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留言,不一一回复了,一块儿写在这儿。节目编辑方面的总结,老范也写了,可看http://blog.sina.com.cn/u/1223475157。)
一
采访完周立波,留言里有人问,你们是否变成了一个娱乐节目?
这话里带着讽刺,但是我理解。
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新闻人物,调侃是一种评论,周立波对当下时事的评论,往往比新闻节目还要尖新,能吸引人花几百块去听,在当下这个时代出现,有很多可分析的东西,不应该轻慢,拿戏子这样的词侮辱人。
当然,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爱他憎他都强烈得很,我们想重估他,重估的意思是不要吹捧,也不是抹杀,而是重新估计他的价值。
但这一点在节目中作的不彻底,所以不能怪别人有娱乐之感,我认为原因主要是采访质量不高。
不应该有任何抱怨,陈虻以前总说,别以为让采访对象说出任何胆大的话就算好采访,把你和他都置于风险之中,不算好节目,要问自己“把这些话拿掉,你还有什么?”
他说过力量在于结构,采访本身就应该形成结构,一个个问题靠严密的逻辑环环咬合,卡住了,往下推导,不管最后剪辑拿掉什么,认识这个人的座标基座是不会变的。刚来面对面的时候,我妈也提醒过我,这个节目的生命力不在一定要尖锐,而是要看对人的认识是不是真实,是不是深刻。
没作到。
我采访这个人物的时候,简直就是游手好闲,准备太不足,到底有几个座标系都没完全想清楚,就想坐那儿靠直觉采访,最终就象娱乐节目一样,靠简单的时间线索往下走,该用逻辑钉住的也没钉死,靠几个灵光乍现的问题来混----就这心态还想重估?
二
采访知名度高的人,往往容易开脱的一个理由是,这个人已经被采访了很多遍了,没有未知了。
今天开会,忠仁说句话,说到周动手伤及别人的事,他说有种感觉,自大的人背后往往存在着自卑的可能,所以容易躁狂。
他的话让我心里一动。
所有媒体都知道这些事实,也都报道,我也问了,但是我为什么从来没问他那一瞬间背后深的心理动因?
未知,未必是提供全新的事实,而可以是对已有事实的再认识。
也有人劝慰我“让人物自己呈现好了,不用太较劲”
嗯,但他呈现什么,取决于你问什么,对人性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三
节目播出后,杨春说了句,这样的采访不好弄。他是安慰我,面对这种个性的采访对象的时候,拿捏分寸不太容易,容易顺着走,或者流于讽刺对垒。
重估这个词,其实要对之前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袪魅,不能有太多预设,需要大量的,多元的事实相互博奕。这些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但为什么没做到?还是太轻慢了,为什么会轻慢?
我想了想,还是对这个人物有一种情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或者趣味,本能地希望对方以你期待的方式呈现,如果喜欢,就可能夸张这部分,如果不喜欢,就可能遮掩反感,或者干脆有种不想深谈的敷衍。
晚上看斯宾诺沙的《伦理学》,他说当你被情绪鼓动的时候,你就被奴役了。
那我们为什么需要面无血色的真实?
他说“嘲笑,轻蔑,愤怒……这些与恨有关或者因恨而起的成分,绝不能成为善”
这句我可以理解。
下面一句,我原来着实不明白,“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
他说“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而恐惧是一种痛苦,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看了好一会儿这句话,这话太硬,我得消化半天。
他甚至认为怜悯都是恶,因为怜悯是一种痛苦,“一个容易被怜悯的情绪所感动的人,实为别人的愁苦和眼泪所转移,根据情感,不能作出确知是善的事物,容易受假装的眼泪的欺骗”
他认为所有的情绪都必然都妨碍人们去认识“真知”,说“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必然性的人,事实上不会发现任何值得恨,笑或者轻视的东西”。
(节目地址http://news.cntv.cn/china/20100711/1022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