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狼图腾》——电影以及小说 狼图腾有声小说mp3

写给《狼图腾》——电影以及小说 狼图腾有声小说mp3

下午终于看了期待已久的电影《狼图腾》,观影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都在边拿电影和小说对比,边用心感受。以至于看完后,都无法用一句话来给电影评价了。

电影在小说基础上,对几个主要事件作了较大的改编,原作中巴图在那次军马被狼袭击事件中严重冻伤,但并没有死;电影却把巴图演死了。这或许是为陈阵和嘎斯麦的爱情扫清障碍吧。另外,杨克和那位蒙古女子在羊群中云雨的那段,我不记得小说中有的,小说关于杨克的描写,是兰木扎布拿他娶蒙古姑娘开玩笑、把他撂几个跟头的事。不过我觉得这段加得挺好,知青毕竟是在最好的年岁,有着对感情近乎压抑的渴望;在草原上山下乡的平淡生活中,发生一段爱情也很普遍。《平凡的世界》中,金波曾和一个新疆姑娘因对歌而互生情愫、短暂相恋,虽然无奈分离,却成为小说中一各耐人咀嚼的部分。小说中,二三十年后,年过半百的陈阵与杨克重回草原,与巴图、嘎斯麦和巴雅尔重逢,也重回当年小狼洞穴边祭拜长谈。但彼时的草原已经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对小说的结局作了极大的改编。小说中的小狼是被陈阵亲手打死的,电影改成了小狼最终被放生,还上演了一出和陈阵重逢的煽情戏码。原著里,小狼自蒙古包搬家时,喉管就被铁链磨损受伤,此后一直未好;咬了陈阵之后,小狼的尖牙的牙尖被用老虎钳夹掉了,而其中的一颗牙因此感染坏死,从此小狼的咀嚼和下咽就存在问题了。这些都为之后小狼的结局埋下了伏笔。直接引发小狼死亡的,是群狼在国境线以北绝望的悲号,小狼听到这种来自血液中的共鸣之后,不顾自己受伤的喉管而拼命挣脱铁链,导致伤口大出血,加上小说不知疲倦的转圈奔跑,狼圈周围一圈都是血迹。最后的小狼整个喉管肿得不成样子,滴水不进,陈阵最终用一根铁锹结束了它的痛苦,让它以一条草原狼勇士的姿态走完了生命。

电影里,小狼被嘎斯麦偷偷放掉,并在陈阵走之前与之上演了重逢,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记得小说里陈阵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来到大山前,喊一声小狼,小狼就带着全家人出来看他。电影的这一改编,或许是想满足这一愿望,为小说悲凉的气氛增添一些希望吧。但我总在怀疑,电影最后陈阵看到小狼的那一幕,是否是陈阵面对苍凉的草原产生的幻想呢?抑或是另有深意?若是这样,失望中包含希望,希望原来又是失望,岂不更加悲观?

本质上说,小狼死于它草原狼的身份。正因为它是一条纯正的草原狼,有着宁死不被牵着走、极其致力于生存却又难以驯熟的品性,它终究不可能像狗那样对人百依百顺,它的狼性,从被收养起就决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就像加拿大驯狼师所说的,想让狼的表演达到最佳,只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充分满足他们地食欲,二是永远不要牵着它们走。这是至言!

《狼图腾》除了狼之外,狗也有很多戏份。电影对狗的特写却很少,貌似我只听到了狗妈妈伊勒的名字,毕利格老人那条巴勒和陈阵的二郎、黄黄却几乎没有提及。尤其是二郎,这条充满狼性的狗,本身被作者赋予深层意图。它是连接小狼与草原狼的一条纽带,在牧羊区里,陈阵和二郎是唯一两个能给予小狼无私关爱的人和物。二郎与狼有着不共戴天的情绪,却对小狼极为宽容。这似乎是毕利格老人腾格里情结的又一体现:既恨狼、打狼,又不能没有狼。草原上的生灵都要遵循腾格里的约定,如此方能生生不息。

关于对狗的描写,让我想起了电影没有上演的一个事件——围猎草原狼。在小说中,这是与狼围猎黄羊、军马惨死等场面并称的情节。在这场围狼大战中,猎狗发挥了极大作用,甚至可称为狗狼大战,二郎也由此一战成名。二郎的结局是,伏在草窠子里时被人用枪打死,盗走。电影里那两条老狼宁死不愿被剥皮的场景,其实是打狼事件的临近尾声时的事情。小说里说,被埋在洞里的那条狼是母狼,但跳崖的公狼却没死,人们在夜里还听到它凄惨的哀鸣。打狼事件没有上演是有理由的,出于保护狼演员的需要,这个惨烈场景注定很难拍摄。

我个人认为,电影对吉普车追赶狼直到狼累死的场景的拍摄,基本是符合小说原文的。有一点点的不一样,就是狼最后突然扭转身子,对着吉普车作了一个战斗狼的姿势,一动不动,知道人碰了它以后,便轰然倒下了。对于包顺贵满足陈阵要求的举动,也是电影的改写。在小说中,包顺贵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干部形象——唯上级之命是从,教条主义、上纲上线,同时也有贪婪的小民思想。第一个杀天鹅、吃天鹅肉的是他,积极鼓动农耕蒙族开垦草原、打狼、打旱獭的也是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他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现象。小说没有正面描写那个时代有关干部祸害女知青的事儿,算是不错了。

小说里没有提到巴雅尔被小狼咬伤,毕利格老人也不是被炸药炸伤最终致死的。小说中,在大力的打狼政策下,狼群跑到了国境以北。没有了狼群,蒙族人的天葬就无法进行,于是便有了毕利格老人遗体被马车火速送往边境的那段描写。在虔诚的信封腾格里的蒙族人看来,天葬成功进行,灵魂才能升上腾格里;如果不成功,那必定是此生作恶太多,连腾格里都不收留了。我注意到在电影里,巴图和毕利格老人被送往天葬场之后,都想起了阵阵的狼嗥之声,这是两位虔诚蒙族人灵魂升华的讯号。狼和人一样,在草原上,狼被人打死之后会被剥狼皮筒子,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再赤条条地离开。人和狼,都遵循着草原的约定。

现在,我来说说演技的问题。

电影的主角无疑是狼,而狼的表现无可挑剔。让雅克阿诺无愧于优秀的动物导演之名,3D效果下的狼特写和生动逼真的走位,在现有条件下,已经算是极致了。电影结束后的演员介绍我是全部看完的,其中有参演的每条狼的名字。据说为了这次电影的拍摄,加拿大驯狼师专门花了四年时间驯了三代狼,从这中敬业、职业的态度来看,国内的电影都难以望其项背。

狗的戏份不多,水平也有限,这让我很奇怪。狗比狼要温顺得多,也更容易驯服啊。我想,狗的戏份主要是和狼打斗,可能是狗和狼的厮杀场面难以拍摄吧。

掏狼崽儿那段,电影和小说也不太一样。小说里还有火烧玉米地、打旱獭等描写,电影也没有提及。狼嗥,与小狼的命运紧密相连,是一个需要着重表现的内容。电影表现得还可以。

最后说人演员的问题。看电影之前,网上已经把冯绍峰批得体无完肤,说他自恋也好,娘气也罢,就我来看,他演得虽没那么好,也不至于那么差。之所以有差评,还是因为不了解小说。小说中的陈阵是一个知青,准确的说是一个爱读书的文艺知青,即便在草原上呆了那么久相处多么融洽,他也成不了一个地道的蒙族人。至少我从小说中看到的是,陈阵是一个有着浓厚狼图腾情结的汉人,他尊重蒙古人的精神崇拜,自己也虔诚的敬畏着腾格里。小说中的嘎斯麦永远都是一种照顾他的大姐的形象,陈阵一直都是被嘎斯麦和毕利格照顾关爱的形象。他养小狼,最初只是出于好奇,他对狼的感情与其说是狼图腾崇拜,不如说是日久生情。现在有条件养宠物的人,都会为宠物不测而心如刀割。小说中也是如此。真正的神,永远是有距离感的。只因陈阵是汉人,才会想着养狼,牧民则不会——毕利格说过,你把神拿回来养着,胡闹!所以,不必苛求冯绍峰,他只需要把一个城里汉人知青到草原时从少不更事到学会敬畏的过程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毕利格老人的演员和表演是不错的。只是没有小说里那么多的智者之语。杨克的角色中规中矩,嘎斯麦的角色因改编而与小说有些差别。但和陈阵互表爱意之前的部分,还是很符合原著的。电影里没有拍摄陈阵、杨克多年后重回草原那段文字,个人觉得有些遗憾。不知道国际上映的版本如何。结尾汪峰的歌,高潮部分还是很好的,听着让人有种回首往事时的寥廓悲凉之感,只是前奏略显流行摇滚,感觉不够朴质和严肃。

不管怎么说,阿诺导演的《狼图腾》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里边的很多场面视角,是国产电影里看不到的。里边的时代印记、生活气息和情感,如果没有草原生活,或者农村生活的体验,如果没有养动物、和动物长期相处的体验,是无法深刻领略的。它从一开始就震撼了我,它催泪,却不是因为煽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4425.html

更多阅读

写在《少年杨家将》杀青之前 少年杨家将续写

写在《少年杨家将》杀青之前<?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大概还是在念高中的时候,有泡论坛的习惯,经常在BBS上假装诗人或有事没事就把自己弄得无比深沉的样子,长吁短叹、野猫叫春

百度潮剧之《刘明珠》2:——《刘明珠》电影本诞生记下

潮剧广角·刘明珠璀璨“明珠”缀银屏——《刘明珠》电影本诞生记(下)陈喜嘉 在上海及广州演出《刘明珠穿珠衣》后,范泽华没有再演过这出戏。拍摄电影《刘明珠》是在1963年,由海外人士发起,珠江电影制片厂承拍,广东潮剧院青年团演出(影片

《画壁》电影四子九美图 九美图社

《画壁》剧情介绍   《画壁》由邓超 孙俪 闫妮 郑爽 柳岩 谢楠 邹兆龙 曾志伟 安志杰 包贝尔 蓝盈莹主演,2011年大陆地区发行。  《画壁》“天堂地狱”场景概念海报-“天堂” 《画壁》“天堂地狱”场景概念海报-“地狱”《画壁》

声明:《写给《狼图腾》——电影以及小说 狼图腾有声小说mp3》为网友霸气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