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读书(让你积累无穷读书技法) 读书积累
序——庄之明 。█
我爱书。书是风帆,把我推向浩瀚的大海。书在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苍莽的宇宙。书是时代的波涛中航进的思想之船。在这里,我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我扑在书上,眼前再现了先哲的英姿,耳边响起了人民的心声。书帮助我放眼世界,洞察社会,了解人生,使我从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才能。
我爱书。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书教我辨别真与假、善与恶,分清爱与憎、美与丑。书是我的忠实伴侣。苦恼时,书给我安慰;迷惘时,书给我信念;消沉时,书给我激励;闲暇时,书给我乐趣。“书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规劝和慰籍,质同金玉,价值无量。”〔约翰·卢保克《读书的乐趣》〕。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地球上,四十亿男女老少,都离不开书,不可想象,假如世界上一天没有书将会成什么样子。
目前,世界上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阅读学。读书,蕴含了认知、理解、记忆、速度、比较、鉴赏、创造等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想读有所获,了解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大家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所谓“读书百法”,是就方法之多而言。或精读,或博览,或慎思,或好问,或质疑,或笃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渐广,读书的兴趣和方法也会随之变化。读书百法,因人而异,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而恰当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堂江同志的《读书百法》一书,不仅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有关读书的许多宝贵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名家读书的故事,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和带有规律性的一些东西,对于指导青少年更有效地读书、提高学习效率,也不无裨益。
法国作家左拉说:“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然而,书海无垠,知识浩繁,穷我们的毕生也不可能尽收眼底。博与专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尤为值得提倡。
古往今来,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重视知识的积累,因为金字塔的高度是与其底面积成正比的,要想有所成就,没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功底是不成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就喜欢博览群书,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时,又系统阅读了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休谟、笛卡儿、康德和物理学家牛顿、拉普拉斯、麦克斯韦、赫兹等人的著作。由于有了广博的学识和雄厚的知识基础,爱因斯坦终于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划时代的科学理论——狭义相对论。我国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王充本人一生读过近一万三千卷书,“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泛览百书,涉猎诸篇,可以为“术业有专攻”提供丰沃的土壤。但是,生命有尽,学问无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门门精通,所谓“博览”也是有限度的。尽管世界上的书籍卷帙繁浩,汗牛充栋,但真正称得上经典名著的,为数并不多。所以,阅读中外古今的名著,阅读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有定评的作品,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享受,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了解人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诚然,若立志不长,用心不专,昨攻文史哲,今学数理化,明天又想钻研财经和法律,“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难免光阴虚掷,一事无成。所以,既要“博览群书”,又要“读破一卷”,选准目标,专攻一门,这是名人大家做学问的经验之谈。我国学者范文澜先生说,他做学问就是从专攻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入手的。他通过读这本南北朝的关于古代文艺理论的名著,不仅系统地掌握了古汉语,而且对于古代历史、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魏晋前中国文学史、天文地理等都有所收获。范先生的《中国通史》正是他“术业有专攻”的硕果。
知识就是力量,“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伽丘语〕。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接受信息,开拓视野,启迪思路,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古人说,“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积。”学问和知识是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得来的。思,才能辨其得失;问,才能明其所以。我们既要善于在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善于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使自己更快步入新的知识领域,使所提出的“为什么”得到“是什么”的答案;又要注重读书与实际相结合。我国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饱学之士”刘羽冲读了一部古代兵书,即自称可统帅十万兵马,结果征剿土匪时“全队溃覆”,自己也“几为所擒”。迷信书本,死读书,读死书,是读书人之大忌。我们要做书本的主人,莫为书本的奴隶,既吸取书本的营养,又不为书本所绳墨,因其辞而得其神,才能有所创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一著名座右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他注重学以致用,才使得后人慨叹“千古男儿一放翁”。学是为了用,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我们如能遵循读书的规律,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善于读书是一种能力,研究读书方法是一门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方法提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实践已经证明,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方法的积累。堂江同志是个书迷,平时对阅读理论和阅读方法做过一些研究,《读书百法》这本书正是他阅读研究的结晶。我想,可以把这本书喻为青少年读书指径入门的向导。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代刘向语〕。愿青少年朋友努力读书,善于读书,采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
以上就是我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感想,也可以算作是这本书的“序”吧。
。┗━━┓▅ 读书百法 ▅┏━━┛ 。
1、诸葛亮:观大略法 。●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那是一位智者的化身。不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有些地方还将他神化了。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
“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怎样具体学习、运用诸葛亮的“观大略”读书法呢?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要紧的有五条:〔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5〕精通唯物辩证法。”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3、杨大眼:耳读法 。●
耳读法,用耳朵能读书?除非是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般正常的人,怎么能用耳朵读书呢?
能!我国古代就有一位。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叫杨大眼,此人是一位常胜将军,很有威望。《北史》卷三十七中记载了有关他读书的事迹:“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
你看,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不仅记住了许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耳读”法。
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实用价值。已故著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许多大政治家。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书人员分别帮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实,耳读法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比如,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走路时可以听,坐在公共汽车里也可以听,甚至是在干某些体力活时,也可边干边听。既省时又方便,真可谓一举两得。录音机是比收音机更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我们可以把有关的学习内容〔如外语等等〕,录进磁带〔或能随身听的MP3和手机〕里,随时听、反复听。
现代人读书,用耳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耳读法”还真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读书方法哩!
4、韩愈:提要钩玄法 。●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读书时没有“提要钩玄”的缘故。如能一边读书,一边注意提出其“要”、钩出其“玄”,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5、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诚读书之良法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说到底,“八面受敌”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个例子证明:用“八面受敌”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6、陆游:有的放矢法 。●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
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有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有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7、朱熹:循序渐进法 。●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8、陈善:出入法 。●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他的这种出入法,是比较全面的,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处于封建时代的陈善能够针对时弊,提出如此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9、陆九渊:涵泳法 。●
“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首诗选自《陆象山语录》,陆象山即陆九渊,是一位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读书问题见解颇多,以上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一种读书方法。关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他还说过:“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陆九渊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读书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每当有一点新的体会时,必然会感到兴味无穷,其乐融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时情绪越好,也就越有助于理解。
陆九渊的涵泳法也是符合读书规律的,人们认识问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先将容易的解决了,剩下的难点慢慢地也就被吃掉了。还有一个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问题,当你读书的某一个局部时可能读不懂,而当你将全书看完了,站在全局的高度再来看局部,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采用涵泳法读书,不仅能从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而且还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10、董遇:三余法 。●
常常听见有人说:“谁不想读书呀?就是太忙,没有时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挤”了。
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学人是“挤”时间的能手。比如说,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就很有一套办法,他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古人有古人的“三余”,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三余”嘛!只要指导思想对头了,具体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欧阳修的“三上”是指:“马上、枕上、厕上”。他经常利用这“三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效果极佳。
其实,今人的“三余”、“三上”法要比古人多得多。比如:开会前的几分钟有人在看书,排队买菜的队伍中有人在看书,候车室里有人在看书,坐在公共汽车上还有人在背诵古诗或外语单词……看来,可利用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远不止“三余”、“四余”,也不止“八余”、“十余”,关键就在于自己肯不肯挤,会不会挤了。
11、张溥:七录法 。●
明代文学家张溥,年幼时天资不佳,记忆力较差。虽然还算得上勤奋好学,但读过的书,过后便忘了。他很是苦恼,曾经气得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是笨蛋。不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天资较差而气馁,仍然刻苦攻读,孜孜以求。并且根据自己“笨”的特点,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每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并不将它保存起来,而是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重新读。这样连续7次,一篇文章就等于读了14遍,不说滚瓜烂熟,但其主要内容总是记住了的。
这样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是很辛苦的,张溥的手磨起了老茧,一到冬季,冻裂淌血,钻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他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以自勉自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溥终于成为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了《五人墓碑记》等名作,并编辑了《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价值的书籍。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张溥的“七录”法,并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机械地去学习、模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七录”能“录”得了多少呢?但是,我们从张溥的“七录”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12、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
清初年间,在鲁、冀、辽、晋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一个行为有些奇怪的人。他约摸五十出头的光景,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是书。
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这个人坐在马背上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来了。背着背着,忽然有一处“卡壳”了,他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书背熟了,再继续策马赶路。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如老兵们说的有些与书上记载的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
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了再走。
这位游学先生姓顾,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他曾在文章中写道:“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这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游学读书的情形。
顾炎武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法,有许多好处:⑴ 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纠正书本上不少错误的记载;⑵ 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⑶ 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⑷ 能够发现许多原来不曾读过的新书、好书。
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顾炎武五十多岁以后开始的这次大规模的游学活动,到达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余卷。由于顾炎武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3、郑板桥:精当法 。●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三绝”。
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
郑板桥的“精当”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
选择书籍要求“当”,这“当”的标准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现在的“当”与郑板桥那个时代的“当”肯定不同,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当”也大有迥异。
一般说来,我们现在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适当的书:一是要考虑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对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有无益处;二是要考虑对自己的科学文化学习工作有没有帮助。
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当”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读书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里所说的“适主”,是指自己的主张、主意,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14、梅文鼎:四不怕法 。●
许多人都说,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历史上的科技强国,四大发明就是很有力的证明;只是到了明清以后就衰败了,科学技术落后了。落后是事实,但就是在落后的年代,也还有争气的科学家出现。清代的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是一位。
梅文鼎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县,自幼跟父亲和老师学习天文和数学,后来成了17世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齐名。
梅文鼎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有人总结过他的读书方法,认为他读书有四个特点,现转引如下:
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难点,忘了吃和睡。
二是不怕烦。他所读的数学书,大都是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前文不接后语,很麻烦。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订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天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
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不耻下问。
梅文鼎的“四不怕”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15、叶奕绳:约取实得法 。●
“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的一个小小的创造。清朝人张尔歧在《蒿庵闲话》中是这样记载的:
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极差,读起书来往往如过眼烟云,前读后忘。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而是奋发苦读,并想出了个“笨鸟先飞”的土办法:
每读一本书,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纸把它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余遍,然后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每日多则抄上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每当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读墙上的那些纸片,每天要读三、五次,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遗为止。等到四壁都贴满了,就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起来,再把当日新抄的贴上去,填补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肚子里的“墨水”就很可观了。
由于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便“下笔如有神”。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擅长戏曲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意思是读起书来,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获,还不如像我这样每天记一点,看起来似乎取之不多,但是日积月累,到时候实际收获却不少哩!
张尔歧对叶奕绳的“约取实得”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约取实得”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此法不没人间”,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鉴。
16、梁启超:注意法 。●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
他说:“昔人常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往后就很容易了。……最初的方法,最好是指定几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照这样做得几日,就做熟了。熟了以后,不必十分用心,随手翻开,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读一遍,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初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几遍之后,就可以同时有几个注意点,而且毫不吃力。”
梁启超所提倡的“注意”读书法,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书报读了不少,可是闭起眼睛一想,脑子里竟然“空空如也”,收获不大,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读书的时间用去了,精力也耗费了,却没有什么收益,这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细细分析一下,原来是读书时脑子里缺少一根“弦”儿。也就是说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书读完了就如同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注意”二字。读书时,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
梁启超告诉我们,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17、毛泽东:高诵恬吟法 。●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书时,往往“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许多老一辈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学习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几十遍,就可以终生不忘。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味。
正因为高诵恬吟读书法有诸多优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为乐的。宋朝有个“汉书下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说的是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他岳父觉得奇怪,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他不禁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意思是可惜没有击中。〕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意思是我来辅佐皇上,这是天意。〕苏舜钦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了一大杯酒。他的岳父看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18、徐特立:精读法 。●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这样教导青年人:读书要“贵在精”。他还说:“学习的经验是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这是徐老读书的经验之谈。
“贵在精”,就是说读书时不要光着眼于数量,而要高质量地精读。要抓住书中的精华,也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
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学者也都是很讲究精读的。老子就曾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话。宋朝的赵普则更堪称“精读”的典范。此人本来学识较浅,当了宋太祖的宰相之后,才开始用功读书。他手不释卷,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大有成效,他处理政务能力不断提高。太祖死后,赵普又成了宋太宗的宰相。有一次,他对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发现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便流传至今。
赵普一生是不是仅仅只读了一本只有一万一千余字的《论语》,不得而知;但他的确精读了《论语》这是可以肯定的。精读一部《论语》便可辅佐先帝“定天下”,辅佐后主“致太平”,这话未免过于夸张,但是就读书方法而论,赵普的方法与徐特立“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的方法是一致的。
19、董必武:阅兵法 。●
1952年底,67岁高龄的董必武做了一项决定:阅读俄文原版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
要读俄文著作,就必须重新开始学习俄语。董老担任着国家的重要职务,工作极为繁忙,况且年纪又大,记忆力也差了,学习外语该有多困难啊!
董老想了个巧妙的办法,他将俄文生词,每五个写在一张卡片上,并风趣地称作一个小队,每十个词称作一个中队,每二十个词称作一个大队,又把每个大队称作一个联队。生词写在卡片正面,中文解释写在背面。随后,像掌握自己的部下那样,先认第一小队,再认第二小队,接着将两个小队合起来认,作为中队检阅;记熟了之后,再认第三、四小队,然后将三、四小队合并作中队检阅;以后再将两个中队合并作大队检阅。用这种“阅兵”法记单词,效果很好。
由于年老记忆力差,一个生词往往花了好大的气力才记住,可是一会儿又忘了,董老就反复地认、记、背。有时因为咳嗽得很厉害,医生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可他仍然坚持读生词、标重点,即使在病床上也不间断学习。
十几年后,董老保存下来的外语卡片,上面抄录了一万零五百多个单词,甚至连剧目单、会议签到卡上面也写下了外语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董老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达到了能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俄文版《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董老读了四遍,抄录了四套生字卡片,共一百零五张,记录单词二千九百二十八个。至于举行了多少次“阅兵”式,那就无法统计了。
20、谢觉哉:晨思夜读法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他对年轻人的读书学习问题十分关心。一次,他问一位青年同志读书的计划以及准备研究点什么;青年说没有什么计划,常常是东抓一本看看,西抓一本看看;觉得要读的东西很多,自己又处理不好,每天忙忙碌碌,琐琐碎碎,很有些杂乱无章,正为此苦恼呢!
谢觉哉沉吟片刻,说:“你可以试试,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并随手拿起铅笔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了“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几个字。接着他又解释说:
“为什么要晨思呢?因为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做,而在于计,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就是思。孟子说过一句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思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人所思的内容和方法同孟子时代自然不同,但是‘多思’这一点,则是自古以来有成就的人都是重视的。你可以结合工作的特点去思,你觉得自己常常是杂乱无章,那就思如何才能使杂乱无章变为杂乱有章,使工作效率高一些,一天抵两天用,思的目的在于多得。
夜读,是根据你工作的特点提出来的,白天忙于工作,没有完整的时间读,就利用晚上,每天晚上抽它一、两个小时攻读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下去,不就有个完整的时间了吗?时间对一个人来说是少的,也是多的,会挤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把少变成多,对他来说,时间就是多的。相反,给你再多时间,你不去利用,就是少的。思是必要的,但只靠思还不成。‘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而不思则罔’,同样也是无用的。思要读,读促思,读得多,思则广,思越广,读得多就更好。晨思夜读是相辅相成的。”
21、鲁迅:多翻法 。●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书报。除了一些重要的外国书和社会科学书是详细阅读之外,普通杂志一般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有的刊物拿过来随手翻翻,有的看看目录就算了。对于报纸,也总要花十来分钟过目一下。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鲁迅认为这种办法很有益处。他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够一家人吃了;看一本旧历书,上面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还有这么多禁忌。
鲁迅不仅主张多翻一般性的书刊,而且还提倡青年人要多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书籍。他说:“倘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还批评那时候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
鲁迅还认为,这种多翻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因为“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多翻”读书法能够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好处甚多。当然,对于初中同学来说,首先要学习课堂必读的课本,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要尽可能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
22、郭沫若:一通二否法 。●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所著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史学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申三百年祭》、《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古文字学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等,都曾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像这样一位大家,他是怎样读书、做学问的呢?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有过许多论述,这里只介绍他的一个观点。他说: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第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换句话说:便是只好待时。待到自己的经验足时,终有彻底理解的时期出现。理解已足,然犹不能暖姝自划,要有批评的眼光,于可能的限度之内否定原作,然后原书的生命才能成为自己的生命,作者的心血才能成为自己的心血。一切都要凭自力,不可倚赖他人。”
郭沫若的意思很清楚,读书的第一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书的内容。理解不深不透,就要精读、深思;如一时理解不了,就过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的经验足了,思考成熟了,就会彻底理解的。第二步,就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书本,要努力去否定原作,发现其中错误,提出与之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把书本的营养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血肉。
概而言之,郭沫若主张读书一要理解、弄通,二要批评、否定,所以我们就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成“一通二否法”。
本文开头提到的郭老的许多专著,都可以说是他“一通二否”阅读、研究方法的成果。他既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提出否定的意见,从而形成了自己许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十批判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23、叶圣陶:由浅入深法 。●
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对读书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当他看到有的人为孩子能用两天时间读完《创业史》而感到自豪时,便热心规劝这些同志不要鼓励孩子这样做,因为“弄成了马马虎虎的阅读习惯,可要吃一辈子的亏。”他要求“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
那么怎样认真地阅读呢?叶老先生介绍了一种由浅入深的读书方法:
每读一本书时,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这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比如:不认识的生字词、不理解的章句段落和名词术语等〕,并且在扫除障碍中,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这样要求就深入了一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大意。囫囵吞枣是不行的,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仅仅到此为止还不够,还必须更深入一层,“最后细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把应该记住的新知识、新观点或好词语都记住了,把应该体会精妙之处都玩味琢磨了,把应该研究的东西都经过研究变成了自己的成果,至此,不仅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按照叶老的要求认真读书,收获肯定是大的。
24、夏丐尊:蔓延法 。●
自然界有一种蔓草,只要有一棵扎根成活了,它就会向周围不断地扩展滋生,繁衍蔓延。学人中有一种读书方法,与蔓草的生长发展颇为类似。
请看看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先生的读书情形吧:他总是以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蔓延,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例如:夏先生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样蔓延发展的:《桃花源记》是晋朝人写的,要想知道这篇文章在晋朝文学中的地位以及晋朝文学的概况,就可以去翻一翻中国文学史;文中的“桃花源”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一种乌托邦思想,这又可以找一本英国人莫尔写的《乌托邦》来对照着读;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文一类,如若想弄清楚记叙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关记叙文写法的书;此外,如果想了解作者陶渊明其人其事,还可以去翻《晋书·陶潜传》。
这样一来,读一篇文章就引出了一大串的书。如果我们将夏先生这种读书方法概括为“蔓延法”,不能算太牵强吧!
大量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既便于加深理解,又可以拓宽知识面,因此,蔓延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
25、丰子恺:重复法 。●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堪称一绝。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读书习惯也独特。
子恺先生读书,每读完一个章节总要复习一遍,读到第三个章节,还要把前面两个部分再复习一遍,就这样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不厌其烦,一丝不苟。
他还有一个绝妙的办法促使自己多次复习已读过的书:读书时,在书的背后写“读”字,每复习一遍就写一笔。他生活的年代使用繁体字,一个“读”有23画,因此,他要复习22遍才能把“读”字写完。试想,一本书重复读了20多遍,岂有不烂熟于心之理?
有人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的确算得上一句至理名言。按心理学的观点说,信息经常重复刺激大脑,能增强记忆。实际上,重复不仅能使记忆加强,而且还能加深理解。
重复阅读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学习、工作需要随时翻阅,也可以根据记忆学原理提供的最佳复习时机,在第一次读书后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和半个月时,分次进行复习。还可以采取别的方法进行复习,究竟用何种方法为好,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附带说一句的是,重复阅读看起来简单,并没有什么奥秘,不就是一遍一遍地读吗?但是,要真正做到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不厌其烦地反复温习,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毅力和恒心才能做得到。倘若没有顽强的毅力,不要说复习20多遍,恐怕读到第二、三遍就觉得兴味索然,读不下去了。如果害怕吃苦,懒得重复,当然在学业上也就可能不会有大的作为。
26、夏衍:构想对比法 。●
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是电影界的老前辈,深受拥戴,被人们尊称为“夏公”。可他年轻时并不懂电影艺术,他那一段自学启蒙的经历,很耐人寻味。
他在30年代搞左翼文化运动时,为了斗争的需要,须拍电影,编戏。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夏衍感到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怎么办呢?只得边学边摸索着干。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看电影。看人家的电影是怎么拍的。
为了学习的效果好一些,夏衍想了一个办法:看电影之前先把影片说明书拿来读,看完故事梗概,而后设想,这个故事假如让我来编戏,怎样着手?怎样介绍人物、介绍时代背景?对人物性格,又如何利用形象、语言来刻画?边读边构想,思想就奔驰到剧本中去了,这叫在心里打草稿。打好草稿后,再去看电影,两相对比,学习人家是怎样表现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等。找到自己原来设想的差距。
就这样,夏衍看了一大批反映英国、法国和民国初年生活的影片,通过构想、对比,吸取许多宝贵的艺术营养,受益匪浅。
虽然夏衍读的是电影说明书,但说明书也是“书”,他的读书方法也适于读其他各种书籍。虽然夏衍学习的是电影艺术,但他的经验对学其他专业的人也不无启发。
27、曹靖华:无师自通法 。●
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曹靖华先生说:“要谈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个四年旧制中学的毕业生,中学毕业后,无钱升学,就走上谋生自学的道路。”
曹先生出生在豫西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从小就拾柴、割草、放牛,农闲时才能读点书,后来好不容易凑了些盘缠到开封报考中学。中学毕业后,有钱人家的子弟都投考大学预科读两年,再入大学本科读四年。而他勉强支撑到中学毕业,无钱继续升学,他的学生生活也就从此结束了。学生生活结束,自学生活随之开始。
曹先生晚年回忆说:“这以后我先是到上海一家书局当校对,后来又到安徽大通的一个小岛上教小学。一边谋生,一边自学。工余课后,别人用来吃喝玩乐的时间,我都用来读书,有一分钟时间就用在学习上,手不释卷,持之以恒。不久,上海渔阳里成立了CY〔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我被派到国外。回国后参加北伐,即使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年月,也坚持不懈,读书自学。起初水平低,看什么都是似懂非懂。但看不懂也硬看,无人可问,懂多少是多少。持至后来,由不懂到懂,慢慢积少成多,由懂得少到懂得多。”
曹先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他的经历说明虽然没有老师指点,靠自学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读书方法,也可说是典型的“无师自通”法。
28、老舍:结合法 。●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结合法”。
老舍认为用“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老舍还结合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来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他说,我年轻时很喜欢读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开始学写作时,也尽量模仿狄更斯。但狄更斯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自己却不甚了解。只是把眼睛盯在那些耍字眼儿、故意逗笑的“窍门”上,而且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学习狄更斯学得很不错了。可是后来,读了些研究狄更斯的文章和著作,才知道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原来正是那位大作家的短处。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在于他会故意逗笑,相反地,如果他能够减少些绕着弯子的逗笑,他会更伟大。
老舍在讲完这段经历之后,深有感触地说:“真的,假若〔还暂以狄更斯为例〕我们选读了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又去读一本或两本他的传记,又去读几篇近年发表的对他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一定会得到些正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粗地吸取营养。这样,我们的学习便比较深入、细致、逐渐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这当然需要时间,可是细嚼慢咽总比囫囵吞枣强得多。”
29、巴金:回忆法 。●
“回忆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种读书方法。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读书方法,因为它是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上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听听巴金本人的介绍吧!
巴金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所谓回忆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做有许多好处:
一、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可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
另一个例子是巴金自己在十年动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二、温故而知新。
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像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
三、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的消耗。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30、邓拓:背筐拣粪法 。●
凡是读过名著《燕山夜话》的人,无不惊叹作者学识渊博,同时也产生一个谜:作者是凭什么绝招儿收集到那么多资料的呢?解铃还得系铃人。这个问题还是请《燕山夜话》的作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邓拓来回答吧!邓拓说:
“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拣粪,倒不一定能拣得多,但养成了拣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拣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不要因为我管的是牛粪,见羊粪就不拣,应该是只要有用的,不管它是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拣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不愧是一位杂文大家,说话多么幽默风趣。他的这个比喻也特别确切,读书积累资料,可不就像农民拣粪一样吗?邓拓本人就是采取这种“背筐拣粪”的方法来读书的。他总是随身带一个活页的小本子,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比如,半个月读一本天文学,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半个月读一本地质学,又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一年12个月,他就能读24部书,积累的资料自然就可观了。
当然,“背筐拣粪”也不是拣回来就完事了,还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邓拓把这种积累资料的方式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随意性积累,二是系统性积累。
随意性积累,就是平时读书阅报,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随手抄下来。系统性积累,就是等资料抄多了,就把本子拆开,一张活页纸就成了一张卡片,再把它们分门别类按系统归档保存,待需要用时,按“门牌号码”一查就找出来了。
31、吴晗:红线拴钱法 。●
吴晗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学问家。他治学严谨,很注意读书方法的研究。他认为,能读书是一回事,善于读书又是一回事,并不是所有认得字的人都善于读书;“能”和“善”一字之差,实际距离却不可以道里计。这其间,读书是否得法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次,他在评论古人的读书方法时说:“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抓住了书里的主要东西,吸收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明朝人曾经对这两种方法作了很好的譬喻,说前一种人拥有一屋子散钱,却缺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人恰好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钱。用现代的话说,这根绳子就是一条红线。”
请看,吴晗对古人的读书方法分析得多么透彻,单纯寻章摘句式的不行,单纯不求甚解式的也不行。而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用“红线”将“散钱”拴起来。对个别重要的章节、词句要深入钻研,毫不含糊;同时也要高屋建瓴,领会全书的内容大意,精神实质。
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一定要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千万别只顾了“散钱”而顾不了“红线”,或者只顾了“红线”而顾不了“散钱”哟!
32、廖沫沙:自身修行法 。●
“文革”之初,与邓拓、吴晗一起被打成“三家村”的著名学者廖沫沙同志,博学多才,读书经验十分丰富。
1984年的新春伊始,他撰写了一篇文章《读书万卷与自学成才》,勉励青年们勤奋读书。文中写道:
“现在,一些报刊办知识竞赛,激发了青年们读书求知的兴趣,这是好的。提倡青年多读书,但是读什么样的书?有人认为,读书就是读文学书籍,读语文方面的书,这种看法有些片面。应该提倡有目的地读书,把读书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仅是读,还要研究、思考问题。马列主义的书籍需要读,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农民要多读农业知识书籍,工人多读工业技术方面的书。读书有目的,学以致用,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反过来又促进了读书的自觉性,慢慢成为某一方面的内行。现在大力提倡自学成才,也是提倡多读书。自学在一个人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有人统计过:一个人在小学阶段获得的知识,老师讲授是80%,自己学习占20%;到了中学是老师教和自己学各占一半,到了大学后是自学占80%;而参加了工作后完全是自学。所以有句古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说的就是要凭自己去摸索、实践。不会自学的人很难成才,不会读书也同样成不了才,至少不能成栋梁之材。我很赞成这句话:知识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当然是为了增长知识,使自己能够成才,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不会读书的人是难以成才的,所以必须培养自学能力,学会“自身修行”。
如何通过自学达到成才的目的呢?廖沫沙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读书要定向,要把读书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这样读书,不但不会与本职工作“顶牛”,而且有很大可能会干一行爱一行,学有所成,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
自身修行法,对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终身受益的读书方法。对在校学生来说,也是适用的,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功课来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33、陈伯吹:根本法 。●
《新民晚报》编辑部约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为“读书乐”专刊写稿,年逾八旬的陈老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一篇《乐应所乐》。在这篇文章里,陈伯吹谈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他说:
“如果读书不扬弃名利思想,戚戚于小我受益,其乐并不真乐,甚至反乐为苦,生活实践中不乏这类例证。试想,杜甫生活在苦难中,能高声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乐,才是高尚的乐,真正的乐。而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感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能与人同乐,自个儿的乐亦在其中,乐将无穷,必不至于乐极生悲!由此可见,读书乐,乐在何处?是读书人的立场、观点问题。”
陈伯吹所讲的不仅仅是个“读书乐”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根本性问题。读书人如果不以正确立场、观点读书,没有正确的读书目的,没有高尚的欣赏情趣,读书的效果是不会好的,或者说,根本无真正的效果可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佳话,值得我们引为榜样。
只有读书的立场、观点正确了,我们读起书来,才能像陈伯吹先生说的那样:“长见识,获经验,增智慧,富理想,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学好本领,贡献技艺,为人民谋福利,臻祖国于昌盛。”
立场、观点问题本不属于方法的范畴,但我们研究读书方法,离不开立场、观点这个根本。这里姑且将陈伯吹先生关于读书的论述称为“根本法”吧!
34、秦牧:鲸吞牛食法 。●
著名散文家秦牧的作品,以知识广博而著称。在他的文章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涉及。仿佛他的文章都是用知识的珍珠编织而成的,光彩夺目,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在感叹之余,常常要提出一个问题:秦牧是怎样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的呢?
秦牧自己曾公开过这个秘密,他告诉人们,他的文章材料之所以比较丰富,主要得益于读书。他的读书方法叫做“鲸吞牛食”法。
所谓“鲸吞”,指的是泛读。鲸可说是海中的动物之王,身体其大无比,以捕食鱼虾为生。它吃食时不是一条一条地吃,也不是一把一把地吃〔那样是填不饱肚子的〕,而是边游动边张开山洞似的大口,让鱼虾进入它的口中,然后将嘴一闭,排出海水,吞下鱼虾。它这一口吃下去的鱼虾,往往一条小船都装不下。泛览读书时,也应像鲸吃食一样,张开大口,生吞活剥,尽可能多装一些进去。只有这样,获取的信息量才会大,积累的知识才能丰富。
所谓“牛食”,指的是精读。大家知道,牛白天在野外吃草,晚上回到圈里嘴巴还在一动一动地嚼,这叫做“反刍”。牛就是通过反刍,把吃下去的食料嚼烂嚼细,化作养分,为身体所吸收。读书也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鲸吞”,就会犯消化不良症,于身体无补。读有的书,就应该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有位研究治学的专家在评价秦牧的“鲸吞牛食法”时说:“鲸吞与牛食需互相结合,调配得当。一味鲸吞者,会流于肤浅,一味牛食者会造成寡闻。什么内容精读,什么内容泛读,与学习方向有关,要具体对待。”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35、茹志鹃:香菱学诗法 。●
杭州有座紫阳山,山脚下有个深水潭。每天,总有一个小女孩在潭边淘米、洗衣、提水。她所淘的米都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把,所洗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两件。这个在如此贫困中挣扎的女孩,就是少年时代的女作家茹志鹃。那时,她唯一的长辈老祖母也死了,只剩下她和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每月的生活,就靠在上海做实习生的三哥维持。三哥把他剃头洗澡的月钱寄来,茹志鹃便拿去买两斗米,剩下的钱,就买一大碗红腐乳,这就是他们兄妹俩一个月的饭菜了。
生活尽管艰辛,可茹志鹃却还一心想要念书。这怎么可能呢?有一天,她拦住一个正在上学的邻居小女孩问:“你上课上些什么呀?”不料那个小女孩用一个手指指着她的鼻子笑道:“上课就是上课么,跟你谈你也不懂!”
茹志鹃气极了,回来就自己找书来读。她曾在上海的私立普志小学念过一年书,还识得几个字。没有课本怎么办呢?她便向邻居借来一本《红楼梦》,起早贪黑地读。字念不出,就问别人,或是暂读偏旁字。
当她读香菱学诗一节时,见黛玉教授香菱的方法也不过是给了她一部书,让她细心揣摩透熟,然后就要她读这个,背那个,左右离不了一个读与背。于是,茹志鹃自学的信心更足了。当她自己通过背诵书中的诗词,也能慢慢揣摩出“冷月葬诗魂”对“寒塘渡鹤影”的工整对仗时,简直惊喜得跳起来。
后来,她又找到了张天翼写的《大林和小林》,这时已不是一字一句像嚼生姜似的那么困难了,她可以一口气看下去,直到深夜上下眼皮打架为止。
茹志鹃所说的“香菱学诗”读书法,其主要做法就是“细心揣摩透熟”:当拿到一本不易看懂的新书时,不要有畏难情绪,也不要有畏难心理,只要一遍一遍地熟读,细细地咀嚼揣摩,慢慢地就读懂了,书中的内容就能消化吸收了。古语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6、碧野:三比法 。●
著名作家碧野读书要经过三比:
第一,将名著与非名著相比。俗话说:“不比不知道”,如果光读名著,而不把它与非名著相比较,就不知道名著究竟“名”在哪里?名著的艺术水平高究竟“高”在哪里?名著的主题思想深刻究竟“深”在哪里?名著的构思巧妙究竟“巧”在哪里?如果宝珠捧在手上都不能识别它,那宝珠有什么用呢?同样,名著摆在面前都不能识别它的精华,怎么吸收它的营养呢?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将名著与非名著两相比较,才能够看得出名著在主题、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明显长处。
第二,将名著与名著相比。“十个指头不能一般齐”,即使同是名著也会有高低上下之分。可以把同类题材、同样体裁或其它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也可以把中国和外国有类似之处的名著对照起来阅读,这样就能鉴别出名著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择其优者吸收,那么吸取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了。
第三,著名作家前期与后期的作品相比。名作家也并不见得每一部作品都是名著。即使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这样的文学巨匠,他们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们的艺术也有一个成熟过程。将名家前后期的作品作比较,对作家的成长过程就清楚了,并且能从中悟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对立志于走文学道路的青年来说,是很可以借鉴的。
三比法是碧野的读书方法,也是他的成才之道。
37、王汶石:三遍法 。●
常常有一些爱好文学的青年问我,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我说,你看看当代作家王汶石的读书方法吧,肯定会有所启发的。
王汶石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读得很认真。对于名家名著,更是舍得下功夫;不是读一遍,而是读三遍。
读第一遍时,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读,让自己完全进入书中的艺术境界,尽情地享受瑰丽的艺术之美。
读第二遍时,是以一个艺术鉴赏者的身份去读,对作品进行严格的剖析。无论是多大部头的鸿篇巨制,都毫不客气地进行“肢解”,然后对每一个艺术部件作一番评头品足。说得形象一点,就像机枪手拆装机枪一样,仔细研究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这样对各个艺术部件的剖析,来学习借鉴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写作技巧。
读第三遍时,是以一个文学作者的身份去读,主要从客观上学习作家驾驭一部〔或一篇〕作品的能力,即研究作品的总体设计。
王汶石这种读书方法行之有效,能够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他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原来并不是搞文学创作的,而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来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他才拿起笔开始写作。由于他善于读书,善于吸取名家名著的艺术营养,文学功底比较扎实,因此,他出手不凡,写出了《新结识的伙伴》、《夏夜》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作品,饮誉文坛,一跃而成为当代知名作家。
当然,王汶石的“三遍法”,也不是机械地绝对地读三遍。有的平庸的作品,他读一遍就过去了,而有的特别精彩的、艺术成就确实高的作品,就不止读三遍、四遍、五遍……多次地读,反复揣摩、玩味。
38、白夜:双十法 。●
著名记者白夜在回忆他的读书生活时说:
“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真是走马观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少看要十目一行。”
白夜在“一目十行”与“十目一行”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中,充分体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全面周到,值得仿效。
“一目十行”能博览群书,“十目一行”能精研名著。至于对什么书“一目十行”,对什么书“十目一行”,可视自己的需要而定,不必强求一律。
39、刘征:信马游缰法 。●
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事。可在诗人、杂文家刘征眼中,读书则像春游踏青一样,轻松愉快,其乐融融。
他说:“我读书没有什么方法,随便翻翻,信马游缰似的。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意去寻找一点什么;有时是无目的的,只是信手翻来,碰到什么有趣的就溜几眼,大有趣的就一口气看下去。前者如孤山探梅,走遍山中的多条小径,目的只在探梅。后者如春郊踏青,花也好、草也好,爱看就多看一会儿。”
请看,“孤山探梅”、“春郊踏青”,多美的境界!简直妙不可言。那么具体怎么个“信马游缰”法呢?刘征说:
“随便翻翻,自然就不止于一书。就是在手中的一书,也不一定从头看到尾;有时只读其中的几页甚至几句;有时从后面向前读去,倒过来读;有时只欣赏那印刷的字体和插图。随便翻翻,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我则多是在中午休息躺在床上打个盹之后,或者在夜间伴着一杯茶靠在沙发上准备睡觉之前。不消说,随便翻翻是不须讲究什么读书法的,写笔记,抄卡片都有赖于‘随便’二字。要是遇到认为随手丢了可惜的文字,不妨夹上个纸条。如果是本不足可惜的书,也不妨把页子折起来为记。”
这种“信马游缰”式的读书,会有收获么?有的。刘征认为,不但有收获,而且大都是意想不到的。对于专业研究、文章写作、艺术欣赏乃至人生修养都会大有助益,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得益于随便翻翻,比得益于一本正经地学习还要多。翻多了,脑子成了一个品种花色十分丰富的杂货摊,用什么,可以信手拈来。”
当然,信马游缰地读书,并不排斥有计划地读书。刘征主张:“有计划地读书与随便翻翻不可偏废。初学者或者应该侧重前者,随着学习的发展,宜于越来越多地随便翻翻。”
40、曹世钦:记账法 。●
散文家、《北京日报》高级记者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读书账”。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时除了作点读书笔记之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前边记读毕的月日,中间记书名、作者及其国籍,后边记书的字数。从1957年开始,30多年来,他一年不隔地这样坚持记着。每逢闲暇时间,还把这个小本子翻开来前前后后浏览一遍。渐渐地他体会到这种记录书目录的读书方法很有好处。他说:
“第一,每一年终了,我翻开这个小本子,看看一年之中读过哪些书,读了多少字的书,哪些书是我渴望读的,哪些书是随手牵来读的。还可以与前一年作个比较,是多读了还是少读了,想想为什么多读了或少读了。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应该读想读而还没来得及读的书。这不但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而且对于在新的一年里也有提醒的意义。
第二,这样简要的读书记录,它能告诉我,中外许多名著我读过哪些了,甚至在某年某月某日我重新读过一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读的,我可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个小本子还能督促我:尚有一些名著还需要我抓紧读一遍。
第三,它还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无计划地读书,那真是‘韩信乱点兵’式的,点到哪本书算哪本。反正开卷有益嘛!其实也不尽然,有的书读过之后并无什么益处。同样它也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有计划地读书。比如1961年,这年从5月至10月就系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以及他的十四行诗集。这使我了解了莎士比亚其人,也了解了他所描绘的那种社会面貌,还了解了他的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四,可以从中考察出我读书的勤奋程度,尤其是记录下来的读书少的那些年月,我就要思考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只能说‘挤’时间不够,见缝不去插针,把零星的时间在不自觉中空掷了。我便告诫自己:有松弛,有懒惰,警惕啊警惕!”
读完一本书,随手记笔“账”,并非难事,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要这样做,或者虽然想到了,也曾这么做过,但没能坚持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曹世钦同志的经验表明,记笔“读书账”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也何乐而不为呢?
41、庄之明:选择法 。●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庄之明一谈起读书来总显得格外有兴致,他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说:
“我从小就是个书迷,上初中的时候,我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很多连环画和写剑侠英雄的书,结果作文还是写不好。语文老师告诉我,买书,最好买文学名著,一辈子都有保存价值。因为文学名著是文学宝库的精品,它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比如恩格斯,他曾经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卓越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并说他从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知识还要多。恩格斯在中学时代,曾经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看作是激励自己追求真理的榜样。”
语文老师的话,使庄之明茅塞顿开。从此以后,他就遵照老师给他开的书目阅读起名著来了。存放衣物的木箱成了藏书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安徒生、泰戈尔、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书伴随着庄之明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庄之明从会读书开始,进而自己会写书,进而成了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庄之明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书应该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读书,应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他还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一、分清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读好书,不读坏书。正如别林斯基说的:“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青少年要特别注意抵制黄色书刊的侵蚀。
二、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应像歌德说的那样:“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三、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只需要浏览,略知其大概。正如培根说的:“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42、忆明珠:内外贯通法 。●
作家忆明珠的读书生活,别有一番兴味情趣。他是这样对别人说的:
“宋代有人写过一篇《四时读书乐》的诗,其中有两句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我当然不能不读用文字写出来的书,但我更好读那种勿需用文字书写的天然的书。一片树叶掉下来,恰好打在自己的脑门上,如闻棒喝,顿然有悟,心中似觉无比宽敞亮堂。读不懂《山海经》以至种种古典也罢,我尚有幸得读‘天书’——‘无字天书’。”
忆明珠所说的“无字天书”,也就是大千世界、人生社会这部大书。他说别人喜欢进书店,进图书馆,我则喜欢逛菜场,逛商店,逛街头小摊。因为这些地方“大有文章”,甚至有“大文章”。于青菜萝卜的小本交易中,街头巷尾的童言妇语里,亦可知人心而论世道。
忆明珠还说:“读书,乐;读书外书,亦乐。我的读书乐在书里书外打通,书中乐与书外乐打通。”
忆明珠关于读书的见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仅要读有字书,而且要读社会实践这部无字书;二是要将书本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之融会贯通起来〔即将“书里书外打通”〕。
书本是前人或同代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积累记载下来的知识,它是间接知识,而且有限。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博大的知识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科学文化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前进。一个青年人如果只读书本,而不了解社会,那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如果死读书,而不知道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那么,他读了书又有什么用呢?
43、张一弓:无心栽花法 。●
作家张一弓曾经专为中学生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生活。文中写道:
“我的阅读兴趣常常是由一种自得其乐的愿望引起的。在写这篇短文之前,我阅读乃至朗诵了《新概念英语》的几节课文。但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计划,不打算去给沸腾了一些时候的‘出国热’再加上一点温,更不敢奢望当一当外交官或翻译家。我所以阅读、朗读而不是‘学习’《新概念英语》,完全出于读了较多的方块字以后,想在一种拼音文字中换一换语言感觉的兴趣。可以设想,用自以为是的英语发音和语调,随心所欲地表现和欣赏某种好像是英语的音乐性,而不必担心英国人是否听得懂,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
我刚刚扮演了一节课文为我规定的两个角色:希尔和韦斯特先生。希尔先生要买韦斯特先生的房子,他看了房子,问了价钱,又吓了一跳,说价钱贵了。韦斯特先生没有说不贵,而是让希尔先生相信:为这所房子花费的每一个便士都是值得的。我愣了一下,感到这句子有点啰嗦、别扭,接着又笑了,好像望见我们农贸市场上一位出售农副产品的老乡来,向讨价的买主伸出一个手指头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哼!’于是,希尔先生认可了这个价钱,表示很喜欢这所房子,看来可以拍板成交了,扮演希尔先生的我却出我意外地说道:‘可我还不能作决定,我的妻子必须先看看〔房子〕。’我对希尔先生对夫人的尊重表示赞赏,而扮演韦斯特先生的我却说:‘Women always have the last word。’什么?‘女的总有最后的单词’?我肯定理解错了。Word亦可译作‘命令’,那么,这句话是否可以译为‘女的总是有最后的命令’?不通不通!我急忙翻阅书后的译文,啊!‘总是妇女说了算。’英国也有‘气〔妻〕管炎〔严〕’,我又哑然失笑了。
于是,我在一次自得其乐的阅读中,结识了两位很有趣的英国朋友,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可以相互沟通的机智和幽默,感受到了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法上的区别与神韵上的相似。如果要从‘学习’的实用价值上要求这次‘阅读’,那么我也起码记住了两个使我费了一番思索,也给我带来很大愉悦的句子。”
张一弓的这次阅读的确是愉快轻松的,他原来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英语的计划,读《新概念英语》只不过是为了换换脑子而已。没想到,这并无用心的阅读,却也很有“实用价值”,起码使他记住了两个颇难理解的句子。这倒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所以,我们就把张一弓的读书方法叫做“无心栽花法”。
当然,并不是说张一弓就反对加强阅读的计划性和目的,相反,他也是很重视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的。他在20岁上下的时候,还曾有计划地阅读过一批俄国和法国的古典名著。
44、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
冯骥才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中年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
有人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你读书的习惯与方法是什么?”冯骥才回答说:“成为专业作家以后,我每天的时间被写作和各种事务安排得很紧,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产生大量信息的时代,因此,为了拓宽视野,把握主要信息,我习惯于多看报刊文摘,了解新的观念,以求得信息的‘最佳质’。我读书的主要原则是:定向和浏览,对于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再进行精读。”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他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他说:“我喜欢有意识地自己找些书来看,习惯于凭着需要与欲望读书。如《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文艺欣赏学》等,还有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谈和文艺理论等知识性书籍。”
浏览能拓宽视野,扩大信息量,而且冯骥才的浏览不是一般的浏览,他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因此,他获得的信息是“最佳质”的信息。
在定向和浏览的基础上,冯骥才也主张“精读”,精读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定向→浏览→精读”,冯骥才的这一套读书方法是较为全面、完整的,同时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读书方法。
45、叶辛:我行我素法 。●
“我行我素”这个词儿,用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时,通常是带有一点贬义色彩的。但是,我们对待读书却不妨来一点“我行我素”。作家叶辛的读书生活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他说:“青少年时期,我在读书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拿起一本世人叫好、名声甚大的书来,左看右看、耐着性子看,怎么也读不下去,我硬着头皮往下读,即使如此,仍然读不下去,我很苦恼。遇着的次数多了,我干脆把这样的书往边上放一放,读一点自己喜欢的书。久而久之,我琢磨出了些道道,在我喜欢的爱不释手的书籍里面,总有什么东西叩动着我的心扉,感染着我。那是什么东西这样有吸引力呢?这时我便采取精读的方法,在一卷书读完之后,翻过来再读一遍。由于已经知道了人物和故事情节,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已不像初读时那样急着往下看,而是细嚼慢咽,细细地品味书中内容和语言的魅力,看作者如何塑造人物、谋篇布局。如若觉得第二遍仍不过瘾,仍不解其味,我便再读第三遍。这样阅读多了,我开始意识到,哦!原来书中有很合我胃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形成的格调恰恰适合我的个性、气质、爱好。不知不觉地,书中的营养就在感染我的同时为我吸收了。”
请注意,叶辛特别强调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爱好来选择书籍,也就是说,我根据我自己的特点,爱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至于别人怎么说我,不管。这样读书,从阅读心理上来讲是科学的,读书效果也是好的。
所以叶辛把它作为经验之谈介绍给中学生伙伴们,并嘱咐说:“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爱好去选择书籍,这对你尤其是对试图走上文学之路的青年朋友是有好处的。”
46、杨贤江:口演笔述法 。●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同志,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他写过许多有关青年修养与青年教育的文章。他对青少年的读书问题也极为关心,曾在《学生》杂志上发表过《论读书方法》〔一〕〔二〕〔三〕〔四〕四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的和有关学者的许多好的读书方法。
在《论读书方法》〔四〕中,他曾写道:“读书之后,宜口演笔述则所得更多。因吾人读书,虽似已明意义,而往往尚未实在贴切,必向人述说所读者,而后所通晓者方不致模糊,亦不能错乱。”
这里说的是为什么读书要“口演笔述”,因为我们读过书之后,往往总是觉得已弄清了书中的内容,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清楚,这就需要向别人讲一讲自己所读的书,通过一讲,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也就清晰了、深刻了。
杨贤江还介绍了怎样口演笔述的方法,他说:“其法可立一读书社,一社以七人至十二人为度,每星期一次会集,各人先约定读书一种,聚会期,则请一二人陈说:所读书之内容大概,长短所在,并及著书者之生平,成书之略史。以次轮流,周而复始。”
几个同学好友定期在一起谈谈自己读书的情况,的确是个好办法。那么有人说,我一个人独住在一个地方,没有与朋友交流读书心得的条件,怎么办呢?
也有办法的,杨贤江接着说:“至如乡居僻处之士,独学无友,可以笔录之法代之。即每阅一书既竟,则述其大旨与长短,作为序或跋一首,录之于册。有所评论,不妨随意记之,以为后日比较自己学识进退之证。古人所著读书记,皆是此例。”
独学无友的人,读完一本书后,就随手写点读书笔记,可以写书的内容提要,也可以写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写批评的意见,写什么都行,长短也不论。这样一“笔述”,不但对掌握书的内容有益,而且一旦写得多了,说不定还能像前人那样,出版一本“读书笔记”之类的著作呢!
47、邹韬奋:层次法 。●
略通一点中国新闻史的人,都会知道“邹韬奋”这个名字。邹韬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而且也是著名的出版家和政论家。他那敏捷的文思,渊博的知识,与他善于读书是分不开的。
他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
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一大堆要读的书籍,而不知怎样读才能收获大?那么请不用犯愁,你可以仿效邹韬奋的办法,分层次阅读。
第一个层次是泛读,像鲁迅那样拿起书来随便翻翻,注意浏览,通过浏览发现有必要重读的书或某些章节。
第二个层次是略读,将泛读时选出来的书,粗略地读一遍,通过略读发现有必要反复研读的书或某些章节。
第三个层次是精读,将略读时选出来的书或章节,细细地咀嚼品味,吸收书中的营养。
这样分层次读书,一层一层地筛选,就可以保证所读的书既博又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且保证了科学地运用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一般的书花的时间和精力少,精华的书花的时间和精力多,轻重有别,详略有致。比对所有的书都平均使用力量,盲目地瞎读一气,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48、艾思奇:闹中求静法 。●
谁都希望有一个安静幽雅的读书环境,然而,这种环境条件是不容易得到的,实际上,我们常常必须在喧闹嘈杂的情况下工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练就一套闹中求静的本领。
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有一手“绝招”。他在《读书生活》杂志社工作时,工作负担非常重。家里人怕他累坏了,就借来一架留声机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希望他能在美妙悦耳的乐曲声中松弛一下绷得太紧的神经。却不料尽管音乐声再大,他压根儿就听不见,仍然埋头工作,就像沉睡在梦境不能醒来一样。
这种闹中求静的本事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这种本事,无论在多闹的情况下都能静下心来读书、工作,这就能比别人赢得更多的时间,终生受益。闹中求静,实际上是意志力的体现,意志是靠磨练出来的。
艾思奇从小就注意这方面的锻炼。他在昆明市一中上学时,就常常故意到乱哄哄的街市边上或操场上去读书。后来他到日本求学,课余时间,别的同学都在聊大天或是唱歌跳舞,好不热闹,而他却一个人坐在墙角,埋头看他的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有个同学怀疑他是否真的能够读进去,就一把抢过了他的书,问道:“刚才读的是第几页?什么内容?”艾思奇竟能对答如流,回答得既准确又具体。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也是这样锻炼自己的,他常常天刚蒙蒙亮,就拿着一本书到菜市场旁边去读,任凭那卖菜的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争吵声多么刺耳,他都坚持集中注意力读书。正因为有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他后来能在行军打仗的动乱的情况下看书、工作,能够在马背上写出绝妙的好诗来。如果哪位同学还不具备闹中求静的本领,那就趁自己年少时抓紧练吧!
49、冯定:广专结合法 。●
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冯定先生是一位青年修养问题的专家,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名著曾在青年中产生过巨大反响。他在另一部书《人生漫谈》中专门辟了一章来谈学习问题。他主张青年人读书“必须分为两个方面,就是广和专,两者相结合,‘有阵地前进’,才既能巩固战果,又能扩大战果。”
他认为:“广就是使自己具有的常识,能够不断提高和充实,但只求知其大概,而不必样样都专,件件都通,因为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专,最好和自己的业务结合起来进行,从系统地占有材料入手,并使理论和实践经常密切结合起来,效果自然更好。”
冯先生还告诫青年人,要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是很不容易的,他说:
“专,必须刻苦钻研,不费一定的脑力,不花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受人爱戴和尊敬,既有政治上的因素,更有艺术上的因素。政治上,他由爱国主义者进而成为社会主义者;在艺术上,他对于每一句唱词、每一段做工、每一种表情、每一个手势,都是细经琢磨,详加探讨,终生苦心孤诣,无时或懈。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是这样,从事科学技术的人也是这样,从事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无产阶级的导师,如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其学问都是广得惊人而又专得惊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书,都是先总结了许许多多的经验和搜集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才动手的。列宁仅在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时,就曾先阅读了几百部书和几百篇文章,并且做了读书‘笔记’。毛泽东同志是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然而历史、文艺等等方面知识的广博,也是使人敬仰不已的。
总之,不论是在什么方面,不论是在什么部门,谁要是希望有所成就,除了专心致志,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外,是没有任何捷径的。”
50、顾颉刚:质疑法 。●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
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他在另外的场合还说过:“我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肯随便听信他人的话,受他人的管束。质疑就是要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书上的某些观点和结论,不管你是名人也好,名著也好,我都敢于以批评的眼光去读。”
古人说过:“学则须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话将质疑法的重要性说得很透彻。如果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不问青红皂白全盘接受,就会把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材料当成正确的东西吸收,戕害自己不算,还可能谬种流传,贻误后代。再说,读书尽信书,思想就被书本束缚住了,创造力也就被扼杀了,那还怎样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超过前人呢?
顾颉刚说,读书须疑,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更多阅读
粗盐瘦腿法不简单 详细步骤让你掌握正确方法 粗盐提纯详细步骤
粗盐瘦腿法不简单 详细步骤让你掌握正确方法——简介粗盐有发汗的作用,它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软化污垢、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使肌肤细致、紧绷。因此粗盐既可以帮助减肥,还能让皮肤变得更加粉嫩紧致
不吃饭减肥法 让你一周速瘦10斤 苹果减肥法三天瘦8斤
不吃饭减肥法 让你一周速瘦10斤——简介 辟谷,简单的说就是什么都不吃。辟谷是指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断食期间多喝水。 注意:断食期间不可以喝糖水还有牛奶,这都是酸性物质,会引起身体酸中毒的.不要吃任何
教你薏米美白法 内外双修让你白皙紧致 我的双修道侣
教你薏米美白法 内外双修让你白皙紧致——简介薏米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很强的
剪刀脚瘦腿法让你快速瘦腿 剪刀脚能瘦腿吗
剪刀脚瘦腿法让你快速瘦腿——简介 剪刀脚其实已经风行多年,对于想瘦身的女性来讲,这个动作一定不陌生,每天执行这个简单的运动不但能够减去大腿内侧的赘肉,更能使肌肉更加紧实,除此之外,还能训练腹部以及臀部肌肉,真是事半功倍!剪刀脚瘦腿
总有一些让你憋尿都想看完的电影 憋尿夜总会艳子完整版
电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精彩的电影总是让人忘记一切的关注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动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让你憋尿都想看完的电影。-----------------------------------------------------------------------------《XXX百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