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和赞美诗
生活中往往有太多的出人意料。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就像他的人生一样,欧·亨利的作品都有着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今天,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他的《警察与赞美诗》,看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出人意料的故事。
〔听课之前想一想〕 ①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千方百计的努力却不成功,当你放弃的时候却成功了? ②你知道“欧·亨利式结尾”是什么吗? |
调动积累·资讯共享 |
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生于美国北卡洛莱纳州的一个小镇,15随便开始在药房当学徒,后来还干过牧牛、银行出纳等不同的工作。36岁时,由于不幸命运的捉弄,他被捕入狱。1899年,37岁的他在狱中以欧·亨利的笔名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并正式开始了它的文学生涯。两年后,它得以提前获释,发现欧·亨利这个名字已被大家所接受,而且已小有名气。1902年,他定居纽约,专门从事创作,先后发表了《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等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直到1910年病逝为止,他共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国际文坛。
欧·亨利是不幸的,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艰难与坎坷,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命运之神在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后,以入狱为代价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变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
从1918年开始,美国设立了“欧·亨利纪念奖”,每年评比一次,专门奖励那些在短篇小说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
总之,欧·亨利的小说浸透着浓郁的美国风味,表现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世态人情。他以人道主义战士的姿态,用幽默风趣而又饱蘸深情的笔墨,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予以特别关注和讴歌,对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着深刻地揭示,从而构成了他小说独特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他征服全球亿万读者、赢得大师级小说家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亨利就象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以他的震撼人心灵的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绽放着永恒的生命的绿色。
涵咏作家创作风格
欧·亨利手法——欧·亨利创作风格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巧妙奇特的艺术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特别是出人意外的小说结局。他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小说的结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读者在前面的似乎是平淡无奇的而又是诙谐风趣的娓娓动听的描述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家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令人惊奇地发现作家笔下的小人物原来是如此不幸,权势人物原来如此卑劣,他们的人性善恶的对比原来是如此强烈,他们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原来是如此突出,而现实世界原来又是如此的不公平、不合理。尽管任何严峻的社会主题他都用一种漫不经心的玩世不恭的笔调加以表现,但他的小说都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面目,既有马克·吐温讽刺的辛辣味,又有杰克·伦敦唤起反抗的回音。不过,他的作品善于用幽默来掩盖讽刺的锋芒,以苦笑来藏匿悲愤的控诉,又常把动人的幽默和犀利的讽刺融为一体,将逗人的苦笑与深沉的悲愤揉在一起,让来自生活中的滑稽可笑的题材,在“欧·亨利手法”的喜剧熔炉中,提炼出发人深思的人性主题的悲剧意义。
“幽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辞海》的解释是“英文humour的音译。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荒唐和不通情理之处。” |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
帮你疏通文意,补充注音、释义
1.字音
迫在眉睫(jié)游弋(yì) 脚踝(huái)胜券(quàn)在握 肇(zhào)事 冬蛰(zhé)轻裘大氅(chǎng) 咫(zhǐ)尺 怏怏(yàng)啁啾(zhōu jiū)
2、补充释义
①意气相投:形容志趣和性格很投合。意气,志趣。
②不名一钱:一个钱都没有,非常贫穷。名,占有。
③胜券在握:形容胜利的把握很大。
④牙祭:吃的东西。
⑤肇事:引起事故,闹事。
⑥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古代指八寸。
文题解读
本篇写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平日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过夜。为了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他想进监狱去谋取免费的食宿。他想尽各种办法,到街市上惹是生非,甚至故意搞一些破坏,希望因此被警察送进监狱,结果每次都大失所望。当他在一座教堂前因受赞美诗的感化,心潮起伏,萌生了老老实实靠劳动过正常生活的念头时,警察却逮捕了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扭曲的心灵。显示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窘迫和宗教对人的感化作用。告诉人们在任何社会人都需要精神的寄托。
你能概括说出本文的情节结构吗?
小说的结构,一般按故事的几个阶段安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按照这个规律,这篇小说的四个部分分别为
1.故事开端(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故事发展(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3.故事高潮(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故事结局(小说最后一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用鉴赏的眼光谈谈本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本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①一个形象 ②一种结构 ③一种手法 ④一种思想 读了这篇小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能来谈一谈吗? |
乙生:我对小说中的警察形象有不同于大家的认识。我认为小说中的警察并不傻,他们先前不抓苏比是因为没有抓到直接的证据。苏比只是恶作剧式的小捣乱,并没有给社会治安造成大影响,若警察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去追究,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眼面前的治安。因此街头的巡逻警更多关注影响治安的直接证据或者将会影响大乱的隐患之事,以保持社会整体性的平和。所以苏比夜半睡在外,给警察逮个正着,让他入狱。如果硬要说讽刺,那是苏比——这个好吃懒做且自以为是的小混混的想法,若我们也如苏比一样认识警察,甚至用破坏治安的方法去戏弄警察,那你也不会比苏比高明
丙生: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竟一次次地被认定为无罪,这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的心情由紧张而化为轻松,进而会发出微笑——康德说过,笑产生于忽然化为乌有的期待;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两种荒谬的现象构成强烈的喜剧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收起笑容,来思索这种荒谬背后的深刻内容,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心从善者反进牢门。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表现,主人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这样的。巧妙的情节安排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丁生:苏比是性格复杂的流浪汉形象。不能简单说他是坏人:他故意作恶,犯些轻罪,都不是出自本意,他多年浪迹街头,并没有真正沦为乞丐、小偷、骗子或其他社会渣滓。在赞美诗的感化下,能幡然悔悟,要跳出泥坑,表明他良知未泯,有向善的一面。也不能说他是好人:为了逃避生活的考验,他多年在监狱过冬,平时游手好闲,欲望低俗,他的一连串的恶行也不能说是对现实反抗的正确行动。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
欧·亨利的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幽默风趣、辛辣的讽刺、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他小说的最鲜明的特色,因此阅读、欣赏这篇小说应从理解曲折且近乎离奇但又符合情理的情节入手,来分析小说深刻的思想内容;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分析本文幽默夸张的语言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而加深对小说主旨的理解。 |
丰富多变的叙述技巧。
小说写了6次苏比的故意惹是生非:①进高级餐馆,②砸玻璃橱窗,③在低档饭馆吃白食,④调戏街头女子,⑤扮醉鬼扰乱治安,⑤强拿别人的伞。苏比6次惹是生非前后连贯,但写得富有变化。
(1)详写与略写的变化。
事①②⑤写得较简略,因为肇事手段较简单,过程短;事情③④⑥写得较详细,因为肇事手段较复杂,过程较长。从人物塑造角度看,反映苏比为实现入狱目的,迫不及待寻机闹事,且越演越烈的心态;从阅读角度看,避免了叙述的单调重复。
(2)事情结果的变化。
6次肇事总的结果一样,未能被捕入狱;但具体表现又各不相同,粗分作两类。或受惩罚,或未受惩罚。受惩罚的两次,即事①和事③不同:前者被撵出餐馆,较轻。后者被“叉”出饭馆,“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较重。未受惩罚的4次也不同:事②,警察对苏比毫不理睬,却去追赶不相干的别人;事④,警察盯住了苏比,但苏比未想到会弄假成真,不敢再扮演流氓角色;事⑤,警察对苏比视若罔闻,听之任之;事⑤,苏比要伞“成功”,未能引起警察注意。相同结果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产生了曲折跌宕,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
(3)描写手法的变化。
各次肇事因情节各异,描写手法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心理描写,如事①;有的侧重行为描写,如事③;有的侧重语言描写,如事⑥。各种描写手法各有侧重地综合运用,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幽默、风趣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整篇小说的遣词造句之中。总的特点是“幽默”,即“语调轻松却又包含丰富意义的讽刺”。若细作分析,有这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夸张。例如:“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意为“靠自己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里夸大其辞,强调事情“迫在眉睫”。反过来也说明过冬问题在苏比眼里何等棘手严重。庄重严肃的语句中饱含着辛酸。
二是调侃。也就是说笑,讲“风凉话”。例如:“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后二句本可说“他身无分文”,但却以说笑的方式表达这层意思:钱大爷无缘和他相识。语调看似轻松,实际上充满着贫困的无奈。
三是反语。也就是说反话。例如:“杰克(霜冻)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更强调了穷汉苏比面临着即刻到来的严冬威胁。
“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岛监狱一直是他冬季的寓所。”这里用反语“好客”、“冬季寓所”,说得幽默轻松,实际上揭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活动境遇,蕴含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无限的辛酸。
“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作者不直接说出人物的身份,而用反语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辛辣地讽刺了达官富豪们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与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也揭示了苏比等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社会根源,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
〔教师心语〕 作者写的是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荒唐现状。这样的题材、主题决定了作品的讽刺色彩,相宜的也就必然采用幽默的语言。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情况很多,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语言是幽默的,但小说的思想内涵仍然是严肃的。 |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
由于长期审美惯性影响,有人总喜欢笼统地把欧·亨利的小说主题上升到无限的政治高度。对《警察和赞美诗》主题的理解,有人的解释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黑暗现实”,你是怎样认识小说的主旨的,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
〔教师点评〕我觉得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对小人物畸形人性的调侃,是对法制改变人性治标不治本的失望,对建立以宗教为秩序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
乙生:从小说情节的安排来看,以往苏比可能都比较顺利的如愿以偿,这一回命运之神似乎是有意捉弄他,让他屡战屡败,最后在回家一段幽静的路上,他被教堂里传来的优美典雅的赞美诗吸引感化,也就在这时警察逮捕了他。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生活巧合,这种的巧合一方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对苏比低贱的自尊和贪图安逸的惰性的极大讽刺。但有人却把这种的生动巧合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叛和揭露。理由是警察“该抓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却抓了人”。我认为这样说法是极为不妥当的。在前面苏比六次为非作歹,警察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有意放纵宽容苏比,而是苏比的行为超出了警察常规的思维逻辑,让警察无法确认苏比是肇事者并将其逮捕。如果说在这时候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警察应该把苏比逮捕起来送进监狱,我认为倒是对当时社会的极大讽刺。一者在这时候警察在主观意识上并不认为苏比在犯罪,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苏比在犯罪;再者苏比惹是生非目的就是要进监狱,如果警察不分青红皂白将其逮捕入狱,岂不正中苏比的下怀?!所以,从小说情节发展的逻辑来看,作者无意揭示社会黑暗,只不过是想说明完善的法律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苏比之流好逸恶劳的习气,依法建立的监狱反而成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去处。这是作者对当时法律社会功用的怀疑和讽刺,是对法律之于改变人性软弱而产生的失望。
丙生:从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来看,在小说中对苏比竭尽讽刺揶揄之能事,而对警察却褒扬有余。当苏比用鹅卵石砸碎橱窗时,领头赶到是警察;当发现有人作出案逃跑时,(尽管那人是在赶车,但综合各方面因素警察这样认为也不无道理)奋力直追的是警察;当苏比想耍流氓靠近那个轻佻女子时,紧盯着他的是警察;当苏比装酒疯扰乱公共秩序,向民众解释的又是警察;当苏比半夜不归游荡在外,毫不犹豫地将苏比逮捕的还是警察。情节在合情合理的误会中进行着,读者心目中的人物形象也渐渐清晰:苏比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的小流氓;而警察是工作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的人民好警察。从这一点上看,小说取名为《警察和赞美诗》,警察和赞美诗两相比照,是正衬而不是反衬。作者是拿相对完善的法律和相对完美的警察与至善至美的纯洁的赞美诗对比,目的是强调突出了宗教之于人灵魂熏陶和感化作用,而不是刻意批判社会。目的希望建立起以宗教为秩序的理想社会,让所有畸形的心理在宗教中得以矫正,让所有肮脏的灵魂在宗教中得以净化,让所有苦难的人们在宗教中获得幸福。因为欧·亨利自己因涉嫌挪用银行款项流亡国外,后又被捕入狱,一生深受法律之苦,但法律却始终没能改变他那倔强的灵魂,所以,在这一篇小说中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像苏比一样无可奈何的玩世不恭的心态和皈依宗教的情绪。
探究阅读
谈《警察和赞美诗》与《项链》的结尾
“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哪位读者在读到警察局推事这句机械刻板的判决词以后,不为充盈全篇的诙谐幽默而忍俊不禁,继而掠起一丝淡淡的酸楚悲哀呢?这是一种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的融合,形象化的语言则称为“含着微笑的眼泪”。而这一特定审美效果的产生,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说独特的形式美。这就是打上了作者鲜明个性印记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亦即饮誉文坛的“欧·亨利手法”。对上世纪初纽约万花筒的形形色色,作者的感知、体察、理解、评价,都无不积淀于其中。
“……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哪位读者在读到佛来思节夫人这句惊愕的话语以后,不为之怦然心动,继而歔欷慨叹,再回首观照全篇,对玛蒂尔德亦悲亦喜的命运,去展开一番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呢?而这种联想的推动和想像的引发,也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说独特的形式美。莫泊桑正是以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为一大特色,从而赢得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这顶桂冠的。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作者的褒贬爱憎,也无不积淀于其中。
这,大概就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吧。
饶有趣味的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的产生,并非单在作者一方,按现今流行的“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乃是在读者的参与之下完成的。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展开“智力竞赛”的结果。而作者赋予作品的教育、认识、审美等诸项功能,也都非作品自身所能实现,同样必须在读者与作者的“智力竞赛”中方可完成。
实际上,在创作过程开始之时,作者就必须有意识地去考虑读者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揣摩读者的经验知识以及接受能力,即对读者的所谓“期待视野”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并以此斟酌调整自己的构思。阿·托尔斯泰作为“过来人”,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我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知道,我所写的东西的紧张程度及其质量,取决于我最初提出的关于读者的想法。读者,作为我的想像、经验和知识所理解的某个一般的有生命的人,是跟整部作品的主题同时产生的……读者的特点和与读者的关系决定着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比重。读者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同读者之间的“智力竞赛”,在这两篇小说中,首先表现在“蓄势艺术”的娴熟运用上。欧·亨利设置这样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出乎意料地把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就作者而言,这是一种艺术冲击力的久蓄而猝发;就作品而言,这是一种氛围的陡转和节奏的突变;就读者而言,这是一种积久的思维定势的突然破坏。这个剧烈的跳跃立刻将前面的六个场景沟通联结起来,它迫使读者重新回首观照全篇,去努力挖掘作品中潜存的含义。这样,读者从每一个个别场景中摄取到的零散印象,也便在这一突变的点染下产生了新的意义,此时前面六个场景的总和,已经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变化了。
那么玛蒂尔德呢?她的全部悲欢,均系在一串项链上。她的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似乎已经演完了命运的三部曲,她将以十年含辛茹苦所改造了的新的路瓦裁夫人的形象——不再是舞会上那个艳压群芳的雍容华贵的美人,而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去走完她的人生之路。这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了。这其中显然也有作者蓄势成美的艺术,也有读者积久而成的某种潜在的思维定势。作品如奇峰突起的结局,也是一个“出人意外的结局”,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艺术震撼力。足见读者也是文学的动力,不仅仅是消极地被作品所左右,而且也在积极地创造作家、发展作品。
当然,凡是成功的艺术作品,正如其内容具有不可重复的独创性一样,其艺术形式也必然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这是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独立审美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出人意外的结局”,在两篇小说中,因为分别为各自内容的质的规定性所制约,故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便各有其不同的侧重面。
在《警察和赞美诗》中,主要是特有的“美国式幽默”的激发和催化。小说结尾之所以妙,妙就妙在出奇制胜,因为大大超出了一般读者的意料,打断了一般读者的思维线索,从而满足了他们求新猎奇的审美要求,并且触发出凝聚了读者社会评价的笑来。当然,这种结尾虽属“出乎意料”,但又必须是“在情理之中”的,它决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至于对这种“必然性”的领悟,凭借的是人类独具的对审美表象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读者的审美激情正是在结尾处达到顶点,此后便透过形式外观而切入内容实质,并逐步转入到深沉的理性思索之中的。
在《项链》中,主要是对读者“悬疑状态”的唤起。读者在作者的指引下,业已走进了主人公的生活,牵连进事件的纠葛之中,而作者有意留下的“象外之境”和“言外之意”,更需要读者从事件的发展中去推测和补充。这是高明的作者在这场“智力竞赛”中,对“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规律的熟谙和遵从,对读者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信任和尊重。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赝品,她究竟如何应变,是陷入对往昔的追悔,还是又燃起对未来的希望?读者的“悬疑状态”将产生巨大的审美乐趣。这种虽属于感受范畴之内,又在感官把握之外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基础知识与运用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冬蛰(zhé) 肇(zhào)事 游弋(yè)
B.证券(quàn)荟萃(cuì)蒙昧(mèi)
C.煊(xuán)赫 脚踝(luó)轻佻(tiào)
D.怏怏(yàng)醍(tí)醐绯(fěi)色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注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娴静(文雅安详)牙祭(吃的东西)
B.衣冠楚楚(鲜明,整洁)冬蛰(冬眠)
C.摇曳(摇荡) 素(向来)昧(隐藏)平生
D.冬狩(冬天打猎)游弋(到处漂泊)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②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③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④被捕仿佛是一个绯色的梦。
答: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_______,美国的______,俄国的_______,其重要作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
残页 谢友鄞
半个世纪前,东北民主联军①一位长官,在警卫簇拥下逛街,经过桥头茶馆、水陆货栈、车马皮铺、牛羊杂碎老汤馆,在棺材铺前停下。长官招呼:“老板,生意兴隆?”开棺材铺的小老板脸吓白了!上游镇的棺材铺掌柜遇见一伙兵,问他买卖好,掌柜的谄笑道:“托长官的福,挺好!”掌柜的被一枪打死,尸体扔进河里,一直漂到下游,是小老板花钱求人把他打捞上来,埋了。
长官望着小老板,哈哈笑道:“老板,你是积德嘛。”小老板抹去满脸冷汗。长官问:“这里有一个寺庙书院?”小老板说:“严先生是院长。”长官说:“老板,领个路。”小老板弓着身,一路小跑,带长官来到后镇,古槐林环绕,僻静幽雅,严先生走出来。长官拱手,自我介绍道:“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陶铸②,慕名前来,听听先生的课。”
陶铸圆脸,胡子拉碴,相貌粗犷却掩不住书卷气。他坐在最后一排,把军帽除去,端正地摆在课桌上,双手撑膝,腰身挺直。严先生登上讲台,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讲蒙族的曹雪芹——尹湛纳希的巨著《泣红亭》;讲蒙族的百科全书《青史演义》;讲尹湛纳希的家乡,辽西瑞应寺内,设四大学部:哲学学部、时轮学部、秘咒学部、药王学部。时轮学部编撰历书,托布丹宁布是清末著名的天文历法学家。清廷钦天部门计算的时间,委托瑞应寺计算。药王学部研究蒙药。寺内有各种医疗器械、模型,各种族人类的骷髅、骨骼。学生每天都要摸骨头,将人身上的206块骨骼,一块块反复摸,仔细观察,直到闭上眼睛,把任何一块骨头的碎片放在手里,能立即辨别出它是人体哪个部位的。蒙医多是喇嘛出生,喇嘛经过15年以上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药士学位。蒙族人管喇嘛和蒙医叫"玛玛",意思是不管你岁数多大,辈分多高,都比你大一辈,备受尊敬……
镇外传来隆隆炮声,老梁上的尘土簌簌飞落,这里是国、共两军拉锯地带。学识渊博的共产党首领陶铸先生,一动不动。枪声渐渐密集,吉普车开来了,警卫连长急得团团转,几次扒窗户向里张望,想闯进教室,忍住了。直到严先生宣布:“下课。”学子们刷地站起,目送客人先走。严先生陪陶政委走出教室,枪弹在头顶啾啾叫,弹痕缭乱汪汪蓝天,啪,一朵彩花爆炸,光芒耀眼。陶铸眯起眼睛,问:“你是蒙族?”严先生答:“汉族。”
陶铸怔了怔:“先生年龄?”
“22岁。”
书院里,战马昂颈嘶鸣,吉普车轰鸣抖颤,陶铸打绑腿的双腿噗地磕拢,收腹挺胸,向先生致了个军礼,钻进汽车……
棺材铺的小老板,现今82岁了。他告诉记者,为保卫寺庙学府,陶将军的士兵牺牲了许多,都是他亲手安葬的。至于严先生,死于“文革”。严先生从学校的4楼跳下去后,脸摔成一个肉饼子,还四肢撑地,向前爬了一段……半个世纪过去了,再向前,就是21世纪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注】①东北民主联军: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组成。②陶铸(1908—1969),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文革”中备受迫害并付出生命。
5.小说主要通过记叙陶铸哪些事迹来刻划他的形象?请分点陈述。
答:
6.对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⑴“镇外传来隆隆炮声,老梁上的尘土簌簌飞落。”分析这句景物描写对小说情节有什么作用。答:
⑵“枪弹在头顶啾啾叫,弹痕缭乱汪汪蓝天,啪,一朵彩花爆炸,光芒耀眼。”分析这句景物描写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答:
7.文中对杨先生讲课内容的叙述不惜笔墨,恣意铺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分点陈述。
答:
综合学习与探究 |
8、下列语言是小说中的幽默说法,如果换成平常的说法应该怎么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②“苏比离开了百老汇路。看来靠打牙祭去那个日思夜想的岛是不成的了。要进地狱,还得想想别的办法。”
9、下面一段文字是平常表达的文字,运用所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段具有幽默特点的语言。
母亲说我头发凌乱不堪,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你们想学还学不到呢!母亲向来民主,可这次也忍不住了,一天,她把我拉到镜子前,要我好好看看自己的模样,然后要我去好好理个发,做个发型。母亲这么一说,我可高兴了,骑上一辆破自行车,去了一家不远不近的理发店。理发店师傅非常认真也非常艰巨地给我理起了头发。半个小时后,发理完了,我看看镜子,满意极了,骑上车,兴高采烈地回家了。一路上听到什么都觉得悦耳,看到什么都觉得顺眼。
1.B (A弋yìC踝huáiD绯fēi)2.B 昧:糊涂,不明白。3.①拟人 ②借代 ③反语 ④比喻4.莫泊桑 欧·亨利契诃夫《项链》《警察与赞美诗》《装在套子里的人》5.⑴在紧张的战争空隙不忘寻访民间的文人高士,徜徉于民族文化之中。⑵在战斗来临的危急时刻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⑶在战争中保卫寺庙学府,使民族文化遗产免遭战火焚毁。6.⑴环境描写,渲染战斗逼近的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向前发展。⑵使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把战争场面描写得富有诗意,烘托了陶铸的儒雅形象。7.⑴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让读者懂得在汉族文化体系之外还有一个博大精深的蒙族文化)。⑵让读者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得到更多的知识和见识。(文学作品具有教育作用、审美作用之外,还有其认识作用。)⑶衬托陶铸听严先生讲课的认真、专注,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敬意。⑷为下文写共产党的军队舍生忘死保卫书院埋下伏笔。
8①平常的说法是“多年来,他总是在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度过冬天”。前句用上“好客”、“冬季寓所”使得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充满了温馨和诱惑,流浪汉苏比自然对它向往有加了。后句的表达则使监狱失去了吸引力。②平常的说法是“苏比离开了百老汇路。看来靠到饭店里白吃一顿这个办法争取被捕是不成的了。要进监狱,还得想想别的办法。”相比之下,这种表达既苍白又乏味,既不能确切表现出苏比想进监狱的迫切心情,又无法给读者带来轻松滑稽的阅读快感。“日思夜想”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苏比想进监狱的强烈愿望;“打牙祭”则又充分反映了苏比穷极无聊的心态;“要进地狱,还得想想别的办法”——进地狱居然还要再三地想办法,强烈的反差突出了苏比心理的反常。9、例文展示:
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庭锋的“叛返版”的模样,也就是“强盗般”的。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1998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后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我这叫“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
老妈向来民主,任我自由发展。可有一天,老妈竟也把我拉到镜子前:“女儿啊,瞧你这样的‘花容月貌’,总不能让你老妈我视觉受刑啊!”“多谢母亲大人关心,这是我的性格特色个性爱好嘛!”可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瞟了一下镜子,呀,我的妈,那是什么呀!“打破常规,去修剪一下,搞个发型。”老妈发布了“圣谕”。发型?好玩!老妈圣明,恭敬不如从命。
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其它什么都响的“宝马”一口气狂奔五千米,直冲目的地。
理发厅里,小姐的纤纤玉指在我头上执行着神圣的使命,剪刀、梳子、夹子一齐上,开始了艰巨的“拓荒工程”。想当年我们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种地大概也就这情形。
半个小时后,大功告成。自我感觉非常棒,一百二十个满意!热血直往上涌,心情好得不得了。在“宝马”“美妙音乐”的伴奏下,回家路上天也蓝鸟也欢,就连平时最怕的邻居家的那只高大威猛凶狠的纯种德国大狼狗也变得友善起来,可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