱼肚中藏匕首,入内刺杀了僚,公子光自立为王,即为阖闾。后阖闾召来子胥,赐以官职,与他共商国事。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逃。伍子胥随军入郢,找不到昭王,就掘开平王的坟墓,挖出他的尸体,抽打了300鞭,心中仇恨才稍稍平息。申包胥原是子胥的好友,子胥逃离楚国时曾誓灭楚国,而包胥则说要保卫它。这时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对子胥说:“你也太过分了吧!我听说人可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楚王臣下,您父亲也是楚王旧臣,现在鞭打死人,这岂不是太不讲理了!”子胥对来人说:“帮我向包胥道歉。我来日无多,就像太阳将落,但路途还远,所以倒行逆施。”夫差继位后,伍子胥曾多次劝他灭掉越国以绝后患,夫差一直不听。夫差执意攻齐,并派子胥出使齐国,子胥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伯乘机向夫差进谗说子胥怀有异心,劝夫差杀掉他。于是伍子胥被赐剑自杀,当时,他狠狠地说:“在我的坟上种上梓树,使它长大能做棺材。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东门上,好让我亲眼看到吴国被越国消灭。”
伍子胥心怀一把浸透怨毒的复仇之剑,一生复仇,至死不止。
第五部分59外族血脉融入史姓顾 以封地为姓
顾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在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受封。
商初,商汤灭掉了顾,其王族便依国名改姓“顾”。汉朝时,朝廷为了表示尊古敬贤,便将古代越国国王的后代摇封于东瓯(即今浙江温州一带),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让他居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顾余侯的后代便以封号为姓。后人称上述两支分别起源于北方、南方的顾姓为“北顾”、“南顾”。“北顾”的发展比不上“南顾”,“南顾”在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
一、顾姓迁变
南朝梁代时,顾氏子孙迁居到金华,继而又迁到天台。两地都属今浙江,顾姓便在此发展成了强宗大族。到明朝时,江浙地区成为顾姓繁衍和活动的中心,会稽也成了顾姓的名郡之一。在此之后,这支顾姓中有部分人西迁至今湖南常德,并在此处生根发展。而顾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则主要是由北方迁移到东南地区。
二、顾姓名人录
江浙一带向来人杰地灵,顾姓在此繁衍成长,其名人也一直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中国人名大辞典》便收入了历代顾姓名人275名。三国时期,有担任东吴相近20年、知人善任、深得百姓喜爱的顾雍;东晋时有创作了稀世之宝《洛神赋图》的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有训诂学家顾野王;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则有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传世;宋代顾姓画家辈出,比如顾大中、顾亮;明朝时则有主张改革腐败朝政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清代有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近现代则有史学家顾颉刚、外交家顾维钧、戏剧理论家兼剧作家顾仲彝等。
三、顾姓名人
1.“三绝”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杰出的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官宦家庭,因此有机会接受比较充分的教育,具备了文学、艺术的基础修养。
顾恺之少年时便当上了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后任散骑常侍。青年时代的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气,被当时人称誉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的主要成就是在绘画方面。
据传,顾恺之曾爱恋一个邻家女子,就给那个女子画了一幅像,然后用钉子钉在墙上。不巧,这钉子刚好钉在心口上,而这女子偏偏就得了心痛病。她将此事告诉顾恺之,顾恺之便拔掉了钉子,而女子的病也就此好了。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尤能反映他的艺术风格和神韵,充分体现了他在表现意境和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才能。作品取材于三国时曹植的名作《洛神赋》。虽然作品完全依照文学作品的内容逐节描绘,但顾恺之却充分发挥了其绘画艺术的特长,巧妙地使诗人的幻想形象化,作品也因此更具魅力。顾恺之将他的“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艺术思想贯穿于人物塑造的过程中。画中的洛神含情脉脉,反映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情意,体现了顾恺之称之为“悟对通神”的艺术主张。作品富于诗情画意,极具音乐美和节奏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
公元407年,顾恺之去世。然而,正因为他能博采众家之长,阐发新意,因此将传统绘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顾恺之之后,画坛因写实性的进一步深入而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2.反清复明的顾炎武
顾炎武,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本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江苏昆山人。学者称其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其家族是江东名门。少年时便参加了“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他的志趣始终不在科举功名,他只选择自己的道路:读有用的书。
1644年,清兵入关,顾炎武出任南明南京兵部司马。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不到一年便覆灭了,顾炎武与归庄、吴其沅等人筹划在昆山发动起义。在苏州沦陷、松江失守、陈子龙遇难的危急形势下,顾炎武同归庄等人死保昆山不得,只能败下阵来。在撤退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惨死,顾炎武与归庄等人有幸躲过此劫。然而顾炎武一家的情况却非常悲惨。他的生母在乱军中被人砍断了右臂,两个弟弟也惨遭杀害,嗣母听说昆山失守后便绝食而死。顾炎武牢记嗣母“勿为异国臣子”的遗嘱,决心继续为复国而战斗到底。
顾炎武自昆山失守之后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方式。此后大约10年的时间,他基本上采取串连活动的方式。后来他与唐王取得了联系,不料此事被家奴陆得知。此人勾结顾炎武的世仇同乡大地主大恶霸叶方恒,准备告发顾炎武。事发之后,陆投水而死,其婿将顾炎武关在家里,用私刑对他拷打,想置他于死地,多亏归庄等人的营救才幸免于难。
顾炎武深感难以久留于南方,便开始北游。一直到1667年才南返至淮安,次年却因某一案件牵连坐了七个月的监狱。已近风烛残年的顾炎武,始终没有动摇其政治坚定性。1682年,顾炎武死于山西曲沃,享年70岁。
第五部分60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孟 姬姓后裔,源于排行
中国姓氏的起源多种多样,其中孟姓起源于长幼顺序的排行。中国古代以孟、仲、叔、季来称呼长幼次序,其中孟为最长,有“老大”的意思。先秦史籍中有不少以孟相称的人,如孟戏、孟增、孟絷等。孟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和卫国公族孟絷,他们都是姬姓的后代。
西周建立以后,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地,建立鲁国。后来鲁国发生内乱,鲁桓公的儿子庆父把持朝政,被逐后逃往莒国。鲁国局势稳定以后,庆父的子孙回到鲁国,被立为卿,世袭鲁国司空之职,受封得氏时,即以排行孟为氏,也称孟孙氏。
孟姓的另一支出自春秋时代的卫国。卫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所建立,也是姬姓的后代。据史料记载,卫灵公有位庶兄叫孟絷,其子孙就以孟为姓了。也有些孟姓家谱上说,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后代便以“公孟”为姓,后来省为“孟”。
一、孟姓迁变
孟氏家族在鲁国建立以后,到孟文子、孟献子和孟庄子时达到鼎盛时期,鲁国国君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孟氏家族就在成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孟氏家族由此流散各地。
总之,孟姓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但是孟姓的显赫却有赖于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孟子。
到孟子的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的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由于孟子地位的提高,孟氏家族开始繁盛,人口迅速增加,并形成了“平昌”、“武威”两大郡望。
二、孟姓名人录
在战国时期,由于孟子的政治主张与统治者不合,因此虽然当时孟子已经名声显赫,但其后世子孙并不显贵。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崇儒而著称的孟姓也深受其害。
汉代以后,孟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孟姓人才辈出。西汉时期的孟卿、孟喜父子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在《易》、《礼》的传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孟光是有名的才女,而三国时期的孟宗则以仁孝闻名天下。隋朝末年,孟姓中涌现出了农民起义领袖孟让、孟海公等。到了唐代,孟氏家族中则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孟云卿、孟浩然和孟郊。孟云卿的诗语言朴素,多反映现实生活;孟浩然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充满了乡间的田园气息;而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传唱千古,寄托了外出游子的思母之情。五代时期,孟姓中出现了两位帝王,他们是后蜀的建立者和国君孟云祥、孟昶。
南宋的孟珙是抗击蒙古入侵的著名将领,元朝末年的孟海马是襄阳红巾军的首领,清代的孟知舜则是戏曲家。到了近现代,孟氏家族又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有史学家孟森、教育家孟宪承、地质学家孟宪民以及当代女艺术家孟小冬。
三、孟姓名人
1.“亚圣”孟轲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孟母善于教子是分不开的。“孟母三迁”有口皆碑,被传为美谈。传说孟子幼年居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他便开始玩送葬的游戏。孟母只好把家迁到了另一个地方,可是这个地方靠近集市,因此孟子又玩起了做生意的游戏。孟母于是又把家迁到了一座学堂附近。孟子被学堂里的读书声所吸引,常到学堂里学习诗书礼仪。
孟子少年的时候,背诵经籍,孟母常常在一旁织布督学。一次,孟子背诵诗书的时候突然中断,孟母随即把刚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以此作为警诫。
在孟母的谆谆教诲下,孟子终于成为一位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聚徒讲学,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人员达几百人。他曾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主张并不被采纳,最后失意而归。晚年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这部书中,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形成“仁政”学说,其核心就是要求统治者要重视人民。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孟子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终年84岁。
2.一语断仕途的孟浩然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独具风格。早年他在家乡读书,后曾一度入长安求仕,最后均失意而归。
唐玄宗时,诗人王维在朝廷中任大乐丞职,他很赏识孟浩然的才华,私下邀请孟浩然到自己府中赋诗唱和,孟浩然于是带上自己刚写的诗稿去见王维,他们一唱一和,吟诵得十分高兴。碰巧那天唐玄宗有事来找王维,孟浩然想回避,急忙躲到了床下。王维怕犯“欺君之罪”,只好直说并向唐玄宗叩头请罪。唐玄宗也早听说孟浩然的诗写得好,只是与他素未谋面,于是叫孟浩然出来相见,并问他最近写了什么好诗。孟浩然当即拿出新作《岁暮归南山》念给唐玄宗听。当孟浩然念到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我没有见到过你主动上书求官出仕,朝廷也没有抛弃你,你为什么说‘不才明主弃’呢?”于是拂袖而去。从此,孟浩然断了做官的念头,在家乡一直过着田园隐居生活。
现有传世的《孟浩然诗集》,共存260多首诗歌,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境新鲜,构思巧妙,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佳作。
第五部分61外族血脉融入史姓黄 嬴氏分支,黄国后裔
黄氏渊源,可以追溯至周朝。黄氏最早的祖先是颛顼。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此女长期怀孕但没有生产,直到十一年后,左肋裂开,出来三个儿子,右肋也生出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嬴氏。嬴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黄姓为其中之一。
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诸侯,陆终的子孙被赐封于黄。黄姓以国为氏,渊源于此。
另外,黄姓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由他姓改来的,如金、陆等都有改姓黄的。
一、黄姓迁变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姓开始主要分布于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江夏黄氏的第五十代传人。唐代以后,江夏黄氏从湖北迁到江南,再到福建、广东,最终在福建、广东两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黄姓群体。这里的黄姓大约在明清以后又开始向海外迁徙,主要是迁往东南亚一带。此外,在壮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如今,黄姓为百家大姓中的第八大姓。
二、黄氏少权臣,多孝子、宦官
黄氏族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春秋时晋有黄渊,卫有黄夷,秦有黄公庇,楚有春申君。春申君黄歇,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而闻名。西汉有名相黄霸,名士黄香、黄宪,东汉有太尉黄琼,三国时有黄祖、黄盖、黄权。秦汉以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五代画家黄筌,宋代诗人黄庭坚、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代学者黄绾,清代经学家黄以周,围棋国手黄龙士,诗人黄景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留下了美名。
但是,仔细考察一下黄氏的家族史就会发现,黄氏子孙似乎历来与权无缘,少有公卿将相,虽也有“天下无双江夏黄室”等人最后荣登高位,但像黄香这样位列三公的,在黄氏家族中可谓凤毛麟角。黄氏门中,孝子、宦官倒出了不少。
以隋唐五代时期为例,当时黄姓有一重要特点,就是尊敬老人。在有关唐代历史的一些正史“孝友传”中,就有不少黄姓人,如黄舟、黄嘉猷、黄、黄亘、黄芮等。有的甚至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因为他们认为人肉可以治疗身体虚弱之症。汉时,黄香9岁即知孝顺父母,夏以扇扇父母帷帐,使枕席清凉,冬以身暖被褥,后人以“孝友堂”的堂名纪念他。到了宋代,黄庭坚又是一个典型的大孝子,他对母亲恭敬有加,他亲自为母亲洗尿桶一事就被画在了《孝经》图中。
至于黄氏出宦官,最集中的时期应属两宋。在两宋的宦官阶层中涌现出了大批黄姓之人。如宋真宗时宦官黄守忠、宋神宗时宦官黄经臣、宋徽宗时宦官黄经国,还有黄迈为宋光宗时宦官,黄道元宋仁宗时任内侍,黄怀信为宋神宗时宦官。这些都是见于史料记载的宦官,还有一些未见经传的黄姓宦官,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三、黄姓名人
1.“山谷道人”黄庭坚
在北宋,有一位名列“宋四家”、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的“山谷道人”,他就是黄氏家族引以为豪的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5岁即能背诵《五经》,10岁时就能诵《春秋》,被称为“神童”,长大以后也是才思敏捷,文名流传。
黄庭坚为人风趣幽默。他曾给一算命先生黄生写过一幅字:“黄生为我鲁直相面,说我官升二品,享年八十,真乃大葫芦种也。”黄生并不细看,欣然收下。黄庭坚后来向旁人解释道:“去年在京城相国寺看到有卖葫芦种的,背上是一个特大的葫芦,人们见了,皆出高价争相购买。可到春天,所结的仍是寻常的小葫芦。所以用‘大葫芦种’来讥讽黄生相术之不可信。”
2.女纺织家黄道婆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关于黄道婆的民谣,在上海一带民间家喻户晓。黄道婆(约公元1245~?年)又称黄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东清村),年轻时因遭丈夫虐待,遂离家出走,流落崖州,跟着黎族的姐妹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棉花加工方法。她学会了织最美的棉布白毡,还有“崖州被”。
50多岁时黄道婆回到家乡,把自己学到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的人们。她还发明了用两轴相轨去棉籽的“搅车”。她将崖州被改良,制成了“乌泥泾被”,闻名天下,形成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
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尽心为家乡的棉织业奔波了20多年,在她年老病逝后,家乡人为她修建了“先棉祠”。
第五部分62外族血脉融入史姓萧 萧姓念国,土著转汉
汉族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嬴氏萧姓因国得名,当嬴姓萧国被灭以后,嬴姓子孙以国为姓氏。子氏萧姓也来源于国名。春秋末年,作为宋国附国的萧国被楚灭了以后,子姓萧国子孙改姓为萧,以纪念故国。外族改姓主要源于北宋时,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乙室己氏族等集体改姓为萧。清朝时满洲八旗舒穆禄氏族的一部分、伊喇氏族的全部改姓为萧。南方也存在着由土著民族转为汉族萧姓的现象。
一、萧姓迁变
萧姓很早就开始出现迁移。如嬴氏萧姓在亡国后就有一部分迁移到南方的萧水。其中很大一部分融入到了南方土著民族中,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中萧姓的主干。先秦时,萧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一带。秦汉时,萧姓人群已分布到山西、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元朝时,萧姓已进入湖广地区,清朝初年,萧姓又进入了台湾地区。
二、萧姓名人录
萧姓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如战国时吹箫引凤的萧史;西汉时的丞相萧何,大臣萧望之;南北朝时建立南宋的齐高帝萧道成,竟陵王萧子良;建立梁国的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史学家萧子云、萧子显,文学家萧统;唐初大臣萧,散文家萧颖士;北宋辽国的萧太后,史学家萧韩家奴,大臣萧思温;南宋画家萧照,诗人萧德藻;元代戏曲作家萧德祥;明清之际画家萧云从;清朝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民国音乐教育家兼作曲家萧有梅;当代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萧劲光、上将萧华,实验核物理学家萧健,历史学家萧一山,医学家萧龙友,书法家萧蜕,京剧艺术家萧长华等,不胜枚举。
三、萧姓名人
1,“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萧何,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楚汉之争中他向刘邦推荐了韩信。留守关中时,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为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胜出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建立后,协助刘邦消灭异姓王,被封侯。他与韩信的故事最富传奇色彩。
楚汉争霸开始时,韩信在刘邦手下只做了一个掌管粮饷的小官——治粟都尉,因得不到重用便在一天晚上逃走了。萧何深知韩信是个千年难遇的将才,于是连夜追赶,三天后才追上韩信。最终韩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当上了大将,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刘氏汉朝。
虽然韩信是在萧何的举荐下才得到重用的,但汉朝建立后,萧何认识到,要想巩固汉朝的统治,必须铲除那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特别是实力最强且又英勇善战的韩信。而韩信也因对刘邦削除他的兵权、一再降低他的爵位心怀不满,决定趁刘邦亲征陈叛乱时在长安造反。
当时情势危急,于是萧何出面谎称刘邦已将陈诛杀并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道喜。韩信深信举荐自己的萧何,于是进了宫。结果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室。可以说,韩信的成败与萧何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北地巾帼萧太后
萧太后是辽景宗的皇后,姓萧,名绰,小字燕燕,通常称为燕燕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有才略、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辽景帝体弱多病,驾崩时圣宗耶律隆绪才几岁。萧太后面临着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她以超人的胆略,一方面大力提拔有治国之才的契丹官员,一方面重用汉族官吏,特别倚重以汉人宰相韩德让为首的汉官集团,对辽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扭转了穆宗以后的衰落之势。
萧太后不仅善于驾驭左右大臣,而且精通军事,曾经亲自率领辽国军队进攻宋朝,并在澶渊之战中指挥三军,赏罚分明,极大地鼓舞了兵士的士气,为辽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五部分63外族血脉融入史姓姚 舜帝子孙
姚姓是舜的后裔,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舜生于姚墟,即今河南濮城镇,他的其中一支氏族的姓氏就取自所居的地名,即姚姓。由此推断,姚姓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
到了东汉末年,舜的儿子商均的后代为了躲避王莽之乱,南迁到今浙江吴兴和福建南安一带,他们本来姓田,后来改姓为姚。这是王莽篡汉之后出现的一支姚姓,成为当代东部姚姓的主要来源。
一、姚姓迁变
在民族大融合中,姚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融入了外族血缘。十六国时期羌族的部落首领和帝王有几个都是姚姓,如姚弋仲、姚苌、姚兴等。
姚姓得姓比较早,开始播迁的时间也很早。据说春秋时吴国有一位得道之士叫姚光,他获取了神丹,能分形散影,还有“火烧不焦,刀砍不伤”的神通。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姚姓就渡江南迁到了今江浙一带。
二、姚姓名人录
姚姓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比如唐朝的著名宰相姚崇,诗人姚合,史学家姚思廉;元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枢,文学家姚燧;明朝的画家姚绶,佛学家和政治家姚广孝,抗倭义士姚长子等。在清朝,姚鼐是著名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
现在,姚姓在我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位。
三、姚姓名人
1.“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公元650~721年),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后来为了避“开元”年号的讳,改名崇。他做过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为治国之能手,后荐宋接替自己继任相位,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名扬历史的“开元盛世”。
姚崇为人耿介,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参与了五人宫廷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
但姚崇感念武则天旧恩,因此被贬。睿宗时,太平公主干政,结党营私。姚崇上书奏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削弱其手中的权力,又因此而获罪,被免去宰相之位,贬为申州刺史。从此朝中更加混乱无纪。
玄宗即位后,认为姚崇是个难得之才,便复其相位。姚崇曾向玄宗提出十条建议,包括禁止宦官、外戚干预政事,禁止增建寺观,奖励群臣上谏等,玄宗均欣然采纳。
姚崇兴利除弊,大胆革新,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姚崇行法不避权贵。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本该依法治罪。李业到玄宗那里去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打算赦免他。姚崇坚决要对仙童依法制裁,认为“不可纵舍”。玄宗只好同意将他定罪,自此以后,那些皇亲国戚再也不敢无法无天了。
开元三年,姚崇的儿子死了,请假了10多天,结果案子积压很多,其他人都束手无策。姚崇假满回来后,十几天的政事一会儿就裁决完毕。他自豪地问齐 :“我可以和谁相比?”齐说:“你可以称得上‘救时宰相’了。”
这一年,山东闹蝗灾。当时人们认为蝗灾是天意,只能通过朝廷“修德”来治理。姚崇力排众议,坚决除蝗,并派出大批负责治蝗的御史。结果成绩显著,老百姓因此免除了饥荒。
2.一生从政的僧人姚广孝
姚广孝,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世称道衍和尚。他博览群书,关心政治,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谋士,力劝朱棣夺位,后又受明成祖之命主持编修《永乐大典》,修行、功名二者兼得。
姚广孝精于佛学,擅长诗文,曾两次被朝廷选为高僧,但他志向并不在方丈之间。著名术士袁珙一见他就说:“这是哪里来的怪异僧人,三角眼,像生了病的老虎,将来的业绩一定在政治上。”姚广孝听了很高兴。
姚广孝遇见燕王朱棣后,为他分析了天下形势,力劝朱棣夺位,是“靖难”起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后来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管理佛教事务。姚广孝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觉得他的功劳太大,职位太低,想升他的官职,但碍于他是出家人,只好任他为太子少师。
因为姚广孝博学多才,世所罕见,明成祖便让他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本来《永乐大典》由其他人编订,但与该书的规划宏旨相去甚远,明成祖就将它交给了姚广孝。姚广孝不辱使命,汇集三教九流参与编订,几年之后,世上学问无所不包的《永乐大典》终于成书。姚广孝也因此积劳成疾,不久病逝。明成祖亲自为他写了祭文,并按出家人的方式将他安葬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河畔。
像姚广孝这样一生为僧而从政的,在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第五部分64外族血脉融入史姓汪 防风氏和周文王的后裔
据传,汪姓是四五千年以前今浙江武康一带汪芒氏的后裔。
早在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防风氏国,到了商朝后改名为汪芒氏国。其国民也取国名中的汪字为姓,世代繁衍至今。
不过,也有人认为汪姓源出周文王的后裔。商末周文王占领位于河南鲁山的古鲁国,把它封给其孙伯禽。周武王灭商后派伯禽征平商的盟国徐、奄十七国,并命伯禽长驻奄地,鲁国就由河南移封山东。传至鲁成公,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流传下来。
一、汪姓迁变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安土重迁的观念特别重,所以几千年来播迁的幅度不是很大,范围也不是很广。他们的播迁路线主要是由东向西,先是江苏、安徽,后至江西、四川等地。
汪姓大约在东汉建安年间进入安徽,到了唐代,今安徽的歙县汪氏一族兴旺发展,甚至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及两广等地的汪氏就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汪姓发展至今,人口已达45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列第五十七位。
二、汪姓名人录
历史上汪姓名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东汉会稽令汪文和,唐朝歙州刺史汪华,南宋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名臣汪伯彦,明代文学家汪廷讷、汪道昆,清朝学者汪中、医学家汪昂、画家汪士慎、名臣汪由敦、太平天国名将汪海洋,现代有大汉奸汪精卫,当代则有著名化学家汪猷、水利学家汪胡桢、逻辑学家汪奠基等。
二、汪姓名人
画家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公元1686~约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又称溪东外史、甘泉山人、七峰居士等,安徽歙县人,家居扬州城北。
汪士慎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酷爱喝茶,喜欢梅花,也善于画梅,以卖画为生。他一生清贫困窘,自谓“茗饮半生干雪,蓬生三经逐年贫”。
汪士慎擅长画梅花,平时也画人物和花卉画。他画梅得益于杨补之的纵横铁骨和王元章的繁花瘦干,并融合自我风格,着重体现出梅的冷香清苦之特性,作品有《墨梅图》卷、《梅花图》册、《拟石涛镜影水月图》轴、《花卉册》等。此外他还著了一本《巢林诗集》。
汪士慎54岁时左眼失明,长年在外地漂泊,便带上一枚“尚留一目著花梢”的小印。可没多久就双目失明了。但他用心意运腕,用手摸索着写字作画,自号心观道人。丁敬称其“肉眼已无天眼在,好看万象又更新”。饮茶、焚香、吟诗、作画构成了汪士慎人生的至高境界。
第六部分65以国为姓毛 以国为姓
毛姓源自黄帝姓氏——姬姓。史载周武王将他的母弟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到渭河上游今岐山、扶风一带的毛国,叔郑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而另外一说是有一位周文王的第九子姬明,受封于河南的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南北朝时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毛氏。今天的毛姓按人口多寡计,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七十六位。
一、毛姓迁变
世居北方的毛氏,约在汉唐时期南迁江南各地。毛姓的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在那里繁衍生息。元朝至正年间,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至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从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到毛太华下传二十代时,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除他之外,毛姓名人还有周代的毛公亭;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三国名臣毛 ;北朝权臣毛修之;唐代画家毛婆罗;宋朝大臣毛友、毛洵,画家毛信卿、毛义、毛允、毛政;明朝名臣毛纪、毛恺、毛伯温、毛凤韶、毛节,画家毛良、藏书家毛晋;清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诗人毛远公等。
二、毛姓名人
敢于自荐的毛遂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士人,做过赵国平原君的食客。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希望楚与赵联合抗秦。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智勇双全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可是挑出19人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请您让我凑满这个数去楚国吧。”平原君不大熟悉毛遂,说:“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刺破袋露出来。你来这里三年了,我从未听别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一无所长,所以你不适合去。”毛遂说:“今天我就请你把我当做锥子放进口袋。”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楚国,代表其他19人上台去说服楚王。他按着剑走近楚王,大声说道:“如今大王与我处于十步之内,楚国纵然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您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吓呆了。听完毛遂分析共同抗秦的好处后,楚王决定和赵国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就源于这个故事。
第六部分66以国为姓狄 渊源复杂
关于狄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周王朝。周成王将其舅舅孝伯封在狄城,孝伯就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
另外,据记载,炎帝的后裔也有姓狄的,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他们成为北方的狄、氐、羌等少数民族。天水(今属甘肃)的狄姓是当地的望族。
狄姓子孙的组成,有汉族,亦有少数民族。据《北史》记载,高车族也有以狄为姓的。
一、狄姓名人录
狄姓历史名人不多。春秋时,中山国人有制酒家狄希,据说饮他所制的酒,可以醉千日;卫国有孔子的弟子狄黑;西汉有博士狄山;唐朝有为官清正的宰相狄仁杰;宋代有勇而善谋的枢密使狄青;清代有进士狄亿。
二、狄姓名人
1.中唐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公元607~700年),字怀英,唐并州太原人。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宰相等职。
狄仁杰自小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在他小时候,门人中有人被杀害,官吏前来查办时,狄仁杰在官差与门人的争辩声中读书,丝毫不受影响。官吏责问他,他却回答:“与书中圣贤对话不比与世间俗人说话重要吗?”后来因其才能被升调做汴州参军。那个官吏对被骂一事耿耿于怀,便找机会诬告他,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发现了狄仁杰的卓越才能,极力推荐他。从此,狄仁杰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狄仁杰以敢于直言而扬名中国历史。唐高宗时,左威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薛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要下诏杀掉二人。狄仁杰据理力谏,才保住了二人性命。武则天想要花费数百万建造佛像大菩萨,狄仁杰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痛斥了这一件事情的弊端。武则天于是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并拜他为宰相。
狄仁杰于圣历三年逝世,享年71岁,被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他生前所推荐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都成为中唐的中流砥柱。
唐中宗登帝位后,追赠狄仁杰司空;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
2.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士兵出身,对西夏作战屡立战功,升为大将。
皇年间(公元1049~1053年),侬智高反叛,兵困广州城。狄青向皇帝请命,南征侬智高。战前,狄青命令各将严阵以待,听从他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未到,私自出兵,大败而归。狄青说:“各将私自用兵,岂有不败之理?”将陈曙等30多人斩首示众。狄青下令军队休整10天,敌人以为官军不会很快出兵。但第二天狄青的军队出奇不意地过了昆仑关,叛军失去了要地,展开疯狂的攻势。前锋孙节战死后,孙沔等人大惊失色,狄青却指挥若定,大败叛军。侬智高纵火烧城后逃走。后来,狄青部下在叛军尸首中发现一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说是智高,要奏报朝廷。狄青却说可能是骗局,而没有向朝廷请功。
狄青是在军中出生入死10余年才显贵起来的。一次仁宗召他商议军机时,见他脸上仍有作为官兵标志的黑疤,就劝他敷药除掉。狄青却说:“陛下念臣有功劳给予重用,不问臣出身卑微,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以鼓舞军队士气,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后狄青以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
狄青病死后,皇帝追赠他为中书令,赠谥为“武襄”。宋神宗时,为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勇猛而有谋略,行伍出身而能名震中外,是位十分难得的人才,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宫中,并亲自为他御制祭文。
第六部分67以国为姓戴 谥号为姓,戴姬同祖
戴姓有两个来源。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分封到宋(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即位为宋公,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有他死后的谥号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其子以谥号“戴”为姓,形成戴姓。此为戴姓一个来源。
其二是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宗族之弟和异姓功臣,封姬姓的王室之弟于戴国(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戴国位于郑、宋两强之间,常遭欺凌。郑庄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周王之命灭掉戴国。姬姓戴国灭亡后,戴国子民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这是戴姓的另一支系。
一、戴姓名人录
戴姓区别于其他姓氏的地方就是商汤这一支戴姓血统单纯,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祖源,而且还没有被外姓或外族冒用过。戴姓人世代居于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两晋之后,为避战乱南迁,到了广陵(今江苏扬州),还有一些居住在山东半岛。历史上,戴姓名人不绝于书。
两汉时期,名垂青史的有官至九卿的戴崇、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有虎贲将军戴级,还有以讲《易》祭酒为宁始将军的戴参。东汉有“世称儒,知名东夏”的戴宏。魏晋南北朝时,有官至晋骠骑将军的戴渊(若思),官至尚书仆射的戴邈,东晋学者、雕塑家、画家戴逵以及他的两个画家儿子戴勃、戴和以道术占卜闻名的戴洋。唐初,戴胄、戴至德叔侄相继为相,以胆略著称于军中,还有官至左龙武将军的戴休颜和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戴叔伦。五代有官至太子少保的戴思远。宋代有知京兆府的戴兴、官至工部尚书的戴溪、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以及戴之邵、戴良齐。元代有文字学家戴侗、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明朝有好古博思、才思敏捷的长洲人戴冠、号称“九灵山人”的隐者戴良、一代名医戴思恭、画家戴进。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江西戴衢亨登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其父戴第云、叔戴均元、兄戴心亨并居馆职,迭任文衡,世称“西江四戴”;还有礼部尚书戴联奎、刑部尚书戴敦元、兵部侍郎戴熙、军机大臣并大学士戴鸣兹、一代学者戴震、经学大师戴望、号称“辽东三老”之一的诗人戴衡等。现代则有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国民党理论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左翼文联作家、抒情诗人戴望舒等。
二、戴姓名人
哲学家戴震
戴震(公元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人,乾隆时期与吴派并称的皖派考据大师,是王夫之以后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戴震自小聪颖过人,有很强的记忆力,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早年师从著名学者江永问学习。后由于家境贫困,以教书为业。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豪绅为了侵占戴氏祖坟,对戴震进行迫害。这年三月清廷又大兴文字狱,豪绅企图借清高宗炮制的这场文字狱加罪于戴震。面临着杀身灭族之灾,戴震不得已携带书稿逃往北京避难。在京避难期间,结交新科进士纪昀、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朱筠等人,被他们赞为“天下奇才”,声名大震。但直到乾隆二十年,戴震40岁时才中举人。此后多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四十年,才为清高宗特许,经殿试赐同进士出身。
戴震批判了宋明以来程朱、陆王之学,在《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书中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弟子段玉裁将他的著作统编为《戴东原集》。
戴震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众多弟子,可是,他的弟子中没有一个能全面地继承戴氏之学的。尽管如此,弟子只要有人在某一方面继承了他的学问,就会在这个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比如王念孙、段玉裁继承了戴震的小学音韵训诂之学,孔广森继承了戴震的测算之学,任大椿继承了戴震的典章制度之学。这些人都成为戴震之后的大学问家。
第六部分68以国为姓宋 宋姓源于微子启封宋国
宋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始见于周代。周公旦平定由纣王之子武庚挑起的叛乱之后,周成王改封纣王长兄微子启于宋。宋国建立,定都商丘,公族皆以国名为姓,世代姓宋。
一、宋姓迁变
公元前286年,宋为齐、魏、楚三国联合所灭。宋姓民众逐渐播迁,流散各地。然而,宋氏家族尽管组成成分比较单纯,但也并非“一脉单传”。据《五代史》记载,当时在辰州有所谓的蛮酋,也是以宋为姓。但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血统了。
自汉代始,许多宋姓人皆因为官之故开始由中原向四周、由北方向南方扩散。最初是在山西介休、陕西关中、河南南阳、河北广平及河北邢州等地,繁衍成望族。隋唐时期,宋姓迁徙频繁,逐渐散居于大江南北。到宋元之交、明清之际更有闯荡海外、迁居入台者。
宋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战国时有辞赋家宋玉、思想家宋。唐朝有名臣宋、诗人宋之问。宋历官四帝,清正刚直,政绩广为人们称道。宋时文学家有宋庠、宋祁兄弟,弟弟宋祁更因“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宋时还有画家宋迪、法医学家宋慈、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明朝有一代贤臣宋濂、科学家宋应星。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凤。近现代则有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国母宋庆龄。宋姓真可谓代有才人出。
二、宋姓为官者多清廉
纵观历史,宋姓为官者多,且大多都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汉时京兆宋氏中的旬邑侯宋弘及其弟宋嵩俱以为官忠直而著称于当时。北魏时的广平宋氏中,有随高祖南征、以军令严明著称的宋弁,其族弟宋翻为官亦不畏豪强,秉公执法,威震京师。唐时宋两度为相,耿介有节,守法持正,举世称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耿直清廉,为国除奸去乱,虽遭诬陷,临危不惧。宋代敢于直谏的宋琪,因与宋太宗常意见相左,而终至罢相。北宋文学家宋庠曾为宋仁宗宰相,精通刑律,熟悉法度,选贤任能,对策得体,深得器重。其弟宋祁任官也以敢于直谏而出名。明初重臣宋濂被延聘为太子之师,博通经书,为人诚恳,善于劝谏,明太祖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这一代代宋氏名臣贤相足以光耀历史,名垂千古。
三、学者雅士,灿若星河
宋姓名人中,多见文雅博学之士,不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科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其中有战国时宋尹学派的代表人物宋 ;楚国辞赋家宋玉;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北宋著名文史学家宋庠、宋祁兄弟,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开创诗画题材的北宋画家宋迪,著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宋慈;明代文史学家宋濂主编《元史》,且生平著述甚多,后人编有《宋学士文集》,书法家宋克书画皆精,影响一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宋应星,因著有《天工开物》而被英国的李约瑟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清代诗坛的“三宋”,分别是“南施北宋”之一的宋琬、学习宋诗著称的宋荦以及“作诗不用法”的宋湘,而经学家宋翔凤则是常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宋姓名人
1.明朝开国功臣宋濂
宋濂(公元1310~1381年),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在元末时荐授翰林院编修,他坚辞不受。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他受朱元璋的礼聘,与刘基一起参与谋议,尊为先生,授太子经。洪武初年主修《元史》。书成后,被授翰林学士。朱元璋说他“学通今古,性淳而朴实,有古人之风”。
宋濂年幼时羸弱多病,却十分聪慧。拜刘梦吉为师,学习四书五经,后来又投柳贯、黄缙门下。据说他六岁能作诗词歌赋,青年时就以文章优美而驰名。宋濂初佐朱元璋时,就提醒朱“不嗜杀人”,受到朱的嘉许。同时,宋濂也建议朱除了熟读兵书外,还要注重儒家经典,要以礼教治国,不要以刑罚治民。后来,朱元璋请宋濂辅导太子朱标。
宋濂为人纯朴厚道,以诚信获得朱元璋的信赖。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宋濂之子为中书舍人和礼仪序班。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赐锦帛及御制文集等。
宋濂辅佐明朝,官仅正五品,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言行谨慎,但最终还是为宰相胡惟庸一案所牵连。当时朱元璋本打算一同处死宋濂,幸得皇后、皇子苦劝,宋濂被判流放茂州,死于途中,年72岁。
2.科学奇才宋应星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在当地,宋姓显赫。宋应星幼时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志向远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七年会试落第。崇祯八年,在浙江任袁州府教谕。到崇祯十一年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掌管刑狱诉讼。到了崇祯十三年,辞官重回故里。自江西被清兵占领后,宋应星之兄宋应服毒殉国,他本人便一直隐居,直至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亡故,时年82岁。
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这本书出版于崇祯十年,全书计三卷十八篇。该书介绍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首先介绍衣食,最后介绍珠玉。在农业生产中,则以《乃粒》侧重叙述农作物栽培和生产工具的制作及使用;在手工业中,则以《乃服》介绍丝织技术及其机械;《粹精》则介绍农产品加工,《陶埏》介绍制砖瓦和陶瓷,《冶铸》则介绍金属冶炼,《舟车》则介绍车船制作及驾驶技术,《五金》则介绍金工技术。该书有123幅插图,生动而形象。《天工开物》在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朝鲜和欧洲各国,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宋应星还写了《野议》和《思怜诗》等。前一部是政论,后一部则是他的诗集。同时,他写了一本专门讨论自然哲学的书《论气》,率先提出声音是靠气流振动而传播的声学理论,同时也论及了日食和月食所蕴涵的科学道理。
第六部分69以国为姓庞 源起周文王
周文王子毕公高,武王时被封于庞。而其子孙中又有封于庞的。庞地一支的后人,便以庞为姓,兴起庞氏宗族。因此,庞姓是周文王之后,源出姬姓,已立姓4000余年。
庞姓郡望在始平郡(今陕西兴平东南)和郡(今安徽亳州)。
一、庞姓多文臣武将
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与孙膑同学,两人多次斗智。三国时有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凤雏庞统,魏黄门吏部郎庞山民;曹操手下庞德,助曹仁攻关羽;庞统的叔父庞德公,躬耕不仕,采药鹿门山。唐时庞坚,以长史守颍川,拒安禄山叛军,粮尽援绝,被俘后活活冻死;庞蕴官至襄阳刺史;庞勋于唐末率戍卒起义,被推为天册将军。宋有孝子庞天,晋州刺史庞元英,还有画家庞崇穆;著有《难经解数》等多种医学著作的庞安,贡献极大;以开边为己任,前后在西南二十年的庞恭孙;庞籍官至宰相,后经罢斥,又起为太子太保。
金时庞铸任户部侍郎,工诗善画,允为一时名士。元代有进士庞祯。明有庞惟方,为政平恕,民悦服之。庞敬为庐州知府,为政严明,居官廉介。清代庞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力弭文字狱。庞钟璐官至刑部尚书。近有工人运动家庞人铨等。
二、庞姓名人
1.魏国将军庞涓
庞涓是战国时魏国将军,极有将才。庞涓曾与孙武之后孙膑同师学习兵法,同为师门高徒。后来投魏王为将,受重用。因恐自己才不如孙膑,就暗请孙膑至魏,假借罪名废孙膑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并将其隐藏起来。后来在别人帮助下,孙膑暗中逃至齐国。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齐国应赵国请求派军救赵。
孙膑献上“围魏救赵”之计,围住魏国,诱使庞涓返程救援。在桂陵,齐军埋下伏兵,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长途奔劳的魏军,此为桂陵之战。
魏惠王二十八年,魏攻韩。次年齐国往救韩国。孙膑为田忌军师,献计围攻魏都大梁,并在大梁外抢占要道,击其空虚。田忌从计,庞涓果然撤军回救大梁。
庞涓回军后,见齐军回撤,便发兵追击。他错误地认为齐军已有过半数的人逃走,甚为轻敌,放弃步兵,以轻锐精兵兼程追击。孙膑在马陵道设下伏兵,俟庞军进入后万弩齐发。魏军惨败,庞涓自杀。
2.凤雏先生庞统
庞统是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被他的叔父庞德公命为凤雏,在当时,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
赤壁之战时,庞统助周瑜,佯投曹操,并献上兵船横连的计策,曹操照此行事,后来被周瑜火烧殆尽。
后来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因庞统容貌丑陋,孙权未予接纳。庞统乃渡江投入刘备门下。起初,刘备见他丑陋,只让他到耒阳县任县宰。后经考察,遂招为副军师。
刘备入蜀,进兵成都。进攻雒城时,庞统执意要走小道,不听刘备劝阻。行至落凤坡,遭遇伏兵,被射死。
第六部分70以国为姓熊 源有三支,楚地为宗
熊姓在当代百家姓中居于六十八位,全国熊姓人口大约有400多万。据多种姓氏古籍记载,熊姓来源有三。
一说熊姓起源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后世子孙中有一支为表示对黄帝的尊敬以“有熊氏”为姓,后省去“有”,单姓“熊”,是为熊姓最早的起源。
另有黄帝后人鬻熊,对周朝有功,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于楚,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绎建楚国,以先祖之名为姓。后世代相传,是为湖北熊氏。
还有一支源自西周时期罗国。罗国与楚国同祖,其子孙中也有熊姓,史称罗国熊姓。
三支熊姓,以湖北熊氏最为发达,建立了疆界广大的楚国,曾雄霸中原。后代即以湖北熊氏为熊姓正宗。
一、熊姓名人录
熊姓起先在湖北、江西一带,后散居全国。历史上以南昌熊氏最为有名。另外福建建阳、湖北武昌、孝感等地的熊氏都曾是历史上的望族。
熊姓多文人,少武将。秦灭楚后,走向沉寂。自汉开始,熊姓人逐渐为官,南北朝时走向兴旺,出现了众多才士俊杰。北朝有经学家熊安生,著有《周礼义疏》、《礼记义疏》共六十卷。
唐代诗人熊孺登曾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吟诗。宋元时期有受业于朱熹的熊兆、画家熊应周等。明代以后,熊姓名人,灿若星河,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有过目不忘的熊万仞,书法家熊方受,享誉国内外的诗人熊少牧,首发宁王朱宸濠谋反的吏部尚书熊浃,官至尚书的熊一潇,通俗小说家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文武双全的熊桴,经略辽东、励精图治反被冤杀的熊廷弼,康熙年间的名臣熊赐履及清代哲学家熊伯龙等。
近代熊姓名人卓越显达的有政治家熊希龄,革命者熊克武、熊秉坤、熊成基,哲学家、新儒学代表熊十力,戏剧家熊佛西,数学家熊庆来等。
二、熊姓名人
刚直不阿熊赐履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年间中进士,以刚直不阿、直言陈事出名。
清康熙初年,鳌拜辅佐康熙,擅作威福,专权跋扈。熊赐履不像有些人那样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而是敢于向皇帝进谏,要求惩办腐败,矛头直指鳌拜。他上书要求皇帝治贪倡廉,慎重地选择辅弼大臣,不要受奸佞小人蒙蔽。要求皇帝不耽声色,读圣贤之书,修养德行,特别指出汉族官员在朝中不应过于迁就满族官员,要朝夕献策进谏。此疏一上,鳌拜大怒,欲治熊赐履以妄言之罪,幸亏有皇帝保护才幸免于罪。后官至刑部尚书。
熊赐履曾主持经筵大典,为康熙讲解儒家经典、为王之道。负责编修《太宗圣修》、《孝经衍义》、《明史》等官书,有多部著作。
第六部分71以国为姓纪 以封地为姓
纪姓源自上古为帝的炎帝,得姓于周代的一个古老姓氏。周朝时候,朝廷尊重远古帝族的后代,将他们分封为诸侯。炎帝的一个后代被封到纪这个地方,建立纪国,在现在山东寿光一带。此后,纪国王族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纪,百家姓中的纪姓由此而来。
一、纪姓名人录
纪国后来被齐国吞并,纪姓人士流落到今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此时出现了以善射而闻名的纪昌。到了秦末汉初,纪姓人中则出现了为汉高祖夺取天下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纪信、纪成,公卿纪逡。唐代则有名医纪明,他有观人颜色便知疾病轻重的本领。此外,纪姓中的名医还有金朝的纪天锡,曾被金世宗授予医学博士。宋代时,纪姓中开始有其他姓氏的人加入,据《宗躬孝子传》记载,当时有个叫纪迈年的人本姓舒,后来改姓纪。元朝时期,纪姓中出现了著名的戏曲家纪君祥,传说著名的《赵氏孤儿》等剧作,就出自于他之手。清代纪姓中的著名人物有纪容舒、纪昀、纪昭父子三人,尤其纪昀更是清代有名的人物。
二、纪姓名人
风流才子纪晓岚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谥文达,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他生性幽默诙谐,处世圆达,是清代有名的风流人物。
纪晓岚自幼就有“神童”之称,九岁那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到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急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欢喜,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小童子暗藏春色”,让他来对下联,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工整巧妙,不禁连连称赞。后来,纪晓岚步入仕途,出入宫廷,与大贪官和同朝为官。当时和深受乾隆帝宠信,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
一次,乾隆皇帝临幸和家,见和家的亭额是纪晓岚写得两个大字“竹苞”,聪明的皇帝禁不住笑起来,对和说道:“这是纪晓岚嘲弄你,说你家个个是草包。”原来,“竹”字拆开是“个个”,“苞”字拆开是“草包”。和如梦初醒,挂了这么久的亭额,自己竟未觉察。
纪晓岚曾多次扈从乾隆帝南巡。一日,君臣游到杭州西湖,见到湖水碧绿如玉,波澜不惊,靠近湖边的水面,荷花亭亭玉立,煞是好看。乾隆见此美景,不由得诗兴大作,脑中现出一句绝妙的上联,便对纪晓岚说道:“朕有一句上联,不知纪爱卿能否对上来?便是:湖里荷花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听了,看见湖岸上的蓖麻,不由脱口对出下联:“岸边麻叶伸绿掌要甚?”乾隆一听,立刻沉下脸来,他本来想借此联难为一下纪大才子,没想到纪晓岚对答得如此之快,心中甚是不悦。纪晓岚见乾隆变了脸色,马上明白了原因,但为时已晚,只好伺机补过。不一会,君臣二人到了八方亭,这时乾隆又想出一绝妙之联:“八方亭,亭八方,孤立于亭上观八方八方八八方。”纪晓岚正愁没有机会弥补前罪,闻听此联,扑通跪倒在地,高呼道:“万岁爷,爷万岁,臣跪在爷下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大喜,说道:“爱卿平身,朕赏你黄金百两。”纪晓岚站起身来,心中松了一口气。由此一端,可见纪晓岚的机敏圆滑和应对之捷,亦可见其极善体察圣心。
第六部分72以国为姓屈 以封地为姓
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武王的儿子瑕在朝中做官,其政绩显著令楚王满意。于是,楚武王就将屈邑这个地方封赐给了他。所以后人称他为屈瑕。屈瑕的子孙以封地为姓,世代姓屈。屈姓是楚王族的后代,楚王族又可以追溯到黄帝的裔孙颛顼。所以,屈姓是黄帝的后裔。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地区复姓屈突改单姓屈,也融入屈姓中来。
屈姓名人有战国时楚将屈,号称“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清朝大文学家屈大均,还有清代文人屈夏等。
屈姓名人
报国无门、叩问苍天的屈原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贵族,官至左徒、三闾大夫,著有《离骚》、《楚辞》等。屈原学识渊博,品格坚贞,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受到当时楚国士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便向楚怀王大进谗言,说:“屈原每次发布法令,都要夸耀自己的功绩,眼中全没有大王,这有损大王的威望。”楚怀王听了很生气,屈原便被罢黜放逐。从此,屈原空有满腹的爱国心,但却报国无门。昏庸的君王,贪婪残暴、阿谀奉承的官员把屈原一步步逼向死亡。公元前278年,屈原怀着悲愤抑郁和绝望的心情自沉于汨罗江。据说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江的,因此后人每年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包角黍(粽子)来纪念他。
屈原留给后人的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诗篇。在《离骚》中屈原淋漓尽致地表述了他怀才不遇的郁愤心情,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鲜明个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而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爱国爱民之心在《天问》中尽显无遗。屈原纵横古今,放眼宇宙,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提出自己的质疑,想像奇异,极富批判精神。屈原存世的还有像《九章》、《九歌》等都是后人传诵的诗篇。
第六部分73以国为姓项 以国为姓
项姓出自姬姓。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一位公子被封到项城(今河南项城),并建立了一个小国——项国。后来,项国被东方的齐国所灭。项国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
项姓的望族居辽西郡(今河北卢龙东)。
在百家姓中,项不算是一个大姓,因此名人也屈指可数。战国时,楚国有大将项燕;秦朝时有项梁、项羽;唐朝有诗人项斯;宋代有为民除害的清官项德正;明朝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收藏家项元汴;清朝有画家项圣谟,数学家项名达;近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
项姓名人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家世代都是楚国贵族。楚国灭亡后,叔父项梁带着他逃到了江南的会稽郡。他从小就苦读兵书战策。有一次,秦始皇去江南巡游,经过会稽郡,项羽叔侄一起前往观看。秦始皇出巡时,千车万骑,好不威风。项羽却用手指着秦始皇说:“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赶快用手掩住了他的嘴。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项羽和项梁趁机在会稽起兵响应,聚集起8000子弟兵。随后,他们渡江北上,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为王。不久,项梁战死沙场,项羽奉命北上巨鹿,援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为了显示决心,项羽在渡过漳河后,下令将全部船只凿沉,又把所有的铁锅都砸坏,只携带三天的干粮。在与秦军交战时,楚军人人斗志高昂,奋勇冲锋,毫不畏惧。巨鹿一战,秦将王离被擒,秦军惨败。各路诸侯军见了,无不心惊胆战。战后,项羽被推举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各路军队。第二年,秦将章邯走投无路,只好向项羽投降。
不久,项羽挥军西进。这时,刘邦却抢先一步占领了关中。项羽入关后,刘邦因寡不敌众,主动前来项羽的驻地——鸿门拜见。项羽于是设宴款待。谋士范增认为刘邦将来可能成为项羽的对手,便多次劝他趁机将刘邦除掉,项羽没有同意。范增便让项庄入帐舞剑,要刺死刘邦,却为项伯所阻。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冲了进来,大声质问项羽为什么要谋害刘邦。项羽听后,无言以对。
鸿门宴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称西楚霸王。不久,刘邦开始率军与项羽争夺天下。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越打越弱,最后被围困在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心中十分痛苦,宠姬虞姬便为他舞剑助兴。项羽在一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悲不自胜,自刎而死。
在埋葬了虞姬后,项羽立即集结起800壮士,奋力冲出重围。最后,来到了乌江边,项羽心灰意冷,不肯过江,自刎而死。
第六部分74以国为姓董 驯龙得董姓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一、董姓迁变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二、董姓名人
1.一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2.秦淮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字小宛。
据传,董小宛与明末复社成员“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两情相悦。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明时代,个人只能漂泊于世,她与冒辟疆辗转流离,得以团聚,被冒辟疆纳为小妾。但是,降清以后被任为两江总督的洪承畴对她垂涎已久,便诬陷冒辟疆,使他蒙受冤屈。董小宛只有牺牲自己,与洪承畴周旋。洪承畴想纳小宛为妾,董小宛始终保持对丈夫的忠贞,不肯就范。洪承畴无奈,只得把她送给顺治帝。
董小宛入宫后与顺治帝引发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清宫秘史。顺治帝正由于和皇后不睦,产生了厌世情绪,清雅脱俗的董小宛的出现使他冰凉如水的心又重泛涟漪。顺治帝对她百般怜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好景不长,董小宛在宫廷内苑中为人所嫉妒,被皇太后遣送出宫,无奈之下,顺治帝只得与董小宛垂泪惜别。依照孝庄太后的命令,董小宛被封为悟真菩萨,出家为尼。后传顺治帝自董小宛走了之后,更加无心政事,不久便也遁入空门。
第六部分75以国为姓梁 梁姓出自嬴姓
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少子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另一支。
来自嬴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合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后随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粤乃至全国各地。
一、梁姓多文臣武将
梁姓一直不乏名人。春秋时有晋大夫梁益耳、梁弘和齐国孔子弟子梁。东汉有书法家梁鹄、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唐有画家兼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文学家梁肃。北宋有大臣梁颢,南宋有名画家梁楷,因其嗜酒,人称“梁疯子”;还有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明有戏曲作家梁辰鱼。清有文学家梁廷相,曾支持林则徐禁烟,并著书记录鸦片战争;梁国治,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学士梁诗正,高宗重要文稿多出其手;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名家。近当代有建筑名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成的弟弟),哲学家梁漱溟,曾译《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的散文家兼翻译家梁实秋等,此外还有森林学家梁希等。
二、梁姓名人
1.维新领袖梁启超
梁启超是清末广东新会人,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同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次年讲学长沙学堂,积极鼓吹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曾主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极力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曾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又策动蔡锷反袁。后与段祺瑞合作,任财政总长。“五四”时,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文字激扬,常引以自豪。晚年在清华教学。他学识渊博,著述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合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自幼年便才学出众。12岁即中秀才。其父督导极严,希望他由科举登入仕途,光耀门庭。可他后来渐渐偏离了科举八股的方向。1889年,他在广州以第八名中举。主考官李端欣赏其才华,以妹相许。而梁启超却在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后在上海渐入新学,从此走上维新道路。
2.巾帼英雄梁红玉
在中国千古以来女英雄中,梁红玉是颇为特殊的一个。她初为歌女,貌美而才德俱佳。后为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临军助阵极有战功。
金将兀术欲退还临安,被韩世忠截住。韩夫人献上计策,由她管中军以炮石守御和指挥方向,韩世忠领兵依中军旗鼓四面截杀。世忠依计而行。梁夫人束装坐中军,击响战鼓,激起全军昂扬斗志,杀得金兵东奔西逃,折损了兀术女婿龙虎大王。
第六部分76以国为姓杜 杜姓起源有三支
据考证,杜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第一支出自祁姓。商朝后期,丹朱后裔刘累的后裔封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公迁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后来,周宣王杀死无辜的杜伯,杜伯的子孙出逃。杜国灭,杜姓自此问世。
第二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
还有学者认为,杜氏子孙是上古时善酿酒的杜康之后。
杜氏经数千年的生息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但尤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北)、汉阳(今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南阳(今河南南阳)之地的杜姓家族最为繁盛。
一、杜姓多诗人
历史上的杜姓名人层出不穷。秦朝有大将军杜赫。东汉有南阳太守杜诗、北海相杜密、经学家杜子春、经学家兼文字学家杜林、书法家杜操。西晋有名将杜预。隋朝有农民军首领杜伏威。说到杜甫,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学家。其他的唐朝杜姓名人还有宰相杜如晦、史学家杜佑、诗人杜审言、杜荀鹤。杜荀鹤是杜牧的儿子,在唐代末叶亦是诗名满天下,他吟咏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绝句,一直传诵不绝。明朝画家杜琼擅山水,多用平笔皴擦,淡墨烘染,设色清淡,风格隽秀。清朝有诗人杜、云南回民起义首领杜文秀。近现代有上海青帮头子之一的杜月笙,曾任全国政协常委的杜聿明,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等。
二、杜姓名人
1.“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像。第二次到燕赵平原,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这个时期他留下的《望岳》,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同李白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读书游历时期,到34岁时就结束了。后寓居长安将近10年,未能有所施展,反而饱尝饥寒疾病之折磨,这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靠献赋得官,任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看出肃宗小朝廷已经无法容纳正言德论,纲纪已乱,杜甫不久即弃官往秦州、同谷。
后杜甫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他携带家小出蜀,在湘江舟中病死。
杜甫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著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被称为“诗史”。
2.贤相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他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好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高祖李渊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
杜常随秦王李世民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秦王立为皇太子后,他被授职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李世民对杜如晦十分器重。杜如晦因病辞职,太宗诏令给他原俸禄在家养病;他病危时,太宗诏令皇太子前去问候,并亲自到他家去。逝世时,太宗极其悲痛,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衔;安葬时,又加司空衔,谥号“成”,并亲手诏令虞世南撰文刻于石碑,以便记载君主痛悼臣子之意。有一件小事即可看出如晦在太宗心中的分量:某日,太宗吃瓜,瓜味甜美,便留下一半祭奠杜如晦。
杜如晦为相时,和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次在太宗的处所商议政事,房玄龄必定说:“非如晦来不能筹划。”等如晦来到,又尽都采用房玄龄的计谋,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当时人们谈到良相,必定房、杜并称。
第六部分77以国为姓阮 以国为姓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有一诸侯国阮,位于泾渭之间,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一带。后来,阮国被邻国周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由此,便产生了阮氏。
阮姓自得姓以后,开始往中原迁徙,到达今河南的陈留一带时开始定居下来。阮姓在陈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成为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后来,其他地方的阮姓大多是从陈留迁移出去的。
一、三国阮氏多风流
到了三国时期,阮氏家族出了几位名声显赫的大人物。首先是阮,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投身于汉末曹操幕府中,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阮籍名声更大,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才气和放达名闻天下;阮籍的侄子阮咸与阮籍十分相似,他们俩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物。受他们的影响,阮氏家族在这一时期有很多人都生性放达,风流不羁,在当时成为有名的“阮氏多风流”。明代的阮姓名人阮大铖,著有9部传奇,有4部传世。清朝学者阮元,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等。当代的著名女影星阮玲玉一生共拍影片30部,塑造了旧社会各种不同的妇女形象。
二、阮姓名人
放达狂诞的阮籍
阮籍,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散骑常侍、东平相等职,世称“阮步兵”。
阮籍才思敏捷,诗词歌赋常一挥而就,为当时文坛巨擘,名重士林。因不满曹魏昏暗,又不愿攀附司马新贵,内心忧郁苦闷,遂蔑视礼教,纵酒放达,行迹颇多狂诞之举。阮母去世,中书令裴楷前去吊唁。阮籍饮酒大醉,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坐在床上毫无哭泣之意。裴楷见此情景竟不以为反常,坐在地上哭泣尽哀,然后便走了。有人对此颇感惊讶,裴楷却说:“阮籍是超脱世俗之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必须遵守礼制。”
阮籍邻家有一个美丽的少妇,平日在酒垆旁卖酒。阮籍和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常在她家饮酒,醉了就睡在少妇身旁。少妇的丈夫对此产生疑心,但仔细观察,发现阮籍根本没有什么不轨企图。
阮籍虽然放达狂诞,然而对于政事却极为谨慎,从不褒贬人物,评论优劣,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这也算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吧!
第六部分78以国为姓贾 黄帝后裔,文王子孙
贾姓是当代中国的第四十五大姓,相传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周文王的子孙,姬姓贾氏占了当今贾姓子弟的绝大部分。
贾姓始祖最早可以上推到西周初年。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地,即现在的陕西蒲城西南,人称为贾伯,随后公明建立了贾国,成为西周的附庸国。这支贾姓始祖后来渐渐迁移到今山西襄汾一带,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678年,贾国被晋武公所灭,贾伯的子孙就以其原来的国名为姓,这是贾姓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贾人也有一部分逃到西部的贾河一带,成为当地贾姓的始祖。
一、贾姓迁变
贾国被晋灭以后,晋襄公又封同姓亲戚射姑到贾国之地。射姑是狐偃的儿子。狐偃是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在外19年,是晋文公完成霸业的得力助手。射姑居于贾地之后,人称其为贾佗或贾季,他的子孙也以封邑为氏,这也成为贾姓的一个重要来源。有意思的是,这两支贾姓实际上都是姬姓,又都以山西为根据地,这是中国姓氏来源中很少见的现象。
贾姓中也有一些外族的改姓,例如北宋金国女真人中有贾姓,满洲八旗姓嘉佳氏的也集体改为贾姓等。
贾姓郡属山西,后来逐渐辐射到河北、河南一带,宋朝时河北已成为贾姓大省,但由于战乱频仍,贾姓逐渐由北向西和东部迁移。明清以后,贾姓出现了由东部向华北、华中回迁的现象。西部贾姓的人口也不少。
二、书香门第贾姓多
贾氏历代名流众多,春秋时期晋国有贾佗。第一个替贾氏扬名的人,首推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与贾谊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政治家贾山。贾谊之后,贾姓多出诗书专家。
东汉初年的贾逵为经学家,著有《春秋左传解诂》、《国语解诂》;西晋时贾姓有宰相贾充和其女贾后贾南风;南北朝时有农学家贾思勰、数学家贾宪;唐代出现了著名的诗僧贾岛、宰相兼地理学家贾耽,他尤其熟悉边疆地理。唐代的贾公彦为经学家,所著《周礼义疏》、《仪礼义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宋代有贾似道、贾安宅、贾炎,元代有画家贾虚中,到了元末明初,贾仲明开始以戏剧闻名,明代以后,贾姓名人有贾仁元、鼓词家贾凫西等人。
三、贾姓名人
1.博学能文的政治家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少时就有“博学能文”之誉,当时人都称他为“贾生”。汉文帝初年,皇帝听说贾谊很有才干,就征召他为博士。在当时的博士中,贾谊只有二十来岁,最为年轻。每次皇帝诏命博士议事,那些老先生不能回答的,贾谊都对答如流,常常说出老先生们心中想说却又无法言表的话,因此大家无不佩服贾谊的才干,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不到一年就提升他为太中大夫。
贾谊好论国家大事,经常写文章为西汉的统治者出主意,提建议。他所写的政论,见解深刻又很有文采,深为当时及后世之人喜欢,其中最著名的是《过秦论》。西汉初年,国家刚经过秦末的大动乱,民生凋敝。在《过秦论》一文中,贾谊分析秦朝兴亡的原因,指出即使是像秦国那样强大的国家,利用武力吞并了其他六国而建立秦朝,如果不行仁政,不顾百姓的死活,统治者只是一味好大喜功,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必然导致迅速的败亡。因此贾谊提醒西汉的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施行仁政。
贾谊的建议多为汉文帝所采纳,但他年少得志,不免为其他人所排挤,文帝也渐渐疏远了贾谊。他后来还做过长沙王和梁王太傅,但总是郁郁不得志,曾作《鸟赋》以屈原自比。后因梁王坠马丧生,贾谊悲痛异常,33岁就去世了。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公元386~534年),齐郡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他同一般的富贵子弟和读书人不同,他从不轻视劳动,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有着发展生产和富国强民的热切愿望。贾思勰最推崇的是像龚遂、召信臣和王景那样的良吏,他们都因重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而为老百姓所称道,因此他决心成为对民众生产生活有用的人。
贾思勰曾做过地方官,他很关心群众疾苦,常跟他们谈论生产上碰到的事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因此,贾思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感到有必要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于是,《齐民要术》一书就应运而生了。
《齐民要术》是中国公元6世纪时的一部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内容最丰富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种农学书。它在总结中国的农业生产经验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六部分79以国为姓江 黄帝后代
江姓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颛顼帝玄孙伯益的后代。
据《姓谱》载,古代的江国在今湖北江陵,也有一说在今河南正阳西南。春秋时,楚国消灭了江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世代承袭江姓。伯益的后代在江国被吞并后,只有少部分留居本土,其余的则逃至今河南、山东等地。江姓的祖先立足河南、山东之后,又四处播迁,以至于全国各地都有了江姓。
江姓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值得子孙骄傲。汉代有精于《诗经》,被称为“鲁诗”之宗的经学博士江翁。南北朝时有人称“江郎才尽”的江淹,有历仕梁、陈、隋三朝,素称三朝元老的江总。宋代有以《千里江山图》闻名画坛的江参。清朝则有经学家兼音韵学家江永、诗人江、名中医江有诰等各界翘楚。
江姓名人
骈赋名家江淹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为官。在梁任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因此,江淹的诗文集称《醴陵侯集》。他的名作是《别赋》、《恨赋》。
江淹少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写出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诗文。20多岁时,江淹已在文坛享有盛誉。可是到了晚年,他的才思却大大减退,文章平淡,再也没能写出什么佳句来。
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江淹自称,他在离宣城太守任时,曾中途泊船于禅灵寺附近的江边。有天夜里,一个自称为张景阳的人来访:“我以前曾给你寄去了一匹锦,现在已到了归还于我的时候了。”江淹听了,便从怀里抱出锦送还给那个人。可那人看了,非常生气,大声叫道:“我给你整整一匹锦,你怎么割得就剩这么一点了?”说完,他转过身对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人说:“就剩下这么几尺了,也没什么大用处了,就送给你吧!”自此,江淹的文采情思就大不如前了。
关于“江郎才尽”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江淹梦到了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郭璞。郭璞说:“我有一枝笔已放在你那儿好久了,现在该归还给我了吧!”江淹一摸怀里,果然有一枝五色彩笔,就还给了郭璞,从此他就再也写不出精彩的文辞了。
其实,“江郎”之所以“才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和享有盛誉以后,过着优越的生活,心里也自满自足起来,从此便不再努力刻苦,自然就退步了。
第六部分80以国为姓颜 颜姓邾君,五迁其居
周宣王时,邾国国君夷父伯颜助宣王讨伐自立为鲁君的伯御有功,赐为公爵,为颜公。其次子友被封至小邾国,以颜为姓,颜姓开宗。其后代颜回位列孔子之后,尊为“复圣”,故颜姓族谱以颜回为一世祖。
王俭说颜姓起于周公旦的后裔中采食于颜邑的一支。颜真卿否定了这种说法。
因邾国弱小,依附于鲁国,故颜姓人多任职鲁国。颜回即生长就学于鲁国。后世所修颜子祀庙,亦在曲阜。历史上颜氏宗族有五次大的播迁。
一、颜姓迁变
东汉时关门侯颜盛为避战乱,举家东迁至临沂,为首位离开曲阜的颜氏子孙。东晋后,颜含、颜之推等大批颜氏后裔在江宁等地做官、生活,形成了第二次大迁移。隋唐时,居高官的颜氏子孙中的一支云集长安,定居并修建宗庙,形成了第三次大迁移。这时颜氏最盛,名人辈出,见于史册者过百人。唐玄宗追封颜子为亚圣,在曲阜立专祀宗庙,颜姓后人有许多返回临沂的。至后周时,宗子归鲁,完成了第四次大播迁。北宋末,第五十代宗子颜尧随驾南迁,称南宗;颜昌领九支后裔留在曲阜,代宗子祭祀先祖,称北宗。元以后以北宗为正统。第五次迁移产生了南北分宗。
二、颜姓名人录
自一世祖颜回起,颜门就名士辈出,代领风骚。战国时有令齐王两次下拜的颜、为周王室保住九鼎的颜率。秦汉之际有名将颜良。南朝时有名诗人颜延之,官封光禄大夫;颜师伯权倾刘宋。隋唐时有大儒颜之推,其《颜氏家训》流传千古;忠烈名臣颜杲卿,因起兵抗击安禄山被俘,凌迟而死,至死骂不绝口。五代时有数朝为高官的颜。宋有身正行端的大臣颜师鲁、慷慨好义的颜太初。明有颜鲸,刚直不畏权贵;颜佩韦是为周顺昌鸣冤而死的五人之一;颜思齐远渡东瀛,又开发台湾;颜元倾力于治习儒学。清朝的颜光敏,雅善能文,为清初十子之一;颜检善于断案,曾官至直隶总督;颜检子颜伯焘,抗英有功,还曾保举过林则徐。
三、颜姓名人
1.陋巷“复圣”颜回
颜回虽出身贵族,但家道已中落,家境贫寒。他13岁师从孔子。颜回甘居于穷居陋巷,吃粗粝之食,精研《诗》、《书》、《礼》、《易》诸书,认真体悟孔子教诲,个人修养极高,被孔子称赞为“三月不违仁”,孔子甚至说他是仁德之人,自己不如他。颜回极聪敏,子贡说他“闻一以知十”。
传说有一次,颜回与子路在孔子门口,有一个鬼魅来求见孔子。鬼体壮身高,目光如电。颜回和子路分别以仁、勇闻名。子路被吓得后退,颜回却勇敢地拔剑上前,与鬼搏斗。搏斗中颜回横扯鬼魅腰带,鬼一下子倒地化蛇,被颜回斩杀。人们谈起此事,都说是“仁者必勇”。
2.精注《汉书》的颜师古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自幼博览群书。他精通训诂学,文笔出众。隋朝仁寿年间,由李纲荐举,做了安养县尉。尚书杨素见他年纪尚轻,就问道:“安养是一个大县,难以管理,你要怎样去治理它呢?”师古回答:“安养也不过是个县而已。杀鸡何必用牛刀!”杨素甚是惊奇,又有些怀疑。师古到任后果然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师古为安养尉时,薛道衡任襄州总管,他与师古祖父颜之推是旧交,又欣赏师古的才能,每写好一篇文章都要让师古指摘其中毛病,提出修改意见。
在唐代,颜师古又任中书侍郎等职。他所校订的五经,被太宗列为定本颁行于天下。后来,他奉太子承乾之命注释《汉书》。注成,自当时直至今世,均为世人推崇。他的《急就章注》亦为世人推重。
3.忠烈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是一代书法名家,他师从先人而又有所独创。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颜体”。
颜真卿少时,家里养着一只断翅仙鹤,不能高飞,真卿常捉来在鹤背上书字为戏。他二哥允南见后训斥他说:“仙鹤不能高飞,已经很可怜了,你怎么不知爱惜它的羽毛?毫无仁爱之心!”这件事颜真卿终身不忘。
颜真卿曾为监察御史,常去地方巡查。当时五原县有一桩久悬未决的冤案,他一到任立即着手办案,迅速查清了案情,当即予以平反昭雪。当地本来久旱不雨,当晚突然下起雨来,人都将其称为“御史雨”。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颜真卿奉旨前去劝谕。李希烈威逼利诱,颜不为所动。后被勒死,时年77岁。
第六部分81以国为姓郭 郭姓起源于“虢”
根据历史记载,郭姓出自古代的虢国。在古代,“郭”和“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郭氏是周王室宗支虢公的支派,也即黄帝的后代。他们都被封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虢仲受封于西虢,在今天的陕西境内,后来东迁到上阳,称南虢;留在原地的称小虢。还有北虢也是虢仲的后裔。虢叔受封于东虢,在今天的河南境内。
史书上把“东、西、南、北、小”五个虢国并记。这几个虢国虽然相继被秦国、郑国和晋国所灭,但他们的子孙都以国为姓,而“虢”与“郭”音很相似,所以他们子孙便以郭为姓。
另外,根据史籍记载, 有一支郭氏是以古郭国的封地聊城为中心的,亦是黄帝的支脉。少数民族和其他姓氏改郭姓,也是郭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郭姓家族名人辈出
春秋战国时期,古郭国为齐所灭,其族人在灭国后四处飘流,辗转迁徙到今河北、山东一带。而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姓,他们的迁徙与虢国的兴亡相始终,每一个虢国的灭亡都导致郭氏族人的大逃亡和大迁徙。他们主要播迁到今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这时候的郭氏族人出了燕国谋士郭隗、齐国大夫郭荣和郭最。在饱尝流亡迁徙之苦后,郭氏家族在秦汉时期终于安定下来。这时候,郭氏家族名人辈出,如汉武帝的使节郭吉、名将郭昌、不仕篡位的王莽的郭宪、光武帝的郭皇后、被收入“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博学多闻而不慕名利的郭泰。这一时期,郭氏家族秉承祖先的优良传统,迅速繁衍壮大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的潮流,郭氏族人经历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这次迁徙,使郭氏族人开始散居到江南各地,以后又进入广东、福建。这时的郭姓名人有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魏晋时期玄学大家郭象,三国曹操的谋臣郭嘉、郭淮。隋唐时期,郭姓继续发展,出现了名臣郭子仪、后周王朝建立者郭威。宋元以后,郭氏族人继续南迁,基本上形成了现在郭氏族人在南方的分布格局。这时候,出现了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此后又有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改革派的先驱郭嵩焘。近现代以来,则出现了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著名诗人郭小川等。
二、郭姓名人
1.郭子仪功盖天下
郭子仪是功高盖世的唐朝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立下了赫赫战功。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郭子仪担任节度使。他率军讨伐叛军,收复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功劳最大。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又负责抵抗回纥的侵袭。面对吐蕃的频频侵扰,他指挥若定,屡平吐蕃。郭子仪一人身系国家安危、社稷存亡长达30年之久。
郭子仪有胆有谋,他曾单骑趋回纥,以信服人,使回纥与唐朝化干戈为玉帛,传为佳话。郭子仪手握重兵,但他忠于朝廷,只要一有诏书,他便日夜兼程,踏上归途,从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他虽然德高望重,功高盖世,但却从不矜夸自己,而且治家严谨。唐朝皇帝也对他恩宠有加。
郭子仪之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夫妻吵架,郭暧说:“你倚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是不看重天子之位才不当的。”公主大怒,以此告诉唐代宗,代宗安慰公主后就送他回家。郭子仪听说此事后囚禁了儿子,入宫请罪。代宗对他说:“儿女们闺房中的话,不值得怪罪。”郭子仪回家后,用杖打了郭暧数十下。
郭子仪功盖天下而天子不起疑心,位极人臣而无人嫉妒,生活上穷奢极欲而无人指责。古今往来,为人臣子而能做到这样的,仅郭子仪一人而已。
2.天文学家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仪器制造家、数学家和水利专家。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郭守敬奉命主持天文台的工作。元大都司天文台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组织严密,设备齐全,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功能最好的天文台之一。元大都司天文台更为世人瞩目的是它拥有当时非常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郭守敬所创制的简仪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滚柱轴承的机械,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测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测量仪,开创了在仪器上同时设置和使用附加设备的先河。还有一种天文仪器叫仰仪,它是中国和世界上首次出现的一种新型仪器,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太阳投影的观测仪。
郭守敬还奉命编修历法。为了编修历法,郭守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象观测,通过实地观测,测出了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和冬至的精确时刻。他还推测出一年为365.2425天,与当代的科学测定只差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与郭守敬所测分秒不差,但它的制定时间却比郭守敬晚了302年。郭守敬和王恂编制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好的历法。
郭守敬一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国际天文学家学会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的一颗小行星。 --完--
更多阅读
转载 六爻预测彩票 技术转载 《梅花易数》解码排列三基本技术 梅花易数排盘
原文地址:[六爻预测彩票]技术[转载]《梅花易数》解码排列三基本技术糠澜才贤琳deqc作者:首批减免车船税车型目 《梅花易数》解码排列三基本技术 作者: 龙田德普 (本文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龙田德普新浪博客) 一、理论依据
《龙门镖局》中陆三金的经典搞笑台词语录 龙门镖局太监和陆三金
《龙门镖局》中陆三金的经典搞笑台词语录1、陆三金:一个只能靠钱来撑自信的男人,很衰~2、陆三金:生命的价值都一样,但价格不一样 !3、陆三金:人们更愿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审美赏析 王维 偶然作六首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审美赏析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人称诗佛。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
《中国姓氏地图》下 中国三维地图模型下载
《中国姓氏地图》(下)来源:求索书屋第四部分41源出多门的窦姓范 唐尧后人,范杜同源范氏始祖,远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圣君唐尧。尧的这支后世子孙,在舜、夏、商等几个朝代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生活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一带,西周时期被分封于杜
转载 《天竺与佛陀》选摘-“三寸丁谷树皮”臆解 三寸丁狗
原文地址:《天竺与佛陀》选摘-“三寸丁谷树皮”臆解作者:钱文忠《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这武大郎,身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