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知名的保险服务集团,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苏黎世保险)一直关注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1993年,苏黎世保险在北京成立代表处;2000年,苏黎世保险通过战略投资入股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苏黎世保险获得财险营业执照,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财险分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2007年,苏黎世保险收购北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并将其更名为苏黎世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
受益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日益开放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苏黎世保险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和业绩。与在中国市场上发展的其他外资保险公司不同,苏黎世保险敏锐地发现在全球航运重心东移趋势下,随之而来的航运保险业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未雨绸缪,2010年苏黎世保险的母公司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作筹建苏黎世国际航运与金融研究发展中心。
苏黎世保险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胡晓勤女士认为,中国航运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她与本刊记者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特别是上海航运保险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记者:苏黎世保险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您如何评价六年来苏黎世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胡晓勤:截至2011年,在“拾遗补缺,做深细分市场”的基本方针指导下,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的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保费收入2010年达到2.03亿人民币;2011年达到3.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5%。与历史相比,更突显出了苏黎世保险在中国发展的势头。
在市场影响和认可度方面,苏黎世保险北京分公司依托资金和技术优势,发挥在责任险、金融险、财产险、建工险以及货运险等各主要产品线上的专业水平和承保能力,赢得了一系列重大项目。
在市场经营策略方面,苏黎世保险本着“全球经验,扎根本土”的理念。中国保险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而苏黎世保险具有140年的保险服务经验,并拥有强大的全球网络,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凭借这些全球的先进经验,苏黎世保险一直致力于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在服务方面,苏黎世保险一直贯彻“以客为尊”的理念,特别是今年将该理念作为一个全球性项目予以推进,通过沟通、培训等方式,把“以客为尊”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从而实现从内到外、全方位的服务质量提高。
同时,苏黎世保险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在中国发展的策略之一。苏黎世保险一直积极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情况,并积极投身到这类慈善项目中。其“冬日暖阳”的扶贫支教活动得到了媒体各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这也是苏黎世保险“居兹念兹”的发展理念的体现。
苏黎世保险希望与业界同仁一起努力,为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记者:2010年3月,苏黎世保险的母公司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作筹建苏黎世国际航运与金融研究发展中心(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两年多来,有何研究成果?
胡晓勤:研发中心是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作,在上海设立的首个研发中心。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与中国分享我们在全球海运保险与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加强同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以及中国航运、保险企业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推动和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过去两年多来,研发中心聘请国内外专家团队,围绕政府、行业最关心的航运金融课题,完成了13个研究项目,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了研究报告。课题项目涵盖范围广,涉及发达国家航运中心建设经验、外资航运投资准入法律政策、建立国际新造船交易市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等。同时,研发中心也配合上海市、浦东新区有关方面,开展一系列科研交流活动,例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峰会、国际航运人才交流恳谈会、航运保险课题成果发布会等,邀请国内外金融、航运界人士与专家学者共享科研成果,共同研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战略发展问题。
记者:全球航运中心东移的趋势不可阻挡,航运保险中心是否也具备同样的趋势?这一路途中尚存哪些挑战和机遇?
胡晓勤:从船舶数量、港口设施和货物吞吐量等诸多硬件来看,中国已经是航运大国,上海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当然,如果从全球航运保险中心这样的高度去衡量,上海与伦敦等老牌航运保险中心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挑战)还较多,最主要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法律制度和服务的完善、保险理念的培育等。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包括航运保险在内的航运服务业必然会随之发展。目前中国航运保险相对滞后,说明后续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
记者:上海在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业方面相对较滞后,苏黎世保险认为上海需要突破的障碍有哪些?
胡晓勤:主要的障碍包括专业人才的缺乏、法律制度尚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等,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问题。比如对于航运保险来说,目前中国迫切需要一批精通风险评估、理算、国际仲裁、国际贸易,了解航运产业链相关环节运作,并熟悉相应国际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快培训在职人员。而对于高校来说,不能光重视理论知识,也要重视航运业(包括航运法律等服务行业)内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邀请他们更多地传授航运保险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上海如能集聚大批高端服务业的精英,行业的发展速度应该能提高。
记者:目前,中国航运保险经纪人的发展非常滞后,您对此有何建议?
胡晓勤: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两种途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对于外部引进,除了市场本身的吸引之外,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主动吸引海外或其他城市的高端经纪人才,为他们提供诸如税收、户口、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内部培养的话,就需要高校与企业配合,高校设置对口的专业,企业提供丰富的交流和实习机会,使得学生在理论教育、行业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当前,中国拥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高端航运保险经纪人员急缺,这就更需要加强高校与行业的合作,特别是高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让更多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获得进一步深造或在职培训的机会,或者是邀请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参与到一线教学当中。
记者:上海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保险交易所,并且积极打造再保险中心,对此,您有何看法和建议?
胡晓勤:我们从媒体上了解到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立,将是上海聚集金融市场要素的一大举措。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保险交易所既能有效促进市场资源的配置,也能使相关行业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并为相关交易提供法律保障和标准化流程,使得市场更加规范和成熟。所以我乐见保险交易所落户上海。
从全球角度来看,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曾尝试过建立保险交易所,其中不乏劳合社这样成功的典范,但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最根本的原因是交易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本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期待未来的上海保险交易所在制度设计上,既能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与国内市场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记者:航运险近两年受到关注,受益于税赋优惠,人保、太平、平安等中资险企相继在上海成立航运保险中心。苏黎世保险对航运险的前景怎么看?与中资险企相比,苏黎世保险有哪些特别的优势?
胡晓勤:航运险是最古老的险种之一,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经济的晴雨表,实时反映了贸易和航运的活跃度,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航运险也是连接航运业和金融业的平台。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上海航运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与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货物吞吐量第一港的地位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航运保险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在短时间内还会存在,这同时也预示着,企业、市场和政府等各方面对航运保险业的发展,会有更多期待和更大的推动力度,因此我们认为航运险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苏黎世保险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具有强大的承保和专业风险管理实力,并且有全球服务网络,能为客户提供全球综合保险解决方案。苏黎世保险目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服务客户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多名工程和安全专家。而且苏黎世保险推出全球同步进行的Multinational InsuranceProposition (MIP)方案,确保客户的业务活动符合所在国的法律和税收要求。对于航运险来说,苏黎世保险的这种“全球性”具有很大的竞争力,这点可能是中资保险企业目前比较欠缺的。
航运业是全球性的高风险行业,对于货主、船东、承运人、中介代理机构和码头管理当局等各方面而言,如何规避风险、防止或减少损失,始终是考量的重中之重,这对保险公司在风险控制和防损方面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除了核保、理赔、市场、客服等部门外,苏黎世保险还有一支跨专业、跨区域的风险工程团队,能够在航运业务所涉及的世界各地提供专业的风险防损服务。
另外,苏黎世保险航运险部在中国推出了网上快速核保及出单的E-marine系统。该系统安全快速,界面简洁,适合处理大批量货物申报,兼有专人核保,随时提供咨询,为客户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
记者:目前,中国没有大型的专业航运保险公司,您认为成立专业的航运保险公司是否可行?是否意味着高风险?
胡晓勤:我们听说宁波港与上海港正在筹建中国首家专业性的航运保险公司,由港口企业作为主要的发起人,同时引进保险机构,航运、物流等领域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或者投资人,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航运保险领域的创新,我们认为这对于航运保险趋于专业性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当然,对于企业本身运营来讲,如果经营品种较为单一的话,可能系统风险会较大。例如,航运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遇到国际贸易低迷时期,如何避免业务出现大幅波动,保证企业平稳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航运交易公报记者/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