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我们东北女孩子最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抓嘎拉哈了,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小朋友们玩没玩过,也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叫,我们叫chua(读三声)嘎拉哈(哈读四声),非常具有东北特色的方言土语,字典里找不到,书写起来只好用同音字或者拼音代替了,不过远没有东北话嘎巴溜脆来的痛快。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他们小的时候那个地方玩的游戏叫扔羊拐骨,我估计只是叫法不同罢了,跟我们玩的应该是同一种东西,就是羊的膝盖骨,四个羊膝盖骨称为一副,还需要一个花皮球,后来我知道农村的玩法是还需要一个装满了豆子或小石子的六面方布口袋,我们城里用花皮球替代了布口袋~~~
一个花皮球只要几毛钱,但是比现在我儿子让我给他买一个品牌篮球的难度大,要在看着父母高兴地时候跟在父母跟前多磨叨几遍,父母不胜其烦的时候或许能够甩给几毛钱的,实在要不到就去捡点废品再加上平时舍不得买冰棍一分分攒的零花钱,买个皮球也能办到,可是这嘎拉哈还是真不容易弄到,猪的膝盖骨太大不但看起来蠢笨玩起来也不合手,没有人会把它当做宝贝,也没有人拿它去玩,只有羊的膝盖骨才是我们的大爱,不过一只羊才有两个嘎拉哈,而且我们小的时候猪肉都靠供应,住在城里我小的时候看见羊的次数都有限,那时候的羊肉算是稀罕物,如果冬天能弄到少许的羊肉,我妈就会用来包饺子,我是一口不动的,我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写到这的时候问躺在旁边看书的老孙,他说他那时候也不喜欢吃羊肉饺子,即便他妈妈用蒜苗来给羊肉去膻味,他还是咽不下去,现在我们两个对羊肉都能接受,并且他连羊肉馆用羊油烙的羊肉馅饼都能吃上两张,我发现小时候很多不喜欢吃的食物长大后反而能够接受并非常的喜欢,小时候许多不能够接受的人或事长大后也能够平静的面对,这也许就是单纯的年纪一切的爱憎界限在心里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容混淆,历尽世事后反而变得模糊没有原则,像块被水冲刷多年的鹅卵石圆滑而没有棱角~~
那时候的羊嘎啦哈对于我们这些小姑娘来说就是最珍贵的宝物,我们最大的愁事就是上哪里能弄到一副羊嘎啦哈,能有一副漂亮的羊嘎啦哈那就是玩伴中的老大,别的小朋友就得看你的脸色行事,不然就不带她玩。后来我爸出去办事的时候给我们姐几个弄来了几个羊嘎啦,我们终于凑成了一副,虽然不是一只羊身上的,有的略大一些,有的明显小一些,但是这也足够让我们兴奋地了,我们仔细地用小刀将还残留的微小的肉筋抠掉,玩过一阵子后,嘎拉哈被磨得锃亮光滑,夏天再用凤仙花将嘎拉哈染成红色,这样就不容易和别人的弄混了,其实即便是不染成红色因为白天时刻被揣在衣兜里,不时地用手摸一摸才放心,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放到枕边,也是摸一摸才能放心的睡觉,所以自己的嘎拉哈即便是混在一堆长得都差不多的嘎拉哈中也能一眼被认出来~~
嘎拉哈有四个大面,根据其特点为正儿、驴儿、坑儿、肚儿,用的是积分的方式,谁用的时间最短,积的分最多就是赢家,玩这个游戏要眼明手快,最好能够在球的一个起落间就能够快速的将四个不同位置摆放的嘎拉哈全部立起来到正儿,然后再另一次球的起落间用手指缝将2个以上的嘎拉哈夹起来翻个到另一个立面驴儿,经过四五次的起落后嘎拉哈又会全部变成坑儿,再快速的全部翻成肚儿,最后全部连球一起满把抓起来就完成了,期间球跑了也算是输了,没有在规定的程序要求中完成这一套过程也算是输家。我是个手笨的孩子,最好的成绩都没有超过我妹妹定下来的最低标准,我妹妹的手小巧灵活,手快的每次都会让人眼花缭乱,是我们那一片孩子中玩的最好的,正常的玩法我都是险象环出,那些用手背接球,四步就要完成全部过程等高难动作我也只有观看的我妹妹玩的份了~~
后来慢慢地可以玩的游戏越来越多,长大后接触到更多有趣的东西,嘎拉哈就被搁下了,也就淡忘了,不过羊肉却变得很常见,也没注意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涮羊肉、羊肉串、烤羊排、手抓肉却成了我们随时可以吃到的食物了~~夏天的路边时常会有连成片的大排档,主打就是羊肉串,不过听说大部分都不是羊肉,而是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便宜肉用羊油或者羊尿浸泡后入膻味,弄得人大失了胃口,只得去信誉还算不错的烧烤店解馋,虽然卫生相对放心一些,不过那种在微风中看着街景悠然吃喝的感觉却是找不到的~~冬天的火锅店非常的红火,围成一桌守着一个鸳鸯锅,红红的辣汤和白白的清汤可以自由选择,这种火锅的吃法常被干净人称为大家一起涮筷子,那种一人一小锅单独涮制的吃法也是有的,看起来很卫生,却不甚受欢迎,也许是我们国人对分餐制还不习惯,总有据对方千里之外的感觉,只有围在一起共一盘菜一锅汤一瓶酒耳热酒酣之际方能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关系立刻热络起来,中国人是习惯将重要的事情都拿到饭桌上来解决的~~请客吃饭最好去饭店,客人没有登堂入室的别扭,主人更不用忙忙碌碌弄得油烟满身衣不得体,只要约好的时间一到就可以穿戴整齐的去赴宴了。当然家人和特别要好的朋友可以另当别论,坐在一起完全不必拘于小节,可以带着围裙用围巾包裹着头发,可以随时利用做菜做饭的空隙拎着铲子插两句话,没有人会觉得不礼貌,都觉得自然地很~~冬天来一锅红烧羊排再搭几个素菜凑在一起吃一顿既满足又随意。羊排去早市买最新鲜,有时候去的早了羊才开始被捆绑起来,不敢等在那里观看,于是赶快转到离那里远一些看不到的地方随手磨磨蹭蹭的买些葱姜和一些香料,再东挑西选一些青菜,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赶回去,快手的摊主已经将褪皮的整羊分成羊肉、羊排和羊腿了,于是趁着热气还没散大手笔的买一个或半个羊排,让摊主给划开剁成两段,10~15厘米的长度正好,短了吃起来不过瘾,太长了又不放便用手抓着吃,这种新鲜的羊排还连着脊骨,炖的时候要和羊排一起炖制这样才香。红烧羊排一定要一次多炖点,假若只是半斤八两,一根两根的炖制肯定是不怎么好吃,我一般一次炖4~5斤以上~东北杀羊是要放血的,所以羊肉呈现的是漂亮的肉粉色,买回来只需要将看起来实在不入眼的地方割去扔掉,放到凉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就可以了,放到大锅中添入凉水没过羊排,大火烧开,然后撇去浮沫,一定要用勺子伸到锅底搅一搅,这样血沫子才能够全部浮上来,大火烧开沫子涌上来一手拎勺子一手端个小盆快速的撇出去,然后改小火让快扑出来的汤稍微平静一下,然后再开大火再撇去浮沫,如此几次就会将血沫撇的干干净净,如果锅不够大也弄不明白,可以开锅后将羊排都捞出来用温水将羊排洗干净再将锅刷干净放入洗好的羊排和没过羊排的清水重新上火煮开~~重新煮羊排的时候就可以炒红烧糖色了。曾有一个朋友说用家里常用的黑色炒锅看不清楚糖变颜色,炒糖时要用浅色的锅,其实根本没那么麻烦,糖色炒的好坏跟锅的颜色没关系:炒糖色要用冰糖,出来的颜色不但鲜艳而且发亮,将锅放到火上倒一点点油润锅,改小火放入冰糖,冰糖慢慢的在分解,用勺子搅一搅,糖完全融化,然后有沫子出来,当那些伏在糖汁上的沫子想要向两边散开的时候马上倒入一碗开水,千万不要等到沫子完全散开再倒开水,那样炒出来的糖色有苦味,如果不等沫子出来就倒开水,炒出来的糖色颜色很淡而且太甜~~熬好的糖色倒入锅中,再将备好的香料放入调料包中用水冲去浮尘放入锅中再放入适量的老抽和生抽调整一下色和味,葱姜直接放入就可以,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个小时就可以了,盐一定要在炖好前的半小时放入即可,不用大火收汁,最好留一些,最后放些土豆和胡萝卜再炖一会儿,有肉有菜真的很好吃,也可以就放大萝卜也是很搭的,如果一次炖的多,吃的人少,可以连汤盛出一些凉后冷冻保存,平常没有时间的日子拿出来放上蔬菜一烩就又是一道大菜了~~妹妹有一回在玩具店看见了塑料制的五颜六色的嘎拉哈于是又想起了小时候玩的羊嘎拉哈,非让我朝我熟悉的一家烧烤店要了30多个羊嘎拉哈,拿回来后用水煮熟,用刀剔去肉筋晒干,妹妹奢侈的从里面挑了四个大小一样长得特周正的羊嘎拉哈教小外甥女玩,可是现在的孩子玩的东西太多了,不太感兴趣,妹妹过了瘾后那些羊嘎拉哈也就又被冷落了,看来有些东西还是放在回忆里更好些~~~所需原料:羊排2公斤、冰糖30克、葱4棵(大葱1棵)、生姜拇指大一块、老抽适量、生抽适量、草果2个、八角3个、花椒30粒、小茴香1小勺、桂皮3厘米长一段、白芷10克、良姜3片、橘皮2片、料酒30克、中型土豆1个、胡萝卜1个羊排的做法:
1、将羊排分成单根从中间剁开即可,然后放入盆中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并经常换一下水,将羊排中的血水泡干净;
2、捞出放入锅中放满冷水然后开火将水烧开后将羊排捞出放入温水中洗去血沫后再放入干净的锅中放入清水没过羊排;
3、将锅放到火上到一点点油润锅,改小火放入冰糖;4、冰糖慢慢的在分解,用勺子搅一搅,糖完全融化;5、然后有沫子出来,当那些伏在糖汁上的沫子想要向两边散开的时候马上倒入一碗开水,千万不要等到沫子完全散开再倒开水,那样炒出来的糖色有苦味,如果不等沫子出来就倒开水,炒出来的糖色颜色很淡而且太甜;
6、将草果、八角掰开、花椒、小茴香、桂皮、白芷、良姜、橘皮都放入调料袋中,在流水下冲去浮灰,然后包好放入羊排锅中;
7、将糖色也倒入羊排锅中,在放入老抽生抽和料酒大火烧开,小火炖1.5~2小时,快炖好时放盐;
8、炖好的羊排盛出一顿够吃的数量放入炒锅中,加入切成滚刀块的土豆和胡萝卜小火炖到土豆绵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