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

内经针法的奥秘

作者:杜建华 北美中华国医学院 院长

世界八字治疗法协会 会长

《新概念针灸学》 著者

一、写在前面的话

前几天有一个叫老阳的网友在QQ交流群里问到:有哪位老师看过杜老师的“杜建华的经络阴阳平衡法”?

我给他及所有群友的留言是:老阳你好!谢谢你的参与,我们以后多多交流。首先我要纠正一点:从来没有“杜建华的经络阴阳平衡法”这一说法。我在“新概念针灸学系列讲座”里只是介绍了“内经针法”。而且我说得很清楚,这是《黄帝内经》里本来就有的一套针法,但一般的人未必能看出及明白,因为是隐藏在内经里的。我只不过是通过学习从书里找出了这套针法并加以归纳和总结而已,具体的内容在我的讲课视频及论坛里的一些贴子上有。因此这不是我发明和创造出来的针法,是内经里的针法。

二、讲座的主要内容

2011年3月12日,我在“八字与医学交流房间”给大家讲“新概念针灸学系列讲座”第三讲时介绍了“内经针法”。

在那次讲座中我谈到: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相信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里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来与我们的针灸临床是那么的密切相关,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使我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我们“新概念针灸”关系较为紧密的有:

1)“素问”里很重要的内容是“五运六气”;

2)灵枢经为何也叫“针经”?实际上整本《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讲的就是针灸;3)若能深入学习、探索和临床验证的话,不难发现内经里很明确地有“调神”、“调气(气血、阴阳)”和“解结”三大方法;

4)判断针灸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脉的变化;

5)有必要把分散在整本《内经》中的针法提炼出来,我称这一针法为“内经针法”。

当我从《黄帝内经》中一条条挖掘、整理出这一针法时,我感到整个人被震撼了!可以讲自从我学习针灸以来(不管是跟师傅学,向老师学,看书或与同行交流等等),这是除我一个道家师傅教我的那套“天易针法”外,与“八字治疗法”一样,能让我极感震撼的一套针法。

在给大家介绍这套针法时,我认为我绝对不会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我确实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的思考题。如果你什么都只要现成的,连一点点的脑筋也不愿意动或不愿意经过临床的验证,说实在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必要来房间听我讲课,也根本不需要听我的讲课录音,那对你是一种浪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讲课是要花时间也要动脑子的。

那么“内经针法”为何会让我感到震撼呢?我们回顾一下我已经讲过的内容(没讲的内容还请大家继续思考)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阴有余而阳不足:

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

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 (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

当我独自推导出这张别通简图时,自己也十分的惊讶,这图十分简明扼要地把别通的关系讲清了,且直指根本。

3)从三大回环系统里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何“萎症独取阳明”在临床上常常不见效,并且我们明白怎么做才会更有效。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045.html

更多阅读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曾仕强易经八卦的奥秘

主讲人简介:曾仕强先生祖籍福建,生于1934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获美国杜鲁们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仕强先生历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现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在教学、研究、

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1-6全集

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1-6全集)【视频】本专辑由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栏目2010年4月首播、11月重播,颇受欢迎。徐文兵(1966—)名小周,字文兵。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中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师 教师   

声明:《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为网友久往孤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