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关山月画,毛泽东题字
画幅5.5米乘9米 1959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藏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现代画家,是我国著名的“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中国现代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广东省阳江人。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7月,傅抱石、关山月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合作巨幅国画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有关方面要求他们以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的词意创作。
人民大会堂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是国家政治生活形象的代表,因此,《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已经不再是单纯个人意义上的绘画行为,这件作品绝对不再是个人情趣的表述,而是应体现充溢着煌煌的国家风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形象性的审美诉求。
据关山月介绍,当年,他们在“开始构图时,虽然一致认为应该着重描写‘江山如此多娇’,然而只是在这首词的本身的写景部分兜圈子,企图着重表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一连出了几个草图都自觉不满意。关山月的儿子关怡曾在采访中提过,在其父和傅抱石先生的创作过程中,陈毅、郭沫若、吴晗和齐燕铭曾来了解他们创作的进度。他说当时其父和傅先生认为“题材实在太大,不大好把握”,陈老总听了便笑着说:“绘画也跟作诗一样,首先要立意。”接着又说:“江山如此多娇!首先在画面上必须突出一个‘娇’字,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不仅要表现‘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绘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既要有江南,又要有雪山。只有在这么‘多’的气势中,才能体现出‘娇’来。”
关于画面上要不要出现太阳的问题,郭老认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指的是1936年,而现在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画面上当然应该出现太阳。”大家一致同意郭老的看法,两位先生获得启发,重新修改草图。
第四稿草图终于通过了!关怡回忆说:“父亲曾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画稿草图通过之后,两位先生开始着手作画。他们把东方饭店二楼的会议厅辟为画室,由荣宝斋特制了一米多长的大笔和排笔,并用五六个大号的脸盆作为调色盆。宣纸是用乾隆年间存下来的厚古宣,厚度和铜钱接近。
作画前,郭沫若曾对两位画家说:“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风格,但又一定要使画面求得和谐统一。”所以,虽然关山月和傅抱石的画风分别属于金陵画派和岭南画派,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两人始终能够相辅相成并尊重对方的擅长。关怡说:“其父负责画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而流水瀑布则由傅先生来画。”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巨画接近完成。那时,周总理仍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关心两位先生的创作,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画幅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略显小了些,此外太阳也要加倍放大,并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才能永葆光辉。
两位先生在听取了总理的意见后,立即动手修改,将画幅扩大到宽9米、高5.5米,画中的太阳也加大了一倍。
接下来便是题词和盖章了。周总理说,要请毛主席亲自题字。对此,两位先生感到万分激动。
毛主席在听过两位先生的创作意图时,连声称好,赞扬两位先生的创作“独具匠心”。9月27日,毛泽东为这幅诗意画挥毫题上“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
张正宇(1904-1976)教授用了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将题字放大描摹在画面上,而画上的印章“江山如此多娇”则由齐燕铭刻成。这幅新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便宣吿完成了。9月29日晩,《江山如此多娇》被正式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期间,傅抱石还用寿山石刻了一方“毛泽东印”以备毛泽东题写画名之用,后来因印章太小而未能钤盖。
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对傅抱石、关山月来说,应该是一个挑战,不必说画幅的巨大,两人配合也是前所未有的。据傅抱石自述,两人“一直担心着画的效果,每一下笔,都硏究再三”,“力求在画面上,把关山月的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和我的奔放、深厚浑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必须画得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的表现。我们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是一个新的尝试,表现技法上,固然需要不断摸索,就是所用的工具也得重新设计”。
然而,由于时间紧张,傅抱石和关山月都对《江山如此多娇》表示出相当遗憾,相约于次年前往北京继续创作。后来,周恩来因考虑到政治因素,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江山如此多娇》表现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意。两位画家首先从词中感受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阔气垫,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色,通过可视形象把歌颂祖国大好江山的情愫表现出来。画家匠心独运,刻苦经营,用满蘸激情的笔墨去再现诗词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水乳交融,产生出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在这幅画前,你会觉得做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并产生为祖国的繁荣而献身的愿望。
这幅作品在画面上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但这幅画却不同于西洋风景画,因为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虽然画面上也出现山岭、树木、长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们都不是具体景物的写生。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因此,画家不仅在画面上集中了最能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景物,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某种象征意义。万里长城是我们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国灿烂的前程。
作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看到近景是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春色;远景是冰山雪岭,一派北国风光。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我们还可以看到绵延不尽的崇山峻岭,莽莽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视野纵横万里,只在航天飞机上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在此一眼望穿。这种表现方法是中国画家的大胆独创。当我们站在这幅作品前观赏它时,丝毫不觉得它在视野上,不足以表现我们民族的豪迈气魄,不足以表现新时代的伟大精神。把形式和内容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正是中国画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所在。
结合时代语境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江山如此多娇》极具明显的、强烈的象征意义。对此,蒋文博是这样解释的:
其一,画家在定稿近景安排巍峨的群峰,缀以苍劲的靑松,以表现新中国的稳定与安宁、生机和希望,展示出国家和民族的宏大气概;
其二,画面的右上方的红日,即红又圆,在银装素裹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对“红日”的渴盼,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共同期盼;
其三,四季山水出现在同一画面,体现了生命生生不息的轮回,同时也表明新中国强大的包容力。
无疑,《江山如此多娇》成功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形式,通过对中华大地宽广辽阔的地域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风貌,也被誉为1958年以后实践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最为知名的中国画作品。这表明,山水画在新时代走出了以往孤芳自赏、闲适自娱的传统定势,也能焕发出生命力,凸显出积极入世、雅俗共赏的审美品质。“《江山如此多娇》在人民大会堂的饰壁之处占据了最显着的位置,几乎所有关心现代中国政治事务的人,都能够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作为那些聚首北京的政治家合影的背景而出现的这幅巨画。”《江山如此多娇》凸显了毛泽东诗词在现代中国画艺术中的重要位置!