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识性强,常使人百听不烦。”
大调曲子以诗词歌赋为基础,以规矩礼法、仁义道德为宗旨,深受人们的青睐、尊重。
诗词歌赋赋予大调曲子以知识性、高雅性。
规:是指大调曲子的演出无论是伴奏者或演唱者,无论什么场合,都讲究衣服周正,闭目端坐,目不斜视,以示品格高尚。因为旧时在客厅演唱,达官贵人的女眷们依例聚在厅堂两边厢房内,隔帘听唱,演唱者闭目端坐,以避瓜田李下之嫌。
矩:是指弹者坐左边,唱者坐右边,演唱前先定神思,后开板。唱的中间,如不加长白不能随便跳韵。
礼:是指讲究礼义,唱前先拱手托板让别人唱。如有外地曲友,需先让外地曲友唱,后让本地曲友唱;先让老年曲友唱,后让年轻曲友唱。
法:是指演唱者尽量不离题目。例如属于祝贺场合,都要先唱祝贺性唱段。若第一个人唱了三国段,下一个人也要唱三国段。仁指大调曲子艺人之间无论年长年幼,从艺时间长短,都不称老师,统称曲友。
义指曲友之间为道义之交,情同手足,非同一般,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是曲友,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互相照顾,盛情接待。
道:指道不同者,不相为谋;道同者,以诚相见。
德:指曲友之间,无论唱得好或是不好,唱完后大家都要同声说个“好”,不能相互挖苦、嘲笑。
礼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调曲子的演出维护并继承了这一美德,迎合了广大听众的心理,这就是它有生命力,受人喜爱的原因。
这几年,内乡的大调曲子在南阳地区已经形成了气候,主要是有一批老艺术家们的传承和教授,所以很快在内乡境内已经形成了一大批能唱能弹的群体。
这批曲友中,有七十多岁的杨云亭老先生,德高望重,在大调曲子上有一定的造诣;
![南阳的大调曲子 南阳大调曲](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40349t0103b1ecf8f49309b8.gif)
张虎山先生,过去从事鼓书的演唱,后因身体原因开始学习大调曲子,现在基本是一个联络点;
张流长先生,的三弦和唱腔总让人听起来有一股年轻人的热情,他经常出入梨园春演奏,并且把大调曲子带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演唱;
张佩泽先生我听过他唱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赶舟》往往令人叹弗!
范应龙先生今年68岁,94年身患绝症,从宛梆剧团退下来后,开始学习大调曲子,目前已经能唱十多曲;
王全有老先生,也已过七古稀之年,但他仍在演唱,每天不唱上几曲,似乎生活中缺少点什么;
王元福是王全有的侄子,子承父业,能弹能唱,他的声音宏亮,很受曲友们的喜爱。
在老一批的艺术家们的带去下,目前出现了一大批演唱大调曲子的中年人,王爱娥女士,看到了内乡的大调曲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但自己唱,自己还创办了曲艺茶社,给曲友们提供了场所,每天曲友们聚集在一起演唱、切磋、交流、探讨。
还有赵合蓉女士、闫彩霞女士、张冬莲女士、等等,一批年轻人在中老年曲友的带动下也经常出入这样的场合,张雪月女士、闫改侠女士,他们虽然年轻,但对大调的热爱和执著,让人欣喜若狂。
目前这一批曲友主要分布在多个地方演唱:
一是原文化馆张虎山先生家里;
二是在北关的王全有家里;
三是原博物馆苗冰雪家里,
四是最近在王爱娥创办的曲艺茶社,
他们每家都备有三弦、古筝、琵琶和其他乐器。
值得一提的是,老艺术家程建坤老先生,他身患绝症已经22年,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不至,他弹得一手的圆润的古筝,每一次他要是在场,曲友们会兴致大发!
正是有了他们,内乡的大调曲子才得以发扬广大,才得以在南阳地区形成了一种气候,才能走遍南阳地区的各个角落都知道内乡的大调曲子,目前曲友们已经达到60人左右,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