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析】
1、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变法的前提(开始)和具体措施。
【本课引言】是以文字叙述的,通过王安石的一首描述农民悲惨命运的诗,揭露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为学习王安石变法打下铺垫。
【复习建议】结合课后“阅读与思考”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的争论,引导学生用列表方式归纳概括王安石理财的措施如何体现其变法理念即“民不加赋,而国用铙”,注意准确理解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等历史概念。
【知识梳理】
一、前提(开始):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1、原因:
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要求改革的呼声又起;
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三不足精神):《言事书》
③宋神宗的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2、标志:1068年,宋神宗即位;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3、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经济上:富国之法:
①目的: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②主要内容:措施、内容以及评价
主要措施 | 内容 | 作用和成效 | 局限性 |
农田水利法 | 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修建水利,可向州县政府贷款 |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 |
方田均税法 |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数量,并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 |
青苗法 | 在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收获后还本付息。 |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 |
免役法 (募役法) |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生产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
市易法 |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
均输法 |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
③作用: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军事上:强兵之法
①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调整封建统治秩序,整顿与加强军队。
②主要内容:
主要措施 | 内容 | 作用和成效 |
保甲法 | 将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以十户为1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实行连坐法 | 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寓兵于农;军队精简方面也卓有成效。 |
设军器监 |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
保马法 | 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由政府拨给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
将兵法 |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管训练。 |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
③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武器装备,提高了武器质量。
3、教育上:取士之法
①目的;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与使用。
②主要内容:
主要措施 | 内容 | 作用和成效 |
改革科举制度 |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
整顿太学 |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 |
惟才用人 | 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 |
③作用:培养了人才,发挥了其才干,为变法起了舆论作用。
【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解题关键:宋朝中期的“积弱”的局面。
思路引领:根据两则材料信息归纳说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将帅和士兵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探究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王安石变法经济措施的诸方面。
思路引领:主要目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答案提示:
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富国之法初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巩固封建统治。
思路引领: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措施的诸方面内容。
答案提示:
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强兵之法初步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二)学习延伸
1.阅读与思考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投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投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民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4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请回答:王安石认为,在有关理财的各项措施中,哪一项重要,为什么?
解题关键:理财以农事为急,趣农为急,汲汲于差投之法;而徭役害农。
思路引领:分析归纳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
答案提示:
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
他认为,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过少,也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徭役害农。而实行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不再自己服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服役。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这样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
2.争鸣: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有争议:
●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也有人则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谈谈你对青苗法的看法。
【典型例题】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的异同点?
相同点 | 背景 | 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 | |
目的 | 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 | ||
性质 | 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 | ||
特点 | 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 | ||
结果 |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 | ||
不同点 | 中心内容 | 整顿吏治 | 富国(理财) |
改革程度 | 局部改革 | 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 | |
历史地位 | 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要大 | ||
内在联系 | 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
【巩固练习】
1、王安石变法主张最早提出是在()
A 宋太祖时期B宋仁宗时期
C宋真宗时期D宋神宗时期
答案:B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缓和阶级矛盾B看中王安石的才能
C 维护封建统治D发展经济
答案:C
3、王安石认为消除北宋贫困症结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A组织农民发展生产B节约政府开支
C 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徭役 D实施青苗法
答案:C
4、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 保甲法B 均输法C 农田水利法D 免役法
答案:D
5、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皇族、王室和中央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问题而实行的措施是()
A 方田均税法B 市易法C 免役法D 均输法
答案:D
6、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答案:A
7、王安石变法对太学进行整顿,对教科书进行重新编篡,其内容主要是()
A 道家经典B 儒家经典 C佛家经典 D法家经典
答案:B
8.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这是因为()
A.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B.对农民剥削国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答案:A
9.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C.前对后错D.前错后对
答案:A
10.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11.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12.王安石变法中,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局面的是( )
①市易法;②均输法;③青苗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13.王安石的新法被废止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宋神宗态度动摇
B.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D.王安石本人的动摇
答案:C
1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军队精简
答案:C
15.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
答案:B
16.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答案:B
17.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
A.抵御辽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
C.减少政府的开支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答案:A
1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C.青苗法、市易法D. 市易法、募役法
答案:B
19.王安石变法的第一要务是()
A.精简政府机构B.增加财政收入
C.增强军队战斗力D.改革科举弊端
答案:B
20.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防止农民的反抗斗争
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答案:B
2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22.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答案:C
2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
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24.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答案:C
25.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答案:B
26.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
①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②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
③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
④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
答案:A
27.王安石变法中哪项措施使北宋政府的物质需求和东南财富之区的物质供应得到了较好的的配合()
A、均输法B、市易法C、青苗法D、募役法
答案:A
28.王安石的科举改革是指()
A、在太学生中进行科举考试
B、考试侧重雕琢文字、记诵词句
C、用经义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D、废除科举选官的制度
答案:C
29.王安石对科举考试改革的核心是()
A.科举考试重视实际B.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选拔人才一视同仁D.大力发展军事教育
答案:A
30.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
A.开支过多B.生产过少C.官员太多D.军队太弱
答案:B
31.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32.王安石推行的旨在强兵的措施有()
①均输法;②市易法;③保甲法;④保马法;⑤将兵法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B
33.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整顿吏治
C、加强中央集权D.减轻农民的负担
答案:A
34.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
A.理财B.整顿军队C.富国强兵D.科举
答案:A
35.王安石大力推行青苗法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徭役繁重B.高利贷盘剥
C.“冗兵”与“冗官”D.“积贫”与“积弱”
答案:B
36.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不包括
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
C.设明法科D.首创武举制度
答案:D
37.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王安石变法中触及大地主、大贵族利益的有
①青苗法 ② 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 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38.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答案:A
39.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与唐代的“庸”相似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 D.保马法
答案:B
40.王安石颁行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大地主的利益
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巩固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41.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
答案:A
42.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答案:B
43.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
答案:C
44.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答案:D
4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体现了“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思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 (王安石)原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和“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47.试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
4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光曰:“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4分)
大地主,高利贷者。
②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4分)
封建国家。
③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6分)
官府逼民借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
他指出的目的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站在大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
④材料三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说明你的结论。(6分)
有道理。
赵翼分析的情况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并不矛盾。因为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统治危机。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盘剥并不意味着国家减轻对农民的直接索取。
二者的区别在于取之是否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