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2008年6月
美媒体认为,地震让世界重新考量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形象,从巨龙变大熊猫
美国广播公司6月3日报道,原题:从巨龙到大熊猫:一个全新的中国?在这场不可抗拒的大灾难中,一点光亮已经从地震废墟中升起。
中央政府在四川的救灾行动,使越来越多的世界其他国家开始把中国看作是“一只强壮而富有同情心的大熊猫”,把中国视为“一条充满威胁的巨龙”的则越来越少。
当中国总理温家宝拿着扩音器安慰受灾民众时,全世界都听到了他的声音。他眼含泪水的拥抱和到灾区广泛的考察是中央政府从对灾难“掩体式防御”心态发生转变的一个明显标志。
从迅速派遣地震反应小队到允许外国记者在四川自由采访报道,中央政府的救灾战略已经帮助平息了折磨奥运火炬传递的很多担忧和抗议。
由于知道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场灾难,中国的反应比以往显著地更透明和更开放。
即使传统意义上的对手,如日本和台湾,也加入到了友好者的行列之中,立即提供了帮助。中国得体地接受外国提供的援助物资也使世界大为惊讶。
政府还动员各方面力量,谦逊地请求援助帐篷和洁净的饮用水。有组织的募捐和积极的鲜血凸现了国家团结和人们的同情心。这在中国是很少能感到的,在国家层面上也从来没有过。
上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四川灾区慰问时对站在身旁的温家宝说:“全世界都站在你们的身后,全世界都支持你们。”
四川发生地震后,中国和外国受众读到和看到的新闻报道几乎是相同的。中国看似已经打开了不透明的窗帘,同意记者——对国内外记者采取同样标准——自由到灾区采访,这也是不曾有过的事。
“很多外国记者对他们能自由到灾区采访并及时报道灾难信息表达了感激之情”,中国外国记者俱乐部主席梅林达·刘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
现在还不能说中国新近获得的柔和形象是否会持续下去,会持续多久。把中国视为一个大熊猫似的国家将在奥运会期间非常具有帮助作用,也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当前的开放和谦恭是充满希望的。随着地震报道不再成为媒体头条,世界对中国的同情和慈善行为也将会减少,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会重新浮现并占据报纸头条。
但是,在世界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的崛起并对此做出反应时,也许他会回忆起“温爷爷”和突然涌现的新闻自由,从而重新考量对于中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