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重玩“回笼货币”游戏
赵伟(浙江大学)
一年前在财经界纷纷预测通货膨胀立马要来的氛围下,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股市这样走,通胀何以生?”认为那时通胀暂时不会来。当时我列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全球经济不振,国际市场能源与资源等大宗货物价格平稳,未有“输入式通货膨胀”之忧;另一个是,那之前两次大的股市崩盘,将数十万亿市值化为了乌有,其中包括数万亿大众的储蓄,这些储蓄多半是从银行“搬家”到股市的。由此股市的由涨而落,发挥了事实上的“回笼货币”效应,缓解了流通中与CPI直接挂钩的那部分需求,亦即与大众消费能力联系在一起的需求。我将这一机制比拟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回笼货币”。
客观地来看,借助股市“回笼货币”比之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明显高出一筹。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要是通过出售“紧俏商品”和银行加息来回笼货币的。那种做法被老一辈政治经济学家们形象地比喻为“将老虎关在笼子里”。但即使关在笼子里,也是有危险的,毕竟货币与储蓄还存在,不定什么时候会跑出来。而今借助股市的上涨和突然下跌,不但把老虎(多余的货币)从“窝里”(银行)给“钓”出来关了起来(套牢了),而且把其中的相当一部分给“瓫杀”了,或者说给“蒸发了”!当时我曾说过,基于前两次大的“股灾”,3千点似乎是个分界线:那以前机构大举入市布点,那以后机构往往虚张声势,一边“忽悠”大众跟进,将银行储蓄搬到股市,一边伺机“减持”。当储蓄从银行向股市倒腾得差不多了,则大举撤出,甚至鼓动有关部门出台新策,引致股市崩盘!将大量市值“蒸发”,由此产生事实上的“回笼货币”效应。
那篇文章上网后,有人发英文帖子说:“一位教授这样理解金融,你应该到美国大学里去听听金融课”。看后颇感好笑,立马回复道:“这一点恰恰是哈佛所学不到的”。我相信大多数了解中国国情的经济界朋友都会同意我的看法,中国的现实要比美国大学金融学教授们所想到的复杂得多,也比美国现实复杂得多。有些中国独有的东西,美国经济学家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只有书呆子才会有这样的问题!
一年后回国头来看,当时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判断也是准确的:通胀果然给推迟了整整一年!这一年来股市未曾大涨过,因此也就无从大跌,其“回笼货币”功暂时能给搁置了。然而时隔一年,2010年11月份初个把礼拜内,市场实际上又玩了一把去年的“游戏”:股市刚过3千点,“储蓄搬家”接踵而来,一两周内高达7千亿元的银行储蓄给搬入!接下来的结果犹如预设了程序那样:通胀威胁骤然高起,货币政策突然抽紧,股市连续大跌,瞬间将这些搬来的储蓄给套牢乃至“蒸发”了!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情形与前两次略有不同。股市经过去年以前两次大起大落之后,大多数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起来,冲动式“储蓄搬家”浪潮姗姗来迟,且刚一露头,就给股市大跌给打住了,而后者显系糟糕的物价指数和货币当局突然宣布的政策抽紧所引发。即便如此,今后一段时间股市依然具有一定的“回笼货币”效应。原因是双重的:一重是银行储蓄实际上的负利率压力,只要负利率存在,就难以抑制人们对股市的虚拟预期,股市略有回升,便会有储蓄搬家。另一重是人的贪婪本性,赚了还想赚更多,亏了就想扳回!只要这种本性不移,就很难抵挡得住市场潜在收益的诱惑,也就难以抑制“储蓄搬家”的逐渐涌动。而储蓄搬家则是“回笼货币”的“物质基础”。
写到这里,还想补上点话。前段时间发了篇文章,标题是“防通胀更须防滞涨”,有人跟帖说,记得去年你说过由于股市起落缘故,中国不会发生通胀!现在怎么又说要通胀了?看了让人啼笑皆非!将人家判断一年前关于经济情势的话,搬到现在来想接你的下巴,真无知还是假装无知?也罢,网上什么人都有,亏得这家伙还记得我去年的话,也算个“有心人”了!
【文章受版权法保护,可以转载,但须注明作者及来源,不标出处的拷贝行为等同偷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