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七月七是“晒书节”吗? 晒书节

作者:王济宪 来源:《中华读书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唐·杜牧《西山草堂》诗:“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成年人谁都知道,农历的七月七日是乞巧节,现代又称为国人的情人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围绕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几乎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可是古代的七月七还是晒书节,你知道吗?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有读书节、读书日,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自然也少不得,4月23日为读书日。但世界上有没有晒书节?在下才疏学浅确实不知道,反正咱中国早在汉朝就有了,那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虽然晒书节已成了历史的陈迹,就是读书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但仍然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靓丽耀斑。

过了雨季,把衣物、书画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本是正常事。据民俗学家研究,我国从汉朝开始民间就有晒晾衣物的习惯,晒书是由晒衣物演变而来的。农历的七月初,已经过了潮湿的三伏天气,大家把衣物被褥,书籍字画拿出来晾晒,无可非议。《清嘉录》是一本专记苏州一带风俗习俗的书,其中就有晒书的记载:“人家晒书籍图画于庭,云蠹鱼不生……”但到了魏、晋这习惯就有些变味,不再是晾晒为目的,而是比财富,比阔气,张扬衣物华丽,张扬财富雄厚,张扬诗书、名人字画,其目的无非是炫耀自己是“诗书传家”,收藏深厚。针对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也有“反潮流”唱对台戏的。那个号称“竹林七贤”的大诗人阮籍和他的侄儿阮咸,每当邻居晒出锦绣绫罗华贵衣物、夸耀财富时他就挑几片破布晒出来,以挑战不良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贫富悬殊分化出现极端,也出现了许多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说的那样“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暴发户”,这些人为了附庸风雅买来许多图书字画,逢到七月七日也像藏书人家一样搬运出来晒书。与其说他们是晒书,不如说他们是张扬风雅。

魏国的大将司马懿是个战功赫赫的名人,功高盖主,这在封建专制时代是最为忌讳的。魏武帝很是猜疑他有篡位的野心,为了免遭不测,于是他就学刘备韬光养晦,魏武帝派人去侦查他的举动,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见他正在晒书。刘备韬晦是去种菜,司马懿韬晦就晒书,可见那时候晒书十分普遍。什么时候都有些不随俗的人,也可以说是反潮流的,面对买书不读争着晒书的怪事,有个叫赫隆(也有写成郝隆的)的人,他就看不惯那些仅仅为了标榜风雅的晒书人,每当这种人晒书的时候,他就撩起衣服,露出肚皮,躺在太阳底下晒肚皮。人家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晒书,言下之意,他的肚子里全是书。其实赫隆这人是个领兵打仗的武将,他之所以这样做是蔑视那些为张扬书多,以附风雅,藏书而不读书的人。

自古至今,书这东西是特种财富,它的存在价值因人而异,长于应用,在于传播知识,在于文化传承,而不是为了炫耀,张扬、显摆。藏书家徐彻先生说:书籍不是装饰品,书籍也不是摆设,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和精神财富。我为使用而购书,为研究而藏书,不是为了藏书而藏书,让书变成一泓活水,使之充分发挥书籍的潜在价值,为人类社会服务。其实,现在也有一些人把书当成摆设、装饰品,对此应该本着人各有志的宽容态度,但不管怎么样,有书总比没有好,藏书的人多也比少了强。

事实上,现在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书籍进入了更多的百姓家庭,暑期过后,把藏书拿出来晒一晒总归是好事,虽然没有必要搞个什么晒书节,多读书,藏书,爱护书,保养书让书为社会服务总不是坏事。总会有一天,中国人也会有自己的晒书节。透过历史的烟尘,寻找早已淡出的记忆,祖辈留下的东西里总归有他的合理性,多多少少。

(本文刊登于2012年08月01日《中华读书报》08 版)



漫话“晒书”:晒书有何讲究?

作者:温显贵 来源:《文史知识》

人们为防潮防虫而进行曝晒的活动起源很早。晒书是我国传统晾夏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藏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目前最早的有关晒书的记载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

一、晒书在藏书史上较普遍

“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宋史艺文志》,中华书局,l977)。隋唐藏书虽在宋代以前称富,但官方的晒书之举却少见于史料。国家图书的掌管历来由秘书省负责,唐代至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五日改(秘书省)为麟台”(《唐会要秘书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从现有史料可知,晒书被官方重视的时代始于宋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曝书会”。而曝书会“依麟台故事”而举行(宋陈骏《南宋馆阁录》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那么由此上推,唐代应该有曝书之事。

有关宋代曝书会的情况,宋人的笔记中已有记载,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1云:“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元丰中,鲁公为中书舍人,叔父文正公为给事中,时青琐班在紫微上,文正公谓馆阁曝书会,非朝廷燕设也,愿以兄弟为次,遂坐鲁公下。是后成故事,世以为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据南宋洪迈《容斋四笔》、南宋陈骥《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曝书会”这样的文化活动。综合起来看,宋代曝书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其一,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其二,曝书会的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三日。但真正的晒书时间有时拖得很长,如绍兴十四年五月七日,用秘书郎张阐的建议:“本省年例人夏曝晒书籍,自五月一日为始,至七月一日止。”时间之长达两月之久。其三,每年拨给专款,金额从三百贯到一千贯不等。其四,参与者有身份限制,但一般都不会完全相同。如绍兴十三年(1143)要求侍从、台谏、正言以上及前馆职、贴职皆赴;而淳熙五年(1178)N要求侍从、给舍、台谏、正言以上及馆职、前馆职、帖职、寄职,赴坐者四十八人;淳熙十一年则有侍从、台谏、两省官、前馆职官并合预坐。其五,与会者的名单要刻石留念。由“两渐转运司计置碑石,刊予会者名衔”,秘书省所设房舍之“拜阁待班之所”,“内设金漆椅、桌四,外设青布缘荻帘。后有便道通史院,内藏绍兴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九年、三十年曝书会,乾道九年丞相齐国公群玉题名石刻在焉”(《南宋馆阁录省舍》)都是明证。其六,会期安排酒食宴会并有赏赐。如“国朝儒馆,仍唐制,有四:曰昭文馆,曰史馆,曰集贤院,曰秘阁。……地望清切,非名流不得处……至崇宁、政、宣以处大臣子弟姻戚,其滥及于钱谷文俗吏,士大夫不复贵重。然除此职者必诣馆下拜阁,乃具盛筵,邀见在三馆者宴集,秋日暴(曝)书宴皆得预席”(宋洪迈《容斋四笔卷第一三馆秘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18—619页)。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的曝书会“早食五品,午会茶果,晚食七品。分送书籍《太平广记》、《春秋左氏传》各一部,《秘阁》、《石渠》碑二本,不至者亦送”。其七,需要曝晒的内容很多,涉及图画、古器、琴砚等物,大致情况如下:“是日,秘阁下设方桌,列御书图画。东壁第一行古器,第二、第三行图画,第四行名贤墨迹,西壁亦如之;东南壁设祖宗御书,西南壁亦如之。御屏后设古器琴砚。道山尚堂并后轩、着庭皆设图画。开经史子集库、续搜访库,分吏人守视。”从相关史料南宋多于北宋的事实来看,似乎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何以如此?其中原因主要是南宋都城杭州地处东南,潮气很重,晒书在当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的活动,官方亦然。

宋代如此,元代也同样有晒书之事。如元王士点撰《秘书监志》有相关的记载:“至元十五年(1278)五月十一日,秘书监照得:本监应有书画图籍等物,须要依时正官监视,子(仔)细点检曝晒,不致虫伤渑变损坏外,据回回文书就便北台内,令鄂都玛勒一同检觑曝晒。”(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代时官方藏书的管理至呈松弛之势。弘治、正德时,皇室的藏书已到了“阁臣词臣,俱无人问及,渐以散佚”的境地,对此清代学者朱彝尊曾指出:“考唐宋元藏书咸极其慎重,献书有赉,储书有库,勘书有员,曝书有会。至明以百万卷秘书,顾责之典籍一官守视,其人皆赀生,不知爱重……百年之后无完书矣。迄万历乙巳……校理遗籍,惟地志仅存,经典散失,寥寥无几……有识者惟有抚卷浩叹而已。”(《经义考》卷294,《万历重编内阁书目》按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实明代不少有识之士注意到这一严重现象,提出了搜集图书和整理藏书的建议,如弘治年间大学士邱溶一再呼吁恢复宋代仲夏曝书之例,以便保存好图书。邱溶的上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明孝宗也表示赞同,可惜最后并未付诸实施。这恐怕也是导致明代图书散佚的因素之一。

清代入关以前建都盛京(今沈阳),入关迁都北京后,盛京作为陪都仍然藏有许多典籍,晾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沿用:“盛京内务府尊藏典训、宗器,二百馀年,宝守维谨,屡有增加。……敬典阁上层供奉九代圣容,凡九箱;《行乐图》四箱,每岁春秋二分由陪京大臣恭晾。”(清钟琦《皇朝琐屑录》卷4,《中国野史集成续编》第27册,巴蜀书社,2000,363页)文渊阁是明清时期官府重要的藏书之所,其中藏书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清代特设文渊阁职,大致相当于前代的秘书省,其中有文渊阁直阁事,共有满汉六人,是具体事务的负责人:“掌典守厘辑之事,以时与校理轮番入直。凡春秋曝书则董率而经理之。”(《历代职官表》卷2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代前期官府藏书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为当时蓬勃兴旺的图书编纂事业带来了极为良好的先决条件。

文渊阁的藏书管理到清代中期及以后则大不如前,尽管晒书制度犹存,但晒书之日往往就是图书被盗之时,“清初武英殿版书籍,精妙迈前代。版片皆存贮殿旁空屋中,积年既欠,不常印刷,遂为人盗卖无数。……文渊阁每年伏日例日晒书一次,十馀日而毕。直阁学士并不亲自监视,委之供事下役等,故每晒一次,必盗一次。亦有学士自盗者,惟所盗皆零本,若大部数十本者,不能盗也。究其弊,皆以国为私之病。不公诸民而私诸官,不知官流转无定者也,民则土著占籍累世不迁者也。观东西洋各国博物院藏书楼等,皆地方绅士管理之,不经官吏之手,故保存永久焉”(坐观老人《武英殿版之遭劫》,《清代野记》卷中,巴蜀书社,1988,102页)。原本通过晒书来进行维护的善本书籍,却被某些“以国为私”的官吏、学士趁机盗取,从而会导致图书的散佚。由此看来.晒书存在利和弊,其根源不在于晒书制度,而是在于晒书之人。

二、晒书有时间之别

我国素称幅员广阔,这使得南北间日照的强弱、气候的干湿等都有明显不同,这自然给人们确定具体的晒书时间带来了客观上的差异。

有三、六、九月晒书的。清赵慎畛《榆巢杂识曝书》记载:“宋代秘书省,每岁有仲夏曝书之例。我朝渊海缥缃,储藏美富,每岁三、六、九月,由提举阁事大臣会同领阁事大臣,定期奏请曝书,直阁校理各员咸集,公同翻景。其排次清理,列庋原架,则文渊阁检阅所司。检阅官例人员,由领阁事大臣于科甲出身之内阁中书遴选充补。亦酌仿宋秘书省检阅文字官而设也。”(中华书局,2001,93页)“秘阁曝书,以每年三月六日,自康熙壬寅始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秘阁曝书》,中华书局,1984,41页)清代的北京就有六月六晾晒书籍的习俗,其时“内府銮驾库、皇史宬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集经史”(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4页)。“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蠹”(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纪六月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71页)。

有“七夕”晒书的。“七夕”是我国岁时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晒书则是节日活动的一项内容,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记载了七月七日晒经书及衣裳而不蠹的习俗。有关“七夕”晒书的佚事和诗文也有不少,有如晋高祖曝书、郝隆晒书(见庄俊华《“七夕”风俗谈》,《文史知识》,1991年第8期,49页)都是饶有意味的典故;而明陶宗仪“曝书偶忘今朝是,乞巧欣逢此夕临”(《七夕次万山韵》,《南村诗集》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乾隆皇帝“正当复七日……曦朗曝书宜”(《喜晴——是日七夕》,乾隆《御制诗三集》卷9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诗句则是“七夕”晒书的真实感受和写照。

有伏天或秋日晒书的。清代藏书家孙庆增(从添)在《上善堂藏书记要曝书》认为“曝书须在伏天”,但他同时也认为“曝书秋初亦可”。著名的宋代曝书会就在秋季举行。宋孔武仲在《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首》中云:“秋风解烦暑,尊俎可从容。尽会青云士.来游群玉峰。琅函窥一一,金钥发重重。四库传观喜,惟应吏困供。”(《清江三孔集》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佩文韵府》卷16之一引李洞诗:“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也认为秋季是晒书的最好天气。叶德辉(1864—1927)在《观古堂藏书十约收藏》中明确指出:“古人以七夕曝书,其法亦未尽善。南方七月正值炎熏,烈日曝书,一嫌过于枯燥,一恐暴雨时至,骤不及防;且朝曝夕收,其热非隔夕不退,若竟收放橱内,数日热力不消。不如八、九月秋高气清,时正收敛,且有西风应节,藉可杀虫。南北地气不同,是不可不辨者也。”(见徐雁、王燕均主编《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四川大学,1990,535页)这说明历史上关于晒书时间上存在着争议。

你知道七月七是“晒书节”吗? 晒书节
在晒书时间上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除了地域差异所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于图书这样一种特殊的物品,人们大都爱护有加,因而除了随俗而晒外,平时倘若有好的天气也偶尔会行晒书之事。

三、晒书方法上有讲究

关于晒书,《西游记》第一百回里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唐僧师徒被通天河的老鼋幌落入水,上岸又避过风、雾、雷、电的劫扰后,发现经包已湿,于是“太阳高照,却移经于高崖上,开包晒晾”,然而“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向阳的高崖成了“晒经石”,民间类似这样的传说和地方还有不少。只是,在大石上晒书,若石面粗糙不平,也往往会损伤图书。所以,晒书不能将图书胡乱堆放,应讲究一定的方法。

唐代陆龟蒙晒书有“晒书床”,他在《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诗中写道:“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床。”(《全唐诗》卷624,中华书局,1960)这个“晒书床”到底形制如何,已不得而知,但结合图书的特殊性来看,应该是颇为讲究的,它大致就是一种木制支架或木台,晒书时将图书等置放于上。

宋司马光也颇谙晒书之法。司马光于熙宁四年(1071)居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辟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日读书堂(司马光《传家集》卷71、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费衮在《司马温公读书法》一文写道:“司马温公独乐园之读书堂,文史万馀卷,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常谓其子公休曰:‘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案几于当日所侧群书于上,以曝其脑。”’由此司马温公的书保存得很好,“年月虽深,终不损动”(《梁溪漫志》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而清代江苏藏书家孙庆增在《上善堂藏书记要曝书》中的晒书之法尤为详实:“曝书须在伏天,照柜数目挨柜晒,一柜一日。晒书用板四块,二尺阔,一丈五六尺长,高凳搁起,放日中,将书脑放上,两面翻晒。不用收起,连板台风口凉透,方可上楼。遇雨,台板连书入屋内,阁起最便。摊书板上,须要早凉。恐汗手拿书,沾有痕迹。收放人柜亦然。人柜亦须早,照柜门书单点进,不致错混。倘有该装订之书,即记出书名,以便检点收拾。曝书秋初亦可。汉唐时有曝书会,后有继其事者。余每慕之,而更望同志者效法前人也。”(见《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526页)晒书之法如此谨细,惜书之情如此真诚,着实令人钦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藏书条件不断改善,藏书技术不断提高,晒书(曝书)这一古老传统在现代社会渐趋消失。不过古人的晒书之举足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现在看到一些人无意或有意地损毁图书之举,不禁让人想起宋代大哲学家邵雍所言:“虫蠢书害少,人蠧书害多。虫蠹曝已去,人蠹当如何?”(《曝书吟》,《击壤集》卷1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在邵雍看来,虫蠹对于图书的损害比人为造成的毁损要小。但愿我们能从历史上的晒书之举中激发出更多的爱书之情,不再成为损毁图书的“人蠹”。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本文刊登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七期)

蒲松龄“晒书”

作者:连允东 来源:《福建日报》

一提到蒲松龄,大家自然联想到《聊斋志异》,但他“晒书”的有趣故事却鲜为人知。

蒲松龄科举考试落榜后毫不气馁,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书房中激励自己发奋读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与蒲松龄同时代的人中有个名叫洪家军的,他当了大官,家中藏书万卷,平时极少读书,却爱卖弄,经常吩咐家人把书搬出来摆在门口晾晒。有一回蒲松龄路过,看到洪家军又在得意地晒书,便想逗一逗他。蒲松龄想了想,就脱下上衣躺在洪家门前的上马石上,闭起眼睛晒太阳。洪家军感到奇怪,这蒲松龄难道不怕晒出毛病来?于是,他走过去关心地询问蒲松龄躺在石板上做什么?蒲松龄眼也不开,回答说是晒书。洪家军更觉奇怪,问他晒的书在哪里,到底有多少?蒲松龄拍拍肚子说:“我的书都装在这里,有多少我也记不清啦。”洪家军一听,猛然悟到蒲松龄是故意在嘲弄自己不读书,羞愧地走了,从此再也不在门前晒书了。

当下,把书装在肚子里的“蒲松龄式”的人物相对较少,而“洪家军”式的人物则比比皆是。其实藏书的目的在于读书,切莫当成门面装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2491.html

更多阅读

节日表--你忘了今天是什么节日了吗 韩国今天是什么节日

节日表--你忘了今天是什么节日了吗——简介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日历的习惯,导致很多重要节日,都是意外的人家在过节的时候自己才恍然发现原来自己忘记了看日历今天是xx节日。想想会觉得忽略了家人,忽略过某个佳节,于是我这里整理了下节日,希

你知道为什么惠州的别称叫“鹅城”?吗? 鹅城

关于“鹅 城”的 传说你知道为什么惠州的别称叫“鹅城”?吗?惠州的别称:鹅城。鹅城这个名称在北宋时就有了。它来源于西湖旁的一座山,那就是飞鹅岭。传说古代有一个仙人骑着木鹅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看见惠州山青水秀,西湖风光秀丽,就降落湖

你知道这些网络流行词的意思吗? 韩国代购怎么知道流行

最新的流行词元芳,你怎么看 你幸福吗? 随时受不了 正能量 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 我能说脏话吗? ××Style 掏包 地球哥很生气,宇宙姐不打折! 哝老搓七伐 呢哝 陈家沟 其实流氓的本质很质朴 鸡贼 妹子思想很空灵哦 都市恐慌症。 你就不能有

声明:《你知道七月七是“晒书节”吗? 晒书节》为网友尽余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