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推荐:“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观物·思人·悟意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广州六中 刘秋菊

教学目标:

1.认识咏物诗“物我合一”的特点。

2.理解并运用 “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几位同学诵读自己创作的咏物诗并且简单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

猎枪

陈春宏

尘封铁箱中,难平身锈愁。

何日重擎苍,枪枪血封喉。

桂花

黄梓鹏

绿间满天星,飘香十步凝。

众花争艳忙,伊人独风情。

咏鸡

梁浩阳

夜去夙来早啼鸣,乾坤日月应声开。

人皆笑它太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明确:咏物诗是以客观外物为描写对象的一种诗体。物中有我、物我合一是咏物诗最显著的特点。

——设计意图:以写促读,让学生通过咏物诗的创作体验,更好地感受咏物诗“借物抒写情志”的写法,促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二、观物思人悟意

(一)鉴赏刘禹锡的《赏牡丹》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观物

芍药: 庭前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形) (神)

①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②老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物”所得:读了《赏牡丹》,我仿佛看到刘禹锡缓缓而行,一路寻觅心中向往的花儿。他经过春意盎然的庭院,看到盛开的芍药娇艳美丽,不由驻足。然而转瞬想到芍药被护养在庭院中难免过于柔弱娇媚,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格。诗人轻叹着迈步前行,远远便见到池塘中玉立的芙蕖,亭亭净植,风姿优雅。诗人不禁停步,忽而又觉得池水清冷,一朵独放的芙蕖只可远观,显得疏离,难以亲近,未免少了几分情趣。直至他步出大门,看到漫山遍野,开遍了整个京城的牡丹,花团锦簇,端丽坚韧,绚烂繁茂,雍容高贵,诗人的心终于被撼动了。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2.思人

牡丹人格形象

绽放于京城(洛阳)?(环境/处境)

有气格,有情韵,高贵雍容?(物态特征/人的品性)

①让学生根据诗中牡丹的形象特点联想与其相似的人格形象。

②老师分享自己的“思人”所得:端丽坚韧、雍容华贵的牡丹有格调,有情韵,是花中之王。这样的牡丹像极了那些高洁傲岸、气度高贵的人,他们是人中脊梁。

明确:“思人”要善于由物及人,发现物和人的相似点,抓住物态特征与人格品性,物所处环境与人的处境之间的关联,将物的形象人格化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紧扣文本,抓住关键词,看准物的形象特点,并能由物及人,由外而内,由实到虚地进行联想,读出诗人的寄托。这是鉴赏中最关键的一步——读进去,读懂诗歌。

3.悟意

把诗人心中“牡丹”的人格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

【示范1】读了《赏牡丹》,我觉得诗中高贵雍容的牡丹就是刘禹锡自己的人格写照。世上有人媚俗取宠,失了格调;也有人冷眼睥睨,不近人情。可他即使身处陋室,依然“谈笑有鸿儒”“调素琴,阅金经”,不改高贵气度;即使屡遭贬谪,依然高歌“前度刘郎今又来”,不弃傲岸风姿。这和他笔下的牡丹何其相似啊!(处境、品性)

【示范2】我还想到了武则天,那位宛如牡丹怒放于盛唐的千古奇女子,那位让百花无颜的千古女帝。后宫女子艳如云,尽如弱柳不可扶,唯有媚娘真国色,巾帼不肯逊男儿。红妆脂粉驭乾坤,文治武功显神州。无字碑上留空白,功过敢待后人说。武则天以睥睨的姿态拒绝了柔弱,在男权社会里傲视须眉,那雍容的气度、高贵的精魂惊世骇俗、撼人心魄。(处境、品性)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延展,并能形成鉴赏文字。这是鉴赏中更深入的一步——读出来,品悟诗歌。

三、学生自主学习韩愈的《葡萄》和杜荀鹤的《小松》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收获:

★观物(说):

我看到诗中的葡萄藤(小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形、神)

★思人悟意(写):

我读了《葡萄》(《小松》),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葡萄(小松)的形象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具体人物形象)。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境、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运用“观物·思人·悟意”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咏物诗的鉴赏体验。通过学生的反馈检查落实的情况,对学生仍感到困惑之处及时进行点拨。

四、课后作业

1、以“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2013广州市一模所选元诗《秋莲》。

秋莲

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 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①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注】①青房:莲蓬。

2、从班内同学自己创作的作品中选择一首,以“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进行鉴赏。

荒园树

黄芷奕

荒园寂无物,绿伞为谁擎。

不求知色人,自求枝长青。

蒲公英

何珊

身披白绒缎,凭风落何处?

飘然四为家,哪得自做主。

红棉

帕提麦

一树擎天虬龙干,繁花似火映眼来。

不与百花争颜色,只为报春独自开。

咏兰

陈慧冲

艳艳群芳无颜色,玉梅在旁失雅姿。

招蜂引蝶花初绽,莫道幽香无人知。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观物·思人·悟意”的咏物诗鉴赏思路和方法的理解。作业选择既紧扣高考备考,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若为“不教”故,“文本”不可抛

——“咏物诗”专题教学反思

广州六中 刘秋菊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说的是教学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从而达到“不教”的高度。这话很有道理,为人师的我们都明白只有“授之以渔”,而不是单单“授之以鱼”,学生才能渡过无涯学海。于是老师们纷纷从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的简单传授的生硬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进入了教授方法、技能以求学生得以举一反三的教学新领域。我也是这路大军中的一员,并颇有些以此自我标榜的意思。我教的是方法、技能,这并非生搬硬套的老路。殊不知,这样原来也极容易陷入另一个泥潭。重于补充资料的拓展,却让学生丢失了原始解读的能力;急于“方法”的推进,却让学生错失了文本的解读。如果说我在此次“咏物诗”专题教学中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及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这个问题,并通过帮助找到了出路——若为“不教”故,“文本”不可抛。

一、重“拓展”,丢“文本”,舍本逐末。

我发现为了落实新课标,很多老师都会在“拓展”上做文章。感觉有了拓展,就有了知识的延展,就有了凌越“文本”的高度。然而一旦这拓展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而是架空了最基础却也是最重要的文本解读的,那么学生的鉴赏就会如同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在此次“咏物诗”专题教学中,在让学生“观物”,即抓住“牡丹”的形与神特点的环节上,我前后两次的设计有明显不同:

先前的教学设计:

1.观物

①观形(提供“牡丹”“芍药”和“芙蕖”的图片,并补充芍药“没骨花”的说法以及牡丹被称为“木芙蓉”等生物属性的介绍)

比较:芍药(妖艳,没有骨格)牡丹(端丽,有骨格)

比较:芙蕖(素淡,缺少情韵)牡丹(典雅,有情韵)

正面描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

② 观神

补充1:牡丹抗旨不开的传说。

补充2: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中描写牡丹开花与凋零的段落。

之后的教学设计:

1.观物

芍药: 庭前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 (形)(神)

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比较发现先前的设计准备了充足的补充资料,包括借用图片来直观展现三者的形象差别,又通过故事传说和散文段落来呈现牡丹的精魂。而之后的设计则把所有的补充资料全部舍弃,只让学生紧扣主文本中几组关键词进行联想。

结果发现在前次的教学中,学生几乎丢掉了文本,选择了更为便捷的方式,直接从补充资料中得出了牡丹的形象特点。显然这些理解是别人给的,并不是学生自己通过读诗歌获得的。我的本意是提供拓展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以求实现老师“不教”,由学生自己领会的目的。然而事实却是学生并没有在这次学习中获得一种可以延展的能力。举个例子,学生带着关于牡丹的这些图片、传说、散文的认知去读一首和刘禹锡的《赏牡丹》很不一样的诗歌,比如王睿的《牡丹》“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若狂不惜金。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这是用之前提供的资料完全无法理解的。所以,只靠着拓展的资料,学生没有获得能够推而广之的诗歌鉴赏能力,老师也就无从实现“不教”的理想。

课例推荐:“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反观之后的教学,学生扎实于文本的解读,懂得如何抓住关键词,从环境、形、神来入手。这是一种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鉴赏能力——读进去,读懂文本。而只有这种能力具备了推而广之的力量,不管遇到怎样的诗歌,只要学生懂得扣住文本进行解读,都不会偏离。

二、抛“方法”,丢 “文本”,繁而不实。

我还发现为了不给人“生搬硬套”“僵硬传授”的感觉,很多老师会更为注重方法的推演和展示。理想的状态是给了学生方法,学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只要有方法,学生面对同类诗歌应该可以无往不胜。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的,当学生背出了方法,却依然离题万丈之时,我们就知道这“方法”已经被生搬硬套了。下面同样以我在“咏物诗”专题教学中前后两次的设计来做一下比较。

先前的教学设计:

【方法】体察物态抓特征——留意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的变化,关注形态、色泽、味道、环境等的呈现,着力看准“物”的特征。

用老师提示的方法来鉴赏刘禹锡的《赏牡丹》。

之后的教学设计:

1.观物

芍药: 庭前 —— 妖 —— 无格

芙蕖: 池上 ——净 —— 少情

牡丹: 京城 ——? —— ?

(环境) (形)(神)

①根据以上提示,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诗中牡丹的形象。

②老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物”所得:读了《赏牡丹》,我仿佛看到刘禹锡缓缓而行,一路寻觅心中向往的花儿。他经过春意盎然的庭院,看到盛开的芍药娇艳美丽,不由驻足。然而转瞬想到芍药被护养在庭院中难免过于柔弱娇媚,失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格。诗人轻叹着迈步前行,远远便见到池塘中玉立的芙蕖,亭亭净植,风姿优雅。诗人不禁停步,忽而又觉得池水清冷,一朵独放的芙蕖只可远观,显得疏离,难以亲近,未免少了几分情趣。直至他步出大门,看到漫山遍野,开遍了整个京城的牡丹,花团锦簇,端丽坚韧,绚烂繁茂,雍容高贵,诗人的心终于被撼动了。

明确:观物要紧扣文本,抓住描摹物态的关键词(环境、形、神)。

比较可见前次的教学设计是先把鉴赏这类诗歌的方法抛给学生,再让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去鉴赏文本;而之后的教学设计是由老师引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在鉴赏中感悟出方法。

结果是在前次的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就强迫自己去识记老师抛给的“方法”,然后想着如何在诗歌中一一对应落实。这时,学生的鉴赏呈现了一种零碎的肢解和生硬的接受的状态,学生失去了整体阅读诗歌,个性化感悟诗歌的动力,更失去了经由自己努力得出符合自己方法的可能性。他们知道要看物的环境、形态、味道、色泽这样的具体的方法,可是如果他们不进入诗歌本身,是没有办法将之落到实处的。这也正是我们常常在学生的诗歌鉴赏答案中看到套用“术语”的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一起,紧紧扣住诗句,一起寻觅刘禹锡笔下的牡丹。这样融入诗歌,直到最终明白诗人的寄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存在感极强。而最后“扣文本,抓住关键词”这样的提醒也比零碎的“环境、味道、色泽”等过于细化的方法更容易保留诗歌在学生眼中的美感。

总而言之,在鉴赏时若是不能对“文本”下功夫,无视审美的对象,那么这样的鉴赏必将华而不实。若要让学生获得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认知,或是要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延展能力,我们都要把重心放在“文本”的解读上。唯此,是踏实可靠的,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1657.html

更多阅读

咏物诗的分类 送别诗的字眼

咏物诗在写法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纯咏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及借物明理。1、单纯咏物。单纯咏物即仅仅描摹物类的外形或纯粹从审美的角度形神兼备地刻画物象,前人认为咏物诗起源于对物象的如实描写,乔亿《剑溪说诗》卷下中说:“咏

名师经典课例推荐六 :干国祥《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7课◇授课教师:浙江宁波万里国际中学 干国祥 ◇授课班级:浙江省慈溪市实验中学初一(3)班◇授课时间:2004年5月24日上午第四节【教材分析】《斑羚飞渡》在课堂教学中一

课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 要: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参照日本的课例研究的做法,课例研究的实施步骤应为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推进课例研究的有效实施,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制度,二要创建和谐的研究氛围,三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支

咏物诗的教学设想及反思 教学设想怎么写

增城市新塘中学 张红慧一直以来,我们高二级语文备课组都重视集体备课,教研风气较浓,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都经过集体共同探讨。对于选修课的古典诗歌教学,我们是这样统一认识的:(1)两线并举,由点带面。从“名家名篇”到“诗词专题”这两

声明:《课例推荐:“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及反思》为网友夏风不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