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日报》数字报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中山市早在1990年已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近20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更加迅速,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5% 的速度增长。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建议中山市在比较大型的小区规划设计时,要把养老设施列入公建配套范畴,把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列入规划之中,大力发展居家养老。

>>>建议中山以后社区医疗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走进一些由大型住宅小区形成的新的社区当中去,以更好地贴近老人,方便老人。

>>>巩固的关键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星光老人之家长盛不衰。提高就是要加强管理,防止星光之家变成单纯的麻将室,有的地方甚至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承包给私人,转变成打麻将和洗脚的场所。

>>>依靠老年人开展老年人的自助活动,走“养”、“为”相结合的积极养老的路子,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还有诸多好处。一是社区的老年人,大多是退休职工,有各种专业技能,能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需求的服务项目。二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是同龄人,最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互相容易沟通。三是长时间居在同一社区,互相熟悉,就近方便。

■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的改革步伐

1、要实现经营方式多样化,将经营权以承包、租赁、出让、委托经营、参股等方式转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等市场主体,由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探索走公办民营的发展路子。

2、要实现服务对象公众化,引导公办养老机构从单纯为“三无”人员,“五保”老人服务向为社会公众服务转变,社会上凡是自愿到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都能接纳,实行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混合型服务,使养老福利机构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

3、要实现运用机制市场化,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实现领导聘任制、行政领导负责制、量化责任指标。在用人、分配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

1、明确民办养老机构性质。

明确民办养老机构是营利性质的还是非营利性质的,是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首要前提。广东省原来将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定性为非营利性质,使得部分民办养老机构身份尴尬,大量民间资本流向了其他行业。随着广东省新修订的 《广东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于2009年5月1 日实行,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终于有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中山市应当根据新的《广东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对目前已登记和未登记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清查分类,重新定性,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要落实办理。

2、继续出台鼓励政策。

2008 年年底,中山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出台了 《中山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意见》,于2009年1月1 日实行。该意见规定了由市财政福利彩票公益金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在开业并营运半年后给予一次性的开办经费补贴,标准为每张床位 1000元;另外,再按连续入住三个月以上的托养人员实际占用床位数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给予补助。但这仅仅是两个部门对收养性的民办养老机构的一种补助方式。要充分认识到民办养老机构投入大、收益簿、周期长的特点,在充分落实国家、省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中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出台一些“民办公助”的政策。比如,开办养老服务机构涉及规划、国土、工商、卫生、税收等部门,市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出台管理细则和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帮扶措施。另外,建议免收或减收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征地管理费、白蚁防治费、绿化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人防建设费等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建议即便是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在开办和运作之初的五年内,一律视为非营利性的机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3、积极拓宽资金来源。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需要筹集大量资金。除了中山市政府应根据中山经济发展情况,适度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一是可以利用中山邻近港澳的优势,积极引进港澳资金来中山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引入资金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和借鉴港澳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方式,改善服务质量。二是可以借鉴国外用房产“倒按揭”的方式支付养老费用的做法。在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大都选择用自己房产以“倒按揭”的方式来支付入住养老院的费用,从容度过自己的晚年。而在我国,很多老年人手中的“房产证”却无法换来一张老年公寓的“入住证”。目前,有这样需求的老人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空巢老人,但再过若干年,就会是普遍问题。因此,中山可以发挥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荐或指派少数愿意为老人服务的、有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和房地产交易市场作为试点单位,与养老机构结合,开展手续清楚简洁、老人们受益的系列化服务试点,先解决少部分人问题,以后视社会发展情况,逐渐推进此项政策和服务。

■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1、注重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

一是要打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的通道,通过招考、招聘,吸收一批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当中去。二是可以利用中山的职业技术院校,为中山养老事业培养管理和服务人才。三是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服务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专业人员队伍要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

可以通过招聘社会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社会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专业化服务,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3、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

在中山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大专院校的支持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团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

■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益增多。因此,从长远来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未来养老的主要方向。

1、搞好规划。

建议中山市在比较大型的小区规划设计时,要把养老设施列入公建配套范畴,把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列入规划之中,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政府可以在地价或税收上给予相应优惠。目前,广州、深圳及长三角许多城市都有此措施,中山可以借鉴这些城市的做法。

2、加强信息化管理。

目前,中山为老年人安装的“颐老一键通”、“关爱铃”由于把老年人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输入了电脑,并且和家政、医疗服务等机构形成了联动机制,使老年人能够得到便捷的服务。这种信息化管理优势非常明显,建议在有这种需求的老年人群体中迅速推广。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日报》数字报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3、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中山市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视,目前全市已建立111 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城乡的社区医疗网络体系。因此,在调查中,老年人“看病难”的矛盾并不突出。但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社区医疗机构和医疗水平与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目前的社区医疗机构都是建立在“村改居”后的社区当中,建议以后社区医疗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走进一些由大型住宅小区形成的新的社区当中去,以更好地贴近老人,方便老人。

4、完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

中山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即“星光老人之家”,目前已基本上覆盖了中山的农村和社区。这些老年活动场所主要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如棋类、球类、书法、健身等。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巩固和提高。巩固的关键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星光老人之家长盛不衰。提高就是要加强管理,防止星光之家变成单纯的麻将室,有的地方甚至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承包给私人,转变成打麻将和洗脚的场所。

5、大力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设。

目前,中山市在东区、南区、古镇三个镇区各选择一个社区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为社区内老人建立档案,开展小组活动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从运行近一年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可以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非常方便、细致的服务。建议大力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建设,场地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农村现有的“星光老人之家”以做到资源共享。同时,要加强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综合功能,集家政、文化、体育、娱乐、服务、老人日托、精神慰藉等为一体。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设,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培养专业社工人才,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本身又是锻炼和培育优秀社工人才的重要舞台。

6、充分发挥老年人群体的自我服务作用。

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庞大的老年群体,既是被供养对象,也是被服务对象,同时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依靠力量。因此,依靠老年人开展老年人的自助活动,走“养”、“为”相结合的积极养老的路子,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还有诸多好处。一是社区的老年人,大多是退休职工,有各种专业技能,能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需求的服务项目。二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都是同龄人,最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互相容易沟通。三是长时间居在同一社区,互相熟悉,就近方便。

(王灿斌:中山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周泽华:中山市委党校讲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69848.html

更多阅读

《中山狼传》人物简析一 中山狼传

《中山狼传》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中山狼的故事基础上创造的。中山的狼被赵简子射伤逃窜,向信奉墨家学说的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出于“兼爱为本”的思想救了狼。但危险过了之后,中山狼却恩将仇报,要拿东郭先生充饥。东郭和狼询问三老,老牛和老

我读韩少功的《日夜书》 月夜韩少功阅读答案

本文被《常州日报》2013年6月29日A3版“文笔塔”版节选发表我读韩少功的《日夜书》周其 伦今年三月,《收获》第二期率先推出了著名作家韩绍功的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于此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倾情出版发行了这部蕴含着醇厚历史

声明:《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中山日报》数字报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网友加油相信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