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死亡之谜(图) |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6-22 发表评论>> |
李立三一家三口 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逝世,终年68岁(1899年生)。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1924年后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任中共工人部长,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党的六届一中全会,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兼秘书长、宣传部长。1930年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去苏联学习。1946年回国,任中共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在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建国后,任劳动部长、交通部长、华北局书记等职。他是党的五至八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立三自杀之谜 1967年6月22日,一群造反派按原计划继续审讯李立三,同时通知他参加下午还将举行的批斗会。李立三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他身体不好,上午需要休息,下午的批斗会实在也不能参加。造反派做了让步,允许他上午休息,但下午的批斗会必须参加! 当天下午3点,批斗会现场就是不见主要批斗对象李立三的身影。最后,主持人宣布批斗会因故改期……直至7月4日下午,造反派不得不在华北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宣布:李立三畏罪服毒自杀,自绝于党!同时留下遗书一封。 李立三死后,造反组织的权威人士放出风来说:6月21日李立三与李莎 李立三夫人在汽车上分手时,他的“特务上级”李莎向李立三发出要他自杀的指令,意图灭口。安眠药是李莎交给李立三的。 然而,那“权威人士”的说法,显然是毫无根据的。因为: 其一,据6月21日押解李立三夫妇的常某(批斗李立三联络站的北京地质学院学生)6月22日交代,李立三夫妇在车上的谈话根本没有李立三向李莎要安眠药的内容。 其二,6月21日下午常某押送李立三夫妇上了同一辆汽车,原以为是送他们回家。谁知车行到文津街人民医院附属医院附近突然停下,常某命令李莎下车转到另一辆汽车去,李莎当时根本不可能有要把他们分开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她怎么有机会在这时向李立三下达“让其自杀的指令”呢?在这种情况下,李莎怎么会有可能当着常某的面把安眠药交给李立三呢? 其三,据说,1970年华北局机关干部在追查李立三的死因时,原造反组织的“权威人士”又说,“李立三自杀时服的安眠药是他自已早有思想准备,早就带在自己身上的。”这种说法同样毫无根据。 李立三服用安眠药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点我们当秘书的(指李思慎)最了解。晚上没有安眠药,他不能入睡。当时,出于安全考虑,为防不测,我(指李思慎)曾经给李立三的服务员胡玉珍明确提出要求:必须加强对安眠药的保管,每晚只给李立三两粒(这是李立三习惯服用量)。后来,在李立三思想斗争最剧烈的时候,服二粒安眠药不能入睡,就找服务员胡玉珍要安眠药。胡玉珍对他说,李秘书早有交代每天只给两粒,坚持多要不给。第2天,李立三把我叫去,对着我大发脾气,追问我为什么不给他安眠药。我笑着回答说:“立三同志,我这是好意。”李立三向我吼着,“这简直是笑话,几十年风风火火我都过来了,难道还经不起这次考验?你不就怕我自杀吗?自杀是叛党行为,这点我明白,难道我能走上叛党的道路吗?简直是笑话。”表现得很激动。但无论李立三怎么发火,我始终不让步。事后我对胡玉珍更加明确地要求:把安眠药保管好,控制好。这说明,服务员每天给他送两粒安眠药,他每天必须吃掉,不可能不吃或少吃积攒起来。也就是说李立三根本没有自带大量安眠药在身上的可能。 直到1983年,河北省委机关在整党中,又对涉及李立三自杀问题(因一些当事人在河北省直机关)进行过一番追查,同样毫无结果,不能自圆其说。 1980年3月,中央决定给李立三召开追悼大会前,中央组织部让李立三的家属子女看了李立三死亡时的医院“验尸报告单”,上面记载:身高1.63米(与实际的1.78米相差了15公分),体重56公斤。这显然也不符合实际,成了又一个谜…… 所以,李立三之“自杀”,始终是一个悬案,成为“文革”乱世的一道不解之谜! (《李立三之谜——一个忠诚革命者的曲折人生》李思慎刘之昆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立三死因之谜 在李立三的革命生涯中,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他与林彪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个人交往。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李立三身为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和起义军前委领导成员之一,林彪只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中的一名排长。直到起义失败,互相间可能还未曾相识过。从此天各一方。1946年1月,李立三从苏联回到哈尔滨后,两人交换了位置:李立三在林彪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却连续发生了几件事情。 1、梅河口“放炮”埋下祸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15日,中央决定派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赴沈阳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统一领导东北地区的各项工作。随即决定抽调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分率2万干部和10万部队开赴东北。 10月30日,中央决定进入东北的军队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天,中央电令:林彪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吕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运昌任第二副司令,肖劲光任第三副司令兼参谋长,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程子华任副政委,周保中任第四副司令,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同时决定组建北满分局和北满军区,陈云任书记兼军区政委,林枫任副书记,高岗任委员兼军区司令,张闻天任委员。 1946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电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政委。 同年1月16日,身为七届中央委员的李立三在离开祖国15年之后,从苏联回到哈尔滨。当时中央通知他留在东北局工作。同年3月6日,东北局扩大会议在抚顺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张闻天、李富春、高岗、李立三、彭真、林彪、陈云、罗荣桓、林枫、蔡畅,候补中央委员王稼祥、黄克诚、吕正操、王首道、谭政、程子华、李运昌、万毅、古大存、陈郁、肖劲光等,占七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三分之一,还有四名政治局委员。 会议由东北局书记彭真主持,任务是讨论东北地区的形势和我党在东北地区的战略部署。会议开始不久,因国民党军进攻抚顺,会议撤退到吉林省内与辽宁省交界处的梅河口继续进行。会期将近一个月,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梅河口会议”。 会上发生意见分歧:以林彪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在东北同全国一样,暂时还是敌强我弱的形势,因此,主张放弃某些大城市(必要时,连哈尔滨也可以退出)和主要铁路线,以便把我们的部队抽出去剿匪和发动群众。整个东北的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包括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力量,然后才可能同国民党进行决定胜负的战斗。 而以彭真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由于我10万大军赶在国民党之前来到东北,到东北后又扩充了20万人,已占据了军事要地,还有人民群众和苏联的支持,已经建立了广大的根据地。而国民党军队远在四川,鞭长莫及,靠美国飞机运进东北的兵力有限,他们脱离群众,远离后方。因此,我们可以不放弃四平、长春等大城市和重要铁路线,以城市为中心,抗击国民党的进攻。 在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面前,曾经被毛泽东形容为“冒失鬼”的李立三,不仅明确表示支持彭真的意见,而且还补充道,在东北的苏联红军一定会公开。会后,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在苏联红军撤出长春后,于1946年4月18日进占长春,并开展了顽强的四平保卫战。这时,东北局内部在是否坚守长春的问题上又发生了意见分歧。鉴于当时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党中央给东北局发来电报,指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4月28日苏军撤离哈尔滨后,我东北民主联军立即进驻哈尔滨。经过与国民党军的激烈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在继撤离沈阳、本溪、抚顺等大中城市之后,5月19日又先后撤离了四平、吉林和长春,转移到东、西满建立根据地。5月21日,东北局迁到哈尔滨,同时撤销北满分局。6月15日,党中央决定林彪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东北局副书记。李立三很快就发觉自己刚一回到国内,就又一次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并立即做了检讨。 由于李立三在梅河口会议上明确支持了彭真的意见,尤其是公开提出要改组民主联军统帅部,更是直接在反对林彪,自然为自己以后遭受林彪的迫害,深深地种下了祸根。 2、批评不留情,不怕被报复 李立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待同志特别是对待他的上级领导,一向都是很尊重的,处处都表现得彬彬有礼。李立三对人很和气,这是众所公认的。 1946年1月中旬,李立三从苏联回到国内,党中央安排他留在哈尔滨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作。 当时,林彪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6月15日以后,又取代彭真担任了东北局的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的政委,李立三在其直接领导下工作。虽然林彪比李立三年轻7岁,而且入党的时间也晚,但李立三时时处处都对林彪很尊重。每次开会,李立三总是把第一把椅子留给“林总”。即使林彪不到会,他也把这个位子空着。 但是,李立三对上级的尊重,并不同于封建的等级观念,作驯服工具。他在工作中对人对己要求都非常严格,特别强调要有时间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遵守时间,尤其在战争年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败的关键。谁要违反,他是绝不留情面的。 有一次原定8点钟开会,只有林彪没有按时到达,大家都在等待他一个人。过了一阵,林彪才姗姗来到会场。这时,与会的人都笑嘻嘻地起身或点头与林彪打招呼,惟独李立三安然未动。待林彪坐定以后,李立三再次看了看手表,当众清楚而准确地说道:“林彪同志,你今天迟到了12分钟!”这时,林彪瞪着眼看了看李立三,然后抬头望了望天花板,再垂下眼皮看着地板。李立三继续说下去:“我们一定要按时开会,希望以后没有迟到的同志。”一下子弄得林彪涨红了脸。这时会场上寂静无声,都为不懂世故的李立三捏了一把冷汗。3、飞机藏人,终身受屈 李立三与林彪结怨,还与戏剧家孙维世有关。孙维世是周总理1939年从延安带到莫斯科去学习的一位烈士遗孤,后来在莫斯科艺术学院学习戏剧专业。1946年10月李莎从莫斯科来中国时,随同回到哈尔滨,从此就住在李立三家里。由于孙维世长得很漂亮又未结婚,同时被林彪与×××看中,为此争风吃醋。李立三见势不妙,就偷偷地把孙维世用飞机送到延安周恩来那里。因为,孙维世是周恩来的干女儿。把她送走后,总算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把一场风波平息了下来。 谁知事情并未了结。1949年春,中央机关进驻北平以后,一次李立三在北京饭店理发时,正好周恩来也在那里。在交谈中,周恩来说道:“立三,你这个人就爱管闲事。”李立三不明白周恩来指的什么事情,反问道:“总理,你说我管了什么闲事?”总理说:“在哈尔滨的时候,为孙维世的事情,还值得专门给我发电报,不让她再返回哈尔滨去吗?”李立三忙解释道:“总理呀!我从来没有给你发过这个电报呀!”总理很不满意,严肃地批评说:“怎么没有?我就是收到过你的电报嘛!怎么又不承认呢?” 李立三见总理生气了,不好再作解释。后来,经过查对,原来是林彪的老婆叶群出于吃醋,生怕林彪把孙维世弄到手后把她遗弃了,就不惜盗用李立三的名字给周恩来发去上述内容的电报。而李立三也不便再为这些琐事去向总理进行解释。 其实,早在5年之前,林彪在苏联养病时,他就单相思爱上了孙维世。1938年3月2日,林彪在山西被晋军哨兵误以为是日军开枪打伤,于1938年冬在他妻子——“陕北一枝花”张梅的陪同下到苏联养病。当时,有许多革命先烈的后代和党中央领导人的子女在莫斯科学习,如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孙炳文的女儿孙维世,蔡和森的儿子蔡博,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朱德的女儿朱敏等。这群青年人对“常胜将军”林彪十分崇拜,经常到林彪那里去,请他讲一些井冈山、长征、平型关大战之类的故事。在他们当中,天生丽质、明艳动人,年已20的孙维世,特别引起林彪的青睐。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林彪趁张梅外出看朋友的机会,单独把孙维世接到疗养院来,直接向孙维世表达了他的爱慕之情,向她诉说了他与张梅之间的“痛苦爱情”,说他和张梅很快要分手,要求马上与孙维世结婚。孙维世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不知所措。林彪也没有逼她马上表态,说:“我真心的很爱您,我等待您的答复……” 1942年1月,林彪准备回国前夕,领着比他小13岁的孙维世在莫斯科河畔散步。林彪告诉孙维世,他已同张梅分手,过几天就要回国了,要求她跟他一块回国。孙维世委婉地拒绝道:“很遗憾,我不能跟你一块儿回国。我正在念导演系,还没有毕业。”林彪也不好再勉强:“那我先回去,我一定等你。”她忙说道:“不,你千万不要等我,我还要学习4年哪!”林彪说:“4年算什么,多长时间我都等你。我决心今后非你不娶。” 林彪回国后并没有遵守他自己的诺言,不久就同叶群结了婚,1945年生下了林立果。 1946年10月,孙维世跟随李莎、林莉回到哈尔滨,出于对林彪的尊重,曾前往林彪住处去进行礼节性拜访。林彪一听说孙维世要到来,破例亲自迎接,热情款待,立即安排极为丰盛的晚宴。 当时,林彪是东北局说一不二、一手遮天的太上皇,他正在谋划着如何才能把孙维世追求到手时,又是不识时务的李立三打破了他的美梦,搅乱了他的如意算盘,把孙维世偷偷用飞机送到远离哈尔滨的延安去了。从此,林彪对李立三恨之入骨。 4、一张手写通知罢了官 众所周知,林彪早就提出,对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李立三对林彪这个提法,一直持怀疑态度。1965年5月,华北局在天津召开修改“工业七十条”会议,李立三公开在会上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带着问题学的提法有问题。”李立三还指出:“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那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再不能发展了。” 尽管当时有人向李立三提醒说,这是林副主席的提法,不同意李立三的看法,而李立三仍然坚持不改变自己的意见。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集中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进行批判。5月8日,一同志在发言中揭发彭真早在1946年东北梅河口会议上,就反对副统帅林彪时,同时点名批判“李立三同志在梅河口会议上,公开提出要改组统帅部”。这时,另一同志从中插话说:“梅河口会议,李立三打前锋,要改组统帅部。”说李立三在梅河口时就支持彭真反对林副统帅。李立三当时没有参加这个会议,对此情况不得而知。 然而,就在这次会议于5月26日结束后,华北局一高级负责人就向一下属交代说:以后开华北局书记会议时,不要再通知李立三参加了。也不知道是由于他没有详说原因,没有引起下属的重视,还是由于下属工作的疏忽,忘记了给负责会务的工作人员传达,几天后(6月4日)召开华北局书记处会议时,李立三照例来到会议室。那位华北局高级负责人看到李立三到会,脸色一变,马上宣布:“今天的会不开了。”与会人员只好分别离去。华北局高级负责人把下属狠狠批评了一顿。下属急速赶到秘书处向秘书科副科长李保中交代:立即给李立三写一个文字通知,停止他参加华北局书记处会议。因此,1966年6月4日,李立三就接到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厅一张由李保中用钢笔写了一句话的通知:“立三同志:××同志传达,中央办公厅通知,停止你参加华北局书记处会议。” 这样,李立三这位在1921年加入共产党,连任第四、五、六、七、八届中央委员,曾两任中共中央常委、实际主持过中央工作的老党员,在没有任何人说清缘由的情况下,就凭这个手写的一句话通知,便被罢了官。一位现任的八届中央委员从此就不能参加华北局书记处会议,更没有资格参加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而且,从这次会议之后,李立三就被列入华北局机关第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派”。特别是1967年5月25日,关锋、戚本禹代表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在接见华北局机关造反派时,公开点名李莎是“苏修特务”,李立三“里通外国”,宣布了李立三的“死刑”。在这个谈话不到一个月时间内,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就在造反派私设的关押地——北京三里河二机部基建局一位副局长的家里被迫害致死。 李立三之死,究竟与他同林彪之间的个人恩怨是否有直接的联系,至今还是不解之谜。李立三屡经监狱考验的异国恋 在1930年的动荡时局中,才子佳人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但也有人置身于政治斗争的浪尖,甘愿为革命而抛洒热血,他就是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李立三。 革命浪漫主义吸引俄国姑娘 时间:1930——1936年 地点:莫斯科 李立三曾和刘少奇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他还参与并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一度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1930年,李立三去了莫斯科,这一去就是十五年,但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无论在何种困境中始终伴随他的妻子李莎。 在莫斯科,李立三和李莎开始相爱了。李莎喜爱鲜花,但当时的李立三买不起,他常常为此感到遗憾。李莎喜欢看话剧、芭蕾舞和音乐会,李立三就陪她去,虽然他对古典交响乐十分陌生,可只要是李莎喜欢的,他每次必到。李立三身上最吸引李莎的,就是他的那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和惊人的意志力。在她的眼里,李立三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含蓄自制的性格,但也正是这种微妙的表达方式,使她触摸到了那内在的激情与火焰。 1936年,李立三和李莎结婚了。 挨个监狱找丈夫 时间:1938、1939年 地点:莫斯科 1934年的冬天,苏联掀起了著名的“肃反”运动,许多革命元老、红军将领被戴上“反党托派”、“反革命”、“外国间谍”的帽子。大批居住在苏联的共产国际的外国人,也不能幸免。李立三也被列入黑名单。1938年2月的一个凌晨,天还没亮就有人敲门,背着枪的人走进来,向李立三出示了一张逮捕证,说:“你被逮捕了。” 李莎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周围人群的巨大压力。在学校的批斗会上,有人要李莎和丈夫划清界限,李莎却坚持认为李立三是个好人,她因此被开除了团籍。 连续四个月,李莎到每个监狱去询问。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李莎时常听到各种关于囚犯被处死或流放的消息,这些传闻令她心惊胆寒。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站到某座监狱的窗口时,却意外地得到了答复,李立三就被关押在这里。但她不能探监,只允许每月送去50卢布的生活费。这份来自妻子的关怀,使当时身处绝境的李立三,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力量。当1939年的十月革命节到来时,李莎得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那就是自己心爱的丈夫的出狱。 九年之后等来一纸遗书 时间:1946——1976年 地点:中国 1946年,日本投降后,李立三再也按捺不住回国的渴望,踏上了阔别十五年的祖国大地。不久,李莎带着孩子也来到中国。从那以后,李莎再也没有离开过李立三。 1962年,中苏关系恶化,有人向中央诬告说,李莎与苏联大使馆关系密切,并有修正主义言论。李立三专门给周恩来写了一封长信,坚决表示不会与李莎分离。1964年,李莎放弃了苏联国籍,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6月19日,李立三被造反派从家中带走,从此下落不明。两天后的一次批斗会上,李莎最后一次见到心爱的丈夫。第二天,李莎和两个女儿一起被捕,关入秦城监狱。 在长达九年的牢狱生活中,李莎得不到半点丈夫的消息,但她始终怀着希望。可是九年之后,她等来的只是一纸死亡证明书和一封李立三自杀前写下的遗书:“最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我现在走上了自杀叛党的道路。没有任何办法去辩解自己的罪行,只有一点,就是我和我的全家没有做过任何里通外国的罪行。” 李立三的冤案终于在1975年得到平反,他被恢复名誉,平反昭雪。李立三的一生是坎坷而多难的,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在无数次人生磨难与挫折中,他始终拥有一份来自妻子的坚贞的爱情。这份来自俄罗斯的爱在残酷的政治考验中,显示了它的珍贵和崇高。战乱摧毁着人的生命,也孕育着爱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