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如何种植

生物学特性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

两种种植栽培:

一、段木栽培(过去常用栽培方法)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清朝我国东北长白山也开始种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靠天收耳,产量极低。195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培育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发明了段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这种方法至今仅仅被林区极其少数耳农延用。  1、制种: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2、耳木准备: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完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选胸高处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截面用新石灰涂刷,然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  3、接种:接种用的工具应预先用乙醇消毒。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  4、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  5、散堆排场: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约45°为宜,晴天或新耳木角度可大些,雨天或隔年耳木角度应小些。  6、出耳管理:起架阶段栽培场的温、湿、光、通气条件必须调节好,但管理中心是水分问题。起架后最好隔3d有一场小雨,半月有一场中、大雨,干旱时应人工喷水,解决干干湿湿的问题,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左右。喷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病虫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韧草茵、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主要虫害有伪步行虫、蛀枝虫、四斑丽(虫甲)、蓟马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锌(1:50倍液),防治杂菌污染。另外也可采用除虫菊、雷公藤等生物农药防治虫害。

二、塑料袋地栽(现在常用栽培方法)

  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成功,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ZL94110092。8;ZL94110204。5),2000年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式,顺应了黑木耳“冷冷热热、干干湿湿”的生活习性,栽培成功率和产量、质量高,成了现在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1、合理配置培养基,提高pH值  根据不同代用原料营养特点,经过多年实验,筛选了许多高产配方,并使pH值达到8—9,偏碱性培养基能抑制杂菌生长。培养基举例如下:  木屑配方:   阔叶杂木屑84.5%,麦麸或米糠15%,石膏粉1%,生石灰0.5%。   豆秸、棉杆玉米芯(粉碎)配方:  豆秸或棉杆或玉米芯80.5%,麦麸或米糠18%,石膏粉1%,生石灰0.5%   棉籽壳配方:  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粉1%,生石灰0.5%   甘蔗渣、甜菜渣、木糖渣配方:  糖渣50%、木屑33.5%、麦麸15%、石膏1%、生石灰0.5%   2、选育优良菌种  通过生物技术选育驯化适于代用料栽培的888黑木耳菌种,其特点是抗杂菌、能在偏碱性培养基上生长,子实体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  3、采用特制折角塑料袋  以无毒的特制聚丙烯材料加入特殊成份制作特制折角塑料袋,这种袋不硬不脆不易破损,适于装袋机装袋,尤其能随黑木耳菌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收缩而收缩,不与培养基分离,以保证出耳袋内不进水、不污染、不满身乱长原基。袋的半周长以15.5cm为最佳,基内营养转化输送率最高。  4、机械拌料装袋   采用“全禾”拌料装袋生产线,三次搅拌,拌料均匀,装袋速度快,质量好,防止料长时间堆放发酵变酸。  5、装筐灭菌   栽培袋用筐盛装灭菌,防止挤压造成塑料袋与培养基分离,又能提高灭菌锅蒸汽流动穿透性,灭菌效果好。   6、液体制种  采用最新发明的液体菌种培养器制备液体菌种,制种快,3d完成,接种萌发快、24h萌发吃料、污染率低、养菌快、20d长满袋,上下菌龄差异小、出耳齐,比固体菌种效果好。液体菌种培养器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自动控制,已获中国发明专利。  7、无菌室自动接种机接种  接种室达到百级无菌,不用任何化学药物消毒,木耳菌丝体不受药物损伤,每筐12袋同时自动接种,6s一次性完成,有效控制污染。  8、室内外结合养菌  除传统的室内层架式直立养菌外,可在适宜季节,在大地(或林地)垛垛养菌,室外空气新鲜,温差大,既锻炼菌丝生活适应能力,又能抑制杂菌生长。  9、及时划口、规范口形  改变菌丝长满袋后,“困菌”的传统方法,菌丝长满袋,及时划口,划8—12个口,交错排列。改变传统的开洞和交叉口型,口型“V”型,深划口,划入培养基0.5cm,划口线1.5cm,两条划口线∠50°。  10、适宜季节出耳  北方一般在春、秋季,南方在秋冬季出耳,适宜在8℃—28℃的自然气候下出耳,天冷可罩塑料拱棚,切忌高温出耳,以防病虫害发生。天热可选林地出耳。  11、大地摆放集中催耳   划完口的袋密集直立或倒立摆放在大地出耳床上罩草帘或塑料布,保持床面湿润,7天左右原基形成。  12、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湿分明  原基形成后,菌袋分散摆放,袋距10cm,每平方米摆放25袋,露天地可罩遮阳网,林地可裸露菌袋,这样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耳片颜色深黑。采用专用雾化喷水袋浇水,浇水干湿交替,干时菌丝积累营养,湿时子实体生长。浇浇停停,七干三湿,干就干透(耳片发硬),湿就湿透,切忌不干不湿或浇水不停。  13、适时采收   黑木耳子实体经25d左右长至成熟,要及时采收,防止过熟发生烂耳。采收将子实体连“根”采下,洗净杂质后晾晒。  14、及时晾晒   黑木耳采收后自然干晒,一般在纱网上晾干更快。翻动不要过勤,以保持耳片舒展。

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如何种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8678.html

更多阅读

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太子参高产量种植技术

  太子参又名童参、孩儿参,属石竹科植物,以干燥的块根入药,有补气、健脾胃、生津液等功效。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选种:太子参易感花叶病毒病,发病后对产量影响非常大。所以,最好选用高抗花叶病毒的抗毒一号太

如何种植彼岸花 彼岸花怎么种

如何种植彼岸花——简介彼岸花,中文学名红花石蒜,又名曼珠沙华,也称龙爪花、老鸦蒜,属石蒜科。彼岸花冬季叶色深绿,夏末秋初叶落花开后明亮鲜艳,非常美丽。因此许多人都想去种植一盆彼岸花,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谈谈如何种植一盆彼岸花。如

柑橘栽培技术 柑橘栽培管理月历

柑橘栽培技术——简介柑橘栽培技术柑橘栽培技术——方法/步骤柑橘栽培技术 1、柑橘栽培技术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桔园规划设计、防风林、苗木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

如何种植盆栽小番茄 盆栽樱桃番茄种植方法

如何种植盆栽小番茄——简介 小番茄,又叫圣女果,有的还称为樱桃番茄、袖珍番茄、迷你番茄,是番茄大家族中的一员。樱桃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尤其适合人们追求天然和健康的潮流。今天小编就将如何在家用花盆种植小番茄的技巧

声明:《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如何种植》为网友一生酷到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