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问题浅谈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

一、滇池简介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拔高度为 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吹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

二、生态特征

滇池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着鱼种仅存4种、土着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外来鱼种。就现在,滇池的水已污染严重,水体呈现绿色,而且是像绿漆一样的水。在海埂公园,站在滇池边上,会有鱼腥味飘来。污染十分严重。

形态描述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三、滇池水环境的现状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汇水区域包括昆明市五华、盘龙两区和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嵩明五个郊县区的38个乡镇,总人口246.7万人,是全省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总量占昆明市的80%。

滇池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分外海和草海两部分,由一道天然湖堤分开。由于滇池位于昆明市的南端,处在200多万人口城市的下水口,整座城市的污水都流往滇池,同时,滇池又属于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已进入衰老期,湖盆变浅,来水量不足,换水周期长,生态条件脆弱。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及农村面源污染等,使滇池水环境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治理难度增加,滇池水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滇池水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滇池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水质污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草海异常富营养化,局部沼泽化,外海严重富营养化,出现全湖水质超5类的严重状况。滇池是云南第一大湖泊,也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具有工、农业生产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云南省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滇池治理是事关现代新昆明建设、云南对外开放形象、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的一项重大工作,因此,加强对滇池环境的保护,对云南省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五、滇池污染的原因

( 1) 滇池污染90%以上的污染物都沉积在湖底

滇池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草海和外海北部, 这些污染物不能从北部流出去,而出水口在西南部, 它就必然向南流去, 致使整个滇池被污染。如果这些污染物从北部流出去, 北部的污染就不复存在。

( 2) 滇池北部吸收的是污水, 而南部流出去的却是把污染物沉淀后, 相对好的清水。可见, 它的污染就是“纳污吐清”造成的。

左图 滇池污染物分布和流动示意图

(3)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

(4)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工业废水进入滇池,农业面源污染,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滇池沿岸的广大农村,面源污染种类繁多,量大面广,特别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农民仍旧习惯把污水和垃圾乱倒乱扔。

(5)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且人们对滇池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远远超过合理限度,湖水的自净能力下降。现在,滇池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完全靠径流水、污水及农田回归水的循环、重复利用才得以实现。不断入湖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在滇池内滞留时间越来越长,使污染物产生堆积效应,加剧了水质污染。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6)还有人口的过快增加,加大了滇池污染的负荷。

六、滇池治理措施

1、改变滇池出水口,就能把昆明市从上游方置换到滇池下方的出水口

海口是滇池传统的出水口,滇池水从螳螂川流经富民。滇池在昆明城区的下游方,成了名副其实的纳污场。改变滇池出水口,滇池和昆明城区相对上、下的位置发生置换,滇池就从现在的下游方被置换到上游方,昆明则从现在的上游方被置换到下游方滇池的出水口处。这是相对上、下地理位置可以置换的特殊现象, 我们利用了它, 不但能使滇池摆脱其现在纳污场的不利位置, 而且可以使滇池草海的污水排出去, 也可以使外海北部的全部污水排出去,滇池北部就没有污水南侵, 滇池从此不会受昆明城区的污染。

2、让滇池水倒流就是让北部的污水从北部流出去,阻止和解除北部污水南侵。

滇池北部是滇池的主要污染之源。约占滇池污染绝对总量的80%。让滇池水倒流的目的就是使昆明城区的污水不入滇池; 集中在北部的污水由于靠近出水口,就很容易从北部全部流出去; 水流和西南风吹到北部堆积的湖面污染物也很容易进入草海并流出; 由于风向、水流和湖面风生流都是从南往北的一致, 迫使滇池北部原先污染严重的死水流动了, 流水不腐而抑制蓝藻滋生, 北部的污染也就大大减轻; 特别是滇池南部处于上游方的高水位( 南部的水位比北部高0.5m) ,所形成水位势的强大压力,能够阻止北部的低水位的污水南侵,使滇池不受北部污染,滇池北部沿岸2~3km范围内可能会形成一条轻度到中等程度的污染带,而避免整个滇池被污染。所以,该方案是先治本, 后治标, 以治本为主, 标本兼治。

3、旱季调水入盘龙江回滇池形成水循环, 并使旱季污水也能从北部流出去。

滇池水在雨季自流是不成问题的。但在旱季( 11~5 月) 半年多的时间里, 水源不足, 无法自流。需要调水来实现旱季滇池水自流。设想城区的污水排入新河道, 在黑林铺的大圹子附近处理后, 引入盘龙江回滇池, 形成滇池北部的循环系统。它有6 大功能: 保证滇池北部的污水和污染物不断流出去; 促进滇池北部水体的不断流动和循环; 利用流水不腐抑制蓝藻滋生; 保证滇池水平衡; 利用水循环机制, 可以把滇池现有的污水逐步替换掉, 使滇池水质在3~5 年内就能得到好转和改善; 盘龙江下游每天有几十万方水流动, 使盘龙江沿岸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

4、对污水进行集中治理。防治城市水污染,建设足够的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昆明市开西南地区先河,建设了昆明第一污水处理厂,标志着作为点污染源主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生活污水得到处理。为进一步削减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还相继建设并运行了第一、二、三、四、五、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6.5万吨。昆明市现有的6个污水处理厂,分别位于滇池路船房村、六甲张家庙、西郊明波、油管桥、北郊金刀营、北郊季官村,它们分别处理着船房河、明通河、运粮河、银汁河、宝象河等排水系统排放的城市污水。这6个污水处理厂,其中第五、第六污水处理厂处于试运行阶段,其中正常运行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生产处理水量均达到设计处理能力,处理水量稳定,有效削减了进入滇池的污染物。

5、完善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了使污水能得到集中治理,昆明市还完善了排水管网的建设。现在昆明市市政排水管线总长948公里,分流管线总长占70%。另外,要扩建第三、第五、第六污水厂,新建第七污水厂;还要对现有的第一至第六共6座污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并使各污水厂尾水排放标准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中一级A标准。还启动了昆明市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此工程投资总额为38.7亿元,其中利用日元贷款231亿日元,是迄今为止滇池治理投资最大的项目。北岸工程计划改造和完善昆明城市排水管网,改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完善昆明主城区排水和处理系统,争取大幅度削减主城入滇池点源污染物,从而形成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内基本维持合流制,其他地区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预计工程完工后,昆明主城区入滇池的污染物削减率将达70%左右,将从根本上改善昆明城市的水环境状况和滇池水质。

6、对污染滇池水环境的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工业废水对城市水环境污染影响极大。由于工业废水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污染物成分复杂。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不宜采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若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势必影响污水厂处理工艺,严重的致使大量活性污泥死亡,污水厂无法运行。若直接排入水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将破坏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控制滇池流域工业污染源向滇池排放污染物、削减其污染负荷,是控制污染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使水质有明显改观,昆明市对144户排污水的重点企业,在新闻媒体上公告,限期使这些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水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7、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控制生活污水中磷的排放。有研究表明,含磷洗涤剂对湖泊富营养化污染影响极大,一些国家已制定法规,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污染是滇池磷污染的一大来源,有人甚至将其称之为“江湖杀手”。因此,减少生活污水中的磷含量是防治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措施。昆明市从1998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从实施效果看,禁磷和限磷措施对控制湖泊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控制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试验证明,影响浮游动物生存的主要杀手是农药、杀虫剂等有机毒物。近几年,滇池流域雨量增多,雨水径流将大量污染物带入滇池,加速了滇池的富营养化,也使滇池里的大量浮游动物死亡,飘浮于水面,这些都充分说明治理面源污染的重要性。另外,在昆明滇池周围,有13.33万h2农田,居住着200多万城市居民和农民,饲养着上百万头牲畜,农田里施放大量的氮肥、磷肥,使用大量的农药和杀虫剂,人畜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物质,因而昆明周边地区很重视滇池流域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发展生态农业,减少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多施用农家肥,不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杀虫剂,发展绿色食品;改变“河里施肥”,对人畜粪便集中堆肥或生产沼气,不再乱排乱放。

9、疏挖底泥,治理河道污染。严重污染的湖泊水体都已沉积了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包含着历年积存的各种有害有毒污染物,即使用清洁水置换污染水体,淤泥又会成为二次污染源,释放污染物,使清洁水被污染。因此,在污染河流和湖泊的某些区域进行工程清淤是必要的。为了解决滇池及其入湖河道的淤泥污染,昆明市疏挖盘龙江淤泥9万m3,疏挖大观河淤泥6万m3,有效地改善了两条河流的水质。疏浚了滇池草海2.83km2,疏挖底泥424万m3,清除了大量的沉积污染物,使疏浚区平均水深增加1m,水质明显改善。

七、滇池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滇池污染的治理中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的思想重视不够。滇池流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三者表现各异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滇池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必须综合考虑这三方面的问题,从点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湖内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四个方面开展,而这一问题却被重视不够。

2、滇池流域的水资源供给不足。滇池流域是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仅310m3,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32,我国平均数的1/8,昆明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目前滇池流域水资源平衡主要靠利用回归水解决。由于滇池被污染,回归水水质不断恶化,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又加重了滇池的污染、加速湖水富营养化。

3、污水处理厂现有的处理能力不足,处理能力也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55.5万吨/日,而昆明主城污水排放量约70万吨/日,这就意味着每天有近25万吨的污水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同时现有的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部分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这是由于配套管网不完善造成的。污水厂进水为合流污水,雨水占用了污水厂资源,导致了污水厂纯污水处理量降低。

4、排水管网规范性和排水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在昆明一环以内的老城区,由于历史等因素,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解决“建筑合流”。而一环线和二环线之间的新老混合城区,市政管线连接混乱。二环以外的污水主干管不健全,排水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因此昆明主城区内排水管网存在严重问题。另外昆明市郊的管网设施同样缺乏。市郊雨水污水的收集排放均依赖河道沟渠,部分市郊片区已经开始征地开发,但是由于缺乏污水干管,这些污水只能临时排入河道。

八、云南昆明滇池水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

1、必须按系统工程的思想对滇池污染综合治理。滇池污染主要是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补给水源不足三大原因引起的。而因此滇池污染治理必须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要注意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首先要注重对城市污染水的治理,控制污染物的产生量,增大污染的去除量,减少排入滇池的污染物的数量,使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再排入滇池;二是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加强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处置,防止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三是实施跨流域调水,使城市不再饮用受污染的滇池水,同时用余水补充滇池水体。还要依法治水和搞好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在滇池环境治理和保护中必须注重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还要注意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只有把滇池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作为系统工程,将经济的、工程的、法律的、行政的、生态的各项措施共同结合,滇池湖泊生态才能根本改观。

2、进一步完善昆明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了使更多的污水能得到集中治理,昆明市还应当加强和完善了排水管网的建设。改造和完善昆明城市排水管网,改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厂,完善昆明主城区排水和处理系统,争取大幅度削减主城入滇池点源污染物,从而形成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内基本维持合流制,其他地区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3、必须对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工业废水对城市水环境污染影响极大。从昆明治理工业污染的实践来看,治理工作要针对单个污染企业展开,重点对污染大户进行治理。一是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促使企业革新工艺,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数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是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到期达不到目标的,给予不同的处罚,直到责令停产;三是对经济效益差而污染又严重的企业,应配合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予以关闭;四是加强对新建项目的选址及建设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定量预测,监督企业将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得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区域内建设。

4、控制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除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控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外,必须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才能有效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近几年,滇池流域雨量增多,雨水径流将大量污染物带入滇池,加速了滇池的富营养化。也使滇池里的大量浮游动物死亡,飘浮于水面,这些都充分说明治理面源污染的重要性。出路只能是对滇池流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根本变革,发展生态农业,减少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多施用农家肥;不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和杀虫剂,发展绿色食品;改变“河里施肥”,对人畜粪便集中堆肥或生产沼气,不再乱排乱放。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6疏挖底泥是治理污染的关键工程

5、必须保护和合理开发湖滨带。滇池湖岸线与最低工作水位之间有着广阔的湖滨带,大致有1841.5hm2。湖滨带具有蓄积洪水,调节洪峰,生长水生动植物,净化滇池水质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十年过去了,保护湖滨带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保护工作不尽人意。有的把湖滨带变成农田、鱼塘、村庄、渡假村;更有甚者,围湖造田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有的湖堤年久失修,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必须严肃执行,对湖滨带进行积极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一是对部分湖滨带退田还湖,恢复自然湿地系统;二是在部分湖滨带种植有利于净化水质的水生经济作物,如芦苇、茭瓜和莲藕等;三是营建多种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氧化塘和前置库;四是建设防治面源污染和蓝藻危害的生物措施系统;五是建设巩固防护堤的环湖公路,对公路以内的湖滨地带从严保护;六是营造环湖绿色林带。总之,一定要保护好湖滨带的生态功能,这是治理湖泊的重要措施。

6、积极探索治理蓝藻的办法,引水济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滋生,水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绿色藻类漂浮物,酿成严重的蓝藻水体污染以及藻毒素对水环境危害。蓝藻的治理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从昆明的实践看,化学法即药物除藻不宜在大面积湖泊内进行。物理法治理即机械除藻是用机械将飘浮在水面上的蓝藻收集后清运处理,这项技术耗能大,成本高,只适宜于蓝藻富集区,不宜大面积推广使用。生物法治理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克相生关系来控制或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在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中,发展一定数量的凤眼莲植物,能产生生物杀藻剂,有一定除藻效果。但必须经常打捞,不能使凤眼莲植物自然死亡腐败后形成新的污染。因此,应该实施滇池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选择生态适应性广,具有一定耐污能力,对水质净化能力强,繁殖、栽培容易的大型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从湖岸到湖心,进行科学配置,恢复滇池水生植被,调整区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以改善水生态环境。

另外,由于滇池流域是缺水地区,昆明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由于滇池被污染,回归水水质不断恶化,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又加重了滇池的污染、加速湖水富营养化。因此,跨流域引水济昆,势在必行。

九、滇池水资源

滇池流域具有面积小、产水量少、蒸发量大、无过境水补给、循环周期长等特点,其水资源平衡完全靠径流水、污水和农田回归水在滇池中循环,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中有80%%以上是污水。滇池水资源量为4.5亿立方米,现状供水量为8.13亿立方米,供水量远远超过水资源量,全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高达151%%。现有供水量中,约有53%%的水质不达标,形成了水资源短缺由过去的资源性缺水转变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格局。由此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滇中缺水和滇池污染问题,补充滇池生态用水已成为滇池治理实施截污等工程措施后的一项急迫而紧要的措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4755.html

更多阅读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甲骨文与青铜器导学案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在教学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开鲁县新华中学 任立铭案例背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当我引导学生学习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影

滇池问题浅谈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

一、滇池简介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湖面的海

关于情境创设的思考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翁道诚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线的教育工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反思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代数学的核心之一!下面我想就几个方面的教学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和总结.成功之处1:能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切入,初一的学生好奇心比较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反思 细胞分化教学反思

近来养成一个习惯,上完课后总会回顾一下自己前面上的一节课,或者前面几节相同的课,去想想有什么得失,如有所感,会静下心来写下来。今天在高一,同一课题“细胞中的无机物”在三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回过头来,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尤其在目前

声明:《滇池问题浅谈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为网友素颜抹淡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