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常州日报》2013年6月29日A3版“文笔塔”版节选发表
我读韩少功的《日夜书》
周其 伦
今年三月,《收获》第二期率先推出了著名作家韩绍功的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于此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倾情出版发行了这部蕴含着醇厚历史韵味的小说作品,一时间韩少功这位作者就再一次地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人物。
我是在5月初收到由韩少功签名的新作《日夜书》的。我能够这么快就阅读到这部相当畅销的作品,还得益于湖南省岳阳汨罗的作者潘绍东先生的牵线搭桥。我在阅读这部装帧异常精美作品前,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了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的执行主编程永新先生对《日夜书》有过很高的评价,而2013年3月出版的《收获》第二期更是在介绍这部作品时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激情而悲壮的知青年代,在著名作家韩少功的笔下有了新的发现,通过几个别具一格的人物,韩少功将过去与现在放在一起……其中的是非得失,真是一言难尽。由此,那段知青生活被血肉相连地融入当下,让我们重新审视。”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一直就特别期待这次阅读体验,所以当我真正地阅读到这部作品时,自然就特别地感到欣慰。
《日夜书》是继作者在2002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暗示》以后,经过十余年的人生沉淀和磨练,再次重磅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因而它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里程碑意义对于韩少功来说,绝对不可小视,同样我们也能够从他的这部作品中再度去领略到作者那豪放四溢的写作才情。在《日夜书》中,作家重新梳理了自己的那段青春期经历,用近乎温情湿润的桥段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故事。作品以他自身过往的那段上山下乡当知青的年代为叙事背景,用宏阔壮丽的描写、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刻展示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工人、个体户乃至普通官员从当年的困惑到当下的残酷现实中可歌可泣的人文情怀,倾情关注并细腻地描绘了一代知青在岁月流变中风光、沉沦、觉醒、挺立的艺术群像,也充分地展示出了他们现今的处境和顽强的命运追求,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可贵的东西。
在这部长达23万字的作品中,作者从年轻时浪荡不羁、后来又成为前卫艺术家的知青同伴姚大甲开始写起,一直写到长于理论的知青精神领袖马涛的女儿笑月意外去世,描写了知青时代走过来的各种人物的命运轨迹,展示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意志,为现今的人们认知那段历史提供了崭新的文学剖面。作者还很处心积虑地把艺术青年大甲、“精神导师”马涛、农村“大哥”郭又军等形形色色人物的个性特征放在社会的大变迁中去磨砺塑造,这就使得整部作品的情节推进走向和人物思想的变异脉络融会贯通,让我们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感觉到了有一种特别鲜活的温婉扑面而来,作品还刻意地把他们的人生轨迹演绎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我个人觉得,作者采用这样的描写手段和形象刻画不仅真实可信,还有了很多感动我们的元素。
小说的名字叫《日夜书》,是和它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韵味相吻合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正面就有反面,有左就有右。正因为小说里有了这么复杂的思想脉络梳理,这部小说所具有的一些思想性的东西就必然会引起批评界的强烈反应。青春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出发地点和打拼姿势,而韩少功用《日夜书》这样一部作品,罗列出了自己的青春账目表,他一一盘点后,让我们这些阅读者把那种激情豪迈、困惑迷茫有选择地收下,我们会蓦然发现,作品中除了有那样一些鲜活生动的人,还有那个时代的陈旧印迹。我们为他们而感动,也被那些蛮荒坚硬硌得疼痛无比,或许,这正是一部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好作品才能带给我们的青春气息。韩少功的小说创作有着浓郁的“故乡”情怀,知青生活成为他一生深挖不止的富矿,然而,他却从未专门写过爱情。在《日夜书》里,韩少功还特别充分地描写了爱情。
作者在作品中为我们描摹了‘左’、‘中’、‘右’各类人物形成的自然生存状态。作为一个成名多年的作家,能够第一次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青春岁月,这一点是可贵的。作家韩少功几乎是选择了贴着自己的青春书写,回到爱情的现场去体会,真诚地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知青生活里的各种感情姿态。按照作者的说法,那就是“20多岁写知青和50多岁写知青,体会完全不同的。”作者更愿意写出一部“相信80、90后能理解”的作品。他采用了《史记》“传记”的方式,对青春记录薄上自己记忆深刻的所有朋友都做了画像式的素描,也写出了一代人的怅惘和幸福。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阅读到这样一部明白晓畅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当我们今天再度来关注那个激情而悲壮的知青年代的时候,就会从韩少功的笔下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日夜书》的有很浓郁的回忆录元素,基本故事与作者当年在湖南省汨罗县插队的情景有很大的关联度。韩少功告诉我们:“我年轻时在汨罗的一个茶场呆了3年,眼下每年也确有几个月还住在那个汨罗,无非是保持自己一点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底层的关系,享受一点自由、闲散以及体力劳动。城市里当然有很多吸引我的东西,但在一个同质化的社交圈里频繁应酬有点让人受不了,乡村可以帮助我建立一点屏蔽、建立一点区隔、拓展一种新的生活和心情,至少可避开一些泡沫化的社交和垃圾化的信息。”我们从作家的这段话中,就可以感觉出这部作品与他生活的密切关系。
同时,这部作品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当代极其复杂情感思想的起源和它的流变脉络,细致勾勒出同一历史阶段中不同人群的痛苦抉择,让我们在阅读以后就有了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畅快淋漓和慑人心魄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