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高粱家族》的寻根意识
沈涌
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80年代中期问世时,在文学界、在读者群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确实,这是部很有新意很有特色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必定会占据一定的位置。《红高粱家族》里的思想艺术,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学创作潮流,对于认识当代文学的一些创作观念,很有启发意义。
《红高粱家族》写历史,叙述我爷爷、我奶奶、我爸爸他们那代人的故事。叙述者我,是小说主要人物的后代。通过当代的我来回眸往事,解说往事,表现前人昔日的风采,表现他们的人生状态,挖掘他们生命的特点、价值,并以这同后之来者、同现时代进行比较,运用肯定前辈的目光来审视当代,探寻生命的意义,探寻人生的理想。可以说,这个构思的特点便是返祖,便是寻根。
文学的寻根叙事角度,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在理论探讨中,是很热门的话题,形成了寻根文学热流。最热的时间当是1985年前后。本来,新时期文学一直以它的现实针对性著称,以现实主义的强烈回归、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著称。寻根文学却一反此态,表现出另一种风格。这些创作,往往是跳出了现实生活内容,把笔触移至远久;离开了现代文明的生活,把兴趣放在偏远闭塞、落后贫困、甚至荒蛮原始的生活角落。表现一些同现时代不一样的生活。作家们或是描绘出奇特的社会背景、奇特的社会关系,或是剖析人的深层心态、原本朴素的思维方式,表现奇特的价值观,从而对人性,对生存,对民族文化这些基本的命题作出努力的探讨。显然,寻根文学是一种溯源。从社会、人生的过去时态,寻找普遍感到困惑,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解答。寻根的出发点是现实,作家在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中发现了生活的一些规律和真理,但是,当代社会纷纭复杂、当代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现象、各种问题模糊混沌,这使作家感到难以驾驭。另外,文学贴近现实来写,有时又会引起诸多不便。因此,作家便很自然地将笔触跨过现实,回溯远昔。原因之二是,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许多现象,千头万绪,有时令人莫名其妙,而寻到了它的发展伊始、它的源头,就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状态。
也就是说,寻根文学同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从新时期寻根文学的兴起可以看到,寻根文学是现实主义的深化与发展的一个流变。新时期文学,由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寻根文学,这个发展显示:我们的文学,从揭露社会创伤、人间灾难,到了从政治历史上、文化心态上来表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
作为新时期寻根文学典型作品之一的《红高梁家族》当然是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它内容的历史性;二是创作动机、创作目的的现实针对性。
那么,什么是《红高粱家族》寻根意识的具体出发点呢?其寻根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作品似乎有了明确的说明和揭示:是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种退化”的忧患与批判。为了表现这个思想,作家便从历史着眼,以正面着眼,表现出寄托了作家自己理想色彩的“红高粱人生状态”。
在此书的扉页上,作者写道:
“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
在第一章第一部分前面,作者还直接吐露了这样的情感:“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有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凄婉动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甚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自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了人种的退化。”
在这段里,作者纵情挥洒,浓彩重墨地描绘了一幅极富生命力极富动感的图画。里面流露开张、自豪、奔放,很有力度的情调。这是作者向往的为之赞颂的人生状态,这同时也是作者用以评价当今生活、抨击当今生活的参照标准。在这个对照中,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取向和主题取向。
在作品的结尾处,讲完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后,讲完了一个个惊心动魄、奇丽雄壮的故事以后,作者又写了一个幻觉情节,再一次坦露作者的人生理想,再一次渲染本书的主题。那时,我二奶奶从坑地里跳将出来,对前来敬拜的作者“我”,进行了一场说教。二奶奶严厉地批评了“我”。因为那时的“我”是这么个形象:
“我逃离家乡十年,带着机智的上流社会传染给我们的虚情假意,带着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浸泡得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恶臭的肉体,”….…“我的眼睛里的确有聪明伶俐的家兔气,我的嘴巴的确散发出了不属于我的声音……我的身上盖遍了名人的印章。……我被杂种高粱——这是与红高粱形象相对立的苍白无力的象征包围着,它们蛇一样的叶片缠绕着我的身体,它们遍体流通的暗绿色毒害着我的思想,我在难以摆脱的羁绊中气喘吁吁,我为摆脱不了这种痛苦而沉浸到了悲哀的绝底。”
这里,作者用尖刻无情的语言,以愤怒焦急的情感,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某种情形进行了否定。
而正在“我”有所觉悟,有所追求,又处于一种矛盾、迷惘的状态时,“我”的如女英烈一般的二奶奶出现了。她的态度更加鲜明,言辞更加激越,因而显得更有召唤力。她说:
“孙子,回来吧!再不回来你就没救了。我知道你不想回来,你害怕铺天盖地的苍蝇,你害怕乌云一样的蚊虫,你害怕潮湿的高粱地里无腿的爬蛇。······你现在站在我面前,我就闻到了你身上从城里带来的家兔子气,你快到墨水河里去吧,浸泡上三天三夜。”
“可怜的、潺弱的、猜忌的、偏执的、被毒酒迷住了灵魂的孩子,你到墨水河里去泡上三天三夜,记住,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洗净了你的肉体的灵魂,你就回到你的世界里去。在白马山之阳,墨水河之阴,还有一株纯种的红高粱,你要不惜一切努力找到它。你高举着它去闯荡你的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你的护身符,也是我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我们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
本文引用的这些片段,充分说明,关于“人种退化”的批判,关于人生形式、人的性格的理想,是作者要通过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故事来表达的意蕴。在作者眼中,当代生活中的“我”,和红高粱世界的英雄们,两者的人生形式是迥然不同的,是鲜明对立的。而作者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站在历史与现实、理想与存在的矛盾中,找到寻根的出发点、目的,并且确定了寻根的现实价值。
二
所以说,作者直接描绘的红高粱英雄传奇故事,是一种追求,是作者在当今社会中推崇的理想人生。由于现实是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作者在他所展现的理想人生中,总是暗暗地联系现实,暗暗地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暗暗地显示作者在当今要否定、要批判的东西。
从这,我们不难看到作者寻根的直接内容,不难看出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首先是张力美。这是红高粱英雄人生的一大内涵。
张力,这个在文坛上使用的物理学名词,可理解为人生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流动在红高粱英雄好汉人生中的最鲜明、最有特色的主旋律,便是张力。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叔、二奶奶、我父亲,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他们刚劲、强硬、热烈。于是,红高粱,这个可以直观的自然物象,在作者笔下,便成了我爷爷他们性格的象征。红高粱顽强的生命力,红高粱粗壮旺盛的长势,红高粱耀眼醒目的火红颜色,都直接地表现了我爷爷他们性格的神采。
我爷爷他们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那个时代。战争,这个杀人的怪物,自古有之。战争历史悠久,战争的残酷性、传奇性、冲突性,使它成为最能试探和最能展示英雄气概的舞台之一。正是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我爷爷他们挺起了英雄的身躯。在作品里,其中心情节是一场伏击战以及战斗引起的新冲突。当然,《红高粱家族》在处理中心情节时,不像传统的叙事作品那样,突出一条情节主线,将整个作品的内容围绕它来展开。在《红高粱家族》里,中心情节是一种较宽松灵活的叙事线索,其间还插入了许许多多别的情节内容。但尽管如此,伏击战所占的份量还是非常大的。
伏击战,一场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在这里,我爷爷他们的英雄气概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我爷爷这支队伍本来是放荡不羁的民间武装,当日本鬼子来侵犯时,本来就有着正义感的我爷爷他们,毫不犹豫、无所畏惧地冲进了抗战的洪流,所以他们要去伏击日本鬼子。这次行动,原计划是与国民党军合作的,但国军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大敌当前失信失义,没有出战,坐山观虎斗。这样,使得人数不多,人员素质不好,装备又差的我爷爷他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但他们并没有畏惧,坚决地打响了战斗。战斗激烈、艰难、残酷,我奶奶,还有许多战士英勇地献出了生命。战后,敌人尸陈广野,血流成河。我爷爷他们也被打得焦头烂额,但他们胜利了,他们不仅仅取得了战果,而且还显示了一种气概:敢于斗争、敢于牺牲、不畏强暴。
战争是复杂的。战争给人带来了非凡严峻的考验。如果说伏击战更多地是显示了我爷爷他们的刚烈之勇的话,那么战后,我爷爷他们坚持下来,继续斗争,则更多地表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与野狗的战斗是书中很有特色的一章。表面上是写狗,但这狗群,其群体,其气性,其作风,与恶毒残忍的侵略者何其相似。我爷爷、我父亲他们与野狗搏斗是为了取食,为了生存。所以这样的战斗对象,这样的战斗目的,很明显地喻示,与狗之战,是可以将它看成是我爷爷他们与侵略者作斗争的另一种形式。在这场颇为惊心动魄的恶战中,我爷爷我父亲他们机智勇敢,团结战斗,打退了狡猾、凶残的野狗群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最后,又将野狗群杀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表现红高粱英雄们在战斗中的英勇力度时,作者不仅笔酣墨饱地表现了他们的外在行动,写他们的大智大勇,轰轰烈烈,而且,还很有感染力地表现了他们内心的刚强,展示了他们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作者通过一些极为罕见、极为残酷的战争情节的描写,深刻、有力地表现了这一点。如罗汉就义。罗汉原是酒坊伙计,生性沉稳,善良忠厚,他参加了抗日斗争,破坏日本鬼子的修路计划,敌人抓住他后要杀掉他,他们采取的是非十足恶兽而不为的剥皮割杀手段。面对血淋淋的屠刀,罗汉骂不绝口,英勇不屈:“把一口血痰吐到孙五(操刀者)脸上。”“剥吧,操你祖宗,剥吧!”“他脸皮被剥掉后,不成形状的嘴里还呜呜噜噜地响着,一串一串鲜红的小血珠从他的酱色的头皮上往下流……”“……人群里的女人们全都跪到地上,哭声震野。当天夜里,天降火雨,把骡马场上的血迹冲洗得干干净净,罗汉大爷的尸体和皮肤无影无踪。村里流传着罗汉大爷尸体失踪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竟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于是,罗汉的精神与意志,诞生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又如我二奶奶之死。这个普通善良、热爱生活、刚烈不屈女子,在一群恶狼般的鬼子面前,冷眼相对,毫不惊慌,为了保护腹中的孩子,她以一种超乎寻常、极为果断的方式表现了对敌人的愤怒和蔑视。“……一阵难忍的痛楚、一种无私的比母狼还要凶恶的献身精神,使二奶奶清醒了。她脱掉鞋子,脱掉裤头,脱掉上衣,脱得一丝不挂,还把那个垂裤腰的包袱用力摔到炕下,包袱硬邦邦地打中了一个年纪轻轻、容貌佼俏的日本士兵的脸。……二奶奶对着日本兵狂荡地笑着,眼泪汹汹地涌流。她平躺在炕上,大声说:‘弄吧!你们弄吧!别动我的孩子!别动我的孩子!”
这种近乎野性、荒蛮的举动惊天骇地,产生了极大的正义力量和人格力量:
“炕上的日本兵收回刺刀,胳膊疲倦地下垂,好像死去一样。炕上摆着二奶奶像炒熟了的高粱一样清香的肉体,日本人眼睛发直,面孔僵硬,像六尊泥塑一样。”
我二奶奶在被杀之前,凭着奇异的精神力量,挫败了全副武装的鬼子,创造了奇迹。
战争的冲突,是贯穿于全书的情节,而我爷爷那些红高粱家族的英雄好汉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逆发出来的力量,显示了传统英雄精神的光华。
这也是作者要寻找,要呼唤的。
三
强烈、真切的爱情描写,又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者也表现了鲜明的理想色彩,显示了对美好爱情的理解和追求。爱与恨常常是相辅相成的,爱情、爱欲、爱的行为,当然也是构成人的精神与实践的基本内容。在《红高粱家族》里,作者着力表现和渲染了这个方面。这种描写,充满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洋溢着对旧传统道德文化的叛逆与批判精神,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更加有人情味、更加有血有肉,散发出巨大的魅力。
我爷爷与我奶奶的爱恋是书中重要的一条线索。我爷爷我奶奶的相爱、结合,完全是他们自己冲破重重的束缚,靠自己的斗争夺取过来的。在这一过程中,鲜明地显示了我爷爷我奶奶他们对于真诚的情爱的强烈追求,对于阻碍自由幸福的限制所进行的勇敢反叛与挑战。
如果依照父母的摆布,我奶奶的婚姻便是她的青春,她的幸福的坟墓。我奶奶的父亲,为了换一头骡子,为了巴结财势,将美丽纯洁的我奶奶嫁给患有麻疯病的酒坊老板儿子单偏郎。这种安排,自然激起了我奶奶极大的愤怒和反抗,同时也使她更主动更大胆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所以,当身强力壮、能干勇敢的我爷爷一旦被她认识时,尽管她走在出嫁的路上,对于这个第三者,她也毫无顾忌地产生了好感,这为日后她与我爷爷的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几天后,在回娘家的半路中,我爷爷便成功地获得了她。我奶奶在遭到突如其来的拦截一刹那,不是惊恐,而是惊喜。她不用多想、毫不犹豫地近乎本能地顺从了那双伸过来的坚强手臂,找到了生命的依托,投进了梦想的港湾
至于我爷爷,他当然是这出戏的更为重要的角色。我爷爷勇敢的天性,我爷爷对于美丽女子被糟塌的愤怒,我爷爷对于自己真诚之情毫不掩饰的承认与表露,是他惊人的果敢行为的根本原因。所以,当看到自己抬去嫁人的我奶奶的悲惨前程时,他就愤愤不平,终于采取了异乎寻常的行动:他不仅获得了自己的爱情,面且还把单家父子干掉了,为自己也为我奶奶的幸福铺平了道路。在他和我奶奶第一次爱情际遇之后,我奶奶成了酒坊掌柜,而我爷爷还是劳力伙计,这是他们公开的关系。又是我爷爷疯狂地迷恋我奶奶,迷恋于他自己内心的爱情,所以,他又一次不怕别人讽笑,不怕别人的阻挡和痛打(人家以地位论人,不知内情,还真的以为他疯了呢。)我爷爷就这样不顾一切地冲破了这些困难,成功地将他与我奶奶的实质关系,也就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爱情,公诸于众,因而稳定下来,得到了人们认可。就是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种奇异美丽的爱情、婚姻,建立在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正相爱,相互冲动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当然是最合乎人性、最合乎道德的,所以,他们为此所作出的一切行动,都是可以肯定的,令人向情的。
《红高粱家族》还写了我爷爷一件颇为粗野的、不大合乎社会准则韵事。那是我爷爷和恋儿的关系。我爷爷是有妇之夫,恋儿是佣人,而我奶奶还存在的时候,恋儿终于成为二奶奶。显然,这种关系不大合乎文明的道德。作者的用意不在于宣扬这种旧习俗,作者忠于历史生活,站在客观的基础上,努力挖掘,从中表现一些美的内涵。对于我爷爷和恋儿的这层关系,作者要表现的也是敢爱、直率的情感。恋儿爱我爷爷是因为他那刚硬、懔悍的男子汉气概,我爷爷看中她,是她的泼辣、年轻、美丽,在两人身上,都体现了美的色彩。所以,尽管他们的婚姻是不文明的,但里面也确实有人生美丽的东西,于是作者也就不顾一切地大胆出格地寻找这种美。
爱情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支柱,是人生中最有魅力的主题之一。健康纯洁的男人和女人在爱情上进发出来的火花,展示出来的风采,往往是感人的,令人难忘的。《红高粱家族》以浓重豪放的笔墨,渲染了很有活力很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把这同壮丽、雄伟的人生结合起来,成为作品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
四
《红高梁家族》的寻根意识有着鲜明的特色,显示了独到的魅力。寻根文学出现在反思文学之后,是反思文学的深化和发展。在众多的寻根文学作品里,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表现内容可能是历史的沉淀,而目的却是为了评论现代。但80年代寻根文学又存在多种风格,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剖析型,作者用冷峻深沉的历史眼光,分析历史文化的成败、得失、优劣。如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遵,作者的叙述角度就是审父,对上一辈知识分子进行考察、审视、解剖,从而揭示了今日知识分子精神状况的历史渊源;二是批判型,这类作品着力将笔端对准民族的劣根性,通过批判历史的病状,进而批判今时代的病状。如韩少功的短篇小说《爸爸爸》,作者揭露并且批判了丙崽身上表现出来的盲从他人、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思维方式,那是一种落后的、充满奴性的思维方式,作者由此进一步地批判了这种病根在今日的残渣;三是颂扬型,这类作品大都展现和讴歌一种原始的美,用以反观现代文明的丑陋,对现代文明提出批评、发出呼吁。如赞扬古朴民风,写人品之纯,人品之厚,人品之善。如赞扬原始之力,原始之真情,等等。
《红高粱家族》就属于第三类作品。作品明显地形成了两个特点:
1.淡化历史背景,突出文化氛围。历史背景是现实主义作品十分注意表现的内容,在这些作品里,作者对历史的阶段性、当时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往往是要作准确的把握的。《红高粱家族》没有正面地细致地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品所写的抗日战争也好,抗日力量的联合也好,都有一定的距离性,模糊性,呈现出浑然的状态。也就是说,作者往往是将这些内容看成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符《红高粱家族》所展示的历史画卷,往往又具有很大的虚幻性和不完整性,作者的用意更多地是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历史事件的人性共同的东西。
2.以此相对应,作品尽力地渲染和突出“野”。“野”在作品里,成为一种美学符号,也包含了作者对于人生、对于人性理解和追求。显然,作者夸张地表现了我爷爷他们身上无拘无束的天性,并且把这当作评价人的生存价值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尺度。在作者看来,这些本能的出现,是人性的复归,是人性的张扬,是真正的人生价值的体现。而这,就构成了红高粱家族、红高粱人生的美学理想。用这个价值尺度来评价文明的当今时代,可以把种种病状看得清清楚楚。作者所得出的结论是:文明的发展变化,并不全是递进式的,存在着倒退与异化的现象。人类为着自由与幸福,不断地努力、奋斗、追求,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但这并不可以断定人类就是在全面地发展、进步。事实上,人类有时会走到自己的对立面上,有时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制造桎梏,从而在某些方面导致人类的退化。这正如进化论者达尔文的一个观点:一种进化同时也意味着另一种退化。作者在表现这种思想时,从人类的原生状态着眼,认为,人类的“种”是否退化,可以从“野性”与文明的差异、矛盾中看出,那些对人类很有生气很有活力的“野性”进行限制的文明,恰恰是导致人类的“种”的退化的根源。
所以,在作者笔下,那旺盛的红高粱,那丰润的墨水河,那肥沃黑的土地,不仅仅是红高梁家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而且还是我爷爷他们性格鲜明的象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把炽热真切的感情注入了那方水土,描绘出一幅天人合一的境界。用形象直观的大自然景色来表现人的精神气质,这是这个艺术境界的一层修辞意义;另一层意义是,作者显示红高粱英雄们的性格是天地自然玉成,没有社会文化的污染,没有任何理论,没有任何掩饰,因而是最自然、最理想、最美丽、最具有生命活力的。
新时期文学寻根主题,是个内涵很丰富也较模糊的文化现象。《红高粱家族》的寻根,倾向于美学的追求,作者表达了对于人性、人生价值的理想。历史故事仅仅是一个符号,它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不重要,这同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不同的。作者以其独特的理想与热情,为80年代的文学寻根创作涂抹了很有特色的一笔。
1990年7月于韶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