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芹
(本文作者系福州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
90岁的她哭了。
偌大的演播厅寂静无声。这是对毕业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一位老教师的采访现场。
出于职业性的尊重、或者无情,深知此时作为访问者的我们保持无声、对现场真实地记录在日后将更加具有震撼看客的力量。
职业需要的冷静往往让原本温柔之心瞬间会貌似坚硬。直到遇见画家李晓伟对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前后四位女校长的肖像,那曾经的历史又变得清晰起来,蓦然转身,沉甸甸的温情似乎伸手可以触摸。
在李晓伟油画笔下呈现的四位杰出女性分别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LydiaTrimble,任期1908-1925年),第二任校长卢爱德(IdaBelleLewis,任期1926-1928年)、第三任校长王世静(任期1928-1951年),第四任校长余宝笙(任期1984-1996年)。当四位女子在油画布上一并排开,透着沉稳、端庄、逼人的英气和历史的烟云时,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英文名:Hwa NanCollege,1908年~1951年),校训“受当施”,是美以美会(1939年以后称卫理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为民国时期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之一,也是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前身之一。20世纪上半叶,作为特定历史产物下的教会大学,著名的燕京大学YenchingUniversity、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东吴大学SoochowUniversity、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College等高等学府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美龄说:“华南的影响力通过成百上千的优秀女性遍及中国的每个角落。”作为扎根于福建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它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模式,对福建近代化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启迪作用,并开创了福建教育近代化的先河和女子高等教育的先例。
作为一个画家,李晓伟为什么这次真诚的将他擅长肖像的主角锁定为华南女子学院高级知识女性,将她们的高贵尊容以油画的高端视觉突然精彩地呈现在这个城市面前呢?
晓伟先生祖籍鲁,生于闽,福建的山水滋养了他。他是改革开放前夕福建师大高考招收的第一届美术专业学生,即77级学子,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室主任。细数其从事专业时光已过30年,于是忍不住我偶尔回看一下,李晓伟于1985年《前进中的中国美展》(北京)、1999年《中日当代艺术交流展》(福州-日本)、2002年《德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德国)、2004年《李晓伟个人艺术展》(美国)、2006年《‘隐·性’李晓伟个人油画展》(上海)、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北京)、2010年《‘再关系’李晓伟2010》(上海)等重要展览中,均看到他或经典写实的功力、或表现场景的驾驭、或直面现实的锋芒、或关注社会的隐喻,以绘画甚至装置等方式对艺术进行着一贯的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
然而,在这些无边界的艺术表达上,我总觉得似乎能看见李晓伟立足于生活的这块土地对他的滋养。“它们早已成为城市文化历史的一部分,它们大多悄然隐于深巷,顽强地坚守着原始的轮廓,和它们相伴的植物都永不停歇地生长,根茎深深地扎入墙基,树冠淹没屋顶,年轮见证了那些不老的故事。驻足于此,不免引发无尽怀想,恍然进入白夜。我能做的,就是用画笔留下它们的倩影,让与我分享的人共同触摸它们的体温。”李晓伟如是说。他所说的“它们”和“于此”,正是福州,确切些便是福州城的仓山区,这个凝固着历史,散落着记忆,李晓伟生存、生活、受到养份,充满着流年碎影、旧貌风华的真实土地。而这次晓伟直接将他的本土精神,或者说乡愿掀了城市和近代史的一角,用油画作品《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进行了厚重、深情的表达,让艺术唤起城市对历史的致敬。
在李晓伟所绘《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中,见到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LydiaTrimble)气质高贵、沉稳,甚至凝重。眼神是深厚的清澈,注视着观众,显示着已经走过很长一段人生路,仿佛力透着一生精神力量的写照。程吕底亚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1904年(清光绪30年),她参加基督教美以美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常会,在会上呼吁在中国南方建立一所女子学院,后会议决定在福州创办女子学院,由程吕底亚等3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由于程吕底亚在筹办过程中辛劳卓著,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为办好大学,在建筑校舍、聘请师资、动员女生入学及对学生的严格教育方面费尽了苦心。1925年(民国14年),程吕底亚以年岁大为由辞去校长职务,回美国定居。在上述粗略了解程吕底亚在教育方面的付出后,我想李晓伟在肖像中表现出的丝丝凝重是否和程吕底亚从异国他乡奔赴记忆中古老遥远的东方,从无到有创办一所培养女性的学校,所要面临的责任、担当、以及尚看不到未来的艰难有关呢?
李晓伟在进行对程吕底亚的肖像绘画时,只得到了一张程吕底亚的黑白旧照。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色彩完全是晓伟先生凭一己想像而精致呈现的。知道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那一张我不曾看到的黑白旧照,它应该不甚具备画家们想要亲身体验的明暗关系吧?而程吕底亚肖像最能打动我的一处,正是因为这张油画中的空间里,似乎无处不在的充斥着光线和空气的明暗变化,甚至让人沿着历史偶然回溯到伦勃朗、拉图尔、委拉斯凯兹继承并发展的卡拉瓦乔的“暗绘法”。引领西方绘画走向现实主义的卡拉瓦乔从来不将人物置于阳光下,而是在黑褐色的密闭室内,让光线直接照射主体,其它部分则在暗影里。而在晓伟先生这里,因其高度的明暗技法和写实功力的精彩表现,使作品充满魅力,隐隐着光影流动的暗背景衬托的程吕底亚肖像达到了一种更加鲜活的效果。但是,明显与卡拉瓦乔“暗绘法”和真实描绘下层民众不同的是,李晓伟画笔下的主人公高贵典雅,充满了光明、希望,预示着未来,一个对生活的坚定和对责任的担当内敛其中,而将爱与思想形之于外的女教育家立体化了。
我曾经在关注李晓伟的绘画时,注意到他深厚的素描功底和与普通画家不同的默画才能。他可以在看过一部电影,或者和一位人士交道之后,凭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和脑海中二次塑造的造型、色彩、细节,用最精炼的流畅线条多角度地默画出男人或女人的风貌特征,显出那人的独特个性。这应和他多年专心研究以及常赴西方饱览绘画真迹有相当关系,或许更是不寻常画家的天赋使然吧。而我,倒更倾向于后者呢。
另一处颇能打动我的是程吕底亚在油画中的服饰。服饰与女主角缎子般富有光泽的银发有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呼应。美丽的色彩、衣服的褶皱、衣领的花饰、丝质的扣子,散发着幽然的光,充满了无限的温情和沉静的美丽。初看是外部服饰,但当肯驻足于其面前,我感受到的却是艺术家对于一位知识女性的性格解读和提炼其背后人生经历之后,以艺术形式所进行的一位优雅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度讲述。
卢爱德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二任校长(任期1926-1928年),是四位女校长中任期最短的。1925年7月程吕底亚女士经美国托事部(Boardof Trustees in America)同意辞去校长职务,院董事会(College Board ofDirectors)任命卢爱德博士(Dr.Ida BelleLewis)继任校长。1927年7、8月间在中国反对基督教运动收回教育权的呼声中,卢爱德辞去校长职务。
略微圆的脸庞,金色弯曲的短发,湛蓝色的眼睛平静如夏日午后的海,就那么波澜不惊地注视着前方,宁静、亲切,这是李晓伟直接带给我们的卢爱德校长印象,恬静的形象和谐统一散发出女性特有的光辉,让人仿佛觉得这位女校长就一直在这块油画布上站着,从未曾离开,散发出一种安静的,有资格,有理由享受这一切的感觉。这幅画,细细体味,既散发西方宗教般的光泽意味,又浸淫着东方禅境的超脱自然,不悲不喜,不舍亦不弃。在这温情和慈爱之间,瞬间可能还会让人联想到伦勃朗光影协调的绘画,色彩浓郁,总能在黑暗中投进一束充满暖意的光线,就像他曾经努力过的人生和爱情一样。的确,我认为并不多画家的肖像能够像李晓伟那样对形象如此重视且达到精致完美的表现效果,并且带领观者直击画布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深度。傅雷曾说:“所有的肖像画家,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命为揭破对象的心魂而成为绘画史上的史家或道德家的;另一种是以竭尽他们的技能与艺术意识为满足的,他们的心,他们的思想绝不干预他们的作品,心里的观察是不重要的,这种画家可说是如何看便如何画。”我们看到在美术史上,傅雷所述的两类画家无疑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我认为,倘在当代中国我们共同所处的政治社会变革而受到巨大冲击的艺术环境里,能拥有另一种特殊性格或者说兼具上述两类特点和性格的艺术家,如李晓伟类,在当今艺术同样面临革命的浪潮时候,还能坚持不矫揉、不造作、不虚情、不伪饰的肖像绘画,也并不多见了。
《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第三位校长王世静,我不知是不是最令作画者心动的女校长?李晓伟年轻时就读的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就是华南女子学院,其校舍后来成了福建师大的校部。冥冥之中,他觉得似乎有一份特殊的安排,李晓伟的新家距王世静故居仅几十米,用李晓伟的话说:“在我应邀画那幅王校长肖像的时候,我正在新家的阳台遥想那份属于时光的安详和荣幸。”
王世静是近代一位值得敬仰的传奇女子。她生于福州名门望族,祖父王仁堪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状元,其族谱中人才辈出,有中科院院士王世真,台湾中研院院士王世中,中国文物研究专家王世襄等。1913年,王世静进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学习,从此她把华南当作自己的家。1928年,31岁的留美双料博士王世静接任华南女子学院校长。此时,王世静认为担任华南女子大学校长为她“打开了一条为中国妇女运动服务的道路”,“为中国女性实现大学教育的理想,为中华妇女界,我不能逃避责任。”王世静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位华人女校长,也是任期最长的一位女校长,她与著名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吴贻芳既是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校友,又是办学的朋友,她们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关系甚好,当时的“华南”与“金女大”亦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典范。而王世静,这个美丽的南国女子坚守着对中国女性教育的承诺,一诺终生。
在《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中,王世静肖像是最震人心的一幅。李晓伟通过外在的描绘表现出王世静内在的精神状态。画中,王世静着一件深色旗袍,干净、利落,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宁静而威严,美丽而高贵。正如见过王世静的人说,“在可怜的词汇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给人的是一种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在自家阳台上遥想时光过往的李晓伟则在王世静肖像中注入了更多的深沉和冷静,晓伟先生,其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洞察力、高度的写实功力、画面中对冷色的惊叹运用力,使这幅作品充满撼人的美。主人公微微侧视投向远方的眼神从容博大,紧抿的嘴唇刚毅甚至带着人生审视的态度,使这幅画像透露出一种内在的意志,一种独到的冷峻、一种稳重的专注。
悲凉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在中国知识分子逐渐陷入整体挨批的社会大氛围下,一些与王世静校长共事多年的原华南校友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以至在华南女子学院任期20多年,贡献卓著的王世静心存疑虑,思想负担很重,逐渐变得低调、消沉,常常低着头上班,沉默寡言,以后甚至不到外理发,闭门不出了。到了70年代,王世静患了青光眼,什么也看不见,之后在病榻上度过多年,直到1983年去世。在这位深深蕴藏着美丽、稳重矜持而才干卓越的杰出女性身后,尽留一地迷人的心酸。
《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中笑容最温暖的当属一头银发的余宝笙校长。画中的她着一件枣红色中式立领上衣,上面是手工的中国传统大盘扣,衣服自然不失讲究,在色彩上就已经先行给了观看者暖暖的温度。与其它三幅肖像所不同的是,这一幅画作者所用的背景色彩选用了更为明亮的浅灰色,而不同于程吕底亚、王世静、包括卢爱德肖像中深、暗的背景。是不是这也意味着李晓伟对女校长余宝笙另一种不同的解读呢?和王世静一样,生物化学家、教育家余宝笙也是一位双料博士,她年轻时在美国师从享有世界声誉的生物化学专家、维生素ABC的发明者麦卡伦教授攻读博士,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位秀外慧中的中国姑娘辞谢导师的挽留,匆匆奔回祖国赶赴由上海开往福州的最后一艘轮船,进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84年,余宝笙以80岁高龄,胼手胝足创办了福建华南女子学院,接续老华南的血脉。
余宝笙天性乐观,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热爱铸就了她坚强的意志。在华南流传着关于她在文革黯淡期间的一件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华南42届校友杨丽华因在美国开办养老院认识尼克松的岳母,跟随着尼克松进入中国。杨丽华跑到福州要求会见余宝笙老师,余宝笙走出“牛棚”,精心打扮,抹粉画眉,丰采依旧,杨丽华上前第一句话便是:“老师,听说你在扫厕所?”余宝笙笑吟吟的双手拍着漂亮衣服,嘴里急急忙忙说:“没有哦,没有哦……你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嘛。”她还前后转着,让客人看个清楚。
再回看李晓伟油画笔下的余宝笙肖像,高龄的她一头银发精致的向后梳去,细弯的眉毛向上微挑,一对无可挑剔的眉毛下面架着一幅半框眼镜,眼镜的边框是和衣服同色系的枣红,在画面上两个相同的色彩顿时彼此呼应且生动了起来,最兼具温暖和智慧的是眼镜下那一双笑意盈盈的双眼,目光是那样宽厚从容地投向观者。和王世静相比,余宝笙并没有因为时代的磨难而有所外在改变,她微抿着的嘴唇依然涂抹着极具女性魅力的唇膏,却什么也不说,只将那心中一份爱满满的四溢开来,令人似乎闻得到花香的声音。
当我品读四幅肖像,且一一到这,不由深深地惊诧,李晓伟不仅是一位具有深刻观察能力和精湛绘画能力的艺术家,似乎对人的命运解读有着独到或较之艺术更高一筹的把握。《华南女子学院肖像系列》从开始至完成前后六年时间,每一幅肖像乃是作者当初作为独立作品而创作。而当今天,曾经四幅独立的心路历程磅礴地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更为丰盈厚重的史实时,再从某种角度来看,不正是用形象写出的传记吗?从这一篇,乃至可以说是一部传记,我们读到人物的本真,读到性格的体现,读到命运的跌宕,倘再往外延继续扩大,可读到一所女性大学的风骨,读到中国五口通商时期一座城市的内涵,一段可以回首、可以想象、可以唏嘘,却再也不肯回来的溢满人文气息和舍我其谁的时光。而四位不同女校长的共同之处,则是她们全是单身,以牺牲服务之精神全身心奉献,对福建高等教育,尤其是女性高等教育的建立肩负过重要的使命,寄托了作为女性教育家的坚定人生和信念。
仍然要想起在那个偌大的演播厅,当我们采访华南女子学院那位90岁的女教师,说到动情时她的泪水,无声地滴落在演播厅巨大的空旷中,震撼着现场每一个人和一段曾经的历史,真实得可以触摸。就像四位女校长之一余宝笙所服膺的居里夫人所说:“要用手去触摸天上的星辰”。
程吕底亚(LydiaTrimble,任期1908-1925年)
卢爱德(Ida Belle Lewis,任期1926-1928年)
王世静(任期1928-1951年)
余宝笙(任期1984-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