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们知道这两句的前面是什么吗?”外公问。
所有人陷入沉思!
“不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从那以后我永远记住了前面两句!
又到一年清明时,外公也已去世许多个年头了,但依然记得那天的情景:我们仨和表哥、表姐围着外公,外公边吃鸡蛋边跟我们聊天,“咬一口就是8分钱”,外公看着碗里的鸡蛋对我们说!这句经典的话,与外公一起永远地刻在了我脑海里,是记忆中外公的一个鲜明的符号,就像那个时代有着黑白的印记!
小时候,清明节意味着能看到在外工作的叔叔、婶婶、堂妹!有新衣服、好吃的,一大群的兄妹在一起玩,还可以照相!
每到清明,叔叔就会回到老家,带着我们上山采地衣、去水库钓鱼、爬山!叔叔是一个全能型的人,会打拳、翻跟头、讲故事、唱歌、钓鱼……最喜欢看他在田梗上翻跟头,在田里教哥哥们打拳,我们则在一边看热闹、鼓掌!
我们会在满是油菜花的地里,摆POSS;会在大石头上找合适的位置齐刷刷地坐下来等着按快门;会在晒谷坪里一小家一个单位按序排列拍全家福……
上学后,清明节意味着不用上学,可以放假回家!离开了教室、放下书本,回到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杜鹃花开,笋子出土,我们可以摘花,采笋,好不畅快!偶尔吃多了杜鹃花,还会流鼻血,但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对她的热衷!
工作后,清明节意味着可以放下工作去踏春,可以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恬淡的乡村,看看亲人朋友!
慢慢长大,儿时的玩伴都各奔东西,兄妹们也天各一方,见面的机会极少。清明节在外的人大多都会回到家乡,遇见、寒暄、互留电话号码,再等待来年的清明!
成家后,清明意味着举家回乡探亲,是一个团圆日。平日里忙于工作,各有各的事,各有各的小家,清明祭祀祖先,在外的老老少少都回乡祭祖!春节可以不回,但清明是一定要回的!这是我们大家庭的共识!所以,清明比春节还要热闹!
![【记事本|话清明】 那些永不消逝的记忆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40136t01acd03aab2714b7f7.jpg)
祭祖的队伍一年比一年庞大,小孩子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自己的老家,拜见祖先,认识自己的亲人!于小一辈的娃娃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要不然,不知道他们哪一天会忘了自己的故乡,忘了自己的根,忘记了亲人的模样!
逝去的亲人我们必须记得,家乡我们应当铭记,不管身在哪里,总有那盏灯为我们守候!愿祖先们在那个遥远的世界幸福安康!
清明,祭祖、探亲,让爱一代代传递;
清明,踏青、赏花,让心一次次明朗。
不知道是我们长大了,还是真的环境改变了太多,家乡的石拱桥再没有儿时的高大,河流再没有原来的清澈,田地再没有菜花一片,山林再没有郁郁葱葱……!怀念儿时的家乡,遗憾那时未用心去欣赏,如今只能梦回故乡……
文:茂妈咪
图: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