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影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文学作品历来是影视剧素材的营养之源,作为最受世人瞩目和敬仰的诺贝尔奖,历届获奖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自然不会被轻易放过。放眼世界,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就亚洲而言,1968年诺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小说几乎都曾被改编成电影,最著名的比如《伊豆的舞女》、《雪国》都被多次改编翻拍。而在欧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这些名著,都曾在银幕上演绎传奇。

1、《柳暗花明》,原著作者:爱丽丝·门罗[加拿大],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柳暗花明 Away from Her (2006)



门罗的中短篇小说读起来像长篇一样,不是说琐碎冗长,而是有丰沛绵长的感觉。改编她的小说,无需像李安操作张爱玲的《色戒》那样,在小说的基础上不断添加枝叶。《柳暗花明》讲的是老年人的情感,同为女性的导演萨拉·波莉不像《爱》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冷冷地刻画了老之残酷的形态,一起慢慢变老,是最浪漫的事,也是最残酷的事,她的电影没有回避令人难堪的细节如老年人的性,但整体上一直散发着温暖的光晕。

2、《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中国],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红高粱 Red Sorghum (1987)



即便不能说是华语之最,《红高粱》至少也是最有力量的华语电影之一。张艺谋擅长描述中国式欲望,原著小说本就洋溢着热烈的生命力,初次执导剧情长片,张艺谋以初生牛犊之势释放了一次他急待喷发的才华。“刚开始拍的电影总是有一些特别的品质,也许以后你还能拍出更好的、更成功的电影,可是这第一次的急切感和纯真却再也不会出现了”,张艺谋的职业轨迹印证了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这句话。回看才华如此横溢的作品,再看千禧年后老谋子的诡异表现,这种变节般的变化正如莫言所说:“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3、《钢琴教师》,原著作者: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奥地利],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

钢琴教师 La pianiste (2001)



电影讲了一个女教师与男学生的畸恋故事。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像个冷酷的解剖手,干练、利落、充满才能,小说大篇幅的心理描写没构成他的障碍,镜头冰冷无情而无比丰富,完美地描述了过度扭曲以致变态的人物心理。商业电影中作为香艳卖点的性镜头,在该片中如同恐怖画面一样,令人坐立不安,情色不再意味着欲望的快感,而是赤裸裸的绝望与无助。在这部电影上映几年之后,耶利内克获得了诺贝尔奖,哈内克在戛纳两折金棕榈叶子。这些荣誉在他们刺探的人性面前,实在有点不足轻重,如果有什么能慰藉痛苦与黑暗,他们一定会扔掉那些至高无上的世俗荣耀。

4、《耻》,原著作者:库切[南非],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

耻 Disgrace (2008)



《耻》是一部非常入世的作品,准确地说,库切以艺术家的身份干了一件社会学家的事儿。同时,他又很悲观、很消极,不相信救赎和变好的可能,只和真实站在一起。诺贝尔颁奖词这样解释他的做法:消极状态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也是一个人对压迫的最后反抗,在不参与的消极状态中进行抵抗。导演史蒂夫改编的电影,在表层意义上保持了对原著的忠诚,暴力、强奸、种族歧视等一一被呈现到银幕上,主演约翰·马尔科维奇奉献了令人信服的表演,触目惊心的画面,将人的耻辱感一点一滴蔓延到观众身上。

5、《铁皮鼓》,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德国],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铁皮鼓 The Tin Drum (1979)



如果说长不大的奥斯卡是个傻子,那么这是一部关于傻子的作品。透过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历史上那段最黑暗的历史。但战争并非电影的主角,而是一个巨大的背景板。看到母亲偷情和纳粹行径的奥斯卡,拒绝长大成人,他奇怪的身躯和叫喊震碎玻璃的超现实能力,就是荒诞世界的物化符号。导演施隆多夫对原著做了大胆而成功的改编,遗憾的是,电影只止于小说的第二篇,计划中的第三篇终未拍摄。

6、《伊豆的舞女》,原著作者:川端康成[日本],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伊豆舞女 The Izu Dancer (1974)



二十多岁的年纪,很适合书写纯爱物语;十几岁的年纪,有着天然的圣洁。写《伊豆的舞女》时川端康成20来岁,出演这部电影时山口百惠14岁,他们在生理上符合纯爱的最佳年华。川端康成的文字有着远超他当时年龄的敏锐,导演西河克己携初登银幕的山口百惠,对小说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改编。内敛而丰盈的美,哀而不伤的情感,这是一切日本艺术的特质。川端康成的自杀似乎印证了艺术之美无法抵御存在的虚无,而美,终究永远地被这个世界需要着。

7、《愤怒的葡萄》,原著作者:斯坦贝克[美国],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

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这是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导演的一部现实主义佳作,讲一个农民家庭从俄克拉荷马州流落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故事。斯坦贝克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在电影中得到了完整体现,演惯好人的亨利·方达几乎等同于正义的代名词。原著曾在美国一些地区引起轩然大波,它的命运和电影中的农民一样,在暗如黑夜的苦难中守望着火光一样的尊严,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

8、《日瓦戈医生》,原著作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前苏联],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

日瓦戈医生 Doctor Zhivago (1965)



导演大卫·里恩擅长执导史诗电影,除了《日瓦戈医生》,代表作还有《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相比政治,杰出的作品更关心人性,导演和原作者很好地践行了这条准则。正如日瓦戈医生被时代裹挟,帕斯基尔纳克一生也被历史碾压着,获得诺贝尔奖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麻烦。作为英国人,大卫·里恩让电影人物说的是英语,如果语言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这种做法意味着背叛原著。电影流畅的叙事使震撼和感动效应如流水汩汩而出,导演在事实上维护了原著的内核精神。

9、《老人与海》,原著作者:海明威[美国],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99)



在某种程度上,海明威的小说反对动画,他追求的是最大程度的真实:把你所知道的最真实的句子写下来。而多用来呈现虚构故事的动画,与通常所说的真实南辕北辙,甚至可以说,脱离现实是动画的基本责任。这是一部兼具水彩和油画质感的定格动画,不乏唯美的画面具有简单意义上的观赏性,但与海明威的真实十分遥远,导演在此追求的是感受上的真实,除却永不被打败的精神,在老人的叹气声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另一位巨匠福克纳的评价:这一次,他提到了怜悯。一部动画短片的容量,很难装下《老人与海》的全部意义,就像梗概与正文的区别,这部奥斯卡最佳短片尽管发出了不辱电影的光彩,却无法跨越电影与文学两种不同艺术介质的分歧。
13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影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10、《魂断威尼斯》,原著作者:托马斯·曼[德国],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

魂断威尼斯 Morte a Venezia (1971)



托马斯·曼的作品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严整和完美,导演维斯康蒂以贵族般的挑剔细致地复制了小说关于美、生命和艺术的大量探讨。托马斯·曼的老派技法在批评者那里被攻击为缺乏创造力,而他以巨大的耐心捍卫了古典的力量。他是忠于现实的现实主义者,考虑到时代环境,《魂断威尼斯》的同性元素可以说是他忠于现实的例证之一。除了将小说家改成音乐家,电影没有辜负原著,用光和影成功地传达了托马斯笔下的纯美情感。

11.《霍乱时期的爱情》原著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霍乱时期的爱情》(2007,美国)导演:迈克.内威尔



本片的制片人斯科特·斯坦多夫也令人佩服,他花了3年的时间不断向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献殷勤,才获得了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斯坦多夫甚至将自己比作小说中的费洛伦蒂纳·阿里萨,声称如果马尔克斯不肯点头同意,他是不会放弃的。

扮演费洛伦蒂纳·阿里萨的男主角是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贾维尔·巴尔登,在本片的表现也十分到位。尽管一看到他总会想起《老无所依》里那个蘑菇头冷血杀手。

12.《一个人的遭遇》原著作者:肖洛霍夫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个人的遭遇》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并获1960年的列宁奖金。影片忠实地表现了肖洛霍夫的一个哲理思想:任何事物也不能阻止万物苏生。

本片的导演技巧和造型处理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运用电影表现手段方面是出色而大胆的,并具有革新精神。片中有十分独特的蒙太奇转换,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镜头,影片拍摄时还动用了直升飞机。摄影师弗·莫纳霍夫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是谢·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的,对话极为简约而洗练,影片以卓越的造型处理丰富了原小说的内涵。邦达尔丘克后来拍摄了《战争与和平》《他们为祖国而战》,他曾亲自参加过卫国战争。1956年他曾来我国参加过“苏联电影周”期间的活动。

个别评论文章认为影片的调子太低沉,但舆论界和广大观众还是肯定这部影片的。

13.《我弥留之际》 原著作者: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弥留之际》导演: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付兰兰)



根据William Faulkner的同名小说《As I Lay Dying》改编。影片描述了一家人将母亲遗体运到墓地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可能很多书迷在听说《我弥留之际》将被搬上大荧幕的时候都是惊喜与质疑并存,期待与小小的拒斥并存。这些近乎相斥的反应归根结底有着相同的源头:小说在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改编本身的巨大难度。《我弥留之际》的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它描绘了Bundren一家要将刚刚逝世的母亲Addie运往Jefferson小镇安葬的故事,但福克纳使用了极其复杂的叙事结构,使得阅读小说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福克纳于1929年10月25日开始动笔创作《我弥留之际》,整个创作过程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同年12月11日,《我弥留之际》创作完成,次年1月12日福克纳亲自完成了这部小说的打印工作。这部仅百余页的小说被分割为59个章节,由15位叙述者接力完成了对Bundren家族历史和安葬旅程本身的叙述。这些章节与自述,长的可以达到5、6页,而短的可以只有一句话。它们以错综复杂、但却又井井有条的方式彼此交互、穿插,完成了对故事大体的连贯叙述,同时使这场现代版的“奥德赛”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晦涩难懂。因此,围绕弗兰科的改编尝试,或许大部分书迷会提出相同的问题:才子打算怎么呈现这么庞大与复杂的叙述视角?小说并没有单一、稳定的叙述者,因此电影改编恐怕不可以以某个人物的视角甚至无人称视角“一手遮天”;但若紧随福克纳的步伐,处处“移步换景”恐怕也并不是理想的影像呈现方式。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弗兰科非常英明地选择了化繁为简的处理方法:他运用了极其基本的电影叙述技巧,勾勒了一场极其复杂的人性探索之旅。这个化繁为简的技巧就是分割画面。

总而言之,弗兰科的这次大胆的改编尝试是成功的,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梳理了小说的结构,而且比较原汁原味地呈现了福克纳所创造的奥德赛。但这一优点也会对这次影像尝试反身自制,因为这次的改编仅仅是弗兰科对于《我弥留之际》这部极具挑战的小说的注脚,或者说是插图,他并没有留下太多专属于弗兰科、专属于影像世界的印记。但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弗兰科的导筒正越执越稳。我们有各种理由相信,这位才子还会向电影界输送更多的才华。

付兰兰同学执迷不悟、诲人不倦,又在导演福克纳的另一个名著《喧哗与骚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1182.html

更多阅读

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 丹布朗小说改编的电影

斯蒂芬·金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作家,被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恐怖小说之王”等。斯蒂芬·金的每部小说发行量都在100万册以上,他的每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32岁就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

史上最虐心的电影,你被哪个虐得最惨 sm小说调教虐身虐心

史上最虐心的电影,你看过哪部?你被哪个虐得最惨,至今无法忘却?《晨曦中的女孩》——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豆瓣评分:8.3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1918年,加拿大某村庄,小女孩奥若蕾的母亲玛丽安感染肺结核,病入膏肓。她的父亲非但

蒙太奇(电影 蒙太奇手法的电影

电影离不开音乐,音乐成就了电影第八类艺术的完美形式。1.About A Boy专辑信息:Artist: Badly Drawn BoyAlbum: About a Boy OSTRelease Date: Apr 23, 2002Label: Artist Direct BMGGenre: Pop Rock根据 Nick Hornby 畅销小说改编的电

声明:《13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改编的电影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为网友昔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