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元代地志与地图 中国元代地图

原文地址:元代地志与地图作者:元瓷精舍元代地志与地图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商业的繁荣,交通的发达,以及政治、军事的实际需要,促使这一时期的地理学获得较大的发展。方志 方志是记载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现状的著述,包括政区演变及山川、物产、风俗、人口等各个方面。宋、元统治者命令各地普遍编纂图志,奏报朝廷。朝廷又命专人,将各地区方志汇总,编成全国范围的总图志。这些著作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在编纂方式上也形成一定的体例。总地志——从北宋初年起,出现了许多全国总地志。《大元大一统志》,共一千三百卷。元世祖时,命搜辑全国总地志,以明“一统”。一二九四年,书成,共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统志》。成宗时,陆续获得云南、甘肃、辽阳等地的图志,文命秘书监增修。一三○三年再次成书,共一千三百卷,由孛兰肹、岳铉等献上。顺帝时,刻印流传,定名《大元大一统志》。此书大致以一州为一卷,如事迹较多,则分为数卷。每州约分十目,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所用材料大多引自唐、宋的各种地志,内容比宋志更加丰富。《大元大一统志》今已失传,仅存辑自《永乐大典》等书的残卷。[color=#0000ff]地方志——专记一州一县甚至一镇的地方志,宋代流传至今的还有二十多种。以时间而言,南宋比北宋多;就地区而言,南方比北方多。这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元代的地方志也是南方多于北方。[/color]流传至今的宋、元地方志,比较重要的有十几种(见下页表)。[img]http://s10.sinaimg.cn/orignal/4985cdb8453142e7b4c09[/img][color=#0000ff]这些地方志分类细致,文词也比较雅驯。包含的内容,有各地的方位、面积、疆界、道路、天然财富、户口、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商税、赋税等有关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但更多的是职官、科举、人物、古迹、艺文等,比《太平寰宇记》更加史传化。不过,这些记载为研究各城市的经济、政治等情况,保存了有用的资料。地方志一般在卷首附有地图,更是珍贵的文献[/color]。地图 : 宋、金、元各朝都重视地图的制作。北宋初年规定,每逢闰年,各州上贡地图和户籍,称为“闰年图”。后来又规定各路每十年画本路图一份,上交职方员外郎,称为“职方图”。朝廷参照各路的地图,绘制成本朝全图。此外,还绘制各种专门性的地图,如外域、边防、宫阙、山川、水利、交通、都会等,种类繁杂,数量甚多。《舆地图》——元初朱思本绘制,共二卷。朱思本是元朝地位较高的道教徒,受命代祀名山河海。他利用这个机会,旅行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查,绘成此图。由于画面较大(长、宽各七尺),不便流传,虽然也曾刻石,但未能保存传世。从现存明代罗洪先据此改绘的《广舆图》,可推知朱图的大概。沿革地理 由于印刷业的发达,书籍流通方便,易于进行排比对照的研究,沿革地理学因而得到发展。这时,出现了不少专门性的著作。据《宋史·艺文志》等书著录,有易祓《禹贡疆理广记》、吴澥《历代疆域志》、杨湜《春秋地谱》。这几部著作依据宋以前历代地理志的材料编纂而成,有的研究历代的地理,有的专门研究一代的地理。在宋代的大部分地志中,也都列专章叙述沿革。《太平寰字记》叙述郡县,首先介绍建置沿革。《舆地广记》记述沿革地理的材料更多。沈括《梦溪笔谈》也有一些沿革地理的论述,如对郢都、云梦泽、唐代扬州等。郑樵《通志》中,有地理、都邑二略,都是沿革地理的著作。其中《地理略》的历代封畛是考证宋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而《都邑略》则是郑樵新创的体例,专门论述历代各国的都邑,同时附述历代周邻各族的都邑。南宋王应麟,以研究《资治通鉴》的地理著名,撰有《通鉴地理考》一百卷,此书已失传。今存《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从历代州域、都邑、形势到石晋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兼及两宋的地理情况,各为条例,逐一考核。另有《诗地理考》六卷,考证三代时期的疆域地理。[color=#0000ff]元初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涉及历代地理,也有较精辟的论述。[/color]河源志——中国古代对于黄河上游地区,已有相当的了解。《禹贡·导水·河水》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唐代官员多次到达河源一带,但对河源的记述仍然十分粗略。 [img]http://s1.sinaimg.cn/orignal/4985cdb80f3f50d3d9220[/img]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黄河源图[color=#0000ff] 西域南海地理著述 宋代南海贸易发达,元代西域畅通,南海往来频繁。一些学者综述见闻,写成西域南海地理著述多种,扩大了人们的知识领域。[/color]西游录、北使记、西游记、西使记——一二一九年耶律楚材从成吉思汗西征,在西域居住六年,行程五六万里,写成《西游录》一书。一二二○年金使乌古孙仲端奉派使蒙古,觐见西征中的成吉思汗。他返回后口述行程,由刘祁记录,题为《北使记》。全真道士丘处机(长春真人),一二二一年应成吉思汗之邀西行,经蒙古,到达中亚,三年后回国。随行的弟子李志常记录行程见闻,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一二五九年,常德奉元宪宗之命前往波斯,次年回国。他的旅行历程由刘郁写成《西使记》。以上这些游记都叙述了他们经历的山川城市和沿途的民族风习,是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有价值的著述。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color=#0000ff]宋代记述海外情况的专书[/color],[color=#ff0000]由于作者得之传闻,不免有些失实。元代一些海上旅行者写作的海外地理著述,由于亲自经历,记载的内容更为详实可靠。[/color]周达观在一二九六年随元朝使臣赴真腊一年多,回国后撰成《真腊风土记》一卷,共四十则,记述今柬埔寨的城廓、宫室、服饰、村落、出产、贸易等地理情况。[color=#0000ff]汪大渊在一三三○年到一三三九年,两次随商船出海,途经南海诸岛和印度洋沿岸数十国,还可能到过东非。他随手记下见闻,回国后编写成《岛夷志略》一书。[/color]书中某些内容沿袭周去非、赵汝适的旧说,但大部分记载详实,较当时其他的有关地理著述更为可信。[size=20][color=#0000ff][font=黑体]对元代地志与地理的研究可以还原600年前的一些重要信息,对元青花的青花钴料来源,国内元青花窑口,生产背景考察等许多问题有这重要意义.本文未外待续;许多图片由于过大无法上传,一些资料尚在整理中。[/font][/color][/size]相关连接:http://zhuzhenhui1.bokee.com/3279437.html

[转载]元代地志与地图 中国元代地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222.html

更多阅读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 市场经济与法治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在“正和岛新年家宴·眺望2014报告会”上的发言(2013年12月31日,三亚)今天是2013最后一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辞旧迎新。回顾2013年,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公报最让我关注的,则是两个关键词:

中国边界的“凹”与“凸” 中国凹凸地图

中国边界的“凹”与“凸”撰文/单之蔷为何中国的版图轮廓线上“凹多凸少”?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常与地图打交道,在看地图的时候,我的目光经常停留在中国与外国的国界线上。我发现一个现象:由国界线所画出的中国版图的轮廓“凹多凸少”,

神与古代中国GodinAncientChina) godin session

神与古代中国 (汉字)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z16DahrIns/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AkJzpKmg&feature=related神与古代中国 (历史记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TXOjowA0s/http://www.youtube.

转载:听内行人揭穿中国武术虚伪骗人的本质

转载:听内行人揭穿中国武术虚伪骗人的本质武术,正像中国文化一样,虚无的东西多。十个练,九个吹,一个不练还胡勒。我这样说,一定会遭到维护国粹人们的攻击。你若不信,你就去看吧,全是这一套,我的老师如何如何,我的祖师如何如何,我曾经见过的高

转载 城市印记——从地图看南京六 南京城市地图集

原文地址:城市印记——从地图看南京(六)作者:地图先生城市印记——从地图看南京(六)改革开放后期部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京市城市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迈开了新的步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最初几年,城建的重点主要放在住宅

声明:《转载 元代地志与地图 中国元代地图》为网友句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