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八上语文名著导读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八上语文名著导读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内容摘要: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本人在分析“名著导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和举措,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语文教学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

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然而“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在应试教育和中考压力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把初中阶段必读的十几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分别从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就可轻松应对考试。

2.学生方面(1)阅读的功利性。“快餐文化”占据了他们的阅读视野,他们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2) 阅读的低俗性。在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两本名著。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而不愿亲近那些思想丰厚,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

面对如此种种,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以下是我对学生名著阅读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通过名著简介激发阅读兴趣“名著导读”“导”的主角应该是老师,而“读”的实施者应重在学生。初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达到此效果,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师生互动讲故事,评比竞赛创读优”的活动。首先给学生提出要求,讲述自己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比如《西游记》的奇幻神话色彩、《水浒传》的反抗暴政的英雄传奇色彩、《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探索色彩等等,这些都是熠熠闪光的精髓亮点,我们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这些亮点来诱导学生去阅读。其次,要求学生讲究语言的表达,借名家名言或精辟语言推介。许多名著都有名人名家或民间俗语做过评价,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名人名家的名言来给学生引荐,因为名人效应,这个方法应该见效很快。比如,我们可以借卢梭的话“每一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扬《鲁滨逊漂流记》,可以用中国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来刺激学生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挖掘诱点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被激发起来。

2、图片展示激发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名著一般都较厚,而由于时代背景差异或民族文化差异,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一时半会难以钻进去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我们可以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出示《香菱学诗》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图片的描述,并展开联想,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这个故事的呢?这个人物还有那些精彩的故事呢?片段中还讲了哪些人物的故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出示《水浒传》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插图:这个人物是谁?绰号是什么?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后,趁热打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

3、成语俗语激发阅读兴趣。成语故事或是俗语一类的东西,学生比较爱听,我们也可用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向学生讲“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然后问学生:徐庶是何许人也?这里是讲一个什么故事,才形成了这几个俗语。如果学生不知道此故事,也以先把这个故事说给学生听。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给出几个有关的成语俗语,让学生在下个时间,把和这个成语俗语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七年级上册就在“名著导读”前的“关于阅读名著”中介绍了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二、略读和精读相结合”“三、做点读书笔记”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在读上下功夫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首先,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学生由于阅读时间等原因,我们必须要在读上下功夫,教 会学生略读和精读。 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就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而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如初中生普遍不喜欢阅 读外国名著,原因之一就是外国作品中常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及心理分析, 针对此种情况, 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甚至是跳读的方式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我在指导学生读《水浒》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我将章节划分,分配到个人,让学生缩写故事,并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一是批注摘抄。这基本是与阅读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这些小笔墨,它往往是探寻某个关键问题的钥匙,是发现知识宝藏的洞口,是大彻大悟的前奏。至于摘抄,可建议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以便识记和整理,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师可以每星期检查一次,养成习惯就好了。二是写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总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及时地有意识地记下来,就是读后感。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细化,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三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把《泰戈尔诗选》中的一些小诗改成散文,仿《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象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续写一段故事,故事新编有《阿廖沙来到我们中间》、《新西游记》、……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不自觉的模仿原作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潜移默化地领悟了阅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反过来由于亲身体验了写作的甘苦,才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因此,可以说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伟大的作品,更好的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搭建阅读名著平台 初中“名著导读” 教学应该切实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研读文本,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尽情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为了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举办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 展现的舞台, 以此来推动名著阅读的深入。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 的机会: 1、 “手抄报”设计大赛” 2、开展朗诵比赛 3、读书笔记展评 4、 “课本剧编排” 。5、即 兴演讲 6、开辩论会 例如,在读了某部名著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对名著的认识和看法,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思想和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名著的认识。

“名著导读”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关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和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名著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论坛.2001,8。

2.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2年第五期

3.明文彬让初中语文教学因生活而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180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论文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

数学论文:浅谈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论文: 浅谈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而数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它作为一种自主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中学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可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疏导、诱导、辅导的作用。要发挥好学生

浅谈人物肖像描写作文教学 人物的肖像描写

以貌识人 以形传神------浅谈人物肖像描写作文教学一、[美文赏评](一) 工笔细描法: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细致描绘,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1.穿一件花旗袍,镶着灿烂的金边,颜色鲜艳夺目,紧紧地箍在她的身上。走起路来,小鲸

声明:《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八上语文名著导读》为网友梦好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